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国际经济法》复习题集第2256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4494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考《国际经济法》复习题集第225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法考《国际经济法》复习题集第225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法考《国际经济法》复习题集第225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法考《国际经济法》复习题集第225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法考《国际经济法》复习题集第225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考《国际经济法》复习题集第2256篇.docx

《法考《国际经济法》复习题集第225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考《国际经济法》复习题集第2256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考《国际经济法》复习题集第2256篇.docx

法考《国际经济法》复习题集第2256篇

2019年国家法考《国际经济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依照《解决国家和他国国民投资争端公约》关于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管辖权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将案件提交中心调解或仲裁的要件?

A、争议当事人一方是缔约国国家,他方是另一缔约国国民或受外国投资者控制的缔约国国民

B、争议必须是直接产生于国际投资的法律争议

C、争端双方必须书面同意将争议提交中心管辖

D、一国加入该公约即意味着其自动接受中心的强制管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2节>国际投资争端的解决

【答案】:

D

【解析】:

中心管辖的条件有三:

①主体方面:

受理的争端限于一缔约国政府(东道国)与另一缔约国国民(外国投资者)的争端;但是,在争端双方均同意的情况下,也受理东道国和受外国投资者控制的东道国法人之间的争端;②争端性质方面:

受理的争端必须是直接因国际投资而引起的法律争端;③主观条件方面:

需要争端双方出具同意中心管辖的书面文件。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2.甲乙丙三国企业均向中国出口某化工产品,2010年中国生产同类化工产品的企业认为进口的这一化工产品价格过低,向商务部提出了反倾销调查申请。

根据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4年卷一42题,单选)

A、反倾销税税额不应超过终裁决定确定的倾销幅度

B、反倾销税的纳税人为倾销进口产品的甲乙丙三国企业

C、商务部可要求甲乙丙三国企业作出价格承诺,否则不能进口

D、倾销进口产品来自两个以上国家,即可就倾销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的影响进行累积评估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2节>反倾销措施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反倾销措施。

A项,《反倾销条例》第42条规定:

“反倾销税税额不超过终裁决定确定的倾销幅度。

”A项正确。

B项,《条例》第40条规定:

“反倾销税的纳税人为倾销进口产品的进口经营者。

”本题中,甲乙丙三国企业为该产品的出口商,B项错误。

C项,《条例》第31条规定:

“倾销进口产品的出口经营者在反倾销调查期间,可以向商务部作出改变价格或者停止以倾销价格出口的价格承诺。

商务部可以向出口经营者提出价格承诺的建议。

商务部不得强迫出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

”C项错误。

D项,根据《条例》第9条

3.2008年8月11日,中国甲公司接到法国乙公司出售某种设备的发盘,有效期至9月1日。

甲公司于8月12日电复:

“如能将每件设备价格降低50美元,即可接受”。

对此,乙公司没有答复。

甲公司于8月29日再次致电乙公司表示接受其8月11日发盘中包括价格在内的全部条件。

根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乙公司的沉默表明其已接受甲公司的降价要求

B、甲公司8月29日的去电为承诺,因此合同已成立

C、甲公司8月29日的去电是迟到的承诺,因此合同没有成立

D、甲公司8月29日的去电是新要约,此时合同还没有成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3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

【答案】:

D

【解析】:

甲公司8月12日的回复对原要约内容作出实质改变,已变成一个反要约,原要约失效。

对于这个反要约,根据《公约》第18条第1款规定:

“被发价人声明或作出其他行为表示同意一项发价,即是接受,缄默或不行动本身不等于接受。

”乙公司未答复,即为拒绝,而甲公司于8月29日再次致电形成一个新的要约,此时合同未成立。

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

4.甲国的纳税居民西蒙是甲国某银行的大股东,西蒙从该银行在乙国的分支机构获利260万美元。

依《服务贸易总协定》及相关税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甲国某银行在乙国设立分支机构,属于商业存在的服务方式

B、西蒙在乙国的收益不需要向甲国纳税

C、甲乙国均对西蒙的260万美元获利征税属于重叠征税

D、260万美元获利属于甲国人西蒙的所得,乙国无权对其征税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4节>国际双重征税

【答案】:

A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服务贸易的方式和国际税法。

A对,《服务贸易总协定》通过四种服务贸易方式来调整服务贸易,外国实体在另一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提供服务属于商业存在。

B错,西蒙是甲国的纳税居民,即纳税人对其居民所属国承担的是无限纳税义务,他需要向甲国纳税。

C错,两个国家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笔所得在同一时期征收相同或相类似的税收,构成国际重复征税,而不是重叠征税。

D错,即使乙国不认为西蒙是其纳税居民,乙国仍可行使来源国税收管辖权,乙国有权对西蒙从其设在乙国分支机构的所得征税。

5.波尔多是甲国地名,中国某企业为了推广其酒产品。

拟为该产品注册“波尔多”商标,据查波尔多是甲国驰名的葡萄酒产地,在甲国注册为地理标志。

依《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

A、只要中国某企业有关“波尔多”的商标注册申请在先,商标局就可以为其注册

B、如该注册足以使公众对该产品来源误认,则应当拒绝注册

C、该企业利用波尔多这一地理标志只是一种暗示,不应拒绝注册

D、如允许来自甲国波尔多的酒产品注册“波尔多”的商标,而不允许中国企业注册该商标,则违反了国民待遇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1节>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地理标志的保护。

依《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22条第2款,禁止将地理标志作为任何足以使公众对该商品来源误认的使用,即禁止误导和不公平竞争的行为。

A称“只要该企业有关‘波尔多’的商标注册申请在先,商标局就可以为其注册”是错误的,B正确。

依该条第3款,禁止利用商标作虚假的地理标志暗示的行为,即应拒绝商标注册或使商标无效。

C错。

D是混淆项,这里并不涉及国民待遇问题。

6.甲国某公司给中国某公司发电称:

“一级黄豆1000吨,每吨110美元CIF连云港,2013年2月1日装船,20天内复到有效。

”中国公司回电称:

“接受你方条件,2013年2月15日装船,请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卫生检疫证明。

”由于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黄豆价格上涨,美国公司将黄豆卖给他人。

根据国际贸易的法律与惯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项?

()

A、中国公司回电因改变了装船时间构成反要约

B、中国公司回电并没有对原要约构成实质性变更

C、甲国公司应承担将货物卖给他人的违约责任

D、甲国公司对中方所作的更改没有及时表示反对,中方回电构成承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3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货物买卖——《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反要约。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19条第3款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进行了规定,有关货物价格、付款、货物质量和数量、交货时间和地点、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赔偿责任或解决争端等的添加或不同条件,均视为在实质上变更要约的条件,即构成反要约。

本题中,“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卫生检疫证明”条件的添加并不属于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不构成反要约;装船时间的“改变”表明交货时间的变更,因为在CIF术语下,装船时即交货,因此中国公司的回电构成了反要约。

合同不

7.埃及萨里曼公司与法国康纳公司签订了转让一项新技术的许可协议,约定萨里曼公司在非洲区约定期间内有独占使用该项新技术的权利,依相关规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

A、康纳公司在约定的期间内在非洲区不能再使用该项新技术

B、康纳公司在法围也不可以使用该项新技术

C、康纳公司不能再将该项新技术允许另一家公司在法国使用

D、康纳公司在全球均不能再使用该项新技术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1节>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知识产权许可协议

【答案】:

A

【解析】:

本题涉及国际技术转让中独占许可证的特点,在国际技术转让中,独占性许可是被许可方在约定的区域内、在约定的时期独占使用该项技术,即便是技术所有人自己也不能使用。

但需特别注意的是独占使用是有特定区域和特定时期的,因而在此特定区域、特定时期之外,技术所有人不仅自己可以使用,也可1,2许可其他人使用。

A正确。

8.2013年8月,我国某电子产品的国内生产者向中国商务部提起对甲国进口的该类电子产品的反倾销调查申请。

商务部发起调查后,需要确定该种产品的正常价值以判断是否存在倾销。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商务部的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

A、直接适用进口产品的同类产品在出口国(地区)国内市场的正常贸易过程中的可比价格为正常价值

B、直接适用该种进口产品的同类产品在原产国(地区)的生产成本加合理费用、利润为正常价值

C、直接适用该种进口产品的同类产品出口到一个适当第三国(地区)的可比价格为正常价值

D、首先适用该种产品的同类产品在出口国(地区)国内市场的正常贸易过程中的可比价格;没有这一价格的,适用该种进口产品的同类产品出口到一个适当第三国(地区)的可比价格;这一价格也没有的,适用该种进口产品的同类产品在原产国(地区)的生产成本加合理费用、利润为正常价值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2节>反倾销措施

【答案】:

A

【解析】:

我国《反倾销条例》第4条规定:

“进口产品的正常价值,应当区别不同情况,按照下列方法确定:

(1)进口产品的同类产品,在出口国(地区)国内市场的正常贸易过程中有可比价格的,以该可比价格为正常价值;

(2)进口产品的同类产品,在出口国(地区)国内市场的正常贸易过程中没有销售的,或者该同类产品的价格、数量不能据以进行公平比较的,以该同类产品出口到一个适当第三国(地区)的可比价格或者以该同类产品在原产国(地区)的生产成本加合理费用、利润,为正常价值。

进口产品不直接来自原产国(地区)的,按照前款第

(一)项规定确定正常价

9.中国甲公司向加拿大乙公司出口一批农产品,CFR价格条件。

货装船后,乙公司因始终未收到甲公司的通知,未办理保险。

部分货物在途中因海上风暴毁损。

根据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4年卷一41题,单选)

A、甲公司在装船后未给乙公司以充分的通知,造成乙公司漏保,因此损失应由甲公司承担

B、该批农产品的风险在装港船舷转移给乙公司

C、乙公司有办理保险的义务,因此损失应由乙公司承担

D、海上风暴属不可抗力,乙公司只能自行承担损失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2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的主要内容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CFR术语。

在CFR术语中,卖方装船,买方投保,因此,卖方在装船后应给买方以充分的通知;否则,由此造成买方漏保引起的货物损失应由卖方承担,A项正确,C、D错误。

关于CFR术语的风险转移,2000年通则与2010年通则不尽相同:

2000年通则规定装运港船舷为界,2010年通则规定货物在装运港被装上船时风险转移。

本题并未说明适用2000年通则还是2010年通则,不能一概而论风险在装运港船舷转移,B项错误。

10.甲国A公司(卖方)与中国B公司采用FOB价格条件订立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约定货物保质期为交货后一年。

B公司投保了平安险。

货物在海运途中因天气恶劣部分损毁,另一部分完好交货,但在交货后半年左右出现质量问题。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有关贸易惯例,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卷一42题.单选)

A、A公司在陆地上将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时完成交货

B、货物风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转移

C、对交货后半年出现的货物质量问题,因风险已转移,A公司不承担责任

D、对海运途中损毁的部分货物,应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2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的主要内容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FOB术语和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A项,FOB全称Feeronboard,意味“指定装运港船上交货”,交货地点在装运港买方(B公司)派来接货的船上,A错误。

B项,依2000年术语通则,FOB术语项下,风险自货物在越过船舷时转移,B正确。

如按照2010年通则,则货物风险自装运港装上船时风险转移。

本题为2010年试题,出题人当时仍按照2000年通则出题,应按2000年通则判断。

C项,货物的风险仅限于因自然原因、意外事故等所致的损坏或灭失的危险,如果货物的损坏或灭失是由于卖方违约所致,则即使

11.关于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2012年卷一44题,单选)

A、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包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各国政府和单独关税区政府,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B、《政府采购协议》属于世界贸易组织法律体系中诸边贸易协议,该协议对于中国在内的所有成员均有约束力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特别规定了针对中国产品的特定产品的过渡性保障措施机制

D、《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建立了统一的多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1节>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WTO相关规定以及对中国的特殊规定。

A项,WTO成员是加入世贸组织的各国政府和单独关税区政府,任何个人、企业或其他非政府机构都不能成为WTO成员。

单独关税区是指不具有独立的完整的国家主权但却在处理对外贸易关系方面拥有完全自主权的地区,如我国港澳台地区。

所以A正确,不当选。

B项,诸边贸易协议包括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政府采购协议、奶制品协议和牛肉协议(后两个协议于1997年失效)、信息技术产品协议。

诸边协议只有极少数成员参加,也只对参加的成员有约束力。

所以B错误,当选。

C项,《中国加入议定

12.青田轮承运一批啤酒花从中国运往欧洲某港,货物投保了一切险,提单上的收货人一栏写明“凭指示”,因生产过程中水份过大,啤酒花到目的港时已变质。

依《海牙规则》及相关保险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5年卷一41题,单选)

A、承运人没有尽到途中管货的义务,应承担货物途中变质的赔偿责任

B、因货物投保了一切险,保险人应承担货物变质的赔偿责任

C、本提单可通过交付进行转让

D、承运人对啤酒花的变质可以免责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1节>调整班轮运输的国际公约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海牙规则》和海运保险。

本题中,货物变质并非由于承运人未尽到管货义务,而是本身水分过大所致,这属于货物的固有缺陷,承运人可以免责,A项错误,D项正确。

固有缺陷也属于保险人的免责事项,保险人无需承担责任,B项错误。

本题中的提单为指示提单,须经背书方可转让,C项错误。

13.关于版权保护,下列哪一选项体现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对《伯尔尼公约》的补充?

(2010年卷一41题,单选)

A、明确了摄影作品的最低保护期限

B、将计算机程序和有独创性的数据汇编列为版权保护的对象

C、增加了对作者精神权利方面的保护

D、无例外地实行国民待遇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1节>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A项,《伯尔尼公约》规定了摄影作品和实用美术作品的最低保护期限为作品完成后25年。

所以A错误。

B项,《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对《伯尔尼公约》的补充表现在两个方面:

在保护客体方面,将计算机程序和有独创性的数据汇编列为版权保护的对象;在权利内容方面,增加了计算机程序和电影作品的出租权。

所以B正确。

C项,《伯尔尼公约》要求保护作者的精神权利有署名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两项,该公约是首次规定作者的精神权利。

TRIPs协议没有明确规定作者的精神权利

14.中国伟业公司与甲国利德公司签订了采取铁路运输方式由中国出口一批货物的合同。

后甲国法律发生变化,利德公司在收货后又自行将该批货物转卖到乙国,现乙国一公司声称该批货物侵犯了其知识产权。

中国和甲国均为《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缔约国。

依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卷一40题.单选)

A、伟业公司不承担该批货物在乙国的知识产权担保义务

B、该批货物的风险应于订立合同时由伟业公司转移给利德公司

C、铁路运输承运人的责任期间是从货物装上火车时起至卸下时止

D、不同铁路运输区段的承运人应分别对在该区段发生的货损承担责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3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双方的义务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双方义务。

A项,依《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卖方只承担买方营业地和合同预期的货物转售、使用地的知识产权担保,本案利德公司收货后自行将货物转卖乙国,因此伟业公司对乙国的知识产权侵权不承担责任,A正确;

B项,本案利德公司收货后将货物转卖乙国,不是在途货物的买卖,因此货物风险应在交货时转移,B错误;

C项,铁路货物运输人责任期间为签发运单时起至终点交付货物时止,C错误;

D项,国际铁路货物运输中,按运单承运货物的铁路部门应对货物承担连带责任,D错误。

15.中国鼎运公司进口了一批医疗器械,支付方式为汇付信用证,以海运方式运输并投保了一切险。

鼎运公司持正本提单提货时发现货物已被他人提走。

依相关司法解释和国际惯例,下列哪此选项是正确的?

()

A、承运人应赔偿收货人因其无单放货造成的损失

B、保险人应对货主赔偿无单放货造成的损失

C、收货人可以无单放货为由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信用证止付

D、即使交单人提交的单证符合信用证的要求,银行也不应付款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2节>国际海洋货物运输保险条款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信用证独立原则、无单放货、一切险。

A正确。

选项涉及无单放货问题,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无正本提单交付货物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承运人因无正本提单交付货物造成正本提单持有人损失的赔偿额,按照货物装船时的价值加运费和保险费计算,即通常所指的CIF价。

B错误。

无单放货并不属于一切险的责任范围。

C错误。

依UCP600号中的信用证独立原则,基础合同项下的争议,不得作为银行不付款、减少付款或延期付款的理由,因此不可以此为由主张信用证止付。

D错,依UCO600号第5条,信用证处理的只是单据,与

16.中国某航运公司承运一批从中国出口至加拿大的工艺制品,货物运抵目的港后,发现有部分发生碎损。

该批货物受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其中应由承运人承担责任的情况是哪项?

()

A、货物碎损是因为承运人野蛮装载,未尽适当和谨慎的管货义务

B、货物碎损是因为船员驾驶船舶不当,与其他船舶相撞致使货物受损

C、货物碎损是因为海上风浪过大,虽采取了适当的保护措施仍受损

D、货物碎损是因为该批货物本身质量问题所致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1节>调整班轮运输的国际公约

【答案】:

A

【解析】:

A属于承运人未尽管货义务,所以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B属于承运人在驾驶船舶过程中的过失,因而承运人可以免责;C属于天灾,承运人可以免责;D属于货物本身所固有的瑕疵所造成的损失,所以承运人也可以免责。

故只有A情况下承运人应承担责任。

17.关于海洋运输货物保险,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卷一43题,单选)

A、平安险项下赔偿的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全部损失只包括实际全损

B、保险人的责任期间自保险合同订立时开始

C、与平安险相比,水渍险的保险范围还包括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保险标的的部分损失

D、附加险别可独立承保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2节>国际海洋货物运输保险条款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货物运输保险。

A项,平安险承保被保险货物运输途中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整批货物的全部损失或推定全损,所以A错误。

B项,保险责任的期间有三种确定方法:

(1)以时间来确定,如规定“保险期间自某年某月某日起,至某年某月某日止”;

(2)以空间来确定,如规定“保险期间从货物离开起运地仓库起,至抵达目的地仓库止”;(3)以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结合进行确定。

可见,保险人的责任期间并不一定从保险合同订立时开始,B项错误。

C项,水渍险除承保平安险的各项责任外,还负责赔偿被保险货物由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

18.根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关于商标所有人转让商标,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必须将该商标与所属业务同时转让

B、可以将该商标与所属业务同时转让

C、不能将该商标与所属业务同时转让

D、可以通过强制许可形式转让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1节>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答案】:

B

【解析】:

商标权(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财产既可以独立成为交易的客体,也可与其他有形财产一并交易,故AC项错误、B项正确。

只有专利有强制许可制度,商标是不允许强制许可的,故D项错误。

19.根据《关于解决国家和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甲缔约国与乙缔约国的桑德公司通过书面约定一致同意:

双方之间因直接投资而产生的争端,应直接提交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仲裁。

据此事实,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任何一方可单方面撤销对提交该中心仲裁的同意

B、在中心仲裁期间,乙国无权对桑德公司行使外交保护

C、在该案中,任何一方均有权要求用尽当地救济解决争端

D、对该中心裁决不服的一方有权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撤销裁决的诉讼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2节>国际投资争端的解决

【答案】:

B

【解析】:

争端双方的书面同意是投资争端国际中心行使管辖权的条件之一,而达成的同意将争端提交给中心的协议对双方都有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单方面撤销,故A项错误。

除非另有声明,提交“中心”仲裁应视为双方同意排除其他任何救济方法,包括投资者母国的外交保护,因此,在中心仲裁期间,乙国无权对桑德公司行使外交保护,B项正确。

东道国可以要求投资者用尽当地的各种行政或司法的救济手段,作为它同意提交“中心”仲裁的条件,可见要求用尽当地救济是东道国一方的权利,而非争端双方均有的权利,故C项错误。

中心管辖权的效力是一裁终局,中

20.根据《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非公约成员国的国民,其作品首次在公约一个成员国出版,或者在一个非公约成员国和一个公约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应在一切成员国中享有下列哪种待遇?

A、最惠国待遇

B、差别待遇

C、国民待遇

D、优惠待遇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1节>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答案】:

C

【解析】:

《伯尔尼公约》保护的权利主体为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作者。

公约将作者分为两类,对每类作者的保护也不相同。

第一类为成员国国民的作者,此类作者的作品无论是否已经出版,都受到保护。

非公约成员国国民的惯常住所如在一个成员国国内,则视为享有成员国国民资格,享有国民待遇。

第二类是非成员国国民的作者,此类作者在作品首次在任何一个公约成员国出版,或在一个非公约成员国和一个公约成员国同时出版的,方可受到保护。

一个作品在首次出版后30天内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内出版,则该作品应视为同时在几个国家内出版,享有国民待遇。

综上,本题正确答

21.甲国布兰登公司拟将与乙的争端提交根据该公约成立的解决国际投资争端中心。

甲乙两国均为《解决国家和他国公民间投资争端公约》缔约国。

对此,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

A、该中心可根据布兰登公司的单方申请对该争端行使管辖权

B、该中心对该争端行使管辖权,须以布兰登公司和乙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