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版1000只肉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4633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9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版1000只肉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精编版1000只肉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精编版1000只肉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精编版1000只肉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精编版1000只肉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版1000只肉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精编版1000只肉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版1000只肉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编版1000只肉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精编版1000只肉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00只肉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述

一、项目名称

1000只肉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二、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承担单位名称:

xxxxx

项目负责人:

xxx

企业地址:

xx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简介:

xxxxx于2009年6月在金乡县工商局注册成立,属民营股份制企业,集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于一体,规划投资1000万元。

养殖基地占地40亩,其中畜禽养殖用地30亩,鱼塘10亩,可存养肉牛1000头,肉羊1000只,鱼40000尾。

项目建成后新增固定资产240万元,年创经济效益200万元。

场区建有青贮氨化池、沼气池,拟充分利用本地畜禽良种和秸秆资源,采取环保、无公害养殖模式,在全县畜牧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单位名称:

xxxxx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

工咨丙

工程咨询资格等级:

丙级

发证机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xxxxx委托xxx编制本项目申请报告的合同;

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金乡县有关行业管理部门提供的项目相关证明件;

4、国家、山东省和济宁市有关政策、法规、规划;

5、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

6、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五、可行性研究范围

根据项目的特点,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2、市场需求预测;

3、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4、厂址选择和建设条件;

5、公用工程及配套条件;

6、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择;

7、原辅材料供应;

8、环保与劳动安全;

9、节能与消防;

10、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11、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经济和财务分析。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力求提供较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对该项目是否可行作出可观、科学的结论,以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六、项目概要

(一)项目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根据产品的市场开拓情况,并结合资金筹措及协作配套条件的可行性,确定形成年存养1000只肉羊,年育成出栏优质肉羊2000只。

(二)项目实施地点

本项目位于金乡县卜集乡,占地面积60亩。

(三)原料及动力供应

1、主要原料

本项目所需主要原材料为草料、青贮料、精饲料、种羊等,均可在国内市场就近采购。

2、能源供应

水:

采用自来水,可满足项目需求。

电:

经济开发区建有变电所,本项目用电由变电所10KV进线,输出380V的生产动力用电和220V的办公生活用电,能满足项目需要。

(四)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1、主要土建工程

新增建构筑物占地面积共计1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计11200平方米。

2、主要生产及辅助设备

本项目新增兽医诊疗设备、外科器械设备、冷冻仪、电子显微镜、液氮罐、冰柜、冰箱、配种器械、采精器械、器皿、连续分装仪、鼓风干燥箱、标准型洁净工作台、电热恒温箱、水浴锅、电子天平、细管、青贮切割机、秸杆挤丝揉搓机、颗粒饲料机、锤片式饲料粉碎机、秸杆打捆机、送料车、清粪车、电脑及档案管理设备、电子地上衡等生产及辅助设备。

(五)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约为6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63.37万元,流动资金36.63万元。

(六)资金筹措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600万元,由企业自筹500万元,申请政府扶持资金50万元。

(七)项目实施效果

本项目改造投产后,正常年实现销售收入460万元,实现利税185.32万元,其中利润总额133.83万元。

项目投资利润率19.52%,投资利税率27.03%。

全部投资财务税前内部收益率为18.87%,投资回收期5.91年(含建设期1年),财务净现值(ic=13%)为283万元,均高于同行业基准指标。

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为50.01%。

本项目属于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中鼓励类第一条农林业第18项“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产品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成熟。

通过研究、计算分析,该项目投资少,投资回收期短;抗风险能力强,市场前景广阔;产品生命周期相对较长;投入产出比高,经济效益显著,符合行业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本项目技术上先进可靠,经济合理、市场前景广阔,环境,社会效益好。

项目建设是必要、可行的。

七、可行性报告编制过程

东营黄河三角洲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接受委托后,认真分析了已有基础资料,并进行了现场察看,提出了工程初步方案,经与建设单位有关人员分析,达成共识后,着手指导修改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过程中,本着客观、科学、合理、经济的原则,对工程方案中的具体问题与建设单位多次沟通商讨,对主要工程方案进行了调整优化,最终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方案。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论证和对投资估算、效益进行分析,力求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做出客观、科学、公正的论述,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八、简要结论研究

本项目改造投产后,正常年实现销售收入460万元,实现利税185.32万元,其中利润总额133.83万元。

项目投资利润率19.52%,投资利税率27.03%。

全部投资财务税前内部收益率为18.87%,投资回收期5.91年(含建设期1年),财务净现值(ic=13%)为283万元,均高于同行业基准指标。

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为50.01%。

本项目属于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中鼓励类第一条农林业第18项“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产品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成熟。

通过研究、计算分析,该项目投资少,投资回收期短;抗风险能力强,市场前景广阔;产品生命周期相对较长;投入产出比高,经济效益显著,符合行业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本项目技术上先进可靠,经济合理、市场前景广阔,环境,社会效益好。

项目建设是必要、可行的。

 

第二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生产规模

1.1

标准化肉羊

1000

1.2

羊粪

1000

2

总投资

万元

600

2.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563.37

2.2

流动资金(铺底)

万元

36.63

3

投资指标

3.1

单位产品占用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只

0.56

3.2

百元销售收入占用流动资金

元/百元

7.96

4

全厂定员总计

30

其中:

工人(含辅助工人)

22

工程技术管理人员

8

5

全年生产天数

a

330

6

能源动力等消耗

万度/a

31.68

m3/a

35970

7

本项目占地面积

60

8

年总成本(100%负荷)

万元

274.68

9

年销售收入

万元

460

10

年利润总额

万元

133.83

11

年税后利润

万元

100.37

12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a

15.33

13

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

只/人·a

33

14

投资回收期(税后)

a

5.91

含建设期一年

15

投资利润率

%

19.52

16

投资利税率

%

27.03

17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

18.87

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建设的必要性及优势

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大力发展肉羊产业是加快金乡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我区和全国肉羊产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养羊业在金乡县有着悠久的历史。

长期以来,养羊业一直是金乡县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后30年的发展,使金乡县养羊业有了长足发展。

目前,金乡县肉羊产业被国家列入全国肉羊优势产业带,这是国家为了应对入世后,全面提高我国肉羊产业国际竟争力的所采取的战略举措,也充分显示了金乡县肉羊产业在全国同行业中所具有的优势地位以及其在发展我区农村经济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但目前金乡县养羊业总体水平仍然较低,整个产业还未能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存在着生产周期长,周转慢,出栏率、商品率相对较低,羊产品质量、经济效益较差等现状。

只有加大肉羊生产综合配套措施的推广应用力度,才能使金乡县的羊产业真正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才能够使其在建设金乡县小康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才能为国家肉羊战略的顺利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本项目属于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中鼓励类第一条农林业第18项“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同时,项目不属于《闲置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中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二、金乡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性

建设项目全部属于金乡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同时符合金乡县城市规划。

三、实现肉羊良种化,推广科学饲喂技术,是巩固“封山禁牧”,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我国传统养羊方式主要是放牧和短期育肥出栏,由于草场超载过牧造成草原植被的破坏,加之干旱少雨等因素的影响,草原沙化、碱化、退化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党委、政府实施果断“封山禁牧”羊只转为舍饲圈养。

因此,引进优良品种,建立杂交改良生产体系,大力推广舍饲养殖技术,开展羔羊集中舍饲育肥,引导农民改变传统放养习惯,既实现了畜牧养殖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又提高了金乡县养羊科技水平。

四、发展良种羔羊肉生产,是金乡县肉羊产业化发展的正确选择。

近年来,金乡县已引进了肉用羊种羊,在进行纯种扩繁的同时,开展了同地方品种的杂交实验研究,所产的杂种后代体型外貌趋向父本,生长发育快,可当年出栏,产肉多,改良效果明显。

据此,金乡县将发展肉羊肥羔生产确定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效提高农民收入的重点产业。

同时,从近几年国内市场看,羊肉价格稳中有升,羊皮价格随季节时高时低,羊毛价格持续下跌。

引进国内外高产优质品种,充分利用其繁殖率高、羔羊生长速度快等特点,改良本地羊,提高生长速度,改善羊肉品质,对推动当地肉羊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优质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实现增产、增效、增收的目的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当前,金乡县养羊业面临国家加快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和我国加入WTO后激烈的国际竞争,可谓机遇和挑战并存。

要想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金乡县肉羊产业需要从品种选育,优质高效日粮的研制、开发和利用,规范、合理、科学的饲养管理模式,疫病防制程序,优质青粗饲料的加工和应用等方面加强研究和推广,突出伊斯兰清真特色羊肉的开发和生产,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通过本项目的建立,带动金乡县肉羊产业整体生产水平的提高,把金乡县建成优质羊肉生产基地。

第三章市场分析

一、国内外肉羊养殖技术现状

1、国内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国内对羊肉的需求不断增加。

尤其是肥羔肉,以其较成年羊羊肉更鲜嫩可口的优点,近十年来需求量增长快速,同时也推动了肉羊业的进一步发展。

自90年代初开始,我国肉羊业不断升温,羊肉产量、肉羊出栏率明显提高。

我国绵山羊品种资源丰富,仅列入《中国羊品种志》的地方绵、山羊品种就有35个,列入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的16个,但是尚无专门的肉羊品种。

我国的肉羊产业才刚刚起步,近年来,我国陆续从国外引进无角道塞特、萨福克、特克萨尔等肉用羊品种,利用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技术(MOET)、常温人工授精技术等开展了纯种扩繁和同国内固有的绵羊品种杂交利用实验研究,以筛选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的最佳杂交组合,进一步建立相应的杂交繁育体系,已取得了明显效果。

如:

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八五”研究表明,用无角道塞特和小尾寒羊杂交,杂交羔羊在产肉性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产羔率为207.17%,3月龄断奶重达到29千克,6月龄体重达到40.5千克,杂交后代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

2、国外肉羊业的现状

20世纪50年代以来,法国、英国、新西兰、美国将养羊业重点由羊毛生产完全转向肉用羊生产。

如英国现有的38个羊品种,全部是以产肉为主的品种;新西兰肉毛兼用品种占品种总数的98%;美国占80%以上。

国外的多数发达国家都致力于肉用羊的培育和繁殖,而且主要特点是羔羊肉的生产发展迅速,产肉量与日俱增。

即使是在以饲养细毛羊而著称的澳大利亚,近年来也投入相当的力量发展肉羊生产。

东欧的一些国家虽然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时间较短,但其发展速度很快,生产水平并不落后。

国外肉羊生产的主要特点:

一是根据其现有品种的特点,利用科学手段,在短期内培育或引进肉用羊品种,在国内形成产业化、专门化的肉用种羊体系,同时利用各种先进的繁殖技术和手段,不断提高品种的利用价值。

二是充分利用杂交优势。

各国普遍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羊的品种资源情况,选择成熟早、生长快、体型大的羊为父系品种,选择繁殖力高、母性强、泌乳能力好的为母系品种,通过杂交生产出综合性能高的羔羊。

并且广泛采用现代化繁殖新技术如调节光照促进肉羊早期发情,提早配种,早期断奶,诱发分娩,集中强度育肥等措施。

尤其是运用同期发情技术,使母羊同时发情,统一配种,从而保证了羊肉的大批量生产,均衡上市,全年供应。

三是实行工厂化、专业化生产。

既集优良品种进行杂交配套,科学饲养,高效繁殖控制,疫病防制,环境调节,现代化经营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体化经营策略,建立工厂和专业养殖企业。

四是改良天然草场,建立人工草地。

对原有的可利用的草场,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大范围的改良工作,提高牧草质量和单位面积的载畜量。

在缺少或草场资源匮乏的地区建立人工草地,从而解决或缓解牧草资源短缺和饲养之间的矛盾,促进养羊业的发展。

二、国内外养羊业发展趋势

1、养羊业生产方向逐渐从以毛为主转向以肉为主。

世界养羊业长期以来一直以产毛为主,而把羊肉生产列为从属地位。

上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纺织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合成纤维产量增加,价格低廉,羊毛的地位逐渐下降。

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羊毛价格开始下跌,羊毛生产受到极大影响。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对羊肉的需求却逐渐增加,价格较好。

产品价格的变化促进了世界养羊业结构的调整。

目前欧洲大部分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等都以羊肉生产为主,羊肉生产占养羊业收入的90%左右,其中英国和法国所饲养的绵羊几乎都是肉用羊品种。

大洋州在世界养羊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素以羊毛生产著称,但从80年代开始,也向羊肉生产方向发展,新西兰调整速度较快,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肉羊生产和出口国;澳大利亚近年来也进行了大量有关羊肉生产的研究和探索,主要是利用美利奴母羊和肉用品种公羊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生产羊肉,逐步向羊肉生产方向发展。

2、从自由放牧向集约化饲养发展

发达国家的养羊业从60年代起逐步从自由放牧向集约化饲养发展,实行工厂化、专业化生产。

随着肉羊业的发展,养羊业的集约化程度将大大提高。

3、羊肉生产从成年羊肉向羔羊肉生产转化

羔羊肉具有精肉多、脂肪少、鲜嫩多汁、易消化、膳味小等优点,颇受国际市场的欢迎。

另外,羔羊阶段具有增重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产品成本低、便于集约化饲养等特点。

因此,近年来羔羊肉生产发展很快。

肉羊生产逐渐由成年羊肉转向羔羊肉生产,许多国家(如英国、新西兰、美国)已根据本国情况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羔羊肉生产体系,其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特点十分明显,有的羊场专门从事羔羊的繁殖生产,实行密集产羔,销售幼龄羔羊;有的羊场则专门进行羔羊育肥,大的羔羊育肥场每批可育肥万只以上,每年育肥3-5批,基本达到羔羊肉生产工厂化,饲养标准化,产品规格化的集约化水平,实现了周转快、产品率高、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高效养羊生产。

三、国内外市场需求分析

2010年国际市场羊肉价格大幅升高,羊肉市场在供需影响下也大幅走高。

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市场(如美国和欧盟)在需求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产量出现下降所致。

新西兰由于天气状况影响导致产量下降也是原因之一。

总体上看,近几年来,羊肉市场一直处于紧俏状态,价格一直以较大幅度上升。

2010年1-12月新西兰速冻羔羊全胴体伦敦市场平均批发价为4558美元/吨,比上年提高17.32%,比2006年高出74.04%。

2009年第二季度内,欧盟羊肉价格仍然处于上升状态。

其中,5月的平均价格上升到446.112欧元/100公斤,这个价格为2008年以来的最高价格。

6月的平均价格为441.192欧元/100公斤,基本处于正常水平。

美国的羊存栏数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羊肉产量也在减少,这种趋势直到2010年才有所缓和。

2009年第二季度羊肉产量为5000万磅(约2.27万吨),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7.41%。

2009年第二季度羊肉进口4300万磅(约1.95万吨),无出口。

这说明美国市场上羊肉供给仍然紧俏,需要增加进口满足国内需要。

专家们认为,未来国际市场羊肉价格将会进一步走高。

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羊肉产品仍将是短缺产品。

我国是养羊大国,羊只存栏数量居世界第一位。

但是,近年来羊肉进口额却高于出口额。

2010年,我国羊肉出口额为4180.85万美元,占羊产品出口总额的89.22%,同比增长1.03倍;进口额为4259.10万美元,同比增长10.35%;贸易逆差为78.25万美元。

羊肉出口目的地主要是阿联酋、约旦和我国香港地区,同比分别增长了2.59倍、21.16%和21.26%,合计出口量为1.78万吨,占我国羊肉出口总量的74.20%。

羊肉进口来源国主要是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进口量合计为3.30万吨,占羊肉进口总量的99.92%。

我国羊肉出口额排名前5位的省(市)有:

山东、内蒙古、北京、河北和甘肃,出口额合计为3672.60万美元,占羊肉出口总额的87.84%。

国内羊肉生产以大羊肉为主,羔羊肉产量少,涉外宾馆所需羔羊肉主要依赖进口,空运进口羊肉加上运费,价格高达200元/千克,按优质优价的原则,我们生产的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羔羊肉,价格不超过40元/千克,是空运进口羊肉价格的1/5,具有明显竞争力。

根据农业部畜牧司定点调查月报资料分析,2010年我国羊肉集贸市场平均零售价格为16.54元/斤,与上年相比提高3.44%。

其中,第四季度平均零售价格为16.76元/斤,与第三季度相比提高1.76%,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3.27%。

羊肉从第三季度开始明显上升。

羊肉主产区(包括山东,新疆,河南,河北,内蒙古,四川,江苏)全年平均价格为15.59元/斤,与上年相比提高5.05%。

其中,第四季度平均价格为15.71元/斤,与第三季度相比提高0.77%,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内蒙古价格上升,新疆和四川价格下跌。

主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广东)全年平均价格为19.72元/斤,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2.71%。

其中,第四季度平均价格为19.89元/斤,比第三季度提高1.64%,除北京下降5.66%外,福建、广东、天津和上海价格都上升。

从产销区价格走势来看,2010年羊肉产销区价格差价与上年相比有所减小,主要是由于产区价格升幅相对较大。

另外,销区价格变化幅度很小,与上年的大起大落形成鲜明对比。

肉羊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有利于我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较大幅度提高示范区养羊业经济效益,并带动农村农牧民增加经济收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转变,提高肉羊产业科技含量和羊肉产品附加值及市场竞争力。

在消费品牌上利用项目区聚集的特点和优势,开发生产以绿色食品和伊斯兰清真食品为主要品牌效应的特色羊肉产品,带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章建设内容、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第一节    建设内容

本项目位于金乡县卜集乡,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约11200平方米,形成年存养1000只肉羊,年育成出栏优质肉羊2000只。

一、主要土建工程

项目新增羊舍、库房、饲料加工间、办公楼、辅助用房等建构筑物占地面积共计11200米,建筑面积共11200平方米。

二、主要生产及辅助设备选型

本项目主要设备为兽医诊疗设备、外科器械设备、冷冻仪、电子显微镜、液氮罐、冰柜、冰箱、配种器械、采精器械、器皿、连续分装仪、鼓风干燥箱、标准型洁净工作台、电热恒温箱、水浴锅、电子天平、细管、青贮切割机、秸杆挤丝揉搓机、颗粒饲料机、锤片式饲料粉碎机、秸杆打捆机、送料车、清粪车、电脑及档案管理设备、电子地上衡等生产辅助设备。

第二节产品方案

一、产品方案确定原则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原则。

该项目生产及用地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针对市场需求原则

以市场需求来确定项目策略和产品品种、数量、质量,并能较好的适应市场变化

3、资源综合利用原则

4、环境保护原则

二、产品方案

根据市场预测,并综合考虑企业现状及产品销售情况,新上该项目为存养1000只肉羊,年育成出栏优质肉羊2000只。

产品产量和商品量表

序号

产品名称

单位

产品量和商品量

1

存养羔羊

1000

2

育成出栏肉羊

2000

3

羊粪

1000

项目建设标准:

本项目建设在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区域优势的基础上,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生产、高效益经营、高效率管理。

严格遵循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标准和欧盟EEC2092/91有机食品认证规定要求。

同时要求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按照国家环保总局2001年发布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标准和农业部NY/T388《畜禽环境质量标准》、GB16549-1996《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7959-1987《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等国家标准要求。

产品标准:

参照《NY/T5151—2002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管理准则》和《肉羊饲养标准NY/T816-2004》要求制定本企业质量标准,其各项理化指标,经检测高于国标和出口标准。

第三节建设规模

一、建设规模确定的依据和原则

本项目建设规模确定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有关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市场需求等。

项目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是根据同类产品市场的需求情况,所需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厂址建设条件和配套条件以及资金筹措能力,确定建设规模,使其达到经济规模。

二、建设规模

根据市场预测,结合建设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年存养1000只肉羊,年育成出栏优质肉羊2000只。

第五章厂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第一节金乡县概况

1、地理位置

金乡县地处中国东部的鲁西南平原腹地,地跨北纬34度52秒-35度40秒,东经116度7秒-116度30秒之间。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北依五岳之首泰山,南邻江苏、安徽、河南三省,与孔子诞生地同属济宁市。

总面积886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

金乡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金乡在夏商时代为有缗国,春秋战国时代为宋国之缗邑,秦朝设郡县,西汉时,因在金乡境内的高平山为汉武帝之子昌邑王凿墓时,挖出金子而定名为金乡县。

金乡县是中国著名的大蒜之乡。

由于这里具有温带地区风和日丽、四季分明、土质肥沃、雨水充足等优越自然条件,加上勤劳智慧的金乡人民广泛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所产大蒜个大、皮白、辣味适中、营养丰富,并具有高出一般大蒜几倍的药用价值,受到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赞誉。

出口130多个国家和地区,金乡大蒜的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比重居全国县(市)区之首。

2、自然地理

气候:

金乡县境内属温暖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夏季风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