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4综放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2665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614综放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614综放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614综放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614综放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614综放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614综放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docx

《2614综放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14综放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614综放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docx

2614综放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

 

2614综放工作面

采煤作业规程

 

综采队

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第四煤矿

二00二年十一月

 

规程审批人员盖章

科室

姓名

盖章

科室

姓名

盖章

生产矿长

王春宪

安质科

安全矿长

孙和国

调度室

杜金波

机电矿长

张先超

技术科

王天禄

总工程师

崔金良

煤质科

生产副总

赵生法

机运科

安全副总

巩春生

通风区

机电副总

郭广生

复采队队长

鲁志刚

技术科长

张银禄

技术负责人

赵顺法

通风区长

何毓俊

编制人

赵顺法

通防科科长

张满圈

审核人

王天禄

 

会审人员:

技术科:

安质科:

通风区:

调度室:

煤质科:

综采队:

机运科:

会审意见:

同意按本规程执行,另:

 

第一章概述-------------------------------------------------5

第二章工作面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7

第三章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9

第四章劳动组织与主要经济指标-----------------------13

第五章顶板管理与矿压观测-----------------------------13

第六章一通三防--------------------------------------------19

第七章辅助运输--------------------------------------------22

第八章煤质管理--------------------------------------------24

第九章避灾路线--------------------------------------------25

第十章安全技术措施--------------------------------------26

附图(共16张图)-------------------------------------------61

参加作业规程学习人员签字表------------------------------77

 

第一章概述

一、工作面概况

地面位置

大吕寨东面耕地

以下顺槽为界,与红5断层及4F019断层相邻

以设计停采线为界,与2614回风巷相邻

西

以上顺槽为界,与2612采空区相邻

以切眼为界,与贾吕寨风井保安煤柱相邻

地面标高

+215---+230m

工作面标高

-200----240m

走向长

728m

倾斜长

109m

回采影响

下顺槽四个鼓包及工作面四条断层对回采有影响

二、煤层赋存状况

煤层

煤层类型

山西组二1煤层

产状N14ºW

倾向NE∠2--13°

煤层厚度

8.2m

煤层结构

5.8(0.3)2.1m

储量

工作面长度

109m

煤层生产能力

9.184t/m2

推进长度

728m

工业储量

883528.1t

可采面积

79885m2

综合回收率

≥80%

容重

1.4t/m3

可采储量

7.6822.5t

煤质

煤质硬度

0.8---1.5

平均灰分

15%

煤质牌号

瘦煤

平均水分

2.17%

挥发份

13.87---18.94%

发热量

26.46---27.72千焦

煤层结构图见表1-1。

 

三、地质构造情况

整体状况

工作面前段、后段倾角较大13---8度,中段为一宽缓平台

断层

四条,断层统计表见附表1-2

顶板鼓包

0个

陷落柱

0个

底板鼓包

4个

褶曲

0处

四、围岩及其特征

类别

分项

主要岩石

厚度(m)

普氏硬度系数

岩性描述

老顶

灰及浅灰色中粒砂岩

13

f=10.5

以石英为主,暗黑色矿物次之,尖斜层理,钙质胶接

直接顶

灰黑色砂质泥岩

6.4

f=6.37

层面含大量植物茎部化石,

层面含白云母碎片

伪顶

黑色泥岩

0.3

f=

层面含植物茎部化石及白云母星,随采随落

直接底

灰黑色砂质泥岩

3.5

f=

含砂量由上而下逐渐增多

老底

深灰色中粒砂岩

4.5

f=8.53

中间夹薄层黑色泥质及黑色泥质包裹体,层面含白云母碎片

煤层顶底板综合柱状图见表1-3。

五、水文地质情况

充水因素

工作面无水灾威胁

预计最大涌水量

2m3/h

河流冲刷带

正常涌水量

0.5m/h

岩浆侵入体、陷落柱

回采影响

工作面无重大充水因素及水害威胁

六、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

预计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

8---12m3/min

煤层自燃发火期为:

6---12个月

具爆炸性,爆炸指数:

13.5---16.7%

地温

地压

26℃

 

七、工作面可采期计算

上顺槽可采长度l1

740m

循环进度l

0.6m

下顺槽可采长度l2

716m

日循环个数n

4个

可采期:

D=1/2(l1+l2)/(nl)

300天

 

第二章工作面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一、概述

支护形式

工字钢棚及锚网联合支护

支护规格

梁×腿=3.0×2.6m

长度

771m

净断面

8.0m2

棚距

0.5m

支护形式

工字钢棚支护

支护规格

梁×腿=3.0×2.6m

长度

827m

净断面

8.0m2

棚距

0.5m

泄瓦

斯巷

支护形式

锚网支护

支护规格

金属大眼网配金属锚杆

长度

785m

净断面

6.6m2

排距

0.7m

 

二、工作面巷道布置平面图见表2-1。

供电系统

前期:

六采区变电所→-240轨道巷→2614下顺槽横川→2614下顺槽→工作面用电地点

后期:

-240变电所→西翼皮带巷→绕道→煤仓通道→2614下顺槽→工作面用电地点

通讯系统

下顺槽→二部皮带→一部皮带→转载皮带→-200大巷→中车场→付井→地面

照明系统

移变→下顺槽→工作面各照明灯

供电系统图见表2-2。

第三章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一、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

倾斜长臂,仰斜开采,全层综放

底分层采高

2.3±0.1m

循环进度

0.6m

底分层回收率

97%

放顶煤区段

109m

顶煤厚度

5.9m

顶煤回收率

74%

工作面长度

109m

采放比

1:

2.57

放煤步距

0.6m,一采一放

循环产量

585t

二、回采工艺

1、工作面设备配置及主要技术特征见表3-1。

工作面设备布置见图3-2。

2、回采工艺

⑴进刀方式

进刀方式

中部斜切进刀

进刀段

30#---40#架,进刀距离15m,如图3-3所示

⑵回采工艺流程

 

 

⑶回采工艺流程的逐项说明

A、交接班

交接班内容、事项

生产班之间

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本班设备运行和工作情况及应该记录的情况

生产班检修班之间

生产班各设备出现的问题及检修需作的准备工作

B、拉移后部机尾(机头)

顺序

操作工序

操作要求

1

清理机头(机尾)浮煤

把机头(机尾)周围浮煤清理干净

2

改单体

保证拉槽宽度满足要求

3

拉后部机头(机尾)

拉槽时必须同支架工配合好,不可一次拉到位置,拉槽时架后及端头里严禁站人

4

打单体、回架

打单体回梁时必须逐棚作业,严格执行先打后回原则

C、割煤:

(伞檐长度≤1米;宽度≤0.2米。

顺序

操作工序

操作要求

1

打开喷雾,冷却水

冷却和喷雾装置齐全,水压、流量符合规定

2

启动采煤机

先发出开机信号,通知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采煤机附近无人和障碍物后方可开机

3

调好滚筒位置

保证工作面采高,不留底,不留伞檐

4

割煤

经常注意顶底板、煤层、煤质变化和刮板输送机载荷情况,随时调整牵引速度(≤2m/min)和截割高度

D1、移架:

(割煤与移架之间的悬顶距离≤1.5米。

顺序

操作工序

操作要求

1

收伸缩梁、侧护板

收伸缩梁,根据顶板煤质情况,不要一次收到位置;收侧护板时,侧护板正下严禁站人,并以相邻支架间不发生摩擦为准。

2

降柱

使主顶梁略离顶板

3

移架

移架要带压擦顶移架,并且做到快、匀、够、正、直、稳

4

升柱、伸出伸缩梁、打开侧护板

升柱要做到紧、稳,伸缩梁顶住煤壁,侧护板紧靠下方支架

D2、支架放煤

放煤方法

逆向间隔,两轮

放煤步距

0.6米,一采一放

顺序

操作工序

操作要求

1

打开支架后喷雾

检查喷头有无堵塞和丢失现象,喷雾效果必须良好

2

收插板

严禁架后站人,收插板不可一次收完,控制好放煤量

3

摆动尾梁

随时注意后部槽负载情况,发现超载立即停止放煤

4

关闭放煤口

见白色岩末或矸石立即关闭放煤口

E1、返空刀

顺序

操作工序

操作要求

1

调整滚筒位置

保证滚筒有适当的卧底量,保证把底板割平

2

返空刀时,牵引速度由小逐渐增大

严禁一次加大到最高速度

3

停止采煤机

停止采煤机必须停止牵引

4

关闭供水闸门,断开滚筒离合器及扳开隔离刀闸

检修时或长时间停机时,必须将下顺槽采煤机开关停电闭锁

E2、上(下)端头护顶

顺序

操作工序

操作要求

1

联网上料打单体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联网要扣扣相联,每三扣打一个死结,采用Ф16cm以上圆木配合DZ2.5型单体进行支护

2

挂梁,改单体

严禁使用失效单体、失效梁,梁销要使用齐全,打好单体后,系好防倒绳,棚距严防超宽

3

串机头(机尾)л型梁

成对使用,交替0.6米迈步前移

4

背顶

用荆笆片或背木将顶板背严、背平,严禁超高,严禁空顶

F1、中部斜切进刀

顺序

操作工序

操作要求

1

煤机至机头返刀后下滚筒至40#架

下滚筒完全切入煤壁

2

推40#至30#架斜切段槽

30#至40#架必须推成斜直

3

煤机重刀至机尾返空刀至30#架

上滚筒完全切入煤壁

4

推30#至40#架斜切段槽

斜切段槽推成一条直线

F2、拉溜

顺序

操作工序

操作要求

1

清理架后浮煤

严禁在清煤时操作支架

2

检查各联接部件是否齐全可靠

U型销必须齐全,严禁单插

3

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拉溜

严禁从两头向中间拉,防止弓槽,溜子必须在运输机空载情况下进行,拉成一条直线

4

拉溜完毕,手把复位

防止继续动作将后部槽拉错口

G1、推溜

顺序

操作工序

操作要求

1

检查机道内是否有杂物

发现有杂物,必须及时清理,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在空顶下作业

2

检查各联接部件是否齐全可靠

防止千斤顶联接销脱落挤坏电缆

3

推溜

各推移千斤顶要协调一致,保持平直,每次推0.2~0.3米,弯曲度不大于3度

4

打单体、护顶

单体必须打成一条直线,顶板背实背严,严禁使用失效单体,并系好防倒绳

G2、推移前部机头(机尾)

顺序

操作工序

操作要求

1

清理机头(机尾)浮煤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下作业,且清够推移宽度

2

检查推移装置

推移装置要齐全可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推移前部机头(机尾)

推移前部机头(机尾)必须停机进行,人员严禁站在顺槽输送机内

4

打单体、护顶

单体必须打成一条直线,顶板背实背严,严禁使用失效单体,并系好防倒绳

H、出班

工种

准备工作

出班达到的验收标准

1

采煤机

顶、底板割平,不得丢伞檐煤,机身卫生打扫干净

2

支架

支架必须移成一条直线,架前架后架间浮煤清理干净

3

端头支护

上下机头处正确使用好四对八根长梁支护,初撑力≥90KN,双楔梁支护棚距不得超宽,两楔一销必须使用齐全,单体打成一条直线,且系好防倒绳

4

机电工

皮带机、运输机必须开空,卫生打扫干净,清理机头前后10米内的浮煤

第四章劳动组织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作业形式

作业形式

分段综合作业与追机作业相结合,多工序平行作业

循环方式

“三八”工作制,两采一准

正规循环

每班割煤2刀,放顶煤2次。

二、规循环作业,见图4-1所示;

三、劳动组织,见表4-2所示;

四、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4-3所示。

 

第五章顶板管理与矿压观测

 

一、工作面顶板管理

1、支架选型验算

⑴支架说明

项目

参数

项目

参数

支架型号

ZFH3200-14.4/26

工作液介质

3-5%乳化液

支护面积

6.375m2

尾梁长度

1.17m

支架宽度

1.43-1.5m

额定供液压力

30MPa

重量

13.44吨

支架中心距

1.5m

工作阻力

3200KN

操作控制

快速本架操作

底板比压

1.1MPa

初撑力

2844KN

支撑高度

1.44-2.6m

外形尺寸

5500×1500×1500mm

通风面积

10.89m2

尾梁摆角

50°

支护强度

0.56MPa

移架步距

0.6m

⑵矿压参数预测

相似工作面

的矿压数据

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

16m左右

周期来压步距

8m左右

老顶初次垮落步距

20m左右

采场最大压强

470.4KN/m2

采场

最大

压强

核算

依据

按支架承受的顶板载荷与煤层厚度近似直线增长关系的观点核算

P=9.8Nhr/1000=9.8×8×2.4×2500/1000=470.4KN/m2

P:

采场压强

N:

取8,支架载荷取8倍采高岩重计算

H:

煤层采高,取2.4m

r:

顶板岩石容重,取2500kg/m2

结论

本工作面支架的支护强度应大于470.4kn/m2;

⑶支护参数校验

项目

校验计算公式

校验结果

支架工作阻力

3200>470.4×6.375=2999KN

符合要求

支架初撑力

2844>470.4×6.375×80%=2399KN

符合要求

支护强度

0.56>470.4/1000=0.4704MPa

符合要求

校验结论

选取ZFH3200-14.4/26型支架能满足工作面顶板支护和安全要求

2、工作面顶板支护(如图5-1所示)

端头支架

采用双楔梁配合单体柱支护

过渡支架

中间支架

ZFH3200-14.4/26,70台

3、最大控顶距及最小控顶距

支架最大控顶距

L1=L+Lx+Ld+D=5150mm

支架最小控顶距

L2=L+Lx+Ld=4550mm

L:

支架顶梁长度为:

3500mm

Ld:

支架端面距为:

300mm

Lx:

前梁长度为:

750mm

D:

采煤机截深为:

600mm

 

二、端头支护管理

1、端头支护

端头支护高度为:

2.3m;最大控顶距为:

5.5m;最小控顶距为:

4.55m

项目

机头(机尾)大棚

正常支护段

靠支架侧支护

支护用品

4米л型梁配合DZ2.5型单体

HDJS1-1200双楔梁

3.5米л型梁配合DZ2.5型单体

支护方式

一梁三柱

一梁二柱

一梁三柱

支护长度

7.8m

7.2m

6.8m

支护宽度

0.3m

3m

0.25m

柱距

0.2m

0.5m

1m

排距

0.6m(四排)

0.6m(四排)

0.6m(一排)

前移方式

交替迈步

及时挂梁

及时前移顶紧煤壁

操作

要求

1、成对使用

2、始终保持一梁三柱

3、必须托住顺槽支护棚梁

1、单体柱必须成排行,柱排距不超宽

2、双楔梁两销一楔打齐打牢

3、单体柱放液口朝老塘

1、必须及时前窜托住三角顶煤,防止三角区片帮冒顶

2、始终保持一梁三柱

2、端头支护校验

校验对象

HDJS1-1200双楔梁(或π型梁)配合D2-2.5型单体柱

校验计算

依据

鹤壁矿务局[1997]鹤煤生字第497号文件

P=8MRK;N=P/Rb/Kb/K2;A=1/NB

P:

顶板压力,t/m2;M:

采高,为2.3m;R:

顶板容重,为1.4t/m3

K:

安全系数取1.4;Rb:

支柱额定工作阻力为25t;K2:

支柱增阴系数取0.9

Kb:

支柱不均衡系数取0.9;NP:

支护密度,根/m2;A:

排距,m

B:

柱距,设计柱距0.5m

得:

P=36.064t/m2=1.78根/m2A=1.12m

结论

端头最大排距0.6m<1.12m;所以柱距0.5m,排距0.6m,符合支护安全要求;(2614)端头支护经过26082,2116,2501等综放工作面生产使用,实践证明可行,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三、上下顺槽管理

上下顺槽

距工作面

10m范围内

10-20m范围内

20-40m范围内

替棚

联锁双抬棚

联锁单抬棚

超前加固

支护用品

规格

HDJA-1000型铰接梁配合DZ-2.5型液压单体支柱

DZ-2.5型液压单体支柱

支护方式

三梁四柱

一梁一柱

一梁一柱

隔一棚加固一棚

柱距

0.8~1.2m

1m

1m

2.3m

支设位

两端距梁头200mm各支设一根单体柱,另在中间梁的两端距梁200mm各打一根单体柱

距上帮1.3米,距下帮0.7米

距上顺槽下帮1.3米支设

距钢梁梁头200mm支设

距上帮0.7米,距下帮1.3米

距下顺槽1.3米支设

距钢梁梁头200mm支设

操作要求

见本规程第十章第二节上顺槽替棚、加固中有关要求

备注

上、下顺槽距工作面20m以内,净高不小于1.8m

四、上下缺口管理

支护长度

2m

支护宽度

2m

支护用品规格

Ф16cm×2m圆木配合DZ2.5型单体

支护方式

一梁三柱

棚距

0.6m

顶帮铺网标准

顶部及上顺槽下帮及下顺槽上帮,扣扣相联,三扣一结

顶帮背木标准

每棚帮顶不少于6块背木

备注

上下缺口采用煤电钻打眼,爆破开设,始终保持超前2排

开设上下缺口的爆破参数表(单位:

m)

(m)

(m)

炮眼角度(°)

每眼装药量

线

顶眼

1

1.2

8.6

75--150

0.5—1

0.35

0.7

必须使用乳化炸药及毫秒延期电雷管,正向装药

掏槽眼

1

0.6

9.2

9.2

150--225

1—1.5

0.89

0.7

底眼

1

1.2

8.6

150--225

1—1.5

0.35

0.7

开设上下缺口的爆破图:

(一次爆破深度不能大于1米)。

五、工作面常备支护用品工具

常备支护用品

铰接梁

液压支柱

HDJA-1000

DZ-2.5

超前支护

120

120

单双棚

60

120

上下缺口

0

36

超前加固

0

80

备用

50

50

小计

230

406

上下端头

HDJS1-1200双楔梁

96

合计

350

502

常备工具

品名

数量

铁锨

20张

大锺

5把

手镐

10把

尖钎

1.5m×25mm4根

斧子

3把

炮棍

2m×Ф35mm4根

倒链

5t×3台

液压枪

10把

六、矿压观测

目的

掌握顶板来压规律,分析回采空间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

关系,指导顶板管理及巷道支护。

内容

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工作阻力及上下顺槽超前应力观测。

方法

工作面安装KGJ-B型矿压监测系统,上下顺槽用DCY-2检测仪巡回检测。

测点布置

按三线观测方案布置,见附图5-2所示。

系统安装

由技术科监督、开采单位按矿压观测方案安装好。

维护使用

由开采单位电工每班维护,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1、系统与计算机连接,每日分析支架工作状态及顶板来压情况。

2、矿压组每日出日报表并附分析意见,送开采单位作为技术指导文件。

3、上下顺槽观测,开采单位每日进行一次、每旬向技术科交一份测试记录表。

4、矿压观测总体由开采单位技术主管负责。

七、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的顶板管理

初采期间顶板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任书堂

副组长

崔金良

成员

赵生法刘镇书赵保新张银禄

组长

苗伟停

副组长

田铁军

成员

苗书华杜四明刘文长杨海波郑晓广薛前进胡保民

初次来压及

周期来压

老顶初次来压步距

20m左右

周期来压步距

8m左右

1、必须保证工作面采直割平;

2、支架必须达到初撑力,支架接顶严密;

3、及时移架,减少空顶时间和空顶距离;

4、泵站压力达到30Mpa,乳化液浓度达到3-5%;

5、采空区冒落高度小于采放煤高度时,必须停止采煤,采取人工强制放顶或其它措施进行处理;

6、其它严格执行顶板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六章一通三防

一、通风

通风路线

见本作业规程第二章第三项及附图6-1所示

1、严禁损坏通风设施,严禁将两道风门同时打开或一道风门永久敞开,风门前后5m内严禁堆积任何物料,无淤泥积水,巷道支护完好。

2、上下顺槽堆放物料严格按本规程第七章第六项标准执行,严禁影响通风。

3、监护巷道的测风、瓦斯、注水等牌板,不得损坏、丢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