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轻工产业发展十二五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6817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轻工产业发展十二五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轻工产业发展十二五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轻工产业发展十二五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轻工产业发展十二五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轻工产业发展十二五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轻工产业发展十二五计划.docx

《河北省轻工产业发展十二五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轻工产业发展十二五计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轻工产业发展十二五计划.docx

河北省轻工产业发展十二五计划

河北省轻工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发布日期:

[12-01-0914:

46:

00]点击次数:

[171]

  轻工产业是消费品工业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扩大内需、繁荣市场、改善民生、吸纳就业、服务三农、增加出口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促进“十二五”期间全省轻工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提出了2018-2018年轻工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重点规划了皮革、造纸、日用玻璃、日用陶瓷4个转型升级行业,塑料加工、五金制品、家具制造3个基础优势行业,工艺美术、文体用品2个文化艺术行业及新型家用电器、非电力家用器具、绿色照明电器、绿色日化等4个新兴行业。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全省轻工产业<未含食品,下同)取得长足发展。

已形成14个大类、50多个中类、120多个小类的比较完整的轻工产业体系。

  1、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018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834.94亿元,比“十五”末增加1995.48亿元,年均增长27.53%,占全省工业的8.98%;工业增加值780亿元,比“十五”末增加524亿元,年均增长24.91%,占全省工业的9.53%。

规模以上企业2385家,从业人员120万人。

经济总量居全国轻工产业第八位。

  2、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出口总额306.82亿元,比“十五”末增加180亿元,年均增长19.31%,占全省工业品出口总值的26%。

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加,电池、家用电器出口量大幅提升。

  3、结构调整取得进展。

国有企业比重下降到1.84%,民营经济成为主导力量。

重点行业集中度提高,塑料制品、轻工五金制品等6个骨干行业规模和效益约占全行业的85%。

轻革、丝网、防爆工具、BOPP包装膜、粘胶带等20余种主要产品产量居全国前五位。

到2018年,皮革、造纸行业分别淘汰落后产能603万标张和204.83万吨。

  4、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拥有10个中国名牌、13个中国驰名商标和118个河北省名牌。

高温抗菌耐热合成骨质瓷、同步法尼龙双向拉伸膜等产品质量超过国际同类产品。

  5、行业实力稳步提升。

形成了沧州东塑集团、保定钞票纸厂、圣春冀暖、英凯模丝网、中泊防爆、方圆玻璃、隆达骨质瓷、金音乐器、古城香业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沧州明珠、博深工具等企业成功上市。

我省轻工产品国外和省外市场销售额比重达到70%左右,其中国外市场占9.15%。

国内市场优质名牌占有率明显提升。

  6、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轻工特色产业、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数量已达26个,拥有企业近万家,主营业务收入近900亿元,10个县镇被列为我国轻工特色区域。

  <二)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时期,我省轻工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产业规模缺乏优势。

仅有皮革毛皮及其制品、金属制品等3个行业规模居全国前五位,亿元企业仅占全行业的3.3%,家电、日化、文教体育等新兴产业发展缓慢。

二是研发创新基础薄弱。

80%以上企业无研发创新机构,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滞后,技术创新资源的辐射效应不足。

三是结构矛盾依然突出。

发展方式粗放,产品同质化严重;出口普遍贴牌生产,附加值低;高科技、新兴产业工程少;资源依赖性较强,可持续发展性偏弱。

四是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与国内外先进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标准相比,造纸、皮革等重点行业存在较大差距。

中小企业实现清洁文明生产、节能环保任务十分艰巨。

五是技术装备相对落后。

技术改造、装备升级投入偏低,国外先进装备技术消化、吸收、创新不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步伐缓慢,行业整体工艺技术装备落后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六是产业积聚有待加强。

产业集群建设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集群规模小、产业链不完善、集聚效应不强,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缓慢。

  <三)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复苏过程复杂曲折,汇率争端和贸易保护将成为常态,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粗放式发展走入困境,轻工产业面临新的挑战。

同时,消费品社会需求的刚性增长,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轻工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扩大内需政策为轻工行业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居民消费能力的稳步提高和消费转型升级将为轻工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市场空间。

  成本优势逐步丧失。

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处于上涨趋势,中国人口红利出现拐点,劳动力价格将刚性增长,轻工产品的成本压力凸显。

  产业环境复杂多变。

国内资源和环境约束进一步强化,全球经济复苏过程复杂曲折,汇率争端、贸易摩擦以及反倾销、碳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加剧,产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转型升级压力巨大。

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发应用加速,轻工产品向个性化、智能化、人性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绿色、环保、低碳将成为新的消费理念,“以量取胜”的发展模式受到挑战。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调结构转方式,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技术改造为抓手,立足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深化对标行动,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兼并重组,加强品牌建设,促进产业聚集和链式发展;着力发展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一批新特优产品,促进我省轻工产业上档升级。

  <二)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

  1、规模总量。

规模以上轻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200亿元,增加值达到1700亿元,年均增长15%。

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前7位,前移1-2位,跃居环渤海经济圈第2位。

  2、结构调整。

形成一批知名区域品牌;大中型企业比重由“十一五”末的7%提高到12%;中高档、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大幅提高;皮革制品、中高档纸所占比重达到60%。

  3、技术进步。

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比2018年提高1.5个百分点;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创建产业聚集区研发中心10家。

  4、集聚发展。

主营业务收入超20亿元的轻工特色区域达到29个,其中超200亿元的8个,100-200亿元的9个。

轻工特色区域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40%以上。

  5、节能减排。

全行业单位产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年均下降5%。

淘汰造纸、皮革毛皮、陶瓷制品、玻璃制品行业高耗能、高耗水、污染大、效率低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现清洁生产。

  三、发展重点

  立足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按照“绿色生态、清洁生产、循环经济、集群发展”的思路,重点发展皮革、造纸、日用玻璃、陶瓷、塑料加工、五金制品、家具制造、工艺美术、家用电器、非电力家用器具、照明电器、日化、文体用品等13个行业。

  <一)加快皮革、造纸、日用玻璃、日用陶瓷四大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绿色环保型产业,提高质量效益

  皮革。

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清洁生产、节水工艺、无铬鞣技术、皮革绿色化学品的应用,减少污染物排放。

按照集中生产、统一治污的模式,加快鞣制企业向园区聚集,改变鞣制加工布局分散状况。

提升辛集、肃宁、无极、枣强、阳原、故城、南宫等皮革产业园区化水平,实现鞣制加工企业园区内加工生产,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治污,提高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发展水平。

  适度控制制革总量,延伸制革产业链,提高终端产品比重。

重点发展环保生态革,开发高附加值的羊皮服装革、鞋面革,增加包袋革、家具革和汽车坐垫革。

提高皮革制品的品牌、设计、时尚和文化的附加值。

鼓励张家口、承德发展规模化畜牧养殖及唐山、秦皇岛、沧州建立特种养殖基地,提高多品种优质原皮自给率。

重点扶持辛集制革制衣工业区、肃宁皮毛工业园区、白沟箱包工业区建设,建成全国皮革毛皮及制品加工基地。

  重点推进投资50亿元的中国北方国际裘皮城工程,投资6亿元的辛集国际皮革城二期工程工程和新建华斯裘皮加工园工程,河北汇通路桥建设公司投资18.15亿元年产50万件高档裘皮服装、8000万只皮具工程,投资5.9亿元、年加工兔皮5亿张的大营龙脉生态鞣质产业园工程。

  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12%,高档产品达到20%、中档产品达到50%。

皮革毛皮服装等主要制品生产规模跃居全国第一,皮革毛皮制品占皮革行业比重由50%提高到70%。

单位耗水量降低15%,实现污水达标排放,辛集、肃宁皮革毛皮鞣制加工区进入国家级制革示范基地。

皮革鞣制大中型企业数量占同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由“十一五”末的15%提高到30%。

培育国际知名品牌3个,国内知名品牌8个。

  造纸。

发挥我省造纸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优势,加强造纸企业节能减排改造和污染治理,发展以商品纸浆和废纸为主要原料,纸制品深加工的绿色生态造纸产业,重点发展金融、光学用高技术特种纸,工业过滤、晒图用特种纸,高档低定量彩色新闻纸,高档胶印新闻纸、高档箱纸板和低定量高强瓦楞原纸,中高档生活用纸,中高档书写印刷纸及办公用纸,工农业配套及食品医疗用纸及纸板。

开发环保防伪包装和全息防伪包装材料用纸,优化产品结构,做大做强规模优势,淘汰低质、高耗能产品。

  鼓励发展棉秆等非木纤维,因地制宜发展速生材生产化机浆和化学木浆,加强废纸资源综合利用,优化原料结构,木浆占22%、非木浆17%、废纸浆61%。

推进邱县林板纸一体化工程,支持河北永新纸业、徐水东方造纸等企业向百万吨大型企业发展。

加强保定市特种用纸、满城生活用纸、玉田包装纸、抚宁包装和书写纸、滦南包装纸、赵县新闻纸六个基地建设。

延伸纸制品产业链条,加快建设迁安正元彩印包装基地。

  重点建设河北永新纸业年产120万吨A级牛皮箱板纸工程,唐山昌泰纸业年产120万吨石膏板护面纸及低克重高强瓦楞原纸工程,东方纸业年产100万吨数码打印纸及高档文化和生活用纸工程,总投资近6亿元的保定钞票纸厂二分厂技术改造工程,中顺洁柔纸业公司年产10万吨高档生活用纸工程,国美纸业和金螺纸业公司的重点扩能工程。

  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80亿元,年均增长12%,先进产能比重明显提升,机制纸及纸板产量650万吨,中高档产品比重由60%提高到80%,六个造纸工业基地产量占全省总量的90%。

  日用玻璃。

推进玻璃窑炉节能化改造,鼓励应用节能型蓄热式马蹄焰窑、全电或电辅加热窑、逐步采用富氧、全氧燃烧先进节能技术。

推进原料标准化和精制化,优选玻璃配方,逐步淘汰污染、毒性大的原辅材料,采用自动化称量配料,加强先进技术在原料、配料和成品质量检控方面的应用;提高废玻璃回收和处理技术,提高循环利用水平。

  重点发展中高档玻璃器皿和工艺玻璃,开发高科技含量的技术玻璃。

研发玻璃瓶罐小口压吹技术,采用富氧、全氧燃烧先进节能技术,加快玻璃瓶罐轻量化进程。

引进机电一体化成型设备,推广行列机电子阀箱技术。

采用先进工艺,研发玻璃器皿料道着色新技术,开发高端玻璃器皿和艺术玻璃制品。

采用全电熔维洛法精密拉管技术,发展药用中性硼硅玻璃瓶和轻量模制瓶,逐步替代低硼硅玻璃和钠钙玻璃包装。

  建设秦皇岛怀来中高档葡萄酒、果酒瓶生产加工基地,沧州啤酒瓶、饮料瓶、专用瓶、高档异形酒瓶生产加工基地,沧州四星玻璃公司药用中性硼硅玻璃加工基地。

以华富玻璃、华莹玻璃为龙头企业,以饶阳工艺玻璃产业集群、涞水县和南皮县玻璃器皿产业集群为重点,扩大玻璃器皿和玻璃内画工艺品生产规模。

  支持石家庄华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7万吨环保型电熔炉全自动生产线技改工程,秦皇岛方圆玻璃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高档轻量薄壁玻璃瓶工程,香河永拓玻璃制品公司年产25万吨高档玻璃器皿工程。

  2018年日用玻璃制品产量保持全国前3位,30%的瓶罐玻璃达到轻量化水平,大型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全行业综合能耗降至350千克/吨产品,比“十一五”末降低10%。

  陶瓷。

按照“创新驱动、绿色增长、由大变强”的原则,通过增强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适度控制中低档普通陶瓷产量,重点发展骨质瓷、高石英瓷等高档日用细瓷,扩大釉下彩、釉中彩、无铅无镉、抗菌环保等绿色陶瓷和出口陶瓷生产。

通过加强技术改造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节能减排水平。

淘汰技术落后、能耗高的产能。

鼓励发展高新技术陶瓷,加快开发航空、信息、化工、电子领域的功能陶瓷、结构陶瓷等高技术陶瓷。

推广结构陶瓷新材料,重点发展蜂窝、耐磨等新型结构陶瓷。

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建设唐山和邯郸两大陶瓷生产基地,支持唐山北方瓷都陶瓷有限公司、唐山隆达公司等通过联合重组实现陶瓷产业分工专业化、精细化和标准化。

加快推进唐山北方瓷都集团精品陶瓷园、邯郸义井陶瓷工业园、阳原陶瓷产业基地等重点工程建设。

拓展陶瓷文化产业,建设唐山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形成以陶瓷为核心,融合生产、创意、商贸、物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园区。

  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0亿元,年均增长12%。

高档骨质瓷产量保持全国第一位。

日用陶瓷综合耗能降至960千克/吨产品,比“十一五”末降低20%。

“红玫瑰”、“隆达”高档骨质瓷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二)提升塑料加工、五金制品、家具制造三大行业的技术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产业优势

  塑料加工。

加强技术创新和工艺提升,积极采用共挤和复合技术、改性和合金技术等先进技术和装备,推动塑料制品功能化、复合化、轻量化,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性能。

重点发展塑料软包装基材薄膜,大力开发高阻隔性和热灌装包装材料,无菌和抗菌等环保型塑料包装容器及多功能塑料薄膜类包装材料,提高包装材料档次和附加值;发展双向拉伸PVC-M、新型室内管材以及大型地下排污管道等标准化建筑用塑料管材、管件;开发生产抗老化、防雾滴、光转换、保温、可降解等复合型多功能农用棚膜、地膜,节水灌溉器材及防渗管材;发展汽车用尼龙管、PA11压力管系列产品和汽车线束、公路标识用塑料粘胶带产品、电子元器件用超薄电容膜等工业、交通、电子用塑料;大力发展新型工程塑料、功能性塑料和改性塑料,加快在电子电器产品、信息存储产品、交通工具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扩大电、磁、光、热等功能性塑料的应用领域。

加快对塑料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开发,建设顺平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基地,提高回收加工水平。

加快沧州东塑集团塑料加工研发基地,保定农膜、节水器材加工基地,玉田、秦皇岛管材基地,保定华夏实业粘胶带基地,黄骅塑料模具产业集群建设。

加快雄县包装膜产业园区发展,依托毗邻京津优势,承接塑料印刷高新技术产业转移。

  加快推进海伟塑料公司投资7亿元建设新增1.5万吨产能超薄电容膜工程,亚大塑料高端波纹管、多层管等重点科技创新工程,沧州东塑自主研发汽车用锂子电池隔膜工程,秦皇岛宏岳塑胶公司地暖管扩能工程及在新疆新建滴灌管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

  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20%。

塑料制品产量进入全国前5位,农用薄膜、管材管件等重点产品规模和竞争力居全国首位。

  五金制品。

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五金制造业,加快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提升五金制品性能和质量,推动五金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由低成本低价格向高附加值优质优价转变。

金属丝网业重点发展反差密纹网、烧结网等一批替代进口的国际高端产品,研发高端丝网生产核心技术和设备。

扩大建筑、装饰、园林、汽车配件、公路等五金制品的规模,提升精密铸造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

发展无辐射、耐腐蚀、高性能环保型防爆工具,扩大铍青铜、铝青铜防爆工具等高新技术产品规模。

推动金属柜业向高档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

引进厨卫不锈钢制品及厨房设备等先进技术,加快新兴厨卫用品产业发展。

  加快建设投资10.64亿元的安平丝网研发制造中心工程,安平振兴钢板网厂新增17.5亿元销售收入技改工程,中泊防爆工具公司钛合金工具、新材料特种防爆工具重点研发工程,燕南制锹有限公司DIY五金工具、高档园林工具建设工程。

  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70亿元,年均增长15%。

建成国际一流的安平丝网产业基地,泊头防爆工具生产基地,国内领先的黄骅建筑、公路、汽车五金制品生产基地,孟村弯头管件产业基地,滦南农用五金工具和园林工具制造基地,冀州采暖器材生产基地。

  家具制造。

依托香河国家家具质检中心加快建立国家级家具制造技术研发中心。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吸收国际前沿家具设计理念,采用绿色环保技术、智能化管理手段、先进工艺和生产物流系统,广泛运用新型材料和高品质、高性能的家具五金件,提高家具制造的科技含量,推动家具制造业向精细化、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重点发展中高端木质家具、钢木玻璃家具、软家具。

开发系列化拆装家具、待装配家具,个性化定制家具。

扶持蓝鸟、东明、富沃德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建设香河家具产业基地、正定板式家具基地、霸州胜芳镇钢木家具基地及大城仿明清家具特色园区。

加快蓝鸟家具公司搬迁升级扩能,香河亚太国际家居材料城、廊坊富沃德公司中高档钢木、玻璃家具工业园二期工程,石家庄国际生态家居产业城等工程建设。

  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60亿元,年均增长20%,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8家。

以廊坊地区为中心建成环渤海经济圈家具产业集聚区,与珠三角、长三角集聚区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三)壮大工艺美术、文体用品两大行业产业规模,突出艺术创意和产品特色,促进文化产业和轻工产业统筹发展

  工艺美术行业。

准确把握工艺美术行业特点,以传承、保护、创新、发展为宗旨,加强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弘扬和挖掘燕赵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培养一批技艺精湛、传承有序的工艺美术大师,打造一批工艺美术特色产业集群和集聚区,挖掘和培育一批具有燕赵文化艺术特点和市场潜力的工艺美术品种,形成“以艺促工,以工兴业”的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格局。

  重点发展曲阳石雕、易水砚雕以及木雕、铜雕、玉雕等雕塑工艺品,建设曲阳国家级雕塑文化产业园,引导推动曲阳雕刻企业整合重组,组建雕刻产业集团;发展高品质手工枪刺地毯、高端形象工程毯,提升设计、织作水平,实现机织毯功能创新,增加传统地毯、羊毛胶背毯文化艺术和科技含量,重点打造弘业、东辰稳德国际品牌;积极恢复邢窑,重点发展定窑、磁州窑、馆陶彩陶、易县绞胎瓷及唐山美术瓷等艺术陶瓷;做大衡水内画、武强年画、景泰蓝、蔚县剪纸、白洋淀芦苇画、丰宁布糊画等传统民间工艺品产业规模;大力发展景县仿古工艺钟等礼品、饰品产业,保护泥塑、布艺画等具有鲜明地方艺术特色且频临失传的艺术品种。

  文体用品。

加强乐器生产工艺改进和品牌建设,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中高档产品比重。

发挥西洋乐器生产优势,加强民族乐器的传承创新和电子乐器的产品开发,优化产品结构。

以金音乐器集团为龙头,继续加强与德国GEWA乐器公司、北京路德文化艺术中心的合作,发展中高档西洋管弦乐器,加快中国武强国际乐器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乐器生产基地、国际一流的乐器物流配送基地。

依托成乐、北方等骨干企业,加快饶阳民族乐器产业园区建设。

文教体育用品重点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技术性能,加强品牌营销,扩大市场占有率,建设定州体育器材基地。

大力扶持衡水候店毛笔发展,挖掘弘扬候店毛笔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加强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促其做大做强,打造衡水侯店村“毛笔圣地”、“北国笔乡”。

依托恒弛、强久等骨干企业,加强与捷安特、好孩子等知名企业的合作,加快构建自行车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打造自主品牌,推动自行车产业由配件向整车发展,建设平乡自行车产业聚集区。

推进邯郸汉光办公耗材产业园建设,完善配套产业链,加快以新材料为主的文化用品产业发展。

  2018年工艺美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18%,文体用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15%。

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达到20人以上,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达到250人以上,建立一批大师工作室和省级工艺美术品设计研发中心。

  <四)积极培育新型家用电器、非电力家用器具、绿色照明、绿色日化四大潜力产业,做大产业规模,打造新的增长点

  家用电器。

依托邯郸美的、石家庄格力、保定山浦塑美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智能和节能型绿色环保家电,做大空气净化滤料专利技术产业化规模,发展家用多功能清洁电器,带动小家电发展。

加快建设美的邯郸工业园,石家庄格力家电产业园,尽快实现美的350万台空调、200万台冰箱、370万台套空气净化器及微波炉等系列家电,格力年产300万台套空调达产达效。

  非电力家用器具。

加快培育邢台三环、唐山顶热等产业园建设,拓展太阳能热水器向农业、工业、建筑一体化多领域发展。

以河北圣春散热器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推广节能新工艺,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国际先进的冷凝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发展高效、节能燃气具和采暖系列产品,引导燃气具和采暖设备向厨卫产业延伸。

  绿色照明。

以保定蓝波节能灯具有限公司为龙头,巩固节能灯芯柱市场主导地位,加快开发新型节能环保光源,大力发展绿色照明终端产品,做大做强“玻瑞特”品牌,打造北方最大的节能灯生产基地。

  绿色日化。

以古城香业集团为龙头,挖掘中国传统香文化,开发现代香文化新产品,发展绿色环保及功能性香制品,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打造清苑“中国香城”,建设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质量最好的中国香制品产业基地,将“古城”香业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

积极发展具有强力去污、便捷、中性、环保特性的地板、厨房、卫生间、地毯、家具、玻璃、家用电器等专用家庭清洗和保洁用品,发展环保健康型杀虫气雾剂、消毒剂、生物抑菌除臭剂等室内清洁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

发展环保、节水、高效、多功能的洗涤用品,提高中高档洗涤剂比重,加快深泽日化工业基地建设。

  2018年家用电器及非电力器具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空气净化器、白家电、太阳能热水器、燃气采暖设备形成规模优势,日化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0亿元。

  四、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强化科技支撑,推动技术升级

  制定《河北省轻工重点行业技术升级指导目录》及配套扶持政策,完善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加快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轻工产业,提高先进产能的比重。

  造纸行业重点采用大幅宽、高车速成套设备,支持应用无元素氯漂白、中高浓等技术和全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塑料制品行业重点采用全闭环伺服驱动、电磁感应加热和多层共挤挤出设备;皮革行业重点采用清洁化制革技术、后整饰技术及剖白湿皮工艺;日用玻璃行业重点推广高速吹瓶设备;五金制品行业重点推广数控、精密铸锻造及压铸无切削、冷挤压和高速冲压等技术。

2018年,造纸、塑料制品等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推进企校合作、工学结合,实施高层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品为核心、科研院所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支持与世界知名企业、研发设计机构联合建立行业技术中心,构建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和核心技术,提高原始创新和再创新能力。

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研发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等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政策。

2018年大中型重点轻工企业研发投入达到3%以上,建立技术中心比例达到10%,省级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由26家增加到45家。

  <二)推进产业聚集,优化区域布局

  深入实施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按照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发挥资源优势、推动产业转移与承接,促进结构升级、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调整和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产业园区、聚集区和集群建设水平,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向自主设计加工、自主品牌生产转变,实现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