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4719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34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知语言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认知语言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认知语言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认知语言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认知语言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知语言学.docx

《认知语言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语言学.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知语言学.docx

认知语言学

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

张辉 孙明智

(原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3期)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和举例,说明概念转喻具有以下的特征:

(1)概念转喻是一种认知操作,在这一过程和同一认知域中,来源域于为目标域提供了可及性。

(2)来源义和目标义之间的关系是偶然性的,没有概念上的必然性。

(3)转喻的目标义是突显的,而来源义是作为背景的。

(4)转喻作为自然的推理图式在言语行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5)在转喻三种分类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区分高层次和低层次的转喻。

(6)概念整合可为转喻的理解和解释提供一定的理据。

关键词:

概念转喻;分类;认知机制;概念整合

1.引言

转喻研究相对于大量的隐喻研究来讲是很少的。

和隐喻一样,过去人们常把转喻看作语言层面上的修辞格。

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转喻和隐喻一样被认知语言学家看作为是一种心理机制, 这一心理机制构成了人类许多概念形成的基础。

在20世纪8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家只是在论述隐喻时顺便提到转喻。

(Lakoff&Johnson1980,Lakoff1987,Lakoff&Turner1989,Taylor1995)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认知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转喻的研究。

(Goossen1990,Croft1993,Dirven1993)。

从90年代末开始,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影响的论文集。

(Panther&Radden1999,Barcelona2000,DirvenandPoring2003)和专著(RuizdeMendoza2002)。

但对转喻的本质,分类和其内部的运作机制的研究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需要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主要就这些方面展开讨论,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2.关于转喻本质的研究

关于转喻的定义最早的是源自未知作者的《修辞和解释》一书,它指出“转喻是一个词格,它从近和联系紧密的事物中获得语言形式,通过这一语言形式我们能理解不被该词语命名的事物。

”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到,对转喻的传统解释是基于“邻近”(contiguity)的概念。

邻接的概念也反映在Roudet(引自RuizdeMendoza2002)的定义中,他指出,转喻是以观念的邻近性为基础的联系(association)所引起的,任何通过联系或转喻的变化都属于这一范畴。

但Roudet的关于转喻是概念联系的观点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大部分的关于转喻的研究都集中于Jokobson的横向和纵向轴的双轴理论。

他把转喻看成是在横向轴上“语义特征”之间的邻近关系(引自RuizdeMendoza2002)。

数十年后,随着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语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转喻的本质的认识更加倾向于概念联系的观点,这一观点对以后的转喻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认知语言学中,转喻被描写成Lakoff(1987)称为ICM(idealizedCognitiveModel)的一种形式。

一个ICM是一个有组织的概念结构知识域。

Lakoff和Johnson(1980)首先把转喻说成是一个认知过程,这一认知过程可让我们通过与其它事件的关系对另一件事件进行概念化。

在Lakoff和Turner(1989)中,他们把转喻说成是在一个认知域中的概念映现(conceptualmapping),这一映现包括的“替代”(stand-for)关系主要是指称。

Langacker(1993)认为,转喻是一个“参照点”现象(referencepointphenomena)。

Alac和Coulson(2004)指出,不同的转喻由相对突显(relativeSalience)的认知原则提供理据,基本的观点是,中心的和高度突显的项目作为认知参照点,来唤起其它不那么突显的项目。

一个参照点是语篇中突显的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语境。

在这一语境中,一个正在进行概念化的人(conceptualizer)与语篇中其它不那么突显的成分建立了联系。

这些突显的和不突显的成分构成了参照点的范围,对这些成分的识解(construal)取决于与参照点的联系。

通常由转喻词语指定的成分作为一个参照点,为想要描述的目标提供了心理可及(mentalaccess),并把听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上面来。

例如:

  

(1)Iamparkedoutback.(AlacandCoulson2004)

在这个转喻中,汽车的拥有者扮演了参照点的角色,注意的目标是汽车本身,我们在心理上通过汽车的拥有者可及汽车。

由于其足够的突显性,汽车的拥有者可以把注意力引导集中在目标上来,并扮演了认知参照点的角色。

RuizdeMendoza等人把转喻看成为意义详细描述(meaningelaboration)的过程,这一过程要么包括一个认知域距阵(cognitivedomainmatrix)拓展,要么包括一个认知域距阵的减缩。

根据他们的观点,转喻可根据两个参数来进行描写:

(1)来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关系,

(2)来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现过程的类型。

就第一个参数而言,转喻总是建立在域/次域(domainandsubdomain)关系基础上的。

在这个关系中,主要的认知域称为距阵域(matrixdomain)。

我们可以区分出两种类型的转喻:

一种是来源域是目标域的一个次认知域(RuizdeMendozaandOtalCampo2002)。

例如:

(2)      Thesaxwon’tcometoday.

在例

(2)中,“thesax”是“thesaxplayer”的一个次认知域。

第二种是目标域是来源域的次认知域,例如:

(3)      HealwaysenjoyShakespeare.

在例(3)中,“Shakespeare”指的是目标域中的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是关于这个著名剧作家其距阵域中的次域。

前者称为目标域包含来源域的转喻(source-in-targetmetonymy),主要是在认知域扩展的基础上进行运作的,而后者称为来源域包含目标域的转喻(target-in-sourcemetonymy),主要是用于认知域的减缩(RuizdeMendozaandOtalCampo2002,张辉2003)。

来源域包含目标域的转喻利用了内容较丰富的距阵域来指称或说明内容不那么清楚的次域。

因此当说话人无法表达想要表达的指称物或无法决定其性质时,来源域包含目标域的转喻就成为说话人可选择的最好的交际资源。

例如:

(4)Chryslerhaslaidoffahundredworker.

例(4)中听话人不一定要准确地指出距阵域“Chrysler”实际的指称物他可能是部门的头或整个董事会等等。

通过唤起距阵域,我认识到是整个公司而不是某一个人将对解雇工人这一事件负责。

这里有了一个转喻转换(metonymicshift),即内容丰富的距阵域比其他域中的任何成分在听话人头脑中都要突显。

而在目标域包含来源的转喻中,两个域都是内容丰富的域,因此不会产生这样的交际效果。

就映现过程而言,有两种映现的类型:

多次对应(many-correspondence)和一次对应(one-correspondence)。

隐喻的特征是多次对应,主要用于描写,而转喻主要是单一对应映现,主要用于指称。

(张辉、承华2002, 张辉2003)

总结上面的各家的论述和观点,Panther和Thornburg(2004)指出了转喻关系基本的结构,请看图1:

 

 

 

 

 

 

 

语言形式:

语言载体

 

 

 

语言内容

 

 

ICM

 

在图1中,“-----”表示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偶然的联想或邻近关系,“”表示非激活的转喻连接。

图1:

基本的转喻关系

 通过语言上体现出来的转喻关系中,来源义通过语言形式与目标义联系在一起。

图1还说明,转喻映现在一个认知域或ICM中发生。

目标义并没有湮没来源义,来源义在概念上还仍然存在或处于激活状态。

目标义不一定是常规化的意义,也可能是临时产生的新的意义,但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这些新的意义也会常规化,并分别储存在人们大脑词库之中。

转喻关系本质的显著特征是偶然性(contingence).所谓偶然性是指认知域之间的关系在概念上没有必然(notconceptuallynecessary)。

请看例句:

(5)Thepianoisinabadmind.

(6)Thelossofmywalletputmeinabadmood.(Panther&Thornburg2004)

在例(5)中,根据概念转喻“参照点”现象的观点,我们可以说,名词“thepiano”的意义为钢琴演奏者的概念提供了可及,使“thepiano”具有了标准的转喻解释。

同样,我们也可以说“thelossofmywallet”的意义为“非拥有性”(non-possession)提供可及。

但从直觉上讲,例(6)不是转喻。

例(5)和例(6)的区别就在于,在例(5)中,钢琴和钢琴演奏者之间的关系是偶然性的,没有概念上的必然联系,而例(6)中,“丢失钱包”蕴含着“没有钱包”,它们之间有着概念上的必然联系。

转喻的偶然性特点使我们想起语用学中的明确义(explicature)和隐含义(implicature)的特点:

可取消性(defeasibility)。

一般来讲,具有可取消性关系的,其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反过来讲,没有必然联系的,其之间的关系也是可以取消的。

但可取消性和偶然性并不一定完全一样,概念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偶然的,但在某一交际语境中,目标义可能是无法取消的(uncanceble)。

例如句(5)中,用“piano”表示“thepianoplayer”的目标义在给定的语境下是无法取消的,其原因是语言常规化(conventionalization)的因素在起作用,形成了固定意义的非取消性转喻(non-cancellablemetonymies)。

非取消性转喻包括句式强制的转喻(constructionallycoercedmetonymies)。

所谓句式强制的转喻指的是一个语法句式的意义可强制一个词语进行转喻的解释。

Panther和Thornburg(2004)指出,表示行为的句式,如祈使句,致使句式的某一成分具有转喻的解释。

句式语法认为,转喻强制(metonymiccoercion)总是从语法意义到词汇意义,即强制过程的单一方向性(unidirectionality)。

句式语法认为,句式有意义,嵌入句式的词项并不一定非得“完全”与句式意义吻合,这样使嵌入句式的此项具有句式意义的特征。

(钱军2004)

 

4.转喻的语用分类

从语用功能的角度,转喻可分为三类:

指称转喻(referential metonymy)、谓词转喻(predicationalmetonymy)和言外转喻(illocutionarymetonymy)。

指称转喻是转喻中最常见的。

这一类型的转喻是指称转换(referentialshift)的现象,转喻与指称行为有密切的关系。

下面的例子发生在文革时期,讲述主人公辉哥冒险翻墙看革命样板戏《白毛女》的经历。

(7)①(辉哥)想干脆从头项上方敞开的亮窗爬进去。

②他没想到那里是女演员的换衣间,……。

③糊里湖涂就成了流氓。

④辉哥更是没料到黄世仁和大春,这两个在台上的死对头,却在台下联合起来对付他。

⑤他屁股上先是挨了大春一脚,接着黄世仁一扫堂就把辉哥打倒在地,…。

⑥(辉哥)分不清哪一拳是黄世仁打的,哪一拳又是心目中的偶像大春打的,只听得黄世仁用普通话吼道:

抓进去捆起来!

大春好像蛮听黄世仁的话,他不知从哪拿来一根红绸带,把辉哥包棕子一样绑在后台一根柱子上……。

(曹建泉《爱情在1972》载《钟山》2003年第一期)

在例(7)中,除了句④外,其它句子中出现的大春和黄世仁都是指称转喻,分别指称扮演大春和黄世仁的演员。

第④句中的黄世仁和大春不是指称转喻,纯粹是戏剧中的人物。

戏剧中大春和黄世仁你死我活的尖锐的矛盾关系和扮演黄世仁和大春的演员在对付辉哥时的合作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转喻和非转喻的语言形式混合使用,产生了极佳的幽默效果。

关于这一点我们在第5.1节中还要进行详细的论述。

第二种谓词转喻指的是,一个陈述用来指称另一个不同陈述。

请看例(8):

(8)Generalmotorshadtostopproduction.

在例(8)中,“必须停止生产”实际上唤起了“已经停止生产事件”。

Panther和Thornburg(2004)指出,一个潜在的事件(能力,可能和允许做什么事等等)转喻地与实际发生的事件联系在一起。

事件被人们概念化为一个ICM,实现ICM的情态(modilty)已成为ICM的一个子成分。

“hadtostopproduction”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转喻转换。

第三种转喻是言外转喻,基本的观点是,一个言语行为是一个言语场境(scenario),言语场境可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每个部分都可转喻地代表整个场境或言语行为。

例如:

(12)Iwouldlikeyoutoclosethewindow.

在这个例子中,就受话人将要“关闭窗子”的行为表示说话人的愿望转喻地唤起“关闭窗子”的要求(Gibbs1994,1999,Thornburg&Panther1997,Panther&Thornburg1998,张辉、周平2002)。

这个例子说明,转喻分析并不排除语用分析,相反,语用明确义和隐含义的推导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转喻进行的。

语用推理常常是由事先存在转喻原则(preexistingmetonymicprinciples)所引导的。

Panther和Thornburg关于转喻分类的意义在于,转喻并不局限在指称转喻这一类,对转喻的研究应从更广的角度着手,这大大拓展了转喻研究的范围。

但他们的分类不能涵盖转喻的所有类型,例(9)无法用他们的分类进行解释。

(9)Thepoordogleftwithitstailbetweenitslegs.

在这句中,有一个转喻映现关系,即“狗夹着尾巴离开”代表“狗受罚后逃跑样子的整个情况”。

他们的分类无法涵盖这一转喻。

 Kovecses和Radden(1999)指出,在转喻映现中,存在着一组“产生转喻的关系”和一般原则,说明转喻需要在不同抽象层次上分别进行论述。

他们在Panther和Thornburg分类的基础上,把转喻分为低层次转喻(low-levelmetonymy)和高层次转喻(high-levelmetonymy)。

低层次转喻指在转喻激活时,该转喻使用了非类属的ICM(non-genericICM)。

所谓非类属的ICM指的是基于经验的常规化的表征,这些表征详细标明了ICM的成分、特征和其之间的关系。

低层次转喻又可分为命题转喻(propositionalmetonymy)和情境转喻(situationalmetonymy)。

命题转喻就是指称转喻,即在一个认知域内部的关系中一个概念代表另一个概念。

在情境转喻中,某一具体的情境中高度突显的成分用来代表整个事件,在例(15)中,狗夹着尾巴离开只是整个情境的一部分,激活了狗受到惩罚和以此动作离开的整个情境。

高层次转喻是直接使用类属ICM(genericICM)的认知映现,这些类属ICM是从许多非类属的ICM中抽象出来的。

正是这种ICM类属的特征才使其能在一些高于词汇的语法和话语的层次上运作。

(张辉、承华2002)。

高层次转喻也可分为命题和情境转喻两种。

高层次的命题转喻是语法转喻(grammaticalmetonymy),即具有语法后果的转喻。

例如:

(10)Hehammeredthenailintothewall.

在例(10)中,由于转喻的原因,“hammar”的词类发生了从名词到动词的转变,从而引起了从句的意义重组。

高层次情境转喻就Panther和Thornburg分类中的言外转喻。

这种转喻一般用于间接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场境的一部分被用来转喻地代表整个场境。

(Thornburg&Panther1997,张辉、周平2002)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有必要区分高层次和低层次转喻,这一区分可以涵盖和解释更多的转喻。

指称转喻属于低层次转喻,而谓词和言外转喻属于高层次转喻。

另外,Panther和Thornburg的分类没有考虑到低层次的情境转喻,因此无法解释例(9)。

再者,言外转喻应是高层次的情境转喻。

 

5.转喻的认知运作机制

Radden和Kovecses(1999)指出,转喻是一个概念现象和认知过程,并且在ICM内运作。

他们还进一步地把转喻定义如下:

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概念实体或载体(vehicle)在同一ICM内,向另一概念实体或目标(target)提供心理可及。

(Radden & Kovecses1999:

21)

这个定义实际上涉及三个问题,一是转喻会出现在有ICM的地方;二是这一心理桥梁(mentalbridge)使形成概念的人可及想要描写的目标,这涉及到来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关系。

三是有一些概念实体可以更好地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导到目标上去。

Langacker(1991)认为,转喻由相对突显的原则提供理据。

认知上突显的实体称为认知参照点(cognitivereferencepoints)。

他的基本观点是,高度突显的实体作为认知参照点唤起其它不那么突显的实体,说写者或听读者以概念中其它成分提供的背景与另一个概念实体进行概念接触。

参照点是话语中突显的成分,其结果是参照点建立起一个语境,在此语境内,说写者或听读者与话语中的其它不那么突显的概念实体发生概念可及。

Langacker(1999)认为,转喻就是一个参照点现象。

由转喻词语指定的实体作为一个参照点,为被描述的目标提供心理可及、并同时把听读者的注意力引导到目标上。

请看例句:

(11)Thehamsandwichisattable7.

(12)Thisisparkedoutback.

在例(11)和(12)中,在具体的语境中,某一概念实体的突显可以使我们在认知上忽视默认的层级(defaulthierarchy)。

在例(12)中的语境下,由于钥匙的存在,使其更加突显,并作为转喻词语的参照点。

同样在例(11)中,由于在这一语境中具体化突显关系(particularizedSaliencerelationship)存在,即在餐馆的背景下,服务员除了知道顾客所点的菜外,通常对他们其它情况一无所知,结果当服务员不得不提到某一具体的顾客时,他们点的菜便是最明显的参照点。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使用转喻词语的方式不是任意的,而与我们感知和概念化的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些转喻受到相对突显原则的制约,而有些转喻则受到具体语境的制约,因此它们的运作机制有一定的差异。

在下面的两节中,我们重点论述转喻运作中两个突出的意义建构的过程。

 

5.1转喻与转喻目标域的概念突显

在这一节和下一节里,我们重点分析转喻内部的运作机制和概念的相互作用在意义建构中的作用。

典型转喻的内部运作机制是,转喻的ICM内部,其目标义在概念上应是突显的(conceptuallyprominent)(Panther&Thornburg2004)。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个歇后语的例子。

(13)  他撰写的文件很少返工,因为他已摸透了陆先生的脾气:

喜欢开门见山的简洁文字,不喜欢耗子栽进书篓里---咬文嚼字。

在上例中,该歇后语的来源义是本义,指老鼠掉进书娄里,并把书都咬坏了。

其目标义是过分地斟酌字句,死抠字眼。

在来源义和目标义之间存在着与原语境有联系的同一ICM之间转喻映现关系(当然这里也伴随着两个认知域之间的隐喻映现)。

从上例的语境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我们用来源义作为载体(相对来说是突显的),去激活目标义,但话语要突显的不是来源义,而是目标义,所要表达的意义是“斟酌字句”。

再请看汉语的两个例子:

(14)  有难我不能拍拍屁股回家去,两个小时后终于听到了剧场内落幕的歌声,就是说地主黄世仁被枪毙,人们和大春白毛女一道边唱边舞……。

(观众散场后辉哥出来)我却望着他突然胖起来的脸块问:

你脸块怎么肿得包子一样?

辉哥两手轻轻摸摸发烫的脸道:

妈妈,是被黄世仁和大春用脚板打的。

(曹建泉《爱情在1972》载《钟山》2003年第一期)

(15)  直到落幕了,那个长相最漂亮的白毛女才偶然看见了他(辉哥),她说你们真缺德,还把他绑在柱子上。

(曹建泉《爱情在1972》载《钟山》2003年第一期)

在例(14)中,第一次出现的“黄世仁,大春和白毛女”不是转喻,就是指戏剧中的人物。

第二次出现的黄世仁和大春是转喻,其来源义(载体)分别是戏剧中的人物地主黄世仁和大春,而其目标义却是指扮演黄世仁和大春的演员。

在例(14)中的语境中,目标义受到突显。

在话语中,作者通过语言形式和来源义转喻地得到目标义,使目标义起着主要的作用。

在例(15)中,代词“她”回指的是扮演白毛女的演员,而不是回指戏剧中人物白毛女,换句话讲,代词“她”回指的是目标义,因此使话语具有了话题的延续性(topiccontinuity)。

下面的英文例子可以更清楚说明这一点:

(16)Thesaxhastheflutodayandhewillnotbeabletoplaytonight.

(17)*Thesaxhastheflutodaybutitneedsrepairanyway.

在例(16)中,“thesax”是转喻,来源义是使用的乐器,目标义是乐器的演奏者。

在例(16)中,第二个从句中的“he”指的是第一个从句中‘thesax’的目标义,即乐器演奏者。

整个句子是关于乐器演奏者的,而不是关于乐器的。

例(17)出现了话语不连续性,原因是第一个从句讲的是乐器使用者,即目标义,而在第二个从句中却在指称上出现了转换,转而指乐器。

转喻“所使用的物体代表使用者”(OBJECTUSEDFORUSER)是典型的转喻,因为该转喻的目标义比来源义更突显。

RuizdeMendoza和OtalCampo(2002)用认知域(来源域和目标域)相对大小来解释这一回指现象。

他们提出认知域获得性原则(DomainAvailabilityPrinciples),认为总是距阵域(matrixdomain),即包容性最大的域,决定代词回指的特征。

在前面的例子中,扮演白毛女的演员和乐器演奏者都是更大的距阵域,因此决定了回指代词的使用。

距阵域一般来说都是比较突显的和内容比较丰富的。

 

5.2 转喻与概念整合

概念整合是一个基本的和普遍的心理操作。

概念整合在作为输入的心理空间上进行运作,通常利用一个四空间的模型。

这些心理空间包括两个输入心理空间和一个类属空间,类属空间代表两个输入空间所分享的概念结构。

通过模式完形(patterncompletion),扩展(elaboration)和心理模拟(mentalsimulation)。

输入空间的一些关键关系(vitalrelations)被压缩在整合空间中,整合是在线的、既时产生新的意义的过程。

整合空间中产生出来的推理,论点和观念可使我们修正和补充原来的输入空间,并改变我们对相关情况和事件的看法。

(FauconnierandTurner2002,张辉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