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至六单元教案设计汇编word表格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4307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至六单元教案设计汇编word表格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至六单元教案设计汇编word表格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至六单元教案设计汇编word表格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至六单元教案设计汇编word表格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至六单元教案设计汇编word表格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至六单元教案设计汇编word表格版.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至六单元教案设计汇编word表格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至六单元教案设计汇编word表格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至六单元教案设计汇编word表格版.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至六单元教案设计汇编word表格版

2019年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至六单元教案设计汇编(word表格版)

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word表格版)

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并把这种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去。

2.了解“说”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并尝试运用。

3.学会按照正确的格式创作书法作品。

4.读懂积累一些古代的爱国名言。

教学

重点

词句段运用(相同句式“说”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

难点

理解并积累一组爱国名言。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

2.学习并运用说话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交流平台

1.读下面两段文字,说说描写的内容有什么共同特点。

出示:

【课件2、3】

文段1: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文段2: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

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

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

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

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

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2.学生交流。

3.教师总结评价,点拨指导:

(1)这两段文字都是场面描写。

(板书:

场面描写)

(2)文段1和文段2既有详细叙述又有概括叙述描写,这样的写作方法叫点面结合。

点,指的是对个别人或物的细致刻画;面,指的是全场情景的总的描绘(面)。

(板书:

点面结合)

4.练习,认识“点”与“面”。

(1)请同学们把两个文段中“面”的描写部分用“”画出来,“点”的描写部分用“”画出来。

(2)学生反馈练习情况,教师评价指导。

4. 小练笔《拔河比赛片段》。

 

请同学们按一定顺序,点面结合来写一写拔河比赛的片段,注意细节的刻画。

 

2、词句段运用

(一)相同句式

1.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出示:

【课件4】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2.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3.教师小结,指导:

这两个句子都运用了相同的句式。

(板书:

相同句式)

第一个句子中的两个“只听见”说明了会场的肃静,除了“炮声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再也没有其他声音。

第二个句子中的两个“是那么”突出了那里空气的清鲜、天空的明朗,别处的都比不上。

4.练习用相同的句式写句子。

(2)“说”的多种表达方式

1.读句子,注意“说”的表达方式。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

“多好啊!

✧“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

”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来找我玩了!

”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

“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2.指名学生说一说,每个句子里“说”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3.教师总结:

如果对话都用“说”来表示,那就显得单调、枯燥。

这几个句子中分别用“赞叹、婉言谢绝”代替了“说”。

还有的时候,先把语言写出来,然后再交代说话者。

还可以直接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也能表示。

(板书:

“说”的表达方式)

写几个人物说话的句子,分别用上四种不同的对话表达方式。

 

 

出示两段文字让学生感知点面结合的写法,让学生头脑中有场面描写的初步认识,为今后学习和运用这种写法打下基础。

 

练习画出“点”与“面”的部分,就会使学生真正清楚这种写法的关键点,看出运用这种写法的好处,为实际运用铺路搭桥。

 

精到的讲解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相同句式”和“说”的多种方式在写作中的运用,激发学生自主运用的兴趣。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按照正确的格式创作书法作品。

2.读懂并积累一些古代的爱国名言。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  )分钟

1、书写提示

1.谈话导入:

我们要举行一次书法作品展览,把你优秀的书法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大家愿意参加吗?

(板书:

创作书法作品)

2.优秀作品欣赏。

出示

【课件5】优秀书法作品图片

3.学生评价,说一说从作品图片中你有什么发现或收获。

(竖幅的作品从右往左写,署名在左下角;横幅的作品从上往下,署名在右下)

4.教师温馨提示:

(1)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2)书写正确,字体规范。

(3)自我检视,不断提高。

4.创作自己的书法作品,写一首自己积累的唐诗。

可以先在草纸上练习几遍,然后在书法纸上书写。

5.班内作品展示。

二、日积月累

1.出示名言警句,学生尝试读一读。

出示:

【课件6-10】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宋】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

——【宋】陆游

2.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教师讲解:

(板书:

积累爱国名言)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

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刘禅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白马篇》,意思是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突出表现了一种爱国情感。

(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这句话出自《宋史李纲列传上》,意思是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寸土地也不能让给别人。

 

宣和七年冬,金兵两路攻宋,昏聩无能的宋徽宗只好仓促让位钦宗,慌忙出逃镇江。

李纲竭力反对南逃主张坚决抵抗。

李纲奏言钦宗: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钦宗听取了他的建议,把李纲提拔为兵部侍郎。

(4)“位卑未敢忘忧国。

”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

意思是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4.再来读一读这些名句,相互交流,看谁读得最好。

5.自己练习背一背,再抄写一遍,积累下来。

 

出示优秀的书法作品图片让学生欣赏,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创作的要求与规则,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举两得。

 

讲解名言警句的出处、背景和大意,为学生理解名言的含义提供直接的帮助。

理解大意有助于学生积累名言名句,同时也为学生正确运用打下了基础。

 

板书

设计

一、场面描写,点面结合

二、相同句式,“说”的表达方式

三、创作书法作品

四、积累爱国名言

教学反思

“交流平台”介绍了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方法。

教学中我先出示了《开国大典》和《狼牙山五壮士》这两篇课文中场面描写的部分,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感受场面的壮观,懂得描写场面时要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

“词句段运用”栏目提供了两部分内容,其一是相同句式的连用,其二是“说”的不同表达方式;我都是让学生先感知,再讲解,最后学生练习,这样学生才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切实感受到运用这些方式方法的好处。

“书写提示”栏目的教学,我注意用网上优秀的书法作品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懂得行款的基础上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日积月累”栏目让学生先感知名言,再听老师的详细讲解,这样记忆就深刻一些。

趁此机会,多读多写,日积月累的成效就会更鲜明。

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了本科的教学要求。

美中不足的是学生在自我感知阶段进度不一,我只注意了部分优秀生的表现,忽略了学困生的困难,结果少数同学因时间太短而没有什么感知,今后我一定注意到这一点。

 

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习根据阅读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2.学习细节描写方法,写出人入迷时的情景;学习说明理由时,用逐条列举的表达方式。

3.积累古诗词《春日》。

教学

重点

积累朱熹的诗《春日》。

教学

难点

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和逐项说理的表达方式。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  )分钟

出示:

【课件1】(板书课题: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刚学过的课文《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的前面为我们布置了两个任务,一个是要我们设计故宫博物院参观路线图;一个是要我们详细介绍一处景点。

你是怎样完成这两项任务的?

2.学生自由说。

3.教师小结:

我们要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就没有必要把四份材料仔仔细细读一遍,而是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要做的任务是介绍太和殿这一处景点,则需要仔细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

4.同学们再想一下,我们在学习《竹节人》时,如果你的阅读任务是“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这一任务,你在阅读时应仔细阅读哪些部分呢?

5.教师再次小结:

我们要仔细阅读的是与制作和操作这种玩具相关的部分,对有关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一部分,就可以粗略地浏览一下。

所以我们应该这样做,出示:

【课件2】

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板书:

阅读目的——阅读方法)

词句段运用

(一)看例子,仿写人物入迷的情景。

1.请同学们分别阅读情景描写的三段文字,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感悟。

2.指名同学对自己喜欢的段落谈谈认识,说说这段文字描写了什么情景,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分别点评,点拨指导。

(1)第一段文字描写的是一群同学围观竹节人搏斗的情景。

这段先写了地点,然后从围观者人数之多、动作、声音、注意力等方面,写出了围观者围观时的情景,从侧面写出了竹节人搏斗的诱惑,或者说玩竹节人给大家带来的无穷的乐趣。

(2)第二段文字描写的是座位后面同学看前面同学玩竹节人的情景,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是细节描写,我们可以想象出玩竹节人是多么有乐趣的事情。

(3)第三段文字写的是罗丹忘我工作的情景。

这段话中有对罗丹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还运用了想象和夸张。

大量的细节描写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罗丹。

4.教师总结:

写人物入迷的情景,要写出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还可以用上夸张、想象。

(板书:

入迷——表情、动作、语言……)

5.出示:

【课件3】试着写一写人物入迷时的情景。

(1)爸爸看电视或者看书入迷了……

(2)两位老爷爷在大树下下棋入迷了……

(3)美术老师画画入迷了……

……

5.学生交换阅读,互相提提建议。

(2)学习用序数词逐项说明理由的表达方法。

1.学生读《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部分一段话,注意加点的部分,想一想这样表达的好处。

2.分组交流讨论:

你从这段话中发现了什么?

你认为用这种方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3.教师检查,指导:

(1)这段话讲的是人们认为的天体上的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

作者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板书)的方式,把四个条件一一列举出来了。

(2)用这样的方式说明理由会使听众或读者觉得条理清晰,理由充分,说理性强,说服力大。

(板书:

说理)

4.请同学们从下面两个选题中自选一个,用自己刚刚学到的方式讲出自己的理由。

5.学生汇报,师生评价,主要评价依据:

①是否用上了刚学到的方式;②理由是否充分,并且相互独立,与其他各项没有交叉或相容关系。

日积月累

一、指导预习

  1.自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春日》。

  

(2)简介作者。

(板书:

朱熹)(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3.(板书:

《春日》)解诗题。

(“春日”的意思是在春天里。

二、逐句学习,理解诗意

  1.出示:

【课件4】“胜日寻芳泗水滨”。

  胜日:

好日子。

 寻芳:

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

河流名,在山东省中部。

 滨:

水边。

  全句的意思:

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2.出示:

【课件5】“无边光景一时新”。

  光景:

风光景物。

 一时:

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间很短。

  全句的意思:

那里风光无限,刹那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3.出示:

【课件6】“等闲识得东风面”。

  等闲:

随意。

 识得:

认识到。

  东风面:

春天的面貌。

我国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

  全句的意思:

哪里都可以领略到春风的气息。

  4.出示:

【课件7】“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紫千红:

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

 总是:

都是。

  全句的意思:

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象。

三、欣赏诗句,体会意境

  1.诗中哪一句描写了作者看到的景色?

(“万紫千红总是春。

”)

  你能想象出作者当时看到的景致吗?

(在春风的吹拂下,百花盛开,万紫千红。

  2.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景色的?

(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色。

虚实结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仅把春天描绘得生机勃勃,而且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四、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出示:

【课件8】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练习背诵。

自由背,同桌背。

 

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入手,来思考根据任务选材料的问题,便于学生学习,从已有的知识基础得出新的认识。

 

学生阅读三段文字后先自己感悟,看三段文字都描写了什么,然后教师点拨,让学生知道这三段文字都是描写人入迷时的情景的,更要知道要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人物的入迷程度,使学生在今后写作时学习细节描写,积累人物入迷的相关句段。

 

师生共同评价,目的是为了让全体同学明确:

说明理由、表达观点时,理由要充分合理,条理清晰,不含糊其次,不语无伦次。

 

按照学生自读古诗——理解诗意——欣赏诗句——练习背诵这样的步骤安排对古诗的学习,符合古诗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积累。

 

板书

设计

语文园地

阅读目的——阅读方法

入迷:

表情、动作、语言……

说理:

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春日》朱熹

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的语文园地共有三项内容。

“交流平台”的教学,是让学生逐步养成一个读书习惯:

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回忆了课文《故宫博物院》和《竹节人》的阅读任务,然后分别讲了根据阅读任务选用的不同的阅读方法,使学生认识提高了。

“词句段运用”有两段内容,教学中我采用的是“自读感悟——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相互评价”的顺序,学生在自己感悟的基础上很容易听懂老师的指导,认识上有了提高,练习卓有成效。

“日积月累”栏目要求学生积累朱熹的《春日》,我安排了如下的教学结构:

自读预习——理解诗句——欣赏诗句——练习背诵。

学生在充分理解、学会欣赏的基础上,很容易就背下来了,可谓水到渠成。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日积月累”的教学时间仓促了一些,因为前面部分的教学占用时间过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到时间分配的问题。

2019年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设计(word表格版)

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理解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

2.理解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3.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有着明显的感情色彩。

4.写一写人在不安或犹豫时的心理活动。

5.积累古诗《回乡偶书》。

教学

重点

1.理解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2.理解积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教学

难点

1.了解理解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

2.写一写人在不安或犹豫时的心理活动。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交流平台

一、回忆课文,说形象

1.请学生说一说本单元三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出示:

【课件2】

《桥》:

老支书指挥全村人过桥,舍己为人。

《穷人》:

桑娜收养了邻居的两个孤儿。

《在柏林》:

后备役老兵送妻子进疯人院。

主要人物分别是老支书、桑娜、后备役老兵。

2.分别指名说一说老支书、桑娜、老兵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支书;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桑娜;心怀怨恨、孤独无奈的老兵。

二、理解形象,学方法

1.分组讨论:

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

2.出示:

【课件3】

(1)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

(2)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注意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指导:

分别联系学过的课文的相关内容来解释课件内容。

(板书:

多个层面理解人物形象)

词句段运用

一、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1.学生读课本上关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一段文字。

2.教师指导朗读并适当解释。

3.指名说说你理解到的关云长是什么形象?

(武功高强的大英雄)

4.明确:

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作用很大。

(板书:

情节突出人物形象)

5.再次朗读本段文字,说一说你的脑海中还出现了怎样的形象?

(提示学生说具体,可以从穿着、武器、表情、语言等方面说一说。

6.谁还能说出一些突出人物形象的情节?

二、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包含感情色彩

1.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三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2.指名说说从句子中加点词语体会到的情感。

3.教师指导:

第一个句子中“狞笑”一词使读者想到恶魔,表现出了对洪水愤恨的感情。

第二个句子中“放肆”一词,让读者感觉到人们的无助和面临的危险。

第三个句子中的“嗤笑”使读者看出了两个小姑娘的年幼无知,充满了对她们的厌烦感。

4.学生带上情感再次读句子。

5.强调:

从句子的重点词语中可以看出包含的感情,因为词语有感情色彩。

(板书:

词语包含感情色彩)

三、尝试写出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1.出示:

【课件4】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2.学生自读课件内容,提示学生一定要读出桑娜此时的复杂的心理活动:

不安、害怕、担心……

(板书:

复杂的心理活动)

3.讨论:

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样复杂的心理活动的?

(板书:

五个省略号两个感叹号)

4.学生尝试写一段话,表现出自己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情。

5.写完后小组内交流,评价。

日积月累

一、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回乡偶书》

2.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指名读,强调读音:

鬓衰

4.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出示:

【课件5】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说话的口音虽未改变,但两鬓却早已斑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们笑着询问:

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5.学生交流。

6.指导诵读、表演。

二、情感升华

1.“少小离家老大回”,五十年了,诗人贺知章迈着蹒跚的步履回到了家乡,看着亲切的乡邻,听着熟悉的乡音,这位86岁的老人心潮澎湃,写下了一首《回乡偶书》

2.指名试读,自由读,齐读。

(板书:

回乡偶书——游子思乡)

三、拓展延伸

1.故乡,是每个人心里的一盏灯,这盏灯,亮在贺知章的心里,亮在许许多多文人墨客的心里,也亮在无数游子的心里。

从古至今,正是这盏灯,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诗篇。

2.齐诵《回乡偶书》。

 

学生回忆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然后讨论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学生很容易联系到学过的课文中去,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生两次读“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文字,第一次读可能只理解到关云长是大英雄形象。

第二次再读,形象应该更加丰满,这样学生才真正体会到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巨大作用。

 

结合句子,从重点词语中体会感情这一环节,教师讲解指导是为了使学生意识到再换另外的词语好像达不到这样的表达效果,只有这些词语才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在学生体会出桑娜的心理活动之后,引导学生分析:

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心理活动的,这一环节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找出写作的方法,并尝试去写一写。

 

在学生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表演诗中的情景,是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更深刻地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当时的内心情感。

 

板书

设计

多层面理解人物形象

情节突出人物形象

词语包含感情色彩

复杂心理活动——五个省略号两个感叹号

回乡偶书——游子思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四共有三个栏目,即“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

教学中,我力求使每个栏目的教学都落到实处。

“交流平台”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生从多个方面来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

我从复习学过的三篇课文入手,让学生说一说三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然后有引导学生思考:

这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是如何塑造出来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了塑造人物形象可以从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描写着手,也可以通过情节描写刻画人物,有时候还借助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

“词句段运用”分三项内容。

其一是学生感知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我安排学生两次读“温酒斩华雄”的情节,给学生深刻感受情节描写的巨大作用。

其二是注意句子中重点词语的感情色彩对句子表意的作用,我通过讲解,使学生意识到准确用词能使句子表达的感情更鲜明。

其三是通过范例使学生认识到心里活动描写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作者的写法后,自己尝试写一段心理活动的文字。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古诗《回乡偶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老年回到家乡后,感到时光飞逝而写下的一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中,对于古诗意思的理解以孩子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只是简单点拨。

同时,利用表演,让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教学效果良好。

2019年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五、六教案设计两份合集(word表格版)

课题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者选取不同事例写文章”的好处和具体做法。

2.学会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合适的材料。

教学

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