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共三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6903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共三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共三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共三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共三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共三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共三套.docx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共三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共三套.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共三套.docx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共三套

2020年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共三套)

2020年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C】

A.方法B.概念C.素材D.原理

2.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和年龄特征,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

【A】

A.已有认知水平B.热情C.兴趣D.干劲

3.设计统计与概率的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

【C】

A.品质B.意志

C.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D.上进心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设计等学习活动,经历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A】

A.解决问题B.修改问题C.研究对策D.征求方案

5.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主要通过为学生创设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来实现。

【B】

A.多做题目B.经历探索过程C.科学研究D.勤于训练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与概率”与人们的()密切相关。

【AB】

A.日常工作B.社会生活C.生活习惯D.生活态度

2.义务教育阶段应当使学生熟悉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方法,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

【BCD】

A.空间观念B.形成统计观念

C.尊重事实的态度D.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3.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等。

【ABC】

A.计数B.测量C.实验D.计算

4.《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把()等内容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形式呈现。

【ABC】

A.数与代数B.空间与图形C.统计与概率D.算术

5.()将成为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主要学习方式。

【BCD】

A.模仿和记忆B.动手实践C.自主探索D.合作交流

三、判断题

1.新的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学习的重点是根据已知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

()

2.“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所提供的材料,学生越是不熟悉,学生就越会感兴趣。

()

3.组织学生进行统计活动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成为统计活动的真正主人。

(√)

3.为了体现统计与概率教学过程性的原则,在情境设计上不一定要做到连贯。

()

4.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多做题目。

()

5.“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领域的设置,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

四、填空题

1.“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素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2.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

3.“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设置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对于促进数学课程改革和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有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实践性、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5.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从学生身边的现实背景中提炼,符合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现实性特点。

五、问答题

1.“统计与概率”教学实施中如何注意内容选择的现实性?

(P104)

答: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素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2.如何把握“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度”?

(P114)

答: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仔细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深入了解学生认知的现实状况,把握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统计与概率教学的不同要求,不能过多地加深学习的难度,使学生产生厌恶感。

课堂上如果学生提出了超出目标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是大部分孩子难以理解的,就应该鼓励学生把它放在“问题银行”里,在学习了更多的知识以后再来解决,而不能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影响了大多数孩子的学习。

低年级学生开始学习“统计”既要让学生感觉要解决的问题是有挑战性的,还要让学生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眼前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践与综合应用”综合性特点反映在什么地方?

(P119)

答:

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个学习领域,并不是在其他数学知识领域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是强调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首先,要促使学生通过这一领域的学习,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其他数学知识领域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从整体上认识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

其次,实践与综合应用中要解决的现实数学问题往往交织着多科学的知识与方法,因此,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综合性还常常表现为多学科的综合。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是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同时,根据这一领域的特点,其教学目标又在哪几个方面有所侧重?

(P120)

答: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是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同时,根据这一领域的特点,其教学目标又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侧重:

①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强调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知识领域的综合应用和整体把握;

②在数学思考方面,强调经历探索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③在解决问题方面,强调经历提出、理解、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④在情感与态度方面,强调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和广泛应用,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5.“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中选取什么样的主题和素材有较强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P125)

答: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有较强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题和素材。

一般来说,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题材能让学生感到熟悉和亲近,对完成任务比较有信心;游戏性题材有较强的愉悦功能,对学生有比较大的吸引力;设计和制作类的活动任务性比较突出,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

这些内容都能比较有效地引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

但同时也应注意,要将学生兴趣引向更深层次的探索实践活动.

 

2020年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二)

1、填空题。

2分/个

1、-1.75的倒数是:

-4/7

2、三个数的平均数是6,它们的比是1/2:

2/3:

5/6,则最大的一个数是7.5

3、1,2,5,9,25中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是12,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25,是偶数又是合数的是12,既不是偶数也不是合数的是1和5.

4、一件商品的单价是45元,现在打9折销售,现价是40.5元。

5、求两个不等式的交集,A∩B2

6、科学计数法

7、圆的方程,圆心坐标(高中知识)(2,3)

8、图形,答案80

二、选择。

2分/个

1、有一列数字8、9、9、9、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平均数是9B中位数是9C众数是9D方差是9

2、有4个白球,3个好球,取一次球,能摸到白球的概率是(C)

ABC4/7D

3、有两种物品,现价都是819元,其中一种比进价提高了30﹪,另一种比进价降低了30﹪,这个商家是(B)

A赚了B赔了C不赔不赚

4、不记得了。

三、计算

1、用简便方法计算

30×(3-1/60)9.02×3.3+90.2×0.67

答案:

(1)89.5

(2)90.2

2Y=4X的平方-7X+M,X的解为2,求M的值。

(答案:

M=2)

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别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三点为圆心,1为半径画圆,求中间图形的面积。

(就是三角形面积-3个扇形面积。

)(答案:

2-∏/2)

四、找规律。

4、画图,找规律,并解答。

232×3124分一个

5、图形变换,4分一个。

答案是2

五、计算题

6、A,B从甲乙两市同时出发,开5小时后,甲到中点,乙距中点还有50千米,甲乙速度比为3:

2,求AB间距离。

(答案:

是300吧?

7、梯形求AD的距离好晕的,我居然当时没有时间做这个题目。

好吃亏啊。

没有写完。

已知直角梯形AB为12,BC为10,∠ADC=30,求AD的长。

这个题目过点B做AD边上的高,垂直AD于点E,分别求出AE,DE的长就可以了。

(3根号3+4)

8、三视图,是圆锥。

求它的表面积答案24∏

(1)这个立体图形是什么?

(2)求它的表面积。

(24∏)

六、应用题

9、进价为20元,下面是一个列表

X3040506070……

Y500400300200100……

(1)在图中描出它们各点。

(2)猜想X与Y的函数关系,并写出函数关系式。

Y=-10X+80

(3)算出总利润,当X定价为多少时,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当定价为50元,最大值是9000元。

10、统计图。

(1)请补充完整善行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2)求出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的众数。

(3)针对调查情况,针对数学教学写30个字以内的分析。

七、教育理论知识。

1、新课改《九年义务教育数学》的数学的教学总目标,包括哪四个方面

在这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从过去的偏重知识技能的落实这单一的目标,转向体现"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四维合一的多元目标,使数学课堂教学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还关注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2、画出了记忆曲线,让你写可看出什么规律。

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数量越来越少,说明记忆力变得越来越模糊。

八、综合题

抛物线y=1/2x的平方+mx+n,与x轴的交于A,B两点,A的横坐标是-3,B的横坐标是1,与Y轴交于点C,P是抛物线的定点。

(1)求m,n的值。

m=1,n=-1又1/2

(2)求过P、C两点的直线。

y=1/2x-1又1/2

(3)以A为圆心,直径为5画圆,求圆于PC的位置关系。

(相离)

2020年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三)

一、填空题

1、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课程性质的分析,而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

2、合作学习的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组员不仅要自己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

3、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四个维度。

4、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5、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席地式、双翼式:

半圆式、秧田式、小组合作式等。

6、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

7、教学模式指的是.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逐渐认识并总结出来的规范的实践方式。

8、“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智力第二发展水平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

9、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涉及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自我负责精神、意志力、对数学的价值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等诸多方面。

10、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

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发展。

11、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文字式、表格式、程序式三大类。

12、教学方法是指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13、练习法是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14、“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指:

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发现和探索某些事物间的关系、规律。

15、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就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

16、“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智力第二发展水平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

17、教学模式指的.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逐渐认识并总结出来的规范的实践方式。

18、谈话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教材内容组织成若干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讨论、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方法

二、辨别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分析或改正)

1、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

2、教学案例不是教师的教案或教师个案,也不是课堂实录,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情景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

(√)

3、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要求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

(×)

答:

算法多样化是指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即对同一个计算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算法多样化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

而是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有多种策略的过程。

4、《标准》把数学课程目标分为四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彼此独立的。

(×)

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5、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

答:

经历、体验、探索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6、“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可以预设的。

(×)

情感与态度目标分为预设性目标和非预设性目标,有些是可以预设的,有些是不能预设的。

7、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彼此独立的。

(×)

教学重点和难点常常呈交叉关系,有些是重点而不是难点,有些是难点不是重点,有些则是重点又是难点。

8、只要把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就是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

自主学习和自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上面提到的是自学,开展自主学习,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更需要的是自主学习的空间。

9、秧田式最大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

最大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室空间,缺点是,容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10、案例主题一般以本课教学内容加上教学案例几个字来体现。

(×)

案例主题一般是从案例的中心思想中提炼出来的关键词语,是案例的主题。

另外,再用本课教学内容加上教学案例几个字样作为副标题。

11、数学课程标准四个目标之间的区别,我们以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学习为例加以说明。

如果他能够根据两者的属性辨别图形、画出图形,则说明他已经习得其知识。

P2(×)

如果他能够根据两者的属性辨别图形、画出图形,则说明他已经习得其技能。

12、分析教材首先要研究课标,对全套教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分析某一课时教材时,要对这一课时教材作全面分析。

如本课时在本单元的地位,是新授课还是巩固拓展课、是综合课还是复习课、是以探究为主的课还是以传授为主的课、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如何处理教学内容等等。

(√)

三、简答题

1、1、教师应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合作学习的技能?

⑴学会勇于参与、与人为善

⑵学会倾听

⑶学会表达

⑷学会收集资料

⑸学会组织

⑹学会反思

2、教学案例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1)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一个事例;

(2)案例的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

(3)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例如,反映某教师与某学生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教学内容展开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是对活动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

(4)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5)案例对行动等的陈述,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

3、举例说明预设性情感与态度目标和非预设性情感与态度目标。

答:

预设性情感与态度目标是指教学设计时预先列出的情感与态度目标,如:

讲授圆周率时介绍中国古代数学文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非预设性情感与态度目标是指在教学准备阶段不能确切设定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出现时机就应该加以落实的目标,如:

学生出色回答问题,老师及时矛以鼓励,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

4、如何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一是课前自问自答;

二是课前了解;

三是导入环节直接了解;

5、编制课时目标时一般要做到哪几点?

(1)内容全面;

(2)层次分明;

(3)要求适度;

(4)具体可测;

(5)因材而设。

6、讲授法教学应该注意什么?

①讲授的内容要具有思想性、科学性;

②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性,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③讲授的语言要简洁、准确、生动、形象,符合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

④讲授中要运用启发式等手段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思维活动;

⑤讲授的时间不宜过长,更不宜运用“满堂灌”式的讲授法。

7、练习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①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练习,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练习。

②练习要有层次性,练习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要有一定的坡度。

多层训练有利于暴露差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③练习要多样性,练习的形式多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发展,培养灵活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练习要有反馈调节性,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练习的情况,适当调整练习。

⑤练习要面向全体学生,无论做什么练习都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

⑥练习的份量要适中,做到质与量的兼顾。

⑦练习设计要有弹性,能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收获。

四、论述题

1、教师应如何看待教材?

答: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是师生对话的“话题”,是一个引子,或者是一个案例,而不是课程的全部。

可见,教材是可以超越、可以选择、可以变更的。

教师的任务是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教学生学教材。

在对教材的处理方法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

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待教材。

应当看到,教材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它是根据课程标准写的,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要依据,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因此,开发课程资源绝不能忽视教材,而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和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使用好教材的前提。

只有在真正弄懂弄通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教学目标把握非常明确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创造性”地处理与整合教材。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也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都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开发各种教材之外的文本性课程资源与非文本性课程资源,为课程价值的实现和学习中的生成提供良好的平台。

2、新课改要不要教学模式?

为什么?

从本质上来讲,教学模式应看做是实施教学的一整套方法论体系。

而作为一整套“方法论体系”,在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中,就应当包含着理念基础、教学目标和原则、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技能、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若干内容。

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才构成为一定的教学模式。

它既是相对稳定的,但同时又呈现着动态开放的特征。

与新课程的要求相适应的数学教学模式,需要体现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是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和有效互动。

二是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与活动构建。

三是学习主体的合作探究与个性发展。

四是加强学习者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和激励他们大胆创新。

变革中的几种新的教学模式

(一)以自主活动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二)以问题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

3、新课程为什么要提倡合作学习?

1、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有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4、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评价意识

5、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4、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

答:

(1)应当是明确、具体和可感。

学生可以不必为琢磨问题的内涵而费尽周折,可以直接关注问题所导向的学习领域或学习空间。

只有这样的问题,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直接切入。

(2)应当具有思考价值,即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广度,需要学生历经真实的思考,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的组合进行苦苦思索、探究后,才能寻求到问题的结果;要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应当让绝大多数同学经过思考后都能解决问题,并且让那些学习基础和能力暂时较差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或同学的帮助下也能够不同层次地解决问题。

(3)要关注“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4)问题要具有情境功能,等等。

5、你认为写教学反思时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答:

我认为写教学反思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教学定位问题。

教学定位是否恰当,包括教学起点是否把握准,目标定位是正确、恰当,教材合理的设计意图是否得以体现;

(2)动态生成问题。

新课程把教学看作是师生积极互动的过程,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多了,对话也就多了,一系列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自然也多了。

面对这些生成的资源,教师需要从教学要求出发加以把握和利用,从而改变教学的预期行为,重新建构教学过程;(3)教学设计问题。

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包括:

①教学意图是否体现。

实际教学过程和效果有时与教学设计的意图相一致,但难免产生两者不相统一的情况,教学反思中捕捉这类事件,无疑有助于完善日后的教学,积累教师自己的教学智慧。

②教学资源是否还需优化。

即有没有更理想的教学资源代替设计中的教学资源。

③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还需优化;(4)教学效果是否良好。

教学总是有一定的目标指向的,总是要达到一定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要求的。

那么,教学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行为是不是产生了预期的变化?

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在反思时需着重考虑的问题。

另外,要写好一份教学反思,还需注意:

①把新课程理念作为反思的着眼点;②把相关经验和理论作为反思的重要参照。

6、你认为问题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

(1)要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第一,要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民主学习空间。

只有在这样的学习空间中,学生的心态才能得以放松,思维才能得以自由的施展,个性化的观点才有了生长的基础,问题的产生才有可能。

第二,要致力于挑战性、竞争性学习环境的营造,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三,要设置一定思维障碍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促使学生产生问题和提出问题。

第四,要营造一种对话、交流、质疑的课堂环境,让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