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学硕士联考模拟题28考卷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6902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的学硕士联考模拟题28考卷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金融的学硕士联考模拟题28考卷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金融的学硕士联考模拟题28考卷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金融的学硕士联考模拟题28考卷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金融的学硕士联考模拟题28考卷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的学硕士联考模拟题28考卷附答案.docx

《金融的学硕士联考模拟题28考卷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的学硕士联考模拟题28考卷附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的学硕士联考模拟题28考卷附答案.docx

金融的学硕士联考模拟题28考卷附答案

模拟试题(十五)

一、名词解释

1.引致需求(deriveddemand)

2.J曲线效应(J-CurveEffects)

3.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CPI)

4.货币政策时滞

5.配股

6.外汇保证金(ForeignExchangeMargin)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中央银行直接信用控制工具包括()

A.利率最高限B.优惠利率

C.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比率D.消费者信用控制

E.不动产信用控制F.信用配额

2.认为银行只宜发放短期贷款的资产管理理论是()

A.可转换理论B.逾期收入理论

C.真实票据理论D.超货币供给理论

3.在下列针对中央银行资产项目的变动中,导致存款机构准备金减少的是()

A.央行给存款机构贷款增加B.央行出售证券

C.向其他国家中央银行购买外国通货D.中央银行增加对政府债权

4.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机会成本变量有()

A.恒久收入B.预期物价变动率

C.固定收益的证券利率D.非固定收益的证券利率

E.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重

5.剑桥方程式重视的是货币的()

A.交易功能B.资产功能

C.避险功能D.流动性功能

6.若货币供给为内生变量,则意味着该变量的决定因素可以是()

A.消费B.储蓄

C.公开市场业务D.队再贴现率

E.投资

7.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表示,人们在利率水平提高时,希望()

A.增加储蓄,减少消费B.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C.在不减少消费的情况下增加储蓄D.在不减少储蓄的情况下增加消费

8.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

()

A.货币危机的根源是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恶化

B.货币危机是贬值预期自我实现的结果

C.政府被迫放弃平价,是因为外汇储备已经枯竭

D.防范危机的关键在于提高政府政策的可信性

E.货币危机的发生是政府与投机者之间的博弈过程

9.根据Mundell-FlemingModel,如果资本可以完全流动,那么,()

A.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有效,但货币政策无效

B.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有效,但财政政策无效

C.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有效,但货币政策无效

D.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有效,但财政政策无效

E.无论采取什么汇率制度,货币政策均无效

P.无论采取什么汇率制度,财政政策均无效

10.MM理论可分为()三个定理。

A.公司价值模型B.股权成本模型

C.股票价格模型D.分离定理

三、简述题

1.解释说明:

为什么厂商利润极大化的条件MC=MR可以重新表达为MFC=MRP?

假如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利润极大化的条件MC=MR=P就可以表达为MFC=VMP,为什么?

2.公开市场操作相对于其他货币政策的优点是什么?

3.简要论述一价定律(lawofoneprice)在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parity)理论中的作用。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宏观经济中的总量生产函数Y=KαLβ,α+β=1,K和L分别为两个生产要素,它们相应的价格分别为C和W。

产出Y的价格为P。

(1)写出劳动需求函数;

(2)写出总供给函数;

(3)设α=β=0.5,K=500,W=25,(W/P)=1,写出凯恩斯学派的总供给函数和古典学派的总供给函数。

2.某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票为50万股,市场价值为800万元,债务的市场价值为200万元。

到目前为止,公司没有发放过任何现金股利,目前公司考虑两种政策:

(1)继续原来的政策,不发放任何现金股利;

(2)根据市场价格出售价值300万元的新股并立即将这300万元现金收入作为现金股利发放给老股东(不包括购买新股东),不考虑公司所得税,问:

(1)如果该公司要通过发行新股筹措300万元的资金,根据第一种股利政策,公司股票的发行价格是多少?

需要发行多少股股票?

根据第二种股利政策,股票的发行价格是多少?

公司需要发放多少股票?

比较公司老股东(即不包括购买新股的股东)在两种股利政策下的财富(价值)状况。

(2)如果该公司不得不以低于市场价格1元的价格发行股,重新计算第一问的各种问题。

(3)比较

(1)、

(2)两问的结果,讨论低于市场价格发行新股对老股东的影响。

3.一客户委托银行买入100万法国法郎,卖出德国马克,汇率为:

FRF/DEM=0.3010。

在外汇市场开盘时USD/DEM:

2.2330/2.2340,USD/FRF=7.1210/7.1250。

试问:

(1)根据这时的汇率,能否达到客户的要求?

(2)如果USD/FRF汇率保持不变,那么USD/DEM汇率变化到什么程度,可以达到客户的要求?

五、论述题

1.货币供给的增加可能通过哪些途径引起总需求的增加?

2.理性预期学派是如何否定凯恩斯主义理论的。

3.我国目前实行固定利率制,在汇率制度上实行“结售汇制”,即外贸出口获得的外汇必须卖给国家,进口则要向国家购买外汇。

与此同时,96年以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不变,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政府债务和债权项目基本保持不变。

阐述以上制度安排对我国货币市场均衡和国际收支调节的含义,并进一步解释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的通货紧缩。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引致需求(deriveddemand):

又称“派生需求”。

指由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而引起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这种需求来自厂商。

相对而言,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称之为直接需求。

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同于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

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消费者,而消费者购买产品是为了自己的消费,从中获得满足,一次购买过程到此结束。

与此不同,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企业,而企业购买生产要素是为了生产,从中获得利润。

企业购买生产要素并不是一次经济行为的终结。

一个企业能否获得利润并不取决于其自身,而是取决于消费者对其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要看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其产品支付足够的价格。

如果不存在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则厂商就无法从生产和销售中获得收益,从而也不会去购买生产资料和生产产品。

或者说,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引致和派生了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某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的形态,是从使用这种生产要素的最终产品的需求曲线派生出来的。

当然,在要素市场上,生产要素的价格仍然取决于企业对于生产要素的需求、要素所有者对生产要素的供给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

例如,在劳动市场上,劳动者必须决定是否工作和工作多少,而每个企业则必须决定使用多少劳动。

但是,不同于产品市场,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源于要素的生产能力,源于要素生产出的产品的价值。

2.J曲线效应(J-CurveEffects):

当一国货币贬值后,最初会使贸易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不是改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贸易收支状况的恶化才会得到控制并趋好转,最终使贸易收支状况得到改善。

这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与英文字母“厂相似,所以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曲线效应,如右图所示。

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之所以存在J曲线效应是因为贬值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存在时滞。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状况产生影响的时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货币合同阶段、传导阶段、数量调整阶段。

在货币合同阶段,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不会因贬值而发生改变,以外币表示的贸易差额就取决于进出口合同所使用的计价货币。

如果进口合同以外币计值,出口合同以本币计值,那么本币贬值会恶化贸易收支。

在传导阶段,由于存在种种原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开始发生变化,但数量仍没有大的变化,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恶化。

在数量的调整阶段,价格和数量同时变化,且数量变化远大于价格变化,国际收支状况开始改善,最终形成顺差。

因此,J曲线效应产生原因在于在短期内进出口需求弹性ηx+ηm<1,本币贬值恶化贸易收支,而在中长期,ηx+ηm>1,本币贬值能使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得到改善。

3.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CPI):

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是反映消费品(包括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状况的一种价格指数,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

它根据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而编制,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消费价格指数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

其缺点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的这一部分,因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

例如,品质的改善可能带来一部分消费品价格而非商品劳务价格总水平的提高,但消费价格指数不能准确地表明这一点,因而有夸大物价上涨幅度的可能。

消费价格指数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程度的指标之一。

在美国,该指数由劳工部的劳工统计局按月计算并发表,主要用以反映美国中等收入城市家庭消费商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变化情况,其范围包括从食品到汽车、房租、理发等大约300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但不包括那些主要由郊区和乡村家庭购买的,或者由低收入家庭或高收入家庭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

4.货币政策时滞:

指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政策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

它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收效太迟或难以确定何时收效,则政策本身能否成立也就成了问题。

时滞由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部分组成。

内部时滞指从需要采取货币政策行动的经济形势出现到央行实际采取行动所经历的时间,它又可细分为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两个阶段;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时间。

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因素;而外部时滞则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

5.配股:

指上市公司在筹资时依据有关规定和相应程序,由原有股东按各自的持股比例自愿认购的一种新股发行方式。

旨在向原股东进一步发行新股、筹集资金的行为。

上市公司为了吸引股东积极认购新股,一般将新股认购价(即配股价)定在低于当时市场价的水平。

一般以买入委托方式进行配股认购。

配股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急需资金、公司希望增强本公司股票投资者的吸引力、公司希望增大股本问题避免被收购。

其计算公式为:

配股除权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配股价×配股比例)]÷(1+配股比例)。

在配股中,股东有三种选择:

缴款购股、转让优先购股权、放弃优先购股权。

配股的特点有:

①配股是新股发售,不是赠送。

②配股后,公司不仅股本总量将增加,而且资金将增加。

由于配股价格不得低于配股前的每股净资产,所以,配股后公司每股净资产不仅不会减少,而且可能增加。

③配股可能使股东获得填权效应,但也可能使股东蒙受贴权效应的损失。

④中国由于国有股、法人股在配股中常常难以缴款,所以发生转配股、放弃配股权以及限制配股的现象。

⑤在股票交易市场疲软的条件下,配股比较困难。

6.外汇保证金(ForeignExchangeMargin):

在外汇期货交易中,客户按照制度规定通过经纪人向清算所交付的作为交易担保的款项。

外汇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当交易一方因市场价格出现不利的变动而不愿或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或以相反的合约冲销原合约时给清算所带来的损失。

保证金的数额依据交易货币的汇价变动率及其每日交易盈亏概率分布确定。

汇率变动率越大,规定交存的保证金数额也越大。

保证金一般可协商确定,不同经纪人向客户收取的保证金数额也不尽相同,并且没有最高限额规定。

但整个期货市场有一个最低保证金限额。

客户在交存保证金后,清算所将根据交易货币的汇价变动每日计算客户在外汇期货交易上的盈亏状况,并增减其保证金账户余额。

如果当日客户在期货交易上盈利,则其保证金账户余额增加;反之,其保证金账户余额减少,并且当其保证金账户余额减少到规定的最低限额时,客户会被要求补足保证金,以避免违约风险。

二、不定项选择题

答案:

1.ABCDEF2.C3.B4.BCD5.B6.ABE7.B8.BDE9.BC10.ABD

三、简述题

1.解释说明:

为什么厂商利润极大化的条件MC=MR可以重新表达为MFC=MRP?

假如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利润极大化的条件MC=MR=P就可以表达为MFC=VMP,为什么?

答:

(1)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厂商利润极大化的条件既可以表述为MC=MR,也可以表述为MFC=MRP,这两者都可以保证厂商利润极大化目标的实现。

我们知道,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利润,厂商对需要要素量、产出量做出某种抉择。

如果厂商把产量作为选择变量,将总收益、总成本进而总利润视为产量的函数,那么实现最大利润的条件是,厂商把产出量调整到一定数量,使得这一产出量下的最后一个单位的产品所提供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边际收益MR)恰好等于增加这最后一个单位的产品引起总成本的增加量(边际收益MC),即使得这一产出量下的MC=MR。

如果厂商把投入的生产要素(如劳动)作为选择变量,将总收益、总成本进而总利润视为投入要素的函数,那么实现最大限度利润就可以表述为MFC=MRP,也就是厂商把雇佣的劳动投入量调整到一定数量,使得这一雇佣劳动总量下的最后一个单位劳动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边际收益产品MRP),恰好等于增加这最后一个单位劳动雇佣量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边际要素成本MFC)。

理由是:

假如MRP>MFC,这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超过雇佣这个劳动单位引起的总成本增加量,也就意味着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增加的每单位劳动投入量都可获得些许利润,从而增加劳动投入可使总利润有所增加;反之,假如MRP<MFC,这意味着最后增加雇佣的那个单位劳动反而造成损失,从而导致总利润较前减少。

所以,如果厂商把投入要素如雇佣的劳动量作为选择变量,实现利润极大化的条件便是他雇佣的劳动量MRP=MFC。

(2)事实上,MC=MR和MRP=MFC这两个式子可以相互转换。

由于MRP=MP·MR,因此,MRP/MP=MR,同样,MFC/MP=MC。

这是因为,MFC表示多使用1单位要素所多支出的成本,MP表示多使用1单位要素所多生产的产量,因而MFC/?

MP就表示多生产1单位产品所多使用的成本,即MC,于是从MRP/MP=MFC/MP就得到MR=MC。

假如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那么利润极大化的条件MC=MR=P就可以表达为MFC=VMP,因为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P=MR。

这样,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的MRP(=MR×MPP)就可以表示为(等同于)VMP(=P×MP),相应地,利润极大化的条件就可以表达为MFC=VMP。

2.公开市场操作相对于其他货币政策的优点是什么?

答:

(1)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选择性工具。

①一般性政策工具。

即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一般性政策工具的特点是:

对金融活动的影响是普遍的、总体的,没有特殊的针对性和选择性。

(1)再贴现政策。

所谓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直接调整或制定对合格票据的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调节货币供应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

(2)存款准备金政策。

它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货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3)公开市场政策。

它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及影响利率水平的行为。

公开市场政策作为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②选择性政策工具。

选择性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企业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政策工具,这些政策工具可以影响商业银行体系的资金运用方向以及不同信用方式的资金利率。

中央银行的选择性政策工具主要由以下几类:

间接信用控制工具包括优惠利率、证券保证金比率、消费信用管制、预缴进口保证金制度、房地产信贷管制;直接信用管制手段包括贷款量最高限额和存款利率的最高限额;另外还有道义劝导和窗口指导等。

(2)公开市场操作相对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点

各大政策工具具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调整再贴现率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和社会的借款需求,并且起到一种“告示性效应”,但是由于央行处于被动地位和再贴现政策缺乏弹性,再贴现政策的运用效果受到一定限制;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威力较大的政策工具,法定准备金调整一般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操作起来十分简便,但是,由于对商业银行和经济的冲击过于强大,法定准备金政策不能经常使用。

在这些货币政策工具之中,公开市场操作是最为重要的政策工具。

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公开市场操作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①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直接调控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总量,使其符合政策目标的要求。

通过临时性准备金的调节还能抵消各种意外因素对银行准备金的影响,使其稳定在预期的水平上,以保证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实现。

②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要“主动出击”,避免了贴现机制的“被动等待”,以确保货币政策具有超前性。

③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从而避免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震动效应。

④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进行连续性、经常性及试探性的操作;并且可以根据金融市场的信息不断调整其业务,万一经济形势发生改变,能迅速做反方向操作,还可以及时改正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因而可能产生一种连续性的效果,这种效果使社会对货币政策不宜作出激烈反应。

⑤而对于选择性政策工具而言,公开市场业务侧重于货币总量的调节,而选择性的政策工具则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情况下对某些具体用途的信贷数量产生影响。

后者的采用取决于特定经济金融形势和条件,一般期限较短,居于补充工具的地位。

(3)公开市场操作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由于公开市场操作所具有的巨大优势,我国在近些年来越来越重视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不断完善货币市场的建设、健全证券操作种类、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实施力度等等,现已成为人民银行一个十分重要的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在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1998年公开市场业务累计交易量2827亿,而2001年这一数字便增长为16781亿,增加了4.9倍,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应量做出了很大贡献。

可以预计,公开市场业务将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3.简要论述一价定律(lawofoneprice)在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parity)理论中的作用。

答:

(1)一价定律

一价定律简而言之就是指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世界上商品无论在什么地方出售,扣除运输费用后,价格都相同。

①一价定律在国内的表现

在分析一价定律与购买力平价之间的关系的之前,首先必须明确一价定律的具体内容,具体陈述如下:

在这里我们的分析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的。

a.位于不同地区的该商品是同质的,也就是说不存在任何的商品质量及其他方面的差别。

b.该商品的价格能够灵活地进行调整,不存在任何价格上的粘性。

如果上述同质商品在两个地区的价格不同,则地区间的差价必然会带来地区间的商品套利活动,即在低价买入这种商品,然后在高价地区卖出。

差价减去商品在两地的交易成本(例如运输费用、为购买低价商品所占用的资金利息费用,以及税收等其他的种种费用)就是商品的套利利润。

为了赚取套利利润,交易者不断地在两地之间进行商品贸易,使两地的供需关系发生变化,最终使两地价格趋向一致。

如果交易成本为零,则同质商品在各个地区的价格将完全一致。

但是,如果是像房地产这样的不可贸易商品或是交易成本过大的商品,套利活动则不会发生,或是不能通过套利活动消除各地的价格差异。

所以,一国内部的商品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第一种商品在区域间的差异可以通过套利活动消除,我们称之为可贸易商品;第二种是不可移动的商品以及套利活动交易成本无限高的商品,主要包括不动产与个人劳务项目,其区域间的价格差异不能通过套利活动消除,我们称之为不可贸易商品。

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同种可贸易商品在各地的价格都是一致的,可贸易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可以称为一价定律在国内的表现。

②一价定律的国际表现

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可贸易商品在不同国家的价格之间的联系与上述分析存在区别。

a.不同国家使用不同的货币,因此商品的价格的比较必须折算成统一的货币再进行。

b.在进行套利活动时,除商品的买卖外,还必须进行不同货币间的买卖活动,产生了外汇市场上相应的交易和由此产生的汇率风险。

c.跨国套利活动还存在许多特殊的障碍,例如进出口关税或非关税壁垒。

所以,与一国内部情况相比,各国间的套利活动更加困难,套利的交易成本也更加高昂。

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则以同一货币衡量的不同国家的某种可贸易商品的价格应是一致的,这就是开放条件下的“一价定律”,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p=e×p*(e为直接标价的汇率)

上式中,p为本国某可贸易产品的价格;p*为外国某可贸易产品的价格。

在固定汇率制下,套利活动会带来两国物价水平的调整;而在浮动汇率制下,套利活动引起的外汇市场供求变化将迅速引起汇率的调整,从而通过汇率调整而不是价格水平调整实现平衡。

(2)一价定律与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关系

绝对购买力平价说的是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

应该说购买力平价就是一价定律的国际表现。

现在可以通过上面导出的一价定律的国际表现的数学表达式推导出绝对购买力平价:

e=p/p*

通过上式的推导,我们可以看出,一价定律对于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得出就是根据一价定律推导出来的,因此,没有一价定律就没有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出现。

反之则不然,这是因为一价定律一开始是通过国内一价定律来体现的,一旦贸易的进行超过了一国的范畴,贸易的主体变成了几个国家,这个时候一价定律就可以表现为绝对购买力平价了。

(3)一价定律与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关系

相对购买力平价指两国货币间汇率在两个时期的变化,反映着两国在两个时期物价指数的变化。

相对购买力平价认为各国间存在交易成本,同时各国的贸易商品和不可贸易商品的权重存在差异,因此各国的一般物价水平以同一种货币计算时并不完全相等,而是存在一定的偏离,即:

对上式取变动率,即可得到下式:

△e=△p/△p*

上式就是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公式,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它与一价定律的关系。

如果

的时候,则相对购买力平价就是通过绝对购买力评价推导出来的,因此,相对购买力平价就是一价定律的变形。

但是如果

不等于1的时候,则此时一价定律与相对购买力评价就没有任何的关系,只能说如果一价定律能够成立的话,相对购买力平价就能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的话,则不能保证一价定律是一定成立的。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宏观经济中的总量生产函数Y=KαLβ,α+β=1,K和L分别为两个生产要素,它们相应的价格分别为C和W。

产出Y的价格为P。

(1)写出劳动需求函数;

(2)写出总供给函数;

(3)设α=β=0.5,K=500,W=25,(W/P)=1,写出凯恩斯学派的总供给函数和古典学派的总供给函数。

解:

(1)由已知条件可得利润函数为:

π=PY-WL-CK

要求利润最大化的劳动投入,

 

若K,α,β给定,劳动需求函数可以简写为:

L=f(W/P),显然,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

(2)将劳动需求函数代入总量生产函数可得总供给函数:

Y=Kβ(W/P)-1

可见,总供给Y是价格水平P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