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1.docx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1
毕业论文
题目: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
—基于河北省某高校的调查
学院:
政法学院
专业:
社会工作
班级:
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张红霞
2016
年
5
月
20
日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
——基于河北省某高校的调查
【摘要】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不仅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地普遍关注并全力解决的社会问题。
当今,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良问题,不仅影响着他们的人际关系,更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学习、情绪以及心理健康。
在竞争激烈和压力强大的当今社会,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如何认识并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引起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本文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介入,运用社区工作、小组合作、个案工作等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分别进行解决。
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说明大学生应如何提高在人际交往中的沟通和交往能力,如何营造一种朝气蓬勃、团结友爱的人际交往氛围,从而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因社会工作介入
Collegestudents'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problemsandsocialworkintervention
-basedontheinvestigationofauniversityinhebeiprovince
【Abstract】Collegestudents'interpersonalproblemisoneoftheworldiscommonalloverthecountryandtosolvesocialproblems.Atpresent,somebadtendenciesandproblemsincollegestudents'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seriousinfluencecollegestudents'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andmentalhealth.Goodinterpersonalskillsandgood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arethenecessaryconditionsfortheexistenceanddevelopment.Collegestudentsasaspecialgroup,inthefaceoffiercecompetitionandanincreasinglypowerfulsocialpsychologicalpressure,howtorecognizeanddealwiththeproblemsexistinginthecollegestudents'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anditsimportantsignificance,Interpersonalproblemstocollegestudents'learning,life,emotions,healthandsoonvariousaspectstobringaseriesofadverseeffects;Forcollegestudentsinthe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andcommunication,theanalysisofthecausesoftheproblemsandshowstudentshowtomaintainandimprovegoodinterpersonalinteractionandcommunicationability,andformakindofunityfriendliness,vigorousinterpersonalenvironment,inordertopromotecollegestudentstoformanddevelophealthypersonalitytraits.Inthispaper,throughthesocialworkersinvolvedincollegestudents'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problems,usecasework,groupwork,communitywork,professionalsocialworkmethodrespectivelytosolvefamily,school,societyandsoonfactorsofcollegestudentsinterpersonalproblems.
【KeyWords】collegestudents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reasonsocialworkintervention
一、绪论1
(一)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研究意义1
(二)研究方法概述2
二、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3
(一)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具体表现3
(二)人际交往问题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4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5
(一)个人及家庭因素6
(二)学校因素7
(三)社会因素8
四、社会工作介入策略分析9
(一)微观介入策略10
(二)宏观介入策略12
结论13参考文献14
致谢15
一、绪论
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政治、文化全球化也迅速发展,而互联网的普及也为人类的沟通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重大改变。
受其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发生诸多新变化。
据调查反映:
大多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都处于良好、稳定的状态;然而48%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知心朋友,人际关系状况很糟,感觉自卑、孤独。
同时,有些同学也指出“大学生之间关系淡漠”和“越来越多性格孤僻者”的校园现象。
目前国内缺少专业化的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得不到社会力量的及时干预和帮助。
人际交往问题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也影响着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因此,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势在必行。
(一)研究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问题及研究意义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都离不开人际交往而独立存在。
而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通过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来的。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开放性社会,开放性社会伴随的是开放性的社会交往。
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学习阶段,其基本的生活内容便是人际交往。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朋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个人与学校之间的各种关系构成了大学生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不仅是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基本需求,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基础。
一个缺乏交往能力的人,就像汪洋中的一条破船,根本无法适应大海中的狂风暴雨。
大学是青年学生为进入社会做准备的阶段,在这特殊的转折期,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也逐渐社会化。
进入了大学,大学生会遇到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朋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之间、个人与学校之间。
大学生对这些人际关系是否能够处理得当,对其学习生活、心理健康以及人格形成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较之于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更为复杂,具有广泛性、独立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大学生所涉足的交际圈也逐渐倾向于准社会群体,大学生们开始独立地进行人际交往,其人际沟通与交往的能力也逐渐得到发展并逐渐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指标。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渴望理解、渴望交往,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则是他们心理健康、品格优良以及拥有强烈的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必然要求。
然而对于大学生而言,处理好人际关系并非易事,因此有很多人会出现各种问题。
出于什么原因人要进行交往?
交往对于人又有哪些好处?
大学期间,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探索人生和了解社会的重要时期,他们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具有十分强烈的人际交往需要。
据统计,除了睡眠,大学生有70%的时间用于人际沟通与交往。
在社会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进行探索和分析,对于引导大学生构建合理的人际交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生存与安全的需要。
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有五种最基本的赖以生存的需要,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人们对安全、稳定环境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求的体现,这不仅是一种物质需要,也是一种精神上的需要。
2、促进个人成长
对一个人的发展进行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人的成长过程实质就是人不断地放开自己从而融入范围更广的交际圈的过程。
人如果不放开自己,一生都将自己封闭起来,那么他的发展也是有限的。
(二)研究方法概述
大学是青年学生的人生重要转折期,他们的人际关系逐渐走向社会化。
对于有人际交往问题的潜藏学生,我们无法采取传统意义的抽样法,我所调查的是河北某高校潜在有人际交往问题的大学生,这所高校是一所综合类本科大学,女生比例相对略高些。
我采用了质性研究方法对河北某高校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不仅有利于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调查对象的了解也更为直接、生动而具体。
1.文献法
本文采用了传统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文献进行搜集、分析和整理,形成科学认识事实的科学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通过网络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了解到已有的研究基础;通过学校社工了解到针对“有人际交往问题的大学生”的文献等。
2.访谈法
与“有人际交往问题的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面对的问题和他们的内心感受;另外还访谈了社区工作者和“有人际交往问题的大学生”家长。
深度访谈的目的在于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通过访谈者的口头表达以及了解其对某些具体事件的切身感受,获取更为详尽的研究资料。
重点是对受助大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帮助他们舒缓内心的压力,接受社会主流人际交往文化,在此基础上,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帮助其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帮助大学生摆脱不利处境,最终实现自我改变和救助。
二、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
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类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在这一背景影响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出现了临更多变数。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大学生存在一定的沟通和交往障碍,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
近年来,大学生这种人际交往困难的问题越来越普遍。
有人做过一个调查,大学生在回答“面对择业时你认为自己最欠缺什么素质”时,有%的人选择了人际交往能力。
可见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每一个成长中的大学生的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就当前总体情况而言,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存在各种问题,这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
(一)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具体表现
1.自我中心倾向
当代大学生几乎是独生子女,由于从小在以“自我中心”的环境中成长,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他们往往对别人要求严格,对自我的要求低,在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时也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很少能够顾忌到别人的感受。
在与同学、朋友和老师的交往过程中不懂得换位思考,缺乏与人合作的观念。
大学生这种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和以自我的情感、思想和需要为出发点的想法,对于他们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有些大学生根本无法适应大学集体生活的环境。
2.功利化倾向
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在就业压力日益强大以及竞争日益激烈面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物质实惠。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奉行“有用即真理”的功利性价值观。
因此,在于别人交往过程中,有些大学生一味地强调自己的感受、只注重自己的利益,将他人看做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
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甚至将功利主义作为他们的指导思想,只交往有用的人,不交往无用的人,深交用处大的人,浅交用处小的人。
3.消极闭塞倾向
当前有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主动性,他们习惯于独来独往,并将此看做是一种“时尚”,在这种情况下,人际交往的问题层出不穷。
由于沟通与交流的实践经验不足,部分大学生畏惧人际交往,他们常常表现出焦虑、自卑的痛苦,因而躲避交谈、回避同学。
即使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他们也很难将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思想表露出来。
不少大学生消极闭塞、不愿进行人际交往,常常会导致他们性格出现偏执的情况,从而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出现危机。
4.虚拟淡漠倾向
网络虚拟交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扩大了大学生的交际圈范围,一方面使大学生更为忽视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出现了逃避现实的倾向。
由于网络虚拟交往是由人与符号两种关系构成,人有思想和感情,而符号则只能传递思想与感情,并不能体会现实世界人际交往中的情感色彩,时间久了,必然导致交往者出现情感冷淡与匮乏的情况。
同时,大学生在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往往倾向于选择具有很强主体能动性的网络虚拟交往,从而寻求慰藉与满足,因而对现实人际关系更加淡漠,形成了恶性循环,逃避现实,沉迷网络,最后导致大学生出现封闭自我、性格孤僻的不良现象,人际关系更加淡漠和疏离。
(二)人际交往问题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不仅不利于自身的成长,而且对于家庭、学校及社会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1.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直接导致学业不成功,自信心下降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直接导致他无法在学业上取得成功,这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形成,非常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比如情绪波动大、内向等,具体表现为对外部环境焦虑、情绪不稳定,麻木、孤独、反应迟缓,对他人冷漠、性情孤僻等人格问题。
再加上父母对于自己抱有过高的期望,还有来自社会就业压力等因素,使得有人际交往问题的大学生不懂得与他人交流缓解压力情绪,整日生活在焦虑的消极情绪状态中,常常困于其中,难以自拔,导致心理失衡,疲劳,挫伤了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2.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家庭关系紧张
人际交往问题的大学生易对人对事产生不良认知,过于敏感,不喜欢与他人交际,不信任他人,不能关心理解他人,行为冲动倔强,难以适应环境。
在家庭中,有人际交往问题的大学生容易与父母关系紧张,甚至顶撞父母,无法体谅父母。
3.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不利于社会发展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障碍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大学生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也不利于大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也非常大。
其二,大学生真正走向社会时又该面对新的环境,这时候他会无所应从,无法安下心好好工作,不利于自我发展。
总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无论对于自身、家庭、还是社会,都是百害而无一利,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度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有很多因素导致大学生出现人际交往的障碍与问题,总体而言,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学生自身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和社会方面。
(一)个人及家庭因素
自身因素方面的原因
刚从中学迈入大学的青年大学生,他们思想单纯、缺乏社会阅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
在中学时的学习内容多为书本中的理论知识,社会阅历简单而肤浅,其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
在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和教育自我的时候大都从学习的角度出发,过于片面的评价往往会导致他们过誉自己。
在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关系的问题时则表现为困惑和焦虑,甚至出现错觉。
此外,大学生在人格健全、自我认知和适应环境方面出现的障碍和问题也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
首先.以自我为中心。
这种人带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性去看待人和事,他们往往只从自己的经验和角度出发,很难会顾及别人的感受和在意别人的看法。
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时,他们只在意自己的感受、兴趣和需要,却忽视别人的需要与处境,几乎很少能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着想。
在他们看来,较之于中学时代,大学的人际关系更加疏离更加虚伪。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这种倾向更为普遍,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其次.封闭自我、性格古怪孤僻、对他人存在偏见和嫉妒心理。
部分大学生性情孤僻,喜欢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融入到人际关系交际圈中。
他们从不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与思想,不关心他人,冷眼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别人也难以与他交谈甚至同一个寝室的同学也难以知道他的想法。
此外,宿舍关系紧张的另一个原因是家庭背景的攀比。
再次.自卑与害羞的心理。
部分同学由于外貌、成绩或家庭环境的因素,在于同学的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出现自卑的心理,不敢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一旦人际交往遭遇挫折,就会垂头丧气、意志消沉甚至怨天尤人。
面对别人的侮辱和耻笑,则表现为沉默寡言、忍气吞声,最终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不如意。
家庭教育的原因
由于当前大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从小在父母宠溺的环境中长大,早已习惯了万事以自我为中心,而在理解他人、迁就他们和关爱他们方面的意识则比较欠缺。
从小父母对他们的保护与控制过于严苛,导致他们缺乏人际交往的机会和个人心理空间,在面对人际交往问题时表现为不知所措。
再加上社会贫富差距的存在,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导致有的学生自卑、悲观、退缩,加深了大学生直接交往的障碍。
而且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也存在父母见不得孩子受委屈、怕孩子吃亏的现象,久久久之,孩子也养成了自私心理。
再加上有些家长自身的人际关系也比较紧张,经过长期的渲染,孩子对人际交往也比较反感。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一举一动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当身体力行,让孩子早些接受一些吃亏教育和挫折教育,如此才能加深孩子对社会的了解和感知,学会如何去为人处世。
(二)学校因素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往往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只追求成绩和分数,致使有些学生出现智商高却难以处理好与他人交往问题的情商低现象。
再加上高校教学方式的问题,导致大学生出现人际交往问题也难以得到真正的指导与帮助。
当前,我国教育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对学生的培养过分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内在品质的培养,如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这是人作为社会一份子必备的基本素质。
包括部分大学在内的很多学校都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首位,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则表现为可有可无,有些学校甚至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看做是一种形式。
这导致学生在面试等场合说话时羞涩内敛、胆怯畏惧,这是学校教育的不足。
良好的学校教育应当重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和接触社会,要让学生真正明白,人虽然不能改变社会,但要学会试着适应社会。
(三)社会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日趋加剧的竞争逐渐取代了人与人之间温情共处的友好关系,导致人情淡漠,人际关系疏离,人际交往出现了壁垒。
今天,虽然我们依然提倡重义轻利的传统观念,但在市场经济利益的冲击下,有些人对金钱、财富的看法越来越功利化,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越来越“嫌贫爱富”,越来越追逐名利。
大学生向来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和新观念,因此社会盛行的功利意识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的表现也十分常见,导致他们人际交往中出现了“富学生”与“穷学生”的隔阂。
四、社会工作介入策略分析
(一)微观介入策略
1、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的运用
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是一个部门可以单独完成的,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与合作,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而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并结合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政策、社会行政等科学的工作方法,为受助大学校提供有效的帮助和专业的指导,缓解其内心压力,接受社会主流人际交往文化,在此基础上,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帮助其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帮助大学生摆脱不利处境,最终实现自我改变和救助。
由于个案工作的针对性强,在案件处理上是一对一的,因此对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处理上运用此法是比较合理的,本着为案主保密、接纳案主和尊重案主和案主自决的原则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
在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时,个案工作中的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是工作者的首选,可以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与治疗。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案例来看社会工作者是如何运用个案工作介入并解决大学人际交往问题的。
案主基本资料:
李某,男,23岁,河北某高校大三学生。
小学时,父亲患了重病,家庭贫困,他非常自卑,不喜欢别人议论他和他的家庭,害怕在人多的地方行走,沉默寡言,鲜少与同学来往,害怕他人会看轻自己。
原来与他关系好的同学突然间的疏远,使他对自己更没了自信。
由于事先不知道内情,老师对交不起学费的他态度恶劣,导致他对老师产生了恐惧、回避的心理。
高中时父亲的去世对他心理造成了巨大的打击,由于母亲忙于照顾家庭,很少与他沟通,这使得他变得更加忧郁,最终高考也不如意。
母亲为了能让他补习一年,四处筹钱,这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开始憎恨自己。
最终考取了大学也不想去读,经过母亲和他人的劝说才去学校报到。
迈入大学后,他的自卑感有增无减,有时间的时候,他就呆在图书馆,很少与同学交往,更不会在他人面前提起自己的家庭。
他的交往基本上只限于同寝室的同学,与其他同学基本没有说过话,学校老师对他的关注也少。
现在他大三了,马上就面临毕业,他不想维持以往的不良处境,想要做出改变,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终于向社工提出了请求和帮助,希望能帮他改变现状。
(一)问题与现状
1.害怕与同学交往,害怕别人主动跟自己搭讪;2.害怕在人多的地方行走,害怕吸引别人注视的目光;3.害怕老师向自己提问题,回答问题时面红耳赤、心跳加速、吞吞吐吐。
(二)分析与诊断
1.案主个人系统分析:
生理、认知、情绪、行为及动机都隶属于个人系统的范畴。
朱某就读小学的时候,他的爸爸患病,因此对他幼小的心灵形成的一定的创伤及影响,进而对其心理的正常形成产生了制约影响。
朱某认为自己的家庭条件远远落后于其同窗好友,因此其心理极度自卑。
朱某由于外界对其的议论而感到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其同窗好友对其不亲近使其认为其同窗不喜欢自己,讨厌自己,其没有和其同窗交流的资格;同时老师对其异样的待遇更让其认为自己家庭的贫困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丢人事,渐渐地其不愿意和其他人交流沟通。
朱某这种自卑感在大学时期变得更为严重,朱某不愿意大学同学知晓自己家庭实际情况,因此其选择逃避,渐渐地其就变成了大学同学严重的另类人,极少数同学会积极主动的和其交流沟通。
因为朱某长时间的不和人交往,使得朱某的人际交往能力显著下降,因此一方面要对朱某的理念进行改变,帮助其摆脱与人沟通交流的惶恐心理,另一方面要想办法锻炼及提升其人际沟通交流的能力。
(1)以情感为切入点进行介入:
工作人员在情感介入的时候势必会花费较多的时间来解决主人公的情感问题,对其信仰、理念及态度进行细致的观察,帮助主人公重塑自尊心,使其能够认同自己及感恩,不断锻炼及提升其解决情感问题的能力。
宣泄是解决情感问题的关键,所以一定要有科学合理的情感宣泄地,换句话说就是让主人公将自己的想法及经历说出来宣泄出来,这有利于主人公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在聆听案主心声的时候一定在气氛安全可靠、开放化的环境中进行。
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