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1219讲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4251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务1219讲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实务1219讲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实务1219讲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实务1219讲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实务1219讲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务1219讲讲义.docx

《实务1219讲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务1219讲讲义.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务1219讲讲义.docx

实务1219讲讲义

2A312040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2A312041屋面及室内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一、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一)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屋面防水等级分为I~Ⅳ级。

其中:

Ⅰ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25年,采用三道或三道以上防水设防;

Ⅱ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15年,采用二道防水设防;

Ⅲ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10年,采用一道防水设防;

Ⅳ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5年,采用一道防水设防。

(二)屋面防水要求

屋面防水应以防为主,以排为辅。

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应小于3%

(三)卷材防水屋面

1.卷材铺贴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

(2)屋面坡度在3%~15%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

(3)屋面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震动时,沥青防水卷材可垂直屋脊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

(4)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2.卷材的铺贴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铺贴连续多跨的屋面卷材时,应按先高跨后低跨、先远后近的次序。

(2)铺贴卷材应采用搭接法。

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搭接;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

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搭接宽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3)卷材防水层上有重物覆盖或基层变形较大时,应优先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或机械固定法。

(4)防水层采用满粘法施工时,找平层分隔缝处宜空铺,空铺的宽度宜为1OOmm。

(5)立面或大坡面铺贴防水卷材时,应采用满粘法,并宜减少短边搭接。

【2012

(1)真题23】关于屋面防水工程的做法,正确的有()。

A.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坡度2%

B.前后两遍的防水涂膜相互垂直涂布

C.上下层卷材相互垂直铺贴

D.采用先低跨后高跨、先近后远的次序铺贴连续多跨的屋面卷材

E.采用搭接法铺贴卷材

【2012

(2)真题24】某屋面坡度为5%,该屋面防水施工做法,正确的有()。

A.防水涂膜的胎体增强材料平行屋脊铺设

B.防水涂膜前后两遍涂布方向互相垂直

C.防水卷材垂直屋脊铺贴

D.防水卷材平行屋脊铺贴

E.上下层防水卷材相互垂直铺贴

【2011真题7】立面铺贴防水卷材适应采用()。

A.空铺法

B.点粘法

C.条粘法

D.满粘法

(6)卷材屋面的坡度不宜超过25%;当坡度超过25%时,应采取防止卷材下滑措施。

3.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可采用冷粘法、热粘法、热熔法和自粘法。

热粘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熔化热熔型改性沥青胶时,宜采用专用的导热油炉加热,加热温度不应高于200℃,使用温度不应低于180℃。

2)粘贴卷材的热熔型改性沥青胶厚度宜为1~1.5mm。

热熔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厚度小于3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

2)采用条粘法时,每幅卷材与基层粘结面不应少于两条,每条宽度不应小于150mm。

4.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施工可采用冷粘法、自粘法、焊接法和机械固定法。

(四)涂膜防水屋面

1.防水涂膜应分遍涂布,前后两遍的涂布方向应相互垂直。

【2012

(1)真题23】关于屋面防水工程的做法,正确的有()。

A.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坡度2%

B.前后两遍的防水涂膜相互垂直涂布

C.上下层卷材相互垂直铺贴

D.采用先低跨后高跨、先近后远的次序铺贴连续多跨的屋面卷材

E.采用搭接法铺贴卷材

【2012

(2)真题24】某屋面坡度为5%,该屋面防水施工做法,正确的有()。

A、防水涂膜的胎体增强材料平行屋脊铺设

B、防水涂膜前后两遍涂布方向互相垂直

C、防水卷材垂直屋脊铺贴

D、防水卷材平行屋脊铺贴

E、上下层防水卷材相互垂直铺贴

2.需铺设胎体增强材料时,当屋面坡度小于15%,可平行屋脊铺设;当屋面坡度大于15%,应垂直于屋脊铺设,并由屋面最低处向上进行。

3.胎体增强材料长边搭接宽度不得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得小于70mm。

4.涂抹防水的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

二、室内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一)技术准备

施工环境温度应符合防水材料的技术要求,并宜在5oC以上。

【2010年真题13】室内防水工程施工环境温度应符合防水材料的技术要求,并宜在()以上。

A.-5℃

B.5℃

C.10℃

D.15℃

(二)施工技术要点

铺设防水层时,在管道穿过楼板面四周,防水材料应向上铺涂,并超过套管的上口。

在靠近墙面处,应高出面层200~300mm或按设计要求的高度铺涂。

在底子胶固化干燥后,先检查上面是否有气泡或气孔,如有气泡用底胶填实。

涂刷涂料,先涂立面,再涂平面,由内向外涂刮。

试水检查:

防水层施工完后,应进行蓄水、淋水试验,观察无渗漏现象后交于下道工序。

设备与饰面层施工完毕后还应进行第二次蓄水试验,达到最终无渗漏和排水畅通为合格。

【典型题型:

】铺贴卷材应采用搭接法,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搭接。

A.逆流水方向

B.顺年最大频率风向

C.顺流水方向

D.逆年最大频率风向

2A31204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一、地下防水工程的一般要求

1.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分为四级。

2.地下防水工程必须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防水施工队伍进行施工,主要施工人员应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指定单位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

二、结构自防水混凝土

1.防水混凝土宜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要严格控制砂率35%~45%。

2.基础底板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外围剪力墙与底板交接处留出高于底板300mm墙体与底板混凝土同时浇筑;

3.地下室结构要分段进行流水施工或设置后浇带时,会产生竖向的混凝土施工缝,

应加设200mm宽的止水钢板,厚度为2mm,在浇筑混凝土前放置于施工缝处。

4.地下室外墙穿墙管必须采取止水措施,单独埋设的管道可采用套管式穿墙防水。

三、地下室卷材防水

(一)底板防水层施工

1.基层含水率不大于9%,底板卷材搭接缝距墙根部应大于600mm,两幅卷材长边搭接不小于100mm,短边不小于150mm,上、下两层卷材不应相互垂直方向铺贴。

2.卷材铺贴好并经检查合格后在防水卷材上面做50m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立面永久性保护墙防水抹1:

2.5水泥砂浆,保护层15~20mm厚。

(二)墙面卷材的铺设

1.卷材沿长边搭接不小于100mm,短边搭接不小于150mm,上、下层两幅接缝应错开1/3幅宽。

2.卷材铺贴好,经检查合格后,在防水层外侧抹20mm厚的1:

3水泥砂浆保护层。

【典型题型】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可分为()。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2A312050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

2A312051吊顶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吊顶工程由支承部分(吊杆和主龙骨)、基层(次龙骨)和面层三部分组成。

一、吊顶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

1.安装龙骨前,应按设计要求对房间净高、洞口标高和吊顶管道、设备及其支架的标高进行交接检验。

2.吊顶工程的木吊杆、木龙骨和木饰面板必须进行防火处理。

3.吊顶工程中的预埋件、钢筋吊杆和型钢吊杆应进行防锈处理。

4.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不得大于300mm。

当大于300mm时,应增加吊杆。

当吊杆长度大于1.5m时,应设置反支撑。

【2010年真题25】建筑装饰装修吊顶工程,下列施工方法正确的有()。

A.主龙骨应平行房间短向布置

B.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不得大于300mm

C.纸面石膏板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固定,固定时应从板的四周向中间固定

D.纸面石膏板的长边应平行于主龙骨安装,短边平行搭接在次龙骨上

E.吊杆长度大于1500mm时,应设置反向支撑

二、施工方法

(一)测量放线吊杆安装

1.不上人的吊顶,吊杆长度小于1000mm,可以采用φ6的吊杆;

如果大于1000mm,应采用φ8的吊杆;

上人的吊顶,吊杆长度小于1000mm,可以采用φ8的吊杆;

如果大于1000mm,应采用φ10的吊杆;

大于1500mm时,还应设置反向支撑。

2.吊顶灯具、风口及检修口等应设附加吊杆。

重型灯具、电扇及其他重型设备严禁安装在吊顶工程的龙骨上,必须增设附加吊杆。

(2010实务第一题)

【2012

(2)真题6】某不上人吊顶工程,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预埋件、钢筋吊杆进行了防锈处理

B.安装面板前完成吊顶内管道和设备的验收

C.检修口处未设置附加吊杆

D.距主龙骨端部300mm的部位设置了吊杆

3.跨度大于15m的吊顶,应在主龙骨上每隔15m加一道大龙骨,并垂直主龙骨焊接牢固。

4.次龙骨间距宜为300~600mm,在潮湿地区和场所间距宜为300~400mm。

(四)饰面板安装

1.明龙骨吊顶饰面板安装

明龙骨吊顶饰面板的安装方法有:

搁置法、嵌入法、卡固法等。

明龙骨饰面板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1)饰面板安装应确保企口的相互咬接及图案花纹的吻合。

(2)饰面板与龙骨嵌装时应防止相互挤压过紧或脱挂。

(3)采用搁置法安装时应留有板材安装缝,每边缝隙不宜大于1mm。

(4)玻璃吊顶龙骨上留置的玻璃搭接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采用软连接。

(5)装饰吸声板的安装如采用搁置法安装,应有定位措施。

2.暗龙骨吊顶饰面板安装

暗龙骨吊顶饰面板的安装方法有:

钉固法、粘贴法、嵌入法、卡固法等。

纸面石膏板和纤维水泥加压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板材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固定,固定时应从板的中间向板的四周固定。

2)纸面石膏板的长边(即纸包边)应垂直于次龙骨安装,短边平行搭接在次龙骨上,搭接宽度宜为次龙骨宽度的1/2。

3)石膏板的接缝应按设计要求或构造要求进行板缝防裂处理。

安装双层石膏板时,面层板与基层板的接缝应错开,并不得在同一根龙骨上接缝。

四、吊顶工程应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与隔墙隐蔽验收对比就多一项)

1.吊顶内管道、设备的安装及水管试压。

2.木龙骨防火、防腐处理。

3.预埋件或拉结筋。

4.吊杆安装。

5.龙骨安装。

6.填充材料的设置。

(2012

(1)真题案例二4)

五、检验批的划分与检查数量

1.同一品种的吊顶工程每50间(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吊顶面积30m2为一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间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2.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

【典型题型】吊顶工程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间。

A.2

B.3

C.4

D.5

2A312052轻质隔墙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轻质隔墙特点是自重轻、墙身薄、拆装方便、节能环保、有利于建筑工业化施工。

按构造方式和所用材料不同分为板材隔墙、骨架隔墙、活动隔墙、玻璃隔墙。

一、板材隔墙

板材隔墙是指不需设置隔墙龙骨,由隔墙板材自承重,将预制或现制的隔墙板材直接固定于建筑主体结构上的隔墙工程。

组装顺序:

当有门洞口时,应从门洞口处向两侧依次进行;

当无洞口时,应从一端向另一端顺序安装。

二、骨架隔墙

骨架隔墙是指在隔墙龙骨两侧安装墙面板以形成墙体的轻质隔墙。

龙骨安装的允许偏差,立面垂直3mm,表面平整2mm。

安装石膏板前,应对预埋隔墙中的管道和附于墙内的设备采取局部加强措施。

石膏板应采用自攻螺钉固定。

周边螺钉的间距不应大于200mm,中间部分螺钉的间距不应大于300mm,螺钉与板边缘的距离应为10~15mm。

安装石膏板时,应从板的中部开始向板的四边固定。

三、活动隔墙

活动隔墙是指推拉式活动隔墙、可拆装的活动隔墙等。

四、玻璃隔墙

玻璃隔墙按采用的材料不同分为玻璃砖隔墙工程、玻璃板隔墙工程。

玻璃砖墙宜以1.5m高为一个施工段,待下部施工段胶结材料达到设计强度后再进行上部施工。

玻璃板隔墙应使用安全玻璃。

五、节点处理

1.接缝处理:

轻质隔墙与顶棚和其他墙体的交接处应采取防开裂措施。

2.防腐处理:

接触砖、石、混凝土的龙骨、埋置的木楔和金属型材应作防腐处理。

六、轻质隔墙工程

应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

(与吊顶隐蔽验收对比就少一项)

(1)骨架隔墙中设备管线的安装及水管试压;

(2)木龙骨防火、防腐处理;

(3)预埋件或拉结筋;

(4)龙骨安装;

(5)填充材料的设置。

七、检验批的划分

1.同一品种的轻质隔墙工程每50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间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2.板材隔墙与骨架隔墙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

活动隔墙与玻璃隔墙每批应至少抽查20%,并不得少于6间。

不足6间时,应全数检查。

【典型题型】轻质隔墙按构造方式和所用材料的种类不同可分为()。

A.活动隔墙

B.混凝土隔墙

C.板材隔墙

D.骨架隔墙

E.玻璃隔墙

 

2A312054饰面板(砖)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饰面板安装工程是指内墙饰面板安装工程和高度不大于24m、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7度的外墙饰面板安装工程。

饰面砖工程是指内墙饰面砖和高度不大于100m、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8度、满粘法施工方法的外墙饰面砖工程。

一、饰面板安装工程

(一)石材饰面板安装

石材饰面板安装方法有湿作业法、粘贴法和干挂法。

工艺流程(三个流程包含的工序多,浏览)

施工方法

*石材表面处理。

石材表面充分干燥(含水率小于8%)的情况下用石材防护剂进行防碱背涂处理,石材背面水泥粘结面应进行粘结加强处理。

*灌浆。

灌注砂浆前应将石材背面及基层湿润,并应用填缝材料临时封闭石材板缝,避免漏浆。

灌注砂浆宜用1:

2.5水泥砂浆,灌注时应分层进行,每层灌注高度宜为150~200mm,且不超过板高的1/3,插捣应密实。

待其初凝后方可灌注上层水泥砂浆。

(二)金属饰面板安装

金属饰面板安装采用木衬板粘贴、有龙骨固定面板两种方法。

(三)木饰面板安装

木饰面板安装一般采用有龙骨钉固法、粘接法。

(四)镜面玻璃饰面板安装

按照固定原理可分为有(木)龙骨安装法、无龙骨安装法。

其中,有龙骨安装法有紧固件镶钉法和大力胶粘贴法两种方式。

二、饰面砖粘贴工程

施工方法

饰面砖粘贴排列方式主要有“对缝排列”和“错缝排列”两种。

1.外墙饰面砖粘贴前和施工过程中,均应在相同基层上做样板件,并对样板件的粘结强度进行检测。

2.墙、柱面砖粘贴

(1)墙、柱面砖粘贴前应进行挑选,并应浸水2h以上,晾干表面水分。

(2)粘贴前应进行放线定位和排砖,非整砖应排放在次要部位或阴角处。

每面墙不宜有两列(行)以上非整砖,非整砖宽度不宜小于整砖的1/3。

(3)结合层砂浆宜采用1:

2水泥砂浆,砂浆厚度宜为6~10mm。

水泥砂浆应满铺在墙面砖背面,一面墙、柱不宜一次粘贴到顶,以防塌落。

三、饰面板(砖)工程

应对下列材料及其性能指标进行复验:

(1)室内用花岗石的放射性;

(2)粘贴用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和抗压强度;

(3)外墙陶瓷面砖的吸水率;

(4)寒冷地区外墙陶瓷面砖的抗冻性。

四、饰面板(砖)工程

应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

(1)预埋件(或后置埋件);

(2)连接节点;

(3)防水层。

【2010年真题14】花岗石幕墙饰面板性能应进行复验的指标是()。

A.防滑性

B.反光性

C.弯曲性能

D.放射性

五、检验批的划分和抽检数量

1.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室内饰面板(砖)工程每50间(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施工面积30m2为一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间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2.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室外饰面板(砖)工程每500~1000m2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m2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3.室内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

4.室外每个检验批每1OOm2应至少抽查一处,每处不得小于1Om2。

【典型题型】内墙饰面砖粘贴的技术要求有()。

A.粘贴前饰面砖应浸水2h以上,晾干表面水分

B.每面墙不宜有两列(行)以上非整砖

C.非整砖宽度不宜小于整砖的1/4

D.结合层砂浆采用1:

3水泥砂浆

E.在墙面突出物处,不得用非整砖拼凑粘贴

2A312055门窗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一、木门窗安装

施工方法

门窗框安装

(1)结构工程施工时预埋木砖的数量和间距应满足要求,即2m高以内的门窗每边不少于3块木砖,木砖间距以0.8~0.9m为宜。

(2)寒冷地区门窗框与洞口间的缝隙应填充保温材料。

二、金属门窗

施工方法

金属门窗安装应采用预留洞口的方法施工,不得采用边安装边砌口或先安装后砌口的方法施工。

在砌体上安装金属门窗严禁用射钉固定。

门窗扇安装:

推拉扇开关力应不大于100N,同时,必须有防脱落措施。

三、塑料门窗

施工方法

塑料门窗应采用预留洞口的方法安装,不得采用边安装边砌口或先安装后砌口的方法。

门窗框固定

当门窗与墙体固定时,应先固定上框,后固定边框。

固定方法如下:

①混凝土墙洞口采用射钉或膨胀螺钉固定;

②砖墙洞口应用膨胀螺钉固定,不得固定在砖缝处,并严禁用射钉固定;

③轻质砌块或加气混凝土洞口可在预埋混凝土块上用射钉或膨胀螺钉固定;

④设有预埋铁件的洞口应采用焊接的方法固定,也可先在预埋件上按紧固件规格打基孔,然后用紧固件固定;

门窗扇安装

门窗扇应待水泥砂浆硬化后安装,推拉门窗必须有防脱落装置。

配件安装

平开窗扇高度大于900mm时,窗扇锁闭点不应少于2个。

四、门窗玻璃安装

施工方法

1.单块玻璃大于1.5m2时应使用安全玻璃。

2.门窗玻璃不应直接接触型材。

单面镀膜玻璃的镀膜层及磨砂玻璃的磨砂面应朝向室内,但磨砂玻璃作为浴室、卫生间门窗玻璃时,则应注意将其花纹面朝外,以防表面浸水而透视。

中空玻璃的单面镀膜玻璃应在最外层,镀膜层应朝向室内。

五、门窗工程复验

应对下列材料及其性能指标进行复验:

(1)人造木板的甲醛含量;

(2)建筑外墙金属窗、塑料窗的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和雨水渗漏性能。

【2011年真题8】根据相关规范,门窗工程中不需要进行性能复测的项目是()。

A.人造木门窗复验氨的含量

B.外墙塑料窗复验抗风压性能

C.外墙金属窗复验雨水渗漏性能

D.外墙金属窗复验空气渗透性能

六、门窗工程隐蔽工程

应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

(1)预埋件和锚固件;

(2)隐蔽部位的防腐、填嵌处理。

【典型题型】塑料门窗应采用()的方法安装。

A.立口法

B.边安装边砌口

C.先安装后砌口

D.预留洞口

2A312056涂料涂饰、裱糊、软包及细部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一、涂饰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和方法

涂饰工程包括水性涂料涂饰工程、溶剂型涂料涂饰工程、美术涂饰工程。

(一)涂饰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5~35度之间,并注意通风换气和防尘。

2.混凝土或抹灰基层涂刷溶剂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8%;涂刷乳液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10%,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2%。

二、裱糊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和方法

(一)基层处理要求

1.新建筑物的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墙面在刮腻予前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

2.旧墙面在裱糊前应清除疏松的旧装修层并涂刷界面剂。

3.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8%;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2%。

(二)裱糊方法

墙、柱面裱糊常用的方法有搭接法裱糊、拼接法裱糊。

顶棚裱糊一般采用推贴法裱糊。

*裱糊时,阳角处应无接缝,应包角压实,阴处应断开,并应顺光搭接。

四、细部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和方法

1.细部工程应对下列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1)预埋件(或后置埋件)。

(2)护栏与预埋件的连接节点。

2.护栏、扶手的技术要求

(1)护栏高度、栏杆间距、安装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民用建筑护栏高度不应小于表格要求的数值(这些数字比较多,2010年21题2012

(2)1题就在这里出题了,估计2013年出题可能性小,大家浏览吧),高层建筑的护栏高度应再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1.20m;栏杆离地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应留空。

【2012

(2)真题1】下列楼梯栏杆的做法,错误的是()。

A.栏杆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为100mm

B.临空高度25m部位,栏杆高度为1.05m

C.室外楼梯临边处栏杆离地面100mm高度内不留空

D.栏杆采用不易攀爬的构造

【2010年真题21】装饰装修细部工程中的护栏和扶手制作和安装中,护栏高度、栏杆间距、安装位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幼儿园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

B.中小学室外楼梯及水平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1.10m

C.多层住宅室内楼梯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80m

D.当护栏一侧距楼地面高度为10m及以上时,护栏玻璃应使用钢化玻璃

E.幼儿园阳台的护栏净高不应小于1.2m

(2)护栏玻璃应使用公称厚度不小于12mm的钢化玻璃或钢化夹层玻璃;当护栏一侧距楼地面高度为5m及以上时,应使用钢化夹层玻璃。

【典型题型】室外涂饰工程的检验批划分和检查数量,是按每()m2,应至少检查一处,每处不得小于()m2。

A.10,3

B.10,1

C.100,10

D.100,50

 

2A312060幕墙工程施工技术

2A312061玻璃幕墙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一、建筑幕墙工程分类

(一)按建筑幕墙的面板材料分类

可分为:

1.玻璃幕墙

(1)框支承玻璃幕墙玻璃面板周边由金属框架支承的玻璃幕墙,主要包括下列类型:

1)明框玻璃幕墙金属框架的构件显露于面板外表面的框支承玻璃幕墙;

2)隐框玻璃幕墙金属框架完全不显露于面板外表面的框支承玻璃幕墙;

3)半隐框玻璃幕墙金属框架的竖向或横向构件显露于面板外表面的框支承玻璃幕墙。

(2)全玻幕墙

由玻璃肋和玻璃面板构成的玻璃幕墙。

(3)点支承玻璃幕墙

由玻璃面板、点支承装置和支承结构构成的玻璃幕墙。

2.金属幕墙面板为金属板材的建筑幕墙,主要包括:

单层铝板幕墙、铝塑复合板幕墙、蜂窝铝板幕墙、不锈钢板幕墙、搪瓷板幕墙等。

3.石材幕墙面板为建筑石材板的建筑幕墙。

4.人造板材幕墙面板由瓷板、陶板、微晶玻璃板等。

5.组合幕墙面板由玻璃、金属、石材、人造板材等不同面板组成的建筑幕墙。

(二)按幕墙施工方法分类

可分为:

1.单元式幕墙将面板与金属框架(横梁、立柱)在工厂组装为幕墙单元,以幕墙单元形式在现场完成安装施工的框支承建筑幕墙(一般的单元板块高度为一个楼层的层高)。

2.构件式幕墙在现场依次安装立柱、横梁和面板的框支承建筑幕墙。

二、建筑幕墙的预埋件制作与安装

(一)预埋件制作的技术要求

常用建筑幕墙预埋件有平板形和槽形两种,其中平板形预埋件应用最为广泛。

1.平板形预埋件的加工要求

(1)锚板宜采用Q235级钢,锚筋应采用热轧钢筋,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

(2)直锚筋与锚板应采用T形焊。

当锚筋直径≤20mm时,宜采用压力埋弧焊;当锚筋直径>20mm时,宜采用穿孔塞焊。

(3)预埋件的长度、宽度和厚度,槽口尺寸,锚筋长度均不允许有负偏差。

(二)预埋件安装的技术要求

1.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浇捣混凝土时按照设计要求的位置、规格埋设。

2.为保证预埋件与主体结构连接的可靠性,连接部位的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3.为防止预埋件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产生位移,应将预埋件与钢筋或模板连接固定;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派专人跟踪观察;若有偏差,应及时纠正。

4.幕墙与砌体结构连接时,宜在连接部位的主体结构上增设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梁、柱轻质填充墙不应作幕墙的支承结构。

【2012

(2)真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