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5720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5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昌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宜昌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宜昌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宜昌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宜昌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宜昌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docx

《宜昌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昌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宜昌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docx

宜昌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

2013年宜昌中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8分)

1.(1分)(2013•宜昌)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A.

O

B.

Si

C.

Na

D.

Fe

考点: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3808600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及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进行分析.

解答:

解:

地壳中各元素及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所以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

故选A.

点评:

记住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再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即可.

 

2.(3分)(2013•宜昌)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瓷碗破碎

B.

酒精挥发

C.

钢铁生锈

D.

干冰升华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3808600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

A、瓷碗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酒精挥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干冰升华只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3.(3分)(2013•宜昌)绿色碘盐、高锌高钙奶粉中的“碘”“锌”“钙”指的是(  )

 

A.

单质

B.

元素

C.

原子

D.

分子

考点:

元素的概念.3808600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由题意,绿色碘盐、高锌高钙奶粉中的“碘”“锌”“钙”指的是元素,它们存在于化合物中,可能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解答:

解:

由题意,绿色碘盐、高锌高钙奶粉中的“碘”“锌”“钙”指的是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物质中.

故选B.

点评: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

 

4.(3分)(2013•宜昌)大力倡导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节约资源.下列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  )

 

A.

废金属

B.

旧报纸

C.

塑料瓶

D.

瓜果皮

考点: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3808600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不可回收垃圾包括如烟头、煤渣、建筑垃圾、油漆颜料、食品残留物等等.

解答:

解:

废金属属于金属材料,应该回收;废旧报纸属于废纸,应该回收;废塑料瓶属于塑料可以回收,瓜果皮属于厨房垃圾,不属于回收物质.

故选D.

点评:

人类所有好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如金属等,必须进行回收再利用,节省资源,保护环境.

 

5.(3分)(2013•宜昌)201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同呼吸,共奋斗”(如图)旨在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大力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

B.

过量使用农药化肥

 

C.

不断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D.

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3808600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A、使用清洁能源能防治环境污染;

B、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C、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能防止空气污染;

D、根据水的污染源分析.

解答:

解:

A、大力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能够防治环境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

B、过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水体污染.故B符合题意;

C、不断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能防止空气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能防止水的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增强环保意识、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3分)(2013•宜昌)下列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

 

A.

鸡蛋

B.

菠菜

C.

米饭

D.

菜油

考点: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3808600

专题:

化学与生活健康.

分析: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B、菠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C、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D、菜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3分)(2013•宜昌)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7的是(  )

 

A.

生理盐水

B.

肥皂水

C.

橘子汁

D.

炉具清洁剂

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3808600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生理盐显中性,pH等于7,故选项错误.

B、肥皂水显碱性,pH大于7,故选项错误.

C、橘子汁中含有酸性物质,显酸性,pH小于7,故选项正确.

D、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8.(3分)(2013•宜昌)下列用品(或其有效成分)及其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用品

用途

NaCl,做调味品

Al(OH)3,抗酸胃药

Cu,生产电线

O2,作燃料

 

A.

A

B.

B

C.

C

D.

D

考点:

常用盐的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3808600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氯化钠可用作调味品;氢氧化铝属于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氧气能支持燃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氯化钠可做调味品,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铝属于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生产电线,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导电性,不能用作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3分)(2013•宜昌)N0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2

B.

+3

C.

+4

D.

+5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3808600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N0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

解:

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x+(﹣2)×2=0,则x=+4价.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0.(3分)(2013•宜昌)如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明显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

 

A.

硝酸铵

B.

食盐

C.

蔗糖

D.

生石灰

考点: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3808600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酸碱中和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燃烧反应,爆炸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CO、H2还原金属氧化物,铵盐与碱的反应;结合题意可知水与固体碎片混合时放出热量,即为放热反应来解答.

解答:

解:

A、硝酸铵与水混合时,吸收热量,故A错误;

B、食盐溶于水也没有明显的热效应,故B错误;

C、蔗糖溶于水没有明显的热效应,故C错误;

D、生石灰(CaO)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的放热和吸热反应,明确物质的性质、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决该类题目的关键.

 

11.(3分)(2013•宜昌)下列有关甲酸(CH2O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酸是一种有机物

B.

甲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甲酸中含有氧分子

D.

一个甲酸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3808600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B、根据甲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甲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1个甲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甲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甲酸是由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甲酸是由甲酸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1个甲酸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则1个甲酸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3分)(2013•宜昌)下列各图中“

”“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3808600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解答:

解:

A、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

B、由三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B错;

C、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属于纯净物,故C错;

D、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D错.

故选B.

点评:

纯净物和混合物区别:

是否有一种物质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有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否则属于混合物.

 

13.(3分)(2013•宜昌)现有X、铜、镉(Cd)三种金属,把X和镉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镉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析出,而X表面没有变化.则X、铜、镉的金属活性顺序为(  )

 

A.

X>铜>镉

B.

铜>镉>X

C.

镉>铜>X

D.

镉>X>铜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3808600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由将X和镉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所出现的现象,判断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解答:

解:

由题意可知,把X和镉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X没有明显现象,说明镉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而X不能,则镉的活动性大于铜而X的活动性小于铜;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镉>铜>X.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

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可以验证金属间活动性强弱,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4.(3分)(2013•宜昌)下列“课外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课外实验

实验结论

说明蜡烛含有炭黑

说明有些花的色素可做酸碱指示剂

说明小苏打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说明组成蛋壳的物质里含有碳酸根

 

A.

A

B.

B

C.

C

D.

D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证明碳酸盐;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3808600

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A、根据生成炭黑的实验说明蜡烛含有碳元素进行解答;

B、根据有些花的色素遇到酸性溶液、碱性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进行解答;

C、根据自制汽水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又生成碳酸进行解答;

D、根据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从而证明组成蛋壳的物质里含有碳酸根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生成炭黑的实验说明蜡烛含有碳元素,而不是说明蜡烛含有炭黑,故A错误;

B、有些花的色素遇到酸性溶液、碱性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所以有些花的色素可做酸碱指示剂,故B正确;

C、自制汽水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又生成碳酸,所以说明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C正确;

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从而证明组成蛋壳的物质里含有碳酸根,故D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判断物质的性质方面的问题.

 

15.(3分)(2013•宜昌)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

 

D.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3808600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硫在空气里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6.(3分)(2013•宜昌)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粉,发生的反应为:

3Fe+4H2O

X+4H2,则X为(  )

 

A.

FeO

B.

Fe2O3

C.

Fe3O4

D.

Fe(OH)2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3808600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推断X的式子.

解答:

解:

在3Fe+4H2O

X+4H2的左边有3铁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在右边有8个氢原子,由质量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在X中有3铁原子、4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是Fe3O4.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推断X的式子.

 

17.(3分)(2013•宜昌)在下列实验中,试管内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A.

给装有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试管加强热

 

B.

往装有氧化铜的试管里逐滴加入稀盐酸

 

C.

试管里装着有剩余KNO3固体的饱和溶液,加热试管

 

D.

往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里逐滴加入稀盐酸

考点:

碳的化学性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酸的化学性质.3808600

专题:

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压轴实验题.

分析:

A、根据加强热时,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析;

B、根据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时,固体的质量与时间关系的分析;

C、根据加热时,饱和溶液中KNO3固体的质量与时间关系的分析;

D、根据硝酸银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沉淀分析.

解答:

解:

A、由于木炭和氧化铜粉末是有质量的,图象的出发点不能是零.故A错误;

B、由于氧化铜固体是有质量的,图象的出发点不能是零.故B错误;

C、由于饱和溶液中有剩余的固体KNO3,是有质量的,图象的出发点不能是零.故C错误;

D、由于硝酸银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沉淀,固体的质量要从无到有逐渐增大,当硝酸银反应完时,固体的质量达到了最大值.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发生的反应,判断固体质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3分)(2013•宜昌)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B对安全的认识

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

②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③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③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

C对现象的认识

D对防锈的认识

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③喝汽水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①自行车的支架喷油漆防锈

②菜刀用后及时洗净擦干

③保留铁锈可防止铁进一步锈蚀

 

A.

A

B.

B

C.

C

D.

D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硬水与软水;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铵态氮肥的检验;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3808600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压轴实验题.

分析:

A、依据软硬水遇肥皂水的现象,羊毛纤维和棉纤维燃烧时的气味以及铵盐遇碱能产生氨气的有关性质分析解答;

B、依据可燃性气体以及防火安全和食品安全知识分析解答;

C、根据分子的性质、活性炭的特点以及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解答;

D、依据铁的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及氧气共存的情况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软硬水遇肥皂水的现象不同,软水泡沫多,硬水泡沫少,故肥皂水可以区分两者,羊毛纤维和棉纤维燃烧时的气味不同,羊毛纤维有焦羽毛味,棉纤维有烧纸的味道,所以点燃后闻气味可以区分两者,铵盐遇碱能产生氨气,故硫酸铵遇碱性熟石灰会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硫酸钾不会与熟石灰反应,所以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以区分两者;

B、可燃性气体点燃有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一定要验纯,煤矿矿井内常含有大量的甲烷气体,所以矿井内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甲醛有毒,所以不能在海鲜食品上喷洒甲醛溶液防腐;

C、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在气体被压缩时该间隔会减小,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所以可以用其除掉异味,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喝汽水后容易打嗝;

D、铁的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及氧气共存,所以在自行车架表面喷油器能防锈、菜刀用后及时洗净擦干也可以防锈,铁锈疏松多孔易吸水,故保留铁锈会使铁进一步锈蚀;

故选A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3分)

19.(4分)(2013•宜昌)用化学符号表示:

(1)7个钾原子 7K ;

(2)氮气 N2 ;

(3)5个三氧化硫分子 5SO3 ;

(4)分析KClO3中氯酸根的构成和化合价,则氯酸钙的化学式为 Ca(ClO3)2 .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3808600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

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解答:

解:

(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7个钾原子表示为:

7K.

(2)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

N2.

(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5个三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

5SO3.

(4)KClO3中钾元素显+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氯酸根的化合价显﹣1价;氯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氯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Ca(ClO3)2.

故答案为:

(1)7K;

(2)N2;(3)5SO3;(4)Ca(ClO3)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分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20.(4分)(2013•宜昌)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

(1)碘酒是医院常用的消毒药品,碘酒中的溶剂是 酒精 .

(2)M和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M>N .

②两种物质中, M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1℃时的两种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为饱和溶液的是 N .

考点:

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3808600

专题:

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1)根据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进行解答;

(2)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以及溶解度的变化规律进行解答.

解答:

解:

(1)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故填:

酒精;

(2)①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的顺序是M>N;故填:

M>N;

②两种物质中,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t1℃时N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为饱和溶液.故填:

M;N.

点评: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知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是温度,知道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

 

21.(3分)(2013•宜昌)下表是元素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