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6626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docx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docx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第五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题后的答题栏内。

1.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多种新型战略导弹经过天安门广场。

外国军事评论家答:

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实现了历史性跨跃。

这支部队创建于()

A.1949年B.1964年C.1966年D.1970年

2.现在,我国已同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在中国政府制定的外交原则、政策和战略中,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永远不称霸的政策

C.不与大国结盟的战略

3.在20世纪50年代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是因为周恩来提出了()

A.独立自主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

C.团结反帝方针D.求同存异方针

4.近年内,我国海军多次出色完成亚丁湾护航任务。

这充分说明(  )

A.中国海军活动范围扩大      B.中国政府重视外交活动

C.中国海军武装力量强大     D.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得带了长足的发展。

现在人民解放军包括以下哪四个军种?

(  )

①陆军  ②通信兵  ③空军 ④海军  ⑤装甲兵    ⑥第二炮兵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6.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盾牌。

右图所示部队

主要承担是任务是(  )

A.反对霸权主义       B.战略核反击

C.维护社会治安       D.打击恐怖势力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首次提出此原则的是(  )

A.周恩来           B.邱吉尔         

C.尼赫鲁           D.基辛格

8.一位老新闻记者自豪地说:

“上个世纪70年代,我曾写过一篇题为‘跨洋握手’的新闻稿。

”该新闻稿报道的应是(  )

A.亚非会议圆满成功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尼克松访问中国     D.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召开

9.小兵同学准备制作主题为“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的网页,收集了下列材料,其中不能入选网页的是(  )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建交

C.周恩来率团出席亚非会议  

D.四川省委书记率团到台湾开展“天府四川宝岛行”活动

10.下面年代尺中的“①”处,适合标注的历史事件是( )

A.万隆会议

B.第26届联大

C.中国和日本建交

D.中国和美国建交

11.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你认为“梅开三度”包括(  )

①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②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世纪中后期,有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曾就一件大事发表感慨,“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

结合由图判断,这个“转折点”是(  )

A.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

B.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C.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D.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13.1972年2月,周恩来总理和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北京机场握手时说:

“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多年没有交往啊!

”这句话表明了(  )

A.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开始“融化”   B.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C.中美两国领导人亲密无间               D.中美两国消除了矛盾

14.右边是一则新闻报道中采用的图片,被命名为《乔的笑》。

与这则新闻报道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在联合国席位得到恢复     

B.申报1990年亚运会取得成功

C.申报2008年奥运会取得成功    

D.2001年中国加入WTO取得成功

15.网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

小明在XX搜索中输入的关键词是“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性进展”。

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6,2001年亚太结合会议的主题是()

①新世纪,新挑战②求同存异

③和平共处④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16题13分,17题26分,18题13分,共52分)

16.(13分)中美关系的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周恩来说:

“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

”……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见右图)“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以上摘编自尼克松回忆录《领导者》

请回答:

(1)中美“25年没有交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材料中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指什么?

(4分)

(2)1972年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的《联合公报》同意按什么原则来处理两国关系?

(4分)

(3)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

(2分)中美关系的改善有何历史意义?

(4分)

 

17.(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维持世界和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大的积极作用。

⑴写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10分)

 

材料二:

黄岩岛自古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权管辖。

黄岩岛是中国海南省南海中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岛屿。

东距菲律宾苏比克湾约126海里。

四周为距水面半米到3米之间的环形礁盘。

礁盘外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

月湖东南端有一个宽400米的通道与外海相连,中型渔船和小型舰艇可由此进入,从事渔业活动或者避风。

菲律宾海军最大型的一艘军舰4月8日在黄岩岛海域发现8艘中国渔船。

菲律宾外交部还发表声明称,该海域属于菲律宾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其海军负责在该海域的执法活动。

中国的海监巡逻船“海监75号”和“海监84号”10日驶达黄岩岛海域,并“阻止逮捕涉嫌非法捕鱼的中国渔民”。

2012年4月18日,中国最先进的渔政船——中国渔政310船从广州出发,开赴南海海域,开展常态化的渔政巡航执法管理。

该船于19日进入中沙群岛海域,20日中午到达黄岩岛海域。

据报道,目前菲律宾搜救船“BRP-埃德萨”号和中国的一艘海监船在黄岩岛周边海域仍处于一对一的对峙状态。

2012年4月23日当天,菲律宾多位高官就黄岩岛事件放话。

菲外交部声称,黄岩岛海域有4艘中国船只与1艘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船只对峙。

菲外长德尔罗萨里奥当天宣称,菲方不会把海岸警卫队船只从黄岩岛撤回,“当我们愿意离开时才离开,不是被人要求离开就离开”。

菲国防部长加斯明更是公开对菲外交部下起“指导棋”,声称他认为中国渔政310船进入黄岩岛水域“是入侵”,“外交部应立即向中方提交抗议,予以谴责”。

菲总统阿基诺也声称,菲律宾会继续在黄岩岛部署船只,因为“相信那是菲律宾水域”.

材料三:

菲律宾香蕉种植商和出口商协会负责人斯蒂芬·安蒂格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如果菲律宾失去了中国香蕉市场,将会引发香蕉业的经济衰退。

自从香蕉被限制出口中国后,他们已经损失了大约10亿比索。

菲总统府副发言人沃尔特日前表示,香蕉问题只是“监管问题”,和“黄岩岛”没有直接联系。

她同时也试图淡化中国游客问题,称“中国对菲发出的是旅游警示,而非旅游禁令”。

但菲社会却不这么看,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中国因为“黄岩岛事件”而对菲采取的经济制裁手段,菲政府只是不愿承认而已。

而菲中央银行副行长吉尼昆多12日也承认,虽然2012年菲经济前景较好,但菲中之间的争端会对菲国经济产生影响。

(2)写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五项之间的内在联系?

(2分)请你试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解释一下“黄岩岛对峙事件”与菲律宾“香蕉”“游客”之间的关系。

(2分)

 

材料四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3)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4分)

 

材料五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

如:

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的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请回答:

(4)20世纪70年代,为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是什么?

(4分)

 

(5)分别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

(2分)

(6)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2分)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走下飞机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手。

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

周恩来诚挚地说: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尼克松也动情地说:

“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材料二 不同时期中美领导人的握手(如下图)。

 

请回答:

(13分)

(1)材料一中提到中美之间“25年没有交往”,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中美两国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1分)

(2)除中美关系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事业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列举两例。

(4分)(3)材料二中的三幅照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

对其中反映的信息,

最恰当的理解是()(2分)

A、中美友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B.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畏惧美国而与之交往

C.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美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D.中美友好源远流长,近现代史上从没有过摩擦和对抗

(4)中美之间的关系,从几十年的敌对恢复到邦交正常化,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3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D

D

B

B

A

C

D

D

A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C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16题13分,17题26分,18题13分,共52分)

16.(13分)中美关系的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周恩来说:

“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

”……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见右图)“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以上摘编自尼克松回忆录《领导者》

请回答:

(1)中美“25年没有交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材料中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指什么?

(4分)

(1)美国长期以来坚持敌视中国的政策。

(2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给l分)中美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4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适当给分)

(2)1972年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的《联合公报》同意按什么原则来处理两国关系?

(4分)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分)

(3)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

(2分)中美关系的改善有何历史意义?

(4分)

(3)1979年。

(1分)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给4分)

 

17.(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维持世界和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大的积极作用。

⑴写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10分)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材料二:

黄岩岛自古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权管辖。

黄岩岛是中国海南省南海中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岛屿。

东距菲律宾苏比克湾约126海里。

四周为距水面半米到3米之间的环形礁盘。

礁盘外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

月湖东南端有一个宽400米的通道与外海相连,中型渔船和小型舰艇可由此进入,从事渔业活动或者避风。

菲律宾海军最大型的一艘军舰4月8日在黄岩岛海域发现8艘中国渔船。

菲律宾外交部还发表声明称,该海域属于菲律宾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其海军负责在该海域的执法活动。

中国的海监巡逻船“海监75号”和“海监84号”10日驶达黄岩岛海域,并“阻止逮捕涉嫌非法捕鱼的中国渔民”。

2012年4月18日,中国最先进的渔政船——中国渔政310船从广州出发,开赴南海海域,开展常态化的渔政巡航执法管理。

该船于19日进入中沙群岛海域,20日中午到达黄岩岛海域。

据报道,目前菲律宾搜救船“BRP-埃德萨”号和中国的一艘海监船在黄岩岛周边海域仍处于一对一的对峙状态。

2012年4月23日当天,菲律宾多位高官就黄岩岛事件放话。

菲外交部声称,黄岩岛海域有4艘中国船只与1艘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船只对峙。

菲外长德尔罗萨里奥当天宣称,菲方不会把海岸警卫队船只从黄岩岛撤回,“当我们愿意离开时才离开,不是被人要求离开就离开”。

菲国防部长加斯明更是公开对菲外交部下起“指导棋”,声称他认为中国渔政310船进入黄岩岛水域“是入侵”,“外交部应立即向中方提交抗议,予以谴责”。

菲总统阿基诺也声称,菲律宾会继续在黄岩岛部署船只,因为“相信那是菲律宾水域”.

材料三:

菲律宾香蕉种植商和出口商协会负责人斯蒂芬·安蒂格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如果菲律宾失去了中国香蕉市场,将会引发香蕉业的经济衰退。

自从香蕉被限制出口中国后,他们已经损失了大约10亿比索。

菲总统府副发言人沃尔特日前表示,香蕉问题只是“监管问题”,和“黄岩岛”没有直接联系。

她同时也试图淡化中国游客问题,称“中国对菲发出的是旅游警示,而非旅游禁令”。

但菲社会却不这么看,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中国因为“黄岩岛事件”而对菲采取的经济制裁手段,菲政府只是不愿承认而已。

而菲中央银行副行长吉尼昆多12日也承认,虽然2012年菲经济前景较好,但菲中之间的争端会对菲国经济产生影响。

(2)写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五项之间的内在联系?

(2分)请你试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解释一下“黄岩岛对峙事件”与菲律宾“香蕉”“游客”之间的关系。

(2分)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是条件,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条件下的结果,具有因果关系。

(2分)

菲律宾不相尊重黄岩岛是中国的领土主权,所以菲律宾失去了中国香蕉市场、中国对菲发出旅游警示,这就是在不尊重中国对黄岩岛拥有领土主权下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分)

材料四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3)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4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材料五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

如:

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的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请回答:

(4)20世纪70年代,为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是什么?

(4分)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

(一条即可,4分)

(5)分别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

(2分)

国际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区域性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

(其他符合题意也可,2分)

(6)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2分)

维护国家根本利益。

(意思相近即可,2分)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走下飞机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手。

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

周恩来诚挚地说: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尼克松也动情地说:

“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材料二 不同时期中美领导人的握手(如下图)。

 

请回答:

(13分)

(1)材料一中提到中美之间“25年没有交往”,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中美两国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1分)

1)主要原因:

美国对新中国长期实行敌视态度,实行孤立外交政策,与中国不建交,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

(3分)

文件:

《中美联合公报》。

(1分

(2)除中美关系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事业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列举两例。

(4分)

(2)成就: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等。

(4分,两例即可)

(3)材料二中的三幅照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

对其中反映的信息,

最恰当的理解是(       )(2分)A(2分)

A、中美友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B.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畏惧美国而与之交往     

C.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美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D.中美友好源远流长,近现代史上从没有过摩擦和对抗

(4)中美之间的关系,从几十年的敌对恢复到邦交正常化,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3分)

(4)认识:

外交政策应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必须符合国情;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等。

(3分,答出一点,或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