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教案湘教版最新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4653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册教案湘教版最新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全册教案湘教版最新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全册教案湘教版最新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全册教案湘教版最新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全册教案湘教版最新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册教案湘教版最新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全册教案湘教版最新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册教案湘教版最新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册教案湘教版最新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全册教案湘教版最新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案湘教版最新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音乐

8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举杯祝福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流畅富于弹性的声音大胆地演唱《举杯祝福》。

2.能说出调号的概念,认识G大调在五线谱上的唱名位置,能在五线谱上视唱本课G大调的两条视唱曲

(1)

(2)。

二、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举杯祝福》,能用肢体动作体验,感受音乐。

三、教学难点:

歌曲节奏、情绪、声音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青春舞曲》,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2.导语:

同学们好!

伴随着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到音乐教室。

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

它是哪个民族的?

3.范唱《举杯祝福》(显示课题《举杯祝福》)

(二)聆听感受

思考1:

说说这首歌曲表现怎样的情绪?

节奏有何特点?

思考2:

听听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

(三)走进新疆——乌兹别克族

1.师:

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走进新疆的乌兹别克族!

去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舞蹈音乐。

2.师:

看!

漂亮的乌兹别克女孩来到我们教室,她们邀请我们班同学一块用歌声来举杯祝福。

(活动设计;班上几位女生戴上乌兹别克族小帽,像漂亮的乌兹别克族女孩。

(四)学唱歌曲

1.活泼并具有舞蹈感的节奏学习:

(板书典型的节奏)

活动1:

第一条,有几种节奏型?

(3种)全班分成三组,每组同学一种节奏型,口念并拍手,要求连贯起来,像一个人在完成。

活动2:

第二条,有几种节奏型呢?

(2种)全班分两组,每组同学一种节奏型,口念并身体自由律动。

活动3:

第三条,请四个同学接龙,要求口念并加不同的身体部位的律动。

2.节奏下加歌谱,歌词的学习。

活动设计1:

指导学生用手的高低感觉旋律高低的走向。

活动设计2:

每句歌词中能否找出一个要强调的字或者词语,把它用声音强调出来。

3.师:

发现旋律是否有相同之处?

生:

第一、二乐句相同。

师:

旋律还大量用了同音反复。

4.师:

注意“嘿”字唱几拍?

生:

四拍。

活动设计:

请用手从胸口往前延伸,心里数1、2、3、4.既体会时值唱四拍的感觉,又感觉把这个长音像礼物状送给观众。

5.师:

想想生活中,什么情况下,我们的爸爸、妈妈想喝上一杯?

(想象“举杯”的场景)

请同学们齐读演唱提示:

“别比雅拉”意为“一杯酒”,这里用来表示欢呼之意。

活动设计:

我们可一手划圈甩动,并体会用大声吓观从的声音来歌唱,从而体会内心的欢呼之情。

6.师:

《举杯祝福》是祝福什么?

生:

祝福家乡人民幸福安康、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7.师:

同学们说说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几件令国人骄傲的大事?

生:

(自由作答)

8.同学们有了情感的共鸣,感觉内心像大海在翻滚。

活动设计:

演唱时可先把双手交叠在胸口,再慢慢往前拉,感觉由内而外的激动之情。

9.请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流畅富于弹性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音乐知识——调号

1.对比简谱与五线谱中的调号。

2.调号的概念。

3.唱C大调与G大调音阶,对比感受。

4.课堂练习:

视唱练习

(1)

(2)条。

(六)编创与展示

1.新疆乌兹别克族人民有歌必有舞,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舞蹈动作,上台展示。

2.学生手拉手,围成圈,在教室里边唱边舞。

(七)课堂小结

1.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2.要求学生课后背唱歌曲《举杯祝福》并收集新疆的民歌,下节课展示交流。

第一单元举杯祝福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一、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举杯祝福》,欣赏歌曲《国家》。

2、学习六孔竖笛C调的演奏指法,进行竖笛吹奏练习。

二、教学重点:

学习六孔竖笛C调的演奏指法,进行竖笛吹奏练习。

三、教学难点:

学习六孔竖笛C调的演奏指法,进行竖笛吹奏练习。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随节奏大胆地演唱歌曲《举杯祝福》,能用肢体动作体验,感受音乐。

2、学习六孔竖笛的演奏指法。

对照教材P12的指法表。

3、练习曲目P12

(1)

(2)(3)。

4、学生先吹奏好六孔竖笛的指法对照表,然后再随情况吹奏练习曲。

5、布置课后作业:

练习吹奏P12

(1)

(2)(3)。

P11活动与练习。

(1)视唱练习。

1、2.

(2)找一找,以下几个图案是由哪些常用的音乐记号组成的。

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一、教学目标:

1、完整地聆听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在聆听过程中能哼唱乐曲的音乐主题,感受唢呐的音色特点和乐曲所表现的情境。

2、能参考教材的提示文字,说出二胡的表现力。

在对比京胡与二胡音色、哼唱音乐主题等活动中,能认真欣赏乐曲《江河水》《夜深沉》。

二、教学重点:

完整地聆听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对比聆听乐曲《江河水》和《夜深沉》。

三、教学难点:

感受乐器的表现力、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意境。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说出“我是歌手”比赛中所关注过的伴奏乐器。

(二胡、竖琴、小提琴、竹笛等)

(二)新课教学

1、了解二胡、京胡

(1)欣赏音乐片段(《江河水》二胡、《夜深沉》京胡),区别二胡、京胡的音色。

师:

我们听到的音乐当中一段是二胡演奏的,一段是京胡演奏的,京胡的音色感觉怎么样?

它们同属于拉弦类乐器,你们猜哪一种琴筒大一些?

(2)出示两种乐器图片并介绍。

师:

京胡音色清脆、嘹亮,而二胡则相对柔和一些。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是北方的民间乐器。

二胡木制琴筒一端蒙蟒皮,京胡竹制琴筒蒙蛇皮,且琴筒较二胡小,声音自然尖细一点,京胡主要用于京剧伴奏。

师:

对于我们的国粹京剧大家听说过哪些剧目?

(生:

《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表演的梅派经典名剧之一。

师:

同学们知道讲的是什么故事吗?

(生回答,师补充。

)而我们刚刚听到了《夜深沉》就被用到了虞姬舞剑的场面中,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京剧《霸王别姬》片段。

(3)欣赏京剧《霸王别姬》虞姬舞剑片段,感受京胡的表现力。

①哼唱主题片段。

②欣赏虞姬舞剑片段。

《江河水》原是一首东北管子曲牌的管子独奏曲,后经整理改编成二胡曲,流传更广,深受群众喜爱。

它以凄苦悲切和悲愤激越的曲调,哭诉了劳苦大众在旧社会遭受的压迫和剥削,声声血泪、仇恨满腔。

我们来比较一下同一首乐曲不同乐器的演奏又带给我们什么不同的感受?

(4)播放《江河水》管子演奏及二胡演奏片段,对比聆听。

管子独奏和二胡独奏各有特点,管子以其独特的音色和下滑音等特殊演奏技巧表现了乐曲凄凉和悲愤的情绪。

二胡独奏模仿管子演奏的特点,运用了民间揉弦方法和不揉弦的交替及弓法的丰富变化,使它别具一格。

师:

管子属于吹管类乐器,你们还知道哪些吹管类乐器吗?

(笙、竹笛、萧等。

师:

音乐不仅能烘托气氛,还能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响。

请听,下面是哪种吹管乐器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声音?

2、唢呐与《百鸟朝凤》

(1)播放唢呐演奏《百鸟朝凤》“鸟鸣”片段。

(2)出示鸟类图片及鸟鸣音响资料。

(布谷鸟、斑鸠、燕子、黄雀、画眉、猫头鹰)

(3)聆听乐曲第一主题。

①初听主题,感受音乐情绪。

②哼唱曲谱。

③复听主题,随乐哼唱。

④再听主题,问:

还听到哪些乐器?

其中,有一个不断反复演奏的固定曲调大家听出来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笙、竹笛、板、扬琴等。

(4)完整听赏乐曲,分组完成表格。

(5)简介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及唢呐相关知识

(6)拓展欣赏唢呐演奏《水浒传》主题曲,感受唢呐的艺术魅力。

3、小结。

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一、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声势练习,进行秧歌锣鼓与竖笛的活动与练习。

2、能认识管子、二胡,辨别其音色特点,说出其乐器分类。

3、在感受《江河水》的情绪、力度、速度变化,以及随乐哼唱该曲音乐主题的基础上,加深对二胡表现力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

目标1、2

三、教学难点:

目标3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活动与练习:

声势节奏练习

1、导入

师:

今天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个热身运动好吗?

看我们班哪组同学能最快、最准确地完成你的任务?

请看!

请听!

2、练习声势节奏,逐步完成锣鼓经合奏谱的感受体验。

竖笛练习

师:

好!

我们稍微休息、放松一下!

请看大屏幕!

(出示东北《大秧歌》。

1.用连音和断音的方式让学生分别跟琴视唱乐谱东北《大秧歌》一遍,由此体会演唱时带来的不同情绪感受。

东北秧歌的节奏富有变化,大量运用附点音符,因此一定要准确演唱谱中附点与“十六、八”的节奏。

2.东北秧歌经常用唢呐吹奏主旋律,我们这里没有唢呐,就用竖笛来演奏吧。

合奏练习

师:

感觉气氛还不够热烈啊,东北秧歌是一种民间的广场艺术,除了用唢呐,还要用上锣啊,鼓啊的打击乐器。

这些打击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对于招徕观众和激发观众的情绪、配合舞蹈动作、加强节奏、掌握速度、烘托气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来试试!

1.教师出示鼓、小锣、钹、大锣,第组选一个学生上台分别用鼓、小锣、拨、大锣合奏练习过的四条节奏伴奏,之后这四个同学为全班的竖笛演奏伴奏。

2.除演奏锣鼓的同学外,将全班剩下的同学分成三组,一组演奏竖笛,一组口念锣鼓经,一组进行声势伴奏,在老师的指挥下,进行锣鼓组、竖笛组、口念组、声势组合奏。

3.在合奏效果比较好的基础上,选出一个同学做指挥,剩下的同学将任务互换,再重新进行合奏,并进行秧歌伴舞。

(三)《江河水》的欣赏

1.导入

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合奏的一曲东北的《大秧歌》,东北秧歌是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热烈、欢快、豪放,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首东北的乐曲,它来源于辽南鼓乐,辽南主要指辽宁大边一带,辽南鼓乐是乐北鼓乐的一个分支,大量用于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当中,它不仅仅像东北秧歌一样,以唢呐为主奏乐器,事实上,辽南鼓乐最开始是用另外一种管乐器作为主奏乐器的,大家听听是什么乐器?

乐曲情绪如何?

2.欣赏管子演奏的《江河水》第一段,并进行交流。

(1)这种主奏乐器的音色怎样?

它叫什么名字呢?

(2)交流乐曲的情绪。

(3)演唱主题音乐旋律。

3.欣赏二胡演奏的《江河水》的第一段,并交流。

4.分段欣赏乐曲。

二胡演奏的《江河水》突破了原曲结构,加进了戏曲表现手法,加深了乐曲的艺术魅力!

(1)完整欣赏乐曲,进行乐曲结构分析。

(2)欣赏乐曲的B段,思考:

二胡主奏音乐中加入了什么乐器伴奏?

有几个小的乐段?

在情绪上与A段有什么不同?

表现了怎样不同的音乐形象?

(3)再现乐段的欣赏,思考并交流:

同学们听听与前面听的第一段还是第二段相似?

情绪有什么变化?

(四)课堂小结。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第三单元泥土的歌(三)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一、教学目标:

1.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有表民歌情地演唱藏族民歌《年轻的朋友》,喜欢聆听哈萨克族民歌《都达尔和玛利亚》、维吾尔族《阿瓦尔古丽》以及蒙古族民歌《银杯》,感受不同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与风格。

2.能够认真地参与课堂中的各种活动,积极发表个人见解与认识。

二、教学重点:

学唱藏族酒歌《年轻的朋友》,欣赏哈萨克族民歌《都达尔和玛利亚》、维吾尔民歌《阿瓦尔古丽》以及蒙古族酒歌《银杯》。

三、教学难点:

认知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民歌音乐特点与风格。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我们通过泥土的歌

(一)

(二),学习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了解了汉族民歌的风格和特点,今天让我们走进瑰丽的少数民族民歌,来领略各少数民族民歌不同的魅力。

(二)走进藏族民歌,听赏《年轻的朋友》

1.听赏歌曲《年轻的朋友》,提问:

你能从藏族人民生活的地理环境及风俗习惯出发谈谈这首歌在曲调、旋律上的特点吗?

2.简介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

3.简介藏族酒歌的特点及藏族人民喝酒的动作程序。

4.简介藏族舞蹈的特点及基本动作,并且引导学生随乐起舞。

5.学生随乐跟唱歌曲,边歌边舞。

6.老师带唱歌曲。

7.学生分组练习,上台表演。

(三)走进蒙古民歌,欣赏《银杯》

师:

和我们的藏族同胞一样,每当有尊贵的客人到来,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总会手捧银杯,唱着优美的洒歌给客人们敬酒,以表达他们的一片盛情。

1.聆听蒙古族民歌《银杯》,对比前面所学的藏族民歌《酒歌》,这首从节拍、速度、调式、旋律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2.随乐跟唱歌曲。

3.学生分成藏族和蒙古族两组,老师扮演客人,两组同学进行酒歌比赛。

(四)走近哈萨克族民歌,欣赏《都达尔和玛利亚》

1.简介哈萨克族,简介哈萨克族的代表乐器“冬不拉”。

2.听赏歌曲,学生思考:

这首歌有什么风格特点?

3.学生随乐跟唱歌曲。

4.分男女跟唱歌曲。

(五)走近维吾尔族民歌,欣赏《阿瓦尔古丽》

1.老师弹琴,引导学生跟唱《青春舞曲》。

2.老师范唱歌曲,学生思考:

与我们熟悉的《青春舞曲》相比,这首歌曲的旋律、情绪和节拍有什么特点?

3.老师简介歌曲及维吾尔族舞蹈基本手型体态,引导学生划拍跟唱歌曲。

(六)小结,课处探讨

1.你能在《都达尔和玛利亚》的旋律中找出哪几个旋律片段用了“同头换尾”的民歌创作方式?

2.请找出几首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四个民族民歌听听,再次感受其民歌特点。

第三单元泥土的歌(三)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一、一、教学目标:

1.随乐跟唱或哼唱《年轻的朋友》,欣赏哈萨克族民歌《都达尔和玛利亚》、维吾尔族民歌《阿瓦尔古丽》以及蒙古族酒歌《银杯》。

2.2.尝试根据旋律、节奏、速度、调式等要素,用自己的语言分析不同少数民族民歌的风格和特点。

学习“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并用它进行简单的旋律创作。

二、二、教学重点:

目标1、2

三、教学难点:

目标2

四、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哈萨克族民歌《都达尔和玛利亚》,维吾尔民歌《阿瓦尔古丽》和蒙古族酒歌《银杯》。

(二)随乐跟唱或哼唱《年轻的朋友》。

活动与练习。

(1)聆听下列民歌片段,将歌名与其所属少数民族用线连起来。

《阿里郎》苗族

《阿里山的姑娘》侗族

《歌唱美丽的家乡》朝鲜族

《蝉之歌》高山族

(2)创作实践三:

“换头合尾”。

①随琴哼唱下面两首民歌旋律,找出其内部结构的共同特点。

彝族民歌《彝族舞曲》

维吾尔族民歌《依拉拉》

P24

②尝试运用“换头合尾”的方式,为下面的音乐材料续写2-4小节,旋律,然后连起来唱一唱,看是否通顺、好听。

P25

(3)教师小结:

第四单元键盘上的舞蹈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一、教学目标:

1、能了解钢琴的起源以及简要的发展历史。

2、能分辨钢琴的音色,了解钢琴的发音原理,在作品中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3、能了解钢琴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认识中国现代青年钢琴演奏家,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听赏《月光》《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A大调波兰舞曲》《秋的喁语》,感受钢琴丰富的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

在音乐作品中感受钢琴丰富的表现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弹奏原创钢琴曲《g小调即兴曲》。

(二)钢琴的起源与发展

1、欣赏古钢琴演奏视频,回答提问:

古钢琴在强弱对比上与老师刚才弹奏的现代钢琴相比有什么不同?

哪一种强调对比更丰富?

2、介绍第一架钢琴诞生的时间、地点、制造人。

3、钢琴的分类

4、钢琴的音域

(三)钢琴的丰富表现力

1、你认识的钢琴家及听过的钢琴曲有哪些?

2、导入德彪西《月光》:

出示两张月光的绘画作品,其中一幅为印象派画作。

提问:

谁来谈谈这两幅作品有什么异同?

3、聆听德彪西《月光》片段,选择一幅符合音乐意境的绘画作品,并谈一谈选择的原因。

4、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小结德彪西《月光》特点。

5、介绍德彪西及《月光》创作背景。

6、小结:

钢琴将有代表性的节奏及飘忽的旋律向人们富于诗意地展现着月光如洗的画面。

7、欣赏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片段。

8、欣赏肖邦《A大调波兰舞曲》片段。

(四)钢琴的表现形式

(五)中国钢琴家的风采

(六)教师小结。

第四单元键盘上的舞蹈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一、教学目标:

1、完整聆听《c小调“革命”练习曲》《秋的喁语》,熟悉并能在作品欣赏中追踪乐曲的音乐主题。

2、能了解钢琴的起源以及简要的发展历史。

3、能了解钢琴史上的重要的代表人物;认识中国现代青年钢琴演奏家,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听赏钢琴曲《c小调“革命”练习曲》《秋的喁语》,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

在音乐作品中感受钢琴丰富的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

听辨,讨论,体验,欣赏,示范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键盘上的舞蹈,“键盘”在这里指什么?

生:

钢琴…

(二)钢琴的起源与发展:

1、介绍第一架钢琴诞生的时间,地点,制造人。

1709年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钢琴。

由意大利人克利斯托弗利制造。

2、教师提问:

同学们,你们见过有哪些造型不同的钢琴?

(学生回答)

师总结:

从外观看,分为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两类。

立式钢琴价格便宜,占地空间小,成为爱好者的购买对象。

三角钢琴则用于大型演出或专业人士。

3、钢琴的音域:

提问:

琴键上有哪些键呢?

分别有多少个?

生回答:

…..

师总结:

总88个,白52,黑36.

(三)钢琴丰富的表现力:

1、提问:

同学们,知道钢琴的英文吗?

生回答:

….

师:

piano即Pianoeforte的简称,其代表“弱和强”,那么我们就从蕴含钢琴表现力特点来欣赏曲目。

欣赏第一首钢琴曲,请思考:

作者,创作背景,所表达的感情。

2、听赏《c小调练习曲》

(师提问)什么是练习曲?

(学生回答)

(师小结)

分析此曲的曲式结构及情感表达

作品采用较自由的复三部曲式。

如火般热烈的快板。

寄托了音乐家肖邦深沉的忧郁和哀思。

3、欣赏《秋的喁语》

(1)导入,播放理查德《秋的喁语》。

(2)谈一谈:

与刚才欣赏的钢琴曲相比,在感受上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回答)

(3)介绍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

(4)分组讨论:

你对于古典钢琴音乐与通俗钢琴音乐有什么看法?

(播放讨论伴奏音乐《秋的喁语》)

(学生回答)

(5)师小结。

(四)钢琴的其它表现形式

提问:

刚才我们介绍的是钢琴独奏,同学们还了解别的钢琴表现形式吗?

(学生回答)

师小结,介绍其它表现形式。

四手联弹双钢琴钢琴协奏

(五)中国钢琴家的风采

1、介绍李云迪及其钢琴成就。

2、介绍郎朗及其钢琴成就。

(六)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这节课了解了钢琴这门艺术,钢琴艺术博大精深,以后继续探讨。

第五单元梨园百花

(二)花鼓戏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体验、对比欣赏湖南花鼓戏唱段,引导学生对花鼓戏这种舞台艺术产生兴趣,感受戏曲的魅力,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2、通过演唱、表演体验花鼓戏唱段《手拉风箱呼呼响》,激发学生对本土戏曲音乐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1、在对比欣赏体验中感受花鼓戏艺术的魅力以及艺术特征。

2、通过演唱、表演花鼓戏唱段《手拉风箱呼呼响》,了解花鼓戏在唱腔、表演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在演唱和表演《手拉风箱呼呼响》的过程中,正确的掌握和理会花鼓戏的韵味。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师:

我们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中华民族缤纷多彩的音乐世界中,有一种艺术形式同印度梵剧、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并称为“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风格多样,大概有360多种戏种。

(备:

生可能会说各种戏曲种类,那就答:

大家说的这些都是属于这一种艺术形式——戏曲)

2、问:

大家都知道哪些戏种呢?

——学生回答问题。

3、师:

看来同学们知道的戏曲种类很多嘛,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聆听音乐片段,猜猜它属于哪个戏种呢?

(注:

请听完再举手回答)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越剧

谁说女子不如男豫剧

谁料皇榜中状元黄梅戏

智取威虎山京剧

(三)讲授新课

(1)花鼓戏

1、师:

同学们非常厉害,今天周老师要带大家领略一种我们湖南本土戏种的风采,知道是什么吗?

——花鼓戏

2、师: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已有200多年历史,2008年入选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流行地区不同大致分成长沙花鼓戏、益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醴陵花鼓戏等六个流派,各具不同艺术风格。

1)、花鼓戏角色特点:

A、在中国戏曲中,把角色分成“生、旦、净、丑”等行当,请同学们看视频片段,想一想,剧中出现的人物,在戏曲中属于哪种行当呢?

(播放《补缸》、《刘海砍樵》片段)看后学生回答问题

B、大家从哪些方面判断出是生、旦、丑呢?

丑一般是什么形象?

旦、生呢?

C、师:

湖南花鼓戏以“三小”为主要角色进行表演,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2)花鼓戏的伴奏乐器:

A、问:

那我们来看看这个乐器像什么?

——出示大筒的图片

B、师:

这个乐器确实很像二胡,它其实不是二胡,音色跟二胡完全不同。

它是源自清朝的拉弦乐器,常给湖南花鼓戏伴奏,是湖南花鼓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花鼓大筒。

请听!

(播放大筒视频片段)

C、认识了花鼓大筒,还有这些乐器(出示唢呐、琵琶、笛子、锣鼓的图片)你都认识吗?

3)、花鼓戏的演唱语言特点:

A、师:

了解了花鼓戏的角色特点、伴奏乐器。

你们觉得湖南花鼓戏的演唱语言有什么特点呢?

老师想请同学们用长沙话来说说这句话——快点咯,快来咯,车子要开啦。

师:

你们觉得这像唱歌吗?

老师经常听外地人说长沙人讲话特别像唱歌,老师试着把这句话的音调找出来了,你们听听像唱歌吗?

老师把谱例、歌词分句唱出来。

再连贯的把旋律、歌词分开唱出来

B、师:

刚刚我们根据语言找出音调,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哼唱曲调,猜猜他是哪首长沙童谣呢?

老师哼唱《月亮粑粑》谱例

师:

很好!

这就是长沙童谣《月亮粑粑》,现在我们把音符带进去唱唱。

C、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别人说我们长沙话像唱歌了吧。

而且唱起来是不是特别像民歌小调?

其实湖南花鼓戏就是来自于我们的生活,源自湖南民歌小调。

请看!

这是节选自花鼓戏中的一个小乐句(出示PPT“女婿来补锅,瞒了丈母娘”)。

让我们用长沙话来说一遍。

出示谱例,师:

你们听听它唱起来是不是跟我们讲话差不多呢?

师带学生齐唱一次。

师:

通过这些体验,你们觉得花鼓戏在演唱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啊?

——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均以湖南地方方言为统一的舞台语言。

4)、花鼓戏的风格特点:

A、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想想,这个花鼓戏片段属于诙谐幽默的风格还是沉重苦闷的呢?

(播放《补锅》片段)

B、湖南花鼓戏大多数是诙谐幽默的喜剧,当然也有传统正剧

介绍《补锅》及选段《手拉风箱呼呼响》

1、师:

了解了这么多花鼓戏的知识,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花鼓戏唱段《手拉风箱呼呼响》,并思考几个问题,这个唱段的音乐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

唱段中出现的是小旦、小生、小丑哪些角色了?

两位演唱者在干什么?

——播放《手拉风箱呼呼响》片段。

2、这首《手拉风箱呼呼响》选自湖南花鼓戏的名剧《补锅》

3、简介歌曲背景:

A、《补锅》是由大家熟知的著名歌唱家李谷一于1965年首演的经典花鼓戏剧目。

B、介绍《手拉风箱呼呼响》歌曲背景

4、师:

现在就让我们唱一唱《手拉风箱呼呼响》来领略花鼓戏的独特魅力吧!

学唱《手拉风箱呼呼响》

(1)角色分配——师:

请大家看乐谱,唱段中有几个人物啊?

——兰英、小聪。

屏幕上老师用红框表示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