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华股份并购赣州稀土的财务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6051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威华股份并购赣州稀土的财务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威华股份并购赣州稀土的财务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威华股份并购赣州稀土的财务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威华股份并购赣州稀土的财务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威华股份并购赣州稀土的财务问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威华股份并购赣州稀土的财务问题研究.docx

《威华股份并购赣州稀土的财务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华股份并购赣州稀土的财务问题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威华股份并购赣州稀土的财务问题研究.docx

威华股份并购赣州稀土的财务问题研究

威华股份并购赣州稀土的财务问题研究

摘要

对外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得到良好的发展,其中各类企业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进一步促进了国内公司的持续发展。

然而因为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持续激烈的行业竞争,部分公司无法很好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甚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被淘汰。

为了让企业得到更大发展,企业管理者开始寻找全新的发展形式,此时,基于并购的发展模式开始应运而生。

在目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并购已经变成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扩张形式,被众多公司集团所使用,但是因并购活动而导致的财务问题也数不胜数。

本文重点是分析目前并购的相关定义和产生历程,把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当做分析主体,在分析其并购之后的财务现状的基础上,寻找其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而找到合理的处理方案。

最后提出改进建议。

为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和此类公司的后续发展寻找正确的方向。

1绪论

1.1研究背景

伴随近代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和农业、工业经济相关的全新知识经济的发展,国内公司在发展的时候开始遇到较大的风险,其发展情况和公司并购成果紧密相关,所以与之相关的财务管理变成公司运营中的关键课题。

伴随我国宏观经济与竞争力的发展,更多的中国公司不满足于之前的增长模式,逐渐使用基于并购的扩张方式。

在全球兼并与收购的发展历程中,大部分公司因为轻视并购时期的财务风险管理而无法得到预期成果,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并购是一种常见的商业行为,在金融领域是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而进行的一种经济行为。

为促进公司的发展而扩大运营规模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方式;一般来说,企业扩张有内部和外部两种方式,虽然两种扩张行为都伴随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但由于外部扩张即并购能够更快更迅速的发展而经常被使用,这即是并购。

把威华股份并购赣州稀土的财务问题拿出来研究,可以更好的明了并购成功的必要条件,促使企业达到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1.2.2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环境,中国市场中的并购行为频频发生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并购行为的发生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然而无论是过程中还是完成后,并购总是伴随着各种风险。

所谓有得必有失,在金融市场中,几乎所有的决策行动都伴随着风险,文章通过对威华股份并购赣州稀土失败的案例,分析案例的财务问题并寻找解决的对策,便于降低此后并购时期的风险,为后续并购的顺利进展奠定基础。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一百多年前的十九世纪末,西方国家第一次经历企业并购,从此之后企业并购理论就成为了西方学者不断思考和讨论的一种理论,在那时候的西方经济学领域,企业并购理论一度是最为热门也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而理论中的并购动因则是学者们最乐于选择的研究切入点。

通常来说,西方企业并购动因理论包含有以下几种经济学理论:

新古典综合派理论、协同效应假说、委托—代理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并购的理论,接下来的内容就是围绕这四个理论来讨论。

规模效益理论、市场力假说和税负效应理论这三种理论都是新古典综合派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

规模效益理论指的是企业在一段特定的时期计划性地提高生产量,同时扩大经营规模,这样就能减少资本投入,利润也就提高了。

市场力假说则是认为通过并购提高市场占有率是企业并购的动因,一旦市场竞争对手减少了,企业对于市场的控制力自然就增加了。

站在税负效应理论的角度去思考企业纳税的问题,会发现企业账面盈余得多,税收也就变得更加高昂,而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使被兼并的企业无法继续经营,而此时,由一个有高额盈余的企业并购一个亏损企业,就会达到双赢的局面。

协同效应假说则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J·弗雷德·韦斯顿于二十世纪中上叶提出,在他看来,两个公司并购之后,其实际产出是远远大于并购之前两公司的产出之和的,即2+2>4。

所以,对于并购公司来说,协同效应不仅体现在经营协同效应,像财务协同效应和管理协同效应等都会有所影响。

具体表现为企业生产规模逐步达到规模经济的水准,企业则可以获得更低成本的内外部融资,与此同时,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管理效率也会有所提升。

谈到委托—代理理论,该理论对企业并购动因的解释经历了如下历程:

1965年,西方学者Manne提出企业之间的并购实际上为良好解决代理问题提供优势,当企业代理人有代理问题产生时,收购或代理权之间的良性竞争实际上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与此同时,1983年,Fama和Jensen提出了自由现金流假说,该假说认为企业并购实际也源于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现金流支出的矛盾冲突引起的代理成本问题。

之后,在1969年Mueller又提出了经理主义假说,在他看来公司规模的大小才是影响代理人报酬的最终原因,因此这就成为了代理人收购的动机,从而忽视公司的实际投资收益率。

但对于这一理论,一直都有人持不认可的态度,因为Lewellen和Huntsman在1970年的实证分析表明,代理人的报酬与企业利润率相关而与销售水平几乎没有关系。

1986年,Roll提出了自大假说,并购企业决策者由于过于自信自大,把太多的关注放在了企业的未来价值上,这样就很容易忽略两家公司合并后可能产生的负面协同作用。

最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并购的理论则从并购后公司潜在效率的追求作为并购动因的出发点,其追求包括进一步减少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

1937年,Coase提出的交易费用理论则更更好地说明企业并购的深层意义,市场交易往往存在局限性和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通过纵向兼并能够将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纳人同一企业组织结构内,可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1951年,Williamsion进一步发展了Coase的理论,他认为纵向一体化更能削弱企业在市场竞争上的局限。

由于国外企业的并购都是基于对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并通过市场来完成,所以国外学者的企业并购理论研究基于对并购动因的分析与研究,从而进一步挖掘与探讨企业并购背后的深层意义。

1.3.2国内研究现状

转而再看看我国的企业并购理论,由于在国情国策和社会背景上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我国的发生的企业并购往往带有浓浓的中国色彩。

对于企业并购理论的研究,我国学者并没有比西方国家落后太多,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开始,但是也同样遇到了与西方企业并购理论同样的研究局限。

到了90年代,我国的企业并购活动不断蓬勃发展,所以这也就对我国相关并购理论的研究提出了全新的课题。

从这开始,我国学者就展开了一系列对于带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并购理论的研究。

佟福全在1999年出版的《第五次浪潮----企业并购与产权重组启示录》中提出中国企业并购其实就是资产重组的表现。

而消费亏损理论该理论是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背后所暴露出来的亏损问题出发,它认为并购实际上是消除亏损企业的一个重要的办法。

企业之间进行并购实际上是为了提高亏损企业的经营效率,带动亏损企业向前发展,互相帮助,共获新生。

此外,1997年刘文通在《公司兼并收购论》也对企业并购理论提出了相应的新看法。

随后提出的破产替代理论立则足于“企业破产”这四个字眼,对于那些濒临破产的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实施并购,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破产企业的损失,妥善解决职工、机器设备等问题,减少社会动荡,维持生产要素的稳定与持续。

与此同时,还有关于跨国并购相关理论与研究的涌现,史建三于1999年出版的《跨国并购轮》里将并购动因理论与跨国投资相结合,指出跨国公司更倾向于过并购的方式进行对外投资来获取更多的利润。

但是,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强壮民族工业理论从中国民族工业正在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这一客观事实出发,目前,外国资本主义逐步强占民族企业的市场,掠夺利益,因此,该理论认为我国应该对企业并购进行支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协调企业各方面运转,从而增强大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最后,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则从企业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这一优点出发,并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利润。

由此可见,国内的并购理论虽然前期受西方的影响根深蒂固,但后期却结合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企业并购是在我国国情、经济政策的扶持与指导下,以国家利益、企业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来完成的。

1.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研究内容

研究以威华股份并购赣州稀土为例,从并购的财务问题的研究来导出论文研究的最终利益与意义。

通过对并购理论的基本阐述,来确定其在经济领域具体的实施应用。

再通过对威华股份并购赣州稀土案例的调查研究,发现案例在并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案例在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且指出改善的合理意见与方案,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究,最后修订出完善的处理预案。

1.4.2研究方法

文章采用定性分析法,解析了案例在并购行为实施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案例实际状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研究还借鉴了很多文献资料,为并购在商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充实的理论依据。

2相关理论概述

2.1并购的界定

2.1.1并购的概念

企业并购是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

其表示两个或以上的独立企业合并产生一个企业,一般被占主导位置的企业吸纳一个或数个企业。

我国有关法律要求,此类合并通常可使用下面的方式:

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

企业吸收其余企业,被吸纳的企业解散,被叫做吸收合并。

超过两个的企业合并组建全新的企业,这就是双方解散,被叫做新设合并。

收购是公司利用现金或权益得到其余公司产权的买卖。

并购无法分割,其从多个角度诠释了公司产权交易。

合并的突出特点就是当事人或政党的法人缺失。

收购的突出特征就是利用产权交易(现金或股票购买)管控目标企业。

在运营时期因为他们的关系明显超过差异,因此上述三个明细通常被当做同义词来使用,在公司产权交易下通过市场制度来得到其余公司的管控权利。

公司并购的显著目标就是得到被兼并公司特定数量的产权与重要控制权,也就是全部的产权与全面的控制权。

公司并购就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是资本运作的再利用模式,是完成公司资源优化与产业结构改善的关键方式。

企业并购是一个专业的投资和技术的复杂性并存,在世界上,并购属于相对普遍的私人投资模式。

也是高效益、高风险的活动,与之相关的有融资、债务、经营、反收购、法律、信息等多种风险。

公司并购实际上是公司控制权运动时期的权利转移,是依照公司产权制度开展,由多种权利主体实施。

并购是在特定的产权体制与公司体制基础上,在收购时期利用对公司本身或部分权利主体的转移而得到一定效益,并通过支付一定的成本来获得这部分权利主体的另一部分控制权。

公司并购过程的核心就是变更产权的主体。

2.1.2并购的动机

第一,扩大规模经济规模。

横向合并之后,同领域内两家企业的合并可得到规模效益,减少经营费用

二是提高经济效益。

纵向兼并后,,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在一个企业内进行装配,使各个阶段的生产经营行为更好地衔接。

确保半成品的及时供给以降低运输费用和节约原材料、燃料,进而使得生产成本下降。

第三,降低经营风险。

公司通过并购,可以帮助公司制造更多的产品类型,促使经营种类多样化,进而降低公司的运作风险。

对于小企业来说,通过并购,能够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从而减少发生财务困难风险的可能。

第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利用并购活动,管理健全的公司可以改良被兼并公司的内部结构,促使被兼并公司的资源得到高效使用,提升经济效益,进而提升整体竞争实力。

第五,加大对市场的控制。

横向兼并或纵向接管可提升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横向并购特别是竞争对手,可高效的减少竞争风险,扩大市场。

纵向兼并和收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市场的垄断性,例如利用兼并和收购,形成对原材料生产或产品销售的垄断。

2.2并购的意义

2.2.1促进规模经济发展

企业合并可扩张现实运营规模,得到规模效益。

规模效应带来的优势是更合理地分配和利用同一资源的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利润。

对于公司的发展前景来说,科学有效的规模控制无疑是带有十分积极且正面的影响的,其不仅能够全面整合人力、物力、财力这三大模块,更能扩大生产规模。

首先,大规模集约化运营的生产效率能得到提升,而相应的管理费用也减少了。

另外,规模经济还能达到细化内部分工的目的,对于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

2.2.2降低企业成本

公司总资本包含股东权益与债务资本两方面,公司资本结构通常指的就是股东权益与公司债务的比值。

在现实运营中,并购公司的财务组织一般是在科学的资本结构条件上汇聚资金。

资本成本是公司为得到与使用资金而付出的成本,涵盖向股东付出的股息、股息与向债权人付出的利息。

两者信息不对应是目标公司风险评估的本质根源。

所以说并购前应该对目标企业开展深入而彻底的调查以及风险评估,这样才能有效规避敌意收购。

这就需要收集准确的数据信息和有效的信息安排,以供评估使用。

2.2.3实施多元化战略

通过对资本成本的详细分析,不难发现真正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就是挑选合理的融资模式。

公司的资本结构是深受融资模式的影响的。

在思考融资成本、公司风险与资本结构之后,本文指出公司并购融资需要遵照“先内外后”、“先快后慢”、“先简后繁”的标准。

在挑选融资模式的时候,并购需要思考内部积累,因为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融资的负担,还有保密性高和风险小等优点,同时其支付的发行费用也很少,并且能保留公司大部分的融资能力。

然而,一般内部资金不足,并购需要的资金数值一般很高。

在上述状况下,我们需要挑选符合的外部融资方式,此外,银行与其余金融组织贷款是最佳方式。

贷款融资具备速度快、弹性空间大、费用少等优势。

所以,贷款融资是高信用评级公司开展融资的高效方式。

2.2.4引进全新的技术

当企业在全新领域踏出勇敢的第一步时,想要尝试在新行业中投资新建,就不得不考虑到进入新行业时可能会遭遇到的技术问题以及成本问题。

而采用并购主体产业为目标生产领域的相关企业时,不但能使得进入时的产业壁垒大大降低,而且由于没有研发增设相关技术,可以减少研发及相关专利费用。

此外,在现今的社会,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都趋向与紧缺状态,这就促使企业占有资源时更具有排他性,同时在资源经营方面也具有长期性,同时又面对着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的严峻问题,那么资源的短缺与抢手状况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了。

再加上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致使资源紧张和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如果能合理运用并购手段,引进全新的或是先进的生产技术或其他的技术,进而充分利用目前世界上的现有资源。

同时,利用目标企业拥有的相关技术,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率,进而实现企业间的资源优化配置、达到资源共享,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扩大企业市场,从而实现强强联合。

3并购企业简介及其并购情况分析

3.1并购企业简介

广东威华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在1997年6月9日,地处广东省梅州市东升工业区,注册资本是人民币四千九百零七万零四百万元,企业重点开展中(高)密度纤维板的生产、出售和速生丰产林种植、运作等服务。

该企业在2008年5月23日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顺利上市(证券代码:

002240,证券为:

威华股份)。

企业重点产品是“威利邦”牌中(高)密度纤维板。

当前,该企业具有六条世界领先的进口中(高)密度人造板生产线(主要在广东地区的台山市、封开县、清远市和辽宁地区的台安县、河北地区的邱县与湖北地区的商漳县),地处我国林木资源相对充足、接近市场与交通方便的地区。

企业中(高)密度人造板年制造水平为一百三十五万立方米(中纤板一百一十万立方米、超级创花板二十五万立方米),是国内规模庞大的人造板制造公司。

在关注人造板项目的时候,企业开始寻求结构改善和升级,利用非公开发行股份筹集资金,投资稀土和锂盐产品,企业开始进入全新领域,改变当前的发展格局。

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组建在2005年1月,是该地区国有公司,也是南稀土领域的龙头公司,注册资金五亿元。

账面资产总数为三十一亿元,净资产为十三亿元。

赣州陇南稀土冶炼有限公司、甘舟倩力稀土新能源有限公司两家全资公司和赣州科源稀土资源开发公司、江西金利勇磁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广晟稀土瓷泥综合利用公司四陇南鑫源控股公司、采矿、建筑与加工产业链中的应用,加快分析探究,测试工业发展形成,交易平台。

企业重点产品为稀土氧化物、稀土合金、钕铁硼薄片等。

此企业是该地区重要的稀土矿主,可以开展地区内矿产资源的统一规划、开发、管理与销售。

企业具有四十四个国家的六十七采矿权证稀土采矿许可证;可年生产九千吨配额,稀土离子与稀土氧化物供应国内大部分的生产配额,资源在南方位于首位,超强的管控实力与行业影响力,让其变成南方规模庞大的稀土平台。

3.2并购情况分析

按照重组预算条款约定,威华股份的大股东李建华所控州稀土仅污制的威华铜箔需要支付二十点一五亿元现金置换威华股份所有资产,此外也要归还其大概十亿的债务,在结束首轮资产置换以后,威华股份是具备二十点一五亿元现金的空壳企业。

之后威华股份利用定向增发模式以七十六点三八亿元购买赣州稀土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此外定向增加十亿元用来购买该地区下属的龙南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利用上述众多资产置换以后,赣州稀土可以得到重组之后全新企业的百分之七十一点七股权,进而完成借壳上市目标。

重组之后赣州稀土集团以大部分股权管控新公司,新企业以大部分股权管控龙南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4威华股份并购赣州稀土存在的问题

4.1赣州稀土价值评估的财务数据基底不够全面精准

威华股份并购赣州稀土价值评估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并购对象披露的财务报告,客观上来看只是被动的接受目标企业的信息引导,没有主动的进行收购信息的全面分析整理与加工集成,缺少了预测这一关键财务管理环节的价值评估活动效果自然折扣不少。

过度依赖于表面的财务报告作为评估的主要依据,他们只从财务报表中提供的有限价值信息中进行了局部估值,而忽略了报告本身的一些固有缺陷。

由于对材料信息披露的财务报表不全面、不及时甚至是错误的信息没有进行严格的甄别,没有真正反映出目标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与盈利能力,产生的财务信息差叠加,进而提升了风险评估的价值,价值评估的财务数据基底不够全面精准造成了并购对象评估价值的“虚高”。

4.2赣州稀土价值评估的附加生产成本没有统筹到位

根据使用范畴间的差异,估值方式的不同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对中国企业来说,大多数目标企业的评价标准都是以原则或定性为指导的,缺乏实践活动所需的灵活性和灵活性,在并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较难适应。

在案例中,对于赣州稀土持有的矿产资源,在确认其价值的同时并未考虑稀土开采带来的环境保护费用等一系列的附属费用;赣州稀土矿开采较为容易,在矿产的回收率上远高于外国企业;由于当地税收较高,赣州稀土的税后开采成本远高于广州等地的稀土矿产,在国内稀土行业中并不占有产品优势等。

在产业估算时,没有从系统论的观点对成本控制进行核算,未曾考虑到隐形成本的多头增加也是赣州稀土产值估算的存在问题。

4.3威华股份重组过程中内部控制不够严谨

威化股份并购赣州稀土从2013年12月一直到次年2015年2月16日才完全终结。

在近两年的重组过程中不难看出,作为财务控制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没有严格执行,对待突发风险的自我修正能力存在滞后。

2013年6月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威化股份相关账户,调查理由是此次威化股份重组涉嫌内幕交易,但威化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并没有因此次立案调查受到影响,威化股价也并没有产生较大的波动。

威华股份在暂停重组的四个月继续恢复重大资产重组决定并通过证监会审查。

在5月28日召开的第一次股东大会中,对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进行全体表决,所有相关议案全部获得通过。

案例表明,威华股份重组没有对此前的立案调查引起足够重视,没有作出理性稳妥的防范举措,重组显得盲目挤进。

4.4威华股份重组行为中外部对接存在漏洞

“未雨绸缪”主动适应市场,积极应对风险挑战是财务控制的目标,顺应外部环境,创优发展环境也是财务控制的诉求。

案例中,2015年1月15日中国证监会开始着手准备重审威华股份的重组,这让许多投资者对华威股份又信心重燃,但在仅仅一周之后,威化股份就对外宣称重组事宜未能获得证监会审核。

2月9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声明,威化股份此次重组不予核准。

2月16日威化公司第八次临时会议决定:

终止此次威华股份重大资产重组。

从证监会最终给出的此次威华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不许通过的官方声明中,第一,此次交易拟购买的的部分资产并没有获得环境保护部和信息化部稀土行业的批准;第二,此次交易完成后,导致公司关联方资金占用。

上述原因直接说明了重组行为中对行业监管与大股东资金占用等外部对接存在失误漏洞。

5威华股份并购赣州稀土的对策

5.1合理定位有色金属产业价值区间

依据准确客观的财务信息数据对并购对象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价值评估,要突出两个方面,一是保证并购前信息采集来源的准确,二是保证信息分析与评估结论的紧密相关。

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对目标公司的价值进行评估极为重要,而财务报表是对目标公司开展价值评估的重要凭证,必须以全面且精准的财务报告为基础才能开展合理的财务比较,才能得到具备现实价值的数据和结果。

而赣州稀土的此次价值评估在财务报表部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最后的评估结果,不仅材料信息披露的财务报表是不全面的、不及时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而且会计作假等问题层出不穷,如此就导致最终的赣州稀土的税后开采成本高于预估值,此次评估不具备现实价值。

因此,对公司的报表数据开展科学的监管就变得十分关键。

在此基础上,要重点抓住几个关键节点的引深分析,如检查《利润表》,杜绝公司虚报收入与资金,加强对非固定性事项的收益检查,加强对《资产负债表》的检查,杜绝公司虚报资产与负债等,切实作到评估结论有依据、有支撑。

5.2务实统筹有色金属全程成本核算

赣州稀土价值评估不当和其选用的评估方法直接相关,再进行评估时并未考虑稀土开采带来的环境保护费用,不但大大提高了开采成本,还导致无法通过证监会审批。

因此,赣州稀土价值评估应该使用多种估算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估算,在被估算资产的重置成本上使用成本法,减少多个项目之间的损耗价值。

然后使用市场法对比被估算资产与可参照交易资产内的差异与相同点,且根据上述可参照资产市场开展调节,更好地被并购方的认可。

最后,确定最终价值还是要通过使用收益法。

通过多种估算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赣州稀土产值估算的决策失误,提高评估结果的可用性。

与此同时,在对有形资产进行评估时,也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无形资产的评估上,无形资产带有隐藏性效益的特点通常会给并购公司带来相应的长远效益,从而实现资产在不同产业、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贯彻落实资源的优化配置,让企业并购带来的利益再上一个台阶。

而无形资产具备的隐藏性的危机,也会给并购公司带来经营风险。

例如产品价值作为无形资产的典型代表,国内稀土行业中并不占有产品优势,没有实现务实统筹成本核算的闭环管控,这就反映出了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需要财务的全程跟踪配合,这个要点是不应该被遗漏的。

5.3严格执行内部重组操作管理流程

科学利用类别股东表决制度,提升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对于此次赣州稀土价值评估不当,威华股份公司作为并购中公司主体应当规范利用类别股东表决制度,选择性地采纳中小股东等利益相关方所提出的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虽然公司的大股东对于公司的经营决策具有绝对控制权,但是如果只依据股权比例进行投票决策,中小投资者的投票数量与大股东是不对等的。

所以,最后的投票结果无法体现中小投资者的意愿,只能单纯表达大股东的决策意见,很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如果赣州稀土价值评估使用了分类表决制度,中小股东可以在此次评估决策当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加强中小股东话语权,避免单纯依靠财务报告而带来的失误决策问题。

同时,在激励金融工具创新和运用等涉及企业内部重组实质性操作管理的流程上要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相关性研判,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和多种融资环节,寻找对应的融资金额与风险的平衡和对称。

例如在案例之中的威华股份,假若并购公司为稀土企业或有色环境保护金属生产企业,赣州稀土就能进行借壳重组,解决关联方占用资产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