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壁支护方案328.docx
《护壁支护方案32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壁支护方案328.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壁支护方案328
高新区中和片区怡馨家园(观东小区)安置房工程基坑支护、降水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述
高新区中和片区怡馨家园(观东小区)安置房工程四标段位于高新区南部园区,地处成都市高新区中和片区。
为一层地下室,地上18层住宅(20#、23#、30#、31#)、26层住宅(21#、22#)及相邻配套集中3层商业楼(32#、33#)组成。
本标段工程内容包括:
对应本标段地下室范围的总平附属工程,地上20#、21#、22#、23#、30#、31#楼及相邻的配套商业楼(32#、33#);总建筑面积约102683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13542平方米,层高3.9m;地上面积89141平方米)的房屋建筑、装饰、安装、红线内小区道路、污水管网、雨水管网、场外临时道路,地下室顶板的土方回填等(不含绿化种植土,不含高低压配电柜、绿化景观铺装工程等)。
结构形式:
商业为框架结构,主楼为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均为7度。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类别及防火设计等级为一类高层/一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室为一级。
本工程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
地下室防水层采用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屋面防水层采用3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厨房、卫生间防水层采用1.5厚JS聚合物防水涂料一道;外墙内侧采用水泥基复合膨胀玻化微珠保温层。
根据拟建物特征和拟建物场地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以及《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72-2004)规定,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
根据地勘报告,场地周边的地质情况可知,组成基坑边坡的土层为松散土,自立支撑能力极差,土体受水浸泡后极易坍塌,必须采取有效的基坑支护措施。
我公司本着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在拟建物特性与所掌握的场地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基础上,对基坑降水、护壁作出设计及施工组织方案。
二、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㈠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高新区中和片区,地势较平坦,场地大部分为农田住宅及厂房。
勘探点孔口高程介于477.10~479.79m,高差2.69m。
平均高程为478.36m。
经我公司再次整理后现在场地高差已不大,高程在477.8m左右。
场地地貌单元属岷江水系二级阶地。
(二)地层结构及分布
根据钻探揭示,场地地层主要由第四系人工堆积(Q4ml)杂填土、素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粉土以及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Q3al)粘土、粉质粘土、粉土、淤泥质粉土、细砂、粉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中砂、卵石及中生界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等组成,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杂填土(Q4ml):
杂色,松散,稍湿,以建筑和生活垃圾为主,夹少许粘性土等,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0.50~1.50m。
2.素填土(Q4ml):
灰黑色,松散,湿,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含大量植物根系。
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0.30~3.00m。
3.粘土(Q3al):
黄褐色,稍湿,可塑,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及钙质结核。
局部含少量灰白色高岭土,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0.90~2.70m。
4.粉质粘土(Q3al):
灰黄色~黄褐色,可塑,稍湿,主要由粘粒和粉粒组成,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及钙质结核,局部地段富集铁锰质结核;无摇震反应,光泽反应稍有,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0.80~4.40m。
5.粉土(Q3al):
褐黄色,中密,稍湿,主要由粘粒和粉粒组成,含少量铁锰氧化物,摇震反应较强,光泽反应无,干强度低,韧性较差;该层在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0.80~5.00m。
6.淤泥质粉土(Q3al):
灰白~灰黑色,可塑,湿,部分夹有机质,有腥味,光泽反应无,干强度低,韧性较差,局部含细砂较重,细砂与淤泥质粉土互层状分布,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1.30~4.70m。
7.粉砂(Q3al):
灰黑~青灰色,湿~很湿,松散,矿物成份主要由长石、石英组成,夹少量云母片,颗粒级配较好,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底部有薄层淤泥质粉土,层厚1.80~3.60m。
8.细砂(Q3al):
灰黑~青灰色,湿,松散,矿物成份主要由长石、石英组成,夹少量云母片,局部因砂粒含量的变化,相变为粉砂、粉土或中砂,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0.30~3.80m。
9.中砂(Q3al+pl):
灰黑~青灰色,湿,松散,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夹少量云母片。
该层主要分布于卵石层顶板且局部呈透镜体分布于卵石层中,层厚0.40~1.90m。
10.卵石(Q3al+pl);
深灰~青灰色,湿~饱和,松散~密实。
卵石成分主要由岩浆岩组成,呈亚圆形,一般粒径30~70mm,最大达150mm,含少量漂石,卵石状态主要呈微~中风化,个别卵石呈强风化,充填物主要为中细砂及圆砾,卵石层局部地段有中砂软弱夹层。
根据N120击数和卵石含量,卵石层划分为四个亚层:
1)松散卵石:
主要分布于卵石层顶板,卵石含量50~55%,排列十分混乱,绝大部份不接触,N120锤击数2~4击/10cm,
2)稍密卵石:
主要分布于卵石层上部及中部,卵石含量55~60%,大部分不接触,N120锤击数4~7击/10cm。
3)中密卵石:
主要分布于卵石层下部及中部,卵石含量60~70%,呈交错排列,连续接触,N120锤击数7~10击/10cm。
4)密实卵石:
主要分布于卵石层中下部,卵石含量大于70%,呈交错排列,连续接触,N120锤击数大于10击/10cm。
11.泥岩(K2g):
棕红色,稍湿,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主要呈中风化,其组织结构部分破坏,风化裂隙较发育,岩石相对完整,质较硬,岩芯呈20~50cm短柱状;局部顶部存在厚度0.50~1.20m的强风化泥岩层(其结构已部分破坏,含大量粘土矿物,质软,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极破碎,可用手折断或捏碎)。
该层未揭穿,目前最大揭露厚度9.60m。
以上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类型
场地地下水为赋存于第四系砂卵石层中的孔隙型潜水,受地下径流、大气降水补给;排泄方式以地面蒸发、地下径流为主。
2、地下水位
勘察期间正值平水期,但受邻近地区降水影响仅测得场地部分地下水水位,其埋深为4.20~5.70m,其标高在471.49~474.97m之间,抗浮水位可按历史最高水位475.00m考虑,结合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已有成功的降水设计与施工经验分析,砂卵石层富水性和透水性均较好,属强透水层;上部的粉土层透水性较弱,属弱透水层,基坑开挖之前应进一步核实地下水静止水位,可在勘探钻孔内进行复核,为基坑降水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3、地下水渗透性及其腐蚀性
结合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已有成功的降水设计与施工经验分析,砂卵石层富水性和透水性均较好,属强透水层。
上部的人工填土、粘土、粉质粘土、粉土、淤泥质粉土层透水性较弱,属弱透水层。
该场地地下水渗透系数K=20m/d(降水井施工时可进行抽水试验核验确定),场地环境为二类。
本方案按丰水期正常水位埋深2.8m(477.8-475.0)设计降水井。
基坑中心地下水位需降至470.75m以下,基坑中心降水深度4.25m。
三、基坑四周环境及工程特点分析
1、基坑形状较规则,基坑护壁深度为自然地面下约4.95m。
2、建筑场地较为开阔,建筑物均在基坑一倍深度影响范围之外,根据《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基坑工程安全等级划分,拟建基坑开挖安全等级为二级。
3、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信息本基坑工程需详细探测了解清楚的情况主要有:
详细探测了解清楚基坑四周影响范围内的市政地下管线及防空洞等情况。
4、基坑土壁以土层和卵石层为主。
应充分考虑土体的时空效应及蠕变性。
第二章基坑施工图设计
针对本工程,我公司进行了如下设计,保证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一、降水工程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2、《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
3、基坑支护要求
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5、《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JGJ120-2012)
6、《基坑开挖图》《总平面图》
(二)降水设计
主要水文参数选取:
静止水位:
hw=2.8m渗透系数:
k=20.0m/d
含水层厚度:
H=12.0m基坑降深:
S=11.6m
降水面积:
F=15300m2降水井半径:
=0.30m
本次设计静止水位2.8m。
确定等效半径
等效半径:
r0=
=69.9m
确定影响半径
影响半径:
R=
=359.4m
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公式:
式中
Q---------------基坑涌水量
r0---------------等效半径
R---------------影响半径
S--------------水位降深值
k---------------渗透系数
H--------------含水层厚度
则
=4985.15m3/d
单井抽水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q=
式中
q---------------单井抽水量
r---------------滤管半径
l----------------滤管长度
则q=
=383.74m3/d
确定井口数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n=1.1
=14.29,取n=15
⑥水位降低检验
等效影响半径:
R0=R+r0=359.4+69.9=429.3m
故水位降低:
S0=
=11.60m=11.6m
即S0=S,所以水位降低满足要求。
(三)降水井布置
基坑布井的周长约为536m,面积15300m2。
降水井考虑到深基坑施工需要在干燥环境,主要按基坑周边进行布置,并结合基坑开挖面积很大和以往的施工设计经验,在基坑边线2.0m范围内平均间距在35m左右,布置降水井15口;降水井的布置详见《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
(四)降水井结构
井点深度:
井点深度=地下水位+基坑中心降深值+滤水管长度+沉砂段
=2.8+4.25+10.0+2.5=19.55m
因降水管毎节长2.5m,并考虑管井露出地面的长度,决定采用20.0米的管井。
井深20.0m管径ф300mm
上部管7.5m滤水管10.0m沉砂管2.5m
缠丝距3mm
填砾φ5~8mm(含水层d50为1mm,填砾规格5d50~8d50)
拟采用30~50t/h、扬程大于25m的深井泵抽水(水泵型号200QJ50-30/6),排水管径为ф91~127mm。
在地下室内降水井施工上部管长度为7.5m,滤水管长度为10.0m,沉砂管2.5m(防止抽水过程中卵石层中的砂粒流失可致使卵石架空、地下室持力层承载力下降)。
二、基坑支护工程设计
从地质情况可以看出,构成边坡的土多为松散土,边坡属不稳定边坡,基坑开挖只有采取可靠的支护措施,才能确保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的安全,减少土石方挖运工作量,不影响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避免损坏市政管线。
㈠基坑支护方案选择
根据场地周围环境资料及地质勘察资料,并结合经济、工期等因素,采用喷锚支护施工。
详见基坑平面布置图。
喷锚支护是以新奥隧道法为理论基础。
在开挖形成的坑壁中,设置一定长度和密度的锚杆体,锚杆体与喷射砼层结构形成柔性支挡体系。
挡土体系与坑壁原位土体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形成一重力挡土墙式的支挡结构,从而提高坑壁的整体刚度与稳定性。
在机理上属于主动制约机制的支护类型。
结合本工程,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基坑喷锚支护体系本身具有较强的应力和变形调整能力,可避免因局部应力集中而导致整体破坏,变形较敏感段可在基坑开挖线上设置超前锚杆进行加固,增加支护体系的整体刚度。
(2)由于喷锚支护施工采用的是开挖一段支护一段的工艺流程,因此可对施工过程中基坑的变形作动态监测,随时检验和调整方案,消除事故隐患,提高技术安全性。
(3)采用边开挖边支护的工艺流程,施工时可交叉作业,互不干扰,因此,可节省工程总工期。
(4)喷锚支护由于充分利用了原位土体的强度,从而降低材料消耗,减少工程造价。
施工前必须调查清楚地下管网的走向及埋深,避免锚杆施工时伤及地下管网。
(二)设计依据:
(1)本工程地质资料、基坑施工参数、基坑四周环境资料
(2)《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4)《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范》(CECS96:
97)
(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6)《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
2005)
(7)《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JGJ120—2012)
(8)《理正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F-SPW》2012
(9)本工程地质资料、基坑施工参数、基坑四周环境资料
(10)《总平面图》
(11)喷锚支护设计理论采用:
①喷射砼→钢筋网→锚杆支护土壁设计计算方法,考虑支护与土体联合作用,并以注浆土钉设计作为参考后加以综合;
②工程类比法:
根据我公司在成都地区的实际项目设计施工实例类比;
③信息反馈法:
根据现场施工实测位移值(即时监控)对本方案设计进行修正。
(三)基坑支护设计计算:
我院遵循经济、合理、安全的原则,对本工程采用以喷锚支护结合放坡为主要技术措施等有效手段,进行基坑支护。
(1)设计参数取定
①场地内主要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计算时根据降水后土层疏干的实际情况及我院多年施工经验进行调整)
②支挡高度设计值:
H=4.05m;4.65m;4.95m
③附加荷载:
q=10kN/m2
放坡系数:
0.3
(2)支护设计计算书及简图
此部分为理正深基坑支护软件计算,设计计算简图、设计基本参数、坡线参数、超载参数、整体稳定计算结果及抗倾覆稳定计算结果见软件计算书。
(四)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概述:
参照软件计算结果,结合成都地区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根据本工程具体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实际情况,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概述如下:
(1)AF段
基坑深度4.95m
放坡系数:
0.3
锚杆排数:
N=3排
锚杆列距:
Sx=1.50m锚杆行距:
Sy=1.4m
锚杆长度:
L1=5m,L2=5m,L3=4m
(2)FF’段
基坑深度4.65m
放坡系数:
0.3
锚杆排数:
N=3排
锚杆列距:
Sx=1.50m锚杆行距:
Sy=1.3m
锚杆长度:
L1=5m,L2=5m,L3=4m
(3)F’A’段
基坑深度4.05m
放坡系数:
0.3
锚杆排数:
N=2排
锚杆列距:
Sx=1.50m锚杆行距:
Sy=1.5m
锚杆长度:
L1=5m,L2=4m
(4)A’A段
基坑深度4.05m
放坡系数:
0.3
锚杆排数:
N=2排
锚杆列距:
Sx=1.50m锚杆行距:
Sy=1.5m;
锚杆长度:
L1=5m,L2=4m
(2)其它参数
锚杆钢材:
φ48、δ3.0焊管
锚杆孔径:
D=50mm
锚杆泄浆孔:
钻φ6~φ8间距30㎝左右(呈梅花形),在锚杆入土端头1.5m内~4.5m内
锚杆倒刺:
用φ14螺纹钢间隔护焊于泄浆孔处(呈梅花形)
锚杆倾角:
a=10°~20°
钢筋网布置:
φ8@250×250
加强筋:
φ14@1500(1500);1500(1400);1500(1300)
锚杆与喷射砼面板连接处用φ14螺纹钢焊接加强
砼强度C20灌浆水灰比:
0.5
灌浆压力:
0.5Mpa喷射砼厚度:
80mm
以上设计参数详见喷锚支护结构示意图。
本设计方案只适用于本工程具体环境地质条件,施工过程中当环境地质条件(设计条件如基坑开挖超深)变化时需对本方案进行修正,对支护体系进行加固,以保证基坑的稳固安全。
第三章施工组织方案
一、施工准备
㈠ 供水供电
工程施工用水平均每天约80吨,设4个供水水源。
井管降水需用电源300KW,基坑支护工程所用用电设备如同时工作需用电源150KW,在场地中应设电工房,降水和基坑支护工程应分别安装配电盘和配电箱。
为保证降水的连续性,现场须备用200KW发电机二台。
㈡ 场地平整
在施工前,由建设单位完成场地三通一平工作,协调解决机具设备进场所遇到的障碍。
㈢ 地下管网及障碍物
在城区施工时,由于地下管网较多且分布复杂,容易损伤破坏地下管网,从而对基坑质量及环境保护带来危害,因此施工前必须查清地下管网的走向、埋深及管网质量现状。
一方面按程序请求甲方提供场地四周详细的管网资料,另一方面采取专用雷达探管仪探清楚管线实际的走向及埋深,确保施工时不伤及地下管网。
㈣ 临时设施
施工前,由我院对场地进行详细踏勘,并根据场地总平面图及建设方要求对施工临时设施进行合理规划,按照施工要求进行临时设施的搭设。
具体临时设施及规格如下:
⑴ 水泥库房 10×12m2
⑵ 砂、砾石堆场及砼搅拌场地20×20m2
⑶ 钢筋加工场地15×12m2
⑷ 材料工具房 4×6m2
⑸ 现场办公室一间4×6m2
⑹ 民工宿舍(80人) 24×6m2
⑺ 配电房一间4×3m2
⑻ 食堂一间3×6m2
㈤ 机具设备和人员组成
1.机具设备
1)CZ-22型冲击钻机8~10台
2)潜水泵85套(备用5套)
3)空压机6~7台
4)喷射机12~15套
5)电焊机4台
6)锚杆机8~10台
7)压浆机6~7台
8)切割机3台
9)修壁工具20套
2.人员组成
⑴.管理人员
1)项目经理
2)项目技术总负责人
3)技术负责
4)责任工长
5)安全员
6)质检员
7)技术员(资料员)
8)水电管理人员
⑵.施工工人
1)施工人员40人
2)钢筋工20人
3)砼工8人
4)普工15人
5)机操工16人
6)电焊工4人
7)电工2人
二、降水工程施工
本工程应进行合理的施工次序及交叉施工安排,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提高生产效益。
降水井凿井、排水管线安装及沉砂池制作可同时进行,由于场地地下水在约为5m左右,因此在降水井开始施工时可同时开始基坑中间部位的土方开挖准备及施工,在降水井及其附属工程完成大部分后开始进行土方开挖、喷锚支护施工,工程后期施工为地下水抽降、喷锚支护施工、基坑及周围建筑位移变形观测、土方挖运同时进行,直至基坑工程完工。
(一)、施工依据
降水井设计及平面布置图
《供水水文地质钻探及凿井操作规程》CJJ13-87;
《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98。
(二)、施工工艺流程
采用CZ-22型冲击钻机成井,泥浆护壁工艺成孔,其工艺流程如下:
测放井位——钻机就位——埋护壁管——冲击成孔——捞渣换浆——下井管——填砾——洗井(活塞与空压机联合洗井)——交验——放置水泵——所有降水井施工完毕后降水。
(三)、施工过程控制措施
⑴各工序施工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书和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及施工规程进行施工。
⑵施工前各级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施工要求,了解施工要点。
⑶成孔直径控制:
检查成孔直径是否达到600mm以上,主要控制钻头直径是否达到500mm,否则就应焊钻头保证钻头直径为500mm。
⑷成孔深度控制:
成孔后施工人员应现场测量成孔深度,成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后,停止钻进。
否则,必须继续钻进,以保证成孔深度。
⑸井管质量控制:
检查每孔光壁管和缠丝管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缠丝管在下,光壁管在上,管与管之间应焊接牢固,保证垂直度。
⑹井管结构及填砾:
井深为20.0m。
(7)洗井:
用活塞结合空压机洗井,洗至井管通畅、水清,含砂量小于1/10000,以保证降水质量。
(8)降水过程控制:
结合井位地质情况,井位附近无细砂层的井先降水,井位处有细砂时,待井内水位下降至砂层下面后,再开始降水。
控制出砂量,以保证降水不改变基坑的持力层原状土结构。
确保基础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降水由专人24小时负责,对降水设施进行观察和及时维护,对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进行定期观测并作记录,对降水过程中可能受到影响的周边建筑定期进行沉降观测并作记录。
对排水管网内沉积的砂及时清掏,对降水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并及时解决,保证降水工程正常进行。
若遇降水中停电,应立即启动备用发电机供电,以保证降水过程的连续性。
(9)、凿井施工中主要注意事项
A、冲击速均匀,掌握好井内泥浆浓度,保持井孔中浆液水位高度,防止井壁跨塌。
B、井管焊接牢固,铅正居中。
C、洗井彻底,直至水情砂净达规范要求为止。
D、砂层位置地段的井壁管用缠丝管,如果砂层较厚,井壁管外用纱布进行第二次缠丝。
、严格以上各个环节的过程控制,以满足施工用的降水深度,确保建筑物基础和地下室的顺利施工。
(四)施工降水
(1)降水井排水管采用管道内排水系统,并在现场设沉砂池6个(沉沙池位置应靠近城市下水通道),沉砂池采用最少240厚砖制成(必要时采用C20素砼或钢筋砼底板,板厚150~200mm),M7.5水泥砂浆砖砌池壁,池壁内外两层用防水砂浆抹灰一遍,水池内侧采用防水处理。
⑵抽水采用每井每泵排管(可采用3寸钢管或软管)降水,地面排管集中到沉砂池,抽出的水经过沉砂池沉淀过滤后,再集中排入市政管道中,沉砂池制作位置靠近城市管网接入口的下水道(现场确定具体位置)。
⑶为保证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沉砂池及排水管道应严格防渗防漏。
⑷抽水采用规格25~50T扬程30m的深井潜水泵使用,具体设置根据凿井时每口井的洗井出水情况以及抽水时动水位变化情况现场调整。
⑸降水时间段目前暂未确定,降水台班计算方式为:
每井每天3台班。
(五)抽水设备选择
根据降水井井深及出水量,选择YQ型深井潜水泵,流量25~50吨/小时,扬程不小于25m。
三、基坑支护施工
、施工依据
(1)本工程设计文件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1)
(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5)《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JGJ120—2012)
(6)《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7)《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范》(CECS96:
97)
(8)《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
2005)
、施工工序
土方开挖工作面→锚杆施工→人工修整壁面→挂网筋→主筋焊接→喷射细石混凝土→压力灌浆→下层土方开挖。
以上工序循环进行直至基坑底部。
、施工方案概述
1、锚杆布置依据现场情况按设计方案进行施工,锚杆采用φ48钢管,钢管留有泄浆孔(φ3~φ6),便于灌浆。
施工程序如下:
①人工修整土壁:
待挖掘机按开挖线开挖出工作面后,人工修整土壁,修至平整及满足设计放坡要求。
②锚杆施工:
用专用锚杆机将锚杆顶入地层中(与人工修整土壁可同时交叉进行)。
③挂网:
在每一段锚杆施工完成后,将编制好的钢筋网片挂在已修整好的壁面上。
④焊接主筋:
在钢筋网片的外面铺设主筋,并与锚杆焊接起来。
⑤喷射混凝土:
在上述工作完成后,向壁面喷射细石混凝土,喷射厚度5~8cm
6灌浆:
对锚杆进行压力注浆,使锚杆周围形成锚固体,增加抗拔力。
7在基坑顶面作1000mm宽以上的混凝土护顶,以免地表水体浸入护壁体系后土体导致土体变软失稳。
2、基坑壁表面采用喷射砼和钢筋网支护,土体内部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