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乐民反刍动物研究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5659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7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乐民反刍动物研究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西安乐民反刍动物研究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西安乐民反刍动物研究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西安乐民反刍动物研究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西安乐民反刍动物研究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安乐民反刍动物研究所.docx

《西安乐民反刍动物研究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乐民反刍动物研究所.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安乐民反刍动物研究所.docx

西安乐民反刍动物研究所

RuminantExpress

No.32005年6月

目录

专家视点-1-

浅谈我国奶牛业的发展途径-1-

对陕西省奶牛业发展中一些问题的思考-6-

热点跟踪-12-

浅谈奶牛热应激-12-

阴阳离子盐在奶牛热应激期和分娩前期的应用-14-

指点迷津-17-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17-

提高牛奶固体物质含量的饲养方法-20-

酒精阳性乳的发生机理和防治措施-22-

如何配制奶牛的最佳日粮配方?

-24-

饲料饲养-29-

高产奶牛的泌乳和物质代谢规律-29-

种苜蓿养奶牛好处无穷-32-

奶牛保健-38-

谈奶牛四胃移位的发病和预防-38-

如何预防和治疗牛的腐蹄病-39-

乳房炎的防治-41-

浅谈母牛不孕的问题-43-

西安乐民反刍动物研究所

RuminantInstituteOfXi’an

地址:

西安市高新一路25号创新大厦S507室传真:

029-88326976

电话:

029-883275578832679088196188网址:

www.ruminant.org

专家视点

浅谈我国奶牛业的发展途径

蒿迈道

1发展形势及差距

我国奶牛业在经历了初创期(1949~1978年)、发展期(1979~1992年)、调整期(1993~1996年)以后,现在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据2003年统计,全国奶牛总存栏数893.2万头,牛奶总产量达到1746.3万吨,人均占有牛奶13kg.。

比1949年增长74、87和30倍,比1979年增长8.6、30和15.7倍,比1996年增长2.03、2.4和2.18倍。

随着牛奶产量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我国乳制品及加工企业的数量和乳制品的产量也在与日俱增。

据有关方面报道,2003年全国乳品加工企业1500余家,其中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有359家,上亿元的有12家。

年销售液态奶582.9万吨,奶粉140.5万吨,奶类总产值509.41亿元。

但是,由于我国奶牛业的发展起步晚,底子薄,发展历程较曲折,加上我国人口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奶牛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品种混杂,良种覆盖率低纯种荷兰牛190万头,占奶牛总数的21.2%,多分布在大中城市郊区、黑龙江省和部分农区。

其次则为西门塔尔纯种和杂种,草原红牛、三河牛、新疆褐牛以及各个品种的杂交牛。

1.2存栏牛的平均产奶量极低,和发达国家差距甚大2003年我国每一头存栏牛的平均产奶量仅有1955kg,而2002年以色列的平均产奶量为10446kg,美国8388kg,韩国7618.6kg,加拿大7324kg,丹麦7381kg,荷兰7307kg。

1.3饲养规模小,饲养方式落后我国奶牛饲养相当分散,户均只有3~5头,饲养数量超出20头以上的规模经营户还不到25%,这和澳大利亚户均饲养92头,美国104头,欧洲50头,加拿大61头,日本40头,形成很大的反差。

由于规模过小,一些先进的奶牛饲养方法和设备就很难推广利用。

1.4人均占有牛奶及奶制品数量少虽然2003年我国人均奶类的占有量已达到15kg(其中牛奶13kg)但和世界人均占有93.4kg的平均数比,差距依然很大(只为16%)。

和新西兰(3708.8kg),丹麦(883.3kg),荷兰(680.79kg),法国(444.97kg)和美国(269.37kg)等奶业发达的国家差距就更大。

另一项统计显示,发达国家肉蛋奶的消费比例是0.4:

0.6:

1,而我国的消费比例为6.7:

2.8:

1。

在我国人均畜产品消费中,脂肪的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5%,而蛋白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0%。

2稳定数量,提高质量是发展“一优两高”奶牛业的必经之路。

半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发达国家奶牛业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

“减少数量,提高单产,增加总产”(表1)这对我国发展奶业来说,必须予以借鉴。

表1一些国家1995与2001年奶生产水平比较

国别

1995年

2001年

头数

(万)

平均产奶(kg)

总产奶量

(万t)

头数

(万)

平均产奶

(kg)

总产奶量

(万t)

美国

946

7462

7060

909.6

8388

7569.3

丹麦

71.7

6471

453.2

61.4

7273

464.0

以色列

12.5

9105

113.8

10.4

10446

130.5

加拿大

127.6

6089

777.0

110.5

7324

809.3

日本

134.2

633.4

850

128.0

6635.8

849.4

荷兰

170.9

6378

1090

150

7307.0

1096

2.1头数减少,用于维持所需的饲料营养物质的数量也会相应减少根据研究,动物用于维持需要的能量和蛋白质(以及各种其它营养物质)均与其代谢体重(活重的0.75次方)成正比。

换句话说,体重越大,维持需要的数量亦越多。

同时奶牛只有满足其维持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并有多余时才能用于产奶(增重)。

所以,要提高产奶的经济效益,首先就必须减少维持的需要量,减少头数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

2.2牛群遗传改良计划从1953年开始在美国、加拿大率先实施了“牛群遗传改良计划”(DHIP),其中包括:

个体生产性能测定、定期良种登记、公牛后裔测定技术以及繁殖生物技术(冷冻精液和胚胎移植)。

经过约半个世纪的工作,使两国牛群的平均产奶量从不足5000kg一跃接近9000kg。

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好的牛群。

同期欧洲国家也实施了各自的改良计划,使牛群的生产水平大幅提高。

2.3只有个体单产提高才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由于饲料原料的涨价,饲养奶牛的比较效益日渐下降,据调查,一头550~600kg体重的奶牛,日饲料成本约14.4元,加上水、电、折旧、人员工资、管理费用等各项开支,每日饲养成本20元左右,要达到盈亏平衡点,则这头奶牛365天的平均产奶量必须达到4600(或日产12.5kg),换算成305天,产奶量要达到5350kg,或最高日产奶量超过27kg。

超出此限,有钱可赚,超出越多,赚钱越多,否则就可能赔钱。

据资料介绍,泌乳期产量6000kg的牛可以纯盈利600元,而达到7500kg的牛可以达到1800元,单产达到9000kg以上的牛年收入可以达到3300元(中国奶牛与肉牛产业现状分析,2002农情通报,www.haggri.gov.cn)。

但是,当前我国奶牛业的实际状况是:

产奶量低,经济效益差,资源浪费十分严重。

我国和美国相比,美国存栏奶牛909.6万头,我国为893.2万头,相差16.4万头(1.8%)。

但美国总产奶量为7569.3万吨,而我国只有1746.3万吨,也就是说,我国用相当美国98.2%的奶牛数量却产出相当美国23%的牛奶来。

假设,如果我国的奶牛能达到美国现有的平均单产8388kg,只需208万头奶牛就可以产出1746.3万吨的牛奶来,或者说,可以比现在少养685万头奶牛。

如果一头奶牛年维持消耗精料按350kg计,减少的奶牛可以节约粮食239.75万吨。

可以设想,如果采取一些措施使我国牛群的平均产奶量在5~25年内相应达到中等发达国家4000~6000kg的平均水平,到2010年全国奶产量达到2600万吨,只需饲养奶牛650万头,到2030年全国奶产量达到4250万吨,只需饲养奶牛708万头就够了。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①从我国奶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以及饲养奶牛的经济效益出发,奶牛的存栏数不宜再继续增加了!

否则将会带来饲料资源,特别是粮食的极大浪费。

②采用一系列科技措施不断提高每头奶牛的平均产奶量,逐步减少存栏牛的数量是我国奶牛业发展的重点。

3以胚胎技术为重点,实施高产牛的快速扩繁是我国奶牛业实现“两高一优”的重要手段之一。

3.1“黄改奶”的效果分析解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外来品种杂交改良当地黄牛,扩大奶牛数量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现已形成包括三河牛、草原红牛、新疆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等品种在内的中国品种。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由于引入的外来品种良莠不齐,加上培育条件较差,费时费力,但这些品种的产乳性能仍然在3000kg左右。

所以在总结国内外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一些专家认为:

①奶牛不能通过不断培育新品种实现改良;②不能利用杂交优势去提高产奶量;③必须实施长期、系统的科学选育技术,(亦称牛群遗传改良计划)才能使奶牛群得到整体的遗传改良。

3.2实施牛群遗传改良计划的效果分析

在现今世界上实施牛群遗传改良计划(DHIP)的国家除了美国、加拿大、以色列以外,还有欧洲的丹麦、荷兰、英国、法国以及亚太地区的很多国家。

经过几十年长期不懈的努力,使这些国家牛群的平均产奶量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但是实施这种方法有以下几个问题:

①牛群遗传改良计划(DHIP)涉及奶牛繁育体系建设,个体生产性能测定,定期良种登记,公牛后裔测定以及繁殖生物技术推广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涉及范围广,组织工作量大,资金消耗多。

②采用牛群改良计划,牛群遗传改进速度慢,且受牛群每一性状的变异性、留种率、遗传力等多个因素的制约。

例如,一个平均年产6400kg奶量的核心牛群,其产奶量的标准差(变异性)600kg,如果每年淘汰50%个体(即留种率为50%)选择强度I=0.798,选择差为600kg×0.798=478.8kg。

也就是说,在留种率高达50%时,核心群的头胎平均产奶量只能达到:

6400kg+478.8kg=6878.8kg。

这个核心群下一代的遗传进展为:

R=0.798×600kg×0.3=143.6kg。

下一代牛群可望达到6878.8kg+143.6kg=7022.4kg。

比上一代增加622.4kg,由于牛的世代间隔较长(4.5~5年),所以平均每年可提高的奶量只有124.5kg。

③采用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例如,以色列从8500kg提高到10446kg花费15年时间,美国、加拿大从5000kg上升到8000多kg耗费50年时间。

3.3使用胚胎技术改造奶牛业的效果分析

发达国家胚胎移植技术早已成熟。

据资料介绍,全世界每年可以生产50万枚胚胎,其中40%是在美国。

和冷冻精液相比,胚胎移植不仅发挥了公牛的遗传改良效果,而且可以迅速扩大优秀母牛在牛群中的影响,改善种牛的遗传评定,缩短公牛选育的周期,通过胚胎移植使引进国外优良种质简单易行,避免在引种过程中可能带来疫病的风险,全面提升我国牛群的生产水平。

在推广胚胎移植时,可以对牛群进行遗传结构划分,在以下三个不同的层面上进行。

3.3.1生产牛群约占全部牛群的70%左右,可以利用黄牛作为受体,移植国外进口的性控体外胚胎(或称试管胚、试管婴儿),所生的犊牛虽然不具有母体的个体系谱,但具有父系祖先的个体系谱和母本的群体系谱,作为生产牛群不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通过大量引进体外胚的移植可以全面提升我国奶牛的整体生产水平,加速低产牛的淘汰和牛群的遗传改良。

据在河北国富爱德生物有限公司的调查和我们的估算,出生一头试管胚胎牛的成本约为5000元,如果全国每年移植5~10万头,就可以替代10~30万头低产奶牛,预计10~15年就可以使我国奶牛的存栏量减少到400~500万头,平均产奶量上升到5000kg以上。

3.3.2育种牛群约占全部牛群的30%左右。

可以使用中、低产奶牛或黄牛作为受体牛,利用国内或国外高产奶牛生产体内胚胎(供体牛),进行移植,其生产模式为:

国内(外)高产奶牛超排---用国外顶尖公牛性控精液进行人工授精---7天后,采集受精卵—对中低产奶牛和(或)黄牛移植---所生犊牛作为种用。

这种犊牛具有完全的个体系谱,除个别有问题牛以外,绝大部分可以用作育种群。

根据测算,采用体内胚生产一头母犊牛约需8000元左右,全国每年可以生产2~3万头。

3.3.3顶尖牛群(公牛)约占整个牛群的1%以下,这是一个国家养牛业发达程度和生产水平的标志,决定着育种牛群和生产牛群品质的好坏。

因此顶尖牛群不在多而在精。

如美国全国只保持100头左右的顶尖公牛。

生产顶尖牛群(公牛)的模式为克隆核移植。

也就是取出供体牛的体细胞,经过克隆处理以后,形成有分裂功能的细胞,然后移植到受体牛的子宫内,经过285天的发育,产出一个和供体牛具有完全DNA构件的小公牛。

采用克隆核移植技术虽然费用昂贵,但可以直接将世界级的顶尖公牛复制到国内,大大加速牛群的改良速度。

4实施胚胎移植必须探索的一些相关配套技术

4.1受体牛的选择受体牛的好坏是胚胎移植能否成功的根本条件。

必须进行严格选择、科学饲养和移前准备。

在考虑受体牛体格大小发育好坏的前提下,一定要十分注意其生殖器官(卵巢、子宫)的发育,性周期的表现以及生殖器官的健康。

根据河北国富爱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经验,①选择12~15月龄,未进行配种(输精)的育成牛;②所选牛发育正常,既不过瘦亦不过肥;③内外生殖器官健康无病;④性周期正常。

4.2受体牛的饲养管理供给“维持+繁殖”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始终维持受体牛的体膘评分在3.5~4分以内,不能过瘦亦不能过肥。

在用黄牛作受体牛时,约有15%左右的难产发生,要做好助产工作。

在自然生产困难时要进行剖腹产。

分娩后的受体牛如果健康无病,还可继续用作“受体”使用,如果3个情期(约63天)仍不能移植成功,及时进行催肥,按肉牛出售。

4.3新生犊牛培育和早期断奶在用黄牛作受体牛时,由于黄牛产奶量过低,加上在人工挤奶时黄牛很难形成放乳反射,这就给新生犊牛哺乳带来相当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在1~5天的初乳期尽量让犊牛自然哺乳,母乳不足时可以使用人工初乳进行补充;②研究和生产人工初乳;③收集附近奶牛场的剩余初乳,进行营养强化,采用发酵和冷冻保存的办法,为移植犊牛贮备一定量的初乳;④利用一部分中低产奶牛作为保姆牛;⑤开发供犊牛初乳后期使用的代乳料和犊牛开食料;⑥实施犊牛早期断奶(49天、60天)技术。

4.4在肉牛的胚移工作中,一般提倡移植双胚,这样可以增加出生的犊牛数和每100头母牛的产犊率和产肉量。

但奶牛是否需要移植双胚,特别对于性控胚胎有无这个必要,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因此需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笔者认为:

①对于非性控胚胎,为了防止出现“龙凤胎”,绝对不应移植双胚;②用黄牛作受体牛时,由于供/受体个体差异较大,为了不影响怀胎母牛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一般不宜移植双胚,否则会引起中途流产,降低成功率;③在用奶牛和奶杂牛或经产黄牛移植时可以试行移植双胚,但需积累资料,进一步探索其利弊。

(注:

本文刊登在《中国畜牧兽医》2005第一期头稿位置)

对陕西省奶牛业发展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蒿迈道

自2001年省委和省政府确定把奶牛业作为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以来,短短的三年时间,陕西省奶牛业就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至2004年底,存栏牛39.7万头,在全国位居第5。

奶产量126.6万吨,其中牛奶90.5万吨。

和2001年相比,存栏牛净增20.2万头,增长率为103.59%;奶类产量净增57.1万吨,增长率为82.16%。

2004年乳制品产量达到了13.79万吨,在全国30多个省市中排名第2。

液态奶产量11.58万吨,位居全国第13位。

液态奶的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奶类总产量首次超过肉类总产量。

目前全省乳制品加工企业75家(其中奶粉53个),总设计鲜奶加工能力120万吨,其中奶粉加工能力9.5万吨,液态奶16万吨,系列乳制品7万吨。

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第6位。

但是,由于我省奶业发展起步晚,底子薄,加之一些部门和个人没有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去思考和制定奶业发展的路子,片面强调存栏数的增长,忽视品质提高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建设,因此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1存在问题

1.1虽然头数增加了,但每头存栏牛的平均产奶量却减少了10%以上。

(见表1)

表12001~2004年陕西省奶牛存栏数和产奶量的变化

项目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三年累计

存栏

总头数(万头)

19.5

24.27

32.88

39.7

+20.2

存栏数增长(%)

24.6

35.5

20.7

+103.59

总产量

奶类总产(万t)

69.5

83.06

107.1

126.6

+57.1

总产增长(%)

19.6

28.9

18.2

+82.16

平均单产

存栏牛平均产奶(kg)

3564

3422

3257

3189

-375

平均产量增减)

-4%

-4.8%

-2.1%

-10.52%

从表中可以看出,三年总头数增加了20.2万头。

年平均增长率为34.53%;总产量增加57.1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27.38%;而平均每头存栏牛的产奶量却减少了375kg,平均每年减少3.5%。

这种状况既不符合世界奶牛的发展规律:

减少头数,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也会因为大量增加头数而造成饲料粮浪费和养牛比较效益降低;还会因为奶制品的生产量超出居民的消费能力,而造成滞销和积压。

1.2多数补栏牛品质欠佳价格昂贵,系谱不清,产量低下

除了一些养牛户(或场)从当地购牛外,绝大部分新饲养户是从山西、河北、江苏、内蒙、新疆等地购牛的。

有一些比较大规模的养牛场,还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种牛。

据调查,从省内外购进一头育成母牛的价格为12000~15000元,而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一头育成牛的价格多在18000~21000元。

有的甚至还多。

除了像铜川印台区从山西沂州购进的杂交低产牛以外,多数养牛户(场)不论是国内购进牛还是国外进口牛,其生产水平一般波动在15~18kg/头.日。

但这些牛多数系谱不清,有的还带有一些疾病。

给饲养户的经营无利或亏损埋下了难以克服的隐患。

1.3养牛户缺乏“预防为主”的保健意识,加上饲养管理粗放,牛的患病率居高不下

据调查,胎衣不下、流产、不孕;乳房炎、酸乳症;蹄叶炎、瘤胃扩张、瘤胃臌气、四胃移位,创伤性心包炎等是当前危害最大,经济损失最多、农民最为忧心的奶牛疾病。

与此同时,像结核病、布氏杆菌等人畜共患疫病在一些地方时有流行,值得上级领导部门给予高度重视。

1.4牛奶的质量和卫生指标堪忧

牛奶是奶牛的主要产品,也是奶品加厂重要的原料。

牛奶原料的质量好坏不仅关系着奶制品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影响着消费者的健康。

且不说一些不法商的掺杂作假,就是一些奶牛场或挤奶站中的原料奶,其中的体细胞(多数在60万个/ml),含菌量(30~50CFU/ml)均达不到特级和一级奶的标准。

就奶的成分而言,多数牛奶的含脂率达不到3.5%,乳蛋白率达不到2.9%。

不少奶牛由于在治疗疾病时使用抗菌素和性激素,也导致这些成分的超标。

1.5养牛效益低下,有的甚至赔钱

暂且不谈由于疫病和别的意外原因所造成的效益低下或亏损。

就是在正常情况下,牛奶收购价按1.4~1.6元/kg计算,如果不进行科学饲养,不控制饲养成本,即使产奶量达到18~20kg/头.日,也仍然造成亏损。

表2是在不同产奶水平和牛奶收购价下,每头奶牛的盈亏分析。

据调查,目前在我省的养牛户中,约有10~20%赔钱,30~40%的农户刚好能够维持,约有30~40%的农户经营效益比较理想。

2几点建议

2.1控制存栏数继续增长,加大牛群改良力度,提高单产增长率

3年来我省每头存栏牛的平均产奶量下降了375kg,平均每年减少了125kg。

如果继续保持2001年平均单产3564kg的水平,那么2004年所实现的126.6万吨的奶量只需饲养35.5万头牛,即比现在少养4.2万头牛就可以达到。

这样一来,可以节约购牛款约5亿元,节约维持饲料粮(每头牛按一吨计)4.2万吨(折合人民币4200万元)。

再假如,每年每头牛多产100kg牛奶,3年增加300kg,使存栏牛的平均产奶量在2001年的基础上达到3864kg,那么2004年只需饲养32.76万头,比现有少养6.9万头,这样就可以节约8.3亿元的购牛款和6.9万吨的饲料粮。

2002年,笔者曾建议将奶牛的增长速度控制在15%,每头存栏牛增产100kg/年牛奶,现在看来,再不大量引进外来牛源,只要加大育种力度,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提高个体单产,是完全可以达到目前的产奶总量的。

表2不同产奶水平牛奶收购价下每头奶牛的盈亏分析

日/年产奶量(kg)

饲养成本(元/日)

总成本

(元/日)

牛奶收购价(/kg)

1.2元

1.4元

1.6元

1.8元

2.0元

10/3650

12.6

15.8

-3.8

-1.8

+0.2

2.2

4.2

12/4380

14.1

17.6

-3.2

-0.8

+1.6

4.0

6.4

14/5110

16.7

20.9

-4.1

-1.3

1.5

4.3

7.1

16/5840

18.6

23.3

-4.1

-0.9

2.3

5.5

8.7

18/6570

20.5

25.6

-4.0

-0.4

3.2

6.8

10.4

20/7300

23.4

29.3

-5.3

-1.3

2.7

6.7

10.7

22/8030

25.1

31.4

-5.0

-0.6

3.8

8.2

12.6

25/9125

27.8

34.8

-4.8

+0.2

5.2

10.2

15.2

30/10950

31.5

39.4

-3.4

2.6

8.6

14.6

20.6

35/10775

33.0

41.3

+0.7

7.7

14.7

21.7

28.7

2.2面对牛群来源复杂,品质混杂的具体情况,加大育种工作力度

2.2.1对现有牛群进行调查鉴定,登记,并按以下三个层次划分全省牛群

育种牛群占30%约11.9万头

生产群占60%约23.8万头

淘汰群占10%约4.0万头

2.2.2对育种牛群划分为两个不同层次

顶尖牛群(或公牛母亲群)占10%约1.0万头

核心牛群(或母牛母亲群)占90%约11万头

2.2.3对育种牛群进行良种登记,出版良种登记册。

2.2.4加大群体育种工作力度,实施DHI计划,开展留种小公牛的性能测定和后裔鉴定,不断提高整个牛群的遗传进展(含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

2.2.5为了吸纳国内外的优良种质,增加优秀个体的数量,逐渐淘汰低产劣质奶牛,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引进优秀种公牛的性控精液,和进行性控的试管胚胎,利用黄牛“借腹生子”。

2.3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提倡科学养牛增进牛群健康,不断提高牛群的平均产奶水平

奶牛产奶量的70~75%是受环境条件,特别是饲养管理条件制约的,而饲养管理的关键在于调控和保健好牛的瘤胃。

具体要求:

①保持正常的瘤胃内环境和持续的瘤胃发酵;维持正常的挥发性脂肪酸比例;③保持氨的释放速度和稳定浓度。

改善饲养管理条件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狠抓粗饲料的供应。

要采取种植、购买、采集、加工等多种措施解决好优质粗饲料,保证在牛的日粮干物质中有不少于40—50%的苜蓿干草和玉米青贮。

其次就是不断开拓粗饲料资源,特别是食品、榨油、制糖、面粉等工业副产品。

例如,黄豆皮、玉米麸、啤酒糟、白酒糟、豆腐渣、酱糟、醋糟、糖渣、饴糖、糖蜜、DDGS等。

第三点,就是按照总营养的要求配制好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