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6747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docx

《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docx

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

目录

第一讲:

中医学体系的产生、发展和特点

第二讲:

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一)

第三讲:

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二)

第四讲:

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础—五行学说

(一)

第五讲:

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础—五行学说

(二)

第六讲:

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础—精气学说

第一讲:

中医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一、中医的体系形成

中医体系形成于先秦和两汉时期,在这个时期《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等相继问世,这些著作在中医的基础,辩证,药物,治疗等方面为中医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著作问世以后,中医自己的体系就已经形成了。

1、中医体系的形成的特点

(1).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的

我们平时认为中医重象轻质,其实这点也不完全对,在《灵枢》的《经水》篇上记载了很多解剖知识,古代中医也是在对人体的解剖上发展起来的。

《黄帝内经》是一部天书,它集天文、地理、物候、气象、哲学、兵法、社会、阴阳、历法、运气等当时一切先进思想为一体,在这个时期阴阳及五行学说得到迅速的发展,在三大哲学基础上中医对人体的认识系统化了,理论化了,同时《内经》它也比较系统的阐述了人的体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病机,防病,治疗,养生等许多内容。

(2).是前人治疗经验的总结

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介绍52种病,200多种药,《诗经》和《山海经》都有对关于疾病和药物的记载,《周礼天官》描述了当时宫廷医生的分工,医政组织的措施及考核制度等,《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体系的。

(3).是医学知识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机的结合

春秋战国历经四五百年,在广大的土地上有很多诸侯,那是社会动荡的时期,也是充满血腥争夺杀戮的时期,人们的思想比较活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产生了很多思想家,政治家,经济家,军事家,天文家等等,比如孔子老子都是那个时代的人,这些前人为了有一个稳固的社会秩序,提出了非常多的学说,包含着非常先进的思想,我们中医学在战国后期毫不客气的把当时所有的先进思想,意识学说全都拿过来充实到我们的医学当中。

(4).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战国时期所形成的先进思想特别多,不完全限于儒家道家,也不完全限于精气阴阳合五行,还有很多其他的学说,但对中医学影响最深的被中医完全吸收并扩充的是五行,阴阳,精气学说三大哲学思想,我们中医运用三大哲学思想把以前的比较原始的,比较零散的,比较初级的这些长期的医疗实践,通过分析,归纳,总结,研究,逐步系统化,从而形成中医学完整的体系。

2、学习过程注意事项

中医学很难学,特别容易受到影响。

(1).医学源于道

有人说道家是中医学的鼻祖,中医学是与当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机的结合,把当时先进的思想全都拿过来为我所用,在中医学中包含着道家的意思,但是中医和道没有完全的关系,根本就不存在中医学源于道。

(2).不懂易不足为医

“不懂易不足为医”,这是孙思邈的话,其实我们中医学阴阳五行精气学说完全包含贯穿着《易经》的意思,《易经》作为哲学方面的问题,在诊疗当中对个体病案没有指导作用,中医包含了易,中医学完全贯穿了《易学》,但《易学》本身不能指导临床病案。

(3).中医的内视(透视)

有人说中医发展到极致以后就是一个内视,内视就是特异功能,相当于透视机,B超,我不否定个别人有这个特异功能,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应该是避免的,如果这样搞的话,中医就是玄学的、不可捉摸的。

二、中医学的发展过程

1、简介

中医学形成于先秦两汉,代表著作是:

《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

两晋隋唐时期,代表著作,《针灸甲乙经》,《脉经》,《千金要方》,《诸病源候论》等,其中《脉经》是总结以前脉学的经验,王叔和结合自己的实践,把脉的部分单独拿出来,写了这个著作。

宋金元时期,中医学术研究比较活跃。

产生了陈无择的三因学说:

《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把人体致病的原因大体概括为三种:

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在中医史上有比较大影响的是金元四大家。

明清时期:

《本草网目》是明代李时珍的著作,还有命门学说、温病学派的兴起使得中医的体系不断的丰富,壮大。

介绍中医学大概的发展状况的目的是:

使我们这些自学初学的人们,在学习时不要先入为主,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中医理论体系非常完备,缺一不可的,我们不能说攻邪派就错,温补派就对,温病学如何如何荒谬,扶阳派就如何如何伟大,实际上前人对中医经验的总结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前人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就看我们如何运用,各家各派学说没有谁对谁不对,也没有谁好谁不好,同样方剂也一样,不是说桂枝汤就如何如何好,银翘散就如何如何不好,关键是我们如何去辨病和应用,我们应该知道能在中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都有独到的东西,也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

2、中医的基础医学的发展过程

中医的基础医学,主要是研究阐述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归类和基本原则,是以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为理论基础,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基本方法,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主要特点的医学学科。

从定义上来看,中医学重点地内容是藏象学说,不管在基础,辨病,诊治,预防各个方面都必须特别注重藏象,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的,六腑辅助于脏,脏和肢节五官九窍通过经络连接在一起的,经络完成的是气血津液的疏布。

《内经》上创立的诊脉方法是中医诊法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难经》把《内经》的诊法加以发展,一方面是把三部九候换成了寸关尺部的三部九候,另一方面是“上竟上下竟下”由尺肤过渡到寸口部位。

王叔和的《脉经》是在总结《难经》和《内经》的基础之上,明确的规定了二十四部脉,对脉形脉名主病作出了规定,使诊脉的方法得到推广和实施,因为他建立了标准。

隋朝的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病源,病证,形成机理做了描述,是这一时期代表性的医学著作。

宋朝陈无择的三因学说:

《三因极一病症方论》。

金元四大家:

刘元素寒凉派,张子和攻邪派,他的汗吐下三法用到了极致,李东垣补土派,朱丹溪滋阴派。

四大家在学术上各有所长。

明代吴又可提出疫气致病,写了《瘟疫学》。

清代的叶天士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清代吴鞠通创立三焦辩证写了《温病条辨》。

赵献可张景岳提出了《命门学说》。

清代的王清任写了《医林改错》,提出了《瘀血致病学说》。

简单介绍这么一点,别的不再多说了。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在这个体系中最重要的观点就是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对自然界和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

我们中医学特别强调和重视人体的同一性和完整性,它包括了脏腑器官之间,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之间以及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在结构上互相沟通,功能上相互协调,互相为用,病理上互相影响。

人和外界环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当中,同时也维持了自身的稳定。

1、人是一个整体

人的整体是五脏为中心,心为主宰,通过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1).任何局部都是整体的组织部分,与整体密切相关。

(2).就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言,各脏腑组织活动的物质都是同一的,都是精、气、血、津液。

(3).就功能活动而言,结构上的整体性和基本物质的统一性决定了各种不同功能活动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彼此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共同完成生理活动,从而表现出生命活动整体联系。

2、局部病变可以影响整体

我们在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的时候,要立足于从整体上联系人体的病理观。

要考虑到疾病的相互的影响、传变等,比如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脏腑与肢节五官九窍他们之间通过经络五行生克而发生的变化。

3、诊法的整体性

诊断上遵循“有诸内必有诸外”,内部脏腑经络的病变在外部有所体现,局部的病变是全身藏腑津液气血阴阳的盛衰而导致局部的表现。

这点和西医完全不一样。

4、治疗的整体性

中医治疗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通过整体调节加以治疗。

如:

耳鸣耳背就调肾,肾开窍于耳,又如:

牙龈肿痛泻阳明胃火等。

5、人和自然的统一性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人体的表现就是不一样的,比如刚刚过去的夏天,外热内寒,血液趋与体表,表现为皮肤比较松弛,出汗多,到了秋天,皮肤不再发红而发白,处于致密状态,汗也少了,这就是特别明显的人和自然的统一性。

再有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比如“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西北人和东南人在体型上在皮肤的颜色上在体质上都有很大不同。

发病和季节也有直接的关系。

6、人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这点在《内经》上介绍的很多,社会环境决定了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

生活状态比如贫富贵贱,对精神状态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我们每个人只要留心观察旁边的人,穷人和富人心态不一样,有权势有社会地位的人和下层的劳苦大众心态也不一样,行为作派举止都不一样,这种生活的贫贱和情志的兴奋抑制对养生、发病及治疗都有很大的作用。

四、辩证论治

辩证论治是一个现代中医的词,是我们中医学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特点之一,它包含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辩证,辨证即是诊病的过程,分析疾病寻找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论治的基础。

第二个是论治,辩证了,知道是什么病或证,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治。

就是一个诊病一个治病。

1、解释几个词:

证,症,病

以前,证和症这两个词不区分,好像是解放后,把二者的使用作了严格的区分。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1).证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症状体征等资料,证是病机的反映,病机决定证候。

病机是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四个要素及其关系的总结、总括。

我们平时所说的太阳证、少阴证就是现在所解释的这个证。

证的病理本质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

(2).症

症状自己感受不舒服的方面,比如头痛、腹痛、恶寒,都是症状,我们问诊得到的都是症状。

(3).病

病是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病因、特定的发病形式、特定的病理机制、特定的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的过程。

病反应的是在疾病的全过程当中主要的根本的矛盾,可以形成不同的证,在病的过程当中可以表现多种多样的证。

比如糖尿病,现代中医搞出几十种分型,这种分型看的是某一时期的证,同是一个糖尿病,每个人和每个人的证不一样,一个人在不同时期证也不一样。

现代中医的分型,其实是“病”的不同时期所表现的证。

糖尿病的分型即一个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辨证分型就是一个病在不同时期表现的证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说一个糖尿病用什么方子去治,一个腹泻用什么方子去治,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证就是当时所反映的情况,一个病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证是不一样的,一个病可以出现各种各样的证。

2、辨证

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的症状和体徵,和其他材料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疾病的过程。

辨证的过程也就是对疾病本质思维思考的过程,

以前讲过目前的中医不会诊病,虽然说在西医指导下,西医诊病,中医搞辩证分型,中医把四诊的基本功丢了,中医不会辩证,不会诊病,就只能跟在西医後面跑,中医的治疗效果肯定不会好到哪去。

3、论治

在辩证的基础上来论治,这部分内容恰恰是《伤寒》上特别强调的。

比如太阳病,什么病什么脉然后怎么治。

辩证是基础,是前提,如果辩证不行的话,治疗肯定不行。

4、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两个人同样是感冒了,这人用麻黄汤,那人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有的人病名不同,可是用一个方子。

关键是看证,证候相同,中医强调辩证,证反应病机,只要病机相同,不管什么病,就用一个方子。

同一个病在不同时期,证不同,就用不同的方子。

证同则治同。

第二讲:

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一)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人们对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而形成的关于物质世界最一般运动规律的认识,哲学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经过概括总结而成的。

哲学站在非常高的高度对物质世界最一般运动规律的认识。

它对于任何学科都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作为中医来说,《内经》综合了当时社会各个学科最先进的思想意识,中医学不可避免的处处体验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

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过程和同疾病作斗争的科学体系,在如何养生,保健,防病,诊病,治病等方面,哲学具有指导作用,但没有直接的替代作用。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术有专攻,业有专精”。

一、阴阳的概念的形成

关于阴阳的概念,我们祖先很早就有了,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山海经》中便有:

“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烈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之说。

《易经》是用阴爻阳爻来表示的,阴阳的概念在夏朝就已经产生了。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运动规律,并用于解释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哲学。

阴阳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以后,成为我们中医药学重要的独特的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黄帝内经》就是借助于包括阴阳学说在内的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构建了中医的基本理论框架,因此可以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有机的组成部分,并且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被广泛的用于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被广泛的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我们应该注意到中医学在运用阴阳学说时对他的内涵进行了充实,充实的途径是借用了大量的医学人体实例,详细阐发阴阳的相互交感,以及由于相互交感而产生的相互之间的制约,如:

互根互用,相互转化,消长平衡等,使抽象的哲学的阴阳概念得到了深化和细化,中医在借助阴阳学说时,对他进行了非常大的丰富,中医学的阴阳虽然源于哲学的阴阳,但不完全等同于哲学的阴阳,因为里面灌输了太多的医学的内容。

最初阴阳的概念非常质朴,表示的意义非常直观简单。

最早时人们认为太阳对人的生存影响是最大的,人与太阳的关系最为密切,白天称为阳,入夜以后称为阴。

再往后发展,阴阳二字内涵扩充到寒热温凉,向阳面,阴暗面等。

在西周时期,阴阳抽象成两种对立的物质或者概念。

真正哲学意义上的阴阳是战国时期形成,战国经过四、五百年时间,出现了很多先贤,这些大智慧家,大思想家认识到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的阴阳的两方面,这两方面是在不断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的,还认识到阴阳的相互作用是推动宇宙万物产生和变化的根本动力,在这个时期,哲学家们把阴阳的存在及运动变化看成是宇宙的基本规律,广泛的运用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对立互根等关系解释宇宙万物的形成,以及宇宙万物普遍的联系。

战国末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借用阴阳关系表述人体,阴阳学说完整的系统的表述方式得以形成。

二、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

阴阳体现了事物的对立统一法则,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关系的概括。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既可以表示自然界相互关联对立事物和现象的属性,也可以表示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中医的阴阳是常识概念、哲学概念、医学概念三者的综合。

是事物的属性概念,而不是事物的整体概念。

我们在看古籍时,对很多初学者来说,三个层面搞不清楚,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层面的概念,一方面别人的著作不能理解,另一方面自己把握不住别人在说什么,自己应当掌握什么。

三、阴阳的特性

1、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的普遍性就是他的广泛性,从阴阳开始形成时就用它来揭示宇宙万物形成的奥秘的,从有形之体上说,小到人体,男女,气血,大到天地。

从抽象的方位时间概念上来说:

过去未来上下左右内外,再到水火,四气五味都是阴阳的体现,都可用阴阳表示。

2、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的相关性指阴阳所分析的对象是同一层面的同一范畴的事物或现象,只有相关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的才能用阴阳来解释和分析,比如:

天和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上下,上为阳下为阴。

不是一个层面的就不能用阴阳表示,人体和云彩就不能用阴阳表示,在不同层面不同范畴的事物没有可比性,不能进行阴阳属性的划分。

3、阴阳的相对性

阴阳的相对性指的是各种事物现象及事务内部对立双方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的。

比如:

热症,体温很高,或者药物干预或者不用药物,发烧到一定程度,病人汗出体温降了下来,就不是热症了,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阴阳属性是不同的。

(1).阴阳的可分性

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含有阴和阳两种不同属性的成分,如:

一天中有阴有阳,白天为阳黑夜为阴,白天:

上午为阳,下午为阴,上午是阳中之阳,下午是阳中之阴。

又如《内经》所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的可分性是属阴和属阳的事物当中还可再分阴阳,这就是阴阳互藏的关系。

(2).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阳可转化为阴,阴可转化为阳。

一个感冒发烧的病人,体温高时是热证,用中药或西药发汗,病人出汗很多,第二天上午体温肯定低,就不是热证了,本来就是一桂枝汤证,应该微发其汗,如果大汗,热证转化为寒证。

相互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不会无缘无故转化。

在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生命的物质和脏腑的机能之间也是可以相互转化,机能属阳,物质属阴,二者可相互转化,物质可以转化为机能活动,机能活动也能转化成物质。

正因为二者不断的转化,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比如吃饭,物质属阴,经过胃的吸收,脾的运化,转化为机能的阳,假定吃的太多,机能活动消耗不了,多余的阳气变成属阴的物质,在体内储存起来,合成糖原储存在肝脏,在身体需要时糖原还可还原成糖供人体消耗。

还可以用来解释肥胖患者,葡萄糖在肝脏合成糖原,储存多了可转换成脂肪沉积在皮下变得肥胖,也可转换成蛋白质长肌肉。

(3).划分阴阳属性的前提改变时,事物的阴阳属性随之改变。

这是医学上特有,哲学层面没有的。

比如:

以上下划分心肺为阳,肝肾为阴,如果改为以其他方式划分,此二者的阴阳属性即改变。

必须要明确的是:

不管阴脏阳脏,事物的本质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我们人认识事物的角度。

4、阴阳的规定性

(1).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性

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性就是阴阳的定义,如天气,晴天为阳,雨天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固体的有形的为阴,气态的无形的为阴;东南上外表左为阳,西北下内里右阴;温暖的,向上的,明亮的,活动的为阳,凉润的,向下的,黑暗的,静止的为阴。

这就是关于阴阳的定义,还是哲学的概念。

(2).阴阳在中医学的医学概念

把人体内具有兴奋的,推动的,温煦的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阳;把人体内具有抑制的,凝聚的,滋润的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阴。

因为阳的功能不足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比如肌肤不温,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叫做阳虚,如果没有医学上的阴阳的概念,上述情况如何称呼?

正是有了中医学阴阳的规定内涵的界定,所以才能成功地运用阴阳学说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疾病发生发展愈后等很多问题。

中药的运用和方剂的组成也是以阴阳学说为指导的。

阴阳学说是概念性的、哲学性的、同时也是医学性的。

中医学把阴阳学说对立统一的一般法则运用于医学,在运用的过程中,把医学的特殊内容和一般法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我们在理解阴阳时要特别注意阴阳在哲学层面的意义、一般属性的意义和医学上的意义。

四、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阴阳的相互交(交流交合)感(感应)所引发的相互转化,消长平衡,互根互用和对立制约。

它是指事物在物质或信息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和反应,一切事物能维持正常的状态,源于阴阳能正常相互交感变化,万事万物不能正常交感,就出现问题,在人体就会生病。

阴阳的相互交感是万物产生各种联系的前提和基础。

1、阴阳的对立制约

相互关联的阴阳双方彼此之间存在着互相抑制,排斥,约束的关系。

就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这种关系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阴阳双方始终处于制约排斥对抗的矛盾的运动当中,阴阳的对立制约是促进事物发展运动的内在动力。

比如:

上半年,立春是从冬天过来,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以后,气候变暖变热,属阳的温热之气制约了寒凉之气,气温逐渐升高,夏至理论上最热,热发展到了极致了,热逐渐消腿,寒凉之气制约了温热之气,天气就逐渐变凉了;入睡是阴制约了阳,醒来是阳制约了阴。

阴阳双方的对立制约有一定限度。

阴阳对立制约关系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方对另一方的制约太过或不及都是异常的,都会引起人体发病。

在运气学说中,每一年的年运都不是平气,都是五行当中某一行的太过不及,“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就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制约太过。

“阳不胜其阴,阴不胜其阳”,则是一方对另一方抑制的不足。

阴阳的对立制约被广泛的运用于医疗实践中,比如: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中医看人体时,处处可见这种制约关系。

2、阴阳的互根互用

(1).阴阳的互藏

阴阳互藏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都有另一方存在着,就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表明的是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阳中藏阴,“阴是阳的生化之源”,阴中藏阳,“阳是阴的化生之地”,阴中无阳叫孤阴,阳中无阴叫独阳,成为孤阴和独阳,阴阳之间相互为用的关系就遭到破坏了,病情就比较危重了,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根据阴阳互藏的道理,事物的阴阳属性也不是绝对,因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属阳的事物不是纯阳无阴的,属阴的事物也不是纯阴无阳的,划分事物的阴阳属性时往往是根据其所含有的阴阳成分的比例大小而定的,阳性的事物属阳的成分多,阴性的事物属阴的成分多,阴中含阳(阴的成分多些,阳的相对少些),而阳中含阴(阳的成分多些,阴的相对少些)。

阴阳的界定是根据所含阴阳成分的多少,而阴阳成分的比例大小是根据模糊的显现的状态来判定,因此判定阴阳时要非常慎重,一是因为划分阴阳的标准不统一;再一个因为有些成分很隐含,阴或阳可能处于显象的状态也可能出于隐藏伏匿的状态。

显象的状态我们可能注意到了,伏匿的状态我们可能忽略了,因此在临床上判断阴阳很容易出错。

(2).阴阳互根

阴阳互根指阴阳互为根据和互为前提的这样的关系。

任何一方不可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以对方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比如没有左也就没有右,没有寒也无所谓热,寒以热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二者在同一个层面是相互依存的,我们才能去比较。

可以概括为:

阴阳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

(3).阴阳互用

阴阳互用是指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阴阳双方出现相互促进、相互资助的关系。

比如:

地气上升为云,地气属阴,在上升的过程中,需要阳热之气的蒸化;天气下降为雨,降雨的过程需要阴寒之气的凝结。

早上起来是兴奋的过程,睡觉是一个抑制的过程,晚上休息得好早上醒来就很精神,抑制的过程为兴奋的过程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反之亦然。

再比如:

饮食入胃经过脾的运化,阳化气,有一部分化为日常活动需要的阳气,还有一部分化为我们肌体必需的精微物质,各种机能活动需要阳,形成身体形质的是阴,他们也是相互为用,相互转化的,在《内经》上描述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之间关系不是静止的不变的机械的,在一定的时间、范围、条件下,彼此不断消长变化,保持了一种动态平衡。

(1).阴阳的相互消长

消:

减少、衰退、变弱;长:

增多,加强,亢进。

阴阳的消长是阴阳变化的一种形式,引起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的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

在阴阳对立制约的基础上,可产生“此消彼长,彼消此长”。

在阴阳互根互用的基础上阴阳双方又可以产生“此消彼消,此长彼长”的消长过程。

可描述为:

“阳生阴长,阳杀隐藏”。

(2).阴阳的协调平衡

阴阳的协调平衡指阴阳双方的相互消长稳定在一定限度内的和谐匀平的状态,也是万事万物自我运动的最佳状态,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阴平阳秘”,舒适,无病的状态。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阴阳的消长变化是绝对的,没有休止的,永不停顿的,永不间断的,但是它必须是有序的。

有序指的是阴阳之间的消长变化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限度内,一定的范围内的变化,符合这个时间、限度、范围的变化就会使事物在总体上呈现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阴阳平衡协调状态,又叫阴阳自和,在人体就是身体最佳状态。

“阴阳二气最不易偏,不偏则气和而生物”,在自然界我们知道阴阳调和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人体上“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匀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