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67课春秋战国时期检测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4684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67课春秋战国时期检测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67课春秋战国时期检测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67课春秋战国时期检测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67课春秋战国时期检测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67课春秋战国时期检测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67课春秋战国时期检测含答案.docx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67课春秋战国时期检测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67课春秋战国时期检测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67课春秋战国时期检测含答案.docx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67课春秋战国时期检测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6-7课春秋战国时期检测(含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下列关于春秋争霸战争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因为没有带来任何灾难

B.给百姓带来了种种灾难,因而没有任何正面影响

C.争霸战争中诸侯国数目减少了,这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D.诸侯为了争霸,纷纷进行变法,出现了地主阶级

2.《史记•楚世家》记载:

(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

“在德不在鼎。

”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尊王攘夷,大国争霸B.迁都频繁,异姓反叛

C.周室衰微,诸侯争霸D.列国争战,诸侯兼并

3.战国时期引发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

A.各国间频繁的战争B.受法家思想的影响

C.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D.为了统一中国

4.战国时期,政府组织兴修的水利工程大量出现,如楚国兴修的芍陂,魏国兴修的引漳十二渠,秦国兴修的都江堰和郑国渠。

上述史实发生的共同历史背景是

A.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

B.铁制农具和牛耕在战国时开始出现

C.各诸侯国加强联合,展开治水合作

D.秦王赢政即位,采取措施统一中国

5.春秋时期大国争霸不断。

任用管仲为相,首次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的是(  )

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秦穆公

6.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上中下”的地理位置来分,它们分别是(  )

A.齐、楚、秦、燕、赵、魏、韩B.齐、楚、秦、燕、韩、赵、魏

C.燕、赵、魏、韩、齐、楚、秦D.楚、韩、赵、齐、秦、燕、魏、

7.战国时期通过不断的兼并战争,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的国家,合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中处于最西端的是(  )

A.燕国B.楚国C.齐国D.秦国

8.吕思勉在《中国的历史》中写道:

“从春秋的末期,久已寂寂无闻,入战国的初期,又国多内难。

又因为僻处西陲,开化最晚,大家都有些瞧不起他。

”“他”是指(  )

A.楚国B.秦国C.齐国D.魏

9.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A.国家产生B.文明起源C.政权分立D.社会转型

10.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  )

A.治理了黄河水患B.编著了《道德经》

C.修建了都江堰D.开凿了大运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11.请写出《战国七雄形势图》中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国名:

A.______B.______C.______。

12.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建立县制等一系列措施,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战国初期,诸侯国中的齐、楚、秦、燕、赵、魏、韩七个长期混战的强国,史称______。

14.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战国七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主持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16.公元前______年,秦孝公起用______变法。

17.观察《战国形势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国:

魏国

B.战国后期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

秦国。

18.修筑都江堰的是秦国蜀太守______。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19.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成就世界瞩目,实践证明唯有改革才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观察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合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三 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以后,进一步实行改革……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传统的汉文化得到更大发展。

--摘自人教版七上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回答:

为顺应生产力发展,“商君”采取了哪一经济措施?

《史记•李斯列传》中又是如何评价商鞅变法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4)综合以上两大改革,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20.材料分析。

材料一: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1)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此次事件是在谁的支持下进行的?

(2)该事件所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结合当今改革开放,说一说,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

四、读图说史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21.观看下面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注:

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越来越激烈。

公元前354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

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

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

孙膑却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

此后齐国称霸中原。

这一时期各诸侯国的势力此消彼长,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其他几国逐渐衰落。

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一系列措施,使地处西部的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1)从图片及文字解说中可知,这是反映的哪一历史时期的示意图?

(2)从图片及文字解说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写出三点即可)

(3)从图片及文字解说中概括,这一时期的战争特点是什么?

(4)文字解说中提到秦国的强大是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答案

1.C2.C3.C4.A5.A6.A7.D

8.B9.D10.C

11.燕;齐;秦  

12.商鞅变法。

  

13.战国七雄  

14.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齐;楚;秦;燕;赵;魏;韩  

15.李冰  

16.356;商鞅  

17.读战国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国--魏国,地处今天的河南省。

战国后期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秦国,地处今天的陕西省等地。

故答案为:

  

18.李冰  

19.

(1)依据图一和图二,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代表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由材料二“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判断是奖励耕战;由材料二“民以殷实,国以富强”可知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由材料三“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促进了民族融合”,由此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4)春秋以来,伴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要求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顺应了这一民族融合的趋势,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即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因此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故答案为:

(1)铁农具、牛耕.

(2)经济措施:

奖励耕织.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3)促进民族融合.

(4)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20.

(1)根据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孝公曰:

‘善’,以卫鞅为左庶长”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的变法.因此,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商鞅变法;是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的.

(2)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3)据当今的改革开放及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是成功的,原因是:

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统治者的支持;商鞅本人,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勇于改革的精神.因此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的条件有:

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变法者坚定的信念;强有力的支持者等.

故答案为:

(1)商鞅变法;秦孝公.

(2)影响:

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3)适应社会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变法者坚定的信念,强有力的支持者等.(言之有理即可)  

21.

(1)战国时期。

(2)重要战役地点、进军路线、都城名称。

(3)兼并。

(4)商鞅变法。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同步练习卷: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

1.六国的人说“秦国的军队是‘虎狼之师’,秦国的军队打仗,一个个都眼睛都红了,就像猛兽一样,巴不得多砍几个人头”。

秦国的士兵之所以能打仗,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政策在激励着他们。

这个强大的政策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C.奖励军功

D.奖励生产

【答案】C

2.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表现之一是各国变法。

其中最典型、最成功的是(  )

A.吴起变法B.李悝变法C.商鞅变法D.王安石变法

【答案】C

3.改革是兴除利弊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

A.建立县制B.奖励耕战

C.轻徭薄赋D.废除旧贵族特权

【答案】A

4.后人写诗“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这是因为李冰()

A.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B.兴修灵渠,沟通两大水系

C.治理黄河,杜绝了水患

D.修筑都江堰,造福于民

【答案】D

5.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旧贵族利益的是()

A.重农抑商

B.严明法令

C.推行县制

D.奖励军功

【答案】D

6.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

“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由于它的修建,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是指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水利工程()

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大运河

【答案】A

7.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通过与其他六个国家的战争,不断向东扩大自己的国土,这个国家是()

A.秦国

B.齐国

C.楚国

D.燕国

【答案】A

8.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交战激烈而得名。

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9.牛牛一家人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农民,下列是关于他们家农业生产情况的描述,这些描述(  )

①他父亲牵着牛耕地去了 ②他家里又买了一些铁农具 ③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使他家粮食打得更多了 ④都江堰修好后他家灌溉田地更方便了

A.可能全部是事实

B.只有①②符合当时情况

C.②③在当时不可能出现

D.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答案】A

10.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

A.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B.诸侯争霸

C.铁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D.百家争鸣

【答案】C

11.战国时期,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其中位于最西边的诸侯国是(  )

A.燕国B.齐国C.楚国D.秦国

【答案】D

12.下面关于都江堰的正确说法是(  )

A.变水患为水利,至今仍在发挥作用,是可持续性发展工程的典范

B.都江堰的主要功能是防洪

C.给成都平原带来很多灾难

D.都江堰作为水利工程早已丧失了其功能

【答案】A

二、非选择题(12分×1题=12分)

13.其实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它就在我们身边。

某校七年级学生举办了中国古代人类文明图片展,请你结合这次活动进行问题探究。

【工具话发展】

(1)请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说一说使用图一这种工具的时代,被称为什么时代?

举出一例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远古居民。

(2)图二中的农具出现在什么时期?

它的使用有什么作用?

【工程显历史】

(3)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一段有关上图的描述: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里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材料中的平原是指哪里?

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指的是什么?

它有何功能?

【答案】

(1)旧石器时代。

元谋人(或北京人、山顶洞人)。

(2)春秋后期。

作用: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都江堰。

功能:

防洪、灌溉、水运等。

2019-2020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设计

课题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中国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1、识记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大体方位,了解战国纷争的特点和影响

2、识记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3、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况、构成、功能和意义

重点

战国纷争的特点和影响、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难点

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视频导入:

播放《战国时期的到来》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师:

东周的后期被称为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当时的政治局面是怎样的?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动这节新课。

根据情景内容各抒己见

利用视频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吸引学生的注意,进而产生探知欲望

讲授新课

一、战国七雄

1、形成

师:

公元前475年到前221年秦统一,是历史上一个动荡时期。

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前人称为战国。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接连不断,社会呈现天下大乱的形势。

这期间,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先后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东、南、西、北、上中下)七个大国。

那么这七个大诸侯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七雄并立)

2、特点

师:

从中可以得出战国时期的社会存在哪些特点?

(提示:

规模大、参战兵力多、区域广、时间长等等)

3、主要战役

师:

这一时期有很多著名战役和相应的典故或者成语,让学生通过提前预习和查找资料,在课堂上说说故事

4、知识拓展

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减灶计;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5、过渡:

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越来越激烈。

战国中期以后,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二、商鞅变法

 1、背景: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争不断。

处在那样一个战乱时代,怎样才能避免被兼并的厄运呢?

(发展生产,富国强兵)

   为了富国强兵,战国时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在众多的变法中,变法最彻底,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各国为什么要变法?

引导学生讨论

(商鞅原是卫国没落贵族的后代,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

后因在秦国变法有功,秦孝公封他商地等十五邑,因此称为商鞅。

商鞅从小就立下了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当听到秦孝公下令求贤的消息,便来到秦国,向孝公进献富国强兵之术,提出了变革政治的主张,得到孝公的信任,进行变法)

【看图说史】商鞅争取了秦孝公的支持进行变法,那么他怎样劝说下面的百姓们来支持他的变法?

让学生讲出“立木为信”的历史故事。

(德育渗透)提问:

这个故事说明商鞅为变法创造了什么样的条件呢?

(取信于民),这就启示同学们,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必须具备什么品质?

(言必信,行必果。

2、内容

现在我们一起把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来归纳一下:

3、作用: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

(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秦灭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但却触犯了哪些人的利益?

(旧贵族的利益)

    旧贵族会怎样对待商鞅呢?

   (旧贵族对商鞅恨之入骨,秦孝公去世后,他们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

商鞅被捕后,惨遭车裂而死。

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

4、合作探究

   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商鞅虽死,但他的改革已经深得人心,新法仍在秦国推行,所以他的变法是成功了。

(德育渗透:

让学生看待一个历史事件的影响,要从眼前和长远两个角度看,长远意义影响更大;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历史事件要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进程为标准。

正确地认识到自古以来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为改革而献身是非常伟大、受人尊敬的。

三、都江堰

师: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劳动效率,为精耕细作、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也为开山凿渠提供了便利,因此,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兴修水利。

其中最著名的是秦国的都江堰。

1、后人写诗评价李冰,认为其功劳大于大禹,“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为什么后人这样评价李冰呢?

他做了一件什么伟大的事情?

2、为什么李冰要修建都江堰呢?

(投影修建原因:

岷江上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一到程度平原,流速突然减慢,所夹带的泥沙石子随即沉淀下来,淤塞河道。

每年夏秋水势骤涨,都江堰市以下常常泛滥成灾。

雨季过后,又会出现干旱。

——为了灌溉农田,变水害为水利。

3、合作找出都江堰的修筑者、地点、作用

【总结】都江堰根据防洪灌溉的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控制内江、外江的江水流量,使原来“旱涝多变”的成都平原变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两千多年了,至今还在造福于人民,这样高超的设计和工程质量不能不令人赞叹!

 

 

学生阅读课本:

晋国被一分为三,齐国被大夫田氏取代

 

学生代表说故事:

纸上谈兵等等

 

学生阅读材料,结合课本进行概括归纳

 

学生阅读课本

 

学生阅读课本进行归纳

 

学生思考

 

学生合作和讨论

 

提高学生对历史线索的串连能力

 

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

 

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加深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复杂的知识结构。

 

让学生多思考,多动脑

 

培养学生史实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课堂小结

学习这一课让我们了解了春秋时期是上承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下启战国由分裂迈向统一,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风云激荡、英雄辈出的特殊时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导致原有的各种制度遭到破坏,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剧烈的变化,整个国家出现了割据纷争的局面。

总结提升

板书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辩护

一、战国七雄

1、过程: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2、特点

3、战役

二、商鞅变法

1、背景:

生产力的发展

2、目的:

富国强兵

3、时间

4、内容

5、作用:

为秦灭六国奠定基础

三、都江堰

1、设计人:

李冰父子

2、作用:

天府之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