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测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4470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测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复测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复测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复测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复测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测总结.docx

《复测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测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复测总结.docx

复测总结

TA7

精密测量控制网复测报验表

工程项目名称:

兰渝铁路工程施工合同段:

LYS-11     

致中铁二院(成都)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兰渝铁路LYJL-10监理站(项目监理机构)

根据合同要求,我单位已完成精密测量控制网复测工作,清单如下,请予以核验。

附件:

LYS-11-3精密测量控制网复测报告。

 

工程地点

测量内容

备注

DK694+500~DK714+263

精密测量控制网复测

平面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

编制     复核   技术负责人   日期    

审核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路桥建设兰渝铁路LYS-11标段三分部

控制点复测报告

路桥建设

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兰渝铁路LYS-11标段工程项目三分部

2012年2月

路桥建设兰渝铁路LYS-11标段三分部

控制点复测报告

编写:

复核:

审核:

 

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兰渝铁路LYS-11标段工程项目三分部

2012年2月

目录

1、工程概况...............................1

2、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2

3、复测工作的组织实施过程及测量仪器设备要求.2

4、复测采用等级及复测成果评价依据...........4

5、复测成果分析及结论.......................9

附1:

导线复测成果

附2:

水准网复测成果

附3:

GPS复测报告

附4:

测量仪器鉴定报告

 

一、测量说明

1、概况

(1)任务来源及范围

我部承建兰渝铁路南充段土建工程,由于2011年7月停工,现对新建铁路兰渝线LYS-11标(起止里程:

DK693+550~DK714+263)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中的CPI控制网、CPⅡ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进行了复测。

CPI点复测8个;CPⅡ点复测21个;水准基点复测10个。

平面控制网复测范围为CPⅠ201、CPI65~CPⅠ74,CPⅡ212~CPⅡ236。

其中无CPI70、CPI72和CPII230,CPI68与CPII217、CPI70与CPII223共点。

高程控制网起点BM75,终点BM04。

通过复测,一方面检验原测量结果的质量,另一方面了解控制点坐标是否变化,以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2)测区及资料概况

测区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与阆中市境内,属于山岭重丘地形。

复测线路起于阆中市江南镇的CPⅠ201,南至南部县杜家坪的CPⅠ74,途经双龙镇、彭城镇、老鸦镇、龙王庙乡等区域。

原新建铁路兰渝线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的测量由中铁二院测绘分院完成。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统:

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参考椭球,高斯投影。

边长投影在抵偿高程面上,投影长度的变形值:

铺设有碴轨道地段不大于2.5cm/km,即投影长度变形(包括高程归化、高斯正投影变形之和)不大于1/40000,无碴轨道段投影长度的变形值不大于10mm/km,即投影长度变形(包括高程归化、高斯正投影变形之和)不大于1/100000。

根据设计要求,本段投影带为有碴轨道范围为:

DK693+550~DK714+263段,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06º15′,投影面大地高为320m(高程异常为:

25m)。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

(1)《时速200~250公里有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函〔2007〕76号);

(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3)《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

(4)《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平面高程精密控制测量技术设计》。

3、测量仪器及设备

平面控制网CPⅠ、CPⅡ复测使用精度为2mm+1ppm的LEICAGNSS1230+型GPS接收机5台。

使用瑞士徕卡的GPS软件进行基线解算,LEICALGO7.0软件用于网平差和坐标转换。

高程控制网三等水准复测使用苏一光自动安平水准仪3台,配套的水准标尺及5kg重的尺台,记录采用国标中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加卡西欧FX-5800计算器。

所有测量仪器都经过省级计量部门授权的测量仪器检定中心检定合格,并在作业前进行了相关项目的检验。

4、人员配置

精密工程控制网复测关系到对原测量成果质量的评价和今后铁道工程施工的测量保障,我单位制定了详细、严密的技术设计及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由项目总工牵头,1名测量负责人、2名工程师、6名技术员及6名辅助人员共15人的测量队伍。

人员配置表

序号

人员

人数

职责

1

测量负责人

1

制定技术方案,编制工作计划,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数据处理

2

测量工程师

2

作业组长,生产作业

3

助理工程师和技术员

6

生产作业

4

其他

6

司机和辅助人员

合计

15

5.复测采用等级及复测成果评价依据

平面控制网CPⅠ和CPⅡ的复测用5台双频GPS接收机按照《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的要求,用静态测量方式按照CPⅠ和CPⅡ级网的要求测量。

有碴轨道段CPⅠ级网测量等级为C级,CPⅡ级网测量等级为D级,对应的CPⅠ点号范围是:

CPⅠ201-CPⅠ74,对应的CPⅡ点号范围是:

CPⅡ212-CPⅡ236。

GPS外业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按《时速200~250公里有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执行,见表1。

CPⅠ和CPⅡ级控制点的复测成果按《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的要求评定。

表1各级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级别

项目

B

C

D

卫星高度角(°)

≥15

≥15

≥15

有效卫星总数

≥5

≥4

≥4

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

≥30

≥20

≥15

时段长度(min)

≥90

≥60

≥45

观测时段数

≥2

1~2

1~2

数据采样间隔(S)

15~60

15~60

15~60

PDOP或GDOP

≤6

≤8

≤10

根据设计要求,有砟轨道段按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施测,三等水准复测的范围是BM75-BM04。

复测采用苏一光自动安平水准仪3台,配套的红黑双面水准标尺,按要求对每一测段实施往返测量,逐点复核相邻水准点之间的高差,通过复测高差与设计高差进行比较确认设计单位所交的高程控制点精度是否满足精度要求,点位是否稳固可靠。

测量期间,尽可能保证前后视距相等,减少水准仪i角对高差观测的影响;采用竹竿辅助安置水准尺,确保水准尺在观测时处于竖直状态;测段间以安放在坚实的地方的特制铁质尺台作为转点尺承;每天必须对仪器i角进行测定,i角最大值为5.4″,满足规范规定的限差要求,这些作业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外业观测的质量。

外业测量成果的技术要求按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的有关条款执行。

复测成果按《时速200~250公里有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的要求评定。

6.内业资料的整理

6.1GPS测量

(1)GPS基线解算

GPS基线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模式进行解算,基线解算采用广播星历为起算数据,以GPS随机的软件解算。

用于解算基线的起算点在WGS-84坐标系中的绝对坐标精度不低于10米。

基线解算应作以下检核统计工作:

1)计算同一时段观测值的资料剔除率应小于10%。

2)同一条边任意两个时段解算值互差小于2

·

(mm)。

3)独立观测边闭合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应符合下式规定:

Wx≤3

·σ、Wy≤3

·σ、Wz≤3

·σ、W≤3

·σ

4)同步观测环闭合差应满足以下要求:

Wx≤

·σ/5、Wy≤

·σ/5、Wz≤

·σ/5

W=

·σ/5

(2)GPS网平差及坐标转换

a、采用GPS基线的双差固定解进行GPS基线网平差。

b、在WGS-84坐标系中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求出各CPⅠ点在WGS-84坐标系下的地心坐标和大地坐标、各基线的改正数及其精度信息。

三维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V△x、V△y、V△z)应满足下式:

式中:

—为相应级别规定的基线的精度

(3)分带投影说明

有碴轨道CPⅠ网中的点CPⅠ201~CPⅠ74和CPⅡ网中的点CPⅡ210~CPⅡ235投影到中央子午线106°15′,投影面大地高320m(高程异常为:

25m),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1/40000。

(4)二维约束平差

有碴轨道CPⅠ网二维平差采用网两端的CPⅠ201和CPⅠ74的设计坐标进行约束平差。

CPⅡ以本标段测区内CPⅠ的坐标成果作为约束进行整体二维平差。

(5)平差精度

有碴轨道:

平差结果显示,CPⅠ网中最弱边为CPⅠ67-CPⅠ68,其相对误差为1/1582013,小于1/100000,测角中误差小于1.7″,满足规程要求。

CPⅡ网中最弱边为CPⅡ228-CPⅡ227其相对误差为1/1556235,小于1/60000,测角中误差小于2.0″,满足规程要求。

(6)成果分析

采用GPS法复测CPⅠ、CPⅡ控制点,满足相应等级精度规定后,应进行复测与原测成果的分析比较,复测与原测相邻点间约束平差后二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统计,按(6.1-1)~(6.1-3)式计算,并符合表2的规定。

△Xij=(Xj–Xi)复–(Xj–Xi)原(6.1-1)

△Yij=(Yj–Yi)复–(Yj–Yi)原(6.1-2)

(6.1-3)

式中

—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

△Xij,△Yij—相邻点i与j间二维坐标差之差(m);

△Zij—相邻点i与j间三维坐标差之差。

表2GPS复测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

控制网等级

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

B

1/130000

C

1/80000

D

1/50000

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控制点的复测坐标与原测坐标的比较,X、Y坐标较差应满足B级网不大于20mm,C级网、D级网不大于30mm。

6.2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复测严格按照二、三等水准测量相关规范进行,二等水准往返测较差限差为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的限差为

三等水准往返测较差限差为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的限差为

其中k为测段长度,以公里为单位。

7.与相邻标段的衔接

CPⅠ和CPⅡ的复测,在北端与相邻管段内的XCPⅠ65、CPⅠ201衔接,南端与相邻管段内的CPⅠ73、CPⅠ74衔接。

水准的复测在本段线路的起点延伸至北端相邻管段内的BM75,在线路的终点延伸至南端相邻管段内的BM04。

8.复测结果分析及结论

控制网复测结果

经过数据比较,复测结果与设计院提供的CPI、CPII成果较吻合,但经现场勘察个别控制点有微略变化,建议采用复测成果并按时检校核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