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上语文《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2796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7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三上语文《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三上语文《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三上语文《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三上语文《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三上语文《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三上语文《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部编三上语文《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三上语文《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三上语文《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部编三上语文《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那一定会很好

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缩”“努”等7个生字。

(二)默读课文,了解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能梳理流程图,借助流程图说故事,能借助反复结构特点续编故事。

(三)与《去年的树》进行比较,能发现两篇课文的异同点。

二、教学准备

制作简单的“绘本”和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法,明确学习建议

1.回顾前两篇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2.出示课题,读好课题。

(读出向往的感觉)

3.默读自学提示,用序号标出学习建议。

交流反馈,出示两个学习建议:

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和《去年的树》比较,两者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了解历程,简要复述

1.自主学习,完成学习达人挑战活动一。

(逐项完成,逐级挑战,尽量努力完成三个级别的挑战任务)

学习之星:

默读课文,用“____”画出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

学习能手:

用圈关键词的方法,圈出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分别经历了什么?

学习达人:

完成《语文作业本》第二题。

2.交流反馈。

(1)学习之星,交流句子。

根据反馈出示:

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学生补全完善,教师朗读指导,读出向往、舒服的感觉)

(2)学习能手,交流补全关键词:

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3)学习达人,交流《语文作业本》第二题。

2.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照样子,把下面的流程图填写完整。

①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②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③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④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根据学生反馈,板书情节图:

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引导学生明白这四句内心想法,分别对应种子的四段经历。

学生订正《语文作业本》第二题。

3.简要复述种子的经历。

(1)学生根据《语文作业本》第二题自由复述故事,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学生说一小段经历,随机纠正字音,适时进行随文识字。

缩:

通过动作理解。

(课件出示拟声词:

吱吱嘎嘎哗哗哗呼呼吱呀)

推、拆:

“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理解“推”“拆”都是跟手有关的动作。

4.学习文中跟手有关的动词。

(1)课件出示:

推、拆、拂、挺、拼、拖。

(指名读)

(2)请给它们找合适的家。

(完成《语文作业本》第一题)

1.选词填空。

(填序号)

①拂②推③拆④挺⑤拼⑥拖

()走大树()掉椅子树叶()动

()直腰背()成地板()着小车

(3)校对,订正。

(4)自由读短语,用上短语,把故事讲精彩。

(三)研读情节,串讲故事

1.小组合作,对比阅读。

(1)在第一次至第三次经历中任选两次进行对比,找找情节中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出示小组合作温馨提示)

(1)各小组确定对比的两个情节。

(2)每个同学独立学习,找找相似的地方。

(3)组长组织成员交流,形成意见,汇报员做好汇报准备。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2.交流反馈,领悟“反复情节”。

梳理各组意见,领悟“反复情节”。

(课件出示)

(1)每次情节的开始都是种子、大树、手推车等有什么愿望;

(2)都有写了它们怎么想,并出现“那一定会很好”;

(3)此时农夫或农夫的儿子就会出现,帮助它们实现愿望;

(4)最后写实现愿望后的它们怎么样;

(5)常用“过了些日子”“过了很多个日子”“花了好些日子”“过了些日子”等表示时间的短句进行过渡。

3.指导圈关键词,找出种子的第一次愿望。

站起来

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4.完成学习达人挑战活动二。

(逐项完成,逐级挑战,尽量努力完成三个级别的挑战任务)

学习之星:

请用圈关键词的办法,圈出大树、手推车、椅子的愿望。

学习能手:

圈出农夫或农夫的儿子怎么帮助实现愿望的语句。

学习达人:

用上所圈的关键词,选择一次经历讲故事,争取比上次讲得精彩。

(1)学生独立完成,逐级挑战。

(2)根据学生反馈完成板书:

(3)讲故事挑战赛:

指名学生比较详细地介绍种子的一次经历。

(四)引导想象,续编故事

过了些日子,躺着的木地板又怎么样了,它又有什么愿望呢?

后来农夫的儿子或孙子把它拿去做什么了呢?

1.完成学习达人挑战活动三。

(请你选一个级别,续编故事)

学习之星:

简单讲述,木地板怎么想,农夫的儿子或孙子怎么做,后来木地板成了什么?

学习能手:

用上课文的情节结构特点比较完整地续编一个经历。

学习达人:

能声情并茂地讲续编的故事。

2.独立续编故事。

鼓励孩子大胆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关注是否用上“那一定会很好”,情节结构是否完整。

3.展示交流,进行评价。

(五)比较阅读,发现异同

1.教师点拨,拓展思路。

让学生回顾《去年的树》,比较两篇课文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比如主人公、故事的结局、体裁……

2.合作学习,探讨异同。

(1)自主比较,发现异同。

(2)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小组意见。

(3)分享交流的流程:

小组代表交流一小组成员补充一其他小组补充。

预设:

相同之处:

体裁都是童话,内容都和树有关,结构都有反复的特点……

不同之处:

一篇想象以对话为主,一篇想象以心理活动为主;主人公不同,一篇是鸟和树,一篇是种子变成的各种事物;结局不同,一篇比较哀伤,一篇是幸福的……(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给予肯定)

(六)亲情共读,讲述故事

同学们,请你们用上老师发的“绘本”,给爸爸、妈妈讲一讲《那一定会很好》这个有趣的故事,还可以和爸爸妈妈合作着续编故事,也可以谈谈自己读后的想法。

附板书:

*那一定会很好

 

那一定会很好

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一)能借助关键词和流程图,说一说种子经历的全过程。

(二)通过情节补白、批注阅读的方法感受童话的丰富想象,体会种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通过韦恩图与《去年的树》一文做对比,找到异同点,建立多元认知,培养发散性思维。

二、教学准备

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图示卡片,便利贴,PPT,课后作业学习单。

三、教学过程

(一)联结生活,心愿引题

1.课前谈话,说说心愿。

今天,万里无云,秋高气爽。

方老师有一个心愿,如果星期天也是这样的好天气,那一定会很好。

因为我已经和好朋友相约去九华山旅游。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心愿呢?

用上“________,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型来说一说吧。

2.聚焦心愿,引出课题。

童话故事《那一定会很好》中,有一颗小小的种子,也有着自己的心愿,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二)画流程图,整体感知

1.提取信息,关注变化。

(1)提取信息:

种子变成了哪些事物呢?

(请学生回答,边说边贴卡片)

(2)顺序摆放:

按种子的变化顺序摆放卡片。

种子长成了——大树,大树被做成了——手推车……这就是——种子的一生。

(学生按顺序摆放,教师带领学生边说边画上箭头)

2.找出心愿,画流程图。

(1)画出心愿:

种子在每一次变化前都有一个心愿。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心愿。

(2)出示心愿:

学生汇报,PPT出示4个心愿的句子,全班齐读。

种子:

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大树:

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手推车:

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椅子:

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3)找出动词:

学生观察这四句话,分别用一个动词来表示种子的心愿。

(红色字体依次凸显)

(4)汇总小结:

我们找到了5个关键词,画出了4个心愿的句子,然后读成了4个字,加上箭头,就变成了流程图——流程图能清晰明了地展现种子一生的变化。

3.对比人生,分角色朗读。

(1)对比人生。

人的一生也是从咿呀学语,哭着喊妈妈的小婴儿,变成了白发苍苍,出门要拄拐杖的老人。

对比人的一生,这棵大树从种子变成了什么?

(2)分角色朗读。

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分别会用怎样的语气说这句话呢?

(三)发挥想象,补白批注

1.自由表达,各抒己见。

(1)你认为这是一颗怎样的种子?

(2)适当补问:

从哪里体现出来的?

2.聚焦一词,补白批注。

(1)聚焦拟声词。

(教师读段落,PPT展示)

一天,一个农夫背了锯子和斧子来到树林里。

这棵树的树叶向着农夫哗哗哗地拂动起来,农夫把树砍倒了。

(“哗哗哗”字体变红,强调)

(2)出示批注。

两位同学圈出了“哗哗哗”这个词语,把批注写在便利贴上,贴在旁边,这就是补白批注。

(小A同学)大树说:

“哗哗哗,风儿吹得我好舒服呀。

(小B同学)大树说:

“农夫农夫,我在这儿。

我非常粗壮,一定能做成漂亮结实的手推车,请把我带回家吧。

(3)对比分析。

你更喜欢哪位同学的批注,为什么?

(4)小结。

是的,这是一颗积极、努力追求自己心愿的种子。

我们做批注时要联系上下文,做合理的想象。

3.自由批注,激发想象。

(1)找到拟声词。

我们知道,像“哗哗哗”这样的词语是拟声词。

同学们,文中还有哪些拟声词?

(2)补白式批注。

“哗哗哗”“呼呼”“吱吱嘎嘎”这些拟声词意味着大树、风儿、手推车会说些什么呢?

请展开想象,把批注写在便利贴上,并贴在这个词语旁。

(3)交流点评,同桌交流。

(4)小结。

通过补白,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品质;希望同学们在阅读时能一边思考,一边做批注,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的阅读者。

4.总结提升,点明主旨。

(1)学生发言:

回顾流程图,说说种子的这一生是怎样的一生。

(2)教师总结:

种子的一生积极、乐观,我们也要像种子那样不断进步,乐观向上。

(四)韦恩图比较异同

1.联结旧知,比较异同。

在第三单元,我们还学过一篇和树有关的课文——《去年的树》。

这两篇课文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是什么?

(小组交流)

2.巧用图表,整理分析。

(1)出示韦恩图介绍。

韦恩图的用处很大,这两个圆圈代表两篇课文,圆圈的重叠处代表两篇课文的相同点,其余部分代表不同之处。

(2)学生发言,交流明确,填写入表。

《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3.拓展阅读,迁移运用。

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

(五)布置课后作业

1.完成生字作业单。

2.预习《牛肚子里的旅行》,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

附板书:

*那一定会很好

《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附《那一定会很好》课后作业单:

剧团:

________演员:

________

一、拟声词大剧院

1.在《那一定会很好》中,树叶发出了“哗哗哗”的声音,联系生活,还有哪儿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呢?

风吹树叶,哗哗哗;

________,哗哗哗;

________,哗哗哗;

________,哗哗哗;

大自然可真热闹!

2.像“哗哗哗”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叫作拟声词。

这篇课文的“呼呼”“吱吱嘎嘎”也是拟声词。

小朋友,你还能找到更多的拟声词吗?

快填在“拟声词大剧院”中吧。

独家秘籍:

在写作中,恰当地加入一些拟声词,会使你的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二、绘制流程图

种子的一生

1.参照《种子的一生》,预习《在牛肚子里旅行》,填写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线路图。

________________

2.你还能为课外书中的一个故事做一张流程图吗?

温馨提示:

在创作一篇童话故事前,先画一个流程图,会让你的作文条理更清晰。

在第三单元的习作中试一试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