问题化教学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6926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化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问题化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问题化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问题化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问题化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问题化教学设计方案.docx

《问题化教学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化教学设计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问题化教学设计方案.docx

问题化教学设计方案

案例名称

水的组成

科目

化学

教学对象

九年级

提供者

王剑

课时

一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自然界的水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本课题为学生提供认识和探索周围事物的素材和线索,以及从身边事物中学习化学知识的意境。

本课题的主体知识为水的组成,大家都熟悉水,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充分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

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距离感,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

它既与史实相符,又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区别、归纳出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基础性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4、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5、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发展性目标: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3、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

1、通过电解水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2、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对自然界的水是非常熟悉的,都能认识水的一些性质,比如:

无色、无气味、无味道的液体,密度为1g/cm3,沸点是在1标准大气压下为100℃,熔点为0℃,以及水的用途:

农业灌溉、洗碗、洗菜、运输业等等。

当然也知道水是一种纯净物,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如水的组成等,学生是陌生的和不习惯的。

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培养他们的熟读能力,想象力,表演能力。

我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根据本课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求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通过学生自由认知的形式,使学生轻松获取新知。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助学预案:

从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

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并结合第二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物质的组成上区别、归纳出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2.合作学习策略:

学生通过小组间合作学习,在深入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识字能力和写作水平,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课件。

2、投影仪。

3、水电解器,小木条。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知识点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来源

3.2.1

设置悬念、激趣

多媒体课件、非投影媒体-图片

课件出示图片:

(1)第三单元封面;

(2)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

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播放-提问-讲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制课件

下载图片

3.2.2

复习

多媒体课件

课件出示文字:

谈一谈有关水的话题,并归纳出水的物理性质。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播放-讨论-总结

从复习生活中的有关水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水,避免遗忘,也便于学生顺利地认识水。

3

自制课件

3.2.3

理解掌握

多媒体课件

课件出示给出水的化学式——H2O,让学生猜测水的组成。

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帮助形成表象,启发学生思考

播放-讨论-讲解

学生的阅读为主、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水的化学式的理解

5

自制课件

3.2.4

掌握、体会情感。

多媒体课件、实物

介绍电解水简易装置,接通电源。

教师使用实物做实验。

提供事实,建立经验。

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边播放、边讲解

学生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在这样的氛围中既张扬了自己的个性,又获得了许多积极的信息。

10

自制课件

3.2.5

巩固

陶冶

多媒体课件

两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水蒸气还是其他气体?

指导学生阅读P48:

水的组成揭秘。

呈现过程,形成表象。

归纳总结。

边播放边讲解

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进一步读好课文。

3

自制课件

下载

3.2.6

拓展思维升华主题

多媒体课件

录像展示:

氧气的检验方法,H2的检验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水电解中两极结果。

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边播放、边议论

提高人文素质,并对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课内外知识的贯通。

5

自制课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

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演示型课件资源应用计划表

(注:

凡是需要用到信息化资源的知识点才需要填写此表)

知识点

资源名称

素材类型

水平

来源

使用时间

应用方式和作用

1看图导入新课

我知道

文本+图片+音频

理解+分析

现有需修改

2分钟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复习已有知识

我会总结

文本

识记+应用

现有

3分钟

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归纳水的物理性质。

3猜测水的组成

水的化学式

文本+图像

分析

现有需修改

5分钟

设难置疑,引发学生思辨。

帮助形成表象,启发学生思考

4分析水电解实验现象

我观察、我思考

文本+图像+动画

分析+应用+评价

开发

10分钟

学生主动参与、自由表达,在自我展示中获取动力,得到了发展。

5回顾实验,总结归纳。

水的组成揭秘

图像+音频

识记+评价

现有需修改+下载

5分钟

看图背诵,激发学生成就感,调动学习兴趣。

资源内容描述说明(请详细说明此知识点信息化资源的主要内容,此表需要与教学设计紧密挂钩,同时在收集、下载、处理和开发素材的过程中不断修改与完善):

(样式:

资源名称,主要内容)

1看图导入新课,让学生熟悉水这种物质,保存在素材文件夹下。

2我会总结,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从物理方面认识水文本为本课相关物理量,学生复习旧知,保存在素材文件夹下。

3猜测水的组成,引导学生猜测挑起学生的思维矛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保存在素材文件夹下。

4分析水电解实验现象,动态演示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保存在素材文件夹下。

5水的组成揭秘,通过两个的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保存在素材文件夹下。

说明:

1)水平:

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名称:

为此知识点的信息化资源起一个名字

3)类型:

指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动画(包括flash),或者上述几类的组合,比如:

“图+文+声”,注,可以自定义其它类型(一般以超级链接的形式来集成中演示型课件中),如认知工具类

4)来源:

开发、现有、现有需修改、下载

5)使用时间:

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时间

6)应用方式:

该资源在教学中如何使用?

它起什么作用?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师]:

出示图片资料:

(1)第三单元封面;

(2)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3)生物体内含有的水。

[师]:

谈一谈有关水的话题,并归纳出水的物理性质。

从复习水的物理性质着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水这种物质。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从物理方面认识水。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师]:

给出水的化学式——H2O,让学生猜测水的组成。

[生]:

水是由H2和O2组成,由H、O两种元素组成。

[师]:

介绍电解水简易装置,接通电源。

[生]:

观察两极产生气泡,正极慢,负极快。

[师]:

两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水蒸气还是其他气体?

指导学生阅读P48:

水的组成揭秘。

[生]:

阅读

[师]:

我们一起推测一下拉瓦锡设计实验前的想法。

[生]:

讨论,既然“易燃空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那么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得到“易燃空气”。

如果能设计一个方案从水中得到气体并证明它是“易燃空气”,那就证明了水的组成了。

[师]:

从上述思路中可以整理出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探究实验→现象验证→结论推理。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以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主、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实验现象的理解,让学生主动参与、自由表达,在自我展示中获取动力。

引导学生猜测挑起学生的思维矛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学生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这样的氛围中既张扬了自己的个性,又获得了许多积极的信息,知识的动态生成便越发丰富,个性则不断地完善。

 

三、回顾全文,背诵积累。

[师]:

录像展示:

氧气的检验方法,H2的检验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水电解中两极结果。

[生]:

现象:

正极多,负极少,

V正:

V负=1:

2……

观察:

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气体能燃烧。

判断:

两极产生的气体不是水蒸气:

正极产生O2,负极产生H2。

[生]水通电氢气+氧气

H2OH2O2

讨论:

P47

[师生]:

互相共同整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的概念及定义。

引导分析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思路。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进一步联系知识点。

四、拓展思维,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如何从微观角度理解水的通电分解和加热水蒸发这两个过程?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从分子、原子的角度理解水的通电分解实验。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外知识的贯通。

训练学生专业术语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评价设计

《化学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本课时,我积极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始终处在一个轻松的世界里,在这堂课中,我充分运用了课件资源,这不仅避免了学生由于枯燥引起的反感,也避免了孩子注意力集中的限制,让学生对课堂充满新鲜感,充满兴趣。

在这样快乐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另外,当学生想不到的时候,要再给他们机会,进行指导,让他们自信地学习。

这一点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

(1)评价内容及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随时给出评价反馈,课后教师会经常对学生在留言板里发表的知识运用情况作出评价,给出建议。

课结束时,教师对本内容和目标完成情况加以总结,并利用留言对学生在留言板上提出的数学问题和解答情况进行反馈;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会利用留言板互相交流学习感受。

课堂学习成果评价量表

班级______姓名:

________得分:

___________

评价项目

评 价 标 准

等级(权重)分

自评

小组评

教师评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识与技能

认识水,熟悉并掌握水的物理性质。

10

8

5

3

 

 

 

通过观察水电解实验以及微观粒子变化这一系列过程。

能总结化学变化的实质。

10

8

5

3

 

 

 

正确、准确的描述实验现象。

10

8

5

3

 

 

 

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10

8

5

3

 

 

 

操作技能

小组合作用图示描述水电解中分子、原子的变化过程,或是能从别人的模拟实验中有所发现

10

8

5

3

 

 

 

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

10

8

5

3

 

 

 

情感态度

课堂上积极参与,积极思维,积极动手、动脑,发言次数多

10

8

5

3

 

 

 

小组协作交流情况:

小组成员间配合默契,彼此协作愉快,互帮互助

10

8

5

3

 

 

 

对本内容兴趣浓厚,提出了有深度的问题。

10

8

5

3

 

 

 

课堂调查:

书面写出你在学习本节课时所遇到的困难,向教师提出较合理的教学建议。

10

8

5

3

 

 

 

我这样评价我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2)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项目

A级

B级

C级

个人评价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认真

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参与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有阅读课外读物

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没有阅读课外读物

 

 

 

自信

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

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

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

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思维的创造性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

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3)实地试验——试教

安排了实地试教,邀请同科组的教师听课并参与课后的交流。

试教的学习者为同级的其他两个教学班,同样是第一次尝试网络环境下的问题解决式教学。

试教的信息收集包括:

①课堂观察(请1位听课的老师记录好、中、一般的6位同学的课堂表现,另1位听课老师观察全班的参与情况,另1位拍摄课堂过程录像),通过观察表和录像来收集信息

课堂观察表(全体参与度和个体参与情况)

时间

教学/学习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参与人数

学生参与情况

(反应及回答情况)

时间

学生1(成绩好、安静)

学生4(成绩中、活跃)

学生6(成绩一般、活跃)

活动

参与

活动

参与

活动

参与

②课后调查表

学生课后调查表

姓名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

请根据今天这节课课堂上的情况,实事求是地回答以下问题。

1.我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2.我注意吸取其他同学问题回答中的优点,找出同学问题回答中的错误。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3.我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自己学到了数学知识。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4.我发表的意见被老师和同学接受了。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5.我在自己解决问题时,遇到困难向老师、同学或计算机寻求帮助。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6.我会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7.根据遇到的问题,我会选择不同的方法解决。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8.我已经学会今天课上的内容了。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9.我知道今天学的知识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我会用这些知识。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10.今天在网络教室上课,我的兴趣很高。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11.我觉得今天的课上我学得很好,我相信我能学好。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12.在网络教室上课,我容易走神,不听老师讲,做小动作。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13.我喜欢在网络教室上课,希望老师经常让我们上这样的课。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14.我能把今天学的知识讲给老师或同学们听。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15.我能说出今天所学的内容都可以用来解决哪些生活问题。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③听课教师访谈表

听课教师课后访谈表

姓名:

1.请您对本节课的教学策略实施情况作一个点评。

2.您认为本节的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如何?

学生的参与度高吗?

3.您认为本节课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比较好的地方有哪些?

不足之处呢?

4.您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安排是否妥当?

教师在时间处理上是否合适?

5.您认为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上这节课的初始技能?

学生在信息技术技能的基础多大程度上会影响本课的教学?

6.您对本节课还有哪些好的建议呢?

④执教教师的反思记录表

教师访谈表

姓名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学校___________任教班级________

请您根据今天这节课课堂上的情况,实事求是的回答以下问题。

1.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2.我注意到学生能够吸取其他同学问题回答中的优点,找出同学问题回答中的错误。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3.学生在自己解决数学问题时,遇到困难向老师、同学或计算机寻求帮助。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4.学生会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5.根据遇到的问题,学生会选择不同的方法解决。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6.学生能用课上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7.学生能够自己归纳出所学的知识,并能应用。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8.在网络教室上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9.在网络教室上课,你认为学生的参与度方面:

①参与面大了,学生个体参与度也加深了

②参与面大了,但学生个体并没有本质的变化

③参与情况没有什么变化

④参与情况不如在普通教室

10.在网络教室上课,我很难控制和管理学生。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11.我认为课上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12.我认为这节课的内容绝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13.你觉得今天的课上,学生掌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了吗?

你是如何确定的?

14.今天这种类型的课你过去是怎么上的?

和你以前的教学方法相比,你觉得今天的课在学生的思维培养、表达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15.你觉得今天上的整合课在哪些方面比传统的语文教学有优势?

上这类课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16.你对本课教学还有哪些改进的建议?

 

八、帮助与总结

在水电解实验中,电极的正负极学生很难直观的看出,而且哪里是电极、放出气泡的现象、试管里水位的高低变化、氢气燃烧的颜色后排的学生根本就看不清楚,这就是实验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会使一部分看不清实验的学生对化学实验失去兴趣。

所以我在做演示实验时,利用多媒体将实验显示在屏幕上,等于将实验加以放大。

实验过程中的上述每一个环节包括实验装置、步骤、现象都展现在每一个学生眼前,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突出了重点。

在学生明白水电解的生成物是氧气和氢气后,我认为应该提示他们去看书P52图3-12,并做一些水分解的微观图片,这样可以帮助他们较快地,较直观理解水的元素组成,同时,帮助他们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模拟,用一种建模的方式,化枯燥为生动,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学生也会产生乐学情绪,激发了他们以探究为特征的求知欲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