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和固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4771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套管和固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套管和固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套管和固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套管和固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套管和固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套管和固井.docx

《套管和固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套管和固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套管和固井.docx

套管和固井

 

套管和固井

 

单元2第4课

目录

简介

第一部分:

套管

分类

导管

表层套管

生产套管

中间套管

尾管

套管柱设计

套管选择

套管尺寸的考虑

下套管

准备工作

下套管

对扣、上扣、下井

套管柱的坐定

API标准

套管丝扣和接箍

第二部分:

注水泥

配浆

固井

套管附件

水泥体积

固井后需考虑的问题

粘合剂和添加剂

粘合剂的API等级

添加剂

特殊粘合剂

专业术语

简介

近几年来套管和固井工艺技术发展迅猛,越来越完善。

为了寻找新的油气资源,井在逐渐加深,但现有套管和固井工艺技术已能够处理在深井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

固井实践1903年起始于加里弗尼亚,但现代使用的套管、固井方法开始于1920年,哈里巴顿公司固了一口井。

当时混合水泥浆所用的哈里巴顿射流混合器仍是现在最基本的混合水泥浆设备。

早在1903年,仅有一种类型的水泥,没有任何添加剂。

现在已拥有8种常用类型的水泥和40多种水泥添加剂。

水泥性能及混浆技术均能满足特殊工作要求。

现在候凝时间已由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10天缩短到不足24小时。

挤水泥技术开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现在向裂隙挤水泥或挤水泥封堵水层已是一项常规技术。

使用刮泥器和扶正器来提高固井质量开始于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了工程界普遍关注。

最早的顿钻钻井,要求每钻完一小时就下套管。

但对旋转钻井就可以钻很长的裸眼井段。

旋转钻井,由于使用了优质泥浆来控制井内压力、维持井壁稳定,因此能钻大段裸眼,下套管是有特殊作用,不再是随意或盲目的。

最早的固井是在一大坑内混合水泥浆,再用倾倒筒向井内灌注水泥浆。

到1905年,在加里弗尼亚油井固井已开始使用油管将水泥浆注入井底,水泥浆被上部水柱替出套管,注完水泥浆,利用管鞋单流作用和管内蹩压候凝这两种方式防止回流,随后较先进的固井方法是在钻井液与水泥浆间投放顶替塞隔开。

以后又开始使用上下两顶替塞技术。

底塞在注水泥浆之前投入,顶塞在注完水泥浆后投入,双塞技术大大减少了水泥浆的污染。

 

第一部分套管

套管是用在油井中从油气藏至地表间建立起一个耐压密闭带的钢管。

套管作用主要有以下七项:

1、防止井塌、防止钻井液对井壁的过度冲蚀。

2、防止淡水层、低压力层带被污染。

3、防止油气泄漏。

4、控制油气入井量。

5、为控制井内压力提供条件。

6、以便安装采油人工举升装置。

7、为油气流动提供通道。

 

套管类别

典型的油气井需要三种套管:

导管、表层套管、油层套管。

根据可能钻遇地层的状况,可能还需下入中间技术套管。

有时还需下尾管,也可能下入两层技术套管。

任何情况下,下入每层套管都有特殊作用,对顺利钻完油井很重要。

导管

导管是用来作为循环通道,将钻井液导向泥浆池。

它能防止钻井液对钻机地基的冲刷。

有时为了防止浅层气,还要在导管上安装分流防喷装置。

导管还可保护以后下入的套管不受腐蚀,而在地面支撑能力不足的地方还可用来支承部分井口设备的负荷,下导管的井眼可用钻成,并按常用的方法把它下入井内,但是对沼泽和近海区的井,通常是用打桩机将导管打入。

当用打柱机时,采用无螺纹平头管子焊接成导管柱,下导管有时由负责钻鼠洞的服务公司完成。

导管外径常为16英寸-48英寸,下深为300英尺左右。

表层套管

表层套管下入的深度要足以防止这些地层的坍塌,防止钻井液对地表疏松地层的冲刷,表层套管是按装套管头和其它井口装置的立足点,完井后这些设备就留在井上。

表层套管的直径必须小于导管直径,下入深度可能仅为200英尺左右,但有时可以长达几千英尺。

具体下深由该井的地层情况决定,通常下深为300-400英尺。

表层套管的另一项重要功能是防止淡水层受钻井液、油气、盐水的浸污。

为保护地下水资源,各州政府及联邦政府对表层套管下深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生产套管

下入生产套管或油层套管是钻一口油气井主要目的之一,其它各层套管只起辅助作用,油层套管用来把产油层与油层中不需要的液体以及其它钻穿的地层隔开,对于油管和井下其它产油工具来讲,油层套管是它们的保护套。

油管可以从井内取出进行更换或检查,但油层套管却被水泥固定在井眼内。

因此,应当特别注意,油层套管的固井质量,使地层与套管间形成一层绝对密闭的水泥环。

油层套管必须用优质的管子,并能适应各种复杂的条件,油层套管常常又是最后下入井的套管,因此也是最长和最重的套管柱。

在大多数情况下,油层套管可能要承受最大的油井压力,因而必须用质量最好的套管下入井内。

同时,套管柱中任何一点小小的漏泄都可能会发展成井喷,所以油层套管的螺纹连接部分必须能承受可能出现的井内高压力。

当下入油层套管时,套管丝扣应向钻杆那样严格紧扣到位,以防以后漏泄。

中间套管

中间套管柱的主要用途是保护井眼,有时把这种管柱称为“保护套管”或“盐层套管”。

当油井加深通常需要用重泥浆的时候,常常采用中间套管封住脆弱地层不被重泥浆压裂,有时,钻至岩层或硬石膏层可能造成钻井液的污染,或者钻井液渗漏引起卡钻或井壁产生键槽。

有时中间套管柱也用来封闭老的生产层,以便往下钻更深的油气层。

当钻较深的井时,通常遇到较高的地层压力,因而需要高比重泥浆,在此情况下,中间套管的另一作用是防止浅地层井漏,因为中间套管直径较小,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同时,它不易受钻柱的磨擦而损坏,所以抗井壁压力的能力优于表层套管。

中间套管下入的深度,应该使套管以下的地层能够承受继续钻深时预计采用的泥浆比重,中间套管有时在通过高压地层后再下入,因此,继续往深钻时,便能使用较低比重的钻井液。

中间套管可以下至5000英尺深,中间套管类型选择由井深和可能钻遇的地层情况决定,中间套管常用外径为5英寸-133/8英寸,从地面下至井底来封固薄弱地层和高压地层。

尾管

尾管是一种缩短了的套管柱,它从井底向上超过中间套管底部或油层套管100英尺,有时还要高些。

尾管几乎都用尾管柱在上部套管柱内悬挂,并常常用水泥封固。

但油层尾管有时不用水泥固定而悬挂于井内。

使用尾管的主要优点是费用低,因为仅要下入一段很短的管柱就代替了从井底到地面的完整管柱。

深井使用尾管有几点好处:

下尾管施工时间短,从而减少了卡套管柱的可能性;若上层套管被钻柱磨坏,不可能从尾管顶端至井口下入内衬管。

但由于衬管密封处有时漏泄会带来不少麻烦;个别情况甚至难以或不能将送入工具从尾管处御脱。

尾管与上一层套管的间隙能小于其它套管与套管间间隙。

 

套管柱设计

设计工程师习惯上选择几种常用重量,钢级的套管,利用井深,地层压力,泥浆液柱压力这些数据来设计套管柱。

工程师所设计的套管柱要能在正常的油井条件下承受三种主要外力:

拉伸力,外挤力和内压力。

套管选择

拉伸力是主要由套管的自重对套管本体及接箍产生的向下作用力,上部套管必须能承受下部套管的总重量。

除导管外,抗拉设计是套管设计中很重要的一项。

很显然,抗拉强度在的套管必须放在井段上部。

为确保留出足够的安全余量,在设计时常取抗拉安全系数为1.5-2.0,习惯上取1.8。

抗拉安全系数是套管抗拉强度与实际轴向载荷的比值。

抗拉强度是套管不被破坏所能承受的最大拉伸力,N-80,外径75/8英寸、26.4磅/英尺的套管最大许可悬挂负荷为490000磅,考虑安全系数则允许最大悬挂重量为272222磅(490000÷1.8=272222)。

设计安全系数时,还要考虑套管的接箍强度,它常低于套管的本体强度,计算以单位横截面承载为准。

当套管外的压力大于内部压力时,就表现出外挤压力。

外挤压力来自管外静液柱压力。

除导管不考虑外挤力。

因下入浅,其它各层套管柱的设计均要计算外挤力。

最常见的外挤力破坏管柱发生在挤水泥过程中。

N-80套管能承受3400PSI外挤力,若不考虑安全系数,在压力梯度为0.5PSI/英尺的地层中,该型号套管极限下深为6800英尺。

若安全系数取1.125,则最大许可下深为6044英尺(6800÷1.125=6044)。

加在套管上的有效外挤力应为管外管内压力之差。

轴向拉力的存在会降低套管的抗挤强度。

轴向压力的存在会提高套管的抗挤强度。

对于薄壁管柱,若其圆形载面有1%部分被破坏,则整个所能承受的外挤力将下降25%,因此大钳、卡瓦、井壁碰撞对套管壁造成的任何轻微损伤都将大大降低套管的抗挤强度。

当管内压力高于管外压力时,将表现为内压力。

由于上部套管所受外挤力小,因此最大有效内压力出现在上部套管段。

井口处所受内压力相对较高,所选择的套管必须能承受压力梯度为0.6~1.0PSI/英尺。

N-80套管的内压力强度或最小内屈服强度是6020PSI。

取安全系数1.1,则许可最大内压力为5470PSI。

计算内压力大小可能是套管柱设计中最困难的工作。

最大井口关井压力常被用作套管设计内压力,井口关井压力的取值常凭经验选取。

许多情况下,井口装置的最大允许工作内压力作为套管设计内压力值。

正常情况下,若以井口作为套管内压力极限值,需假定井内充满泥浆且套管内外泥浆比重相等。

即就是从井底到井口套管任一点的内处泥浆液柱压力相等。

大钳印或其它对外壁的损伤都将严重消弱套管抗内压强度。

除拉力、外挤力、内压力外,管串设计工程师还要考虑套管所受的弯曲应力,轴向压力、扭曲应务。

在有斜度的井段狗腿处将使套管弯曲、承受弯力。

在海上或沼泽地钻井,必须考虑套管的弯曲应力,导管及表层套管必须允许受弯曲力,因此这种情况下其它各层套管也要考虑弯曲力。

在套管下放过程中,若井眼弯曲或易卡井段遇阻时,套管就可能受轴向压力。

在地热井或注蒸气施工,因温度的升高,钢材膨胀、套管内部挤压也将产生轴向压力。

扭曲力发生于当某一段套管旋转或沿一定方向被扭转而另一部分套管固定或沿反方向转动时,套管外用水泥封固后能防止产生扭曲力。

设计套管柱时,必须考虑每一种套管柱的特殊情况。

表层套管主要是在井喷起保护作用。

因此这种管柱通常是按承受1PSI/英尺的破裂压力来设计。

但是在这个深度上,挤坏套管的危险性较小,一般可以不予考虑。

蹭套管的主要作用是在钻深井采用重泥浆时防止泥浆循环漏失。

以及处理井涌时控制井口的压力。

这层套管柱的设计要考虑到入井后,整个产油期内均承受力的作用。

因而在设计时应考虑能否经得住预期的内压力。

如果油管带封隔器下井,一旦油管柱在接头处漏油,井内油气压力就会施加于封隔器以上的液柱顶部。

因此会产生比油气压力更大的破裂压力,当采用深井泵进行气举或采油时,生产套管内几乎是空的,这时管外静液柱压力将会产生相当大的外挤毁力,易使套管挤坏。

为此,设计时我们通常假设生产套管外存在压力梯度为0.5PSI/英尺的盐水,有时也假定管外受1PSI/英尺的上覆岩层压力。

近几年来,套管试验已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必须考虑套管可以承受较高的压力,因此井的成本很高,一旦出问题,花费将更大。

在一口123000英尺的抽油井中,损坏要油管是一回事,而在一口压力为10000PSI的海洋油井、套管柱的损坏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导致新套管破坏的因素有:

(1)套管制造过程中的卸陷

(2)装卸时造成的损伤(3)应力集中而破裂套管上任何尖锐的凹痕都能造成该处的应力集中和最终导致损坏。

优质钢也会由于应力集中在有刻痕或擦伤的地方造成损坏。

细微的裂纹和裂痕都可能引起同样的事故,裂纹和外部刮痕一般不易被肉眼发现,但是可以用磁粉探伤法,电磁探伤或超声波探伤检测出来。

经过认真细致的检测,通常可以发现管子总数的1-2%存在上述缺陷对于所有的N-80级和优质的套管,特别是预期井口压力超过5000PSI时,每根套管都必须进行静水压力试验,静水压试验就是合格的套管在承受等于静水压试验的压力时不会被破坏,在投资大的油井或压力超过5000PSI的油井中所有的套管都必须进行压力试验和磁粉探伤或超声波探伤。

套管尺寸的考虑

下入井内第一层套管的尺寸,受到最后下入的生产套管尺寸的限制,一旦确定了油层套管的直径,则就可以确定中间套管、表层套管的直径及相应钻头尺寸。

套管通径尺寸即管内无障碍物时能允许多大外径的物件通过,这个尺寸很重要,它表征了管内最大允许尺寸的钻头及工具通过。

测试套管的通径尺寸能表明套管截面是否变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套管是否笔直、选配适合某一尺寸套管的井眼尺寸时,必须考虑接箍外径和井壁泥饼,以保证有足够的井眼间隙。

选择油层套管尺寸时,应考虑几个因素。

井眼直径增大,油井成本就相应增加;一口大井径井的成本必须与可以得到的经济效益相适应。

采油的方式决定着管子尺寸的选择,因为一口自喷井在开采后期可能变为抽油井。

当遇到高产油气井时,采收率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多层采油同时需下入几根油管柱,以便对油井进行合理开采,这时就应加大套管尺寸。

若要下几层中间套管,则应增大表层套管直径,否则油层套管尺寸就要变小。

大的井眼和重的套管柱虽然需要较大型钻机,但就开发的经济效益来说还是合算的。

一口油井,很有可能要经历佟井工作,因此油层套管柱的尺寸应该大到足以容纳各种必要的佟井工具。

有的时候,现有可获得的套管是选择油层套管的一个考虑因素,最后,某一地区的常规实践常常是选择套管的决定因素。

因为那个地区配备的钻机都是适合该区的钻井作业,同时常用尺寸的套管工具,配置齐全能尽量减少停工延误时间。

 

下套管

准备工作

所有的套管,无论是新的用过的或是重新修复的,在放到管架上准备下入之前必须戴好护丝。

在搬运过程中必须配戴护丝,当套管在管架上滚动时,起码要用眼睛检查两端接头,凡有凹陷或划痕的套管都应挑出放在一边。

直接用钩子挂在套管接头处,即使套管戴有护丝,也会损坏丝扣,因此应用绳套吊运套管。

每一根套管在管架上滚动都应小心,严防砸碰,当管子滚下垫木时用绳控制它使管子平稳滚动,比用手推扶着了更安全有效。

每层套管间应放置足够的垫木,以便上层套管能很容易地滚到大门口,管子沿垫木滚动时,必须注意不要使套管接头处相互挤碰,若管子不相互平行,即使戴有护丝,滚动时也可能损坏丝扣。

管子间执木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应对齐,以防套管滚动和挤压,同时应加放充足的垫木防止管子弯曲。

每层管子两边应有物块阻挡防止管子滚动,套管应被放置在距地面至少18英寸的高度处,较高钢级的套管,对挤压或碰撞造成的破坏特别敏感,必须避免管子滑落或振击。

如果采用分级套管柱混合套管柱,那么应该按照下井的相反次序把套管排放在管架上,即最下部套管应堆放在管架上最先下井的位置。

如果套管柱包括不同的螺纹扣型,那么带变扣接头的套管应放在管架的同一位置。

这样同类型螺纹就可以正确配合了。

套管必须按正确顺序入井,错下套管可能导致返工,甚至井的报废,若不能明确鉴定某一套管的重量,钢级、类型则应放在一边。

对于套管的检查和试验,除非另有安排,通常由专业人员完成。

御下的护丝应摆放在一边,清洗、检查丝扣这些工作都由他们来做。

最后的现场检查可以查出可能由于运输或在流动时产生的损坏。

若运来的套管所戴接箍是手紧的,接箍必须御掉,以便清洗和检查接箍端螺纹。

运至井场前涂的丝扣油应该被清洗掉。

常用溶解液和软毛刷来清洗,常用异丙基酒精,甲醇、三氯乙烷作为溶解剂特别适用于冰点以下的环境使用。

柴油或煤油不能作为溶解剂,因为若残留在丝扣槽内将会稀释丝扣油。

条件允许,用溶解剂洗丝扣后应用压缩空气吹干。

清洗丝扣时同时要检查接头,接头损伤的套管柱应标出放在一边不能下井。

随后涂上新的丝扣油,再将清洗干净的护丝重新戴好。

当管架下排套管露出时,又重复上述工作。

在易于生锈的环境里,所有机械部分应涂上一层油,当检查工作完成后,套管被滚离管架拉进井架时应戴上专用护丝,如果套管接箍已御去,或发现工厂安装的箍余量过多,在把套管拉进井架之前就要仔细把接箍上紧。

每一根套管柱必须按下井的顺序编号,不同重量和钢级的套管应该作上明确标记,每根套管的长度要用以英尺为单位的钢卷尺丈量,钢卷尺应带有十分之一和百分之一英尺的刻度。

每根管管丈量,的长度必须记录在记录表内,并以10根为一组,丈量时,对于圆螺纹套管,应从接箍端面到另一头螺纹的第一个标记处,对于无接箍套管则为两台肩面间的长度,测量的数值要精确到百分之一英尺,然后每组10根加在一起,检查每一组的合计长度就可以很快地看出是否发生加法上的错误,因为每一组的合计长度应接近每根套管平均长度的10倍。

每一次下套管作业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丈量套管并记数,尽管大部分的产油层,射孔井眼等的深度是由电测确定的,但最重要的还要有一份下井套管根数的记录。

下套管时,一种常见的误差是向井内少下一根套管。

相反,或者多下一根套管,也有极个别情况由于加法错误,造成100英尺长的误差,如果我们对丈量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并按常规程序进行,那么这种误差是能够减少到最小。

有关套管丈量最要的一点是,要精确地知道下套管作业需用多少根套管。

首先要知道什么时候有多少根套管运到井场,然后要精确清点井场上收到的套管根数,最后,在套管柱下井之后,清点场地上剩下套管数。

下入井内的套管必须是运到井场套管的总根数(除个别运走外)和最后手边剩下的套管根数之差。

下套管

下套管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但未必是第一步)是保证井眼处于良好的状态下,固井前应带走岩屑的过量泥饼。

通常在决定下套管之前,测井和取得其它资料后,钻杆已起出井眼12~24小时,这样在易渗透地层可能会形成厚厚的泥饼,它有可能完全堵死环空,导致卡套管柱或循环不通。

钻屑或崩落的页岩沉积在井内,造成无法将套管下到底,若事先不循环的话,常用措施是先下入一趟通井钻具,包括一柱钻铤和一只用过的钻头,万一遇到井眼内的桥塞时,则可以把它钻掉,下套管前若不使井眼清洁,调整好泥浆性能,就有可能引起卡套管,固井质量差等问题,固井不合格还需额外费用来补挤水泥,甚至重钻。

通井时,要精确地丈量钻具长度,并详细校核,以便达到通井钻具的新长度与井深相符合。

钻具一到井底,再次核对总井深然后开始循环泥浆,至少要循环两周,与此同时,要观察泥浆比重、粘度和失水性能。

若要调整泥浆性能,则应慢慢转动和上下活动钻具,直到泥浆工程师认为泥浆性能已符合下套管的要求为止。

在下套管时,除非装有自动灌浆装置,否则应定时向套管里灌泥浆,灌浆的原因有:

1、如果下井的管柱每增加一根就向管内灌注泥浆,则套管在井内遇阻的机会就会比等套管柱下到底时才打算灌浆少得多。

许多情况下,就是因灌浆不及时才卡套管的。

2、如果下入井内的大直径套管柱过长,而又未能及时灌浆,那么就可能由于管外过大的液柱压力而使套管被挤毁。

常用一根带有快开阀的轻质软管灌浆,一般的灌浆程序是在提起下一根套管过程中和准备对扣前,向已下井的套管灌浆。

由于这段时间有限,常不可能将套管完全灌满,因此习惯作法是每下10根,停下来灌浆。

当所用的套管浮鞋、浮箍是普通型而不是自动灌浆型时,那么每下入一根套管,从井内排出的泥浆量应等于套管外径与套管长度之积。

这时固井作业的成败至关重要,因为泥浆回流量代表着所下入套管的排代量。

每下入一根套管的排代量,按套管外径的尺寸计算。

每下一根套管都要仔细观察泥浆返出情况,以便套管柱下至井底时,确保循环畅通,泥浆池内泥浆增加量应等于下入套管的体积。

一根外径为7英寸,长度为12000英尺的套管柱,替换出的泥浆体积为12×8.38桶=100桶,如果泥浆没有漏失,则泥浆池体积增加100桶。

在某些地区,特别是在泥浆质量可能不太好的地方,有时需要停止下套管,开泵循环。

常常每下1000英尺的套管,停下来循环一次,但大多数操作者认为这种程序不必要,而假定井内返出的泥浆量合适,在下完全部套管后才试着开泵循环,为防止井漏的一预防措施是控制套管下放速度,从而降低压力波动。

在正常情况下,硬地层地区每小时可下套管1200-2000英尺,在软地层地区每小时可下套管1000英尺。

如果可能会发生井漏,根据操作者的经验和他对泥浆质量及井眼情况的判断,下套管的速度可以降低30-50%左右。

套管串上许多连接件在设计上不能承受拖拉力,因此,不能象下钻杆那样去操作。

许多操作者在下带有刮泥器和扶正器的套管柱时,下放速度往往比“光套管”慢得多。

这是因为这种套管串易破坏地层导致井漏。

下套管应该避免引进过大压力波动,套管在井眼内被下放就如同活塞在缸套内运动。

活塞运动越快,压力激动就越大,如果地层薄弱易裂,那么激动压力就能压裂地层、易发井漏,那样就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处理。

开泵循环时一定要注意应缓慢开泵,不宜太快。

低泵冲产生的压力激动小,一旦发现井漏迹象,就应立即降低排量。

通过大量实践,所有操作人员都强调套管下到底后,进行循环的重要性。

循环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检查地面管线系统,另一作用是调整井内泥浆性能,并在注水泥前冲洗井内岩屑和泥饼。

尽管所有的操作者都在注水泥前通过套管循环泥浆,但循环的时间长短是有变化的。

循环时间可以短至5-10分钟,也可长达4小时。

下完套管后,循环期间,否认套管上有无刮泥器。

都要尽快上下活动或转动套管柱,直到水泥浆被替出套管柱外边为止。

如果使用刮泥器和扶正器则应持续循环泥浆和活动管柱,直至井口返出泥浆无泥饼和岩屑。

有些操作者认为,要提高注水泥作业质量,并不需要长时间循环,但至少应向套管内泵入等于套管柱内容积的泥浆量,以确保在下套管时可能掉落入套管内的东西,不会在注水泥时堵塞套管柱。

循环时旋转套管的不利之处是如果旋转用力过大,套管不能承受而扭曲变形,

对扣、上扣下井

提升套管的普通方法是用高悬猫头绳把每根套管从大门大坡道提升到钻台上。

绳套与高悬绳吊钩连接,将套管提升井架内,就可以准备对扣,绳套上有一个滑环套在套管接箍下面。

在新拉上钻台的套管未与井内套管柱上紧扣之前,不要把吊卡扣到套管上。

把套管拉上钻台时,必须小心操作,应该在井架大门处挂上一根挡绳,防止套管撞击井架或转盘。

套管从大门坡道上提起时要在螺纹端戴上一个干净的护丝,这种护丝应很容易打开,也不用弄伤螺纹,是一种特制护丝。

对扣就是上扣前将新提起的套管丝扣端坚直对下井内套管接箍或工具接头内,如果必要的话,还应在对扣前在整个螺纹表面涂上丝扣油。

使用套管丝扣油是必要的,因为即使丝扣已上得足够紧,也没损伤螺面,但一根套管螺纹顶部与另一根套管螺纹底部间仍存在间隙,若这一间隙贯通,液体就会从此渗漏,丝扣油能堵死沟槽形成完全密封,丝扣油由固体铜、锌、石墨颗粒及润滑脂组成。

润滑脂润滑金属面防止擦伤丝扣,固体颗粒起密封缝隙作用,防止泄漏,螺纹锁紧丝扣油在下套管时配制好,这种糊状的丝扣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硬化成固体,将丝扣胶涂在公扣端前三分之二表面上,然后上紧扣,当丝扣胶硬化后,连接得很牢固,其卸扣扭矩约为上扣扭矩的四倍。

钻井工程师建议工厂安装套管接箍前应将丝扣彻底清洗,涂上优质丝扣胶,再装上接箍。

正确使用丝扣油可防止滑错扣。

涂丝扣油的刷子应不粘有异物保持干净,同时丝扣油不能被稀释,对扣的时候,应小心下放套管,避免损伤螺纹,最好由架工在寺管操作台上扶正使套管垂直,若错扣,则应将上边这根套管提起重新对扣,错扣了仍继续上扣,则会损坏丝扣和密封面,也削弱了接头处的连接强度。

对扣后,最初应慢慢上扣,确信没有错扣后再继续上扣选取正确的上扣扭矩,对顺利下放套管至关重量。

丝扣应上到超过手紧的位置至少3圈,对4-1/2英寸~7英寸套管,7-5/8英寸以上套管至少3-1/2圈。

套管动力大钳不仅能减轻劳动强度,同时也消除了旋绳,自动猫头急拉绳和猫头所产生的危险。

螺纹的上扣扭矩可通过正确地操作动力大钳而精确控制,大多数的这动力大钳是液压驱动的,但有一些是用压缩空气驱动的,大多数的这些动力套管钳能够打开,退出套管。

当套管下入数量多时,使用套管卡盘。

卡盘同时具有卡瓦和吊卡的功能,卡瓦应清洗干净,牙齿尖锐,保证有足够受力面抱住套管柱。

下放前几根套管时应使套管安全卡瓦,因没有足够重量作用于卡瓦各片上使其充分夹紧套管柱并支撑其重量,动力钳牙板应保持干净、锋利防止打滑和磨伤套管本体,因此在下套管过程中应定时冲洗检查。

下套管应接完一根下放一根,而不可连续接几根后才下放,这样作很危险,当套管拉入井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