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管理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2573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管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市政管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市政管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市政管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市政管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管理学.docx

《市政管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管理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管理学.docx

市政管理学

《市政管理学》复习资料

题型:

名词解释、简答、案例分析、论述

习题:

1、简述现代城市管理的含义及特征:

现代城市管理是指多元的城市管理主体依法管理或参与管理城市地区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属于公共管理范畴。

现代城市管理的特征:

管理的综合性;管理的开放性;管理的动态性;管理的参与性。

2、现代城市管理与传统城市管理有什么不同?

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管理:

广义的城市管理是指城市政府以城市为对象的、为实现特定目标对城市运转和发展所进行的控制行为和活动的总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就是对城市所有单位、部门、产业的综合管理和公共管理,它贯穿于城市规划、计划、指挥、建设、监督和协调的全过程之中。

狭义的城市管理基本等同于市政管理,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对城市的公用事业、公共设施等方面的规划和建设的控制、指导。

现代城市管理主要是以城市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和良性运行为目标,以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为对象,对城市运行系统做出的综合性协调、规划、控制和建设、管理等活动。

另外,现代城市管理还包含着城市政府管理职能与非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社会团体、市民等参与城市管理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结合。

3、现代城市管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依据,是国家和城市政府调控城市用地和发展建设的重要手段。

公共设施的建设管理:

城市公共设施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和事业设施两大部分,是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作用重大。

城市交通管理: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维系着城市有机整体的正常运转,通畅的城市交通对城市的发展、用地开发、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内容主要指对人类生存、生活及社交的环境,一方面要防治污染,不让自然环境变坏;另一方面通过绿化和美化,力求自然环境更好,创造一个健康、优美的高质量环境。

城市住房管理:

居住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城市住宅是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资料,城市住宅建设和管理不仅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直接关系到市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关系到城市的健康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城市住房的良性发展为基本前提

城市经济管理:

城市经济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复杂,它要求城市政府要在国家的宏观计划指导下,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发挥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对城市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科学、有效的综合控制、指导和协调,促进城市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城市社会管理:

城市的社会管理主要是指对城市居民的生活管理。

城市中的人按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在共同的环境里生活、生产。

4、试分析现代城市管理的手段体系:

调研、决策、计划、实施、协调、反馈等环节,在现代城市社会中,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其管理手段应该是综合的手段体系。

以法制为规范”。

城市管理必须立法,同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除了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等国家大法外,各个城市还需依据自己的实际和需要,制定城市管理的各种法规。

“以行政为主导”。

城市的各级政府及基层组织等行政机构,是城市管理任务的承担者和执行者,这是由城市管理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管理就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的行政管理。

以社会自治为基础”,就是要培养、提高社会的自治能力,发挥社会的自我管理功能,科学界定政府、市场、社会在城市管理中所担负的职责。

这是我国政府职能改革中实行“政企分开、政社分开”的必然结果。

5、简述城市化: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的改变,以及与之相应的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主体地位确立,并向农村扩散的动态发展过程。

1)人口向城市集中过程:

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

2)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3)是二、三产业向城市集中和发展的过程;

4)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以及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6、简述城市体系:

城市体系(UrbanSystem),又称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它是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把一座城市当作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

7、简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农业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城市提供资金积累;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提供基本的物资生活条件;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以及为城市轻工业提供原料和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工业化的根本作用在于工业为所有经济部门或行业提供生产设备和手段,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进而构成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工业化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带来资金向城市的集中和各类物资向城市的流动:

它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冲破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它也带来了交通地理的大变化;促进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3)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无论是农业对城市化的初始推动作用,还是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根本推动作用,其作用的发挥都有赖于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劳动力市场化、土地资源市场化)

(4)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城市的生产结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城市化创造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并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后续动力。

生产配套性服务的增加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生活消费性服务的扩大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城市就业机会和人口的增加。

如果说工业化主要导致城市化在量上的扩张的话,那么,第三产业主要促进了城市化在质上的提升。

(5)制度安排和变迁对城市化有重要影响:

城市化作为伴随社会经济增长和结构变迁而出现的社会现象,与制度安排及其变迁密切相关。

(6)交通运输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交通运输是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公路普及和高速公路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化地域推进的自由度。

交通的发展,消除了一些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如能源不足、市场狭小等。

8、市制、市领导县、整县建市:

广义的市制是指市的建制和管理体制,后者也称市政管理体制。

市的建制,指市的行政区划体制。

市的管理体制,包括城市政府的权力分配结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狭义的市制是指市的建制制度,也称城市行政区划。

市管县”体制架构主要涉及经济管理权限和人事管理方面,在经济管理权限上,主要是经济计划指标的下达方式为由省→市→县;在干部人事管理上,省市分工,省任命县的正职、市管理和任命其余副职。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市带县”下的市县共同发展。

整县建市:

从世界范围看,设市模式基本有两种类型,一是仅以区域内城镇的实体地域范围为主并划进必要的郊区设置为市,可称为切块设市,即城乡分治。

另一种是撤消县建制,将整个县改设为市,可称为整县改市,即城乡合治。

前者是国际惯例,后者是中国大陆特色。

9、简述城市和市的区别与联系:

“城市”与“市”是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城市”相当于英语中的“City”,是指一个人口密集的居民点,通常是工商业较为发达、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较高,居民大都以从事非农业生产为主的地方,是其邻近区域的政治、行政、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邻近居民的社会活动中心。

它是一个社会、经济、地理概念,是一种历史存在、一种空间现象。

“市”则相当于英语中的“municipality”,它是一个行政概念、政治概念和法律概念,是国家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条件,按照法定程序设置在城市地区的地方行政建制。

市是与省、县等行政建制等相对应的术语。

10、什么是市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市制的发展变化有哪些特点?

广义的市制是指市的建制和管理体制,后者也称市政管理体制。

市的建制,指市的行政区划体制。

市的管理体制,包括城市政府的权力分配结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狭义的市制是指市的建制制度,也称城市行政区划。

变化:

新中国成立50余年来,中国的市制有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沿袭了市作为地方国家行政单位的组成部分的内容和市县分治的行政区划体系,与地方的省——(地区)——县三级管理体制相平行设有直辖市(省级)——设区市(地级)—不设区市(县级)三级体制。

1、设市标准的变化

2、行政地位的变化

3、管理体制的变化

市制出现的变化包括三个方面:

设置标准、行政地位和管理体制。

因此,当代中国的市制同以往的市制,从性质上、形式上、管理体制上都有了巨大的改变,本为专门管理城镇地区的市政府单位,已经不再纯然是一个城市政府。

11、试简述现行市政管理体制的特点:

(1)建制双重性

(2)结构同一性(3)法律地位非自治性(民族自治地区的市除外)(4)行政地位等级性(5)职能广泛性(6)内设层级的混合性

12、当代中国城市管理的组织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1.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组织体系(1、市级组织机构;2、区、街党的组织)

2.城市国家权力机关组织体系(市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

3.城市政府行政组织体系(市人民政府、区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4.城市司法机关组织体系(市各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

13、试举例分析城市非权力社会系统在城市管理和城市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非权力城市政治系统是指城市各种党派组织(社会主义国家城市各级执政党的委员会例外)、各人民团体,非权力的社会系统包括各种社会利益团体、民间组织和市民等。

二者的功能是进行利益表达、利益聚合,向城市权力政治系统施加影响,从而使城市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更好地体现自身利益。

14、什么是市政府体制?

它有哪些特点?

市政府体制又称市政体制,它是以城市政治权力配置为中心内容的各种具体制度的总称,即关于市政府的建制、地位、职责和内部权责关系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

它是支撑市政府系统的骨架,其核心是权责配置问题。

特点:

法律上,它一般由效力高的法律予以确定。

内容上,它具有一般地方政府体制共性基础上的特质。

内部权力配置上,其市行政系统相对突出。

历史沿革上,既有继承性又有变迁性。

15、试分析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城市政府职能及其实现方式上的异同:

多数西方国家市政府职能的实现方式是多途径、多元化的,但主要采用间接管理为主,直接管理为辅;宏观调控为主,微观监控为辅;法制手段为主,经济和行政手段为辅;公共服务为主,公共管理为辅的模式。

这些成熟的经验是值得我国城市政府借鉴的。

1.制定法规、政策和指导性社会经济发展计划。

2.直接经营和控制某些公益事业。

3.依法规定各种审批、许认可程序,对和市民息息相关的事务进行巡视检查和实时监督。

4.通过政府投资和支持开发新技术,引导、刺激经济发展。

5.委托私人企业从事公益事业,提供公共服务。

16、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城市政府职能如何转变?

体制上,高度集中地管理城市事务特别是城市经济企业,片面地把城市政府的经济行政职能等同于城市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微观经营活动,从而形成了一套以政代企、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

方式上,以多层次行政系统的条块和指令性的计划来控制城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长期把企业经济活动统得过多、管得过死、抓得过细、包得太多,从而使企业成为政府的附属物。

机构上,分工过细、职能重叠的政府职能部门变来变去。

城市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思路:

目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行协调、灵活高效的政府职能体系。

根本任务——彻底转变城市政府的经济与社会职能,整合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职能。

我国市政府职能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重点是政府经济与社会职能的转变。

基本思路:

(1)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撤消部分职能;

(2)按照“政企分开”、“政社分开”的原则,转移部分职能;(3)增加部分职能;(4)强化部分职能。

我国市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调整城市政府行使职能的外在环境,为转变职能提供前提。

调整城市政府内部系统的经济行政职能,为转变职能提供保证。

转变城市政府的经济行政职能,为确立科学的政府职能开路。

在市政府职能实现方式上,坚持从过去的行政命令为主,向综合使用规划指标、经济杠杆、经济信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这五种调节手段转变;坚持从过去以直接管理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向间接控制,引导企业行为转变;要进一步充实加强综合经济管理和经济检查机构,适当合并和精简专业性管理部门。

17、城市总体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示意图:

(PPT)

18、什么是城市规划?

它有什么作用?

城市规划是为了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和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各项建设进行的权威性目标选择和综合部署。

作用:

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利于促进城市合理布局;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效益;有利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有利于保障城市交通畅通;有利于塑造城市特色形象。

(P101)

19、我国城市规划有什么特点?

从西方国家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有益的启发?

计划经济下的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计划在空间上的具体安排,其主要任务是把国民经济计划确定的建设项目和内容落实到蓝图上,通过综合平衡求得空间的秩序。

这一职能决定了中国城市规划的传统是以物质规划为主.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引入了市场经济机制。

市场机制的引入,既给中国的城市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速度,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城市新问题,成为摆在中国规划师面前的新课题。

西方国家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给我国的启示:

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作为社会理性的代表,承担着避免和防止市场失效、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责。

可以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历程就是探寻城市规划如何更合理更公平地界定社会公正(公众利益)的过程。

其次,公众利益的界定必然涉及价值观,西方规划界已经走过了单纯由技术专家决定的历程,尝试引入更民主的公众参与、讨论、协商从而达成一致的意见。

随着社会的转轨,个体利益多元化的倾向将日趋明显,公众对空间资源分配的导向性也将会日趋重视,由专家、领导负责界定公众利益的方式显然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再次,西方城市的发展历程表明:

市场存在失效,政府规划干预也有失效。

因此,—种辨证客观的态度是寻求—种混合体制:

既能让市场发挥其效率,又能保障社会公平,因为可持续发展需要交融的效率和公平。

最后,城市规划自身需要不断发展,西方的城市规划正是在回应各种社会需求、变革和挑战的背景下,不断地发展、壮大、成熟。

20、实施城市规划的管理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1、规划区内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

城市的发展建设离不开土地,因而城市土地利用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要实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证用地,就应该充分发挥城市土地的价值和作用,按照城市规划进行科学的规划管理。

(1)对建设用地提出选址意见书

(2)审定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方案中的用地位置和界限

(3)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4)对建筑的其他方面进行规划管理

2、规划区内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

(1)对一般建筑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对城市基础设施中的管线铺设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对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道路桥梁施工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4)对建筑的其他方面进行规划管理

3、对建设用地、建设工程的检查和奖惩

市政府的城市规划部门不仅要严格核发建设用地规划和建设工程的规划许可证,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城市规划法和规划许可证,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进行严格的检查,并予以相应的奖惩,这是实施城市规划的保障。

(1)对建设用地、建设工程的检查

(2)对建设用地、建设工程检查结果的奖惩

4、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是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同实施城市规划日常管理最大的区别在于:

实施城市规划的日常管理是对某方面建设或某个建设项目的管理,而对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管理,是全面的、综合的、区域性的城市规划管理。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中的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内容有:

(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2)制订分期实施的开发计划

(3)基础设施、事业设施与生产设施、生活设施配套建设

(4)综合开发,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

(5)保护有纪念意义的建筑

21、阐述城市基础设施的含义与范畴:

城市基础设施,是为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基本条件、保障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工程及其服务的总称。

城市基础设施包含设施、产品(服务)和产业三种形态。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城市基础设施的范畴:

(1)能源设施。

包括电力的生产、输配和供应设施;燃气和暖气的生产、输配和供应设施等;

(2)供、排水设施。

包括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设施;自来水生产和供应系统;污水、废水和雨水的接纳、输送、净化及排放系统;中水供应系统等;

(3)交通设施。

包括城市对外交通设施和内部交通设施两部分;

(4)邮电通信设施。

包括邮政设施、电信设施、电视和广播等;

(5)环保设施。

包括绿化、园林、垃圾收集和处理、环境卫生、环境监测和治理环境污染等;

(6)防灾设施。

包括城市防洪设施、公共消防设施、防地震设施、防止地面沉降设施、人民防空设施以及防风、防潮设施等。

22、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应包括哪些内容?

1、城市供电管理

城市供电管理的内容是:

(1)输变电建设管理。

包括做好负荷预测,制订电网发展规划;变电所所址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选择。

(2)供电设备运行、检修管理。

运行管理要加强巡视检查;进行定期计划检修和事故抢修;预防季节性事故和外力破坏事故;加强技术管理。

(3)用电营业管理。

一是做好用户业务扩充管理工作;二是加强电能质量管理,包括频率质量管理、电压质量管理和供电可靠性管理;三是抓好计划、节约、安全用电。

2、城市供水管理

城市供水管理的内容是:

(1)水资源管理。

要防止地表水被污染;合理安排取水量。

地下水宜饮用,但需平衡采水与灌水,控制地面沉降。

(2)供水工程的建设管理;包括取水、净水和配水的工程管理。

(3)供水的水质和水压管理。

根据具体情况,可分别采取水厂一次加压、管网中途加压或局部地区加压等做法。

(4)节约用水管理。

一是加强宣传;二是实行计划用水;三是使用节水设备;四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3、城市供气管理

城市供气管理的内容是:

(1)供气规划管理。

国外城市的燃气化,大多数经历了从煤制气到油制气,再到以天然气为主的过程。

(2)供气工程的建设管理。

一方面选择燃气化的途径;另一方面确定供气规模。

3)供气的安全管理。

要控制燃气的质量;监督执行燃气器具的标准;提倡安装燃气警报器。

4、城市道路管理

城市道路管理的内容是:

(1)对新建或改建道路的质量、进度的监督。

(2)对道路的维修和养护。

(3)路政管理。

包括掘路管理,占用路面管理,以及对人为损坏道路的管理。

5、城市灾害管理

城市灾害管理的内容是:

(1)各种防灾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2)防灾报警系统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3)防灾物资的储备管理。

(4)普及防灾救灾知识。

22、简单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来源:

目前,随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集,已从单一转为多元化,筹集的渠道有:

城市政府的财政拨款。

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公益性,绝大多数的基础设施由市场和财政复合补偿、或完全由财政补偿,因此,国家和城市的财政拨款始终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另外还有:

城市建设税与配套费;国外的长期低息贷款;向国内外贷款或发行债券;土地批租收入;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有偿使用和企业化经营收入;市政设施部门专营权有限期出让;组建基础设施建设的上市股份公司;融通社会基金;向国内金融机构短期借款。

以上各种筹资途径可以归纳为四类:

城市财政支出、基础设施运营收入、发行股票债券向社会集资、向国内外银行贷款。

23、简述城市住房问题及其表现形式:

(P172)

24、简述城市住房政策的基本内容:

(P174)

25、现阶段我国城市住房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P179)

城市住房建设管理、城市住房交易管理

26、当前我国城市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城市人口管理制度改革核心在于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的大致思路:

(1)实行全国城乡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户口,取消农业、非农业等各种户口类型;废止所有关于“农转非”的政策规定。

(2)实行居住地登记原则,建立以常住户口、暂住户口、寄住户口为基础的户口登记制度和以户口簿、身份证,出生证为主的管理办法。

(3)实行以公民住房、职业和收入来源等主要生活基础为落户标准与政策控制相结合的户籍迁移制度。

(4)实行社会待遇与户籍脱钩的政策,取消一切附加条件,恢复户籍本来面目。

(5)实行大城市严格控制、中小城市适当放宽,城镇全面放开的方针,保证人口的合理流动。

(6)建立以科学、合理的户籍登记内容为基础的户籍体系,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全国户籍管理信息网络。

户籍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既取决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也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程度。

国家对此项改革总的原则是积极稳妥,分清轻重缓急,从易处入手,分步实施。

27、何谓城市社区管理?

其管理的主体有哪些?

其管理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市及市辖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导、居委会为协同,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运用行政与法律、经济与教育、公德与情感等手段,合理调配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提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

城市社区管理主体既包括各类社区组织,也包括社会成员个体。

(1)行政性组织:

主要指街道办事处及各政府主管部门在社区中的派出机构。

(2)企事业组织:

主要是指社区中的各类生产、服务性组织。

(3)社团性组织:

这是指群众性自治组织及专业性社会团体。

(4)社区成员:

走向自治才是社区管理的基本方向。

社区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治,即由社区居民自己管理自己生活所在社区的社会事务。

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

1、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这是指由社区内司法、警察、安全、消防等部门组成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及由社区居民组成的从事治安保卫工作的自治性组织,为创造安全有序的良好社会环境,而对社区内的社会公共秩序、户口、特殊行业、道路交通、消防及法制和安全教育进行的管理。

2、社区环境卫生管理:

这是由街道环卫所及各区的房管所、园林所及社区内各单位组成的市政管理委员会以及群众自治性组织和全体社区成员,为谋求适合居民身心健康的和谐环境,而对生活垃圾,污水、粪便处理工作,道路清扫工作,植树种草等绿化工作,以及环保宣传工作等等进行的管理。

3、社区服务:

主要指在政府的倡导和组织下,为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需求,依靠社区居民所进行的自助互助活动。

这是一种具有社会福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社会服务。

社区服务主要是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