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第七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2075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第七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文地理第七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文地理第七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第七章.docx

《人文地理第七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第七章.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文地理第七章.docx

人文地理第七章

第八章园林文化和园林的地域差异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园林的基础

一、园林的概念和类别

1园林的概念。

园林是在一定空间,由山、水、动植物和建筑物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综合自然整体。

因此园林是一种空间艺术,是自然美与古典美高度的统一。

园林是因地制宜,巧妙借景,使建筑具有自然风趣的环境艺术,它们是自然的艺术再现。

从园林的建筑风格看,古典园林有西方古典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两大系统,规整园林和风景园林两种基本形式。

中国古代园林重在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而西方园林则重在表现人为的力量。

2西方古典园林以法国的规整式园林为代表,崇尚开放,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

它一般呈具有中轴线的几何格局:

地毯式的花圃草地、笔直的林阴路、整齐的水池、华丽的喷泉和雕像、排成行的树木(或修剪成一定造型的绿篱)、壮丽的建筑物等,通过这些布局反映了当时的封建统治意识,满足其追求排场或举行盛大宴会、舞会的需要。

其最有代表性的是巴黎的凡尔赛宫。

3中国古典园林是风景式园林的典型,是人们在一定空间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构配而组合成源于自然有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

这种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体现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使中国园林属于写情的自然山水型。

它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由曲折之水、错落之山、迂回之径、参差之石、幽奇之洞所构成的建筑环境把自然界的景物荟萃一处,以此借景生情,托物言志。

中国古典园林还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文化统统表现了出来,如端庄、含蓄、幽静、雅致等。

它使人足不出户而能领略多种风情,于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大自然的陶冶和艺术的熏染。

中国园林讲究“三境”即生境、画境和意境。

生境就是自然美,园林的叠山理水,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境界,模山范水,取局部之景而非缩小。

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相通,全园生动。

所谓画境就是艺术美。

我国自唐宋以来,诗情画意就是园林设计思想的主流,明清时代尤甚。

园林将封闭和空间相结合,使山、池、房屋、假山的设置排布,有开有合,互相穿插,以增加各景区的联系和风景的层次,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印象。

意境即理想美,它是指园林主人通过园林所表达出的某种意思或理想。

这种意境往往以构景、命名、楹联、题额和花木等来表达。

4我国古典园林因其建筑风格和特点,一般分为三大类型:

北方型,以北京为主,多为皇家园林。

其规模宏大,建筑体态端庄,色彩华丽,风格上趋于雍容华贵,着重体现帝王威风与富贵的特色,如颐和园、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其中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江南型,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多为私人园林,一般面积较小,以精取胜。

其风格潇洒活泼,玲珑素雅,曲折幽深,明媚秀丽,富有江南水乡特点,且讲究山林野趣和朴实的自然美。

他善于把握有限的空间,巧妙地组合成千变万化地园林景色,充分体现了我国造园的民族风格,并广泛吸取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如拙政园、网师园等。

岭南型,以广东园林为代表,既有北方园林的稳重、堂皇和逸丽,也融会了江南园林的素雅和潇洒,并吸收了国外造园的手法,因而形成了轻巧、通透明快的风格,如广州越秀公园、潮州西湖等。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园林建筑一般具有多曲、多变、雅朴、空透四大特点。

多曲是为了和风景环境和谐组合,设计曲径、曲桥、曲廊、飞檐翘角等;多变是为了适应山水地形的高低曲折,因地制宜,灵活布置;雅朴指追求宁静自然、简洁淡泊、朴实无华、风韵清新的风格;空透是为了使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环顾四周,尽情赏景,以达到“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字浪漫”的观景效果。

二、我国园林的自然与社会基础 

我国古典园林是自然美、建筑美和人文美的统一。

1在自然方面,青山绿水,修竹茂林,繁花异草,构成绚丽的背景。

2建筑方面,以木结构为主,形式多样,轻盈活泼,色彩感强。

3人文方面,儒释道等传统哲理及其审美观是园林思想基础。

第二节中国园林的特征和园林的南北差异

一、中国园林的特征

1忌直求曲,巧于因借。

可以收到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效果。

第一,园必隔,水必曲。

景贵在深,不曲不深。

“山不在高,贵有层次;水不在深,妙于曲折”,中国园林没有大面积草坪,没有大片密林,九曲回廊九曲桥,中国园林中不少桥是折的,叫曲桥和折桥,路是曲折的,叫曲径。

忌直求曲与道家思想有关,道家追求自然美,道性至柔,柔则必曲,自然界的大多数事物是不对称和曲线形的,叠山理水要“透”“漏”“瘦”,透是彼此相通,漏是四面有限,瘦是挺立秀削,在“透”“漏”“瘦”中,蕴藏一个曲字。

忌直求曲可以取得虚实相彰的效果。

第二,巧于因借是中国园林塑造意境的重要手法。

“借者,园林虽别内外,得景无拘远近。

”“俗者屏之,嘉者收入”,将园外美景招入园内融成一体,将园外俗景隔绝开来,免伤高雅。

2建筑布局,依山傍水。

第一,与西方园林比较,我国园林建筑的密度相对较大,建筑物的品类较多,建筑物的布局依山就势,与自然融为一体。

小型古典园林建筑物的密度可以达到30%以上。

较大的古典园林,如苏州的沧浪亭、留园、狮子林,建筑物的密度可以达到15%。

第二,殿、堂、厅、馆、轩、榭、斋、舫、亭、塔、台、楼、阁、廊、桥等等不同性质的建筑物与山、水、花木有机地组织、谐调在一系列的风景画之中。

尽管处处有建筑,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

第三,厅堂是园林。

3题联挂匾,景以文兴。

二、园林的南北差异

1南巢北穴,缘由不同。

2南敞北实,形式不同。

3南花北柏,植被不同。

4南水北石,要素不同。

5南私北皇,社会背景不同。

第三节

主题公园、登高景点和公墓园林

一、主题公园

1概念:

主题公园又称人造微缩景观、人造景观、人工景区,是新兴的休闲娱乐实体,是当代人工建造的、相对独立的、主题明确的休闲娱乐实体。

2特征:

第一,当代性。

主题公园不是自然景点,也不是历史文化遗迹,主题公园是当代人建造的产品。

第二,独立性。

主题公园都是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规模较大的实体。

第三,主题性。

主题公园的核心是构思独特的主题。

公园的设计、布局、建设,围绕一个主题、衬托一个主题。

第四,主题公园以营消为目的,客源是立足之本。

修建主题公园要有市场观念,要有客源保障,要进行客源调查。

3主题公园建设:

第一,选择有特色的主题是建设主题公园的关键。

文化是主题的核心,主题一定要与区域文化相协调,要注意文化互补,要符合当地的文化消费需求。

第二,主题公园必须与当地游客的文化审美心理相适应。

第三,主题公园要以营销为目的,要能满足游客的好奇心理,与一般商品营销相似有周期性。

成功的主题公园必须不断创新。

如果不能推出新鲜内容,主题公园的生命力很容易枯竭。

主题公园创新的主要方向一是静态文化景观与动态文化景观结合,加强科技性与参与性;二是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二、登高文化与登高景点

1多层次的登高文化内涵:

游览、感怀、壮志。

2与西方登高文化的比较:

西方登高的主要内涵是游览,是锻炼身体;而我国登高有游览、感怀、壮志多层次内涵。

差异源自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登高景点

三、公墓园林化

1继承传统丧葬文化的积极因素。

2扬弃传统丧葬文化的消极成分。

3吸纳西方丧葬文化的合理内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