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钢及T10钢热处理实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6225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5钢及T10钢热处理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45钢及T10钢热处理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45钢及T10钢热处理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45钢及T10钢热处理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45钢及T10钢热处理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5钢及T10钢热处理实验.docx

《45钢及T10钢热处理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5钢及T10钢热处理实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5钢及T10钢热处理实验.docx

45钢及T10钢热处理实验

45钢及T10钢热处理实验

45钢和T10钢热处理实验

一、实验仪器与试样

1.试样:

Ф20×18mm

2.箱式电阻炉,布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砂纸、水(20~30℃)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45钢(退火或正火,淬火,回火)

1.对热处理前的45钢试样进行硬度测试。

采用布氏硬度计对原始试样进行硬度测试,共测三次取平均值。

注意试样表面应光滑平坦,不应有氧化皮及油污等。

本实验可用砂纸打磨后用丙酮清洗干净后进行测量。

2.对45钢进行完全退火并测硬度

(1)加热温度

45钢的完全退火是加热到Ac3以上30~50℃,即780+30~780+50,在810~830℃之间取一个温度值。

(2)加热速度:

形状简单的碳素钢可以随炉升温,不控制加热速度。

(3)保温时间

一般碳素钢在温度800℃左右的箱式电阻炉中加热,以每毫米直径或每毫米厚度保温1.0~1.5min为宜。

本实验按1分钟/每毫米直径确定保温时间按为20min。

(4)冷却速度

一般情况下碳钢的冷却速度为100~150℃/h。

本实验试样随炉冷却到500℃左右可出炉空冷。

完全退火后的试样先用砂纸将表面的氧化皮和脱碳层打磨掉,然后采用布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测试,共测三次取平均值。

 

3.对45钢进行正火并测硬度

与上述完全退火工艺相同,不同的是最后冷却的时候,保温一段时间后将试样直接从炉中取出空冷。

正火后的试样先用砂纸将表面的氧化皮和脱碳层打磨掉,然后采用布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测试,共测三次取平均值。

注:

钢的退火和正火每个小组自由选择其中一个工艺做即可

4.对45钢进行淬火并测硬度。

加热温度,加热速度,保温时间和完全退火工艺相同,所不同的是冷却的时候,保温一段时间后直接将试样从炉中取出,然后迅速将试样淬入水中,注意淬入水后要不停的运动,破坏试样表面蒸气膜的形成。

同时水温控制在40℃以下,还必须不断补充新水,冷却水要保持清洁,否则也会降低冷却能力。

淬火后的试样先用砂纸将表面的氧化皮和脱碳层打磨掉,然后采用洛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测试,共测五次取平均值。

5.对45钢进行回火并测硬度。

将淬火后的试样重新加热到表5中的某一个温度范围内,保温30min,然后从炉中取出试样空冷。

回火后的试样先用砂纸将表面的氧化皮和脱碳层打磨掉,然后采用洛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测试,共测五次取平均值。

 

(二)T10钢(正火,球化退火,淬火,回火)

1.对热处理前的T10试样进行硬度测试。

采用布氏硬度计对原始试样进行硬度测试,共测三次取平均值。

注意试样表面应光滑平坦,不应有氧化皮及油污等。

本实验可用砂纸打磨后用丙酮清洗干净后进行测量。

2.对T10钢进行正火并测硬度

(1)加热温度

T10钢的正火是加热到Acm以上30~50℃,即800+30~800+50,在830~850℃之间取一个温度值。

(2)加热速度:

形状简单的碳素钢可以随炉升温,不控制加热速度。

(3)保温时间

一般碳素钢在温度800℃左右的箱式电阻炉中加热,以每毫米直径或每毫米厚度保温1.0~1.5min为宜。

本实验按1分钟/每毫米直径确定保温时间按为20min。

(4)冷却速度

试样直接从炉中取出空冷。

正火后的试样先用砂纸将表面的氧化皮和脱碳层打磨掉,然后采用布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测试,共测三次取平均值。

3.对T10钢进行球化退火并测硬度

T10钢的球化退火是加热到Ac1以上30~50℃,即730+30~730+50,在760~780℃之间取一个温度值。

保温20min,然后随炉冷却。

球化退火后的试样先用砂纸将表面的氧化皮和脱碳层打磨掉,然后采用布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测试,共测三次取平均值。

4.对T10钢进行淬火并测硬度

T10钢的淬火同样是加热到Ac1以上30~50℃,在760~780℃之间取一个温度值。

保温20min,将试样从炉中取出,然后迅速将试样淬入水中,注意淬入水后要不停的运动,破坏试样表面蒸气膜的形成。

同时水温控制在40℃以下,还必须不断补充新水,冷却水要保持清洁,否则也会降低冷却能力。

淬火后的试样先用砂纸将表面的氧化皮和脱碳层打磨掉,然后采用洛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测试,共测五次取平均值。

5.对T10钢进行回火并测硬度。

本实验主要对T10钢进行低温回火,将淬火后的试样重新加热到150~200℃之间的某一温度,保温保温30min,然后从炉中取出试样空冷。

低温回火后的试样先用砂纸将表面的氧化皮和脱碳层打磨掉,然后采用洛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测试,共测五次取平均值。

几种常用的碳钢(45、T10和T12)回火温度和硬度的关系列于表6,供实验参考。

三、实验报告要求:

1.把每次测的硬度值都记录下来,并取平均值;

2.把每次采用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写清楚,最好采用表格的形式,将热处理工艺与硬度数值对应起来,并根据理论推断试样热处理后的金相组织(也可以对实验室已有的相对应的金相标准试样进行观察)。

3.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

4.实验感想。

附:

1.布氏硬度计的操作步骤

2.洛氏硬度计的操作步骤

1.布氏硬度计的操作步骤

一、试验前准备

a.按所需试验力挂好砝码。

b.松开压紧钉,转动试验力保持时间圆盘,使红色标记对准所需试验力保持时间刻线。

c.将试样置于台上。

上升试台,直至手轮与丝杠螺母相对滑动。

二、试验

a.转动电源开关,接通电源,使红色电源指示灯点亮。

b.按动按钮,电动机开始转动,并做好拧紧压紧螺钉的准备。

c.在试验力保持时间绿色指示灯点亮的同时,迅速拧紧压紧螺钉。

这样,试验力将保持到所需的时间。

d.电动机停止转动后,下降试样台,取出试样。

e.用读数显微镜测量压痕两垂直方向的直径,多测几次取其平均值。

由查表2可得到布氏硬度值。

测量压痕时,要严防读数显微镜与试样发生相对移动。

f.试验完毕,切断电源。

注意:

试验后的压痕直径应在0.25D

本实验仪器是采用的压头是Ф10mm的淬火钢球,因此所测的压痕直径d应在2.5~6mm之间才有效

本实验仪器选择的载荷为1000kgf,因此F/D2=10。

查表1时可根据表中红色框中的数据对照来查。

 

表1布氏硬度对照表

 

2.洛氏硬度计的操作步骤

1.按表2选择压头及载荷;(本实验室是用的1200金刚石圆锥压头,载荷为150kgf,即HRC)

2.根据试样大小和形状选用载物台;

3.试样上下两面磨平,然后置于载物台上;

4.加预载,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升降机构的手轮,使试样与压头接触,并观察读数百分表上小针移动至小红点为止,此时硬度指针(大指针)转了三圈。

如果大指针转三圈后,偏离C零位时,允许偏离正负5HR范围内。

5.调整读数表盘,使大指针对准硬度值的起点。

如:

试验HRC,HRA硬度时,把大指针与表盘上黑字C处对准;试验HRB时,使长针与表盘上红字B处对准;

6.加主载,将加载手柄平稳地推向硬度计后方,表针开始移动。

7.卸主载,在硬度计刻度指针停止移动后,扳回加载手柄至原来位置;

8.读硬度值,表上长针指示的数字为硬度的读数,HRC、HRA读黑色数字,HRB读红色数字;

9.下降载物台,当试样完全离开压头后,才可取下试样;

10.用同样的方法在试样的不同位置测三个数据以上,取其算术平均值为试样的硬度。

各种洛氏硬度值之间,洛氏硬度与布氏硬度间都有一定的换算关系。

对于钢铁材料大致有下列关系式:

HRC=2HRA-104HB=10HRC(HRC=40~60范围)HB=2HRB

表2选定压头及载荷的选择

符号

压头

负荷kgf

硬度值的范围

使用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