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比较学前教育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6418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比较学前教育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教材比较学前教育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教材比较学前教育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教材比较学前教育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教材比较学前教育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材比较学前教育知识点汇总.docx

《教材比较学前教育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比较学前教育知识点汇总.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材比较学前教育知识点汇总.docx

教材比较学前教育知识点汇总

新版教材比较学前教育知识汇总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朱利安“比较教育之父”,第一次提出了比较教育概念,《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是奠定了朱利安作为比较教育学之父的着作。

2.“比较教育是一种历史的教育,是教育史研究从过去到现在的继续。

”持此观点的教育家是康德尔。

3.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着重对决定教育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的比较教育学家除施奈德、汉斯以外,还有康德尔。

4、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的国别是美国,于1933年发表了《比较教育》。

5、汉斯用的研究方法:

因素分析法汉斯代表作:

《比较教育:

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的研究》。

6、“校外的事情甚至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校外的事情制约并且说明校内的事情”观点的是萨德勒。

7、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着重对决定教育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的比较教育学家除施奈德、汉斯以外,还有康德尔

8、从范围上来说,学前比较教育学科研究的范围是学前教育的整个领域。

9.学前教育的特征:

开放性、跨学科性、可比性。

(三个的定义要区分,能做选择题。

7.学前比较教育研究的分类包括:

整体研究、局部研究、专题研究、总体研究。

(能够理解做选择题)

8、比较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这说明比较教育有跨学科性。

9、“从认识别人而得到的自我认识,是比较教育所能提供的最有价值的教育。

”这是贝雷迪的观点。

10、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纵横交错的研究是整体研究

11、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教育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研究,就这一类问题从比较中找出各国的不同特点和共同趋势的研究方法是专题比较

12、为了研究瑞吉欧教育模式,研究者到意大利采用瑞吉欧模式的幼儿园去工作,参加该幼儿园的一切活动,这种研究法叫现场研究法

13、研究人员用书面或通信的形式收集材料、设计表格、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称为问卷法

14、通过分析重要的学前教育的文献、文件资料来了解外国学前教育情况的一种方法,称为.文献法

15、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的比较,或者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的交叉比较,称为.纵向比较

16、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某个或几个学前教育问题甚至整个学前教育体系所进行的比较研究,称为横向比较。

二、名词解释

1.比较学前教育——是对当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揭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探索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改进本国、本地区学前教育的一门科学。

(p.32)

2.区域研究——按地理区域、社会制度、民族传统、政治背景、经济状况、语言习惯等不同标准,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分成不同的国家群、区域群,然后再对它们之间的学前教育进行总体比较的研究。

(p.38)

3.朱利安——是法国教育家,比较教育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比较教育学之父”。

他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是他的代表作,在此书中他首次正式使用“比较教育”这一术语。

(p.30)

4.专题比较——是把各国、各地区同一类学前教育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特点和共同趋势的研究方法。

(p.37)

5.整体研究——是对国际学前教育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全面、综合的比较研究。

它属于宏观的范畴,目的在于揭示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施的总特征和发展趋势,研究学前教育与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

(p.37)

6.问题比较研究(p.38)又称个案比较研究或命题比较研究,主要是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学前教育理论或实践按问题分类进行相应比较分析的研究,就所研究问题的数量来看,问题比较研究即可对单个学前教育的问题进行研究,也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学前教育的为题同时加以比较。

7.总体比较研究(p.37)是对国际学前教育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全面综合的比较研究,它属于宏观比较的范畴,目的在于揭示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施的总特征和发展趋势,研究学期教育与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

三、简答题

1.简述学前比较教育的主要研究方法。

⑴调查法(含参观访问法、现场研究法、问卷法)(2分);

⑵文献法(1分);

⑶比较法(纵向比较法和横向比较法)(1分);

⑷分析法(1分)。

2.学前比较教育的意义。

(p.34-35)

(1)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2)推动本国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3)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

(4)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合作与交流。

四、论述题

1.从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学前比较教育研究的意义。

(1)加深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制度和教育工作地认识。

(1分)展开酌情给2分

(2)吸取外国学前教育经验教训,作为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借鉴。

(1分)展开酌情给2分。

(3)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分)展开酌情给2分

(4)增进国际了解,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1分)展开酌情给1分

第二章美国学前教育

一、选择题

1.1825年,美国印地安纳州设立幼儿学校是欧文

2.美国最早的幼儿园运用的教学语言是德语

3.1855年,舒尔兹在威斯康星创立了美国最早的德语幼儿园

4.1855年创立了美国最早的幼儿园的是玛格丽特·舒尔茨(3次)

5.美国最早的学前儿童教育机构的创办者是舒尔兹

6.美国幼儿园的真正奠基人是皮博迪

7.伊丽莎白·皮博特创办了美国第一所英语幼儿园

8.美国第一所幼儿师范学校创办于1868年

9.希尔领导了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学前教育的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

10.20世纪30—40年代在美国开展的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的杰出领导人是希尔

11.美国第一所公立常设保育学校设立于1919

12.1965年秋,美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先行计划

13.1965年在美国批准先行计划,建立多个项目与中心,为儿童提供服务的是约翰逊

14.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是幼儿园和保育学校(3次)

15.发端于1962年密歇根州的佩里学前教育研究计划的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是海伊斯科普认知取向课程模式

16.在美国有一种被其它人误认为是“就让孩子玩”的幼儿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银行街模式

17.1966年由伯赖特和恩格尔曼创立的,在美国早期较有影响的学前课程模式是直接指导模式

18.依据加德纳和费尔德曼的多元智力理论设计的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是零点计划课程

19.零点计划课程的理论依据是多元智力理论

20.1984年全美幼儿教育协会颁布了作为评定幼儿教育机构教育质量依据的《高质量早期教育标准》

21.美国许多州规定第一次得到的教师资格证书是过渡性,期限5—10年不等,在此期限内,教师必须继续接受在职教育,取得硕士学位

22.髙瞻课程的理论基础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3.髙瞻课程核心教育理念和目标是促进儿童主动学习。

24.1878年至1889年是昆西.肖夫人资助并领导了免费幼儿园运动。

25.髙瞻课程来源于儿童的兴趣和关键经验两种资源。

26.直接教学模式的创始人是贝瑞特和恩格尔曼,其理论建基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之上。

27.光谱方案是由加德纳和费尔德曼教授率领哈弗大学的零点方案工作组和塔釜茨大学的研究小组合作完成的,其理论基础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费尔德曼的非普遍性理论。

二、名词解释

1.《儿童权利公约》——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这个文献被认为是“为儿童人权拟定种种保证的第一项国际法律文书”(2分)。

这个公约为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订立了54项条款,要求所有的缔约国保证所有18岁以下儿童的合法权益(1分)。

公约可概括为4项原则:

儿童的最佳利益原则;尊重儿童意见原则;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原则;无歧视原则(1分)。

2.图式——皮亚杰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1分)。

他认为图示是动作结构或组织,这种结构或组织具有概括性的特点,可以从一种情景迁移到另一种相同的情境中去。

皮亚杰认为人的智慧和人的身体一样都有一定的结构,人的智慧结构就叫图示,也叫认知结构。

(3分)。

3.开端计划(p.47)是1965年美国联邦教育署提出的旨在实现幼儿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的一项重要计划。

该计划要求对“处于困境者”家庭的子女进行“补偿教育”。

具体做法是,由联邦财政拨款,将贫困而缺乏文化条件的家庭的4~5岁的幼儿免费收容到公立小学特设的学前班,进行为期数月到1年的保育。

为消除他们与其他儿童的差异,一般对4岁儿童进行1年的长期课程教育,对5岁儿童进行为期8周的短期课程教育。

该计划规模大、历时长、效果显着。

4.光谱方案——是由加德纳和费尔德曼教授率领哈弗大学的零点方案工作组和塔伏茨大学的研究小组合作完成的,是一种课程和评估相结合的方案,目的是使每一个儿童的能力与长处在富有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以达成教师预期的目标,使儿童产生计划中的学习行为。

(p.61)

5.幼儿智力开发运动(p.49)是美国科学以科学教育改革为核心,旨在加强早期教育在儿童智力开发中的作用的教育改革运动。

6.芝麻街(p.49)是美国幼儿智力开发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专门针对儿童智力开发而设计的一档具有教育性的电视节目。

1969年10月,在美国电视台播出。

此节目结合了教育和娱乐,首创了木偶和真人同台演出的形式,融合了动画、喜剧、纪录片等多种风格。

7.0-5岁教育计划(p.51)是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为弱势儿童做好入学准备而提出的教育计划,该项计划将重点放在幼儿早期保育和教育方面,强调为儿童进入机构接受做好相应准备。

8.《发展适宜性实践》(p.50)是全美幼儿教育协会与1987年针对早期教育质量提升而颁布的一个文件。

《发展适宜性实践》是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一套教育哲学理论框架、行动指南和评估标准,发展适宜性实践活动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学前教育都产生了影响。

9.《早期学习标准》(p.51)是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从幼儿园到12年级各科课程标准,它规定了从学前教育班到12年纪的学生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应达到的学习结果。

10.保育学校(p.52)主要招收2.5-5岁的儿童,一般以3-4岁儿童为主,目的是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活动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

三、简答题

1.海伊斯科普教育方案的主要特点。

丰富而有序的学习环境——活动区(1分);环环相扣的一日生活安排(1分);主动学习的儿童(1分);支持、协助与引导儿童学习并进行课程开发的教师(1分)。

除要点外有任何展开的给1分。

2.美国幼儿教育标准化运动述评。

1989年以来,布什召集50州的州长构想了着名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6条“美国教育标准”(2分);指明了课程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共同标准和方向,有助于统一美国各地幼儿教育的水准(2分),但高标准给综合教育改革带来挑战(1分)。

3.简述多元智力理论关于智力结构的主要含义。

第一,每一个体的智力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1分);

第二,智力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2分);

第三,个体智力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与制约(1分);

第四,智力是多维的(1分)。

4.“发展适宜性”内涵。

(p.51)

(1)年龄适宜性,即早期教育必须要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趋势,针对儿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对儿童进行因势利导;

(2)个体适宜性,即强调适宜的教育方案必须要考虑儿童个人的发展速度,认识方式,学习风格等个性特征;

(3)文化适宜性,即强调有效的早期教育需要将教育对象的独有文化背景考虑进来,并使之成为有效的教育资源。

5.简述开端计划的主要内容。

(p.47)

是一项旨在为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及家长提供全面的幼儿早期教育、健康、营养和父母培训的早期教育方案。

开端计划具有明确的目标、服务项目和实施办法。

6.开端计划的作用。

(p.48)

主要体现在促进公平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提高家长及儿童素质教育三个方面,其中在提高儿童基础学业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效果尤为显着。

7.美国学前教育的课程模式。

⑴海伊斯科普认知取向课程模式:

今天美国最着名的早期教育课程模式。

发端于1962年密歇根州佩里学前教育研究计划。

该课程模式从皮亚杰理论发展而来。

⑵银行街模式:

又称发展的相互作用模式,继承了杜威首创的进步主义教育传统

⑶直接指导模式:

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

1966年由伯赖特和恩格尔曼创立

⑷发展适宜性课程:

把适应儿童的发展作为决定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重视儿童的年龄发展特点,即个别儿童发展的差异,反映了课程发展的综合趋势

⑸显性课程:

合作学习方式,全语学习方式。

⑹零点计划课程:

主要依据是加德纳和费尔德曼得智力多元理论。

8.海伊斯科普教育方案中儿童主动学习的体现。

海伊斯科普课程的核心教育理念和目标是促进儿童主动学习,强调以儿童的主动学习为中心,促进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的全面协调发展,培养主动的学习者。

主动学习是整个课程模式的核心和根本。

它以主动学习作为一日活动的组织理念,致力于儿童在内在兴趣需要的基础上,自主选择、自由安排、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儿童真正成长为一个主动学习的人。

(p.59)

9.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特点。

(1)美国联邦政府与国会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加强立法,不断增加投入。

(2)美国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的关心和支持也日益增加

(3)美国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但其教育并非全部市场化,托幼机构也并非全是私人办的。

10.光谱教育方案的两个理论基础。

(1)多元智力理论(名词解释)

(2)费尔德曼非普遍性理论:

指出在人类或个体发展中,许多活动和领域既不是每个社会个体都必须或可能达到的,也不独立于一定的环境影响,人们大多都在追求获得非普遍性领域内的专长。

11.光谱教育方案的评估领域与关键能力。

领域

关键能力

运动领域

身体控制,对节奏的敏感,表现力,产生运动的想法,对音乐的反应。

语言领域

自己编创叙述故事,描写性的语言报道,诗意的运用语言和双关语

数学领域

数字推理,空间推理,解决逻辑问题的能力。

科学领域

机械和建构领域:

理解因果和功能联系,视觉空间能力,利用机械物来解决问题等。

自然科学领域:

观察技能,对相似点和不同点的辨别能力等。

视觉艺术领域

视觉知觉,视觉艺术创造

音乐领域

音乐感悟力,音乐创造力,音乐制造力。

社会理解领域

理解自己,理解他人,担任不同的社会角色。

12.美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类型。

(p.66)

13.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

(p.52)

14.高瞻课程中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

(p.59-60)

15.美国幼儿教师在职进修的机构、课程及形式。

(p.65)

四、论述题

1.美国学前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问题:

(1)课程过于强调学业技能学习;

(2)教师资历和待遇差异显着;

(3)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的冲突;

发展趋势:

(1)政府加大投入,满足不同教育需求。

(2)立足儿童的全面发展,增强课程的综合性。

(3)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的有效融合。

(4)提升教师资质,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

2.光谱教育方案的主要特点(p.61-63)

(一)课程和评估相结合。

(二)课程的开展以儿童的强项为线索。

(1)具体的学习情境下发现儿童的强项。

(2)发展儿童的强项。

(3)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三)发展性评估。

(1)以发现儿童的强项为其评估的目标和重点。

(2)在真实情景下进行。

(3)范围和程度广泛而深入。

(4)手段多样化。

(5)动态性。

(四)学习环境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

(1)一个丰富的、真实的学习环境。

(2)个性化、创造性的活动和工作任务。

3.光谱方案及其关键能力,并谈谈如何进行课程规划来发展儿童强项。

(p.62-63)

4.根据《发展适宜性实践》中关于教师作用的观点,分析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作用。

(p.52)

5.论述美国开端计划的内容与作用,并分析对我国的启示。

(p.47-49)

第三章日本学前教育

一、选择题

1.日本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于明治时期

2.1876年日本第一所幼儿园创立于东京

3.1876年,日本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名为东京女子师范附属幼儿园(2次)

4.日本第一所公立托儿所的所在地在大阪

5.宣称儿童是一个有独立意志、独立人格的独立体,不应由成人随意摆布的是日本教育家谷本富

6.在日本,提倡“律动游戏”和“表演游戏”的教育家是土川五郎

7.日本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幼儿教育方面的法令是《幼儿园令》

8.1926年,文部省正式制定了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独立的法令是《幼儿园令》

9.1949年日本公布法令将幼儿园的保姆改称为教谕

10.日本实行第一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的时间是1964年

11.日本的第一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的目的是提高5岁儿童的入园率

12.1964年,日本旨在提高5岁幼儿入园率达到60%的是第一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13.日本于1990年颁布了将幼儿园教育内容改为“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五个领域的《幼儿园教育大纲》

14.日本于1990年实施的明确将人际关系、环境和表现列入幼儿园教育内容的文件是《幼儿园教育大纲》

15.日本第三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开始于1991年。

16.《保育大纲》是日本第一个由国家制定的关于学前教育的大纲。

17.《儿童福利法》被誉为是尊长儿童权利和国家负有养育儿童责任的宣言。

18.日本新修订的《幼儿园教育大纲》中修改最多的是人际关系领域。

19.日本于1991年文部省开始实施第三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到2001年,让所有希望入园的3-5岁的幼儿都能够入园。

二、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法——是日本政府遵循《教育基本法》二制定的一部法令。

《学校教育法》明确幼儿园是学校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规定幼儿园是受文部省管辖的正规学校的一种。

幼儿园以保育幼儿,赋予幼儿以适宜的环境,促进其身心发展为目的。

(p.76)

2.日本的第三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1991年,文部省公布,又称十年计划。

提出国家尽力对学前教育提供帮助:

扩大幼儿园奖励补助的适用范围,对低收入

家庭规定了学杂费减免标准;增加幼儿园入园奖励补助费的数额;拨专款确保公

立幼儿园园舍设施建设补助费。

确保今后10年内,3-5岁幼儿有充分的入园机

会,提高3岁幼儿入园率。

把幼儿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提高幼儿入园率,

改变家庭社会不重视幼儿教育的传统观念,有力促进日本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3.日本《幼儿园教育大纲》——将教育内容划分为五大领域:

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

进一步强调了实现幼儿的主体性和幼儿主动的、可持续的发展,突出了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园在课程建设中发挥创造性。

(p.79)

4.日本第一次幼儿园振兴计划(p.77)

5.日本第二次幼儿园振兴计划(p.77)

6.《保育所保育指南》为了提高保育所得保育质量,促进保育所的发展,1956年8月,厚生省以《幼儿园教育大纲》为范本制定发表了《保育所保育指南》。

《保育所保育指南》指出,由于所接纳的婴幼儿年龄不同,保育所的教育内容也应有所不同。

对2岁以下的幼儿注重生活和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内容逐渐增加,2岁增加社会教育内容,3岁增加语言内容,4岁以上的教育内容与幼儿园相同。

7.天使计划(p.79)

8.认定儿童园(p.83)

9.行事活动(p.86)

10.幼保一元化(p.92)

三、简答题

1.简述日本《幼儿园教育大纲》规定的幼儿教育目标。

第一,为幼儿健康打下基础,培养良好习惯态度。

(1分)

第二,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友爱之心、合作态度。

(1分)

第三,培养思考能力,启迪情操、兴趣与关心。

(1分)

第四,培养对语言的兴趣和关心、态度和感受力(1分)

第五,培养创造力,增加感性认知。

(1分)

2.简述日本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

(p.82-83)

幼儿园、保育所、认定儿童园

3.简述日本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

(p.84)

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

4.简述“天使计划”的基本方向及其施策重点。

(p.79-80)

5.简述日本学前教师的职后培训形式。

(p.90-91)

6.简述日本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p.91-92)

7.简述日本学前教育机构二元化体制的弊端。

(p.92)

8.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学前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p.78)

9.日本历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p.77+p.81)

10.日本学前教师的任用资格。

(p.88)

11.日本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p.97)

12.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p.92)

四、论述题

1.论述日本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革动力分析。

问题:

(1)必须处理好幼儿园和保育所得关系和职能分工,创造充分的条件来完成各自应尽的职能。

(2)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某些私立幼儿园、保育所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3)儿童游戏活动场所越来越少,竞争压力越来越早。

(4)政府对二战的顽固立场,反映在教科书一系列问题上,带来负面影响。

改革趋势:

90年代继续以《大纲》为基础进行教育改革。

(1)加强道德教育,改善办学条件。

(2)幼保一元化的进展。

调整幼儿园保育所得入园年龄,增加两者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的联系,缩小两者在幼儿照顾和教育的差别,理顺两者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3)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和提高。

严格的资格证要求和完善的在职培训制度,保证教师的良好素质。

(4)幼儿的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

树立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学前教育改革及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p.78-81,大标题)

3.日本新修订的《幼儿园教育大纲》的主要内容及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p.79)

第四章俄罗斯学前教育

一、选择题

1.俄国第一所幼儿园出现于1860年

2.1869年在彼得堡发行了俄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刊物《幼儿园》

3.俄国最早的学前师资培训机构是福禄贝尔学院

4.提出教育民族性原则,对俄国幼教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家是乌申斯基

5.1900年,在莫斯科开办了第一所以聋哑儿童为对象的寄宿幼儿园

6.1938年,苏联制定了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将幼儿园工作的任务、内容和方式等具体化的文件《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

7.1959年以后成为苏联学前教育机构中的主要类型的是托儿所-幼儿园

8.1962年苏联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综合婴幼儿教育的《幼儿园教育大纲》

9.苏联第二次学前教育改革开始于60年代末

10.苏联第三次学前教育改革的标志是公布了学前教育构想

11.苏联的第三次学前教育改革强调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

12.1989年出台的确定苏联幼儿园改革基本原则的文件是《学前教育构想》

13.苏联最广泛的学前教育机构类型是托儿所幼儿园

14.1984年后苏联出现了招收学前和学龄儿童的学校幼儿园

15.在苏联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主要的教学模式是教学—训导型模式

16.俄罗斯出台教育领域的根本大法《教育法》的时间是1992

17.1871年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