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施工技术手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4767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7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弱电施工技术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弱电施工技术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弱电施工技术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弱电施工技术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弱电施工技术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弱电施工技术手册.docx

《弱电施工技术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弱电施工技术手册.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弱电施工技术手册.docx

弱电施工技术手册

弱电工程施工技术手册

一、管道与桥架

功能和配置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们采用金属桥架与PVC穿线管相结合的方式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走线管道系统。

从各管理间配线柜出来的线缆首先进入垂直桥架,然后通过水平布置在各层的水平桥架,从桥架的适当位置引出PVC穿线管,沿着墙引下到各信息点所在位置的86底盒内。

本方案按数据系统、语音系统共用1套独立的管道系统设计。

安装特性和要求

PVC管

PVC管的选型一般按照下面的原则:

2根线用D20管,3-4根线用D25管。

5根线用D32管,PVC管采用在墙上暗埋和吊顶内配管的方式。

金属桥架

桥架为钢制桥架,表面喷塑,其规格选型一般按照下面的原则:

线缆截面积X线缆数量X3,保持30%的填充量

水平敷设的桥架每隔2米安装1个支架

垂直敷设的桥架内部每隔1米安装垂直扎线带以固定垂直线缆。

安装空间要求

数据系统桥架和语音系统桥架水平间距不能小于450mm,和其他系统如强电

等的水平间距不能小于300mm

水平桥架在安装时必须保证高差,以便水平配管,水平桥架的垂直空间不能小于100mm

桥架的在吊顶内和弱电井内的安装位置在保证安装空间要求前提下

他专业(包括土建装饰、消防、强电等专业)共同协调确定。

接地处理

为确保线路的安全,金属桥架槽体和机柜都必须用接地跨接线整体连接,保证良

好的电气连通性

接地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

Ø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质量

1: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完整施工方案

.1)安防音视频系统

2)施工工艺

A)、施工工艺流程

穿线、校线→摄像机安装→单个摄像机调试→控制设备安装、调试→统调→系统验收→竣工文档整理。

B)、线缆敷设工艺

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缆线敷设时应根据设计图上各段线路的长度来选配电缆。

避免电缆接续,当必须中途接续时应采用接插件。

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电源线宜与信号线、控制线分开敷设。

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

缆线敷设完成后应用万用表检测同轴电缆的屏蔽层与线芯是否绝缘。

线芯是否接地。

C)、设备安装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一般由摄像、传输、控制、图像处理和显示5部分组成。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工程施工前,应对图纸、现场情况、材料设备的到货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具备条件时才可施工,施工中应做好隐蔽工程的施工验收,并做好记录。

施工时应配合相关专业。

石材上、吊顶上摄像机的安装注意应预留检修口等工作。

(一)前端摄像机安装

摄像机宜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且不易受外界损伤的地方,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

安装的高度,室内宜距地面2.5-5m或吊顶下0.2m处;室外应距地面3.5-10m,并不得低于3.5m。

摄像机安装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将摄像机逐个通电进行检测和粗调,在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安装;

检查云台的水平、垂直转动角度,并根据设计要求定云台的转动起点方向;

检查摄像机在防护罩内紧固情况;

检查摄像机座与支架或云台的安装尺寸。

在搬动、架设摄像机过程中,不得打开镜头盖。

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宜留有1m的余量,不得影响摄像机的转动。

摄像机的电缆和电源线均应固定,并不得用插头承受电缆的自重。

先对摄像机进行初步安装,经通电试看、细调,检查各项功能,观察监视区域的覆盖范围和图像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固定。

2:

.控制室设备

1)机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机架的底座应与地面固定;

机架安装应竖直平稳,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

几个机架并排在一起,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得大于3mm;

两个机架中间缝隙不得大于3mm。

对于相互有一定间隔而排成一列的设备,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得大于5mm;

机架内的设备、部件的安装,应在机架定位完毕并加固后进行,安装在机架内的设备应牢固、端正;

机架上的固定螺丝、垫片和弹簧垫片圈均应按要求紧固不得遗漏。

2)控制台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控制台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控制台应安装竖直,台面水平;

附件完整,无损伤,螺丝紧固,台面整洁无滑痕;

台内接插件和设备应可靠,安装应牢固;

内部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扭曲脱落现象。

3)控制室内电缆敷设

监控室内的缆线敷设采用地槽或墙槽时,缆线应从机架、控制台底部引入,将缆线须所盘方向理直,按电缆的排列次序放入槽内,拐弯处应符合电缆曲率半径的要求。

缆线离开机架和控制台时,应在距起弯点处10mm处成捆空绑,根据缆线数量,应每隔100mm—200mm空绑一次。

在敷设的缆线两端应留有适当的余量,并标示明显的永久性标记。

引入、引出房屋的电缆,在出口处应加装防水罩。

向上引入、引出的电缆,在出口处应做滴水弯,其弯度不得小于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4)监视器安装

监视器安装在固定的机柜上,应采取通风散热措施;

监视器安装位置应使屏幕不受外来光的直射,当有不可避免的光时,应加遮窗帘;

监视器外部可调节部分,应暴露在便于操作的位置。

5)安装调试、控制部分

在数字化酒店监控系统中,闭路电视系统中的信息量与信息处理的工作量都很大,因此其控制台的操作一般都采用了数字硬盘录像机的方式来完成驱动云台巡视、视频切换、报警处理、设备状态自检等工作。

a、调试工序

监控系统单体的的调试

监控系统的整体调试

整体安防系统的调试

报警,110,监控等联动调试

b、系统调试

摄像机监视范围调试

通过调整视角来调整监视的角度,选择合适的光圈相对孔径、景深、来改善所摄画面的质量。

视场角的选择原则:

摄像机成像位置(摄像器件)是固定的,而成像面尺寸的大小也由摄像期间的确定固定下来。

选择摄像机镜头的尺寸时,一般均要与所选用摄像机器件的成像面的尺寸相对应,当无法配套时,也只能将大尺寸的镜头用于小尺寸摄像器件的摄像机上。

若反过来使用,则会因一部分景物的光束被镜头所遮挡,而使成像器件的成像面没有被充分利用,则会使成像面的实际尺寸被缩小。

中控室设备的调试

监视器的调试

通过调试达到减少输入视频的显示色彩与实际物体的视差。

矩阵及键盘的调试

主要完成视频的字符输入、主控及分控键盘的操作权限、操作者在各个键盘上的操作权限、矩阵各个通讯口的设置、球机预制位的设置、视频信号在各个监视器上切换及宏显示方式。

4.1.测试验收方案

系统检测应执行GB50348-2004和本标准。

在设备安装前,应对系统中的摄像机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抽样率应不低于20%且不应少于3台;设备少于3台的应100%检测。

一、检测仪器

检测仪器必须经过法定计量部门检定合格

仪器名称

主要技术特征

视频测量系统

电平(0-1.4)V±3.5mV,噪声测量(30-60)dB±1dB

视频信号发生器

输出各类测试信号、输出幅度:

(0-2.0)Vp-p

照度计

0.1lx-100000lx

激光测距仪

(0.5-30)m

测试卡

清晰度、灰度测试卡

接地电阻测试仪

(0-2000)Ω±2%

标准视频监视器

图像分辨率不小于800线、灰度等级不小于10级

二、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

要求

系统基本功能

摄像机水平分辨率

输出信噪比

最低照度

立杆

前端防雷接地电阻

电磁干扰

模拟传输通道信噪比

实时数字图像传输的控制响应时间

数字图像解码延迟

图像显示系统水平分辨率

图像显示系统灰度等级

回放图像分辨率

实时数字图像帧率

主观评价实时图像质量

主观评价回放图像质量

注:

“-”表示选检项目,“+”表示必检项目。

如摄像机等若有质检部门的检验报告可不再检测。

三、检测方法:

(1)摄像机水平分辨率检测

a)按图连接仪器。

将分辨率测试卡置于标准光谱色温光源箱上,距离摄像机3米远,主系统的视频输出端接波形监视器,并使波形监视器的输出连至标准视频监视器上。

b)景物照度设置为2000lx,光源色温设为3200K。

c)调节镜头焦距(或者选配合适的定焦镜头并前后稍微移动摄像机)使分辨率卡的图像充满监视器屏幕,并通过精确对焦使图像最清晰。

d)监视器上能够清楚观察到的水平线数,即为该摄像机的水平分辨率,其值应符合要求。

(2)最低照度检测

a)按图连接仪器。

b)将测试图置于标准光谱色温光源箱上,距离摄像机3米远。

c)使用F1.4的镜头(或按说明书规定的条件),关闭摄像机的自动增益控制,调节被摄物体的光亮度,使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幅度为最大值的50%,此时对应的光亮度即为最低照度。

其值应符合本规范要求。

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

图像质量按五级损伤制评定,评定方法按照国标GB50198-19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中对图像质量进行5级评分,评定标准如表:

五级损伤制评分分级

图像质量损伤的主观评价

评分分级

图像上不易察觉有损伤或干扰存在

5

图像上稍有可察觉的损伤或干扰,并不令人讨厌

4

图像上有明显损伤或干扰,令人感到讨厌

3

图像上损伤或干扰较严重,令人相当讨厌

2

图像上损伤或干扰较严重,不能观看

1

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分值项目应符合要求,主要针对下表所示的几种干扰类型进行评价。

图像主要干扰类型

干扰类型

干扰现象

随机信噪比

噪波,即“雪花干扰”

单频干扰

图像中纵、斜、人字形或波浪状的条纹,即“网纹”

电源干扰

图像中上下移动的黑白间置的水平横条,即“黑白滚道”

脉冲干扰

图像中不规则的闪烁,黑白麻点或“跳动”

(3)系统图像分辨率检测

a)按图连接仪器。

将分辨率测试卡置于标准光谱色温光源箱上,距离摄像机3米远,主系统的视频输出端接波形监视器,并使波形监视器的输出连至标准视频监视器上。

主系统

标准视频监视器

传输通道

摄像机

光源箱

图像分辨率检测连接图

b)景物照度设置为2000lx,光源色温设为3200K。

c)调节镜头焦距(或者选配合适的定焦镜头并前后稍微移动摄像机)使分辨率卡的图像充满监视器屏幕,并通过精确对焦使图像最清晰。

d)监视器上能够清楚观察到的水平线数,即为该系统图像的水平分辨率,其值应符合要求。

(4)视频图象储存设备回放图像分辨率检测

a)按系统连接图连接仪器。

b)视频图象储存设备录制并播放清晰度测试信号,在标准视频监视器上能够清楚观察到的水平线数,其值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5)模拟传输通道信噪比检测

a)按图连接仪器。

视频测量系统

被测装置(传输通道)

视频信号发生器

模拟传输通道信噪比检测连接图

b)在被测装置与仪器间接入高通和低通滤波器,以限定频带上、下限,高通滤波器置为100kHz,低通滤波器置于5MHz。

在有线传输的视频输入端输入灰电平为0.35V,行同步信号为0.3V的50%的白电平复合视频信号,对应输出端终接75Ω负载电阻。

将视频噪声测量仪置于内同步和均方根测量状态,视频噪声测量仪的指示值即为该装置的信噪比。

其值应符合本规范5.4.2条a)的要求。

(6)接地电阻检测

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试前端设备供电电源的防雷装置接地线与大地间的电阻,其值应符合要求。

四、系统验收

系统的工程验收由工程建设方组织.验收组由工程的建设单位、承建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公安部门、质监部门和系统管理或使用部门的代表组成,按照本标准、合同、要求、设计和竣工图纸进行验收。

验收时应做好记录,签署验收证书,并应立卷、归档。

各项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当验收不合格时,应由设计、施工单位按照验收小组的意见进行整改,达到要求后,再组织验收。

系统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a)工程验收。

主要验收工程的施工质量,包括设备及安装质量和管线敷设质量。

b)技术验收。

c)资料审查。

系统验收应符合GA308-2001和本标准的规定。

以下是传统的模拟数字监控系统和当今世界比较流行的数字监控系统两者进行的比较:

 

监控类型(比较内容)

模拟监控系统

数字监控系统

存储介质

磁带

硬盘

画面分割

需另加画面分割器

内含画面分割功能

存储介质使用时间

约使用几次后废弃

长久

远程访问

不可能

可通过电话线、局域网监控

视频移动报警

需专用设备

设备贵、专业性能价格比高、操作简单

图像检索

边看内容边检索、时间长

可根据日期时间报警日志等快速检索

安装方式

电缆敷设强度大、工期长、维护很不方便

避免了长距离布线、安装方便简单、系统可靠性高、稳定性好

操作及价格

专业性强、设备昂贵

操作简单、性能价格比高

视频传输部分是系统的图像信号通道。

视频控制部分是整个系统的“心脏”和“大脑”,是实现整个系统功能的指挥中心。

视频显示和记录部分一般是由几台或多台监视器组成,它的功能是将传送过来的图像一一显示出来。

同时联接数字硬盘录像机,对前端采集的图像进行实时的压缩记录。

闭路监控系统的粗略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监控系统结构图

4.入侵报警系统

施工工艺

布管穿线→防区模块安装→对射探测器安装→控制主机安装→系统调试→竣工文档整理。

b、线缆敷设工艺

1)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2)缆线敷设时应根据设计图上各段线路的长度来选配电缆。

避免电缆接续,当必须中途接续时应采用接插件。

3)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4)电源线宜与信号线、控制线分开敷设。

5)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6)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

c、设备安装

对射探测器的安装,应根据所选产品的特性、警戒范围要求和环境影响等,确定设备的安装点(位置和高度);

探测器底座和支架应固定牢固;

导线连接应牢固可靠,外接部分不得外露,并留有适当余量。

4.1.2.2安装调试方案

a、调试工序

红外对射等设备的单体调试

报警系统的整体调试

整体安防系统的调试

报警,110,监控等联动调试

b、系统调试

采用步测方法:

每一个防区都有人员去切断对射红外线,同时测试报警信号和监控系统联动,一个一个防区的测试。

测试验收方案

在布防状态下,如有人员从对射探测器防区内通过,探测器应该报警。

防破坏功能测试:

在布防状态下,如果探测器被拆开/短路/断路,将发出报警信号.测试者断开或者短接探测器信号线时,系统发出报警信号。

2、门禁系统

1施工工艺

a、工艺流程

线缆敷设→接线→读卡器安装→控制主机安装→系统调试→竣工文档整理。

b、线缆敷设

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电缆敷设时应根据设计图上各段线路的长度来选配电缆。

避免电缆接续,当必须中途接续时应采用接插件。

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电源线宜与信号线、控制线分开敷设。

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

电缆敷设完成后应用万用表检测电缆的屏蔽层与线芯是否绝缘,线芯是否接地。

c、设备安装

控制器及控制箱安装:

1)控制箱体板与框架应与建筑物表面配合严密。

严禁采用电焊或气焊将箱体与预埋管口焊在一起。

2)控制器箱通常安装方位依设计而定,在无具体要求时宜安装于较隐蔽或安全的地方,防止人为的恶意破坏。

3)控制器箱的交流电源应单独走线,严禁与信号线和低压直流电源线穿在同一管内。

4)安装明装壁挂式控制器箱时,找准标高进行钻孔,埋入胀管螺栓进行固定。

箱体背板与墙面平齐,其高度有设计要求时以设计要求为准。

控制器的安装位置分二种情况:

控制器就近安装于对应门室内天花上方,距天花30cm。

并在正下方天花上开一400mm×400mm检修孔。

控制器全部安装于弱电井内,此时要求从弱电井控制器穿三组线分别至读卡器、电控锁及开门按钮,读卡器距控制器不超过120米。

读卡器安装:

 读卡器的安装应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安装牢固,配件齐全。

读卡器一般通过专用机螺丝直接固定在暗装装底盒上,注意固定牢固可靠,使面板端正,读卡器的安装所示。

读卡器一般安装在门外右侧(或左侧),距地高度1.4米,距门框3-5cm,按照安装图实施。

出门按钮安装:

开门按钮安装在门内侧,用于出门。

一般装于门打开的一侧,安装高度通常在1.0-1.4米之间,其高度可与读卡器高度平齐。

电磁锁的安装:

1)外开门的表面安装方法

第一步:

首先用螺丝刀打开盖板,再用六角扳手打边板,准备安装

第二步:

拿出安装纸板,将纸板沿着虚线折叠按图二所示方法把纸板放到所需装锁的位置,然后把需要打孔的地方做上记号后打孔

第三步:

①继铁板的固定(参见系统安装图)将内六角螺丝插入继铁板中,把橡胶垫圈置与两片金属垫圈之间,然后套在内六角螺丝上。

将继铁板插入门上打的三个孔中,同时把香菇头从门的另一面插入,利用六角扳手将继铁板锁在门上。

②边板的固定(参见系统安装图)把边板用两个半圆头螺丝固定在先前打孔的门框上(固定在边板的长形孔中)。

注意:

不要将边板锁紧,让其能前后能移动以利于安位置的修正。

③修正边板的位置使边板与继铁板的位置合适,目的使锁主体能与继铁板紧密的接触。

④固定锁主体与边板锁紧边板的半圆头螺丝后,再锁上所有的沉头螺丝,然后再卸下半圆头螺丝,在适当的位置钻孔以便接线。

最后用六角扳手把锁主体锁在边板上。

第四步:

按照说明书的指示接线

第五步:

盖上盖板,把小铝柱体塞进锁主体的螺丝孔中

内开门做表面安装时需要有辅助配件来协助安装,选用富有装饰性的优质进口铝材来制做这种安装配件:

Z&L支架。

每套Z&L支架含三块铝材配件,其中较长的一块L1是配给锁主体使用;另外两块较短的Z2、Z3配给继铁板用。

Z2是安装在门上的,边上有五个沉孔,是用于固定在门上;Z3是用于固定继铁板的,边上有三个孔,中心孔应与继铁板的中心孔对齐。

安装调试方案

a、调试工序

读卡器感应范围调试

抗电磁干扰调试

系统调试

系统联动调试

b、系统调试

1、单体调试

1)读卡器感应范围调试:

调试目的:

验证读卡器的感应范围是否符合制造厂技术条件的规定。

调试方法:

在制造厂规定的最大感应距离,模拟进行消费即可。

2)抗电磁干扰调试

POS机的抗电磁干扰试验按国家相关标准规定进行。

进行静电放电、电源瞬态和辐射干扰试验时应将读卡器调整在最大灵敏度。

在上述调试中,不应产生报警状态。

其它设备单体调试:

依据厂家提供的产品性能指标及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测试。

3)测试验收方案

采用系统功能整体测试验收

检测内容:

1)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功能检测

a)系统主机在离线的情况下,出入口控制器独立工作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储存信息的功能;

b)系统主机与出入口控制器在线控制时,出入口控制器工作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储存信息的功能;

c)系统主机与出入口控制器在线控制时,系统主机和出入口控制器之间的信息传输及数据加密功能;

d)检测掉电后,系统启用备用电源应急工作的准确性、实时性和信息的存储和恢复能力;

e)通过系统主机、出入口控制器及其他控制终端,使用电子地图实时监控出入控制点的人员,并防止重复迂回出入的功能及控制开闭的功能;

i)现场设备的接入率及完好率测试;

j)出入口管理系统工作站应保存至少1个月(或按合同规定)的存储数据记录。

2)系统的软件检测

a)演示软件的所有功能,以证明软件功能与任务书或合同书要求一致;

b)根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性能要求,包括精度、时间、适应性、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图形化界面友好程度,对所验收的软件逐项进行测试,或检查已有的测试结果;

c)对软件系统操作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包括:

系统操作人员的分级授权、系统操作人员操作信息的详细只读存储记录等;

d)对所检测验收软件按国家相关标准中的要求进行强度测试与降级测试;

e)在软件测试的基础上,对被验收的软件进行综合评审,给出综合评价,包括:

软件设计与需求的一致性、程序与软件设计的一致性、文档(含培训软件、教材和说明书)描述与程序的一致性、完整性、准确性和标准化程度等。

检测范围:

出/入口控制器抽检的数量应不低于10%,数量少于10台时全部检测。

被抽检设备的合格率为90%时为合格。

系统功能和软件全部检测,合格率为100%时为合格。

 

3、网络系统

1)施工要点

根据设计图确定出安装位置,从始端到终端(先干线后支线);

线缆剥线处理:

使用斜口钳在塑料外衣上切开“1”字型长的缝;割去无用的电缆外衣。

2)管内配线要求:

管线施工前应消除管内的污物和积水;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在同一管内包括绝缘在内的导线截面积总和应该不超过内部截面积的40%;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监控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

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

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和度,一般为3至6米;工作区为0.3至0.6米;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至10米;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缆线布放,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1.5m;布放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

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电缆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支架上,水平敷设时,直接部份间隔距施3~5m处设固定点。

在缆线的距离首端、尾端、转弯中心点处300~500mm处设置固定点;管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转弯处应绑扎固定。

4对对绞电缆以24根为束,25对或以上主干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为束绑扎。

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应。

3)设备安装

施工前应对所安装的设备外观、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地证明、说明书、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检验,检验设备是否选用厂家原装产品,设备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六类模块化配线架的端接:

首先把配线板按顺序依次固定在标准机柜的垂直滑轨上,用螺钉上紧。

在端接线对之前,首先要整理线缆。

用带子将线缆缠绕在配线板的导入边缘上,最好是将线缆缠绕固定在垂直通道的挂架上,这可保证在线缆移动期间避免线对的变形。

从右到左穿过线缆,并按背面数字的顺序端接线缆;对每条线缆,切去所需长度的外皮,以便进行线对的端接;对于每一组连接块,设置线缆通过末端的保持器(或用扎带扎紧),这使得线对在线缆移动时不变形;当弯曲线对时,要保持合适的张力,以防毁坏单个的线对;对捻必需正确地安置到连接块的分开点上。

这对于保证线缆的传输性能是很重要的;开始把线对按顺序依次放到配线板背面的索引条中,从右到左的色码依次为紫、紫/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用手指将线对轻压到索引条的夹中,使用打线工具将线对压入配线模块并将伸出的导线头切断,然后用锥形钩清除切下的碎线头。

将标签插到配线模块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