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4477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题5分,共计15分)

 绿色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它既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又是人类创造绿色财富的经济。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绿色经济包括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绿色消费。

绿色经济以高科技为手段,一方面通过科技力量的巨大作用使高科技的绿色产品极大的占有市场,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导部分,使广大低收入者能够买得起绿色产品,实现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它又是在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范围内,把技术进步限定在有利于人类、有利于人类与大自然相互关系的轨道上,使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不损害环境与人类健康,即按照人类生活或生存的方式来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绿色经济不仅包括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的内容,同时还追求以最小的资源耗费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绿色、健康的基础上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绿色经济以人为本,其主旨是服务于人的需要和发展,它兼顾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当代人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利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类利己主义。

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生态环境与资源的永久可利用性,而绿色经济始终强调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追求的不是简单重视自然资源的价值,而是从动态上强调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永久可利用。

作为一种超越“唯生态主义”的经济,绿色经济不会单纯地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眼光来看待经济的持续发展,更不会以牺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来换取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是希望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更好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

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不同,二者虽然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循环利用等方面有着共同之处,但绿色经济是以科技手段来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等内容,在动态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虽然循环经济也强调“以人为本”,但是,循环经济最主要是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和改善来实现的,它并不具有绿色分配的内容——保证最低收入的人能够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而绿色经济理论则在强调社会公平方面比循环经济的内容要丰富得多。

1.下列对“绿色经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自然资源。

B.绿色经济围绕以最小资源耗费换取最大经济效益这一中心,使人与自然和谐。

C.绿色经济把技术进步规范在一定的轨道上,这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不矛盾。

D.绿色经济的突出特征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唯生态主义”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以牺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

B.绿色经济服务于人的需要和发展,并不反对个人利益,它体现的其实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类利己主义。

C.循环经济主要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改善来实现以人为本的追求。

D.作为一种以知识为基础且能创造绿色财富的新经济,绿色经济涵盖并超越了“唯生态主义”和循环经济。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发展绿色经济意味着即使是最低收入的人也能够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

B.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道、绿色分配、绿色消费,可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C.绿色经济既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又可更好地实现个人利益,实现双赢。

D.绿色经济是一种较理想的经济形态,在社会公平的内容方面比循环经济更全面.

二、古诗文阅读(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嗟乎!

子卿!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

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

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

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

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

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

单于临阵,亲自合围。

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

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

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

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

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

而贼臣教之,遂便复战。

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

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

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

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

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

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

陵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

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雠,报鲁国之羞。

区区之心,切慕此耳。

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

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

丁年奉使,皓首而归。

老母终堂,生妻去帷。

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

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

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

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

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

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

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陵虽孤恩,汉亦负德。

昔人有言:

“虽忠不烈,视死如归。

”陵诚能安,言陵忠诚能安于死事。

而主岂复能眷眷乎?

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

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乎!

子卿!

夫复何言!

相去万里,人绝路殊。

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

幸谢故人,勉事圣君。

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

时因北风,复惠德音!

李陵顿首。

(节选自《李陵答苏武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诚以虚死不如立节诚:

确实

B.卒复勾践之雠         卒:

最终,终于

C.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适:

出使,到……去。

D.幸谢故人,勉事圣君。

      谢:

辞别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徐公何能及君也?

C.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长与足下生死辞矣!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先帝拨给李陵步兵五千,出征远国,五位将军因故误了会合的时间,李陵部队独自遭遇敌军和他们作战,终因寡不敌众,打了败仗,做了俘虏。

B.苏武壮年时以一个轻车简从的使节身份,出使到拥有兵车万乘的匈奴,头发白了才回到汉地,年老的母亲死了,年轻的妻子改了嫁。

C.汉朝对李陵没有死而做了俘虏给予沉重的处罚,对苏武的守节仅给予很少的奖赏,李陵认为这很难使在远方听到这些消息的臣子来归顺汉朝。

D.李陵认为白白死掉不如建立节操,毁灭声名不如用行动报答恩德。

他仰慕范蠡、曹沫的志向。

不得已投降,是准备有所作为的。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

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

(3分)

答:

(2)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

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3分)

答:

                                                    

(3)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

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3分)

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8.“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两句直接抒情,“事事休”是关键,它包含着哪些意思?

(3分)

答:

9.“载不动许多愁”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一句好在什么地方?

(3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5题即可得5分)

(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

(李清照《醉花阴》)

(2)楚天千里清秋,      。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4)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柳永《望海潮》)

(5),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

(6)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7)执手首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

(8)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18分)

港人的骄傲祖国的英雄

——香港义工黄福荣玉树地震灾区舍己救人纪实

“香港英雄”、“港人之光”、“香港人的骄傲”、“伟大的志愿者”……连日来,随着青海地震的消息牵动港人,香港货车司机黄福荣舍己救人的事迹更让港人感动和自豪。

4月14日上午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正在当地一间“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志愿服务的黄福荣带着孩子们从摇晃的建筑物中跑出,没有受伤。

但是,废墟下还掩埋着3个孩子和3个老师,阿福和其他人立即冲回废墟营救他们。

大约10点多钟,刚刚救出3个孩子和1个老师,还在救援另两位老师时,6.3级的余震突然发生,阿福不幸被废墟掩埋。

人们将阿福和两位老师救出来,两位老师安全获救,但阿福却身受重伤,当地医生现场急救亦回天乏术,半小时后,阿福去世了。

大约下午2点,“西部爱心公益”在网上发布信息悼念阿福,将阿福遇难的消息公布开来。

黄福荣是一个普通香港人,曾与朋友合伙开过运输公司,后来转行做货车司机,4月8日刚刚抵达玉树,到当地的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工作;他长期患有糖尿病,需要定时服药,却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时,为灾区运送赈灾物资来回多次,又在灾后重建时奋战汶川震区三个月,并获当地颁授志愿者荣誉证书;他曾徒步穿越中国大江南北为中华骨髓库募捐……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阿福。

黄福荣参加义工活动,源自自己对人的热诚关爱。

据香港货柜车主联会负责人称,黄福荣20岁前入行,为人热心公益,在1991年华东水灾期间,香港货柜业发起筹款,黄福荣知道后义不容辞,宁愿放下工作,四处向司机筹款。

后来,黄福荣受一本书触动,开始亲身到内地参与义工活动。

2001年,38岁的黄福荣在书店买到一本名为《挑战死亡──白血红心走天涯》的书,作者是原解放军广州通信学院教官隋继国。

这个患有白血病的军人从北京天安门骑自行车出发,走遍全国,为无偿捐献骨髓作宣传,两人通过编辑部结识后在湖南会面,成了莫逆之交,黄福荣说,正是隋继国的举动感动了他,“过去我常讲做善事,但是都只是口头上的,这次我要把它变成行动”。

2002年1月,黄福荣接过隋继国的旗帜,从香港徒步行至北京,全程2800多公里,历时3个月,继续为中华骨髓库的扩容,为挽救更多的白血病患者不辞辛苦地募款。

湖北一对受助于黄福荣善行的谢氏兄弟,在致谢信中表示:

“你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奉献’!

命运弄人,隋继国病逝后,黄福荣也患上了肺结核和糖尿病,需要长期服药,但是他没有消沉。

今年4月,他到青海玉树的孤儿院做义工,这家孤儿院有1名院长、1名义工,4位老师和22个孩子,他帮助孤儿院运送物资。

没料到,这成了阿福最后的行善之旅,抵达玉树县不足一周便遇上地震。

黄福荣生活在香港一个幸福和睦的大家庭,父亲与癌症缠斗了半年之后去世,老母亲现已年逾八旬。

父亲往日的教导和其在朋辈及邻里之间尽心助人的榜样,自小在五姐弟心中植下了根。

姐姐在丝绸之路、云南及四川等地多次背囊旅行也影响到他的志趣。

黄福荣有着丰富的义工经历,屡次前往西部青海、西藏、四川的偏远落后地区。

他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对当地人热诚关爱。

阿福做事低调,脚踏实地。

兰州义工李义是阿福的好友,在4月1日接待了远道而来的阿福,“‘他们怎么样,他们怎么样,我不要紧’是阿福常说的一句,他总是关心别人,一向少说话多做事,只会用实际行动去表达自己。

46岁的黄福荣至今单身,有好友爆料阿福曾经“自嘲”地说:

“我估计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很难找到一个愿意嫁给我的人,这样也好,我去一个地方做事情就没有牵挂了。

11.文章第一段在结构和内容方面各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回答。

(4分)

答:

12.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一下黄福荣做过哪些义举?

(4分)

答:

13.你认为黄福荣“甘于奉献”的可贵品德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5分)

答:

14.文中多处引用了他人对阿福的评价,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给你哪些启发?

(5分)

答:

五、语言应用(25分)

15.续写下面这段文字的结句。

(5分)

大灾面前有大爱,千万股爱流在央视直播的《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中汇聚,现场募得善款21.75亿元。

现场接听热线的主持人也向观众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捐款故事:

马东说,他接到一位在街上捡废纸壳为生的人打来电话,表示要把当天捡纸壳卖的104元钱捐给灾区;王小丫说,有位80后的女孩说今年大学毕业后要去玉树支教一年;张宏民说,包头市的一位盲人妇女打来电话要捐款50元。

集腋成裘,汇流成海。

16.“寂寞”因人而异,请仿照示例,写出下列两个人物的寂寞。

要求:

符合人物身份或思想性格;使用比喻或排比手法;不超过30字。

(5分)

示例:

卡夫卡是一只寒鸦,寂寞地在一座找不到入口或出口的“城堡”里飞翔。

(1)孔子;

(2)曹雪芹。

17.写出你对熟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反思所得。

要求:

依照示例,先引用一句熟语或名言警句,再简要地阐明你的看法。

(6分)

  [示例]熟语: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反思: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一个人说话不可能一贯正确,说错了,改了就好。

  熟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反思:

18.请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6分)

(1)发思古之幽情

(2)不约而同地都把长江奔流视为历史变化的象征

(3)永恒地流动而一去不复返

(4)苏轼和辛弃疾面对浩瀚的长江

(5)这就是河流与历史的共同点

(6)分别吟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的著名诗句

19.根据上下文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句子,使内容相对,句式一致。

(4分)

江南文化与西北文化是特色迥异的两大体系。

比之以人物,若江南文化是眉清目秀伶牙俐齿的才女,西北文化则是粗犷豁达、驰骋沙场的武将;比之以季节,若江南文化是  ,西北文化则是;比之以宋词,若江南文化是       ,西北文化则是   。

六、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很少写信回家的孩子,有一天,收到一封爸爸妈妈的信,信的内容很奇怪: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最近很忙()一般(),空闲();我的功课优秀(  ),中等(  ),差( );最近一次考试成绩90分以上(  ),60分以上(  ),不及格( );身体很棒( ),有一点不舒服( ),很不好( );我准备在暑假(  ),寒假( ),明年( )回家------”最后的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孩子,我们知道你没有时间写信回家,现在,请你花一点点时间,在前面的空格里选择你目前的状况,画个√,寄回给我们。

信封我已写好并贴好了邮票,随信附上。

孩子,我们很老了,不知道还有多少时日,不要让我们久等。

非常想念你的爸爸妈妈。

根据上面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写作内容要与信的内容有关,写法可以多种多样,如编故事、谈感想、发议论等等。

②题目自拟。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800字。

 

答题卡(共150分)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题5分,共计15分)

1、()2()3()

二、古诗文阅读(4-6,每题3分;共计32分)

4()5()6()

7、

(1)答:

(3分)

(2)答:

(3分)

(3)答:

(3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8、答:

(3分)

9、答:

(3分)

10、(共计5分)

(1)

(2)

(3)

(4)

(5)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18分)

11、答:

(4分)

12、答:

(4分)

13、答:

(5分)

14、答:

(5分)

五、语言应用(共计25分)

15、答:

(5分)

16、答:

(1)(2.5分)

(2)(2.5分)

17、答:

(5分)

18、答:

(6分)

19、(共计4分)

20、作文(60分)

 

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1.C、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第一段最后一句和第二段开头一句可知选项C正确。

其余三项均不符合原文意思。

2.D、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项后半句话错误,从文章第二段的首句和第三段的首句可以得知,绿色经济涵盖了循环经济,超越了“唯生态主义”。

3.C、此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从文章第二段可知,绿色经济追求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可持续”利用,兼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因此选项C的推断不合理。

4.D。

(解析:

谢,告诉。

此句意思是“ 希望你告诉我往日的朋友们,努力为圣明的君王服务。

”)

5.A。

(解析:

而:

表递进,“而且”;B,何:

什么∕怎么能;C,以:

认为∕因为;D:

与:

介词,和∕连词,和。

6.A。

(解析:

李陵靠著五千士兵,对抗十万敌军,指挥疲乏的兵士,抵挡著刚上笼头的战骑,可是还斩将夺旗,追逐逃亡的败兵,就像扫除尘土一样把他们消灭得无影无踪,杀了他们勇猛的主帅,取得了胜利。

7.参考答案:

①但子卿看我李陵,难道是一个苟且偷生的人和一个怕死鬼吗?

哪有背弃君主父母、抛弃妻子儿女,却反认为这是对自己有利的事呢?

②哪里料到壮志未立,可怨恨已经产生了,计划未能实现,可骨肉亲属却已被杀了,这便是我为什麼仰望苍天用手击心而流血流泪的原因。

③可是那些妨害他人建立功业、施展才能的臣子都被封为万户侯,皇亲国戚以及那一班贪婪谄媚的人都在朝廷担任高官。

你的待遇尚且是这样,我还有什麼指望呢!

8“事事休”是说所有的事都完了,主要包括国难家愁的两方面,从国难说,朝廷偏安,无力恢复,南逃的北方人都有家不能归。

从家愁说,丈夫中年去世,自己孤苦零丁,漂流异乡,所以“欲语泪先流”。

9好就好在把愁写得可摸可感。

愁本来只是一种情绪,是虚的。

如果从本质上去说,也只能说愁得厉害,甚至愁白了头发,这些说法都显得太抽象,而用小船

10

(1) 人比黄花瘦    。

(2)水随天去秋无际    。

(3)一蓑烟雨任平生(4)嬉嬉钓叟莲娃。

(5)薄雾浓云愁永昼,(6)蓝田日暖玉生烟。

(7)竟无语凝噎。

(8)气吞万里如虎。

11.

(1)第一段在结构方面的作用:

一是点题(或扣题),二是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领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第一段在内容方面的作用:

一是高度评价黄福荣的事迹,二是表达对黄福荣的崇敬之情。

(共4分,每条2分,每个点1分,意思对即可)(答题建模:

一是点出所起的作用。

二是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2.1991年放下工作为华东水灾四处向司机筹款;2002年徒步穿越中国大江南北为中华骨髓库募捐(或“从香港徒步行至北京为中华骨髓库募捐宣传”);2008年汶川地震时为救灾和灾后重建而辛勤工作;到青海玉树的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做义工。

(共4分,答出第一条得1分,答出第二条得2分,答出第三条得1分)

(答题建模:

从原文中概括作答。

可称为“概括-提炼法”。

13.黄福荣可贵品质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家庭的影响——父亲往日的教导及尽力助人的榜样;榜样的影响——隋继国事迹的感召;他自己心底对人的热诚关爱。

(共5分,答出第一条得2分,答出第二条得2分,答出第三条得1分)

14.文章共有三处引用阿福的好友和被他帮助的人对他的评价,通过别人对阿福的评价,属于侧面描写的方法,这种方法更能表现阿福奉献精神的可贵。

(2分)

启发如下:

(1)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来表现人物效果会更好;

(2)用过人物的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更能体现真实性原则;(3)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和积累,尤其是人物语言方面的积累。

(3分)

15.每一份爱心在这里都凝聚成对灾区人民最有力的支持。

(突出爱心)

16.参考:

孔子是一只仁的孤雁,寂寞地车轮碾过多少晨昏与冷漠的脸。

(比喻)

曹雪芹如雪的寂寞,是黛玉的葬花,是宝玉的悲歌,是十年血泪。

(比喻,排比)

17、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世事再乱,总有一些人能坚持自己的信念,那才是社会的脊梁。

  

②“常在河边站,就是不湿脚。

”即使处在污浊的环境中也能自清自洁,保持美好节操,这是一种高贵的品德。

(引用熟语或名言警句,阐明看法)  

18答案④①⑥②③⑤

19、(若江南文化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阳春,(西北文化则是)大红大绿,丰硕饱满的金秋;(若江南文化是)缠绵悱恻、婉约柔美的柳词,(西北文化则是)铿锵雄浑、高亢豪放的苏词。

(内容、句式占2分,要求符合语境中“季节”和“宋词”的限制,体现江南文化和西北文化的特征,句式基本一致;语句通顺、修饰恰当占1分)

20、作文:

围绕“父母之爱”叙述的即可酌情给分

文言文备选材料的译文:

唉呀子卿!

人们相互了解,可贵的是彼此知心。

上次信写得仓猝,未能把我心中的话说尽,所以现在再简略地谈一谈。

以前先帝拨给我步兵五千,出征远国,五位将军因故误了会合的时间,我独自遭遇敌军和他们作战。

我带了行军万里的军粮,率领徒步前进的军队,出征到汉朝以外的地方,进入强大的匈奴的领地。

靠著五千士兵,对抗十万敌军,指挥疲乏的兵士,抵挡著刚上笼头的战骑,可是还斩将夺旗,追逐逃亡的败兵,就像扫除尘土一样把他们消灭得无影无踪,杀了他们勇猛的主帅。

我们全军战士都视死如归。

我李陵不才,很少担当重大的任务,以为这时自己的功劳不可比拟。

匈奴打了败仗以后,举国动员,另外挑选精兵,强大的部队人数超过十万,单于亲自临阵督战,指挥部队包围我军。

敌我双方,力量已经不能相比,我们步兵和匈奴骑兵的势力,又相差极大。

我们疲劳的士兵再次作战,一个当一千人用,仍然是互相搀扶著,或者用战车装著受重伤的战士,争先恐后地拚命战斗。

战死的、受伤的积满原野,剩下的不满百人,而且都是身染疾病,连兵器都扛不动。

可是我振臂一呼,受伤的、有病的都振作起来了,挥刀向敌人砍去,使匈奴骑兵奔亡逃跑。

我们的士兵武器和箭都没有了,人们手无尺铁,连头盔都掉了还奋力呼叫,争著冲到前面去。

在这个时候,天地为我震怒,战士为我吞下血泪。

单于认为不能俘虏我,便想收兵回去,可是贼臣却把我军的底细告诉了他,他便又来攻击,所以我不免作了俘虏。

从前高皇帝率领三十万士兵,被匈奴围困在乎城,那时,汉军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可是还七天无法进餐,最后才幸免於难,何况我处於这样的境遇中,哪能轻易地脱难呢?

然而汉朝办事酌人却议论纷纷,随随便便地责怪我没有死掉。

我没有死,是有罪的,但子卿看我李陵,难道是一个苟且偷生的人和一个怕死鬼吗?

哪有背弃君主父母、抛弃妻子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