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4095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神话故事

一、单元分析

本单元以“神话故事”为单元主题,以“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为学习专题。

包括4篇课文,1个习作,1个语文园地。

每篇课文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讲述了一个故事。

其中《盘古开天辟地》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精卫填海》是一篇文言文,用精炼的语言赞美了精卫鸟坚韧不拔的意志。

《普罗米修斯》改编自古希腊神话,讲述了普罗米修斯从阿波罗那里盗取了火种,送给了人类,但不幸被众神之王宙斯发现,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但最后被大力神救出的故事,赞美了他为民造福、不畏强暴、坚强不屈的精神。

《女娲补天》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颂了女娲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习作4《我和过一天》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实践与运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编写一个故事。

《语文园地4》亦围绕“神话”这一主题,积累词语、古诗,并进行拓展阅读《炎帝尝百草》,由课内走向课外,拓宽语文学习的广度。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能读懂神话故事,对故事情节比较感兴趣,但学生过多地关注故事情节,阅读浮于表层。

对于读懂其中的内涵,品味字里行间作者表达的的情感,还有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一学情,我们确立了“借助神话故事,学习和运用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为主线,以开展“阅读神话故事”语文实践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体现“学-练-用”的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尝试读懂文章,感受作者想象的合理、新奇与有趣这一教学重点,强化表达方法的学习与运用,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养。

三、单元教学目标:

1.能运用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学会正确规范地书写“翻、劈”等32个生字,认识39个二类字,理解课文中“精疲力竭”“混沌一片”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学会运用。

2.借助课文,学习、运用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读懂课文,了解神话故事具有想象丰富、语言优美、结构清楚的特点;感受故事中人物伟大的献身精神,并从中受到启发,树立“奉献”的人生价值观。

3.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一讲故事。

从主要内容中感受神话鲜明的人物形象,学会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4.拓展阅读《山海经》、《神话故事》等书籍,感受故事的魅力,拓宽知识面,培养阅读的习惯。

四、单元重难点:

重点:

1.学会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要内容。

2.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难点:

初步学会抓住起因、经过、结果、展开想象写一个简单完整的故事。

五、前置性学习: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查字典理解难懂的词语。

3.搜集中国及希腊神话故事读一读。

六、课时分配:

《12盘古开天辟地》2课时

《13精卫填海》1课时

《14普罗米修斯》2课时

《15女娲补天》1课时

《习作4》2课时

《语文园地4》2课时

12盘古开天地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混沌一片”“化为万物”等关键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结合键词句串联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结合关键词句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神力无比、意志坚定的高大形象及无私献身的伟大精神。

3.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感受神话故事充满神奇想象的特点,学会想象画面,串连画面的复述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混沌一片”“化为万物”等关键词语,体会盘古的神力无比、意志坚定的高大形象及无私献身的伟大精神。

难点:

感受神话故事充满神奇想象的特点,学会想象画面,串连画面的复述方法。

三、前置学习活动

学生:

1.利用早读时间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

2.学生搜集有关神话故事,对神话有更全面的了解。

教师:

制作教学课件。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激发兴趣,精彩导入

1.板书“神”字,给“神”组词。

教师板书“神”,让生给“神”字组词。

(神仙、神话、天神……)

2.简介神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这些与神有关的词语,都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在远古时候,科学不发达,古人就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虚构了一个个与“神”有关的故事,非常神奇,就叫神话故事,它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有一位巨人,他身高九万里,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盘古,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12盘古开天地

3.板题读题、据题质疑。

(1)板题、读题。

(2)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盘古为什么开天地?

怎样开天地?

结果怎么样?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二)初读课文,感知故事

1.自由朗读,读通故事。

要求:

做到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换字;遇到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两遍;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查查字、词典。

2.小组检查、夯实初读。

(1)前后四人为一组,由组长带领按照1到4号的顺序检查读书,互相纠正,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小组间展开挑战,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组织学生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读错或读断的地方。

①重点强调读准:

“混沌昏睡崩裂巍峨血液精疲力竭”等词语。

②随机强调“劈”字的书写,上半部分右侧起笔高于左侧,左侧第三笔撇稍微舒展开;“撑”字是左窄右宽,右边的“掌”字中间的“口”要写得扁一些。

③随机指导学生正确断句、停顿。

(根据学情而定)

(3)评选优胜初读小组。

3.概括故事、理清脉络。

(1)同学们,盘古为什么开天地?

他是怎样开天地的?

结果怎么样了呢?

请同学们再浏览课文,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指名交流、相机梳理。

起因:

昏天黑地混沌一片

经过:

开天辟地顶天立地

结果:

化为万物改天换地

(3)让生根据提示,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4.拓展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同学们,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很多,如果让你们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请浏览课文看看文中的那句话最能概括出来?

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5.小结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一是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要内容;二是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可以抓住题目概括主要内容。

(三)自主学习、细读故事。

1.同学们,神话故事都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这篇故事神奇在哪里呢?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结合关键的词句,在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写写自己的感受。

2.小组内讨论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梳理这个神话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谁能根据提示简要地说一说这个故事。

2.出示提示,让生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过渡:

神话故事都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这篇故事神奇在哪里呢?

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故事,感受盘古开天地的神话魅力。

(二)交流想象,感悟神奇

第一幕:

昏天黑地混沌一片

过渡:

同学们,在遥远的古代天地没有分开之前,你觉得神奇在哪里呢?

1.指名交流。

相机结合“混沌一片”“大鸡蛋”“一万八千年”等词,引导学生感受天地未开之前混沌不分及历史久远。

相机理解“混沌一片”。

2.指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神奇。

3.指名学生读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这份神奇。

第二幕:

开天辟地顶天立地

那么盘古开天辟地又神奇在哪里呢?

让生再细读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标盘古的动作表现的词句,用心批注。

1.抓动作、悟形象。

指名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盘古的动作描写“睁眼”“翻身坐起”“拿起”“劈过去”“头顶天”“脚踏地”“跟着长高”“撑”等词语,体会盘古神力无比、意志坚定及追求美好生活、改变世界的愿望。

2.悟心里、塑形象。

点拨心里一:

(1)出示提示,想象盘古的心里。

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此时望着这丝微光,他心里一定在默默地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名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盘古向往光明,想创造世界、改变世界的强烈心里愿望。

(3)指导朗读。

①渲染:

正是这向往光明,想创造世界、改变世界的强烈愿望,支撑着他!

他翻身坐起,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②采取多种方式练读: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碎了。

点拨心里二:

(1)出示提示,想象盘古的心里。

天地被分开了,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他们的变化而变化。

这样整整过了一万八千年!

此时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他?

他一定又在默默地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名交流盘古的心里想法,引导学生体会盘古一心创造世界、绝对不让天地合拢的坚定信念。

(3)出示插图,让生做支撑动作,感受顶天立地的辛苦。

(4)渲染朗读:

为了不让天地合拢,盘古数十年、数百年、数万年头顶蓝天,脚踏大地,撑在在天地之间,这是怎样的毅力!

怎样的信念呀!

——引读第四自然段。

为了一个创造世界的坚定信念,他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一万八千年过去了,又一个一万八千年,又一个……不知有过了多少年,他始终像一个巍峨的巨人,矗立在天地之间!

——再读第四然段。

3.再回顾,升形象。

(1)盘古开天辟地的壮举,此时一定深深地震撼了你,透过这一幕你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盘古?

(2)交流认知:

神力无比、意志坚定、神奇人物

4.拓说神奇,重温二三四自然段。

(1)同学们,再浏览读一读盘古开天地的段落,你还从哪里感受神奇?

(2)出示句子: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3)齐读句子,感受天地变化的神奇。

第三幕:

化为万物改天换地

过渡:

盘古累得精疲力竭,倒下了,他的身体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1.男女生对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2.补充省略号、深化文本:

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他的头变成了(),他的头发变成了(),他的牙齿变成了(),他的()变成了(),总之,盘古的一切都献给了他亲手开辟的世界。

3.说感悟、话形象:

此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盘古?

(无私奉献)

4.配乐诵读,定格形象。

让我们一起记住这样一位伟大的神,伟大的创造者,他神力无比、意志坚定、无私奉献、开天辟地——齐读五自然段。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1.想象画面,复述课文。

引导学生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关键词“混沌一片、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为万物”等词语想象画面复述课文。

2.盘古把一切都献给了他亲手开辟的世界,让我们永远记住他,齐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阅读,延展课堂

1.链接阅读,另个一个版本《盘古开天地》神话故事。

交流点拨:

这两个故事,有什么异同?

2.小结提升:

神话故事,之所以写得这样神奇,都是作者加入了丰富的想象,寄予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3.拓展阅读《女娲补天》的故事,完成填空。

故事内容

美好愿望

起因

经过

结果

六、板书设计

13.盘古开天地(丰富想象:

神奇)

昏天黑地(起因)

盘古开天辟地(经过)神力无比、意志坚定、无私奉献

顶天立地追求美好

改天换地(结果)

附链接阅读内容1

人类起源——盘古开天地

世界上有大大小小数百个国家和地区,不管东方还是西方,几乎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最美丽的创世纪传说。

西方人说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先创造了男人亚当,然后又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此后才有了人类。

而我们中国人则认为世界是由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人类。

    

大约在三百二十六万七千年以前,太阳系的地球上。

而这时地球上天地还没有形成,到处混沌一片,即分不清上下左右,也辨不出东西南北,整个世界就像一个中间有核的浑圆体。

人类的祖先盘古便在浑圆体的核心中孕育而成。

    

盘古经过了一万八千年的孕育才有了生命。

当他有了知觉的那一刻,便迫不及待的睁开了眼睛。

可是周围一片黑暗,他什么都看不见。

急切间,他拔下自己的一颗牙齿,把它变成威力巨大的神斧,抡起来用力向周围劈砍。

    

浑圆体破裂了,沉浮成两部分:

一部分轻而清,一部分重而浊。

轻而清者不断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者不断下降,变成了地。

盘古就这样头顶天脚踏地的诞生于天地之间。

    

盘古在天地间不断长大,他的头在天为神,他的脚在地为圣。

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每日生长一丈。

如此一日九变,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盘古的身体也变得极长。

盘古就这样与天地共存了一百八十万年。

    

盘古想用自己的身体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于是他微笑着倒了下去,把自己的身体奉献给大地。

在他倒下去的刹那间,他的左眼飞上天空变成了太阳,给大地带来光明和希望;他的右眼飞上天空变成了月亮,两眼中的液体撒向天空,变成夜里的万点繁星。

他的汗珠变成了地面的湖泊,他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他的毛发变成了草原和森林。

他呼出的气体变成了清风和云雾;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鸣。

盘古倒下时,他的头化作了东岳泰山(在山东),他的脚化作了西岳华山(在陕西),他的左臂化作了南岳衡山(在湖南),他的右臂化作了北岳恒山(在山西),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岳嵩山(在河南)。

从此人世间有了阳光雨露,大地上有了江河湖海,万物滋生,人类开始繁衍。

    

盘古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创造世界的圣祖,在南海为他修建了盘古氏之墓,方圆三百余里。

传说墓中仙居着盘古氏之魂,如今广西桂林还存有盘古祠,每年都有许多人到庙里去祝祀。

    

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显然是古人对人类始祖的神化,他体现出中华民族向往光明,为造福人类社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是谁创造了人类社会,是劳动人民自己,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断进化,他们用群体的智慧不仅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也为后人留下来许多美好的传说。

阅读内容2:

女娲造人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却单单没有人类。

这世界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70次。

有一天,女娲走在这片苍莽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变得富有生气。

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

她一时也想不出来。

她一直走呀走呀,走得有些疲倦了,于是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

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

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皱皱眉头,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皱眉头。

她猛然醒悟了,这天地之间不就是少了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吗?

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这个世界呢?

这样想着,她顺手从池边抓起一团黄泥,搀和了水,在手里揉捏着,揉捏成了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

奇迹出现了,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拥有了生命,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

“妈妈!

”接着就是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对于生命的欢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乐在心头,喜上眉梢。

她给她创造的这可爱的小东西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相同,看起来似乎更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气概。

女娲对于自己这优美的作品,感到十分满意。

于是,她又继续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

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欢呼跳跃,嘴里总是喊着:

“妈妈!

妈妈!

”这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

从此,她再也不感觉到孤独和寂寞了。

于是,她又继续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

她一直忙碌着,直到晚霞布满了天空,星星和月亮照耀着大地。

夜深了,她只能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她的工作。

她一心想用这些灵敏的小生物来充满大地。

但是,大地毕竟太广阔了,靠她一个人捏泥人,速度太慢,而她也已经忙碌得有些疲倦了。

得想出一个提高效率的办法。

想了好久,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根枯藤,伸入泥潭里,将水搅浑成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小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没有两样。

“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

藤条一挥,就有许多新的人出现,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还没有终止。

她又考虑着:

人类终究是要死亡的,怎样才能让人类长久地生活在大地上呢,难道要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

这未免太麻烦了。

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结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担负起养育婴儿的责任。

这样,人类的种子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在增多。

 

13精卫填海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结合注释,读懂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抓住关键句“长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展开想象,对比阅读,感受精卫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读懂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背诵课文。

2.抓住关键句“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展开想象,对比阅读,感受精卫坚韧顽强的意志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难点:

抓住关键句“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展开想象,对比阅读,感受精卫坚韧顽强的意志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时数1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借助《山海经》,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第四单元,感受神话的魅力。

教师相机板书:

精卫填海学生齐读课题

2.走进《山海经》。

你们知道这个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出自哪部书吗?

(课件出示)《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3.下面我们就走进《精卫填海》,感受它神奇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大意

1.出示课文,教师范读。

2.交流初读古文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

(1)同学们,这一课和我们前几天学的《盘古开天辟地》有什么不同?

(2)学生自主交流:

是一篇古文;篇幅很短;下面有注释……

(3)教师小结:

这是一篇古文,只有2句话,35个字。

由此可见,古人说话比我们更简洁!

要想读懂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借助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把字音读准,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意,尝试画出停顿,把课文读通顺。

3.全班交流,检查反馈。

(1)教师指名检查课文朗读。

①相机强调多音字“少”,借助注释理解“少女”在文中是小女儿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少女”的意思进行对比。

②强调“溺、衔、堙”三个字的读音,理解意思,指导书写。

③相机指导朗读停顿,根据停顿符号,学生自由练读。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指名简单说说课文的大意,教师相机指导。

(3)课件出示故事大意,学生读一读。

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女娃到东海去游玩,溺水淹死而没有返回,所以就成为精卫鸟。

精卫坚持衔西山的树枝和石块,决心用来填平东海。

(三)想象画面,对比阅读,感受人物的精神

1.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故事的大意,发现故事的内容非常简洁。

那精卫是怎样衔石填海的呢?

下面我们就来大胆的想象一下。

(1)教师提示:

抓住精卫衔石填海的神态、动作、心理,展开丰富的想象,试着说一说你想到的画面。

(2)小组内3号同学为中心发言人,其他同学相机补充,完善画面。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指名想象画面。

教师相机指导动作、神态、内心。

动作:

拍打、盯、叼、衔、啄、投……

神态:

全神贯注、精疲力竭、信念坚定、喜笑颜开……

内心:

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东海填平的!

……

(2)根据教师的点拨提示,同位之间互相说画面。

3.出示《精卫填海》的现代文,对比阅读。

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

女娃十分乖巧,黄帝见了她,也都忍不住夸奖她,炎帝视女娃为掌上名珠。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

可是因为父亲忙于公事:

太阳升起时来到东海,直到太阳落下;日日如此,总是不能带她去。

这一天,女娃没告诉父亲,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

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风大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终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

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

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着,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

“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

“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

”“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

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

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

(1)学生自由读故事,同时思考:

你从中读出了精卫怎样的精神?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3)教师总结,出示信念坚定的谚语,学生齐读。

有志者,事竟成。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3.联系生活,拓展说话:

同学们,你看,我们通过想象画面、对比阅读,感受到了精卫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生活中你有没有精卫的精神?

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四)链接生活,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回到家后,把故事讲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听。

2.继续阅读《山海经》中的故事,感受神话的神奇魅力。

六、板书设计

坚韧不拔想象画面(神态、动作、内心)

13精卫填海意志顽强

锲而不舍对比阅读

14普罗米修斯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积累“气急败坏、愤愤不平、挽弓搭箭”等四字词语,理解“悲惨、违抗、饶恕、啄食”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板书提纲复述课文。

3.抓住课文的空白处,想象普罗米修斯受罚时的情景,并能写下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4.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英雄壮举,学习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坚强不屈的伟大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根据故事的发展顺序,能复述课文。

2.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感受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坚强不屈的伟大精神。

难点:

抓住课文空白处,想象普罗米修斯受罚的情景,并能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