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选赏析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5404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诗词选赏析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毛泽东诗词选赏析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毛泽东诗词选赏析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毛泽东诗词选赏析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毛泽东诗词选赏析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泽东诗词选赏析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x

《毛泽东诗词选赏析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诗词选赏析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泽东诗词选赏析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x

毛泽东诗词选赏析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毛泽东诗词选赏析(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毛泽东诗词选(校本选修课教案)

内蒙古乌兰浩特一中王利军

一忆秦娥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1957年《诗刊》一月号上。

注释:

“娄山关”在贵州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是防守贵州北部重镇遵义的要冲。

中央红军长征时,于1935年1月占领了遵义,召开了重要的遵义会议。

此后红军北渡长江不成,就二占遵义,在途中经过激烈的战斗,攻下了被称作天险的娄山关。

这首词写的就是红军攻克娄山关的战斗。

作者注:

【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小牛玉沉郁的。

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以下诸篇,反映了这一种心情。

二清平乐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1957年《诗刊》一月号上。

注释:

六盘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县西南,是六盘山山脉的主峰,险窄的山路要盘旋六重才能到达峰顶,故名。

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9月率领中央红军进入甘肃省南部,十月初,突破敌人的封锁线,打垮了敌人的起兵部队,胜利的越过六盘山。

三西江月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1957年《诗刊》一月号上。

注释:

井冈山位于江西、湖南两省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周未有五百多里。

一九二七年十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在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一九二八年四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只军队和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一九二八年八月三十日,湖南、江西两省敌军各一部,乘我军主力远在赣西未归之际进犯井冈山。

我军守军不足一个营,凭借黄洋界天险奋勇阻击敌人,激战一天,击退了敌军,胜利保卫了这个革命根据地。

这首词是毛泽东同志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后所作。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注释: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1963年12月版的《毛主席诗词》。

1961年浙江省绍剧团来京演出绍剧《散打白骨精》,毛主席为和郭沫若的一首诗而作,借以反对当时所说的修正主义。

毛泽东诗词选

(二)

五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1931年10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注释】:

蒋介石在他所策动的反革命内战中,曾经对中央革命根据发动过五次“围剿”。

从1930年10月起,他开始布置第一次“围剿”,纠集了十万兵力,任命鲁涤平为总司令,张辉瓒为前敌总指挥,准备进犯我中央革命根据地。

我军诱敌深入,在12月30日乘雾对进入龙冈包围圈内的敌军主力张辉瓒部发起总攻,激战至晚,把敌军全部歼灭,俘获张辉瓒以下官兵9000多人。

接着乘胜追击逃至东韶的敌军另一部,又歼灭其一半。

两仗共缴枪12000多支。

余敌纷纷逃窜。

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结束。

【霄汉】:

霄指云天,汉指星河。

【龙冈】:

在江西省永丰县底南端,南与兴国县相连,西与吉安县相接,是险要的山区。

【嶂】:

高山

【二十万军重入赣】:

蒋介石在第一次“围剿”失败后,又调集二十万

兵力至江西,1931年4月发动第二次“围剿”。

【不周山下红旗乱】:

这里用触倒不周山底共工,来比喻决心打倒反革命统治的工农红军和革命群众。

红旗乱,红旗缭乱拥挤,描写革命队伍士气之盛。

毛按:

诸说不同。

我取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是胜利的英雄。

你看,“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从前,共工和颛顼争夺帝位,公共发怒,用头撞倒了不周山,把擎天的大柱子折断了,把系地的大绳子撞断了。

天从西北向下倾塌下来,所以日月星辰向西北方向移动;地向东南陷落下去,所以江河和尘埃都倾泻到东南方。

清平乐会昌

1934年夏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注释】:

会昌,在江西省东南部。

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4年夏天在中共粤赣省委所在地--会昌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时所作。

当时形势危急,准备长征,作者心情是郁闷的,但同时又是积极乐观的。

【这边】:

指革命根据地。

【颠连】:

起伏不断【东溟】:

指东海。

【南粤】:

古代地名,也叫南越,在今两广一带,这里指广东。

七蝶恋花答李淑一

1957年5月11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1958年1月1日湖南师范学院院刊《湖南师院》上。

【注释】:

《答李淑一》这首词是毛泽东在1957年5月写给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员李淑一的。

词中的“柳”是指李淑一的爱人柳直荀(1898-1932)烈士。

他是毛泽东早年的战友,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员、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参加过南昌起义,1932年在湖北洪湖战役中牺牲。

“骄杨”是直杨开慧(1901-1930)烈士。

她在1930年红军退出长沙后被发动军阀何键杀害的,他是李淑一的朋友。

1957年2月,李淑一把她写的一首纪念柳直荀的词寄给毛泽东,毛泽东写了词答她。

【轻飏】:

轻轻的飘扬【重霄九】:

九重天,指天的最高处。

【舒广袖】:

舒展宽大的衣袖,形容舞蹈的姿态。

【伏虎】降服老虎,这里指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打垮了发动派,取得了

革命的胜利。

八七律到韶山

1959年6月

1959年6月25日到韶山。

离别这个地方已有32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注释】: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

韶山在湖南省湘潭县,是作者的故乡。

1927年1月,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曾回到韶山。

三个月以后,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后湖南军阀许克祥在长沙袭击总工会、农民协会等革命组织,屠杀革命群众,这就是马日事变。

当时韶山组织了农民自卫军,拿着长毛和梭标,准备和其他农民武装进攻长沙。

后反动军队大举进攻韶山,农民自卫军在英勇抵抗后失败。

1959年6月作者重返韶山,距1927年1月已经32年了。

这首诗就是对32年的斗争和胜利的概括。

【依稀】:

隐隐约约,不很清晰。

【咒】:

咒骂、诅咒、痛恨,这里是恨的意思。

【逝川】:

流逝的河水,比喻逝去的岁月,化用“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

夫”的典故。

【农奴】:

本指封建时代隶属于农奴主、没有人身自由的农业劳动者,此处借指旧中国受奴役的贫苦农民。

【黑手】:

指代表反革命黑暗势力的魔掌,比喻反动派。

【霸主鞭】:

鞭,古代的兵器。

指蒋介石反动派镇压人民的反动武装。

【为有】:

因为有。

【多】:

增加、增强。

【敢教】:

能使。

【稻菽】:

泛指农作物。

菽,豆类的总称。

【英雄】:

指新中国的农民。

【下夕烟】:

下,收工。

夕烟,指傍晚时的薄雾和炊烟。

【鉴赏文章】

首联: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感情丰富、深沉、复杂,既抒写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又抒发了对旧时代的痛恨之情。

“梦”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咒”表现对旧时代的刻骨仇恨,爱恨交织,如32年悠悠岁月,似潺潺奔流的河水,一去不复返。

一个“前”字,将诗人的思绪引领到32年前的峥嵘岁月。

颔联: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这是诗人对32年前韶山农民运动的问题的回顾。

农民们手拿长矛和梭标,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但由于革命力量的薄弱,反动势力的强大,农民运动惨遭镇压,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淹没在一片血泊之中。

诗人用“红旗”象征革命力量,象征共产党,用“黑手”象征反革命的罪恶之手、血腥之手,形象的概括了当年发生在韶山乃至整个中国大地上农民运动与反动势力针锋相对的斗争情景。

颈联: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因为有牺牲,更增强了革命者的凌云壮志,激发了更多的仁人志士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正是这种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使中国人民迎来了光辉灿烂的新中国。

尾联: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描绘了32年后诗人重返故园,看见家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豆肥稻香,麦浪滚滚,夕阳薄雾,炊烟袅袅,在这诗情画意的图画中,劳动的人们正成群结队荷锄而归。

好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景致是对“日月换新天”的呼应与进一步发挥。

一个“喜”字,表达了诗人满腔喜悦之情,并与“咒”字形成了鲜明的感情对比。

全诗容量丰富,32年的历史浓缩于诗中。

从32年前的农民革命运动到新中国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农村,诗人的情感由对故乡的怀念,转到对反动派大的仇恨、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再转到对新社会的赞美,在情感起伏之中,将不同时期的不同画面,自然的连缀为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形象的展现出来,具有极强的艺术概括力。

毛泽东诗词选(三)

九菩萨蛮大柏地

1933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江山,今朝更好看。

【注释】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县城北60里。

1929年1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由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

2月10日-11日,在大柏地击败尾随的国民党赣军刘士毅部,歼敌近两个团,俘敌团长以下800余人,并缴获了大批武器。

这是毛泽东1933年重过大柏地时所作,当时他已经被调离军事领导职务,改任政府工作。

【彩练】彩色的丝绸,比喻虹。

【洞】射穿。

【雨后复斜阳】唐温庭筠词《菩萨蛮》:

“雨后却斜阳”。

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注释]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随即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并于四月二十三日占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

十一七绝为女兵题照

1961年1月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注释】飒爽:

形容敏捷勇健。

十二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1935年10月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注释】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宁夏马鸿逵、马鸿宾的骑兵跟了上来,毛泽东给彭德怀拟了一份电报,主张给马家骑兵沉重打击,以防把敌人带进根据地。

击败敌人骑兵后,毛泽东同志写了这首词。

十三水调歌头游泳

1956年6月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注释】:

1956年6曰,作者曾由武昌游泳横渡长江,到达汉口。

毛泽东诗词选(四)

十四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1965年5月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注释】此词是1965年5月下旬,作者重上井冈山游览视察时所作。

22日,作者先后到了黄洋界和茨坪。

在茨坪居住期间,了解井冈山地区水利、公路建设和人民生活,会见了老红军、烈士家属、机关干部合群众。

25日写了这首词,29日下山。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到这次重来,已经38年,作者却觉得只是弹一下手指,挥一下手的短时间。

【九天揽月】:

九天,天的极高处。

揽月,摘取月亮。

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览同揽。

【五洋捉鳖】:

五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这里泛指世界。

捉鳖,喻擒拿敌人。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

“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十五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1949年4月29日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注释】柳亚子于1949年3月28日作《感事呈毛主席》一诗,这是毛主席的答诗。

【饮茶粤海未能忘】1926年5月柳亚子赴广州出席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同作者的初次晤面。

【索句渝州叶正黄】渝州,即指四川重庆。

毛泽东同志于1945年8月-10月曾到重庆,和国民党进行了43天的谈判。

当时柳亚子曾索取诗稿,作者即手书《沁园春雪》相赠。

【三十一年还旧国】作者1918年-1919年曾到过北京,到1949年北京解放后再来,前后相距31年。

【放眼量】放大眼量去衡量,不必斤斤计较得失,以致“牢骚太盛”。

【昆明池】北京西郊颐和园内的昆明湖。

当时柳亚子住在颐和园内。

【观鱼胜过富春江】东汉严子陵在浙江富春江垂钓,只今桐庐还有钓台遗址,但离水面很高。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颐和园的昆明湖欣赏游鱼的快乐比在富春江的钓台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