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3460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3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docx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docx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 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淋巴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  血浆外界环境

 淋巴

 营养物质:

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胆固醇3.内环境中可以代谢废物:

尿素尿酸乳酸等

 存在的物质气体:

O2CO2 等

其他物质:

激素抗体维生素组织胺神经递质

4.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

血红蛋白,消化酶,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

5.消化道,呼吸道及肺泡腔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环境;汗液,尿液,泪液,消化液能与外界直接接触,它们不属于内环境,也不是体液。

6.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蛋白质。

7.血液=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8.组织水肿的原因:

营养不良性组织水肿: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质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慢。

过敏性组织水肿:

过敏反应出现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部分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液增多。

淋巴管阻塞性组织水肿:

淋巴管阻塞导致淋巴向血浆的回流受阻,同时淋巴管从组织液吸收的液体也减少,导致组织液增多。

代谢性组织水肿:

组织细胞代谢旺盛,向组织液释放的物质增多,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的量增加。

肾小球炎:

使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浓度下降,吸水能力弱。

9.细胞生活的环境:

组织细胞:

组织液。

血细胞:

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组织液。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淋巴、血浆。

10.外界的O2进入红细胞至少穿过5层生物膜:

肺泡壁的一层细胞(2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层)。

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血浆至少穿过5层生物膜:

线粒体(2层),肝细胞的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

红细胞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需要穿过6层生物膜:

红细胞(1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组织细胞(1层),线粒体(2层)。

11.血液酸碱度调节的原理:

当酸性物质进入血液时(如乳酸):

乳酸+NaHCO3乳酸钠+H2CO3H2O+CO2由肺将CO2排出

当酸性物质进入血液时(如Na2CO3):

Na2CO3+H2CO3NaHCO3由肾脏排出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人的体温:

37℃;渗透压:

770kPa;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2.恒温动物,体温不变,则产热=散热。

3.酸碱缓冲对由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组成,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5.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

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6.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7.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8.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9.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导致细胞代谢紊乱。

10.O2浓度最高:

红细胞;最低:

组织细胞;

CO2浓度最高:

组织细胞;最低:

红细胞。

11.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结论:

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人工配制的缓冲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之一坏了,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传出神经,效应器之一坏了,无效应。

反射需要一定强度的刺激才能形成。

刺激传出神经引起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

2.非条件反射:

先天的,低级的,脊髓控制(膝跳反射,眨眼)。

 

条件反射:

后天的,高级的,大脑皮层中枢控制的(望梅止渴,谈虎色变)。

3.反射弧中兴奋传导方向的判断:

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通过突触判断。

4.神经元的生理特性:

受到刺激,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

骨骼肌的特性:

受到刺激能够收缩。

5.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

树突短而多,轴突长而少。

神经纤维由长的树突、轴突和髓鞘构成。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静息电位:

外正内负(K+外流)。

 动作电位:

外负内正(Na+内流)。

注意:

此时K+外流和Na+内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

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

方向:

双向传导。

方式:

以电信号或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的方式传递。

降低细胞外液中Na+浓度,会使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

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7.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突触的类型:

①轴突--细胞体型②轴突--树突型

突触前膜:

轴突末端膨大的突触小体的膜。

突触间隙:

组织液。

突触后膜:

细胞体或树突的膜。

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释放。

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是胞吐,消耗能量,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神经递质分为兴奋类和抑制类。

神经递质最终去向:

被水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

信号转化: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信号在突触单向传递的原因: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8.只有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才是双向的,正常机体是单向传导的。

9.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脑(包括大脑皮层,脑干,下丘脑,小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

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

扎针不缩手,憋尿反射说明:

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大脑皮层: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感觉中枢(痛觉,渴觉,饿觉,温觉,冷觉);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能力。

下丘脑:

血糖平衡、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中枢,与生物节律有关。

脑干:

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跳中枢等。

小脑:

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脊髓:

调节身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膝跳反射,缩手反射,婴儿排尿反射)。

10.大脑皮层言语区:

W:

写字V:

看书S:

讲话H:

W坏:

失写症V坏:

失读症S坏:

运动性失语症H坏:

听觉性失语症

11.反射过程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

12.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1.体液调节:

通过激素,CO2、H+、乳酸,和K+,组织胺等化学物质调节生命活动,激素调节是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2.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如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汗腺、泪腺、乳腺、肝脏等。

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体内的毛细血管,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等。

3.激素调节(间接参与生命活动)

特点:

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本质:

有机物

蛋白质,多肽类: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抗利尿激素(不能口服)。

固醇类:

性激素,醛固酮。

氨基酸类:

甲状腺激素。

4.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的细胞。

5.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氧化分解;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抗利尿激素:

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作用:

使尿液减少。

6.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不足。

甲亢:

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侏儒症:

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巨人症:

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呆小症:

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肢端肥大症:

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7.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

促新代谢,促产热方面:

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激素。

促升高血糖:

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激素。

促生长发育方面:

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

促进泌乳方面:

催乳素与孕激素。

拮抗作用:

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产生)与胰岛素(胰岛B细胞产生)。

8.正常人的血糖:

0.8-1.2g/l(80-120mg/dl)

低血糖  血糖浓度50-60mg/dl

高血糖  血糖浓度高于130mg/dl,高于160mg/dl出现尿糖

糖尿病表现:

 高血糖、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少。

(三多一少)

9.血糖三个来源:

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

血糖三个去处:

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10.胰岛素作用机理:

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

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

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作用机理:

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

11.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还具有内分泌功能。

12.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

第3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肝脏和骨骼肌。

2.人体散热途径:

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呼吸、排尿和排便。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

4.体温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

1.免疫系统:

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脾)、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组成。

2.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3.三道防线:

第一道:

皮肤、黏膜;

第二道: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

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形成的。

4.B细胞:

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T细胞:

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抗体本质:

免疫球蛋白。

5.体液免疫中具有识别功能的物质: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吞噬细胞,抗体(不是细胞)。

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抗体(不是细胞)。

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

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

6.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细胞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B细胞

造血干细胞

(骨髓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

(胸腺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细胞、记忆细胞,

分泌淋巴因子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浆细胞和效应细胞

7.体液免疫:

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细胞免疫:

暴露的抗原会被抗体或吞噬细胞吞噬、消灭。

8.二次免疫特点:

比初次反应更迅速,更强烈。

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

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

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

9.免疫失调疾病

免疫系统功能过强:

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

免疫系统功能太弱:

免疫缺陷病。

过敏反应:

再次接受过敏原(第一次接触不会有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的特点: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自身免疫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

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AIDS);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10.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对排斥反应起重要作用的是T细胞;艾滋病毒攻击的是T细胞;

记忆细胞可以在体内长时间存在,而抗体不能。

淋巴因子的作用:

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11.探索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作用。

处理方法

结果

切除小鼠胸腺

保留部分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丧失

大剂量X射线照射切除胸腺的小鼠

丧失全部免疫功能

对大剂量X射线照射切除胸腺的小鼠输入B细胞

体液免疫部分恢复

对大剂量X射线照射切除胸腺的小鼠输入T细胞

细胞免疫全部恢复

对大剂量X射线照射切除胸腺的小鼠输入T和B细胞

免疫功能全部恢复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胚芽鞘尖端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

胚芽鞘尖端

能够横向运输的部位:

胚芽鞘尖端

向光弯曲的部位:

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伸长区)

2.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吲哚乙酸(IAA)。

3.胚芽鞘是否生长:

看有无生长素。

胚芽鞘是否弯曲:

看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

4.胚芽鞘感受光刺激部位的实验:

一组用锡箔罩住胚芽鞘尖端,一组用锡箔罩住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

5.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的实验。

6.生长素产生的部位:

幼芽、幼叶和发育的种子中由色氨酸转变产生。

生长素的分布:

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和发育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7.生长素的运输方式:

主动运输。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

横向运输:

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向光侧→背光侧①到②。

极性运输:

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①到④,②到③。

非极性运输:

成熟组织的韧皮部等部位。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在一般情况下: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

根>芽>茎。

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依次为10-10mol/L、10-8mol/L、10-4mol/L。

横向生长的植物受重力影响而根有向地性,茎有背地性。

根:

生长素浓度D>C,根对生长素敏感,D点抑制生长,C点促进生长。

茎:

生长素浓度B>A,根对生长素不敏感,B点的促进作用大于A点。

     

3.顶端优势: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附近积累,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受到抑制,顶芽不断生长。

4.根的向地性与顶端优势中的生长素的作用原理相同,都体现两重性。

茎的背地性与向光性,生长素的作用原理相同,都未体现两重性。

5.生长素两重性的应用:

棉花摘心(解除顶端优势);园林绿篱的修剪。

6.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

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进插条生根。

7.无籽蕃茄:

花蕊期去掉雄蕊(未授粉),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柱头。

8.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原理: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插条生根,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插条生根的情况不同。

方法:

浸泡法:

要求生长素溶液的浓度较低。

沾蘸法:

省时,生长素浓度较高。

对某些不知道的陌生植物,应进行预实验。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1.生长素产生的部位:

幼芽、幼叶和发育的种子中。

主要作用:

促进插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农业除草剂。

2.赤霉素的合成部位:

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中。

主要作用:

促进细胞的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打破休眠;

3.脱落酸的合成部位: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主要作用: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

4.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

主要是根尖。

主要作用:

促进细胞分裂。

5.乙烯的合成部位:

植物体各个部位。

主要作用:

促进果实的成熟。

6.赤霉素能促进色氨酸合成生长素,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生长素达到一定浓度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的合成对生长素合成起抑制作用。

7.促进生长的激素: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延缓叶片衰老的激素: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与种子萌发有关的激素:

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萌发;脱落酸抑制萌发。

与器官脱落有关的激素: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脱落;脱落酸促进脱落。

8.生长素和赤霉素起协同作用;赤霉素和脱落酸、生长素和乙烯起拮抗作用。

9.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长素类似物也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特点:

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如2,4-D,乙烯利,α-萘乙酸(NAA)等。

第4章种群和群落

第1节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

2.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的密度,即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3.年龄组成的类型:

增长性,稳定型,衰退型。

年龄组成能够预测未来种群密度(数量)的变化趋势。

4.种群的空间特征:

均匀分布,集群分布,随机分布。

5.对害虫可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从而破坏性别比例,降低出生率。

6.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抽样调查法):

①样方法(分为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注意事项:

随机取样(关键)样方大小适中

样方数量不宜太少宜选用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不行)

计数原则:

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计右(即相邻两边及其夹角)

②标志重捕法:

(适于运动能力强,运动范围广的动物)

N/N1=N2/N0

N:

要求的种群密度N1: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

N2:

再次捕获的个体N0:

再次捕获的被标记的个体

注意事项:

①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的寿命和行为不会产生伤害;

②标志物不能醒目,不能影响被标志动物正常的生活;

③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期内不能脱落;

④标调查期内没有太多个体出生与死亡,也没有太多个体迁入与迁出。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1.“J”型增长曲线

条件:

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理想条件下,实验室)2.“S”型增长曲线

条件:

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种群密度增大时会限制种群的增长。

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此时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3.①K值的应用:

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

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

有害生物的防治:

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而封储粮食,清除生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K值。

②K/2值的应用:

资源开发与利用:

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对养殖的生物进行捕捞时,捕捞后的种群数量要维持在K/2处,以保证持续获得高产量。

有害生物的防治:

务必及时控制种群数量,在K/2之前就采取相应措施。

4.J型曲线和S型曲线之间的阴影表示:

由于环境阻力而淘汰的个体。

5.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

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时间=(出生率-死亡率)/时间

①J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②S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6.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抽样检测法)

计数过程的注意事项:

①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下,目的是使试管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

②若取出的液体中酵母菌密度过大,可以增加稀释倍数。

③计数时把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将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④计数原则:

类似于样方法。

计数方法:

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

1ml菌液中酵母菌数目=104×稀释倍数×(A/n)×中方格的个数

n为所取样方数,A为所取样方中总菌数。

第3节群落的结构

1.丰富度: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群落的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植物的垂直结构与光照有关;动物的垂直结构与食物(植物)和栖息地有关。

植物水平结构影响因素:

地形,光照,土壤湿度,土壤酸碱度等。

3.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4.种间关系

 ①互利共生(如图A):

根瘤菌,地衣等,“同生共死”。

②寄生(如图B):

如蚜虫,靠吸取对方营养为食。

 ③竞争(如图C):

“你死我活”。

生活习性越相近,斗争越激烈。

④捕食(如图D):

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

5.种内关系:

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6.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研究

调查方法:

取样器取样法。

丰富度统计方法:

①记名统计法(用于个体较大,数量有限的群落)。

 ②目测估计法。

调查中用到的仪器:

诱虫器:

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利用了土壤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远离光源、热源。

吸虫器:

防止将土壤小动物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

注意事项:

尽可能多的收集小动物;要标明地点时间。

第4节群落的演替

1.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2.发生在裸岩上的初生演替: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地衣阶段:

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

草本植物阶段:

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

灌木阶段:

鸟类越来越多。

3.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灌木丛--乔木。

4.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5.自然演替的结果:

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生态系统越来越稳定。

6.演替能否发展到森林阶段,关键看气候,主要是温度和水分;还有人为因素。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速度

缓慢

较快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沙丘,火山岩,冰川泥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

3.生态系统的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的特点:

人为作用突出,物种单一,结构简单,稳定性差。

包括:

人工林,果园,城市农田生态系统。

4.联系生命界与非生命界的成分:

生产者及分解者。

5.构成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

生产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6.生产者除了植物还有硝化细菌等。

消费者除了动物,还有植物(猪笼草、菟丝子),病毒和一些细菌。

分解者除了细菌真菌,还有动物(蜣螂、秃鹫)。

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可以是多种成分。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的功能: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

10%~20%。

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

4.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未同化量)贮存量=同化量-呼吸量

同化量的去向:

自身呼吸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未被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