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资料修改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3936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资料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资料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资料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资料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资料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资料修改版.docx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资料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资料修改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资料修改版.docx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资料修改版

第一至三章(潘老师)

1.信息的概念、特征及作用。

信息、数据与知识的关系。

信息是指人对现实世界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某种认识。

信息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数值、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等。

特征:

客观性、等级性、时效性、价值性、共享性、传递性、(载体的依附性、相对性、真伪性、不完全性)

作用:

信息是制定规划、计划和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

信息和数据、知识是不同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的。

信息、数据和知识的关系,从形成上看,它们是原料与制品递进的关系;数据的定义:

数据是用于记录、描述客观事物(客体)属性的可鉴别的符号。

知识定义:

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是用于生产的信息(有价值的信息)。

三者是一种递进的关系:

在数据的基础上形成信息,在信息的基础上形成知识。

数据是信息的起源,信息是知识的原料,知识是信息加工提炼的结晶。

2.信息化概念。

信息资源概念。

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导,信息资源为核心,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产业为支撑,信息人才为依托,法规、政策、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

(信息化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来产生、获取、处理和利用的信息。

信息资源包括狭义的信息资源和广义的信息资源;

广义的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内容本身,又包括有关提供信息的设施、设备、组织、人员和资金等,也就是信息资源及其有关的各种资源的总和;

狭义的信息资源就是信息内容本身所构成的信息有序化集合,是广义的信息资源的基础和主要构成。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信息系统的主要工作!

3.信息标准化概念,信息标准化编码有何特点?

信息交换标准有哪些?

信息标准化的定义:

信息表达、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的技术与方法的标准化。

信息标准化编码的特点:

明确的域、完整性与唯一性、科学性、权威性、实用

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

信息交换标准化:

DICOM、HL7等

4.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任何一个信息系统的建立,都必须从解决实际存在的管理问题出发。

2.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准确的和高质量的。

错误的信息势必导致决策的失误。

3.信息收集和处理必须及时。

4.信息量要适中,不可过多。

5.信息系统不能包办一切。

5.简述信息系统建设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以下5个阶段:

1.系统规划2.系统分析3.系统设计4.系统实施5.系统运行与维护

6.简述信息系统概念。

信息系统有哪些基本功能?

信息系统是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元素或部件组成的集合,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输入)、处理、存储、传输和输出信息。

五项基本功能:

1.信息的采集2.存储3.加工处理4.传递5.提供(核心)

7.简述管理信息系统对组织管理的作用。

(P21)

"管理就是决策"。

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

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管理职能的5大方面,其中任何一方面都离不开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

1.管理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

2.关系信息系统对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的支持;

3.关系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

4.关系信息系统对组织决策职能的支持;

8.什么是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系统有哪三个工具层?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

数据仓库系统的三个工具层:

联机分析处理(OLAP)、决策支持系统(DSS)、数据挖掘。

9.DAS、NAS、SAN存储性能有何区别?

数据存数方案:

直接附加存储(DAS);网络附加存储(NAS);存储区域网络(SAN)

DAS是我们通常最为熟悉的、最为基本的一种存储结构,存储器与服务器之间通过传统的I/O总线通讯。

客户机如需要访问存储器的数据,首先必须给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消息,服务器解析这个请求并给存储器发送访问消息,存储器访问数据并发送至服务器的内存,最终由服务器把数据传给客户机

NAS是一个以文件(File)为操作方式的网络存储技术,是一种专业的网络文件存储及文件备份设备,或称为网络直联存储设备、网络磁盘阵列。

NAS实际上是一台只提供跨平台文件服务的服务器,它包括核心处理器、文件服务管理工具、一个或多个磁盘阵列。

NAS允许客户机对其共享的存储设备直接进行访问,而不需通过其它服务器,从而减小了其它服务器的压力,大大提高了网络共享的速度与效率。

SAN是一个以数据块(Block)为操作方式的网络存储技术,是独立于用户网络(LAN)的一种专门用于连接存储设备和服务器系统的网络,SAN上的服务器可以通过SAN直接访问存储设备,而无须通过LAN。

SAN的任何一台服务器可以与SAN上的任何存储设备直接进行数据交换,而不受NAS体系结构的限制。

一个完整的SAN包含存储设备(服务器和磁盘阵列甚至磁带库)、一个高带宽网络通道(一般由光纤通道构成)、用于通道连接的共享式或交换式集线器、用于设备或服务器数据交换的路由器以及相关的应用软件。

10.RAID0、RAID1、RAID5、RAID10、RAID01安全性有和区别?

(2ppt第20张)

RAID技术:

廉价/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11.WINDOWS、UNIX、LINUX、NETWARE在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方面有何区别?

(49)

UNIX:

可靠、安全、稳定,但对维护人员的技术要求高,价格昂贵。

WINDOWSNT/2000/2003/2008:

直观、易学、易操作,价格相对便宜。

但安全性、可靠性和系统稳定性较差。

LINUX:

源代码开放、免费获得软件。

NETWARE:

文件服务,用户、组、角色管理较好。

12.以太网、令牌环网、VLAN、WIFI分别采用哪种协议?

以太网802.3协议

令牌网802.5协议

VLAN802.1协议

WIFI802.11协议

13.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包交换有何特点?

电路交换网络:

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通路用于数据传送

报文交换网络:

将用户数据加上源地址、目的地址、长度、校验码等辅助信息封装成报文,发送给下个节点

分组交换网络(包交换网络):

将数据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中加上目的地址、源地址等辅助信息组成分组(包),按存储转发方式传输

14.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宽带传输有何特点?

一.宽带传输:

多路同时传输的频带传输

宽带传输与基带传输相比有以下优点:

能在一个信道中传输声音、图像和数据信息,使系统具有多种用途;

能实现多路复用,因此信道的容量大大增加;

宽带传输的距离比基带远。

二.频带传输:

在模拟信道中传输

相比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占用带宽小,传输距离长

三.基带传输:

通过调制解调器

通信信道利用率低。

基带传输直接传输数字信号,不需要调制解调器,传输距离短。

15.CRC码工作原理。

已知信息位、生成多项式,求CRC码。

例题:

1.信息码1101,g(x)=x4+x+1,计算CRC校验码。

k=4,r=4,n=4+4=8

除数:

10011

CRC校验码:

0100

CRC码:

2.g(x)=x4+x3+x2+1,(7,3)码,信息码110,求CRC码。

k=3,r=4,n=3+4=7

除数:

11101

CRC校验码:

1001

CRC码:

110,1001

16.工作在OSI各层的主要协议有哪些?

OSI模型,即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ReferenceModel),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78年提出的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简称OSI。

7应用层:

Telnet,HTTP,FTP,WWW,NFS,SMTP等。

6表示层:

加密,ASII等。

5会话层:

RPC,SQL等。

4传输层:

TCP,UDP,SPX。

3网络层:

IP,IPX等。

2数据链路层:

ATM,FDDI等。

1物理层:

Rj45,802.3等。

其中高层,既7、6、5、4层定义了应用程序的功能,下面3层,既3、2、1层主要面向通过网络的端到端的数据流。

17.超五类UTP带宽为100Mbps时极限传输距离一般为多少?

①802.11a

高速WLAN协议,使用5G赫兹频段。

最高速率54Mbps,实际使用速率约为22-26Mbps

与802.11b不兼容,是其最大的缺点。

也许会因此而被802.11g淘汰。

②802.11b

目前最流行的WLAN协议,使用2.4G赫兹频段。

最高速率11Mbps,实际使用速率根据距离和信号强度可变(150米内1-2Mbps,50米内可达到11Mbps)

通过统一的认证机构认证所有厂商的产品,802.11b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得到了保证。

兼容性促进了竞争和用户接受程度。

③802.11g

使用2.4G赫兹频段。

支持达到54Mbps的最高速率。

兼容802.11b。

该标准已经战胜了802.11a成为下一步无线数据网的标准。

④802.11n

使用2.4/5G赫兹频段。

支持达到300Mbps甚至高达900Mbps的最高速率。

得益于将MIMO(多入多出)与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相结合而应用的MIMOOFDM技术,提高了无线传输质量,也使传输速率得到极大提升。

802.11n采用智能天线技术。

19.信息系统规划原则、规划任务。

规划原则:

1.自顶向下的规划策略

2.第一把手参与

3.支持企业总的目标

4.摆脱信息系统对组织机构的依赖性

5.先进性,开放性

6.可靠性,安全性

7.可扩充性

规划任务:

1、根据组织的发展目标与战略制定出信息系统的发展目标战略

2、改进或重新设组织的核心业务流程,确定业务流程改革与创新方案

3、确定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规划方案

4、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制定信息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方案

5、可行性研究

20.业务流程ECRS改进四原则。

E(Eliminate)排除,取消C(Combine)合并R(Rearrange)重排S(Simplity)简化

1."取消"所有不必要的工作环节和内容

2."合并"必要的工作

3."重排"所必需的工作程序

4."简化"所必需的工作环节

21.信息管理的基本任务:

建设和管理各级各类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是信息化建设的具体体现。

信息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信息管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信息管理是人类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必要基础。

22.管理的基本职能。

1.计划2.组织3.领导4.控制5.决策

23.系统规划包括哪两个层次?

两个层次各有哪些特点?

IS战略规划和IT战略规划

IS战略规划是在充分、深入研究企业的发展远景、业务策略和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信息系统的远景、信息系统的组成架构、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以支撑企业的战略规划目标的达成。

IT战略规划是在承接IS战略之后,对信息系统各个部分的支撑硬件、支撑软件、支撑技术等进行计划与安排,简而言之就是围绕T来展开。

24.可行性分析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可行性分析结果有哪些?

1.管理可行性

2.经济可行性

3.技术可行性

25.什么是1NF、2NF、3NF?

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第一范式:

元组中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割的数据项。

第二范式指的是这种关系不经满足第一范式,而且所有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其主码。

第三范式:

不仅满足第二范式,而且它的任何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于任何主关键字。

26.简述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的区别和联系。

概念数据模型设计、逻辑数据模型设计、物理数据模型设计是数据库及数据仓库模型设计的三个主要步骤。

在概念数据模型中可不包括实体的属性,也可不用定义实体的主键。

这是概念数据模型和逻辑数据模型的主要区别。

逻辑数据模型的目标是尽可能详细的描述数据,但并不考虑数据在物理上如何来实现。

物理数据模型是在逻辑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各种具体的技术实现因素,进行数据库体系结构设计,真正实现数据在数据库中的存放。

27.简述C/S模式和B/S模式的优缺点。

(47)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C/S)

优势:

开放性和易扩展性;可同时发挥计算机和网络的功能。

这种结构的系统比较适合于用户不是很多、局域网环境下运行。

缺点:

系统维护、升级困难;客户机的负载重,这是由于客户端运行着所有的应用程序,随着应用程序复杂性的提高,对客户端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S)

这种网络结构的系统遵循开放的标准。

维护成本低,升级、维护工作都在服务器端进行,不需要对客户端进行改变。

使用简单,界面友好。

并且由于客户端消肿,对客户端的硬件配置要求降低,可由相对价廉的网络计算机承担。

28.简述信息系统的5阶段规划。

1.信息系统战略规划2.组织业务流程规划3.系统总体结构规划

4.项目实施与资源分配规划5.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29.简述系统规划的步骤。

(十步骤)

•规划项自启动

•广泛的项目调研

•战略审视

•确立IT支撑点和IT愿景

•完善和优化企业业务和信息流程

•推荐应用系统框架

•IT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推荐IT组织结构

•确立主实施计划

•汇报与反馈

30.简述利用U/C矩阵定义系统总体结构的步骤。

1.定义U/C矩阵2.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3.对U/C矩阵作重新排列(求解)4.确定子系统

第四章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孙老师)

生命周期法要求用户一开始就清楚地提出所有需求,这往往是困难的,用户与系统研制人员之间的交流不直观;而且生命周期法很难适应项目开始阶段存在的不确定性。

同时需求的变化对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产生的影响是:

越是生命周期的后面阶段(设计、维护),由于需求变化造成的损失越大。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

在软件生产中,引进工业生产中在设计阶段和生产阶段的试制样品的方法,解决需求规格确立困难的问题。

由于软件产品的“软”特点,从修改样品到生产成品这一过程就比工业生产中的试制样品容易多了。

这是原型法的基本构思。

它不苛求一次性完成系统的分析设计,也允许系统的初步分析与设计是不完善的,需要进一步修改。

但需要一个快速反馈的开发环境,让用户参与和设计者一起共同完善、修改并确立需求规格。

原型法的基本步骤

1,确定用户基本需求;

2,建立系统初始原型

3,运行和评价原型系统

4,修改原型

原型法比较适合用于用户需求定义不清、管理决策方法不确定、需求经常发生变化的情况,当系统规模不大也不太复杂时采用这种方法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的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

第五章: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在充分认识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识别、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最后完成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或称逻辑模型设计。

主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数据流程分析是把数据在组织(或原系统)内部的流动情况抽象地独立出来,舍去了具体组织机构、信息载体、处理工作、物资、材料等,单从数据流动过程来考查实际业务的数据处理模式。

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流动、传递、处理、存储等的分析。

数据流程分析的目的是要发现和解决数据流通中的问题,如:

数据流程不畅、前后数据不匹配、数据处理过程不合理等等。

数据流程分析是通过分层数据流程图来实现的。

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

数据流图的应用

数据流程图的绘制

数据流必须起于或止于过程,即每一个数据流必须有一个过程与之有关,数据流不能起于数据存储且止于一个外部实体或另一个数据存储;也不能起于每个实体且止于另一个外部实体或数据存储。

一个数据结构可以是若干个数据项的组合,也可以由若干个数据机构组成,还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和数据结构混合组成。

数据存储指数据结构暂存或被永久保存的地方

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

判断树(决策树)

优点:

判断树比较直观,容易理解

缺点:

条件较多时,不容易清楚地表达出整个判断过程

第六章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的任务是:

在系统分析阶段提出的新系统逻辑模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计出新系统的物理模型,即根据系统分析说明书中提出的系统逻辑模型,综合考虑各种约束,利用一切可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各种具体设计,确定新系统的实施方案,解决“系统怎么做”的问题。

系统设计的主要工作

总体设计。

包括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功能结构图设计和功能模块图设计等。

代码设计和设计规范的制定。

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包括设备配置、通信网络的选择和设计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等。

数据存储设计。

包括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的安全保密设计等。

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

包括输出设计、输入设计、处理流程图设计及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等

系统设计原则

简单性:

在达到预定的目标、具备所需要的功能前提下,系统应尽量简单,这样可以使系统的操作、处理更加简单、方便,便于实现和管理。

灵活性:

作为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以便适应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且系统本身也需不断修改和改善。

系统性:

系统是作为统一整体而存在的,因此,在系统设计中,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进行考虑,系统的代码要统一,设计规范要标准,对系统采集的数据要能够共享。

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

一个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如安全保密性、检错及纠错能力、抗病毒能力等。

经济性:

经济性指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系统的开销。

一方面,在硬件投资上不能盲目追求技术上的先进,而应以满足应用需要为前提;另一方面,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复杂化,各模块应尽量简洁,以缩短处理流程、减少处理费用。

系统结构化方法主要有层次结构和模块化结构两种类型。

层次结构:

线型结构,树型结构,网状结构

模块化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强调将一个系统设计成具有层次的模块化结构,我们希望设计的结构中的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功能且模块之间的接口简单。

一般地说,模块之间的联系越多越复杂,它们之间的相互往来程度就越高,独立性就会降低。

因此模块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1.所划分的模块其内部的凝聚性要好,即模块具有独立性,模块之间的联系要少。

2.模块之间的联结只存在上下级之间的调用关系,不能有同级之间的横向联系。

3.整个系统呈树状结构,不允许有网状结构或交叉调用关系出现。

4.所有模块必须严格地分类编码并建立归档文件。

数据库设计

E-R图的绘制

7至9章

用例图:

概念、组成、关系、绘制

--------------------------

概念知道(上课反复强调的),用例图的3种关系,会能理解,能分辨,会画,

顺序图、活动图、状态图:

概念、组成

-----------------------------

这个就不用我说了,不要求画

UML中的5种关系,要能理解

用例图,是我这部分的重点,用例图的3种关系UML图的分类、用到的基本关系概念以及应用、各种图之间的关系设计模式

---------------

PPT上有张UML分类的图,上面考到2题

面向对象的相关概念、特点,以及类或对象的相关概念及应用

----------------------------------

概念性的比较多

1、用例图的概念(上课讲过的)、用例图的3中关系(能分辨)

用例图用于描述系统的行为及各种功能之间的关系。

应用场景:

需求分析阶段

关联关系、扩展关系、包含关系、泛化关系

包含四种元素:

参与者、用例、关系和系统边界组成

2、顺序图、活动图、状态图的概念和组成、用例图绘画的是否正确的判断

序列图描述了对象之间传送消息的时间顺序,它用来表示用例中的行为顺序。

序列图从一定程度上更加详细地描述了用例表达的需求。

序列图的目的在于描述系统中各个对象按照时间顺序的交互过程。

序列图由对象、生命线、激活和消息等构成。

活动图是UML用于对系统的动态行为建模的另一种常用工具,它描述活动的顺序,展现从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的控制流。

UML的活动图中包含的图形元素有动作状态、活动状态、动作流、分支与合并、分叉与汇合、泳道和对象流等。

状态图是系统分析的一种常用工具,它通过建立类对象的生存周期模型来描述对象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行为。

状态图是用来描述单个对象生命周期的。

状态图的组成:

1.状态和事件;2.状态转换

状态内部构成:

1.进入/推出动作2.活动3.内部转换4.子状态

3、UML中5种关系具体场景能分辨,样子能识别

用例视图描述系统功能需求,找出用例和执行者。

组件视图描述系统代码构件组织和实现模块,及他们之间的依赖关系。

展开视图描述系统的物理设备配置。

并发视图描述系统的并发性,并处理这些线程间的通信和同步。

逻辑视图描述如何实现系统内部的功能。

4、设计模式分类(上课讲过的)

设计模式主要分为创建性模式、结构性模式和行为性模式

5、建立静态视图过程中的相关概念、设计类相关的概念和原则

静态视图用于描述事物的静态结构,而不是描述动态行为。

在本阶段,静态视图包括分析类图、包图。

其中分析类图是整个分析模型的核心。

类图是面向对象系统建模中最常用的图,它是定义其他图的基础,在类图的基础上,可以使用状态图、协作图、组件图和配置图等进一步描述系统其他方面的特性。

类图包含7个元素:

类、接口、协作、依赖关系、泛化关系、关联关系以及实现关系。

对象图中包含对象和链,其中对象是类的特定实例,链是类之间关系的实例

分析类包含3类:

1.边界类2.控制类3..实体类(P202选择)

6、面向对象的特点、类和对象的概念

面向对象的方法是一种运用对象、类、继承、封装、聚合、消息传送、多态性等概念来构造系统的软件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对象+类+继承+通信

特点:

继承性、抽象性、抽象性、多态性

对象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它是构成系统的一个基本单位。

类是具有相同属性和服务的一组对象的集合。

一个类中的每个对象都是这个类的一个实例。

类是面向对象系统组织结构的核心。

类是对一组具有相同属性、操作、关系和语义的对象的描述。

7、OOA模型相关概念、分类

面向对象分析(ObjectOrientedAnalysis简称OOA)就是利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需求分析。

包括:

1.问题域和系统责任;2.系统边界;3.参与者;

问题域:

指被开发系统的应用领域;系统责任即所开发系统应该具备的职能。

系统边界:

是指一个系统所包含的所有系统组成成分与系统以外各种事物的分界线。

参与者:

指在系统之外与系统进行交互的任何事物。

(选择)OOA方法的主要原则:

1抽象2.封装3.继承4.分类5.聚合6.关联

7.消息通信8.粒度控制9.行为分析

(另一个答案:

面向对象分析建模

用例模型

用例模型是系统既定功能及系统环境的模型,它可以作为客户和开发人员的契约。

用例是贯彻整个系统开发的一条主线。

用例模型即为需求分析的结果。

用例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业务用例

(2)业务场景

(3)系统用例

(4)用例规约

分析模型

分析模型是跨越需求和设计实现的桥梁,分析模型是采用分析类,在系统架构和框架的约束下,来实现用例场景的产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