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主要因素的经典测试题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4227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主要因素的经典测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主要因素的经典测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主要因素的经典测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主要因素的经典测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主要因素的经典测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主要因素的经典测试题2.docx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主要因素的经典测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主要因素的经典测试题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主要因素的经典测试题2.docx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主要因素的经典测试题2

一、选择题

1.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

下列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措施是

①提高普通劳动者和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②不断加大固定资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③优化进出口结构,提高外资使用质量和水平

④加大家电以旧换新的补贴力度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假如某家庭已达到中等偏上收入水平且未来收入预期乐观,不考虑其他因素,图1中较为准确反映该家庭的发展型消费需求与收入水平关系的曲线是

A.

B.

C.

D.

3.经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综合测算,2019年国庆长假结束后,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旅游消费再创历史新高。

我国旅游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可能得益于

A.人们消费观念转变,超前消费观念深入人心B.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逐渐提高

C.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未来收入预期整体乐观D.随着社会进步,人们以追求发展资料消费为主

4.近年来网络购物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消费形式,电子商务模式对居民消费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截止2019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39亿,预计2019年网购金额将超过6.67万亿元规模。

下列对该商务模式影响传递路径分析正确的是

A.居民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增加→流通环节减少→促进居民消费

B.商品质量提高→消费观念转变→流通环节减少→促进居民消费

C.流通环节减少→商品价格下降→市场供给增长→促进居民消费

D.流通环节减少→商品流通成本降低→商品价格下降→促进居民消费

5.2019天猫“双十一”全天成交额为2684亿元人民币,超过去年的2135亿元人民币,再次创下新纪录。

已经持续11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今年再次燃起。

这一现象表明()

①商品价格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②营销手段能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③消费者需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消费者需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6.有人提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就是稳增长、促就业,“上限”就是放通货膨胀。

下图为某一时期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

政府在C点可能采取的经济职能是()

A.国家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促进高附加值的产品投放市场

B.适当补贴低收家庭,切实提高人民可支配收入,增强获得感

C.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储备金率,紧缩银根,减少投资

D.降低进口关税,增加进口,提高出口关税,减少出口

7.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网上购物的人数逐渐增多。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07.1亿件,同比增长26.6%;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038.4亿元,同比增长21.8%。

这说明

①消费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②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③消费方式的变化助推快递业发展④居民的消费结构日益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下表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数据。

指标

收入水平(元)

名义增速(%)

人均可支配收入

22882

8.8

工资性收入

13020

8.6

经营净收入

3757

9.3

财产净收入

1949

12.3

转移净收入

4157

7.2

注:

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39元,名义增速7.9%,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22元,名义增速9.2%。

据以上信息可推断出

①初次分配所得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在下降

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全面的成就

③基本经济制度是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保障

④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是()

A.国家经济发展水平B.物价水平C.居民收入D.消费心理和国家政策

10.2019年我国实施了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成效不断显现。

据统计显示,前三季度,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7834亿元。

根据下图所示,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生根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①有利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消费能力②巩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③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④大幅减少财政收入,调整分配格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对这一安排的效应的分析,合理的是()

①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恢复和扩大生产

②支持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作用→提升企业经济效率

③保障基本民生→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④支持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国内需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2.今日的中国,人们结束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困窘,“衣服穿破的少,过时的多”。

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①人们消费观念、消费心理的改变

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因时而变

③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水平得到提升

④消费引领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3.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4月22日,约有25个省(直辖市)发放了总数超过115亿元的消费券。

这种“居民消费,政府或企业买单”的方式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烈欢迎。

下列消费券对经济的影响传导正确的是

A.发放政府消费券→增强消费意愿→促进生产发展→扩大就业改善民生

B.发放政府消费券→增加财政支出→扩大财政赤字→抑制经济过快增长

C.发放企业消费券→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质量→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D.发放企业消费券→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有效供给→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14.看漫画《问候的变化》(作者毛铭三),回答下题。

漫画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消费者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③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变化

④消费形成的新需求对生产的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5.商品房的销售中经常出现“买涨不买落”的现象。

这种现象说明()

A.价格下跌,购买一定增加

B.消费行为受人们的心理预期因素影响

C.消费行为由价格决定

D.价格上涨,购买才会增加

16.重庆市2019元旦小长假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184.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8.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28.7%。

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

A.居民收入B.物价水平

C.消费心理D.资源丰富

17.2016年和2017年我国部分城市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数据

城市

年人均收入(元)

收入每增加1元带动消费

郑州

≦35000

不足1元

重庆、西安、成都

35000-50000

1-1.3元

深圳、上海、北京、广州

≧50000

1.3-1.7元

对上述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收入水平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

③中西部城市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保④中西部与东部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8.为了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水平,增强居民消费意愿,2019年8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景区门票减免、景区淡季免费开放演出门票打折等惠民政策,以高质量文化和旅游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下列有关景区门票减免传导正确的是

①景区门票减免→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满足精神消费需要

②景区门票减免→旅游花费减少→享受资料消费比重增加

③景区门票减免→旅游消费体验增强→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④景区门票减免→旅游消费总量增加→带动服务产业发展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9.近年来,由于受到外卖市场冲击,方便面销量一度锐减。

面对困境,方便面企业深耕细分市场,让方便面既有“地板价”的实惠产品,也有主打健康新形象的高端品种。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方便面行业营收与利润双双实现增长。

这说明

A.外卖行业的扩张,增加了方便面的需求弹性

B.消费行为影响消费心理,居民消费趋于理性

C.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得到改善

D.产品升级刺激需求量,差异化留住消费人群

20.地方政府为挖掘消费潜力、提振经济,以电子消费券形式给居民发放消费补贴。

通过发放“消费券”助推当地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应该是()

①提高居民消费意愿

②带动社会总消费上升

③扩大居民可支配收入

④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⑤抵扣部分消费支出

A.⑤→③→①→④B.③→①→②→④C.⑤→①→②→④D.①→⑤→④→②

21.今年“五一”小长假促消费力度明显大于往年。

在各地结合自身条件发放消费券进行补贴让利的同时,商务部也启动“双品购物节”等活动,共同激活消费市场。

这一举措的经济学依据是()

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水平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C.价格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D.生产是消费的最终目的和直接动力

22.北京市医保局2019年11月11日公布2020年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学生、儿童、老年人、劳动年龄内居民人均财政补贴标准均有提高,扩大基层首诊范围,区属三级医院报销比例提高。

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调整带来的影响的传导路径是()

①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②居民消费潜力释放③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

④国家财政收入减少⑤居民抑制当前消费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

A.①→⑤→④B.③→②→⑥C.③→⑤→⑥D.④→①→②

23.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预计到2030年,我国居民出境旅游将达到2亿人次。

与我国的情况相反,受欧债危机的影响,欧洲人对经济的复苏前景不看好,在此背景下,一些欧洲家庭取消了出国度假的计划。

这充分说明()

A.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高于欧洲国家居民B.当前收入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能力

C.人们的消费会受到预期收入的影响D.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24.2018年10月8日第三季度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消费者信心指数在京发布,大陆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9.3,澳门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0.29,台湾和香港分别为85.11和84.2。

大陆消费者信心指数比港澳地区的高()

①反映对未来收入预期较乐观②说明社会收入差距扩大

③促使企业提高产品的价格④源于大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5.下表是2019年1-9月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数据,据此可以推断()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日益完善

③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④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详解】

①④: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提高普通劳动者和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加大家电以旧换新的补贴力度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①④符合题意。

②:

不断加大固定资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不能提高居民消费水平,②不合题意。

③:

优化进出口结构,提高外资使用质量和水平不是扩大内需的举措,排除③。

故本题选C。

2.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A: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总量就越大。

收入增长较快,消费增长也较快。

收入与消费呈同方向变化,A不合题意。

B:

B曲线显示收入与消费成反比,不合题意。

C:

C显示随着收入增加,发展型消费需求有所增长,但幅度较小,不符合达到中等偏上收入水平且未来收入预期乐观的现状,C不合题意。

D:

某家庭已达到中等偏上收入水平且未来收入预期乐观,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家庭的发展型消费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长迅速,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C

解析:

C

【详解】

A:

超前消费是超前消费指的是超出自己实际经济承受能力而进行的消费。

因此超前消费深入人心的说法错误,故A排除

B:

恩格尔系数呈上升趋势,表明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升高,说明家庭食品支出更多,这与题意中增加旅游消费投入不符,B项排除。

C:

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

国庆长假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强劲势,可能是因为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未来收入预期总体乐观,C项正确。

D: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当前以生存资料消费和发展资料消费为主,D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如何提高消费

①根本因素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所以国家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

②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

因此国家要发挥财政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收入预期。

③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

人们收入差距扩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因此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

④物价水平影响消费。

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⑤消费心理影响消费。

消费者要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D

解析:

D

【详解】

A:

电子商务的发展减少的是流通环节,并不能增加居民收入,流通环节减少并非是由消费需求增加带来的,故A错误。

B:

网购的发展影响的是人们购物的方式,商品质量不一定会提高,流通环节减少并非是由消费观念转变带来的,故B错误。

C:

商品流通成本降低是商品价格降低的原因,而不是结果,故C错误。

D:

电子商务模式的兴起,使得居民可以在网上进行购物,減少以往消费中的复杂的流通环节,流通环节减少,流通成本随之下降。

成本的减少使得相关商品的价格也会下降,刺激居民对于商品的需求,促进了居民消费,故D入选。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点睛】

传导类选择题解题技巧:

解此类题关键在于理清相关项的逻辑关系。

最常用的方法是“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

对于较复杂的排序选择题无法用“首位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进行解答。

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

第二步,看“尾”,即对剩余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尾项正确。

排序选择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解题技巧,注意各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5.C

解析:

C

【详解】

①:

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是商品价格,①错误。

②:

“双十一”活动中,商家打着“省钱”的旗号,利用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进行推销,激起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购买行为。

体现了营销手段能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②正确。

③:

每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主要是为了刺激消费者的购买,与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无关。

③错误。

④:

人们跟风、随大流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商家常常利用消费者盲目跟风的消费心理进行商品销售。

每年的“双十一”活动商家打着“省钱”旗号,引起了消费者的购物热潮。

这启示我们要拒绝盲目跟风,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④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6.B

解析:

B

【详解】

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C点处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最低,意味着消费需求不足,此时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降低存贷款利率、降准等,扩大社会总需求。

A:

材料反映的是C点处供过于求,而不是供不应求,是消费不足,而不是生产不足,A不符合题意。

B: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个基础,适当补贴低收家庭,切实提高人民可支配收入,有利于刺激消费,使居民增强获得感,B正确。

C:

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储备金率,紧缩银根,减少投资,这会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抑制消费,C不符合题意。

D:

降低进口关税,增加进口,提高出口关税,减少出口,这会导致市场上商品供给进一步增加,而不是增加有效需求,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7.C

解析:

C

【详解】

②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网上购物的人数逐渐增多。

这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水平对消费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②符合题意;网上购物的人数逐渐增多,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同比增长,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这说明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方式的变化助推快递业发展,③符合题意。

①:

经济发展对消费起决定作用,①错误。

④:

材料没有体现居民的消费结构日益优化,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8.D

解析:

D

【详解】

①:

表格信息显示的是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关的数据,但是初次分配所得占居民收入的比重的变化没有年份的比较维度,因此①无法得出。

②:

农村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在提高,说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成效,而材料中只有经济发展这一个维度,不能称之为全面,②不符合题意。

③:

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能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居民收入的增长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密切相关,因此,③正确。

④: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高于农村,但是名义增速却低于农村,说明二者的差距在逐渐缩小,④正确。

故本题选D。

9.C

解析:

C

【详解】

C: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居民收入,C符合题意。

A: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A与题意不符。

BD:

在物价水平、消费心理和国家政策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B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点睛】

如何提高消费水平?

①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最根本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③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必须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其后顾之忧。

④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

要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

⑤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⑥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心理、消费观的制约,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⑦分配是影响居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完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国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0.B

解析:

B

【详解】

①:

通过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专项扣除数,这能够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费能力,①正确。

②: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②错误。

③:

通过对制造业、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减税降费,能够减轻其经营负担,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③正确。

④:

大幅减少财政收入的说法错误。

从长远来看,减税降费政策能够刺激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财政收入的增长,④排除。

故本题选B。

11.B

解析:

B

【详解】

①:

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能够减轻企业负担,进而助力企业恢复和扩大生产,①正确。

②:

深化体制改革的主体是国家,不是企业,况且,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作用不一定能提升企业经济效率,②排除。

③:

材料中的安排并不是要重点保障基本民生,③排除。

④:

支持扩大就业,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国内需求,④正确。

故本题选B。

【点睛】

传导效应类选择题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政府出台的各种政策和措施(尤其是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影响传导路径;一类是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传导路径。

其解题思路是:

1确定一个传导源,弄清传导源的内容或表现。

先要确定传导源产生的“第一波”影响是什么,根据“第一波”推断以后的连锁反应。

2各传导环节之间要形成环环相扣的关系,必须构成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且传导链不能断裂,上一环和下一环不能构成引起与被引起关系的选项要排除。

3根据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排除“因果关系明显错乱”的选项。

4确定传导的结果必须和题干相符合。

12.A

解析:

A

【详解】

①:

原来对衣物不舍得扔,能穿则穿,如今“衣服穿破的少,过时的多”,这体现了人们消费观念、消费心理的改变,①正确。

③: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可见,由于人们收人水平提高,消费水平得到提升,不再对衣服缝缝补补,而是更多的讲究过不过时,③正确。

②: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任何时候都要发扬广大,②错误。

④:

材料没体现消费的作用,④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居民的收入。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①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影响:

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

②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如果人们对未来收入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③收入差距的影响:

人们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13.A

解析:

A

【详解】

A:

“居民消费,政府或企业买单”的方式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烈欢迎。

发放政府消费券有利于增强消费意愿,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改善民生,A符合题意。

B:

发放政府消费券可能增加财政支出,一定程度上扩大财政赤字,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不是抑制经济过快增长,B错误。

C:

发放企业消费券,有利于增强消费意愿,但没有增加居民收入,C错误。

D:

发放企业消费券是鼓励消费,没有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有效供给,排除D。

故本题选A。

【点睛】

传导性试题最常用的方法是“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

对于较复杂的排序选择题无法用“首位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进行解答。

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

第二步,看“尾”,即对剩余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项正确。

排序选择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解题技巧,注意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14.C

解析:

C

【详解】

①③:

根据漫画内容,问候语从“吃了吗”到“瘦了吗”的变化,这表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变化,①③符合题意。

②:

漫画未涉及适度消费原则,②与材料不符,排除。

④:

漫画未涉及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④与材料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C。

15.B

解析:

B

【详解】

B:

商品房的销售中经常出现“买涨不买落”的现象,说明人们主要受心理预期影响,B符合题意。

A:

价格下跌,购买不一定会增加,A说法绝对。

D:

价格上涨,往往会降低购买,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