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6342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3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x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电子备课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电子备课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爱心”为主题选取了三篇文章,意在培养学生的爱心。

其中《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告诉我们要像雷锋叔叔一样乐于助人、奉献自己,《千人糕》让我们明白我们美好的生活是靠很多人团结协作共同创造的,《一匹出色的马》则通过一个生活小片段告诉我们要学会自主自立。

三篇课文都分别讲述了生活的道理。

本组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二,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以“读”为主来组织,“读中正音”“读中悟境”“读中悟情”“读中积累”,把握单元重点,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识字、明理,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感情,学习文章传递的道理,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习兴趣。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43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学会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4.引导学生明白道理,联系自己的体验谈感受。

三、课时安排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2课时

《千人糕》2课时

《一匹出色的马》2课时

语文园地一3课时

单元测试4课时

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

组长审核

年月日

领导签字

 

年月日

教学

内容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材

分析

本文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的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读完这首诗,要让学生明白,人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教学

目标

1.认识“曾”等13个生字;会写“锋”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问答语气。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教学

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

准备

1.搜集有关雷锋生平的资料。

(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老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准确识读生词,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问答语气。

学习重点

1.能准确识读生词,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问答语气。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与学活动

修改修改二次备课

(方法和手段、改进建议)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

1.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2.同学们对这首歌应该不会陌生,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

你对雷锋叔叔有多少了解呢?

大家来谈一谈吧。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研学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锋”“曾”“蒙”“泞”等生字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背、踏、洒”这些生字时,可以采用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锋、昨、暖”这些生字时,可以采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学习“顺、需、献”这些生字时,可以采用加一加的方法。

(2)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氵:

泞(泥泞)—洒(洒水)—温(温和)

日:

昨(昨日)—暖(暖心)—晒(晒太阳)

(3)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锋”“昨”“冒”“弯”“洒”“温”“暖”

(4)书写练习:

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合作探究,深入体悟。

1.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作者为寻找雷锋经过了哪些地方?

A.小溪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小溪)

B.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小路)

C.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春风)

2.再读课文,指导朗读,读出问答语气。

A.沿着长长的小溪,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B.小溪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抱着迷路的孩子,

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采用男女分读,问句要读出探询语气,答句要读得肯定有力。

如:

读“瞧”,语气要上扬,停顿要长)

C.顺着弯弯的小路,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D.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采用师生对读,语速先急后缓,后一个“你在哪里”语调稍微上扬,突显寻找雷锋的迫切心情。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寻找雷锋的足迹的经历,作者为什么要四处寻找雷锋?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准确识读生词,规范地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能初步感受雷锋助人为乐的形象。

学习重点

初步感受雷锋助人为乐的形象。

学前准备

PPT课件

教与学活动

修改修改二次备课

(方法和手段、改进建议)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生字。

2.回顾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雷锋的那些事迹?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出示自读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

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呢?

2.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诗句教学。

(1)他在小溪边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家。

①你是从诗中哪一节知道的(

第2节诗)

②出示第2节诗,理解“迷路”

③理解“泥泞”,想象雷锋冒雨送小孩回家的情形。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2节诗。

(2)他在小路边背着年迈的大娘回家。

①你是从诗中哪一节知道的(

第4节诗)

②出示“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一句,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背”和“踏”两个动词,从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雷锋的辛苦。

③出示“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一句,指名读。

(从“露珠”联想到“汗滴”,让我们体会到雷锋不辞劳苦,乐于助人的可贵品质。

④齐读第4节,想象雷锋叔叔背大娘的情形。

三、再读课文,引导体悟。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读最后一节,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1)预设:

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可是诗的最后却说“终于找到了”,这是为什么呢

 

(2)说说最后一句话:

“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理解。

(播放课件图片)

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雷锋叔叔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各地。

联系全诗,我们也许还能领悟到诗人在这句话里寄托的深层含义,那就是希望处处都有活雷锋存在,奉献爱心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3)齐读第5节。

四、课外拓展:

寻找身边的雷锋

1.你想对雷锋叔叔说些什么?

2.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呢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由畅谈。

3.学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冒着抱着泥泞

雷锋叔叔,

你在哪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背着踏着荆棘

活雷锋

你在哪里春风

教学反思

教学

内容

6、千人糕

教材

分析

《千人糕》通过爸爸的话,告诉我们:

称重阳糕为“千人糕”的道理,从而使我们懂得:

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教学

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识记,交流方法,游戏巩固并正确读写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千人糕被制作出来的具体过程。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

重难点

1.试着默读课文,说米糕制作过程。

2.、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识记,交流方法,游戏巩固并正确读写生字。

2.默读课文,合作与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探究。

学习重点

1.识记生字,默读课文。

2.合作与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与学活动

修改修改二次备课

(方法和手段、改进建议)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美食——千人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叫做千人糕

二、初读课文,研学生字。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标出自然段。

2.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

糕、特、嘛、买、糖、蔗、汁、菜、熬、算、销、售、劳、的、确、应。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

特、的、确、应、汁。

(出示谜语帮助识记生字。

(5)出示图片帮助识记生字“甘蔗”和“甜菜”。

(6)猜谜语。

寺旁有头牛——特

加水十次——汁

石头一角——确

6.开火车读准字音。

三、合作探究,研读体悟。

1.默读课文,了解课义内容,边读边想:

课文写了什么?

2.自由读文,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师总结。

(课文写了听爸爸讲千人糕的复杂制作过程。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一块小小的千人糕,制作的过程却并不简单。

同学们,你们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了吗?

下节课我们再来继续了解千人糕被制作出来的具体过程。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探究,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学习重点

1.合作与探究:

了解千人糕被制作出来的具体过程。

2.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与学活动

修改修改二次备课(方法和手段、改进建议)

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千人糕的制作是很复杂的,到底有多复杂呢?

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精读课文第1-5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比较句子,指导朗读。

A出示: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B讨论:

谁能把这句话换个说法?

C指导读句子。

读出反问的语气。

D指名试读,齐读。

2.精读第6-9自然段。

(1)指名读6-9自然段。

这几个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

自由读6-9自然段。

思考:

A种大米需要哪些东西B糖是怎么来的

C熬糖需要什么工具?

D米糕做好后,怎么卖出去?

E指导朗读:

提醒学生要用谈心的语气读,速度要不快不慢,最后一句话要读出感叹的语调,“还”要重读。

F齐读第6-9自然段。

3.精读第10、11自然段。

(1)默读第10自然段。

(2)出示句子:

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A比较词语:

平常平平常常

(普普通通比普通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平常)

B“才”字说明了“千人糕”制作的不易。

C想一想“经过”的意思,并用上“……经过……”说一句话。

D的确:

确乎,确实。

试着说一句话吧!

(3)读第11自然段中孩子的话,你想到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深入体悟

1.读了课文,你知道什么是“千人糕”

2.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课文。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1.交流: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引导学生了解一件普通衣服的由来。

(1)出示“种棉花、摘棉花、纺纱、织布、衣服加工、销售”的图片。

(2)议一议:

一件衣服经过哪些人的劳动才能完成?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千人糕”的故事它意在告诉我们:

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爱护劳动成果;任何一样东西都是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板书设计

千农民稻子米米粉

人工具甘蔗汁糖

糕米糕

教学反思

教学

内容

7一匹出色的马

教材

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郊游归来妹妹要求父母抱,却得到一匹出色的马而快乐回家的故事。

作者灵活地运用叙事、写景、抒情的手法,表现孩子在自己的想象与游戏中获得的快乐,创造了感人的童心世界。

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适时的关爱与正确的引导能使我们的童年更快乐。

教学

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3.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一匹马带给妹妹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教学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坚强地面对生活。

教学

准备

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学习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课前准备

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与学活动

修改二次备课(方法和手段、改进建议)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

一匹出色的马)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质疑:

为什么说是“一匹出色的马”

3.导入:

让我们看看这匹马指什么?

哪里“出色”

二、初读课文,自主研学。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

A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学。

B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

C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D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A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纹、恋”前鼻音,“像、景”后鼻音,“舍”翘舌音。

B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C开火车。

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

让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D抢答。

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

E多音字。

(课件出示)

散sàn(散步)舍shè(宿舍)

sǎn(松散)shě(舍己为人)

3.出示本课生字田字格课件,观察生字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师范写,生书空。

5.学生在书上描红,老师巡视检查指导。

三、再读课文,引导体悟。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一家人出去散步,妹妹累了让爸爸妈妈抱,爸爸给了妹妹一根柳枝,当马骑回家去。

2.“一匹出色的马”是文中具体指什么?

提示:

总结全文,可自由总结,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的语句,但必须符合文意。

(一根柳枝)

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乐观、坚强的小妹,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重点领会“一匹马”带给妹妹的两种不同的态度。

学习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一匹马”带给妹妹的两种不同的态度。

学前准备

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与学活动

修改二次备课(方法和手段、改进建议)

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这匹马其实是一根柳条,这节课我们研究为什么说它“出色”,从而体会妹妹的变化。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

一匹出色的马)

二、合作探究,研读感悟。

1.读课文想想这匹马是怎么神奇地使妹妹飞快地跑回家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

哪些自然段时写一家人散步的情景,哪些自然段写妹妹央求爸爸妈妈抱的情景,哪些自然段又是写妹妹高兴地自己跑回家的情景。

3.同座互相议一议,读一读。

教师巡回辅导,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三、合作学习,体悟运用。

围绕“这匹马怎么神奇了,妹妹的变化”开展教学。

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学生学习、朗读、理解课文。

1.哪些自然段写一家人散步的情景看到了哪些美景谁愿意起来把你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2.交流:

教师相机出示下面句子,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

A.“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①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河水的美。

②“碧绿碧绿”就是()的意思,类似的词语还有很多,我会仿写:

③仿写句子:

一阵清风吹过,_____________

B.“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初步明白比喻的修辞手法。

C.朗读指导:

舒缓轻柔语气读出郊外景色的美好。

D.看到这样的美景,全家人都陶醉了,从哪里看出来(课件出示)“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

说话练习:

“一边…一边…”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自由练习。

然后指名说句子。

3.哪些自然段时写妹妹央求爸爸妈妈抱抱她妈妈爸爸怎么做的

4.抓住重点句交流:

(1)妈妈摇摇头,回答说:

“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

(2)爸爸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

说:

“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思考:

A、你认为爸爸妈妈为什么拒绝妹妹的请求?

B“一匹出色的马”其实是一根________。

(柳枝)

C、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指导读好句子。

5、学习第7自然段

1)出示: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我早回来啦!

”从这一句,你读出了什么?

2)指导朗读:

用高兴语气读出妹妹的坚强、乐观。

四、练读拓展课文,拓展升华。

1.为什么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

2.小结全文:

通过妹妹前后变化的比较,我们懂得了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乐观面对,学会独立、坚强和自信地面对眼前的一切。

一匹之前的妹妹:

要人抱抱

出色之后的妹妹:

高兴地

的马第一个跑回家

教学

内容

语文园地二

教学

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11个生字词,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汉字结构的不同,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会认不同的职业名称。

3.初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互相交流的能力,锻炼句子写作的能力。

4.学习人物的写作。

5.积累谚语。

教学

重难点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认读词语。

2.积累词汇和谚语并学会在句子中正确的使用。

3.能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4.学会对人物的写作。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与学活动

修改二次备课

(方法和手段、改进建议)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展示台)

一、识字加油站

1.谈话引入:

(1)你都知道哪些职业?

(2)说说你父母都是什么工作?

(3)你将来想从事哪些工作?

2.出示生字词卡片,老师带读。

3.教师引导:

大致理解词意。

4.学生自由认读,同桌互相指读,开火车读。

5.老师指名读,检查认字情况。

6.除了课本上写的,你还知道哪些职业能把它们写出来吗

二、字词句运用。

1.照样子说一说,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

(1)试读句子,想一想例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描写景物。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喻句描写景物。

(3)给定学生景物,让学生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景物。

(4)让学生自由选择景物并运用比喻句描写。

2.读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说说你的发现。

(1)读句子说说每个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2)体会一下为什么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里有不同的意思?

(3)查词典看看同一个词语都有哪些不同的意思。

(4)在词典的帮助下再找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并分别造句。

三、展示台

1.学生观察生字。

(1)观察生字的字形结构,找出这些字的特点。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生字。

2.指导学生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

(1)写字时正确的坐姿是怎样的?

(2)写字时正确的执笔姿势是怎样的?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写话、日积月累)

一、日积月累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认识三则谚语中的生字词。

(1)学生正确朗读三则谚语,同桌互读。

(2)指导学生理解每则谚语的意思,并指导用法。

2.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谚语,并解释大致意思。

二、写话

1.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朋友的样子。

(1)小朋友们,你们能描述一下你的同桌或你的伙伴的样子吗?

(2)你们经常在一起做的事是什么?

2.教师展示课件上准备的几段描写人物的范文,给学生讲解人物作文的写作方法。

如重点写他面部的突出特点,可以使用比喻让描写更形象具体等。

A.这孩子黑虎头似的脸上,生着一对铜铃一般的大眼睛,十分精神。

B.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

C.他那红嘟嘟地脸蛋闪着光亮,像九月里熟透地苹果一样。

D.李老师有一头漂亮得头发,乌黑油亮,又浓又密,她站在阳光下,轻轻地一摇头,那头发就会闪出五颜六色地光环。

3.让学生以固定的人和自由选择的人分别写一段描写,看看谁的描写更贴切更漂亮。

4.布置一个小作文,让学生课下写一段描写自己身边好朋友的小作文,包括长什么样子,在一起时经常做得事。

第三课时我爱阅读

一、学生自由朗读,在老师指导下认识诗歌中的生字词。

(1)你能发现文中的生字都有什么特点吗?

如“踮”、“栽”、“疲”、“眨”、“枝”,看看他们的意思跟偏旁有什么关系?

(2)辨别相近字

踮/惦

栽/裁/载

疲/破/坡/婆

二、全班诵读。

1.鼓励学生上台范读,展示自我。

2.分小组分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男女分段落读诗歌。

三、阅读交流。

(1)这首诗歌是写给谁的?

(2)他们为什么要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试找一种事物仿照本文形式给老师写一首诗歌。

四、回顾总结,延伸阅读。

(1)你还读过哪些赞美老师的诗歌?

例如:

我爱我师

老师就像红烛,

燃起了学生心中的火把,

却燃烧了自己,

直到红烛成灰。

老师就像园丁,

养育着我们这一株株花朵,

却辛苦了自己,

直到体力耗尽。

我们长大了一定要成为国家的栋梁,

啊!

老师就是这么无私!

啊!

老师我们爱您!

(2)教师推荐学生阅读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歌作品,并试着课下给自己的老师写一首小诗歌。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8分)

饲养(sīsì)荆棘(jícì)年迈(màiwàn)的确(díde)

广泛(fáfàn)异地(yíyì)销售(shîuchîu)买菜(mǎimài)

二、快来帮帮小刺猬,请将下面的词语写的又正确又工整。

(16分)

wēnnuǎnbōwãnɡāntiánmǎicài

xiānfēnɡyāoqiúbâihîuliúliàn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7分)

弯弯的()甜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