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工程技术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5076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9 大小:2.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装工程技术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安装工程技术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安装工程技术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安装工程技术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安装工程技术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装工程技术标.docx

《安装工程技术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装工程技术标.docx(1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装工程技术标.docx

安装工程技术标

一.投标书编制说明

1.本投标书编制依据

1.1上海精典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招标图纸

1.2江苏利安达集团的招标文件

1.3依据现行国家、行业及设计规范及相关标准

1.4国家现行及地方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126-89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线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

《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7261-87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基本试验方法》GB9466-1988

《保护继电器的结构型式与基本技术导则》GB10231-88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BJ46-2005

2.工程承诺

我公司愿意承担“黄嘉大酒店机电工程”施工任务,若我公司有幸中标,将全面履行合同各项条款内容。

2.1项目管理班子

根据项目特点及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我们充分考虑了拟派项目管理班子成员的专业、年龄、经验等因素,保证项目管理人员配置合理,且主要人员具有同类工程的施工经历,项目中标后能够确保及时到位。

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名单一经业主认可,如有更换,须经业主书面同意。

项目管理人员每周驻现场时间不少于5天。

2.2施工力量投入

为确保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我们将选择曾先后承担过大型民用工程、具有丰富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作业人员为本工程主体施工力量。

2.3工程质量

在符合国家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前提下,力争获得扬子杯。

2.4工程安全

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严格遵守业主、总承包对现场安全的有关规定。

杜绝破坏周边地下管网、管线设施的行为,进入现场的施工车辆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有关规定,严禁超载超速,同时制定在施工中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

除上述要求外,做好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防止施工现场的沙尘及轻质材料被风吹至附近区域而影响景观区的洁净。

2.5工程工期

积极响应业主方拟定工期,确保施工期间工期节点的按时完成、在规定竣工日期时间内完成竣工验收。

如因我方原因造成工程逾期竣工,接受按合同约定的罚款标准向业主进行赔偿。

2.6工程文明施工

确保在整个工程施工期间直至竣工完毕均要实施标准化管理,并达到江阴市文明工地的要求。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黄嘉大酒店总包括一个贵宾接待中心,一个五星级商务酒店和一个国际会议中心三大部分,总建筑面积62594.6m2。

贵宾接待中心(一号楼):

地下一层5049m2,地上二层4942.2m2;国际会议中心(二号楼):

地下一层,局部二层7330.1m2;五星级商务酒店:

地下一层,地上局部五、六层23529m2;二号、三号楼地下面积:

21744m2。

2.机电系统介绍

2.1电气系统

消防用电设备、消防应急照明、消防控制中心、排污泵、生活水泵、通信机房、安保中心、宴会厅、多功能会议厅和总统套房等负荷为一级。

客梯、重要餐厅厨房电源等负荷为二级负荷;其余负荷按三级负荷考虑。

由当地供电部门提供两路10kv独立电源供电,电源以电缆埋地方式至地下室变电所。

在地下室一层设置柴油发电机组一台,作为办消防设备及其他重要设备的应急电源。

2.1.1变配电系统

(1)变配电所

在国际会议中心地下层设置总变配电所,设4台变压器(1TR~4TR),提供大堂、国际会议中心和商务酒店的电源。

变配电所内设有高压开关柜,变压器柜和低压配电柜等。

电缆进出高压柜采用上进上出,低压柜采用上出线方式。

在贵宾接待中心地下室设置分变配电所,设两台变压器(5TR~6TR)提供贵宾接待中心的电源。

变电所内设置机械送、排风设备;

(2)变配电系统主接线

10KV侧采取单母线分段,中间设联络开关。

  总变配电所里的变压器低压侧采取单母线分段加手动联络方式,电气加机械联锁,平时分列运行,当一路电源失电时,另一路电源可带部分重要负荷;贵宾接待中心两台变压器互为备用,当一路电源失电时,另一路电源可带全部负荷。

  (3)继电保护方式

   10KV开关柜拟采用微电脑式继电保护器。

   变压器高压侧拟采用三相有限反时限过流保护,速断和变压器超温保护。

(4)操作电源方式

   操作方式采用直流弹簧操作,操作电源为直流110V/20Ah。

(5)功率因数补偿方式

   在变压器低压侧设置成套静电电容器自动补偿装置,以集中补偿形式使高压侧功率因数提高至0.9以上。

(6)电费计量

 在变电所高压配电室设置量电柜,采用高供高量方式量电,在低压侧设置动力分表,动力、照明分表计算。

(7)变配电设备选型

 高压开关柜拟选用:

10KV金属铠装中置式开关柜。

 变压器拟选用:

环氧树脂低损耗低噪声干式变压器。

 低压配电柜拟选用:

固定插拔式低压配电柜。

2.1.2低压配电系统、电缆选型及敷设方式

(1)至重要设备的低压配电线路的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至一般设备配电方式采用放射与树干混合方式配电。

消防泵、防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及重要设备供电均设置双电源未端自动切换设备,选用质量可靠的ATS切换开关,保证供电的可靠性,消防设备配电装置均设置明显的消防标志。

(2)消防及重要设施采用低烟无卤耐火电缆(WDZAN-YJY-1kV)。

一般配电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电缆(WDZA-YJY-1kV)。

插接母线采用1kV三相五线母线槽。

消防及重要设施支线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耐火型铜芯绝缘导线。

一般部门的支线采用低烟无卤阻燃型铜芯绝缘导线。

(3)变电所的低压柜的配电线路电缆沿采用电缆桥架敷设或密集型铜母线。

每层分区设置一个配电间兼电气管弄,设置层配电箱及垂直电缆桥架。

2.1.3保安及接地措施

(1)本工程接地型式采用TN-S系统。

(2)地下室等潮湿场所插座回路均设置漏电保护开关。

(3)在卫生间及每层电气管弄内设置等电位联结线,各层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器件均须与等电位联接线可靠相连。

(4)接地方式采用联合接地体形式。

2.1.4防雷系统

本工程为二类防雷建筑物。

(1)接闪器:

在女儿墙与屋面按规范要求设置避雷网络。

(2)引下线:

利用建筑结构内主钢筋二根(大于16毫米)。

(3)接地极:

利用建筑底板结构内主钢筋和敷设在底板内的环行扁钢作联合接地体,

接地电阻要求≤1Ω。

(4)低压电源端设一级电涌保护器。

 

(5)区域总配电箱设二级电涌保护器。

(6)通讯设备和弱电系统的终端电涌保护器由弱电工种设置。

2.1.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

(1)建筑保护等级:

一级一类建筑。

(2)控制室和系统形式及主要探测元件设置:

 

控制室设置:

1)在商务酒店底层设一个消防总控制中心,内设火灾报警监视屏和消防设施联动控制屏;在贵宾接待中心的底层设一个消防分控制中心,与消防总控制中心联网。

2)系统形式:

为集中火灾报警系统。

3)根据消防规范要求,按不同的使用功能场所分别设置<感烟、感温或复合式>火灾报警探测器,以及手动报警按钮,消防电话,火警广播。

(3)消防联动控制功能:

1)控制消防水泵,防烟风机,排烟风机的启,停<包含手动直控>和显示其工作状态。

2)控制应急广播按控制程序投入运行。

3)控制电梯返回首层及接受其反馈信号。

4)切断火灾区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和接通警报装置及火灾应急照明,疏散标志灯。

5)控制防火门的关闭和接受其反馈信号。

6)切断空调和风机等通风设备的运行及接受其反馈信号。

7)关闭或开启各类防火阀,排烟阀及接受其反馈信号。

(4)敷线方式:

1)竖直配线在弱电竖井<配线间>内采用线槽沿墙明敷或穿钢管墙内暗敷。

2)水平配线穿钢管在吊平顶内敷设或楼板内暗敷。

3)凡是明敷或在吊平顶内敷设的管线均刷防火涂料。

(5)供电及系统接地:

1)用双回路未端自切,供电电压480V/230V,使用电压230V。

2)火灾自动报警控制设备自带DC24V备用电源。

3)系统采用专用接地点和联合接地体连接,接地电阻≦1Ω

(6)漏电报警系统

1)探测漏电电流、过电流等信号,发出声光信号报警,准确报出故障线路地址,监视故障点的变化。

2)储存各种故障和操作试验信号,信号存储时间不应少于12个月。

3)切断漏电线路上的电源,并显示其状态。

4)显示系统电源状态。

2.1.6智能调光系统:

(1)调光使用部位:

宴会厅、多功能会议厅、大堂、总统套房、电梯厅、高级餐厅。

(2)系统采用分布式集散控制方式。

2.1.7建筑设备自动化管理系统(BAS):

(1)系统主机机房和消防中心共用。

(2)BAS系统为分布式集散控制方式。

2.1.8节能措施:

(1)照明灯具均采用高效率,高反射率灯具。

(2)照明光源高发效率节能型光源。

(3)采用低损耗变压器。

(4)利用建筑物设备自动化系统(BAS)控制各机电设备运行,达到最佳节能效果。

2.1.9综合通信系统(GCS)

(1)普通电话通信系统

通信主机房设在3#商务酒店楼内,总体管线经地下车库和共同沟向2#国际会议中心及1#贵宾接待楼分别引入HYA-30及HYA-100电话配线电缆。

在2#国际会议中心的会议室、宴会厅、设备机房等处设置内线电话。

在3#商务酒店楼的各类客房、接待厅、办公/健身/美容/棋牌/餐厅等配套用房以及设备机房等处设置内线电话。

在1#贵宾接待楼的各客房、办公室内设置内线电话;男女主人客房、警卫用房等处设置外线电话。

(2)电脑网络系统

电脑机房设在3#商务酒店楼内(与通信主机房合用),总体管线经地下车库和共同沟向2#国际会议中心及1#贵宾接待楼分别引入24芯多模光纤及12芯多模光纤作为千兆以太网接入主干光缆。

在2#国际会议中心的宴会厅、会见厅等处设置百兆以太网口。

在3#商务酒店楼的各类客房、接待厅、办公等处设置百兆以太网口。

在1#贵宾接待楼客房、办公设置百兆以太网口并在会见厅及主楼的男女主人客房内设置千兆以太光网口。

(3)综合布线系统

主楼及宴会楼通信网络将采用综合布线系统,为满足可视电话、局域网、宽带网发展的需要,主干网络分别采用大对数铜缆及光缆。

水平线则全部采用六类UTP水平用户线。

特别需提出的是,为适合某些特殊区域内的特别高要求的通信业务,在2#国际会议中心的会见厅及1#贵宾接待楼男女主人客房内考虑配置4芯多模光纤直接到桌面的做法,光纤到桌面的接口采用LC或MT-RJ等通用型式,这些光纤口直接接入千兆以太网主节点,甚至可直接熔接入电信局的主干光网络中,以实现诸如国际长途视讯会议等最先进的通信业务。

(4)红线电话

基于本项目的特殊性,1#贵宾接待楼的男女主人客房内需留红线电话,红线电话电缆由专用局直接经室外共同沟放入1#贵宾接待楼2层的电信小间内的红线电话分线箱内。

综合通信系统中的各类干缆及配线架的配置及电脑网络的基本组成构架等详见本次弱电扩初设计中的。

2.1.10广播系统

在3#商务酒店楼一层设置广播主机房(与消防、安保、BA、卫星及CATV等合用),广播系统将采用全数字公共/紧急广播系统来实现。

广播主机房除了向3#商务酒店楼内部引入六个广播分路外,还经地下车库,进入总体上的设备管线共同沟向2#国际会议中心、1#贵宾接待楼等建筑物引入所需的全数字公共/紧急广播专用的光纤总线。

该广播系统的各分路,平时播放背景音乐或不播音,当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所有分路自动或手动切换成紧急广播。

同时在各楼内的网络功放既能通过网络来播放来自于广播主机房的各类播音,又能插入本地音源。

3#商务酒店楼及1#贵宾接待楼客房卫生间采用电视伴音,通过电视机的音频信号送到卫生间,因此在卫生间内设一个防潮扬声器和一个音量开关,以接收电视机音频信号。

男女主人客房内独立布置专业音响系统。

2.1.11卫星及CATV(电缆电视系统)部分

在3#商务酒店楼一层设置卫星及CATV主机房(与消防、安保、BA、广播等合用)。

在3#商务酒店楼屋面上设置三米型鑫诺电视卫星接收装置,将12路卫星电视信号送入机房与有线节目混频后统一送入CATV传输网络。

为配合日后的宾馆模式经营,在该主机房内专门设置一套视频服务器设备,用于VOD视频点播的应用。

CATV(电缆电视系统)采用双向860MHZ光缆电缆混合系统即:

HFC方式设计传输网络。

卫星及CATV主机房除了供3#商务酒店楼内部引入电视终端外,经地下车库,进入总体上的设备管线共同沟向2#国际会议中心、1#贵宾接待楼等其他子项建筑物引入电视信号。

2.1.12安保系统

3#商务酒店楼一层设有园区安保主机房(与消防、卫星及CATV、BA、广播等合用)。

园区内除去预先约定不采用技防手段的子项以外,其他子项的安保信号均经总体上的设备管线共同沟,进入总体弱电人井管道引入此机房,并在此进行统一的显示、纪录、管理。

安保系统的系统构架及机房配置等详见本次弱电扩初设计中的<安保系统图>。

1#贵宾接待楼的安保系统,因为工程特殊,根据我们的经验,在楼内的贵宾套房区域内设置技防手段不适合,安全保卫主要由主人随带的警卫人员及当地专业保安或警卫担当。

所以本次初步设计中1#贵宾接待楼的男女主人套房区域不设任何安防系统,其安保方案的落实将有必要在下一步深化设计阶段由弱电专业公司与业主进行专题协商。

2.1.13车库计费管理系统

在地下车库的入口设缴费处,进车库车辆可购票进入,磁卡上印有日期及出入时间等,车库的出入口桅杆自动控制。

2.1.14其它系统

(1)电子会议系统

会议中心及小楼会见室内考虑配置若干套先进的数字会议网络系统,主要有主席机、列席机、中央控制器及高档的资料显示设备等,系统除了保证会议的基本功能外,还有投票表决,列席代表身份认证及显示,主席灵活控制代表发言等功能,该会议系统与电视会议系统连接,借用DDN专线可进行远程国际视讯会议等业务。

同时用于会议中心的数字会议网络系统,还必须配置4语种的同声传译设备,它们包括译员台、红外发射/接受等语种分配设备。

(2)专业扩声系统

在宴会楼底层的宴会厅,配置独立的专业扩声系统,系统主要由四路调音台、左右功放组、左右音箱组、均衡器等组成。

2.2给排水系统

给排水系统主要包括:

室内给水排水;室内消防灭火部分:

消防给水系统;冷却循环给水系统;雨水系统;室外给排水消防总体。

2.2.1给水系统

(1)水源:

水源利用城市管网的给水管,从滨江中路和山前路分别引入一根给水管,根据消防要求,进水管管径为DN200,在基地形成环状。

生活用水管接自其中的一根,管径为DN150,总体上设水表一只计量。

(2)给水方式:

1)分区供水

室外及地下层、底层一般非生活用水,如绿化、冷却塔补水、游泳池补水等由市政管压力直接供给。

其余客房卫生间、厨房、淋浴等由变频水泵加压供给。

给水变频泵组采用两套,其中一套专供1号楼(Q=6L/sH=45m ∑N=5.5*2+1.5kw)三台,二大一小,气压罐配套。

另一套供2号楼和3号楼用水(Q=25L/sH=50m ∑N=35.5kw)四台,三大一小,气压罐配套。

控制最大供水压力为0.35mpa,最低压力为0.15mpa,超压部位设减压阀组。

2)供水水质:

采用分质供水

游泳池、冷却塔补水等非生活用水采用城市自来水,餐饮、厨房、淋浴等直接与人体接触用水,采用经给水深度处理后的自来水。

处理设备产水量为45m3/h。

2.2.2热水系统:

(1)热水供应范围:

酒店、卫生间的脸盆、淋浴器、浴缸用水。

所有公共卫生间内的脸盆、淋浴、SPA用水。

以及厨房内的洗涤用水、洗衣房的洗衣用水等。

(2)热水供应方式:

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

热源为城市热网蒸汽。

(3)热水机房在1#、2#、3#地下层内分别设置节能型热交换器,热水供应温度为60°C。

1#、2#机房分别设换热器二台、热水循环泵二台、闭式膨胀罐一台。

3#设热交换器5台,循环泵四台,闭式膨胀罐二台。

(4)为保证热水管网内的热水温度,设机械循环的方式。

在每个热水机房内分别设置热水回水泵。

为确保客房卫生间开启龙头后3~5s内出热水,热水支管设电拌热保温。

(5)厨房餐厅和客房开水间拟设全自动电开水炉供应开水,并在开水器前接饮水矿化器一套。

 

2.2.3循环冷却水:

(1)循环冷却水水量

空调用冷却水,采用冷却塔、水泵循环使用,根据暖通工种提供的资料:

700RT的电制冷机组二台、和350RT的电制冷机组一台。

循环冷却水量约1400m3/h。

700RT的冷水机组配600m3/h的超低噪音横流冷却塔二组;350RT电制冷机组配300m3/h的超低噪音横流冷却塔一组。

冷却塔设置在西侧一层屋面上。

进水温度为37°C,出水温度为32°C。

湿球温度为28.6°C。

冷却水循环泵分别选用如下:

700RT冷水机组—Q=550m3/hH=30mN=75kw三台,二用一备。

350RT冷水机组—Q=275m3/hH=30mN=37kw两台,一用一备;

冷却循环水泵设在地下一层的冷冻机房内。

(2)水质稳定处理

为保证冷却水的水质,避免冷凝器管壁结垢,影响冷却效率,在冷却循环水泵的进水管上设置内磁磁化器,并对循环冷却水进行旁滤处理(带加药装置),旁滤处理设备设在地下一层的冷冻机房内。

3.循环冷却水的补水由市政自来水直接供给。

进水处设水表和倒流防止器。

2.2.4消防给水:

(1)消防水量: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20L/s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30L/s

室内喷淋灭火消防用水量35L/s

火灾延续时间:

消火栓3小时喷淋1小时

(2)消防水源:

消防给水水源利用城市自来水,室内消防用水贮存在消防水池中,消火栓水泵从消防水池中抽水。

消防水池中消防水的有效容量为270m3(为2小时室内消火栓水量和1小时喷淋水量),分成两格。

室外消防用水由室外给水环管供给。

为保证消防水池内的水质,消防水池内另贮存给水处理反冲洗用水,并有保证消防水量平时不被动用措施。

另加设一套消防水池水处理器,定时对消防水池进行循环处理,以确保消防水池的水质。

消防水池总有效容积为350m3。

(3)室内消火栓消防

主要设计参数:

每根立管设计最小流量:

15L/s—10L/s

每支水枪最小流量:

5L/s

最不利点消火栓充实水柱:

10m

室内消火栓系统:

   拟采用稳高压消防系统,不设屋顶水箱。

平时消防水压由稳压泵维持。

消火栓主泵两台(Q=20L/sH=70mN=30kw),一用一备。

消火栓水泵设在2#楼地下一层的水泵房内,消火栓稳压设备(Q=5L/sH=75mN=7.5kw,带300L气压罐)。

室内每层出入口与楼梯间、走道等处设置室内消火栓,并配备消火栓箱,每个消火栓箱内配置25m衬胶水龙带,Φ19mm的水枪,Φ65mm的消火栓和消防卷盘,箱内还设有消防启泵按钮,可直接启动消火栓主泵。

(4)室内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A、主要设计参数:

  地下一层车库属中危险级II级,喷水强度为8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

地下一层的走道和地上部分属中危险级I级,喷水强度为6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

B、室内喷淋系统按1#楼、2#楼、3#楼分别设报警阀组,由集中消防泵房二路供给。

自动喷淋主泵二台,一用一备。

(喷淋水泵Q=35L/sH=80mN=55kw)。

喷淋系统稳压泵两台,(Q=1L/sH=85mN=2.2kw带150升气压罐),一用一备。

喷淋增压设备设在2#地下消防泵房内。

每层或每个防火分区内设水流指示器和水流监控阀各一只,所有讯号均传送至一层的消防控制中心。

大楼内除卫生间、设备机房和不宜用水灭火的场所,其余室内的公共场所,会议室、库房、客房餐厅等均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系统。

喷头采用快速反应型,动作温度为68°С,厨房内的喷头动作温度为93°С。

无吊顶的客房采用大覆盖面的侧墙式喷头。

柴油机房内设水喷雾系统,喷水强度不小于10L/min•m2,火灾延续时间为30min。

油箱间采用局部气体灭火装置。

每个湿式报警阀控制的喷头数不超过800只。

室外分别设置消火栓系统水泵接合器二套、喷淋系统的水泵接合器三套。

(5)1#、2#楼地下集中变配电间,设固定式全淹没FM一200气体消防系统保护。

(6)室外消火栓系统

 室外消火栓采用低压制、沿消防道路布置,其间距不大于120m。

红线内室外消防管网为环状布置,并与两根市政给水引入管DN200连接。

(7)手提式灭火器

大楼内配电间、弱电间等电气房间和各层适当位置设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部分与消防箱组合在一起。

2.2.5排水系统:

(1)室内生活污废分流,室外合流汇总后进入地埋式污水处理站,达标后排入雨水管。

(2)厨房废水分别单独排至地下二层的专用隔油器间经隔油处理后排至室外污水管,进污水处理系统。

(3)室内排水管通气采用设专用通气管,公共卫生间通气采用设环形透气的方式。

酒店卫生间设器具透气。

(4)地下室的机房、地下车库和其他低于室外地坪的场所排水均设集水井和排水泵,压力排出。

(5)最高日污水排水量约500m3,,污水处理量为25m3/h。

(6)雨水排水采用有组织的排水方式,雨水量按江阴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屋面降雨重现期取10年。

室外取2年、泾流系数为0.45,雨水单独排入室外的雨水管道后集中排入市政雨水管道,总雨水排量约758L/s。

2.2.6管材与保温:

(1)室内给水管采用不锈钢薄壁管,卡压式连接,室外埋地城市自来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

(2)热水管、回水管包括给水处理管采用薄壁铜管,承插焊接。

(3)排水管为离心铸铁管,法兰承插连接。

压力排水管采用钢塑复合管,总体埋地雨水管,污水管采用塑料排水管。

(4)消防管为热镀锌钢管,≥DN100采用沟槽式接头,

(5)循环冷却水管拟采用钢塑复合管。

(6)生活水箱采用食品级不锈钢组装式。

(7)卫生洁具、水泵采用进口或合资产品。

(8)所有热水设备、热水管、回水管和经过空调区域冷水管、排水管以及室外明露管道均须保温,保温材料采用橡塑材料,室外保温材料外作防水处理。

2.2.7其他节水措施:

(1)坐便器采用节水型(6升)产品。

(2)小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器。

(3)洗脸盆采用感应龙头。

(4)冷却塔选用收水效果好,飘水率小于0.005%的优质产品。

(4)控制用水点过高水压。

2.3暖通部分

本工程各幢楼分别设计独立的中央空调系统、送排风系统、消防排烟系统。

2.3.1空调冷热源

(1)冷源:

国际会议中心地下室冷冻机房集中设置3台冷水机组,每台制冷量24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