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通透性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3502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1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通透性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细胞通透性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细胞通透性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细胞通透性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细胞通透性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胞通透性实验报告.docx

《细胞通透性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通透性实验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细胞通透性实验报告.docx

细胞通透性实验报告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

系年级17级学号同组者

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溶血现象及细胞通透性的一般规律;

2.观察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二、实验原理

细胞膜是一种半透膜,对物质的通透具有选择性,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将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水分子会大量渗到细胞内,使细胞胀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中,发生溶血。

将红细胞放入含有不同溶质的溶液中,由于细胞膜对各种溶质的透性不同,有的溶质可以渗入,有的则不能,渗入的溶质能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所以促使水分进入细胞。

由不透明的红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溶血(hemolysis)。

随着水分不断进入,红细胞最终破裂并引起溶血。

因而发生溶血现象所需的时间长短可以作为测量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一种指标。

因此,本实验选用红细胞作为细胞膜透性的实验材料,将其放人不同的介质溶液中,观察红细胞的变化。

三、实验用品

1.实验材料

鸡血(事先取好,加入Alsever液,混匀后制悬液,4℃保存);

2.实验试剂

0.85%的氯化钠溶液(等渗溶液);

0.0085%的氯化钠溶液(低渗溶液)

0.8mol/L的甲醇、0.8mol/L的丙三醇、6%的葡萄糖溶液、2%的Triton X-100溶液(高渗溶液);

3.实验器材

试管(此处用的是刻度离心管)六支、离心机、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

1.取血

吸取预先处理好的鸡血溶液6mL,加入4mL的等渗0.85%的氯化钠溶液,混匀后放入离心机,1200rpm离心5min;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

系年级17级学号同组者

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

2.制细胞悬液

用滴管吸取上清液,加入与沉淀量相等的等渗NaCl溶液,混匀制成悬液。

(如果沉淀量少于1.2ml,则补充鸡血)

3.溶血现象观察

在离心管之中分别加入0.85%的氯化钠溶液、0.0085%的氯化钠溶液、0.8mol/L的甲醇、0.8mol/L的丙三醇、6%的葡萄糖溶液、2%的Triton X-100溶液3mL,滴入两滴细胞悬液,立即混匀并计时,溶血现象发生后,记录溶血时间,并制片观察溶血情况:

0.0085%的氯化钠溶液、0.8mol/L的甲醇、2%的Triton X-100溶液(高渗溶液)反应非常迅速,因此需立即观察;

0.8mol/L的丙三醇、6%的葡萄糖溶液反应程度不剧烈,所以,每间隔10分钟观察记录溶血情况,观察1h。

注意:

6%的葡萄糖溶液有强烈的诱导细胞融合的作用,因此,必须严格混匀之后进行观察。

五、实验结果判断

(一)判断指标

(1)不溶血:

液体分二层,上层浅黄色透明,下层红色不透明。

镜检红细胞完好。

(2)不完全溶血:

溶液混浊,上层变成红色,镜检有部分红细胞有缺口或破裂。

(3)完全溶血:

液体变红而且透明,镜检发现细胞全部成碎片。

(二)记录溶血时间:

试剂类型

是否溶血

时间

结果分析

0.85%NaCl+稀释鸡血

等渗溶液中不会发生破裂,作为对照。

0.0085%NaCl+稀释鸡血

30s

低渗溶液,细胞吸水涨破。

0.8mol/L甲醇+稀释鸡血

8s

高渗溶液,细胞通透性大,导致胞内渗透压升高,吸水涨破。

0.8mol/L丙三醇+稀释鸡血

9s

高渗溶液,细胞通透性大,导致胞内渗透压升高,吸水涨破。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

系年级17级学号同组者

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

6%葡萄糖溶液+稀释鸡血

1h内未完全溶血

高渗溶液,细胞吸收缓慢,细胞逐渐吸水涨破。

2%Triton X-100溶液+稀释鸡血

1h内未完全溶血

高渗溶液,细胞吸收缓慢,细胞逐渐吸水涨破。

六、实验结果照片

1.

0.85%NaCl溶液(对照组)

2.

0.0085%NaCl溶液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

系年级17级学号同组者

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

3.

0.8mol/L甲醇溶液

 

4.

TritonX-100溶液

 

图10丙三醇加入后0min的显微状态(10×40):

视野中细胞全部为完全状态,细胞轮廓清晰,不发生细胞破裂。

溶血率=0%

图11丙三醇加入后10min时的显微状态(10×40):

视野之中,细胞仍然为完全状态,轮廓清晰,不发生溶血。

溶血率=0%

 

5.0.8mol/mL的丙三醇溶液

宏观变化: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

系年级17级学号同组者

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

图8加入丙三醇溶液0min,细胞悬液未发生太大的颜色变化。

(左为等渗对照,右为实验组)

图9加入丙三醇溶液之后60min,细胞悬液明显变得较为澄清。

(左为等渗对照组,右为实验组)

 

镜检观察结果: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

系年级17级学号同组者

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

 

图14丙三醇加入后40min后的显微状态(10×40):

视野之中更多的细胞边缘不规则化,丙三醇已经逐步进入细胞。

同时,破裂细胞数量也在增加。

溶血率=3.1%

图15丙三醇加入后50min后的显微状态(10×40):

视野之中更多的细胞边缘不规则化,细胞破裂的速度明显加快,形成更大数量的血影。

溶血率=10%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

系年级17级学号同组者

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

 

6.

图17加入葡萄糖溶液0min,细胞悬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左为等渗对照,右为实验组)

图18加入葡萄糖溶液60min,细胞悬液颜色较为澄清。

(左为等渗对照,右为实验组)

6%葡萄糖溶液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

系年级17级学号同组者

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

镜检结果:

 

图21加入葡萄糖溶液之后20min的显微状态(10×40):

细胞开始出现破碎,内容物流出的现象,形成部分血影。

溶血率=7.5%

图22加入葡萄糖溶液之后30min的显微状态(10×40):

更多的细胞发生破碎,标志大部分细胞的渗透压已经高于环境:

溶血率=10.0%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

系年级17级学号同组者

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

 

图25加入葡萄糖溶液之后60min的显微状态(10×40):

视野中,细胞悬液同样没有完全溶血,部分细胞仍然状态完整,轮廓清晰,预计完全溶血时间>1h。

溶血率=40.5%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

系年级17级学号同组者

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

七、实验思考与总结

1.实验中有六组实验,其中四组完成速度较快,结果记录较为方便,而剩余两组:

丙三醇和葡萄糖溶液的实验之中,实验周期较长且实验记录较多,因此可以进行组内分工,分为两组更加高效的完成实验;

2.由于Triton-x试剂和甲醇溶液对于细胞反应的较为迅速,所以,完全溶血状态很难稳定准确的观察到,所以应该在滴加血细胞溶液之前,做好准备计时,加入后迅速混匀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