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与科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3758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与科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医学与科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医学与科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医学与科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医学与科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与科学.docx

《医学与科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与科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与科学.docx

医学与科学

樊代明院士:

医学远比科学复杂

2015-03-1615:

07阅读:

1408 来源:

医学科学报责任编辑:

李思杰

[导读] 医学不是纯粹的科学,也不是单纯的哲学,医学充满了科学和哲学,但还涵盖有社会学、人学、艺术、心理学等等。

因而,我们不可以笼统地用科学的范律来解释医学,也不可以简单地用科学的标准来要求医生。

医学自从戴上科学的帽子后,其实好多问题不仅解决不了,

   医学不是纯粹的科学,也不是单纯的哲学,医学充满了科学和哲学,但还涵盖有社会学、人学、艺术、心理学等等。

因而,我们不可以笼统地用科学的范律来解释医学,也不可以简单地用科学的标准来要求医生。

 

   医学自从戴上科学的帽子后,其实好多问题不仅解决不了,反而导致医学与人的疏离,甚至越来越远。

   医学是什么?

从40年前学医我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但一直未得满意答案。

时至今日,我虽仍不能明确地说出医学是什么,但我可以说它不是什么了。

   在我看来,医学不是纯粹的科学,也不是单纯的哲学,医学充满了科学和哲学,但还涵盖有社会学、人学、艺术、心理学等等。

因而,我们不可以笼统地用科学的范律来解释医学,也不可以简单地用科学的标准来要求医生。

   众所周知,医学要比科学起源早。

科学一词的出现也才1000多年,而医学已有数千年甚至更早的历史。

因此,应该是医学的积累、进步以及需求催生了科学。

简单地医学视为科学的一个分枝或隶属于科学、服从于科学,甚至把医学视为医学科学的简称,看来是不恰当的,甚至有失偏颇。

   医学远比科学复杂

   科学研究的是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及变化规律,其结果具有高度的普遍性。

医学研究的不仅是疾病的本身(或其本质),而且要研究疾病这种现象的载体、即有着不同生活经历和生理体验的活生生的人,要研究人体各种机能的本质和进化规律。

因此,医学不仅重视事物高度的普遍性,而且重视人体结构、功能及疾病的异质性或称独特性。

医学是通过长期大量不间断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最终形成最大可能适合人体保健、康复和各种疾病诊疗的知识体系。

   因此,医学要远比科学复杂。

表现在人群的异体性,人体的异质性和疾病的异现性。

就以疾病为例,据经典医学书籍记载,现有病种已达40000种之多,加之不同疾病有不同的分期和分型,而且又发生在不同人群或不同个体身上,这就构成了医学的更为复杂性。

   医学关乎生命。

什么是生命?

从哲学上讲,生命本身不是物质,而是物质的特殊表现形式。

但生命相对于它所承载的物质而言更加难以捉摸,生命现象是目前人类最难解释的奥秘。

医学研究的对象恰恰是特有这一高级生命形式的人类及其组成形式,而科学研究的对象则并非是如此高级的生命形式、甚至是无生命的普通物质。

科学研究再复杂,最终的定律是“物质不灭”,而医学除了物质不灭外,更要回答为何“生死有期”.

   科学可以按照已奠定的、精确的理论基础去分析甚至推测某一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但医学目前由于对生命本质的无知,故多数的理论和实践还是盲人摸象,雾里看花。

显然,在生命起源奥秘没被揭示之前,所有关于生命现象本质的解读和认识都是狭义、片面和主观的,充满了随意性。

对生命的思考和解读,中医和西医充满分歧,甚至南辕北辙,其实这并不奇怪,实际上是观察角度不同所致。

   西医的整个体系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所以常有医学科学的提法。

中医的整个体系是建立在实践经验的归纳分析和总结之上的,所以不常有中医科学的提法。

二者各自都有优势和局限性,西医和中医辨争的焦点就在这里。

双方对科学和经验的重要性都无异议,可对经验之科学或科学之经验,则认识迥异,这恰恰说明了医学和科学的区别。

中医从整体辩证去看,用经验解决了医学的一些问题,但解决不了医学的全部问题。

西医从分析还原去看,用科学解决了医学的一些问题,但解决不了医学的全部问题。

   医学,特别是临床医学,说到底是做两件事,一是治病;一为救命。

二者相互关联,但也有些差别。

治病是“治”物质,是以物质换物质,或以物质改变物质;而救命不是“救”物质,救命是在调节物质表现的特殊形式,以确保这种形式的正常存在。

这就是我们中医所说的整体中的平衡,或西医所说的内环境的稳定Homeostasis.

   医学与科学的异同

   如果说科学是无所不能的,但医学是有其局限性的,它不是万能的,医生是人不是神。

所以,人类对医学和科学的要求应该是不一样的。

关于医学与科学的异同,我想从17个方面谈谈如下观点。

   一、个体与群体

   医学在发源初期,是从一个又一个人体诊疗的实践中获得个别成功案例,然后逐渐应用到更多个体(即群体),由此逐渐积累汇成经验。

   进入现代医学阶段,无论对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还是做临床药品或疗法的试验,只要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就可以放到人群中去直接研究。

但这种从小样本中得到的结果,放大到大人群中去应用,难免会发生不良后果,甚至是灾难,原因是它没有考虑到如下的情况。

   1.异质性导致同病不同症。

同样是感冒,甲为发热,乙为头痛,丙为咳嗽。

既然是一种病都开一种药就好了,其实不然,我们得根据不同的人开不同的药,这叫同病异治。

   2.异质性导致同病不同害。

同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按道理应全部根除。

可HP可分CagA阳性株和阴性株,前者与胃癌相关,胃癌发生率比阴性者高2倍,应于根除。

而后者在正常人多见,而且根除后近端胃癌发生增多,所以HP感染无症状者不应根除。

   3.异质性导致同病不同果。

同是乙肝病毒感染,按理皆应抗病毒治疗。

但有的可以自动清除,达到自愈;有的终身带毒,但不发病;有的很快发病,且向肝硬化进展,甚至发生肝癌。

   4.异质性导致同药不同效。

同是高血压或心动过速,用倍他洛克治疗,有人用25mg就见效,但有人用250mg却没效果。

因此对高血压,尽管是同一种疾病应该选用不同的药品治疗。

   二、体外与体内

   医学是直接为人体服务的。

从逻辑上讲,或按科学的要求,任何试验和疗法都应在人体内进行才最真实。

但我们不能这么做,因为涉及到伦理和人道问题。

因此,任何疗法在进入人体前,都应该在人体外得到证实。

人体外的实验包括实验室研究和动物体内实验。

   实验室研究是将生物体内的器官、组织、细胞或细胞中的某些成分,置于人工的环境,观察人为的干预因素对其功能活动的影响。

这种实验容易控制条件,也容易深入到分子水平,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中最为本质的基本规律,或最原始的基本规律。

但由于研究对象脱离了整体,所处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试验结果与体内的真实情况相比可能发生很大差异。

   动物试验可视为体内试验,但只是在动物体内的试验。

但动物有别于人类,与人体内试验相比,依然是体外试验,即在人体以外的试验。

在动物中获得的东西放到人体未必可获同样的结果。

一个药品在动物体内有效,未必在人体内有效。

即使是人体内的试验,也存在明显的异体性或异质性。

   三、外环境与内环境

   人体处于自然界这种外环境中,需要与地球共生,需要与地球不断交换物质。

一旦受到地球的不利影响,人体在适应中不断找到平衡,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健康问题。

   自然环境对人体而言是外环境,它变化的复杂性,将严重影响人体内环境的适应性和协调能力。

人体就像一部复杂的机器,各部件的功能可以通过神经、体液、免疫、内分泌等来进行整体调节以万变应万变,确保自己的生存与繁衍,确保整体结构和功能的不变。

   如果自然环境在短时间内变化太快太激烈,或者人体内环境的调节和适应能力跟不上,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人体内环境与自然外环境间的平衡,需要中介者来协调。

可称为中介者的有很多,目前最受关注的是人体微生态。

微生态可以说是大自然的使者,更是人类的朋友,它们直接进入人的体腔,并与人类共生,互相进化、适应、互相依存。

影响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平衡的因素也有很多。

比如,PM2.5带有大量对健康有影响的细颗粒物质,不易被呼吸道纤毛阻挡,沉积在肺泡影响气体交换,甚至进入血液循环损害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加重心血管系统负担,甚至诱发肺癌。

   四、结构与功能

   除生命科学外,其他自然科学研究的多为非生命物质。

医学研究的是生命的特殊物质或与生命相关的物质,它不局限于研究物质的结构,更重要的是研究物质的功能。

   1.结构构型的多样性决定了生命功能的复杂性。

生命活动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元是细胞。

细胞通过细胞膜与外界不停地进行合成和分解代谢。

无论是细胞膜、细胞核或细胞器都有着十分复杂而独特的构形,就是这样的构型及相互间的密切配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理功能。

   2.有机体结构的构型是动态变化的。

人体各层次、各部分的结构,特别是其构型是发挥各自独特功能的基础,这些结构构型的变化形成了各种功能的多样性,而这些变化的动态性又形成了机体内部与外部环境间的适应性及适应的协调性。

结构、构型及变化的动态性又受上一层次的调控来完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共同完成整体功能的需要。

   3.生物体具有对自身结构的自组织能力。

是否有自组织能力是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或分水岭。

生命组织系统对其结构具有自组织能力。

其中包括自我组织、自我修复和自我更新,这种自我组织功能是生命生理活动和适应内外环境的基础。

生命结构与功能具有特殊性,我们不能借用自然科学的一般理论简单地套用在医学上来解释生命现象。

   如果只根据生命本质的某些规律得出的结论,虽然从科学上讲符合生命本质,但从医学上讲这只是触摸到生命本质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生命本质的全部内涵。

   总之,医学必须遵循生命的本质规律,才能满足生命的需要,生命活动的本质并不像科学那样只由一种规律所支配或决定,它是由多种规律有机地支配,因此需要多种认知工具,如西医、中医、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从各个角度去全面认识生命现象,只有这样医学难题才能得到真正解决,生命健康才能得到真正保障。

   五、局部与整体

   古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底说“对于一个医生来说,了解一个患者,比了解一个患者患什么病重要”.

   人体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分化而成的整体,不像机器那样是由不同的零部件组合而成。

   在临床医学中,一个人病了,有时是局部影响到全身,死亡是因全身因素而致。

但有时是全身疾病在局部的表现。

医生通常急于找到局部的病变,由此施治有时是错误的,甚至经常是错误的。

曾经有眼科的医生告诉我,眼病真正由眼部的组织结构或功能异常引起者只占15%,85%是由全身因素引起的,如果我们只关注眼部疾病,那就是在用15%的能力给100%的病人治病。

   试想,我们把来院病人看病后的结果都复审一遍,那么从整体出发完全正确的又有多少呢?

因此,我们在局部看到的现象,尽管是科学的,但只有整合到整体中得出的结果才真实,才叫医学。

   六、微观与宏观

   自从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后,西医学的研究就逐渐从宏观向微观发展,开始从系统、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分子、直至夸克,因为人们要找到生命的真谛,也想找到疾病的本质。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在某个层次或水平上发挥功能或作用的,微观也许是物质的本质,但生命只能在一定层面上表现出来。

因此,太细未必能说明生命的本质问题。

同样,太细未必能揭示疾病的真正病因。

病人是完整的整体,其生理表现或病理表现只大多发生在宏观层面上,所以我们一定要关注层次和层面,只有这样可能抓住主要矛盾,治愈疾病。

宏观与微观,二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宏观表现的是趋势,在大方向上影响微观的走向,同时又受微观状态的影响。

   七、静态与动态

   对物体来说,一般用变化来描述或分析;但对生物体特别是人体则用进化来描述和分析。

变化可以发生在瞬间,而进化是长期变化的结果。

进化当然包含变化,但绝不仅仅是变化,其内涵要复杂得多,再者,进化不只包含一种变化,那是多种变化共存并相互影响的结果。

   人体的成长,生命的延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疾病的发生发展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大家都知道,人类的疾病谱,通常都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的主要疾病是感染性疾病;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心脑血管疾病急骤增加,目前是以恶性肿瘤发病居多。

同样,一个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是动态的过程,从潜伏期、发病期、恢复期,循序渐进,有的人可能在潜伏期就自愈了;有的可能进入发病期,尽管治疗最后还是死了;但有的可以贯穿疾病全程。

在静止到动态这个过程中,总是存在相生相克。

相生为主,相互向好的方向转化,疾病就好了;相克为主,比如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相互间的矛盾,克占了上峰,病人可能就死了。

如果相生相克,各不相让,始终进行,病人体内处於一种拉锯状态,就会形成迁延不愈的慢性病。

   八、瞬间与长期

   将时间不断分割,到不能再分割时,我们就叫瞬间。

长期则为很多瞬间的延续。

从科学角度讲,瞬间与长期都是时间的计量单位,科学追求的结果是希望瞬间越来越短的结果,那样的结果越来越正确,离真理越来越近,因在瞬间所见到的是尽可能排除了影响因素,尽可能固定为最有限的条件中的结果。

如果时间一长,各种因素就会侵入其中,原来瞬间“纯洁”的状态就会杂乱开来,原来瞬间的结果就会被冲淡而不复存在。

   但医学研究的对象正好是这种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始状态必然会发生变化。

在医学,长期的结果并不是瞬间结果相加之和,因为各瞬间结果并不一致,也不一定是各瞬间结果循序演变而来,这就增加了医学基础和临床实践推测最终结果的难度。

病情从诊察时看到的瞬间表现,向长期发展会变幻莫测,见多了,就有了经验,这就是老医生为何临床经验多,因为他经历多。

   我们平时看到的X光照片上的异样,病灶,病理切片上的异型细胞,或是心电图上的异常T波,那都是我们见到的瞬间现象,它可能代表某个病的本质,但有时什么也代表不了。

如果我们只关注瞬间的现象用定形疗法给人治疗,有可能铸成大错。

我们在医学研究和实践中一定要注意疾病的发生是瞬间现象还是长期表现;一定要注意治疗的效果是药物的瞬间作用,还是长期的疗效。

   九、直接与间接

   人体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或人体内部相互间的调节,通常都是以直接或间接两种方式进行,在医学多以间接形式为主。

比如,说分子间的反应或调节,那是两个点之间形成一条线,但数干条线可形成一块板,若干层板就形成一个整体。

点与点之间的反应或调节那是直接方式,而线与线之间,或板与板之间的反应或调节,那可就是一种间接的方式。

   科学比较习惯线性关系,总想确定一个分子甚或一个细胞就会一个事。

医学却不是这样的。

   回顾这10多年MDR的研究活动,我们一直在想找到基因、蛋白或miRNA与耐药这种表型的直接关系,但结果没找到,也找不到,因为可能就不存在。

它们之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间接关系。

只有认识了这种间接关系,我们才能在正确的研究道路上前进。

   因此,用科学的方法或直接的方法去研究医学中存在的大量的处于间接关系的问题是不可取的、是难以成功的,甚至得出的结果和结论是错误的。

因为直接反应的多为医学的表象,而间接反应的通常才是医学的本质。

   十、必然性与偶然性

   自然科学追求常理,即必然性。

但医学实践除了关注必然性外,还充满了偶然性,这是因为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都具其独特性。

   1.医学教科书或专着记录的数以万计的疾病中,多数病因不详,近年发生的许多新发传染病,医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偶然出现,有时让医生甚至政府管理部门防不胜防。

   2.疾病的表现特征可随人群变化、环境变化、社会变化而变化。

比如,乙肝病毒基因每年按25%突变,这种突变就是偶然性,原来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治好,变了的病毒用药无效。

   3.一个新疾病发生,尽管我们认识不了,但要救命,就得治疗,这种治疗恰似摸着石头过河,结果有的治好了,有的没治好,其实治好没治好都可视为偶然性。

   4.临床上经常发现病态千奇百怪、病毒千变万化、病人千差万别,用大家认可的常见的治疗方法,应该治好却有治不好的(例外),用大家认可的常规麻醉方法或手术疗法应该治活却有治死了的(意外),这些例外或意外就是医疗过程中的偶然性。

   医学中这种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交织、相互依存构成了医学的混沌性,有人说医学就是混沌之学。

自然科学痴迷于对事物的量化,尽可能精确地描述和研究事物,其结果可达100%或0%.但在临床医学领域,100%的结果和0%的结果都是错误的,也就是不存在绝对的yes和no.总存在精准以外的现象和结果,这就是混沌观。

如果简单地用线性量化的科学思维方法来指导医学实践,则难以得到常在的必然性结果,反倒成了经常的偶然性。

   十一、生理与心理

   生理指生物体整体的生命活动和各器官的功能。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

在人体,生理与心理相互影响,超过了一方的承受力就会导致生理上的疾病或心理上的疾病。

   1.生理疾病对心理的影响。

病人的身体因疾病可发生变化,他的心理(或情感),也会对疾病发生反应。

由于病人的心理受到了疾病的影响,他的态度和行为也会相继发生变化。

   2.心理障碍诱发躯体疾病。

人类的心理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有助于健康,有的有损于健康。

不良心理不仅可以影响生活,重者还可导致疾病。

比如面对压力、危险、矛盾会产生焦虑、恐惧和愤怒等情绪,通过交感—肾上腺等活动引起心血管反应,血压和血糖升高,进一步可发展成冠心病、脑卒中或糖尿病等。

   3.同样的疾病作用不同的人,其心理活动是不一样的,同样的心理障碍对不同人的身体打击也是不一样的。

不同病人在不同的医生,甚至同一医生对同一病人在不同时间的诊断乃至处理都可能不同,完全凭经验办事,有时根本没有科学那样的标准,而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健康的标准不仅局限在躯体,而且要包括心理健康,这就是医学的难处。

   4.医生的心理对病人的影响。

医生自己也是有思想有独立心理活动的人。

医生的心理活动,包括对疾病的认知,对病人和疾病的态度,对预后的预测及与病人的交流能力等都会影响病人的预后。

目前医疗环境,医患关系紧张其实有很多都是由于医生的沟通和少数病人的心理障碍造成的,解决这道难题的根本办法是医生要将生理与心理整合成双刃剑,才能在复杂的生理与心理疾病的处理中游刃有余。

   十二、客观与主观

   自然科学追寻事物本质的客观反应,这种客观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是永恒不变的。

但医学除了追求生命物质的客观反应外,还涉及到对事物的看法,即主观反应。

这个主观反应既来自病人,还来自医生。

而且这种主客观反应可以相互转换,构成了其间的复杂性。

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办?

   1.用医生的客观性克服病人的“主观”性。

同一刺激在不同病人的感受和忍受程度是不一样的,这是病人的主观感觉。

比如同是急性阑尾炎,绝大多数表现为转移性右不腹痛,但婴幼儿表现可能是啼哭,拒奶甚至嗜睡,老年人对疼痛感觉迟钝,甚至化脓穿孔,生命垂危还不感觉疼痛。

   这就要求医生,面对病人错误的“主观表现”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客观性,用医生的客观性克服病人的主观性。

   2.用医生的主观性克服病人的“客观”性。

这里所指的医生的主观性是主动观察。

行医如断案,考验的是医生的知识和经验,受医生阅历的影响。

尽管我们都学过内科、外科、检验科?

但在“书里”和“书外”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书里的知识是死的,而我们每天见到的病人是活的,其表现千奇百怪、千变万化,很多症状和体征只有亲自见过才能真正理解,才能明白书中描述的内涵。

科学追求严谨,甚或可用严谨的公式表示,1+1=2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但医学是模糊的,病人来到医生面前表现的是一种疾病状态。

   十三、数据与事实

   人体、疾病、环境的复杂性加上时间的变化相互耦合、相互作用,可以产生海量数据。

医学上得到这些数据易,但正确分析解读这些数据难。

因为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这些数据并与人体生理和病理相联系具有天生的高难度和高复杂度。

   从宏观层面,随着医学检验技术,成像技术的引入和医院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各种检验数据、X射线、超声波、CT和磁共振图像、组织标本、电子健康档案、医疗服务记录等从方方面面记录了每个患者各种健康相关信息。

   这些浩如烟海、极为复杂的数据,从不同角度为疾病的研究和诊疗提供了信息支撑和辅助决策,但同时也给医学工作者,特别是临床医生带来了不尽的困扰和挑战。

   医学工作者在用医学数据诊疗疾病或从事研究时一定要综合判断,慎思而为,因为数据可能反映事实也可能偏离事实,从而误导医生的判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错判因与果。

人们在作临床流行病学数据分析时,通常把一些发生在某个疾病之前的因素看成诱因甚至病因。

有时同一疾病将轻者看成因,将重者看成果。

但从整个医学角度讲,这并不尽然。

在实际情况下,有些数据就难以清晰地显示哪些因素是诱发疾病的,哪些因素是疾病导致的,经常会出现常识导致的误判。

   比如新英格兰杂志发表过一篇文章,说糖尿病与胰腺癌存在相关性。

常识会使我们武断下结论,是糖尿病引起了胰腺癌。

但事实上,数据中的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是近期发病的,就是说发生在胰腺癌后面,是胰腺癌引起了糖尿病,是胰腺癌继发性地破坏了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导致了糖尿病,所以胰腺癌是因,糖尿病是果。

   2.误信伪数据。

纷繁复杂的医学数据中有真实数据,但也包含了放大的数据,甚至脏数据。

这些数据混在一起容易导致过吻合、伪相关和微阳性等结果。

2014年JAMA的文章,他们将已发表的随机临床数据与Meta分析进行对比,发现35%的Meta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原始研究文章的结论不同,而这些研究结果直接影响到临床试验的评价。

   3.偏差时时有。

数据分析的结果和事实之间可能存在偏差,这些偏差有可能是人为造成的,也可能是系统偏差,例如有人发现喝咖啡与胰腺癌发病之间高度相关,可能是胰腺癌的病因。

但深入分析发现,对照组中有很大一部分病人患有胃溃疡,因怕病情加重,几乎不喝咖啡,所以二者其实并无关系。

   4.假象处处在。

基础医学研究产生数据越来越快,数据是越来越大。

基因芯片刚问世时,一次实验可测几万个基因的表达水平或突变位点,大家都用其检测肺癌发生和转移的基因,结果全世界都大失所望。

事实证明这只是基因组学研究繁荣下的一种假象。

靠单一组学数据是无法全面提示疾病机制的,必须结合多种数据构建多因素分析模型,才能从更多系统层面上挖出疾病数据,从而给出靠谱的判断。

   十四、证据与经验

   科学是对世界各种现象的描述,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总结。

科学研究是将物质严格控制在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条件下进行的,因此,科学知识具有普遍性,科学方法具有客观性,科学理论具有严谨性。

科学研究追求最为重要的是证据,没有证据就没有也不能进行科学理论的总结。

   医学除了上述要求外,强调得更为重要的是在与不同患者交往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这种经验可能缺乏普用性,甚至缺乏科学要求的严谨性,因为它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

   科学强调客观存在的证据,而医学除此之外,还强调主观获取的经验。

因此,按科学的办法学医从医都会遇到困难。

因此,目前所形成的所有经验都因人、因地、因时而异。

知证据者不一定有经验,有经验者必知证据。

   1.获得医学经验难于收集证据。

收集证据是科学家验证科学假说最为重要的一步。

但要获得医学经验就没那么容易了。

医生要通过长期观察或与病人反复交流才能对病因作出初步判断;然后通过对患者的望闻问切或视触叩听追寻疾病的蛛丝马迹;然后通过一定的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