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新疆地方教案完整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6110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新疆地方教案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五年级新疆地方教案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五年级新疆地方教案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五年级新疆地方教案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五年级新疆地方教案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新疆地方教案完整版.docx

《五年级新疆地方教案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新疆地方教案完整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新疆地方教案完整版.docx

五年级新疆地方教案完整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

[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五年级新疆地方教案

东买里乡公尚村小学教学工作进度安排表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科目:

五年级(下)地方填写人:

李美填写日期:

2011年2月25日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备注

第一周

报名、发书、开学安全教育

第二周

讲述地方课要求

第三周

先驱的足迹

“妇女节”

第四周

先驱的足迹影像资料

第五周

融合与发展

(1)

第六周

融合与发展

(2)

第七周

融合与发展(3)

“清明节”

第八周

融合与发展(4)

第九周

期中测试

第十周

融合与发展影像资料

第十一周

五一、五四放假

第十二周

守土固边疆

(1)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备注

第十三周

守土固边疆

(2)

第十四周

守土固边疆影像资料

第十五周

热血洒天山

(1)

“儿童节”

第十六周

热血洒天山

(2)

“端午节”

第十七周

热血洒天山影像资料

第十八周

期末测试

第十九周

阅卷、总结

第二十周

整理档案

五年级下册地方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备课人

李美

审批日期

审批意见

审批人

课题

地方课的要求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了解开设地方课的意义及学习要求。

能力目标

能够简单说出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新疆的情感

重点

学习意义及要求

难点

学会收集资料、学会探索

教具、学具的准备

课本、图片

教法、学法

引导、帮助、阅读、探讨、交流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开设新疆地方课程是让我们更多地了解新疆的地理、历史,培养我们热爱家乡、热爱新疆的情感。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学期都要学习哪些内容,请同学们翻开书的目录。

二、呈现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目录。

2.认识课本上的四大块内容。

3.对本学期的教学提出要求。

4.同学们,我们如何将身边的人、事、物转化为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加深对新疆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的了解,进而认识到“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

这学期老师还会让大家到多媒体室上课,看看图片、视频等,让大家能直接感受到我们新疆的魅力,好不好

5.让学生了解完书本后,并依次说说他们,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说。

6.最后教师介绍地方课的教学和地方课程的开发是要培养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7.教师布置任务,让孩子们回家后收集一些与下节课内容有关的资料。

三、巩固提高

说说本课学到了什么。

四、本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到了什么回家将给自己的家人、朋友听。

五、板书设计

地方课的要求

学习要求

意义

作业布置

搜集有关张骞、冯夫人、廷康父子、班超的资料。

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本学期地方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及学习要求与意义。

本堂课如果能让同学们自己交流、探讨就更好了。

 

五年级下册地方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备课人

李美

审批日期

审批意见

审批人

课题

先驱的足迹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实;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识读第3页“西汉同匈奴的战争和张骞出使西域”图;收集从西域传来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了解西域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学习,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意志;通过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频繁经济文化交流的事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重点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在中西交流中的作用。

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具、学具的准备

图片、资料卡

教法、学法

引导、帮助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导入新课

刚才同学们欣赏的这首乐曲来自什么地方的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几种美食:

核桃、石榴和葡萄。

提问: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能不能听到来自新疆地区的音乐又能不能吃到这些美食(学生回答:

不能)

二、呈现新课

[提问]:

西域——顾名思义就是西面的地域,那么西域到底在哪呢我们一起看图来确定一下它的地理位置。

(投影:

神秘的西域地图)

[解答]:

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区,在两汉时被称为西域。

[设问]:

提到玉门关、阳关,同学们能不能说出一些相关的诗句

[学生]: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投影)

[引导]:

联系诗句说说西域的情况。

让人感受到那是个遥远的、陌生的、荒凉的地方。

汉朝时,对于中原人来说,就是这么一个概念。

西汉初年,那里小国林立,人口最多的有几十万,最少的不到200人。

许多国家都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知道了西域的一些情况,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本课的主人公——张骞。

(投影)张骞陕西城固人,主要生活在汉景帝和汉武帝时代,因为屡立奇功,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

一直以来人们对张骞的评价都是很高的。

(让学生朗读下面的句子)

“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也。

”————翦伯赞

[引导]:

这些评价并不是赞美之词,是对他曾经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的真实写照,特别是他两通西域。

首先我们就来了解他两通西域的情况。

(板书:

张骞出使西域)

[提问]:

汉武帝为什么要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提问]: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达到了吗

[讲解]:

让我们一起来看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路线图。

(点击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路线图)张骞从公元前138年出发,前126年返回,前后用了12年的时间。

[提问]:

虽然此次出行的目的没有达到,可遇到的挫折倒不少。

有谁知道张骞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挫折你最钦佩他哪一点

[解答]1、去时扣留了十年,回来时又被扣留了一年多呢。

2、所到之处,有茫茫的戈壁滩,有人迹罕至的雪山峡谷,道路不熟、语言不通、缺衣少食,非常人所能承受。

3、好不容易找到大月氏,但大月氏不愿再回来打匈奴。

[解答]1、他的执着,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不怕艰难险阻。

2、他的性格,刚毅坚强,不屈不挠。

3、有胆有识、敢于冒险、开拓进取。

4、我最佩服他面对困难,永不言败的精神,像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爱国、执着、刚毅、坚强、开拓进取、永不言败,言必行,行必果。

这就是成功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样的人就是我们的榜样。

(投影:

成功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有胆、有识、有行、有恒。

[过渡]这次出使西域起到什么作用

[解答]了解到西域的地理、特产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了解到西域各族人民很想同汉朝往来。

[过渡]张骞把这些情况,详细地报告给汉武帝。

为了扩大汉朝的政治影响,与西域各国建立联系、交换物产,汉武帝派遣张骞于前119年第二次出使西域。

[提问]这次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解答]进行政治和经济的友好往来。

[提问]张骞出使西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解答]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提问]都有哪些方面的交往呢能具体的介绍一下吗

[解答]1、有经济、文化还有政治上的。

2、西域有很多好吃的传入中原;还有好多动物,如:

汗血马、骆驼、毛驴、驼鸟、孔雀等,还有音乐、舞蹈。

3、由中原传入西域有丝绸、漆器、金属工具,还有铸铁、开渠和凿井的技术。

[提问]西域和中原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不仅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而且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那么西域和汉朝之间的政治交往又如何呢

[解答]1、双方互派使节,交往密切。

2、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西汉政府在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投影:

西汉疆域图)

[讲解]西汉政府在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这件事,产生的政治上的结果就是使西汉的疆域扩大,这一块地区(指图),也就是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巩固提高

说说本课学到了什么。

四、本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五、板书设计

1.1出使西域第一人——张骞

1、对内:

交往频繁——设西域都护

?

西汉:

张骞出使西域

2、对外:

丝绸之路

作业布置

搜集冯夫人、廷康父子、班超的资料。

 

五年级下册地方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备课人

李美

审批日期

审批意见

审批人

课题

先驱的足迹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了解西域纳入祖国版图的时间。

通过阅读,认识到新疆就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能力目标

了解在祖国统一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有志之士,学习他们维护祖国统一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进学生对古代新疆的了解,树立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重点

了解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及为了祖国统一而奋斗的先驱者的英勇事迹。

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西域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具、学具的准备

图片、有关资料

教法、学法

调查、引导、帮助、感知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谁能说说所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呈现新课

[过渡]张骞出使西域的另一项重要意义就是对外开通了历史上着名的商道——丝绸之路。

有关丝绸之路的内容,我想设计一个情景来解决,也就是让同学们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

[活动]小导游——丝路之旅

请你设计一段导游词,向大家介绍充满梦幻色彩的丝绸之路吧!

(主要包括:

名称的由来、路线、沿途迷人的风景、古迹等)

【学生活动】

范例: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参加我们寻访丝绸之路的梦幻之旅。

首先由我向大家介绍丝绸之路这个美丽名称的由来。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张骞出使西域成功后,正式开通了这条通道。

中国同西方的贸易开始发展起来,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转运欧洲,被上层社会视为珍品。

穿着中国的锦衣绣服,成为罗马男女贵族的一种时尚。

中国也被称誉为“丝国”。

后来,人们便称这条中西交通要道为“丝绸之路”。

[过渡]刚才同学们向大家介绍了陆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时,西汉的商人还经常出海贸易,开辟了一条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投影:

海上丝绸之路)

[学生活动]指出海上丝绸之路路线。

[提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有关丝绸之路的视频,在看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重要意义(播放视频:

丝绸之路)

[解答]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同时也是一条文化之路。

丝绸之路更大贡献就在于它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最显着的例子便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后来都是由这条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至欧洲。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首先向东传入中国的。

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

[过渡]今天的丝绸之路仍旧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连接东西方的一条交通要道。

我们国家现在正进行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也是一个重要内容。

[讨论]假如由你来负责开发丝绸之路,你认为当今我们应当开发丝绸之路的哪些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旅游胜地,博物馆,石油矿产资源,光能发电,绿化沙漠,做实验)(环保,保护文物古迹,尊重历史,尊重当地的风土人情,不能任意开发)

三、巩固提高

阅读有关西汉:

文武双全的“冯夫人”;

西汉末东汉初:

延、康父子;东汉:

班超西域建奇功。

说说本课学到了什么。

四、本课小结

西汉时的张骞是开辟西域道路的第一人,他两次出使西域,对内促进了西域与内地的频繁交往;对外开通了历史上着名的商道——丝绸之路。

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30年,进一步促进了西域的发展,巩固了祖国统一,贡献很大,同样为后世景仰。

五、板书设计

先驱的足迹

西汉:

文武双全的“冯夫人”

西汉末东汉初:

延、康父子

东汉:

班超西域建奇功

作业布置

1、读了本单元的文章,最打动你的或感触最深的地方在哪里可以读一读,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2、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悟。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

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鲁迅

 

五年级下册地方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备课人

李美

审批日期

审批意见

审批人

课题

融合与发展

(1)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了解新疆与内地在物质和文化方面的交往情况。

能力目标

认识到物质和文化的交往是新疆和内地融合与发展的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通过阅读,了解在新疆和内地融合与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一个个杰出历史人物,学习他们为祖国的发展奉献一切的精神。

重点

新疆与内地在物质和文化方面的交往情况。

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物质和文化的交往是新疆和内地融合与发展的基础。

教具、学具的准备

课本、图片

教法、学法

引导、帮助、阅读、探讨、交流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导入新课

高僧玄奘在天竺阐释佛经图片(启发思考):

坐在这头装饰华丽的大象上的是什么人他为什么受此隆重礼遇(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朗读导入框文字,学生明白了这是唐朝高僧玄奘在天竺阐释佛经,在天竺国受最高礼遇的故事。

根据导入框设置问题进入新课。

板书课题:

中外友好往来

二、呈现新课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3-17。

2.认识课本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年),龟兹国人(今新疆库车),自幼聪敏,七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曾游学西域、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佛法的真谛。

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于是备受瞩目和赞叹。

他在东晋时,来到我国,从事佛经翻译,其译本简洁晓畅,流传至今,对于佛法的宏扬,贡献很大。

鸠摩罗什被尊为我国佛典“四大翻译家”之首。

苏祗婆 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人。

我国古代着名音乐家。

因其善弹琵琶,又精通乐理,被召入突厥王廷。

公元567年,随突厥皇后到达内地,传述龟兹乐律五旦七调理论。

由于他的这一突出贡献,进一步提高了龟兹乐在中原地区的影响。

龟兹乐成为隋代九部乐中的重要一部,他的乐律后来不仅演变为隋唐燕乐的二十八调,而且还影响到了雅乐、俗乐与戏剧音乐。

苏祗婆把西域音乐的五旦七调理论带到中原,完善和发展了内地的音乐理论,他作为一位杰出的琵琶演奏家、音乐理论家被载入中国音乐史册。

3.让学生了解完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启发。

4.最后教师布置任务,让孩子们回家后收集一些与下节课内容有关的资料。

三、巩固提高

说说本课学到了什么。

四、本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到了什么回家将给自己的家人、朋友听。

五、板书设计

融合与发展

两位人物都作出了什么贡献:

作业布置

完成动脑筋

五年级下册地方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备课人

李美

审批日期

审批意见

审批人

课题

融合与发展

(2)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了解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能力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通过唐文化对各国影响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

是唐朝对外友好交往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难点

在于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教具、学具的准备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挂图;学生收集有关玄奘西游天竺业绩资料。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探究法,教师指导点评。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导入新课

调查学生对我国四大名着之一的了解,引出唐朝的唐三藏。

二、呈现新课

1学生齐读第18~20页正文部分,整体感知唐朝对外交往盛况和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

2.挂图《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引导学生读图下说明及图例,启发学生读图探究:

根据此图,你能找出唐朝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学生探究活动(上台指图解说),教师肯定指图小结:

有东亚的新罗、日本,中亚的波斯、大食,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的拂菻,印度半岛的天竺以及东南亚各国等。

然后引导学生在图上指明中外交往路线,注意联系古老的丝绸之路等知识。

3、探究:

双方在频繁的交往中都得到了哪些益处

4、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捕捉有效信息,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教师肯定。

探究问题设计:

①我们了解了玄奘高僧在天竺受到最高礼遇的故事,那么你还知道玄奘哪些故事吗

②玄奘是何时去的天竺他为什么要到天竺去他去得顺利吗他在天竺有何成就他回国后又有什么重大成就(教师设置上述问题后,让学生读课文,探究这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③教师投影《玄奘》人物画像:

介绍这是玄奘从印度学成后归国的情景;学生介绍玄奘西游天竺其他资料,通过介绍使学生对玄奘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④同学们对《西游记》这部小说非常喜爱,想一想书中唐僧的描写与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何不同

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

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经历了艰难险阻,最后取得成功,从这点上是相同的,至于小说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人物和一路上经历的具体情节则都是虚构的。

三、巩固提高

教师置疑:

今天我们学习了唐朝时我国与天竺的文化交往事实后,想一想,为什么唐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如此繁盛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四、本课小结

启发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去寻找答案:

1、唐朝前期的繁荣和强盛;2、当时日本、新罗、天竺的简要情况。

3、唐朝对外交往十分频繁,但封建时代的交往,多在政治、文化方面,经济交往的比重还很小,相互间的赠品和回礼,与当今的国际贸易无法相提并论。

五、板书设计

融合与发展

(2)

《西游记》四大名着之一

作业布置

完成动脑筋

五年级下册地方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备课人

李美

审批日期

审批意见

审批人

课题

融合与发展(3)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了解在新疆和内地融合与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一个个杰出历史人物,学习他们为祖国的发展奉献一切的精神。

能力目标

能够说出在音乐和农学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几位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民族使命感与责任感。

重点

《十二木卡姆》《农桑衣食撮要》的意义

难点

在于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音乐、农学留下的经验。

教具、学具的准备

农学方面上的资料;学生收集有十二木卡姆资料。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探究法,教师指导点评。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导入新课

询问学生是否知道维吾尔族着名的音乐是什么。

二、呈现新课

1、学生自由阅读第23~24页正文部分,了解《十二木卡姆》的由来。

2、使学生了解维吾尔族音乐《十二木卡姆》在艺术上的几个特点。

3、探究:

少数民族的音乐形式与风格。

4、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捕捉有效信息,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教师肯定。

探究问题设计:

①我们了解了维吾尔族音乐《十二木卡姆》,那么你还知道关于《十二木卡姆》哪些故事吗

②说说《十二木卡姆》的由来(教师设置上述问题后,让学生读课文,探究这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④同学们对《十二木卡姆》有所了解,谁会唱一段让大家欣赏,或教师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

5、同样让学生自由阅读第25~27页正文部分,了解农学家鲁明善与《农桑衣食撮要》的意义。

6、同学们一起讨论鲁明善是哪个朝代的人是哪个民族做出了什么贡献

7、教师请个别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同时注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也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本民族的着名人物。

8、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三、巩固提高

教师置疑:

今天我们学习了维吾尔族在音乐方面与农学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都用谁做出了哪些贡献

四、本课小结

启发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去寻找答案:

1、姓名;2、着作3、意义

五、板书设计

融合与发展(3)

维吾尔族的着名音乐《十二木卡姆》

着名农学家

着作《农桑衣食撮要》

意义:

作业布置

收集相关资料,下节课展示给全班同学。

五年级下册地方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备课人

李美

审批日期

审批意见

审批人

课题

融合与发展(4)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了解在新疆和内地融合与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一个个杰出历史人物,学习他们为祖国的发展奉献一切的精神。

能力目标

能够说出在文学方面和外交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几位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民族使命感与责任感。

重点

贯云石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主要贡献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难点

了解杰出历史人物的作为有什么重大意义。

教具、学具的准备

文学方面上的资料;学生收集描述西域景象的诗句。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探究法,教师指导点评。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西域就是指新疆,我们学过了很多描写古代新疆景象的诗,你们能背几首吗

二、呈现新课

1、学生自由阅读第28~29页正文部分,了解着名文学家贯云石。

2、使学生了解贯云石的生平。

3、让学生说说贯云石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主要贡献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4、贯云石(1286~1324),维吾尔族。

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贯只哥,遂以贯为氏。

字浮岑,号酸斋,先后还用过成斋、疏仙、芦花道人、石屏等别号。

祖籍西域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县)。

其祖父阿里海涯为平宋取湖广的功臣,在云石降生的那年加光禄大夫,任湖广行省右丞相,死后追赠长沙王,改赠江陵王。

其父亦先后任湖广、江西、江浙、河南等行省平章政事。

5、同样让学生自由阅读第30~31页正文部分,了解明代外交家和旅行家陈诚。

陈诚明代官吏、旅行家。

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位吉安市东北)人。

字子实。

太祖朱元璋洪武间进士,授行人。

尝出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