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4658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docx

《六年级语文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docx

六年级语文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

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

《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

《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福的事情。

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

  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

二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本组课文学习,共同感受真情的美好,并让爱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根。

2、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了美好情感。

3、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美感和韵味来。

4、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能规范书写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

1.学会18个生字,正确读写“勉强、心惊肉跳、忧虑、抱怨”等词语。

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通过本组课文学习,共同感受真情的美好,并让爱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根。

4.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了美好情感。

教学措施

1、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    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进度

计划授课时间

课题

计划课时

2016、9、28

8、穷人

2课时

2016、9、29

9、别饿坏了那匹马

1课时

2016、10、10

10、唯一的听众

2课时

016、10、12

11、用心灵去倾听

1课时

2016、10、13

口语交际.习作

3课时

2016、10、17

回顾.拓展三

1课时

9、穷人(2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积累本课的生字新词,运用各种方法理解“抱怨”、“忐忑不安”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通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4、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点:

从人物的行动、语言、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及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理想象是难点。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关键问题:

质疑导入,引出“穷人”

活动流程:

1、板书“穷”,同学们,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穷人》,它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对于列夫·托尔斯泰你了解吗?

(交流这位作家的资料)

3、质疑导入,引出“穷人”

活动二、初读课文,了解“穷人”

关键问题:

理清课文脉络

活动流程: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

2.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二)反馈检查:

1.学习生词,指导书写。

2.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理清文章的脉络。

活动三、品读感悟,对话穷母亲

关键问题:

找找课文哪些地方写了“穷”?

找出相关的语句深入体会。

感受穷人生活的艰难

活动流程:

(一)默读课文。

思考:

课文哪些地方写了“穷”?

找出相关的语句深入体会。

(二)根据学生汇报,品读写“穷”的内容。

1、自由小声地读课文1-7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能体现穷人“穷”的语句,用笔写出自己的感受或疑问,

2、引导学生理解桑娜家的穷,感受桑娜的勤劳。

3、引导学生理解西蒙的穷,感受西蒙伟大的母爱。

4、感受穷人生活的艰难

5、汇报交流,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桑娜沉思的内容,追问:

“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顾惜”“冒着寒冷和风暴”“从早到晚”等词中体会到①夫妻俩的辛劳②缺少穿的③食物单一,从而感受到穷人生活的艰难。

6、细读中体会穷人的“勤劳”。

过渡语:

学习完1-7自然段,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吗?

引出问题:

“桑娜家如此穷困,为什么文中写道:

这间渔家的小屋里为什么温暖而舒适?

”引生讨论,并能透过字里行间,对比室内外的环境、桑娜家与西蒙家的区别中再次感受穷人生活的困苦及穷人的勤劳。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复习孕情,再现穷母亲

教师配乐导入:

昨天,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外面又黑又冷,桑娜去探望生病的女邻居西蒙。

她猛地推开西蒙的家门,西蒙的屋子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她发现西蒙仰面躺着,一动不动,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想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他们睡得又香又甜。

你看到此情此景,你会怎么做呢?

桑娜的选择又是怎样呢?

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活动二、品读感悟,对话穷邻居

关键问题:

解析文本,体验“穷人”的高尚品质。

活动流程:

(一)赏,桑娜的善良

1、默读课文8——11自然段。

思考:

把课文中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出来,写上自己的体会。

2、学生汇报,顺学而导,重点指导品读以下的句子: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2)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那也活该,我自作受。

……嗯,揍我一顿也好!

”此时,桑娜内心充满了(生会说出“担忧“)

(二)赏,渔夫的善良

1、学生默读课文12——27自然段,边读边划,划出使自己感动的句子,边读边想,在书本的空白处写上批注和感受。

2、小组中交流感受。

3、学生汇报。

(1)相机指导体会两次沉默。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

唉!

她死得好惨哪!

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

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①学生汇报感受。

②学生质疑,理解桑娜的沉默。

③学生感情朗读。

(2)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

”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快去!

别等他们醒来。

①学生自由朗读体会.

②学生汇报体会

活动三:

进入角色,升华感情

关键问题:

用上本课所学的方法写,想象渔夫一家怎么“熬”日子的?

活动流程:

1、创设情景,进入角色,引导学生从渔夫的神态、语言、动作中体会渔夫的思想,并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

2、创设情景,想象渔夫一家怎么“熬”日子。

相机进行小练笔。

小练笔:

想象渔夫一家怎么“熬”日子的一个片段描写,引导学生用上本课所学的方法写,如:

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神态描写。

3、学生汇报反馈。

4、引导学生体会渔夫的品格。

5、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6、指导体会作家结尾的巧妙。

作业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baoyuan  baoyou   chaoshi   chenmo 

( 抱怨 ) (保佑 ) ( 潮湿 )  ( 沉默  )  

 quansuoqiaoda    zaogao    daomei

( 蜷缩 ) ( 敲打)  ( 糟糕 )  ( 倒霉 )

2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汹涌澎湃)的海浪    天气(恶劣)(蜿蜒 )的海岸   

(寒冷的)夜晚(清新)的海风    屋子(温暖而舒适)

板书设计:

    西蒙伟大的母爱

穷人桑娜勤劳、善良……

    渔夫宁可……也不……          

 

教学反思:

 

10、别饿坏了那匹马(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对我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揭题,质疑

关键问题:

质疑课题

活动流程:

1、先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一遍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

2、从课题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关切、怜爱、心疼、急切、)

活动二、初读课文

关键问题:

1、课文中真有这匹马吗?

  2、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3、知道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1、大声朗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思考三个问题:

2、反馈:

(1)、课文中真有这样的一匹马吗?

(2)、它是从何而来的?

那残疾青年为什么要骗“我”呢?

(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我们先看课文主要出现了几个人物?

要概括课文的主要的内容,先看看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故事。

3、根据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故事,连起来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要求简洁)

活动三、再读课文

关键问题:

从残疾青年的神态、动作、语言中你感受残疾青年的爱心。

活动流程:

1、“别饿坏了那匹马”,这是一个谎言,这个谎言、终被揭穿之前,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就已经有很多破绽了,快速默读,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把你自己的理解简洁的写在句子的旁边。

2、反馈:

你从哪里看的破绽来了?

(“一愣 一亮 认真的看”几个关键词着重变红)

一愣是为什么,一亮表示了什么?

(读出一灵机一动的感觉来)

有必要“认真的看”吗?

为了什么?

(用心良苦)

从残疾青年的神态、动作、语言中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残疾青年?

(爱心,机智等)

从“拼命”中感受到的是什么?

3、再默读课文,思考“别饿坏了那匹马”字里行间让我们看出了这是个谎言,一个美丽的谎言。

“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话成了一句多么动听的话呀。

默读课文,快速划划,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说的。

(1)、“以后把马草卖给我”,同学们想想,残疾青年的这句话,为“我”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啊?

(2)、“别饿坏了那匹马,行吗?

”在后面加上“行吗”,来读读,你能读出什么来?

(好象是残疾青年在求着“我”在帮他的忙似的,

(3)、看出了残疾青年是个怎样的人?

活动四:

拓展练笔 提升感情

关键问题:

当我面对着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时,我明白了什么?

活动流程:

1、当“我”推开了这扇门,也就揭开了这个美丽的谎言,当我面对着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时,我直想哭,可是同时,我也明白了。

同学们,你们觉得面对现实了,我到底明白了什么?

把它写下来。

2、交流小练笔。

板书设计:

别饿坏了那匹马

“我” ——白看书   感动

父  亲 ——打“我”  要求我扯马草换钱看书

残疾青年 ——骗我有马  买了马草 

碧  云 ——合伙骗“我”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卖(  ) 摊(  )怒(  ) 扭(  )泰(  )

  买(  ) 滩(  )努(  ) 纽(  )秦(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忘返  身无() 片甲()()大吉

  来之()() ()流不息   理直气()  同心()力

教学反思:

 

11、唯一的听众(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

教学难点:

体会、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言行、环境方面的描写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谈话导入

关键问题:

揭题,质疑课题

活动导语:

1、教师:

同学们,在《穷人》中我们感受到()的桑娜和渔夫。

在别饿坏了那匹马中我们感受到()的残疾青年,我们从中感受到了真情的美好。

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就学习一篇令人心动的课文。

2、出示课题《唯一的听众》,齐读课题并质疑。

活动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关键问题:

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活动流程:

1、自由读,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新词。

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反馈

(1)、字词悠悠白痴蹑手蹑脚沮丧庄重羞愧嘿洋溢珍藏仪式溜走抱歉割舍

字音重点溜蹑字形重点歉割(指导书写)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活动三: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关键问题:

(1)课文首尾写作有什么特点?

(2)从这两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活动流程:

1、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1)课文首尾写作有什么特点?

(对比)

(2)从这两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我一开始是个音乐白痴,后来成为一个有名的小提琴家。

(3)能当着成百上千的人演奏小提琴,成了小提琴演奏家。

这一切都总是使作者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唯一的听众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活动一:

深入学习,体会情感

关键问题:

这位唯一的听众,她不曾给过作者拉小提琴技巧的指导,也不曾给他讲解过拉琴的窍门。

那么,她是怎么帮助作者的呢?

是怎样做唯一的听众的呢?

她为什么要称自己耳聋呢?

活动流程:

1、带着这些问题来细读课文。

2、自己默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

一边用心地默读,一边思考:

作者和老人是样相识的?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

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

我能做你的听众吗?

每天早晨?

“真不错。

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谢谢你,小伙子。

(1)、第一次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些话?

(2)、第二次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①同桌合作朗读

②想想老人为什么要这样说?

(鼓励他)

③如果你是这位拉小提琴的人,你会有什么感受?

④对文中的作者受到老人的鼓励,内心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⑤什么是从为有过的感觉?

以前,他得到过鼓励吗?

这样的语言不单单在当时产生了这样的作用,给作者带来快乐的情感体验,还有着其他很大的作用呢!

课文有一段就集中描写了。

这个作用是通过什么写出来的?

( “很快……像深深的潭水……”)

在老人这样鼓励的语言下,作者有了怎样的变化呢?

(心情、行动、态度)

(3)第三次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活动二:

读懂“平静”,理解内心

关键问题:

课文还写了几次老人鼓励和关爱的眼神,是不是啊?

那么课文几次写到老人的眼神呢?

含义是什么?

活动流程:

1、请你找一找,画一画,体会体会。

描写眼神的一个共同的词语是什么?

(平静)

2、老人用平静的眼神望着作者,有什么含义吗?

(消除紧张、鼓励、给予自信……)

3、作者为什么感觉老人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呢?

他从老人的眼神里读出了什么?

活动三、解题,升华情感

关键问题:

明确这位“唯一的听众”是怎样的一位听众?

活动流程:

1、教师引导:

老人给作者信心,带领他度过了练琴起始的艰难阶段;老人给他鼓励,带领作者体验练琴中成功的喜悦;老人带给他享受,带领他走向音乐的美好境界。

老人用细心关注作者,用爱心温暖作者,用诚心感动作者,用热心鼓励作者。

这位“唯一的听众”是怎样的一位听众啊?

2、当作者得知这位“聋子”竟然是音乐学院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时内心有千言万语,第二天清晨在小树林里我和教授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请写下来。

(学生练笔)

板书设计:

11、唯一的听众

真不错

我的内心已经感受到了

平静的望着我

自信成功

作业设计:

1、选字填空。

授    受经(受)  教(授)  讲(授)    享(受)

竟    竞(竞)赛    (竞)走    (竟)然    (竞)相

2、在括号中填入合适的词语。

铺满(落叶)  独享(美丽)  充满(神秘感)    感受(音乐)

举行(仪式)  面对(困难)  演奏(乐曲)    珍藏(秘密)

3、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老人叫住我,她说:

“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

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2)“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

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3)“聋子?

”妹妹惊叫起来,“聋子!

多么荒唐!

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而你竟说她是聋子!

” 

教学反思:

 

12*用心灵去倾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

抓关键词体会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教学难点:

抓关键词体会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活动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问讯处吗?

2、有这样一个人他与在问讯处工作的苏珊为从为谋面,却如同第二个母亲,是什么让他这样深深地记住这位工作人员,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用心灵去倾听。

活动二、尝试初读,整体感知

关键问题:

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活动流程:

1、提出要求:

通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快速浏览全文,简要说出文章的写作思路。

活动三、精读品析深入情境

关键问题:

活动流程:

1、学习1——6节手指被砸热情帮助

(1)、从为谋面却如同第二个母亲,苏珊为何有如此魅力,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交往过程去体会感悟。

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结合学生谈话,教师相机引领精读品析重点句子)

2、学习第7自然段(经常询问耐心帮助)

交流出示重点句谈体会

我经常偷偷地和这个小精灵聊天。

我总是问她很多事情。

小精灵总是耐心的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1)抓住重点词语谈感受。

苏珊是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

苏珊面对“我”一个个简单而幼稚的问题,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

这两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2)朗读体会

3、学习第8自然段(爱鸟死亡机智安慰)

交流出示重点句谈体会

(1)是什么原因让苏珊说这番话?

(2)我没有说,苏珊怎么知道我很伤心?

(3)苏珊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答案?

(理解后并尝试朗读)

(4)听了苏珊的话,“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读第11自然段)

小结:

去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

苏珊是多么的善良、乐观。

4、学习10——25自然段(长大后苏珊却不幸病逝深切地怀念)

(1)、对于作者,苏珊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

是呀,她虽为曾谋面却如同第二个母亲。

当我知道电话是怎么回事,非常想认识她。

抓住关键用抓关键词句体会的方法自学第11——25自然段。

(2)、交流出示重点句谈体会

5、小结:

课题“用心灵去倾听”,是对苏珊工作的高度概括与肯定。

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此时此刻作者的深切怀念也包含在课文的字里行间。

板书设计:

手指被砸热情帮助

12、用心灵去倾听经常询问耐心帮助

爱鸟死亡机智安慰

不幸病逝深切怀念

作业设计:

1、写出划线词的近义词

  ①小时候,家里最让我着迷的是那台老旧的电话机。

(  )(  )

  ②"问讯处"是召唤她的密语。

(  )(  )

  ③我非常想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母亲的人。

(  )

2、找出和下面句子相照应的语句抄下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她沉默了一会儿说:

"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

  "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课文多处运用前后照应的手法的好处是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也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本组教材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阐述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鹿和狼的故事》以罗斯福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阐明了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

告诫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这一客观规律。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记述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深深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类应该珍惜和热爱土地的强烈情感。

《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一个山野老农,他将毕生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2、通过学习课文,加深对地球的了解,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4、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2、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措施

1、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3、启发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进度

计划授课时间

课题

计划课时

《只有一个地球》

2课时

《鹿和狼的故事》

1课时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2课时

《青山不老》

1课时

《口语交际》

3课时

13、只有一个地球(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