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1 中国人物画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2982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1 中国人物画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鉴赏1 中国人物画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鉴赏1 中国人物画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鉴赏1 中国人物画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鉴赏1 中国人物画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鉴赏1 中国人物画1.docx

《鉴赏1 中国人物画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1 中国人物画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鉴赏1 中国人物画1.docx

鉴赏1中国人物画1

001《人画鱼纹图》 

新石器时期彩绘陶盆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西安半坡博物馆藏 

人画鱼纹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绘艺术的代表。

此陶盆的内壁绘有滚圆的人面形,人面上绘三角形的鼻子,口中还衔着鱼,头发挽成三角形的髻,可能是当年半坡人发式的写照。

眼睛则用两条横线作眯合状,鼻子是一个倒置的丁字;嘴以两个对尖的三角形表示,双耳也连着两条小鱼,另外还有两条对称的鱼。

非常富有想象。

002《舞蹈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期彩绘陶盆盆高14厘米腹径29厘米底径10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这只陶盆在青海大通县孙家寨一座马家窑型墓葬中被发现,其唇部及内外壁均有彩绘:

主题纹样由三列相同的舞蹈场面组成。

每组五人,手拉手跳舞,排列整齐,动作协调,面向左侧,两腿略有弯曲,呈踏歌状,下体的尾饰甩向左侧。

场面欢快热烈,描绘简略稚拙,却又清晰动人。

003《人物龙凤帛画》

战国纵约28厘米横约20厘米湖南省博物馆藏

又名《晚周帛画》、《夔凤美女图》,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一座战国楚墓中。

“帛画”是指古代绘在丝织物上的图画。

画中描写一端庄高髻的妇女侧身而立,双手合掌,细腰,袖口宽松,长裙曳地,体态优美。

妇女的上方画一只展翅飞舞的凤和一条蜿蜒向上升腾的龙。

根据当时楚国的习俗并结合文物考证,此画的妇女形象即是墓主人,作品的主题是表现龙凤引导死者即墓主人灵魂升天。

人物合掌祝祷,神态庄重虔诚,处于静态;与动态的龙和凤形成对比,使整个画面构成对比中的和谐。

此画在丝织品上以墨线勾勒,用笔流畅。

004《人物御龙帛画》

战国纵37.5厘米横28厘米湖南省博物馆藏

又名《驭龙图》。

这是1973年清理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遗址时发现的又一幅战国帛画。

画面正中描绘一高冠蓄须男子,侧身直立,腰佩长剑,衣衫飘动,精神抖擞地手执缰绳驾驭着一条巨龙;龙形似舟,昂首向前,龙尾部站着一只白鹭;龙的身下有鲤鱼。

人物头顶正中画有舆盖,三条飘带随风拂动。

画中男子为墓主人。

作品主题也是表现“升天”,不过不是由龙凤引导,而是由墓主人驾驭飞龙升天。

画中人、龙和鱼都向左行进,与向右飘动的人物衣衫、手执的缰绳以及舆盖上的三条飘带,构成画面上极强的动感,很好地表达出人物乘龙迎风挺进的意境,希望墓主人的灵魂快速进入天国。

墓主人的侧面肖像,更具写实特征,这很容易使人想起当时屈原的诗句: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005《轪侯家属墓生活图》

西汉绢本设色纵205厘米上横92厘米下横47.7厘米湖南省博物馆藏

此帛画是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墓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之妻死后的随品,1972年出土时,画面向下,覆盖于内棺上,呈T形。

画的中心部分是轪侯之妻──墓主人,她身着锦袍,拄杖而立,一派贵妇气质。

她的面前有两个男子举案跪迎,身后有三名侍女恭谨地服侍着。

人物形象以细如游丝的线条准确地勾成,侧面形象和肥胖、微伛的身躯,与奇迹般保存下来的二千多年前这位老妇完好的尸体相应证。

此帛画分为三部分:

上部以祈颂墓主人升天为主题,描绘了女娲、日、月、扶桑树、嫦娥奔月、巨龙飞舞,暗示了墓主人死后升天的愿望;中部则表现墓主人日常生活;下部绘两条交缠的鲲,背上蹲着一个赤身力士。

此帛画绘制时以淡墨起稿,然后以墨线或色线勾勒,设色以平涂为主,也有渲染,所用颜料有朱砂、土红、青黛、藤黄和银粉、蛤粉等

007《赵氏孤儿图》

西汉壁画纵25厘米横194厘米洛阳王城公园

画面共四人,小孩即为赵氏孤儿赵武,拍掌大笑,满心欢喜;老者即为大夫韩厥,表情很复杂,似乎酸甜苦辣交织于心。

画中所画人物表情生动,动态夸张,笔线极为娴熟,显示了西汉绘画的风格。

“赵氏孤儿”的故事见《史记·赵世家》。

008《乐舞百戏图》 

东汉墓室壁画出土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墓 

东汉壁画墓中,反映现实生活内容最为丰富的当属内蒙古和林格尔壁画墓。

此墓的墓主人系东汉王朝的一位高级官吏---陈师曾使持节护乌桓校尉,其生卒年代不详。

此墓室描绘了墓主人从举孝廉、为郎官、到任职西河长史、行上郡属国都尉、繁阳令,直到仕途的巅峰任使持节护乌桓校尉的仕宦经历。

《乐舞百戏图》即是其中不可多得、独具特色的壁画之一。

画中的百戏内容有掷剑、弄丸、舞轮、安息五案等活动,人物形象近似速写,寥寥几笔,就生动地表现出处于激烈动作中的种种神态和热闹的气氛。

此壁画代表了东汉的绘画成就。

 

009《列女传》 

东晋顾恺之宋人摹本绢本设色纵25.8厘米横470.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根据汉刘向所著的《古列女传》人物故事而创作,内容是颂扬与标榜妇女的明智美德。

现在画面绘有28人,分八段,每段书有人名和颂辞。

用较粗的“铁线描”,线条刚劲凝重,人物面部、衣褶等处运用了晕染法。

顾恺之在人物画创作上提出的“以形写神”、“悟对通神”等要求,在此图中处理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表现人物的性格神态上,同样有生动形象的体现。

如在“卫灵夫人”一段中,画卫灵公与夫人相悟对,他既流露出内心对夫人识别贤德的明智感到惊喜,为不失自己身份又故作镇静。

010《女史箴图》 

东晋顾恺之唐人摹本绢本设色纵25厘米横349厘米英国伦敦博物馆藏 

顾恺之(345—406),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人(今江苏无锡),义熙中为散骑常侍,博学多才,诗文书画皆能。

画风细劲柔和,笔墨连绵不缀,有“游丝描"之称,提出“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此画根据西晋张华的《女史箴》一文所绘。

张华原文歌颂古代具有贤德的宫廷“女史”(即女官),宣扬宫廷妇女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据传是为了讽谏放荡性妒、擅权祸国的贾皇后。

全卷共12段,现存9段,每段后有“箴”文。

存世9段的内容分别描写“冯媛当熊”、“班姬辞辇”、“修容饰性”、“同裘以疑”、“微言荣辱”、“专宠渎欢”、“靖恭自思”和“女史司箴”等。

此长卷背景空白,重点刻画人物,对人物神态的表达尤为重视。

线描用笔如“春蚕吐丝”、“紧劲联绵”等。

 

011《洛神赋图》 

东晋顾恺之宋人摹本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洛神赋图》为宋代摹本,保留着魏晋六朝的画风,最接近原作。

此画是以魏国的杰出诗人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为蓝本创作的。

《洛神赋》以浪漫主义手法,描写曹植与洛水女神之间的爱情故事。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地表达了原作的意境。

此长卷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让曹植和洛神重复出现。

原赋中对洛神的描写,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皎若太阳升朝霞”等,以及对人物关系的描写,在画中都有生动入神的体现。

此画用色凝重古朴,具有工笔重彩画的特色。

作为衬托的山水树石均用线勾勒,而无皴擦,与画史所记载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时代风格相吻合。

《供养菩萨》

北魏壁画敦煌248窟窟顶人字披东披纵150厘米

敦煌石窟是敦煌郡内诸石窟的总称,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五个庙石窟等。

248窟是西域中心柱与中原殿堂建筑相结合的新形式,具有敦煌本土特色,是莫高窟的洞窟。

莫高窟属于玉门系砾石,不适合雕刻,故大多为泥塑,现存者包括圆雕、浮雕、影塑,大小3000余身。

壁画内容丰富,表现佛、菩萨及天神像;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神话题材;经变故事;供养人;佛教史迹故事;装饰图案和建筑图等。

《供养菩萨》是248窟中最具艺术价值的壁画,这些供养菩萨手捧鲜花奉佛,花叶用笔流畅,裙子晕染繁密,画面表现出一种从北魏向西魏过渡的特殊风格。

这些壁画大量使用铁线描,用土红线打轮廓,石青色晕染明暗面,再赋色,最后用墨线提醒,晕染主要采取西域式凹凸法,即以明暗关系表现立体感,富有光影效果。

014《飞天》 

北魏甘肃麦积山石窟76窟顶部藻井局部 

麦积山石窟在甘肃天水县东南45公里处,秦岭山脉西端,因其外形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

此幅《飞天》是麦积山现存最完整的一个飞天藻井,尽管藻井的前半部已严重的塌毁和剥蚀,但后半部余下的七身飞天,色彩艳丽,线描清晰。

从残破处还可以看出,当时的绘制者先用比较淡的土红色随意勾画出轮廓形象,待涂一层薄薄的白粉浆后,再随类赋色作画,最后则以浓黑的焦墨线勾勒。

飞天与浮云的线描非常纤细、挺拔遒劲,是典型的铁线描法。

飞天的颜面、肌肤全用纯白色平涂,其衣裙飘带,则多用青绿叠染,仅在个别的地方,如双唇和花饰处,略加朱砂点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