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docx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一、声现象
1.如图1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
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
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
图1
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尺子伸出
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
由此可得出结论:
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若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
(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
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2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 (选填“能”
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
的情况是:
。
图2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
是。
二、光现象
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3
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
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
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
让
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若将AO向ON靠近,则OB(选填“靠近”或“远离”)ON;
(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4所示的实验。
⑴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⑵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
图4
⑶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⑴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
大致在;
图5
⑵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5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
(填“上”、“下”)调节;
(2)莉根据实验记录,绘制了物距“跟像距”之间
的关系图像如图6所示,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图6
A.60cmB.40cmC.20cmD.10cm
⑶将物体由距离凸透镜40cm处匀速移动到20cm处,所
用的时间为2s,则物体的像移动的平均速度是m/s.
⑷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的实像,______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或“幻灯机”)
⑸实验完成后,她在学校门口拍了一张照片,但发现校门没有完全照到,想要把整个校门拍下来,她应将照相机将(“靠近”或“远离”)校门.
4.某同学正在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7所示,他在实验
观察到如下现象:
1将眼镜甲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
只有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2
图7
将另一眼镜乙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
变得模糊;只有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
清晰的像。
分析实验现象可知:
甲、乙两个眼镜中,是凹透镜,属于眼矫正原理;
是凸透镜,属于眼矫正原理。
5.如图7所示,
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B.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C.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6.如图8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
①该现象可以用来解释;
3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
像比原来(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图8
三、热现象
1.图9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
器材有:
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
图9
(1)图乙是_____(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_℃。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
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
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下表为小英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4
-2
0
0
0
0
1
2
(1)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
(2)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
“晶体”或“非晶体”)
(3)加热1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选填:
“固”或“液”)
(4)数据表明开始2min升温快,最后2min升温慢,这是因为该物质处于液态时的______比处于固态时大(选填字母序号)。
A.质量B.密度C.比热容D.体积
3.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0所示。
(1)试管中的固体颗粒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
___。
(2)实验中,使烧杯中的水缓慢升温的最终目的是 ________ 。
(3)根据正确实验获得的信息,划出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11所示。
①从图像中可看出,该固体是 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②从图像中可看出,在0—t1区间,单位时间内固体的温度变化越来越小。
请对这个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图11
图10
4.小明用图12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
(2)已知水的质量为100g,则水从80℃升高到90℃吸收的热量是J,此过程水的内能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3)下表是实验中他记录的一组数据,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
图13
图12
(4)如图13所示,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____遇冷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图_____为沸腾时的图像。
5.如图14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先
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
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14乙
乙
甲
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图14
(2)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
的温度值偏__________。
7.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图15
(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_____________(填“A”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所示:
a、b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不同。
(3)通过分析图像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
四、电学
1..如图16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I/A
1.5
1.5
0.3
图16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指出上述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造成错误的原因是
⑶从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⑷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两个串联的小灯泡中,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造成其中一个小灯泡不发光的原因是()
A.灯泡的灯丝断了B.通过灯泡的电流小C.小灯泡靠近负极D.灯丝的电阻小
2.李智和周慧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关系”的实验,他们准备在电路中的M、N两点间接入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恒定,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待用电阻丝的规格如下:
(8分)
导体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A
镍铬合金丝
L
S
B
锰铜合金丝
L
S
C
镍铬合金丝
2L
S
D
镍铬合金丝
L
2S
(1)他们应选择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根电阻丝来探究。
(2)正确选择后,他们将所选电阻丝分别接入M、N两点间,闭合开关,通过观察灯泡的亮暗或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
实验中,两次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一次的示数小于第二次的示数,说明第二次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电阻值______。
(填较大或较小)
(3)通过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4)如果还想探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应选择编号为、两根电阻丝。
2.我们已进行过“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7
(1)请在图17甲中把余下部分的电路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连接好.
(2)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5乙,值为__________A.
(3)丙、丁两图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其中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__(填“丙”或“丁”).
(4)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_______________保持不变.
(5)有同学想利用图甲的实验原理测“220V40W”的白炽灯的额定功率,如果要使实验可行,请对原理图中实验器材的规格提出一条合理的要求.
[答题示例]:
电压表的量程至少要220V.答:
.
(6)如果在家里做测白炽灯功率的实验,因家里一般没有电压表和电流表,所以可以利用家庭中都有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测量更方便.
3.小乐想利用两块电流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R0测量电阻RX的阻值。
小乐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流表A1和A2,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18所示。
(1)请你帮助小乐完成图18所示的实验电路的连接。
(2)电流表A1的示数用I1表示,电流表A2的示数用I2表示,请用I1、I2和R0表示Rx。
Rx=。
图18
4.某工厂装配车间有一个纯电阻元件,其上标有“xV,6W”字样,其中额定电压值不清。
若要正确使用这个元件,需知道它的额定电压值。
现在实验室中有以下实验器材:
一个输出电压恒定的稳压电源,一只电流表,两个开关,导线若干和一个只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
工人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了如图19所示的实验电路。
(1)根据公式,只要测量出纯电阻元件的电阻,即可计算出它的额定电压值;
(2)请你帮助工人完成以下实验步骤,并写出纯电阻元件RX的表达式。
①闭合开关S1,断开S2,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1;
②____________,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
请用I1、I2和R0表示RX。
RX=。
5.在“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有如下器材:
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6V的电源、“3.8V1.5W”的小灯泡、标有“20Ω,1.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乙
甲
图20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连线不得交叉,电流表的量程选择要恰当);
(2)甲组同学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组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A.更换小灯泡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4)按正确的操作测得的数据,算出三次小灯泡的阻值不相等,发现电压越大,电阻也越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明从废旧节日彩灯上拆得一个紫色小灯泡,其额定电压为3.5V.电阻约为10Ω。
为测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明找来蓄电池组(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导线等,展开实验探究.
(1)请根据题意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电压表、电流表使用时指针偏转要大于所选量程的一半).
图21
(2)闭合开关S前,滑片P应放在使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阻值(最大/最小)处.
(3)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不亮,观察发现:
小灯泡是完好的;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指向零刻度线.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直至电压表的示数为V,此时小灯泡处于额定工作状态,根据右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可知其额定功率为w.
7.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若干匝,制成简单的电磁铁,下图甲、乙、丙、丁为实验中观察到的四种情况。
(1)实验中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方法体现了“转换”的思想。
(2)比较图乙和图______可知:
匝数相同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3)根据实验情况,你还能得出什么实验结论:
_________。
该实验结论可由图______验证。
图22
五、力学
1.小明想测量植物油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植物油的总质量(如图23所示)为g。
然后将烧杯中的植物油倒一些到量筒中,测出其体积
为20ml,再测出烧杯和剩下的植物油的质量为17.4g,
则该植物油的密度为g/cm3。
在调节天
图23
平平衡时,如果小明忘记将游码调回到0刻度,则他
测量的质量值将比真实值。
2.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小东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后,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24甲所示,这时他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图24
(2)如图乙是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后,置于调平的天平上,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意图;图丙为将烧杯中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的情景。
请利用乙、丙两图数据帮小东将下表补充完整。
烧杯和盐水的总
质量m总/g
烧杯和剩余盐水
的总质量m剩/g
倒出盐水的质量
m/g
倒出盐水的体积
V/cm3
盐水的密度
ρ/(g·cm-3)
66
(3)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
先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1;接着向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后,测出总质量为m2;再把烧杯中的盐水例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为v;然后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m2–m1/V.与小东测出的盐水密度ρ相比较,则ρ'ρ(选填“<”、“>”或“:
”)。
3.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方的方案:
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2)小王的方案:
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
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3)按__________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
4.小明用如图25甲、乙、丙的步骤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图25
(1)实验中,他应将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_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步骤__________与_________可得:
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并且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比较步骤甲与丙可得:
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_______有关,且接触面越_________,摩擦力越大.
(3)小明在实验中还发现;在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
,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木块为止
.该现象表明:
物体在静止时也可能受到__________力的作用,且该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力的大小有关.
(4)上学路上,小明看见一辆汽车陷进丁泥坑里,司机将一些稻草塞进后轮底下,汽车很快就爬上来了.这是利用增大_________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2.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1
水
5
朝上
4.9
2
水
5
朝下
4.9
3
水
5
朝侧面
4.9
4
水
10
朝侧面
9.7
5
水
15
朝侧面
14.6
6
酒精
15
朝侧面
11.8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
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2)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3)比较序号为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
的压强与密度有关.
3.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图26
(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_____边旋转,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填“左”或“右”)。
(2)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了3个钩码,如图26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你的方法是。
(3)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4.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如图27所示。
丁
图27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
他发现
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4.小明用如图28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的的实验:
图28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28(a)所示的情景.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28(b)所示的检查. 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_____.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28(c)和28(d)所示. 他发现图28(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28(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简要说明理由:
5.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发现杠杆处于如图29所示的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_(选填“右”或“左”)移动。
(2)上面操作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实验小组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
图29
F2=4N和L2=30cm。
该实验小组是否根据这组数据就能得出探究结
论?
___________;理由是.
6.图30是小亮测定斜面机械效率的装置图。
每次实验时,被拉的小车沿同一斜面匀速向上运动。
下表是小亮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
(1)“较陡”时,做的有用功为_____;总功为____;
机械效率为_____;
(2)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要求写两条)
图30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7.某同学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31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图31
步骤l:
让钢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为v1,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1;
步骤2:
让钢球从斜面B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为v2,:
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2
步骤3:
改变钢球的质量让钢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3。
(1)比较v1、v2,可知vl_______V2(选填“>”、“<”、“=”)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设计步骤l和步骤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比较步骤和步骤3可以探究动能大小和物体______的关系。
7.如图32所示,请说出可能发生的现象和表明的物理问题:
甲图:
看到的现象是 表明 。
乙图:
看到的现象是 ,表明。
图32
8.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