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小波《黄金时代》中陈清扬的形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4179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王小波《黄金时代》中陈清扬的形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王小波《黄金时代》中陈清扬的形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王小波《黄金时代》中陈清扬的形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王小波《黄金时代》中陈清扬的形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王小波《黄金时代》中陈清扬的形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王小波《黄金时代》中陈清扬的形象.docx

《论王小波《黄金时代》中陈清扬的形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王小波《黄金时代》中陈清扬的形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王小波《黄金时代》中陈清扬的形象.docx

论王小波《黄金时代》中陈清扬的形象

摘要

王小波是当代著名的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时代三部曲”风靡了两岸三地,其中《黄金时代》这部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大的冲击了当代年轻人的心理。

该小说主要叙述了文革时期一位女医生陈清扬和知青王二裸露的情爱故事,并且塑造了陈清扬这位叛逆、独立自由以及至真单纯的形象。

通过研究陈清扬的人物形象,能够启发我们对女性形象的重新审视与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呼吁广大女性重视女性价值,勇于追求自由,挣脱社会的枷锁和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体现。

关键词:

王小波黄金时代陈清扬女性形象

Abstract

WangXiaoboisafamouscontemporarywriter.Hisrepresentativework"TheTimesTrilogy"ispopularinthethreeplacesonbothsidesoftheTaiwanStrait.Amongthem,"TheGoldenAge"isdeeplylovedbyreadersandhasgreatlyimpactedthepsychologyofcontemporaryyoungpeople.ThenovelmainlynarratesthenakedlovestorybetweenafemaledoctorChenQingyangandeducatedyouthWangErduringtheCulturalRevolution,andportraysChenQingyang,whoisrebellious,independentandfreeaswellaspure.ThroughthestudyofChenQingyang'scharacters,wecanbeinspiredtore-examineandthinkaboutwomen'simages.Toacertainextent,wecallonthemajorityofwomentoattachimportancetowomen'svalues,topursuefreedombravely,tobreakawayfromtheshacklesofsocietyandtoexpresstheirtruefeelings.

Keywords:

WangXiaobo;GoldenAge;ChenQingyang;femaleimage

论王小波《黄金时代》中陈清扬的形象

王小波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特别的作家,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戴锦华曾评价“王小波无疑是当代中国文学乃至20世纪中国文学中一位极为独特且主要的作家”[1]。

其成名作《黄金时代》是王小波历时十年才得以完成的作品,这部作品不仅是王小波生前最喜爱的作品,也是广大读者给予最多关注的作品。

他的作品都塑造出一系列生动别致的女性形象,而《黄金时代》中的女主角陈清扬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研究王小波的论文很多,但对于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却不多,对于《黄金时代》中陈清扬的人物形象分析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本文对陈清扬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陈清扬叛逆形象的具体体现,进而分析了陈清扬独立自由形象的表现,最后论述了陈清扬至真单纯的形象。

一、陈清扬的叛逆形象

在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中,陈清扬不是当时社会中传统的保守女性,在叶从容《两个叛逆者一台精彩戏》定义为:

“一个彻底的特立独行的反叛者”[2]。

但她不是一个采用暴力方式的反叛者,而是一个一直保持着内心的纯真与先进的女性思想意识的独特形象。

在面对荒诞社会带来的种种压力和影响,以荒诞的决策和方式进行反抗。

在传统的思想意识下,陈清扬多方面的抗争显得尤为叛逆,尤其是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精神包围,陈清扬并没有被击倒,而是将血脉里的叛逆细胞分子发挥的淋漓尽致。

她的叛逆形象由此呼之欲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与社会舆论抗争

陈清扬的叛逆形象首先区别于普通的传统女性,她是集聚才华颜值于一身,理性与抗争意识并存的先进知识分子。

在她身上有着传统女性的优良品格,她善良、纯朴、诚实守信、义气。

当周围人都众口一词说她是破鞋的时候,弄得她六神无主,简直自己是谁都不认识了。

这场没有硝烟的舆论战争使她名誉大大受损,因为破鞋偷过汉,违背了道德底线,所以才会被叫破鞋。

她觉得自己清清白白,什么也没干,所以不是破鞋。

虽然丈夫早已蹲了一年监狱,但她没有背着丈夫偷过汉,从来都没有越过道德的那根线。

作为一个清白无辜的人,却无缘无故要遭受这样的侮辱,使得陈清扬的内心充满压力与不甘,因此陈清扬决定要证实自身的清白。

为了打破这场社会舆论战争,陈清扬必须要找到关键棋子,才能赢回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她认为王二是周围人中最有力的证人,因为周围有很多强壮的男人以看病为理由特意去找陈清扬,目的就是为了看这个家喻户晓的破鞋。

而王二在她看来却是与其他男人不一样的,是真真实实的来找她看病的,他腰疼和腰上的窟窿恰恰是作为看病的关键原因。

这些窟窿使她产生一个希望,就是能向别人证明她自己不是违背道德的荡妇,只要有一点希望能证明自己清白的她都不放弃。

为了能去掉“莫须有”的罪名,她将希望寄托在王二身上,而让人意外的是,王二偏要让她失望。

其实王二什么都不能证明,除了那些不需要证明的东西。

因此,在这场社会舆论战争中,以王二宣告失败,但陈清扬依然努力证明自己的清白,这足以证明她对社会舆论战争的反抗。

(二)与传统观念抗争

陈清扬不仅勇于接受舆论的战争,还敢于冲破传统道德的束缚,有着与传统相违背的观点。

在小说开篇就多次提到“破鞋”一词,而“破鞋”在传统文化中定义为是出卖肉体,乱搞男女关系的人,泛指作风不正派、不守礼教规矩和违背道德底线的女人。

当周围人都认为她是名副其实的破鞋时,她心平气和的说“她丝毫也不藐视破鞋。

据她观察,破鞋都很善良,乐于助人,而且最不乐意让人失望。

因此她对破鞋还有一点钦佩。

”[3]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陈清扬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她无所畏惧的阐扬出自己的观点来,不怕别人的唾骂与批判。

这体现了她有着强烈反传统的意识形态。

另一方面,陈清扬是个有丈夫的女人,丈夫已经在监狱住了一年多了。

依照中国传统观念丈夫不在家,妻子应谨守妇道,相夫教子,专注于家事,排除丈夫的后顾之忧,然后安分等待丈夫的归来。

但陈清扬却是异乎寻常的,丈夫不在身边的这些日子,她爱上了王二,并且有了肌肤之亲。

这显然与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伦理道德观念相违背,所以她坦然的承认这是真实发生的罪行,而且还是出自于内心的喜欢。

她常常为自己和王二的肌肤之亲而感到罪孽惨重,认为自己早晚都会遭到报应,但她不后悔爱上王二。

当陈清扬面临传统道德观念和自己爱的需求的时候,依然遵循自己的内心,毫不犹豫的选择与传统进行抗争。

(三)与自我心理抗争

陈清扬的心理是矛盾的,因为她的外貌形象不符合人们的传统概念。

首先在传统概念来说,结了婚的陈清扬外貌形象应该是跟中国的传统妇女一样,只要是结了婚的妇女不偷汉就该面色乌黑,胸部低垂。

而她正好相反,不仅面色不发黑而且白嫩,乳房不耷拉且挺拔,明显地不符合新中国应有的妇女形象。

作者在另一篇文章曾对妇女形象评价道:

“要当一个女人,应该远离淫秽。

我希望脸上爬满皱纹,乳房下垂,肚子上的肉耷拉下来,这才是新中国妇女应有的形象。

招引男人的眼目的,一定是个婊子。

”[4]陈清扬的外貌形象让所有人都理应认为她是婊子,是名副其实的破鞋。

因此,她也认为所有人都是她的敌人,而王二是仅此一个有可能不是敌人的人,她不想错失了时机让王二也变成仇敌。

于是,陈清扬接二连三的去找王二证明她的清白无辜,希望能去掉“莫须有”的罪名。

但王二的表现却是令她沮丧的。

因为按王二的说法,假如陈清扬不想被群众扣上破鞋的帽子,就必须要把脸弄乌黑,把胸部耷拉下来。

所以王二给她的建议是:

不想吃亏,就该偷个汉来。

不想让别人叫你是破鞋,就让别人无法叫你是破鞋,证明不了自己无罪,那就证明自己不无罪。

陈清扬对于王二的这种说法看似荒唐,但在“黑白颠倒、指鹿为马”的荒唐年代里,认为没有什么比它更符合实际情况的了。

最后,陈清扬以“伟大友谊”的道义采纳了王二的提议,并且她察觉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破鞋之后,从此没有人再管她叫破鞋了。

而在那个年代里,那里的人惯于颠倒黑白把无罪的人说成是有罪的,而对于真正有罪的人却任其所为。

陈清扬正是以这样荒谬的形式来慰藉自己心灵深处的平衡——证明不了自己不是破鞋,那就证明自己是破鞋。

为了追寻内心深处的平衡,便使自己变成真正的破鞋,在荒诞的传统社会下陈清扬的叛逆形象也由此而产生。

二、陈清扬独立自由的形象

陈清扬之所以有叛逆的一面,是因为她在特殊年代里秉持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这种特质使她挣脱传统的枷锁,跳出了传统下“女性是弱者”的观念。

她不再像传统女性那样柔弱不堪,不再依附他人的意识,不再把男人当做自己的一片天对他们屈膝卑微,无论是在物质生活还是精神层面上都达到了可以与男性比肩而立的位置,面对突如其来的强权主义她勇敢的发起反抗,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捍卫女性权益与价值,在言性为耻的社会下勇敢的追求性,追求自由。

正是因为陈清扬在特殊的年代里拥有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所以她才能以独特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一)打破弱者观念

中国传统女性地位历来是男尊女卑的,在家庭关系当中尤其突出,她们从小被要求“女子无才便是德”,长大为人妻后被要求“三从四德”“以夫为纲”。

这些传统观念使得女性不仅被剥削了受教育的权利,连思想意识也被牢牢的拷上枷锁。

她们在生活中把男人当做自己的一片天,男人说一女子不敢说二,逐渐丧失自己的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以及社会尊严。

她们不敢随意离开男人,因为一旦离开男人就会变得柔弱不堪。

而陈清扬却是相反的,她打破了女性是弱者的观念,丈夫已经在监狱里住了一年了,按传统观念来看没有男人在身边的女子就相当于没有保护伞的小鸟,不堪一击。

但她丰富的学识使她深刻的意识到女性想要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使自己成为强者,身上连一处弱点也暴露不得”[5]。

陈清扬在小说中扮演着医生的角色,是北医大毕业的,说明是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的人。

也正因为如此,使她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具备先进的思想文化和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拥有独立的资本以及更大的自由的发展空间。

所以她在丈夫不在身边的这段时间里,极力投身于工作中,她以利用所学的医学技能使自己成为强者,向当代人展示了离开男人的女人同样也可以撑起一片天。

小说刚开始时,王二因腰痛去看病,那里的大夫几乎分不清针头和倒钩,对于王二的伤不仅无法处理,反而使得王二的伤更加严重。

于是,王二不得不去找十五队的队医陈清扬看病。

长期以来男性一直都是看不起女性的,认为女性始终都是弱势群体,可从这里可以看出陈清扬在男权社会下却深受王二的重视与信任。

不仅如此,当王二因开斗争会被打到旧疾复发时,队长叫人把王二抬上医院去,卫生员说王二的腰杆被打断了,不能抬,一抬起来王二就会死。

在生死紧急关头队长就说;“快摇电话把陈清扬叫下来,让她看看腰杆断了没有”[3]。

在生死关头他们却把一位男人的生命寄托在弱势群体的女性身上,因为他们都只相信陈清扬,在那种状况下,陈清扬在他们看来无疑是打破了女性是弱者的观念,她掌控者一个男人的生死。

她不像传统女性离开了男人就变得柔弱不堪,无法生存,相反,在困境中变得更加独立和坚强。

然而在那个时代里的妇女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离开男人的陈清扬无疑是她们当中的佼佼者,她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让自己变成强者,推翻了“女性是弱者”的观念,她必然是一个独立的人。

(二)重视女性价值

陈清扬极力投身于工作的同时却被周围人扣上了破鞋的帽子。

她知道这关乎她的人格尊严,是不能被侵犯的与轻视的,她必须做出点反击,最后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逃离水深火热的困境中。

在作品里,我们看到陈清扬在关乎她清白的问题上一再地据理力争,始终不服于舆论,并且坚信必定有一个人能给她证明,她认定了王二可能就是这个人,所以以一种很严肃、很庄重的形象去找他证明,因为在陈清扬看来“破鞋”就是对她性别的谩辱与轻视,对她作为女性存在的规约与束缚,所以她的求证清白即是对女性身份与价值的确认,也是她对自我主体性的追寻[6]。

王小波曾说过;“尊严不但指人受到尊重,它还是人价值之所在。

”[7]陈清扬把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看的高于一切,她不容忍任何人随意践踏她的女性尊严和藐视她的价值。

当她接受了王二的荒唐建议,并举行“伟大友谊”时,王二说要研究她身体的结构,王二这句话激起了陈清扬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她认为女性和男性在社会中都属于同等的社会属性,不因女性和男性生理上的差异而剥削了女性价值,正如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在《妇女:

最漫长的革命》作品中所指出“女性作为人类的一半,应该有与男子一样多的自由,能够决定她自己的社会作用。

”[8]她不允许别人这样对待自己,因为她是一个独立的人,不受任何人的支配,不管别人想要对她做什么,首先都要经过她的允许,这是对她最基本的尊重。

凡是涉及到陈清扬的女性自身价值的问题,无论是谁只要是没尊重她,她都敢打别人的耳光。

小说中提到“这女人打人耳光出了名,好多人都吃过她的耳光”[3]。

陈清扬不仅打了王二一个大耳光,还打了军代表一耳光。

因为军代表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陈清扬之前在医院工作,那时军代表想要调戏她,调戏不成反而被陈清扬打了一耳光,军代表恼羞成怒于是把她发配到十五队当队医。

此时的陈清扬不畏强权所压迫,对于女性权益有着至高无上的崇敬,容不得任何形式的权利来轻视与侵犯,对一切侵权的行径给出明确的态度。

在压抑的文革时代,军代表就是部队在地方上的全权代表人员,是权利与地位的象征。

她深深地知道得罪上级领导,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但她依然用打耳光的方式来进行反抗,在权利与地位面前她不屈服,始终捍卫自己的尊严,维护自身的价值。

同时也是在为当时的社会妇女捍卫女性尊严,维护女性价值。

由此可见,陈清扬作为一名女性用实际行动向大家宣示了女性在社会上应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与价值。

(三)追求个性自由

我们在细读作品中不难发现在陈清扬身上,王小波寄予了很多的情感,因为她正是在不自由、不独立的年代对自由、独立追求的绝妙体现者[9]。

六七十年代的人们都生活在黑白颠倒、谈性色变的时代,而“破鞋”这顶帽子等于宣判了陈清扬从此再无自由可言。

她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主动接受摧残,面对这一切她被作者赋予了追求个性自由的形象。

于是,她开始做出反击,她清楚的知道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以言性为耻,所有人都压抑着自己本能的欲望,而性恰恰是这个社会最大的障碍。

陈清扬和王二认为只有突破这个障碍才是对社会的最有利的反抗,所以他们用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来反抗。

通过人的性本能来满足心中的欲望,通过性来追求自由,用性来表达对那个压抑时代的反抗,对想要控制人的环境的反抗。

小说提到陈清扬与王二每次出过斗争差后,陈清扬都性欲勃发,向王二要求性交。

因为她在台上斗破鞋的行为满足了台下观众的欲望,释放了人人禁欲的压抑,而自己内心强烈的欲望却不能立刻得到满足,斗破鞋所产生的压抑更为严重。

此时陈清扬的原始冲动力开始冲破内心的压抑机制,她立马向王二说道:

“墩伟大友谊吧?

我有点等不及了!

”[3]。

她就像是一个礼品盒一样,正在被王二打开包装。

终于,她解脱了一切烦恼,那一瞬间她快感如潮,释放了自我。

在陈清扬与王二的性关系中,我们不难发现陈清扬内心压抑的严重性,因为越是压抑,就越是要性交,越是要性交,就代表越压抑。

作为一个自然人,与肉体相联系的先天性本能成为了她追求自由和反抗社会压抑的力量因素。

而性恰恰是人本能中最重要、最隐秘、最有力的因素,陈清扬的反抗是对性自由的追求,通过性带来的快乐来反抗社会带来的压抑。

陈清扬除了表现为追求性自由,还包括追求个性自由的其他方面,她无疑是特立独行的自由者,有着强烈的自由意识。

在那种情况下,陈清扬知道自己和王二是一种违背道德的关系,是那个时代里绝不允许出现的关系。

但是当王二准备逃往山上去并且不打算带她走,而是和她告别的时候,陈清扬却奋不顾身的想要跟他一起逃走。

她认为只有跟王二一起逃跑,内心的压抑才能得到释放,才能得到自由。

但她不知道这一切在这压抑的时代里都是非自由的,最后在小草屋里她终于明白“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忍受摧残,一直到死,想明了,一切都能泰然处之。

”[3]于是她走上前来,接受摧残,释放自由的精神。

由此可以体现出陈清扬作为一名女子是有多么坚强,在这个荒诞动荡的时代里,为了自由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摧残,她豁达的胸襟与见识是令人震撼的,她的坚强,她的勇敢,皆因她人格的独立和自由的精神。

陈清扬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王小波时刻把陈清扬的命运与时代背景紧紧相联系,她独立和自由的形象必然产生。

三、陈清扬至真单纯的形象

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相对扭曲的年代,而在那个年代里,人们的生活状态也是扭曲的,在权利话语的极度压迫之下,几乎每一个人都丧失了最本真的自我,丧失了真诚与智慧,丧失了爱和美好[10]。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王小波给我们带来了陈清扬独特的一面,她真实并且单纯,面对友谊选择无偿的付出,心甘情愿的帮助,面对爱情不顾道德伦理,勇敢的表露内心的真实情感。

这两点在当时社会来说是非常罕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陈清扬至真单纯的形象是王小波在“文革”时期对于女性形象理想化的体现。

(一)至纯的友情

陈清扬一旦认定了两个人存在友谊关系以后,内心就种下了为朋友义无反顾的念头。

她与王二的结识源于一场社会舆论战争,因破鞋的罪名找王二帮忙证明自己的清白无辜,一来二往,两人就结下了最基本的友谊。

于是王二便开始向她阐明朋友之间的“义气”。

王二认为义气就是《水浒》中的江湖好汉们的那种伟大友谊,唯一不能背叛的就是义气。

王二便说只要你是我朋友,哪怕你十恶不赦,天理不容,我也会站到你身边。

这番滔滔不绝的话语让陈清扬大受感动,当场立即表示要以更伟大的友谊回报王二,就算他是个卑鄙小人也不背叛,于是从基础的友谊升华为伟大的友谊。

确立伟大友谊之后,王二立马将心中的需求诉说了出来,他迫不及待的想要陈清扬给出爽快的答案。

而陈清扬的表现则是满面通红,认为上了王二的当,觉得王二所说的伟大友谊是假的,是故意编造出来骗她的。

但她又觉得王二的话就像咒语一样让她着迷,总是让她沉醉其中。

她理会不了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她一心认为既然作为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忙,不能让朋友失望,于是义无反顾答应了王二的请求。

面对友谊她不仅对王二义无反顾,对大学里的女同学也是如此,她认为交朋友就该这样,为了友谊需要时就该自我牺牲。

她说这样做纯粹是为了伟大友谊,宁愿牺牲自我的利益来成全别人。

所以她允许那位长相极丑的大学女同学睡在同一张床上的,即使在半夜亲她的嘴,摸她的乳房,她也不反抗,为了交情,为了朋友,她忍住了。

她认为能让朋友如愿以偿,也算是一种“交友之道”。

由此可见,她单纯的形象呼之欲出。

(二)至真的爱情

陈清扬在与王二建立伟大友谊关系之后,她加深了对王二的认可,也是因为这段友谊使她对王二产生了一种爱情。

当王二因开斗争会被人打晕的时候,陈清扬从山上披头散发眼皮红肿的跑下来,劈头第一句话就是:

“你别怕。

要是你瘫了,我照顾你一辈子”[3]。

这话说出来明摆着就是要向所有人宣布妥协,她自己就是名副其实的破鞋,大家说的都是真实存在的事情,而且她偷汉的对象正是群众所说的王二。

她深知社会的传统道德和夫妻伦理关系,但此时的她一点也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与看法了,只想在心爱的人面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不仅如此她还想要给王二生一窝小崽子,俗话说;爱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为对方生孩子,可见陈清扬并不是一时起兴才说出这些话的。

因为她爱的真诚,所以真切的希望能为王二生孩子。

然而这一切在革命与政治的限制下人们对于陈清扬这种明目张胆的行径是非常害怕的,再也没有人敢说她是破鞋了。

人们不仅习惯躲避一切客观事实,还善于凭空捏造,他们每一个人都在隐藏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以及欲望,甚至心甘情愿的把自己伪装起来。

但陈清扬不一样,她为自己而活,为真情而存在,所以她比任何人都真实,不仅有勇气当众承认自己的罪行,还愿意为这段不正当的关系负上责任。

而在那个充满荒诞压抑的年代里,政治作风大于一切,以至于后来人保组的领导要陈清扬和王二交代男女关系。

而他们的关系在所有人看来是一种道德败坏、作风腐败的问题,但她认为是一种纯粹的爱情关系,所以她在交代材料的时候坦诚承认和王二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内心的喜欢,是真实情感的体现。

当人保组一次又一次的让她重新交代材料的时候,她依然坚持己见,她说这是真实情况,一个字都不能改。

她毫不掩饰真真实实发生的情况,也不惧威逼利诱,依旧把最真实发生的一面表露出来,一个具有真性情的女性形象由此呈现在我们眼前。

冰心曾说过“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上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11]。

而陈清扬就是一位敢做敢当、单纯并且具备真性情的女性。

四、结语

纵观全文,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陈清扬。

在“指鹿为马”的时代里,拥有高等学识的她一直都在用自己的真实反抗社会的荒诞与虚伪,面对强权主义下以独特的方式捍卫了女性价值与尊严,她追求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在荒诞面前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

她的人生经历、命运跌宕与时代紧紧相连,一方面使我们对一个知识分子的命运获得深深地理解,另一方面使我们对女性的形象重新定义。

她重视女性价值,追寻个性自由,尊重内心真实情感为当代女性树立一面鲜明的旗帜。

参考文献

[1]戴锦华.智者戏谑──阅读王小波[J].当代作家评论,1998,(02):

21-34.

[2]叶从容.两个叛逆者一台精彩戏——《黄金时代》男女主人公形象浅析[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4):

85-88.

[3]王小波.黄金时代[M].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3-47.

[4]王小波.绿毛水怪[M].北京: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8.118

[5]庄园.重构女性话语[M].汕头:

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38

[6]范志雄.女性的觉醒与救赎——浅析《黄金时代》陈清扬女性意识[J].文学界(理论版),2012(02):

38-40.

[7]王小波.中国人的尊严[M].北京:

群言出版社,2014.01

[8]李银河.妇女:

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M].上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284.

[9]于思见.简论王小波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1):

63-65.

[10]谢蔚晖.荒诞时期的压抑与自由——解读王小波《黄金时代》[J].汉字文化,2019(11):

35-37.

[11]冰心.关于女人[M].成都:

天地出版社,1945.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