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中外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谈谈我个人的看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6449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合中外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谈谈我个人的看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结合中外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谈谈我个人的看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结合中外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谈谈我个人的看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结合中外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谈谈我个人的看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结合中外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谈谈我个人的看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合中外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谈谈我个人的看法.docx

《结合中外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谈谈我个人的看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合中外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谈谈我个人的看法.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合中外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谈谈我个人的看法.docx

结合中外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结合中外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2009-5-16 2009-5-160:

05:

37 心情:

幸福 天气:

晴 温度:

一、美的本质

美学范畴内关于美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指审美对象,即什么是美;二是指美的本质,即美是什么;三是指与丑相对立的美学基本范畴,即狭义的美。

其中关于美的本质的问题,一直是美学家关注和争论不休的焦点问题。

(一)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美的本质在于探索审美对象为什么是美的,即美的根源何在的问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种探索。

按照美在主观还是美在客观大致可分为四种观点:

第一种是从客观精神上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客观理性、绝对精神等。

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只有美的理念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美。

他认为美的理念是不依赖具体的美的事物的“美本身”,一切具体事物只有以美的理念才能成为美。

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认为美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但在这个统一体中感性形式是从属于理性内容的,是绝对精神的一种显现,美的本质在于理念,在于绝对精神。

第二种是从主观心理上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主观意识、审美感受等。

休谟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情感愉快;康德认为美的本质是主观情感;叔本华认为是意志;弗洛伊德认为是性本能;桑塔耶那认为是快感;克罗齐认为是直觉。

这些观点虽然涉及到审美心理学问题,并在揭示美的社会性能方面有合理之处,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他们抽象地发展了主观能动的方面,而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没有看到主观心理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反映。

第三种观点是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出发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就在对象的自然物质形式中,美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性质之间的某种关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就在于事物的感性形式,在于事物外在形式的“秩序、匀称、明确”,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某种形式规则;博克认为美是事物的某些属性——细小、光滑、比例匀称等。

这种观点在肯定美在客观事物本身方面有合理之处,但由于他们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社会生活和实践,只从事物的感性特征和自然性质方面探讨美的本质,因而带有明显的直观性。

第四种是从主观精神和客观事物的统一中去探讨美的本质,但他们往往最终还是把美的本质归结为主观心理。

这些观点在把外物看作构成美的条件方面有其合理之处,但它们强调的重点仍在主观心理方面,因而未能克服第二种观点的缺陷。

美的本质又是什么,一事物因何而美,古今中外,历来哲学家、美学家都试图给出美的确切含义,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学术上的标准答案。

(二)、美的本质之争:

主观?

客观?

  美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从古至今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这个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因为只有弄清楚这个问题,才有资格去谈论美的定义,否则,对美的任何论断都是枉然。

  我认为美是纯主观的,美根本就不具有客观性。

我国儒家经典之一《礼记》里说:

“美恶皆在心中。

”柳宗元说:

“夫美不美,因人而彰。

”18世纪英国唯心主义经验美学的代表休谟说:

“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里见出一种不同的美。

”我国美的主观论的代表高尔泰举了个例来说明美的主观性:

大自然给予蛤蟆的,比之给予黄莺和蝴蝶的,并不少什么,但是蛤蟆并没有黄莺和蝴蝶所具有的那种“美”,是人觉得它不美。

在这个例子中,美的主观性充分显现出来了。

  通俗一点说,美是人们的一种感觉,那种认为“美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观点是再荒谬不过了。

不管是日夜星辰、山川河流、天鹅、蛤蟆,还是卢浮宫的门面,他们的存在只是一种状态,这种存在的状态可并不添加上天的主观色彩,只是感觉这种存在状态的人,才自作主张地认为是美是丑,对于这种美与丑,人类在某些方面取得一致,就毫不犹豫地认为这种一致是事物的固有特性。

蝴蝶鲜艳,又能翩翩起舞,所以人类就认为它美;而蛤蟆皮肤色暗,粗糙,还有可怕的毒腺,所以就是丑。

人类是自私的,竟忘了从蛤蟆的角度去审定它是否为美,如果是这样,蛤蟆的肤色及毒腺对它来说是再美不过了。

也许人们会认为卢浮宫的修建有人为的主观色彩,是人类追求美的杰作。

这话不错,对于人类,确实能把自己认为是美的形状、色彩、声响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来。

人们把卢浮宫的门面按自己认为是美的形状修建,这种形状的存在只是一种状态,它不能说明卢浮宫门面的美就是它的自然属性。

上天是公平的,在上天眼里,这种人类劳动创造与乌鸦搭巢可毫无二分(都是一种存在的状态),那种美是人类的自我陶醉。

无可否认,美的载体是客观的,就是说这种人类的感觉是以卢浮宫的存在为物质基础,是它的存在刺激了人的大脑做出美与丑的判断。

换句话说,卢浮宫的存在与卢浮宫是否为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卢浮宫门面的存在是客观实在,它的形状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然而它形状的美丑则是人类的主观感觉。

由此可见,卢浮宫的存在与人感觉到的美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在有的人眼中,卢浮宫不美也不丑,或者是丑的”(狄得罗语)。

存在是存在了,是美是丑则是另外一回事。

有的人说美感是客观美的主观反映,这里的“客观美”应理解为感觉客观的美,因为意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美感属于意识,也应该是“美感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所以美与客观性沾不上边。

由此还可以说明,哲学上的唯物主义与美学上的主观论是完全可以统一的。

在美的本质争论中,还有美的统一论。

我国两位著名的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和李泽厚先生分别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和“社会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美的统一论虽然在人们对美的经验认识的解释上似乎更合情理,然我个人认为美的统一论的提出在根本上是个错误。

不管是主客观的统一,还是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李泽厚先生所说的社会性,指的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所能体现的只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实际上与主客观的统一如出一辙。

美的统一论还有一个通病:

他们认为美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但在具体的论述中,往往承认美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这当然给美的解释带来了方便,却违背了它自己的初衷。

朱光潜先生在物我的统一的论述中说“我没入大自然,大自然没入我”或“物我交流物我同一”,大自然是否没入我只有大自然才知道,这纯粹是个人的审美感受,也就是西方美学所谓地“移情说”,这实际上是承认美的主观性。

从美的统一论的产生缘由来看,它是在对美的上千年的争论——美是主观还是客观,僵持不前,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下,人们另辟思路,把主、客观折中而产生的。

统一论是对美的主、客观之争的一种逃避,美要么是主观的,要么是客观的,有没有第三种思辨存在的方式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不仅如此,美的统一论还显得泛泛而谈。

朱光潜先生在得出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这样推理的:

承认了文艺是一种意识形态,又承认美是文艺的一种特性,美必然是意识形态的。

由于物质是第一性,意识为第二性,因此美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朱先生所认为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客观”,指的是客观存在,而不是美的客观论所认为的美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正确性毋庸置疑,因为任何主观感受都不能脱离客观的物质基础,美当然也不例外。

问题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是否能严格的推出“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直接推论应该是“人类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不应该把范围缩小成美,这样就像定义人时说“人是生物”一样尴尬。

美的统一论也就显得空洞乏味,似是而非,对探索美是什么的问题是毫无指导意义。

美是什么?

美的本质是什么?

是美学的基本问题。

从古希腊哲学家的论述,中国先秦思想家的论述,到今天世界各国的哲学家、思想家、美学家的繁琐论述中可以看出:

要给美的本质下定义是什么是很难的。

可以说至今还没有一个令人普遍接受的论断。

结合各方面的结论,我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美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但也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

虽然美是因人、因物、因事而显现出来的,但人、物、事却不是美本身。

世间一切事物都只是美的"照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对象。

我们就称这些象照片一样含有美的信息的事物为审美对象。

把审美对象说成是美,把审美对象与美混为一谈的美学家有很多,例如亚里士多德、蔡仪等。

这些美学家为什么会犯这样一个简单的错误呢?

主要是因为美只有通过审美对象才能反映出来,没有审美对象,也就不存在美,而审美对象既是美的载体也是美的组成部分,并且是美显现于人们面前的唯一可感的要素。

所以,许多美学家都无法将美与审美对象区分开来,把审美对象当成美也就不奇怪了。

我认为美是审美对象和审美意识的和谐统一。

这个定义与其他的美学家给美下的定义有什么区别吗?

朱光潜认为:

"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

""凡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

"朱光潜给美下的定义同我们的新定义相比,是非常相似的。

但是,相似并不就是相同。

首先,朱先生的定义不仅包含美,还把美以外的许多东西,比如善,都装进去了。

而这个定义比朱先生的定义外延要小得多,它不包含美以外的其它事物。

其次,朱光潜的主观和客观两词是绝对的,静态的;而审美对象和审美意识两词却是相对的,动态的,它随人的意识的改变而改变。

第三,朱先生的定义是理论性的,而这个定义是实践性的,它同我们在审美实践中的实际经验相吻合。

因此,这个定义同朱先生的定义是相似而不相同的。

其它的关于美的定义或类似定义的言论,区别是明显的。

比如,李泽厚:

美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吕荧:

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

吴宗璜:

美是在一定条件下,主客体之间,刺激与情感反应的功利关系。

丁枫:

美,就是当对象以它的感性形象表现了人的实践创造的智慧和力量,表现了社会实践的进步内容和理想,从而引起人们喜爱和愉悦的那种性质。

易洪斌:

美是人的积极本质的对象化,美,是人的自觉自由活动的产物,是人的积极本质在实践对象上的感性显现。

我认为,美是人们创造生活,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及其在现实中的实现或对象化。

作为一个客观的对象,美是一个感性具体的存在,它一方面是一个合规律的存在,体现着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一方面又是人的能动创造的结果。

所以美是包含或体现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能够引起人们特定情感反映的具体形象。

简言之,当人类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通过对象化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上表现出来时,这就是美。

  那么,"美是审美对象与审美意识的和谐统一"这一定义,如何理解呢?

比如:

一个满月的晚上,张三的心情好极了,他看见天上的月亮,觉得月亮真美,它明亮而温柔,美极了。

但是,就在第二天,在同一个地方,张三望着同样的明月,却感到这月亮真丑,真讨厌。

为什么呢?

因为张三的心情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张三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变化。

月亮这个审美对象与他的审美意识不和谐了。

我认为美的本质是"关系"。

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至于人的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审美对象与审美意识的和谐统一"。

任何关系,只要它发展变化成为"审美对象与审美意识和谐统一"这样一种关系时,它就是美。

美的本质是什么呢?

从对美的定义中可以看出:

美的本质是"关系"。

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至于人的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审美对象与审美意识的和谐统一"。

任何关系,只要它发展变化成为"审美对象与审美意识和谐统一"这样一种关系时,它就是美。

因此,我们说美是相对的,美是动态的,美是发展的,美是变化的。

而美的本质--关系本身--作为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才是永恒的,绝对的,不变的。

  哲学家狄德罗,也说过美在关系的话。

但狄德罗说的关系,指的是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而非人与物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狄德罗的关系是一个局部的部分的具体的小关系,与我们说的本体论的关系有所不同。

我们国家的一些美学家,在美学研究中也隐约感到了美的本质是一种关系,但由于他们没有将美同美的本质区分开,经常把它们等同、混同,以至于不能清楚地认识到美的本质就是关系,而常常把他们对美的本质的认识说成是美。

比如:

李泽厚"美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吴宗璜"美是在一定条件下,主客体之间,刺激与情感反应的功利关系。

"等等。

都没有完全解释美的本质。

综上所述,关于美和美的本质美学家的认识还有很多局限性,因此还需我们进一步探讨以便更好的去把握这两者的内涵和关系。

最近十余年来对美本质问题的讨论虽未形成规模,但从本文总结的内容可以看出,这种讨论其实一直没有中断过,并且确实澄清了一些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思考。

这说明,在这一古老的美学主题上,仍然倾注着美学家们难以割舍的情怀。

这种探索的积极意义是不能被轻易怀疑和否定的。

参考文献

史鸿文:

《十年来中国美学界关于美本质问题的再度思考》,郑州大学《哲学动态》,2001年第10期。

陈望衡:

《李泽厚实践美学述评》,武汉大学《学术月刊》,2001年第3期。

赵怀仁:

《试论美的本质》,《大连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

靳川利:

《美的本质与表现形式刍议》,《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4期。

莫其逊:

《西方美学美本质研究的哲学基础》,《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4期

关于美及美的本质的初步探讨(转)

美&美学  2009-10-1612:

27  阅读8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时不遇

  

 

    

       当人们流连于山清水秀的大自然之中,当你观赏一副赏心悦目的艺术品的时候,当你沉醉于载歌载舞的丰收欢庆晚会之时,一种奇妙的美感便会从心中油然而生。

然而,美起源于什么,美的本质又是什么,一事物因何而美,古今中外,历来哲学家、美学家都试图给出美的确切含义,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学术上的标准答案。

    一、美的本质之争:

主观?

 客观?

       美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从古至今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这个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因为只有弄清楚这个问题,才有资格去谈论美的定义,否则,对美的任何论断都是枉然。

       我认为美是纯主观的,美根本就不具有客观性。

我国儒家经典之一《礼记》里说:

“美恶皆在心中。

”柳宗元说:

“夫美不美,因人而彰。

”18世纪英国唯心主义经验美学的代表休谟说:

“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里见出一种不同的美。

”[1] 我国美的主观论的代表高尔泰举了个例来说明美的主观性:

大自然给予蛤蟆的,比之给予黄莺和蝴蝶的,并不少什么,但是蛤蟆并没有黄莺和蝴蝶所具有的那种“美”,是人觉得它不美。

(实际上,这个问题更深一个问题是:

人为什么觉得它不美?

)[2] 在这个例子中,美的主观性充分显现出来了。

       通俗一点说,美是人们的一种感觉,那种认为“美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观点是再荒谬不过了。

(这样讲有点偏激。

)不管是日夜星辰、山川河流、天鹅、蛤蟆,还是卢浮宫的门面,他们的存在只是一种状态,这种存在的状态可并不添加上天的主观色彩,只是感觉这种存在状态的人,才自作主张地认为是美是丑,对于这种美与丑,人类在某些方面取得一致,就毫不犹豫地认为这种一致是事物的固有特性。

蝴蝶鲜艳,又能翩翩起舞,所以人类就认为它美;而蛤蟆皮肤色暗,粗糙,还有可怕的毒腺,所以就是丑。

人类是自私的,竟忘了从蛤蟆的角度去审定它是否为美,如果是这样,蛤蟆的肤色及毒腺对它来说是再美不过了。

也许人们会认为卢浮宫的修建有人为的主观色彩,是人类追求美的杰作。

这话不错,对于人类,确实能把自己认为是美的形状、色彩、声响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来。

人们把卢浮宫的门面按自己认为是美的形状修建,这种形状的存在只是一种状态,它不能说明卢浮宫门面的美就是它的自然属性。

上天是公平的,在上天眼里,这种人类劳动创造与乌鸦搭巢可毫无二分(都是一种存在的状态),那种美是人类的自我陶醉。

无可否认,美的载体是客观的,就是说这种人类的感觉是以卢浮宫的存在为物质基础,是它的存在刺激了人的大脑做出美与丑的判断。

换句话说,卢浮宫的存在与卢浮宫是否为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卢浮宫门面的存在是客观实在,它的形状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然而它形状的美丑则是人类的主观感觉。

由此可见,卢浮宫的存在与人感觉到的美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在有的人眼中,卢浮宫不美也不丑,或者是丑的”(狄得罗语)。

存在是存在了,是美是丑则是另外一回事。

有的人说美感是客观美的主观反映,这里的“客观美”应理解为感觉客观的美,因为意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美感属于意识,也应该是“美感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所以美与客观性沾不上边。

(这里犯了一个通病,即把美与美感混为一谈。

)由此还可以说明,哲学上的唯物主义与美学上的主观论是完全可以统一的。

[3]

   在美的本质争论中,还有美的统一论。

我国两位著名的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和李泽厚先生分别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和“社会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美的统一论虽然在人们对美的经验认识的解释上似乎更合情理,然我个人认为美的统一论的提出在根本上是个错误。

不管是主客观的统一,还是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李泽厚先生所说的社会性,指的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所能体现的只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实际上与主客观的统一如出一辙。

美的统一论还有一个通病:

他们认为美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但在具体的论述中,往往承认美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这当然给美的解释带来了方便,却违背了它自己的初衷。

朱光潜先生在物我的统一的论述中说“我没入大自然,大自然没入我”或“物我交流物我同一”,大自然是否没入我只有大自然才知道,这纯粹是个人的审美感受,也就是西方美学所谓地“移情说”,这实际上是承认美的主观性。

 从美的统一论的产生缘由来看,它是在对美的上千年的争论——美是主观还是客观,僵持不前,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下,人们另辟思路,把主、客观折中而产生的。

统一论是对美的主、客观之争的一种逃避,美要么是主观的,要么是客观的,有没有第三种思辨存在的方式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不仅如此,美的统一论还显得泛泛而谈。

 朱光潜先生在得出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这样推理的:

承认了文艺是一种意识形态,又承认美是文艺的一种特性,美必然是意识形态的。

由于物质是第一性,意识为第二性,因此美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4]  朱先生所认为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客观”,指的是客观存在,而不是美的客观论所认为的美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正确性毋庸置疑,因为任何主观感受都不能脱离客观的物质基础,美当然也不例外。

问题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是否能严格的推出“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直接推论应该是 “人类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不应该把范围缩小成美,这样就像定义人时说“人是生物”一样尴尬。

美的统一论也就显得空洞乏味,似是而非,对探索美是什么的问题是毫无指导意义。

  二、美感的起源

       美感是人的一种感受,属于意识的范畴。

在弄清美感源于什么之前,应先明晰一个问题,即动物是否具有美感。

   达尔文把审美的观念分为两种:

一种高层次的,即狭隘的;一种低层次的,即广义的。

他认为动物有低层次的审美观念,并且具有美的表演和欣赏活动,达尔文举了鸟和一只受欺辱而报复的狒狒为例。

[5]    但这种观点受到多数人的质疑,他们认为动物没有审美观念,动物“不是针对满足迫切生理需要”[6]的表现行为,只是动物的本能,条件反射,或者是性冲动,生理快适感等等(持这种观点,等于把人排除在动物之外,然事实是,人也是动物,只不过是较高级的动物而已。

)。

我个人认为达尔文对审美观念的划分并没有错,动物在某些方面确实具有审美的意识。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动物也具有意识,意识也不是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动物也有表现欲,如猴王在其“部属”面前摆出一副神圣不可侵犯 的架势,竖毛,昂首,大摇大摆。

其他雄猴则回避,更不敢有什么不敬的行为。

猴王的这种表现不完全是为了 食物或配偶,更可能是想耍耍威风,表现它高不可攀的地位。

当它得意洋洋的从部署面前走过之时,它一定如同人一样有一种优越的感觉,它所想的是它的强悍和它的“臣民”对它的敬畏与服从 ,其实这种意识就是美的意识。

当狗见到远方归来的主人所表现的那股“喜出望外”地亲热劲,恐怕不能用诸如条件反射、本能、性冲动来解释吧。

狗的行为若用人的语言来表达:

“您回来了我好开心,我又能天天形影不离的跟随您了,这是我最乐意的事。

”狗的行为就说明它当时产生了美的感觉。

有人会说这是把狗对主人的爱看成美,是不正确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情人眼里出西施,既然人能把爱转变成美,狗为什么就不能呢?

这是人们认识的一种偏见,在狗的眼中,主人就是最可爱,最美。

而且,多数情况下主人可并不为狗带什么礼物,如果是条件反射,则这种行为会逐渐消失。

狗对同是一家人的不同主人的热情也是有差异的,这说明狗也有好恶感,有审美的观念。

据《灵长类》一书提供,科特兰德教授有一次发现,一只黑猩猩花了整整15分钟的时间坐在那里默默地观看日落,它望着天边变幻的色彩,直到天色发黑才离去。

该书作者说:

“一味认定只有人类才能崇拜和欣赏非洲黄昏的美景,就未免有点儿太武断了。

”[7] 本能之类的词语并不能解释什么,听起来却像神甫说“那是上帝安排的”一样合理。

以上的论述至少可以说明,动物或多或少具有审美的观念。

   然而,不得不承认,动物的审美意识与人类的审美意识(美感)有着本质的差别,动物只在某些方面才表现出对美的认识。

(过于武断了,事实是,动物与人在审美上是一致的,只不过审美对象会有所不同而已。

)动物的意识简单,数量少,不能变化(不是绝对的);人类则恰恰相反,人类广泛的可学习性、创造能力使自己的意识日益丰富,变化多端。

所以只有人类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美感,动物所具有的美感是低级的,几乎可以忽略(在美的本质中再作进一步论述),而不是没有,或者主观的归为快感。

用陶水平的一句话说:

“动物的自由游戏快感中已孕育了人类美感的某些因子,或者说是人类美感的萌芽。

[8]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辩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由于动物的意识太过于简单、低级,不能与人类相提并论,从这个意义上去讲,我们承认只有人类才有真正意义的美感也不为过。

美不能离开人,脱离人而论美显得毫无意义。

   而人类意识又是怎样从简单到复杂的呢?

它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达尔文认为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马克思则进一步说明了劳动在古猿转化为人的重要作用。

劳动是古猿求生的一种特别的选择,这种选择超脱了动物本能的求生行为。

劳动当然能满足古猿的基本生理生存需要,在这以后,古猿也能表现原始的高级需要,比如刚才所提到的猴王表现权势的行为,这是动物属性满足感的延伸,正是这种延伸,才使意识得到不断 的强化,复杂多变。

其中古猿相对完善的大脑是先决条件,劳动相对于动物的游戏而言则是一种最好的强化途径。

古猿的意识逐渐丰富,变化多端,彼此想交流,有表达的欲望。

最初也只能借助于手势或者某些行为,就如同欢迎就摆尾的狗;而相对高级的嗓子,最初也只能吱吱唔唔,正是如此,才训练出能发出各种音节的嗓子,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语言才得予产生。

当然,这是个相当 漫长的过程,语言的丰富则使意识更加复杂多变,人类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能力——可认知性和广泛的可学习能力。

《生物的思维》一书指出,劳动只能促进社会进步,不能引起人类进化,脑思维能力的进化才是人类进化的主要特征。

[9]   所以我认为,动物属性满足感才是人类意识人化的最原始动力,(人类意识人化的最原始动力应为源自生存的本能。

)劳动只是一种强化的途径。

同样,人的审美意识在复杂的意识中得到强化,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提高,超越,与动物的低级审美意识划开了界线。

所以,美感源于动物属性满足感的延伸,而这种延伸的深度则由大脑的完善程度决定。

   三、千古之谜:

美是什么

    美是什么,现代许多美学家只讲美感和艺术,对美却避而不谈。

1903年威廉·奈德在《美的哲学》一书第一话便是:

“美的本质问题经常被作为 一个理论上无法解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