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大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评估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2448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9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师大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评估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陕西师大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评估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陕西师大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评估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陕西师大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评估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陕西师大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评估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师大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评估卷.docx

《陕西师大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评估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师大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评估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师大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评估卷.docx

陕西师大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评估卷

陕西师大2020~2021学年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评估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操作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2.下列测量中,选择的测量工具较合适的是(  )

A.测量窗玻璃的尺寸用分度值是1cm的刻度尺B.测量课本厚度用分度值是1cm的刻度尺

C.测量跳远成绩用分度值是1cm的皮卷尺D.测量教室的长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

3.下列不属于超声波的应用的是()

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B.用声呐探测海深C.倒车雷达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

4.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能飞行5km。

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A.猎豹最大B.旗鱼最大C.褐海燕最大D.三者一样大

5.古筝、古琴都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古装影视剧中也常常出现它们的身影。

然而,在剧中却常常出现演员弹奏古琴,配的古筝声音的穿帮镜头。

我们发现穿帮是因为(  )

A.古筝和古琴的音色不同B.古筝和古琴的音调不同

C.古筝和古琴的响度不同D.古筝和古琴长得不同

6.对以下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度大约是23℃B.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dm/s

C.一位初二的学生1s脉搏跳动70次左右D.一个初中生身高大约170dm

7.a、b两个物体都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从图象可知,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a、b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a物体保持静止,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当时间为第4s时a、b运动的路程相等

D.当时间为第4s时a、b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

8.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温计可用开水消毒

B.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C.霜、雪、冰花、雾凇的形成都是凝华现象

D.人们吹电风扇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气温

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有一选项物态变化与其他三项不同,此选项是()

A.树叶上的露珠B.秋天山中晨雾C.烘干器将手烘干D.蒸笼旁的“白气”

10.中国高铁已经是我国装备制造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在高速行驶的列车内,放在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A.这列高铁的车厢B.关着的列车门

C.从旁边走过的乘务员D.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11.下列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禁止鸣笛的标语B.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

C.城区道路口安装分贝仪D.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12.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较小的力敲击音叉对着话筒发出声音,示波器上出现的波形如下图(左一)所示;保持示波器不变,再用较大的力敲同一音叉发出更响亮的声音,示波器上将出现下图(A、B、C、D)中的哪一个波形图()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3.甲同学在一根很长的充满水的铁制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能听到三下敲击声。

第一次听到的是通过________传播来的,第三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来的。

(均选填“空气”“水”或“水管”)

14.非物质文化遗产画“糖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

其作画过程是:

艺人先将红(白)糖放在热锅里,糖的温度升高而________,然后用小勺子将糖汁倒在玻璃上或刻画有戏曲人物、小动物等的造型模板上,待糖汁________后,栩栩如生的“糖人”就制成了。

(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5.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此过程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放热”)。

制冷剂在冰箱外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

16.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

料管(或竹管)中,就做成了一个“鸟哨”,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哨音主要是由

________振动发出的。

要使哨音音调升高,可以________(选填“向上推”或“向下拉”)活塞。

17.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________;现代汽车一般安装有倒车雷达,当汽车倒车距离障碍物较近时,它就会发出声音及时提醒司机,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_____

18.我国高铁总路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国庆期间小亮和父母去北京旅游,他们乘坐的高铁动车正以300km/h的速度向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一列普通列车以120km/h的速度也向北行驶,小亮发现自己超过普通列车用的时间为12s,以小亮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________(选

填“南”或“北”)行驶,普通列车的长度为________m

三、实验探究题(共17分)

19.(7分)

(1)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采用水浴法加热实验装置,图乙是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图象。

①图乙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

②由图丙可知,冰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不变”),冰的熔点是________℃,第7分钟处于________态;

③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选填“A”“B”)

A.寻找普遍规律B.减小实验误差

④冰完全熔化为水后,加热足够长时间,试管内的水________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2)在“探究液体的沸腾特点”的实验中,小明选用完全相同的电热棒、烧杯和温度计,分别对甲(200g水)、乙(100g水)进行测量,所得数据的温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小明发现:

三杯液体加热到沸腾的过程,温度升高的快慢不同,乙比甲升温的快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在吉他的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小明认为其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他选用了如下琴弦进行实验。

(1)选用编号为D、E的琴弦,可以探究音调与________的关系。

(2)探究音调与长度的关系时,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

①设计和进行实验;

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③提出问题;④猜想与假设等。

完成本探究过程的合理步骤是________(填写数字代号)。

小明认为“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选填数字代号)。

21.(6分)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除了测量长度的刻度尺外,还需要用________测量时间。

(2)小车所放的斜面坡度要尽量小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测得上半程s1的时间是3s,上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1;下半程s2的时间是2s,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2;全程s3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三者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四、简答与计算题(共18分)

22.(6分)某校位于公路边,来往车辆特别多,噪声大,影响了同学们的正常学习。

虽然道路两旁都种有桉树,但隔音效果并不理想。

于是同学们设计了一个能有效隔绝声音的双层玻璃(中空)窗户。

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装了隔音玻璃窗就能隔绝室外的声音?

 

23.(12分)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面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应时间)后开始制动(即刹车)又经过4.5s滑行45.9m车停下。

求:

(1)汽车在司机反应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车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汽车在滑行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五、综合能力题(共16分)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自然中的水循环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在横线上写出相应引文涉及的物态变化名称:

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________或凝成小冰晶________;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________

(2)上面涉及的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________

(3)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

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撒到云层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__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________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________,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

(4)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水量的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建议并提倡居民使用节水龙头B.用喷灌滴落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

C.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D.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期中测评卷》答案

1.A【解析】由图知:

A、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故A正确;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故B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与被测液体接触的太少。

故C错误;D、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故D错误。

故选A。

2.C【解析】A、测量玻璃窗的尺寸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比较合适,故A错误;B、测量课本厚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比较合适,故B错误;C、测量跳远成绩用分度值是1cm的皮卷尺比较合适,故C正确;D、测量教室的长度用分度值是1cm的刻度尺比较合适,故D错误。

故选C

3.D【解析】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用声呐探测海深,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倒车雷达利用的是超声波的回声定位的原理来传递信息的,故C不符合题意;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不是利用超声波,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C【解析】旗鱼的速度v1=108×

m/s=30m/s;

猎豹的速度v2=

=

=40m/s;

褐海燕的速度v3=

=

≈83.3m/s,故选C

5.A【解析】不同乐器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古筝和古琴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所以就穿帮了。

故选A。

6.A【解析】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

故A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

故B不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C不符合实际;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5cm=16.5dm左右。

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7.D【解析】A、b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a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因为a,b运动的路程应为图象的面积,由图象可知,a运动的距离应为b运动路程的一半。

D、因为在这个v-t图象中,4秒时两物体运动直线相交,故而a,b两物体运动距离相等。

故选D。

8.C【解析】A、开水的温度在100℃左右,而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所以不能使用开水为体温计消毒,会损坏体温计,故A错误;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也吸热,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故B错误;C、霜、雪、冰花、雾凇都是水蒸气遇冷凝

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正确;D、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煽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煽风加快了身体上汗液的蒸发,蒸发要吸热,从而使人体温度降低,感到凉爽,气温不会降低,故D错误。

故选C。

9.C【解析】A、树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叶上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B、秋天山中晨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C、用干手器将手烘干,是水变为了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D、蒸笼旁的“白气”是蒸笼内冒出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综上所述,C选项与其他选项物态变化不同。

故选C。

10.C【解析】车厢小桌上的茶杯与火车的车厢、坐在车厢椅以火车的车厢、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关着的车门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以从桌旁走过的乘务员为参照物时,茶杯与乘务员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茶杯相对于乘务员是运动的,故C正确故选C

11.D【解析】A、“禁止鸣笛”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城区道路口安装分贝仪,只能检测出声音响度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C【解析】用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不变,只有响度不同,而振幅是指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它决定了声音的响度;A、图A的的波形说明了声音的音调发生改变,故BD错误;C图C的波形说明的了声音的音调、音色均不变,响度变大,故C正

确。

故选C

13.水管空气

【解析】根据对声速规律的理解,声音在铁、水、空气三种介质的传播速度依次减小,根据速度计算的导出式t=

发声处与听者距离一定,声速越大,传播时间越短,所以听到三次声音依次是水管、水、空气传来的。

14.熔化凝固

【解析】将红(白)糖放在热锅里,糖吸热温度升高而熔化,然后用小勺子将糖汁倒在玻璃上或刻画有戏曲人物、小动物等的造型模板上,糖汁放出热量,由液态变成固态,栩栩如生的“糖人”就制成了,此过程是凝固

15.汽化吸热液化

【解析】冰箱内的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汽化现象,汽化吸热,使

冰箱内的温度降低;制冷剂在冰箱外的管子里由气态变为液态,这是液化现象

16.空气柱向上推

【解析】

(1)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引起塑料管内空气振动,空气振动发声。

(2)用嘴吹管时,向上推活塞,塑料管内空气柱减小,空气柱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

17.能量信息

【解析】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现代汽车一般安装有倒车雷达,当汽车倒车距离障碍物较近时,它就会发出声音及时提醒司机,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8.南600

【解析】由题知,高铁和普通列车都向北运动,且高铁的速度大于普通列车的速度,所以,以乘坐高铁亮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南行驶;高铁和普通列车的相对速度:

△v=300km/h-120km/h=180km/h=50m/s,根据v=

可得,普通列车的长度为:

L=△vt=50m/s×12s=600m

19.

(1)①6②不变0固液共存③A④不会

(2)水的质量小

【解析】

(1)①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越往上越大是零上,其示数为6℃;

②由图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熔点是0℃,BC段是熔化过程,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0℃不变;冰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5min熔化完,故第7min是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③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④沸腾的特点:

吸热温度不变,故加热足够长的时间,烧杯中的水沸腾了,但试管中的水虽然能达到沸点,但由于与烧杯中的水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故不能沸腾;

(2)甲和乙是同种物质,乙的质量小,温度变化快。

20.

(1)材料

(2)CE(3)③④①②④

【解析】

(1)选用编号为D、E的两根琴弦,琴弦的材料不同,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探究的是琴弦发声的音调与材料的关系;

(2)探究音调与长度的关系时,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应选用编号为CE的琴弦;(3)实验探究的步骤为:

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和进行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因此该实验探究的步骤排序为③④①②。

就小明认为“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即④)。

21.

(1)秒表

(2)便于准确测量时间(3)v1v3v2变速

【解析】

(1)本实验的原理为:

v=,该实验除了测量长度的刻度尺外,还需要用秒表测量时间;

(2)小车所放的斜面坡度要尽量小些,理由是减小小车的速度,增加小车运动时间,便于准确测量时间;(3)实验中,测得上半程s1的时的平均间是3s,上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1;下半程s2的时间是2s,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2;全程s3的平均速度为V3,根据v=

则v1=

v2=

全程的时间为3s+2s=5s,故v3=

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v1

故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

22.答: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双层玻璃(中空)之间接近真空,而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这种窗户能起到较好的隔音效果。

23.解:

(1)根据v=

得:

汽车在司机反应时间内的路程为:

s1=v1t=20m/s×0.5s=10m

(2)从发现到停车通过的路程:

s=s1+s2=10m+45.9m=55.9m;

(3)汽车滑行时的平均速度:

v=

=

=10.2m/s

答:

(1)汽车在司机反应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10m;

(2)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车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55.9m

(3)汽车在滑行时的平均速度是10.2m/s

24.

(1)液化凝华熔化

(2)液化、凝华(3)升华吸收降低(4)D

【解析】

(1)由水蒸气变为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是一种液化现象;由水蒸气凝成小冰晶,是一种凝华现象;小冰晶变为小水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是一种熔化现象;

(2)根据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可以确定,在液化、熔化、凝华这三个过程中,吸热的是熔化,液化和凝华放热。

(3)向空中云层抛撒千冰,冰迅速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导致周围云层温度降低;(4)从一水多用、尽量防止水的无谓的损耗这两个角度考虑,选项A、B、C都是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措施,选项D将生活用水随意排放,会造成水污染,是错误的。

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