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诗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2066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花诗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落花诗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落花诗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落花诗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落花诗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落花诗阅读答案.docx

《落花诗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花诗阅读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落花诗阅读答案.docx

落花诗阅读答案

落花诗阅读答案

【篇一:

台湾国学考试题】

txt>1、“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

下列四则广告标题,如单就文字意义,寻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

a、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b、请子路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

c、请苏秦、张仪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

d、请司马光、王安石代言“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2、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

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副对联该如何送才恰当?

(甲)大启而宇,长发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

a、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b、甲送分店开幕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c、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

d、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乔迁新居者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是一首汉代流行的歌谣,下列文句,与其意义最接近的是:

(a)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b)入乡问禁,入境随俗

(c)风行草偃,变本加厉

(d)追求时髦,风尚互异

4、下列各组语词“”内的字,所指颜色系相同或相近的选项是:

(a)看朱成“碧”/金魄“翠”玉

(b)青红“皂”白/“玄”端章甫

(c)“缟”衣白冠/玉貌“绛”唇

(d)“丹”枫白苇/“赭”衣塞路

(e)“缁”衣羔裘/“黔”首黎民

5、沈德潜《说诗晬语》:

「性情面目,人人各具。

读□□诗,如见其脱屣千乘;读□□诗,如见其忧国伤时。

」□□中的二位诗人,与下列选项所论诗人相同的是:

(a)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b)读柳子厚诗,知其人无与偶;读韩昌黎诗,知其世不能容

(c)王右丞如秋水芙蓉,倚风自笑;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落

(d)子瞻以议论作诗,鲁直(黄庭坚)又专以补缀奇字,学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

6、阅读下列改编自《庄子让王》的漫画,选出最适合形容原宪品德修养的选项

:

(a)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

(d)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7、人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质素,而文人亦常在诗作中流露对人伦的真切感受。

我国传统将人伦略分为五个层次:

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为了更切合实际,可以稍稍改动为:

(一)夫妻

(二)亲子(三)手足(四)朋友(五)群己。

下列诗篇,其内容符合此排序的选项是:

甲、自君之出矣,罗帐咽秋风。

思君如蔓草,连延不可穷(南朝梁范云诗)乙、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唐孟浩然诗)

丙、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唐杜甫诗)

丁、一春檐溜不曾停,滴破空阶藓晕青。

便是儿时对床雨,绝怜老大不同听。

雁回杳杳浑无梦,鹊语啾啾似有凭。

忽得远书看百过,眼昏自起剔残灯(宋刘克庄诗)

戊、灯怯寒威焰不青,忽闻急雪打窗棂。

宵深未敢抛刀尺,为伴孤儿课一经(清汪

铃诗)

(a)甲丙乙丁戊(b)丙乙甲丁戊(c)甲戊丁乙丙(d)丙丁戊甲乙

8、(甲)万古丹心盟日月,千年义气表春秋

(乙)未劈曹颅千古恨,曾医关臂一军惊

(丙)天意欲兴刘,到此英雄难用武

人心犹慕项,至今父老尚称王

(丁)由仁居义,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

知言养气,充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

上引对联各咏一历史人物,若依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关羽/扁鹊/项羽/孔子

(b)关羽/华陀/项羽/孟子

(c)文天祥/华陀/刘邦/孔子

(d)文天祥/扁鹊/刘邦/孟子

9、下列各组文句中,「」内连用数字的表达意义方式,前后不同的选项是:

(a)「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

(b)只嫌「六七」茅竹舍,也有两三鸡犬声/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c)鬓毛「八九」已成霜,此际逢春只自伤/溪回山石间,苍松立「四五」

(d)美人「二八」颜如花,泣向花前畏花落/非复「三五」少年日,把酒偿春颊生红

10、文学作品往往呈现作者不同的思想倾向,下列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表达追求涅盘永生的佛教思想

(b)「生灭原知色即空,眼看倾国付东风」,表达诸行无常的佛教思想

(c)「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表达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道家思想

(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民胞物与的儒家思想

(e)「梦想三山更五湖,新从世外得真吾」,表达放心物外、崇尚真我的道家思想

答案:

、1、答案:

b2、答案:

a3、答案:

c4、答案:

a、b、d、e

5、答案:

a

【试题解析】题干语译:

个性和表情,每个人不同。

读李白的诗,就如同看到他在君王面前脱鞋;读杜甫的诗,就如同看到他忧心国事、感伤时局的样子。

从「脱屣千乘」可知是李白;从「忧国伤时」可知是社会诗人,则选项中,(a)的杜甫最适当。

6、答案:

c

【试题解析】题干语译:

(1)原宪居住在鲁国,房屋狭小,屋顶是用茅草盖的,蓬草编成的门不坚固,用桑木做门枢、破瓮做窗子。

(2)子贡骑着大马,高大的车子进不了巷子,只能用走的去见原宪。

(3)子贡说:

「啊!

先生有什么病呢?

」原宪说:

「我听说,没有钱财叫做贫,读书不能实践叫做病。

现在我只是贫,而不是病。

(4)子贡不安而感到羞愧。

(a)意谓能看见自己的过错而自我反省。

出自《论语公冶长》。

(b)意谓聪敏且努力学习,不以向身分卑下求教为耻。

出自《论语公冶长》。

(c)意谓穿着破旧的衣服,和穿着貂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却不会觉得羞耻。

出自《论语子罕》。

(d)意谓不在乎穿破旧的衣服,而致力于礼制的推广;不在乎住的房子窄小,而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

出自《论语泰伯》。

7、答案:

c

【试题解析】甲、出自范云〈自君之出矣〉。

翻译:

「自从你离开后,房里用丝罗作成的帷幕只能独自吞咽秋风。

我对你的思念如蔓生的野草,连绵延长不断绝啊!

」乙、出自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翻译:

「游人朱大要到武陵去,分手时,我将价值千金的宝剑赠送给他,用以表达我平素对朋友的一片真心。

」丙、出自杜甫〈孤雁〉。

翻译:

「孤雁不吃不喝饮清水,只是哀鸣着想找同伴。

谁来可怜形孤影单,与雁群失散于云雾重重之中。

同伴身影,似现天边,孤雁于是更努力地哀鸣,希望同伴能听见。

偏偏林中的野鸦不知孤雁的心绪,犹自乱纷纷地鸣噪。

」丁、刘克庄〈和仲弟十绝〉。

翻译:

「春天的时候,屋檐间流下的水滴,在台阶上滴答作响,让苔藓的色泽更加青翠。

想起小时候常一起对床听雨,如今年纪大了却无法同听雨声,真令人感伤。

雁鸟飞得不知去向,连梦中都不曾出现;但鹊鸟啾啾却又像是在诉说什么。

突然接到你从远方寄来的信,忍不住翻来覆去地看了许多遍,那怕眼晴看花了,灯油快用完了,还是起身来把灯拨亮继续看。

」戊、出自汪铃〈夜课〉。

翻译:

「灯火似乎也害怕寒冷而显得黯淡,忽然又听到一阵急雪敲打窗户。

即便夜深,也不敢抛却手上的剪刀与尺,只因为要陪伴小孩继续读书。

8、答案:

b

【试题解析】(甲)据说关羽喜读《春秋》,甚且到了『一目了然』的地步。

(乙)出自〈王文濡题江苏扬州华佗庙〉联,「未劈曹颅」是说「曹操有头痛的病症,听说华佗医术高超,便请他来为自己医病。

华佗对曹操说必须将他的脑袋切开医治,生性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是要来杀害他的,一怒之下就下令杀死华佗」。

「曾医关臂」是说「关羽手臂为箭所伤,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但每到阴雨天,还是常觉得骨头疼痛。

华佗认为那枝箭头上有毒,毒已入骨。

只有剖开手臂,刮去骨上的毒药,才能根除后患。

关羽便伸出左臂,让华佗剖割」。

(丙)出自〈江苏无锡项王庙〉联,「刘」是指「刘邦」,「项」指「项羽」。

(丁)出自〈乾隆题山东邹县孟庙〉联,「由仁居义」、「知言养气」、「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皆为孟子的学说主张。

9、答案:

c

【试题解析】文句中若有数字相连的情形,其关系大致为相除、相乘与分立三种关系。

(a)「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出自《孟子.滕文公》,语译为:

「对农业征收十分之一的税率,免除关卡和市场的赋税,这些政策今年不能做到。

」可见「什一」为「十分之一」之意,为相除关系。

/「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出自《史记.高祖本纪》,语译为:

「即使有披甲雄师百万之众,只要征调关中人民百分之二就可抵抗」。

可见「百二」为「百分之二」之意,亦为相除关系。

(b)「只嫌六七茅竹舍,也有两三鸡犬声」出自杨万里〈至节宿翁源县与叶景小酌〉,语译为:

「只有六七间用茅草竹木所建的屋舍,还有两三声鸡犬的叫声。

」故「六七」为分立关系,即「六或七」之意。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出自杜甫〈无家别〉,语译为:

「前后左右邻居有什么,只有一两位年老守寡的女人。

」故「一二」亦为分立关系,指「一个或两个」。

(c)「鬓毛八九已成霜,此际逢春只自伤」出自陆游〈春日杂赋〉,语译为:

「鬓毛大半已灰白,此时遇到春天只是更加感伤。

」「八九」有「大半、接近全部」之意。

/「溪回山石间,苍松立四五」出自苏辙〈吕希道少卿松局图〉,语译为:

「溪流在山石间回转,四五棵青松矗立在那里。

」故「四五」为分立关系,是「四棵或五棵」之意。

(d)「美人二八颜如花,泣向花前畏花落」出自苏轼〈辘轳歌〉,语译为:

「十六岁的美女容颜像花朵般美丽,在花前哭泣,怕花掉落。

」「二八」为「十六」之意,为相乘关系。

/「非复三五少年日,把酒偿春颊生红」出自黄庭坚〈戏答王定国题门两绝句〉,语译为:

「不再是那十五岁的少年时,可以把酒迎春,喝得两颊绯红。

」「三五」为「十五」之意,亦为相乘关系。

10、答案:

bcde

【试题解析】(a)出自李白〈游泰山〉。

翻译:

「如何找到长生不死之药,然后展翅高飞飞向仙山蓬莱与瀛洲这样的人间仙境。

」这是道教思想,而「涅盘」是佛教修行者的终极理想,意译为「灭、灭度、寂灭」,指灭一切贪、瞋、痴的境界,因为所有的烦恼都已灭绝,所以永不再轮回生死。

(b)出自陈宝琛的〈落花诗〉。

翻译:

【篇二: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五卷】

>一、填空题(40分)

1、中国石器时代美术的明显特征是与的结合。

2、新石器时代的和,代表着我国古代美术创造的一次高峰。

3、商周出土最大的青铜器是,重公斤。

4、湖南出土的战国时代的两幅帛画是《》和《》。

5、秦汉时期的建筑装饰,主要包括、、和等四个门类。

6、陕西临潼出土的,是秦代造型艺术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

7、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尤其重视的描绘。

8、隋代画家展子虔的《》,开创了青山绿水的端绪,而发展并形成具鲜明特色的青绿山水画派的画家是唐代的和父子。

9、中国美术史上具通篡性质的著作是唐代的《》,而断代史著作则是的《》。

10、《重屏会棋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

11、代表着宋代风俗画发展高度水平的是的《》。

12、元代画家赵孟頫在艺术上提倡

(1)“”

(2)。

13、明代画家沈周的画法有两种,一是学元代画法,代表作是《庐山高图》,另一种学而形成自家风格,代表作有《落花诗意图》。

14、“青藤白阳”指的是明代画家和。

15、在“金陵八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画家是。

16、清初以没骨花卉著称的画家是。

17、清初“四王”指的是、、、四位画家。

18、明清都城所建皇家苑圃以为代表,而所建坛庙中以气势最大,艺术性也最高。

19、“岭南画派”中的“二居”指的是和。

20、“以美育代宗教说”是近代教育家提出的。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刻是西汉时期的()

a、

赵伦先人墓石人b、昆明池牵牛织女像c、霍去病墓石刻d、都江堰李冰石像

2、北魏时期龙门石窟最杰出的作品是在()。

a、宾阳洞b、古阳洞c、莲花洞d、奉先寺

3、“六要”的提出见于山水画理论著作()

a、画山水序b、笔法记c、林泉高致d、山水纯全集

4、开创南宋山水画新风的画家是()

a、李唐b、刘松年c、马远d、夏圭

5、宋末以画白描水仙而著称的画家是()

a、扬补之b、赵孟坚c、郑思肖d、法常

6、“元四家”中,山水画笔墨松秀简淡,意境荒寒萧索的画家是()

a、黄公望b、吴镇c、王蒙d、倪瓒

7、明代推出“南北宗论”的画家是()

a、曾鲸b、沈士冲c、董其昌d、赵左

8、清初“四僧”中,旨在表现“吾之天游”的画家是()

a、八大山人b、石涛c、髡残d、弘仁

9、明末刺绣中“闺阁绣”的突出代表是()

a、苏绣b、粤绣c、蜀绣d、顾秀

10、清代年画以风格质朴生动著称的是()

a、杨柳青年画b、桃花坞年画c、杨家埠年画d、朱仙镇年画

三、名词解释(15分)

1、解衣盘礴

2、界画

3、景泰蓝

四、简答题(20分)

1、试述董源为代表的南方山水画的风格特色

2、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主要有哪些特点?

五、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15分)

1、分析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

2、分析任伯年的《女娲炼石图》

中国美术史答案

一、填空题(40分)

1、艺术、实用2、彩陶、黑陶3、司母戊大方鼎、8754、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5、壁画、画像砖、画像石、瓦当6、秦陵兵马俑7、眼神

8、游春图、李思训、李昭道9、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10、周文矩11、张择端、清明上河图12、古意、书画同源13、王蒙、吴镇

14、徐渭、陈淳15、龚贤16、恽寿平17、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18、颐和园、天坛19、居巢、居廉20、蔡元培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a2、a3、b4、a5、b6、d7、c8、c

9、d10、c

三、名词解释(15分)

2、中国画门类之一。

作画时使用界尺,故名。

多用于表现楼台殿阁。

其特点是工整细致,疏密相间,立体感强。

代表画家又李思训、郭忠恕等。

3、又称“铜胎掐丝珐琅”。

流行于明景泰年间。

因以蓝釉最为出色,故名。

集我国青铜器、陶瓷、金银错、织绣工艺之长,独树一帜。

其重要工序是掐丝和点蓝。

产品具有浑厚庄重、金碧辉煌、富丽华贵的艺术风格。

是化洋中的一种创造。

四、简答题(20分)

1、

(1)主要表现江南丘陵土质山,山势平缓。

(2)山间多画杂树,灌木丛生,山下平沙浅渚。

(3)采用密密的线和点表示山的凹凸,并不突出山石的外轮廓线。

(4)画风平淡天真,显示一种抒情性的优美。

2、

(1)巧妙而科学的木框架结构,是我国建筑的主流。

(2)院落式的建筑群,以轴线对称式或自由式进行布局。

(3)建筑物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并装以砖石木雕、彩画、楹匾等,产生出综合的艺术效果。

五、作品分析,任选一题(15分)

1、

(1)唐代是中国绘画走向成熟的时期。

“绮罗人物”这一新的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以盛唐宫廷贵族妇女生活为创作题材,描绘杨贵妃姐妹三月三日游春的场景。

(3)通过人物的主从关系,构图的前疏后紧,突出了主人公的地位,线条简劲而流动。

赋色艳丽鲜明。

人物体态丰满华贵。

画卷使人自然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4)开盛唐“曲眉丰颊”之画风。

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妇女题材,较之前代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也是工笔人物画教学中不可多得的范本之一。

2、

(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无能造成外国列强的肆意横行。

任何怀有爱国之心者,无不痛心疾首。

(2)取材于我国民间神话,以饱满的热情,塑造了一位中国女性英雄的形象。

(3)构思巧妙,人物情感热烈、坚定。

有意采用棱角方直,笔线爽利,近于表现山石的线条勾勒衣纹,然后略加烘染,表现一种坚硬的石质感觉,与嶙峋的山岩形成对照和呼应。

(4)托古喻今,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篇三:

台湾高中语文试题】

”是提高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

下列四则广告标题,如单就文字意义,寻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

a、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b、请子路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

c、请苏秦、张仪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

d、请司马光、王安石代言“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2、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

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副对联该如何送才恰当?

(甲)大启而宇,长发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

a、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b、甲送分店开幕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c、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

d、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乔迁新居者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是一首汉代流行的歌谣,下列文句,与其意义最接近的是:

(a)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b)入乡问禁,入境随俗

(c)风行草偃,变本加厉

(d)追求时髦,风尚互异

4、下列各组语词“”内的字,所指颜色系相同或相近的选项是:

(a)看朱成“碧”/金魄“翠”玉

(b)青红“皂”白/“玄”端章甫

(c)“缟”衣白冠/玉貌“绛”唇

(d)“丹”枫白苇/“赭”衣塞路

(e)“缁”衣羔裘/“黔”首黎民

5、沈德潜《说诗晬语》:

「性情面目,人人各具。

读□□诗,如见其脱屣千乘;读□□诗,如见其忧国伤时。

」□□中的二位诗人,与下列选项所论诗人相同的是:

(a)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b)读柳子厚诗,知其人无与偶;读韩昌黎诗,知其世不能容

(c)王右丞如秋水芙蓉,倚风自笑;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落

(d)子瞻以议论作诗,鲁直(黄庭坚)又专以补缀奇字,学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

6、阅读下列改编自《庄子让王》的漫画,选出最适合形容原宪品德修养的选项:

(a)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

(d)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7、人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质素,而文人亦常在诗作中流露对人伦的真切感受。

我国传统将人伦略分为五个层次:

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为了更切合实际,可以稍稍改动为:

(一)夫妻

(二)亲子(三)手足(四)朋友(五)群己。

下列诗篇,其内容符合此排序的选项是:

甲、自君之出矣,罗帐咽秋风。

思君如蔓草,连延不可穷(南朝梁范云诗)

乙、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唐孟浩然诗)

丙、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唐杜甫诗)

丁、一春檐溜不曾停,滴破空阶藓晕青。

便是儿时对床雨,绝怜老大不同听。

雁回杳杳浑无梦,鹊语啾啾似有凭。

忽得远书看百过,眼昏自起剔残灯(宋刘克庄诗)戊、灯怯寒威焰不青,忽闻急雪打窗棂。

宵深未敢抛刀尺,为伴孤儿课一经(清汪铃诗)

(a)甲丙乙丁戊(b)丙乙甲丁戊(c)甲戊丁乙丙(d)丙丁戊甲乙

8、(甲)万古丹心盟日月,千年义气表春秋

(乙)未劈曹颅千古恨,曾医关臂一军惊

(丙)天意欲兴刘,到此英雄难用武

人心犹慕项,至今父老尚称王

(丁)由仁居义,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

知言养气,充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

上引对联各咏一历史人物,若依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关羽/扁鹊/项羽/孔子(b)关羽/华陀/项羽/孟子

(c)文天祥/华陀/刘邦/孔子(d)文天祥/扁鹊/刘邦/孟子

9、下列各组文句中,「」内连用数字的表达意义方式,前后不同的选项是:

(a)「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

(b)只嫌「六七」茅竹舍,也有两三鸡犬声/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c)鬓毛「八九」已成霜,此际逢春只自伤/溪回山石间,苍松立「四五」

(d)美人「二八」颜如花,泣向花前畏花落/非复「三五」少年日,把酒偿春颊生红

10、文学作品往往呈现作者不同的思想倾向,下列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表达追求涅盘永生的佛教思想

(b)「生灭原知色即空,眼看倾国付东风」,表达诸行无常的佛教思想

(c)「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表达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道家思想

(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民胞物与的儒家思想

(e)「梦想三山更五湖,新从世外得真吾」,表达放心物外、崇尚真我的道家思想

答案:

1、答案:

b

2、答案:

a

3、答案:

c

4、答案:

a、b、d、e

5、答案:

a

【试题解析】题干语译:

个性和表情,每个人不同。

读李白的诗,就如同看到他在君王面前脱鞋;读杜甫的诗,就如同看到他忧心国事、感伤时局的样子。

从「脱屣千乘」可知是李白;从「忧国伤时」可知是社会诗人,则选项中,(a)的杜甫最适当。

6、答案:

c

【试题解析】题干语译:

(1)原宪居住在鲁国,房屋狭小,屋顶是用茅草盖的,蓬草编成的门不坚固,用桑木做门枢、破瓮做窗子。

(2)子贡骑着大马,高大的车子进不了巷子,只能用走的去见原宪。

(3)子贡说:

「啊!

先生有什么病呢?

」原宪说:

「我听说,没有钱财叫做贫,读书不能实践叫做病。

现在我只是贫,而不是病。

(4)子贡不安而感到羞愧。

(a)意谓能看见自己的过错而自我反省。

出自《论语公冶长》。

(b)意谓聪敏且努力学习,不以向身分卑下求教为耻。

出自《论语公冶长》。

(c)意谓穿着破旧的衣服,和穿着貂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却不会觉得羞耻。

出自《论语子罕》。

(d)意谓不在乎穿破旧的衣服,而致力于礼制的推广;不在乎住的房子窄小,而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

出自《论语泰伯》。

7、答案:

c

【试题解析】甲、出自范云〈自君之出矣〉。

翻译:

「自从你离开后,房里用丝罗作成的帷幕只能独自吞咽秋风。

我对你的思念如蔓生的野草,连绵延长不断绝啊!

」乙、出自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翻译:

「游人朱大要到武陵去,分手时,我将价值千金的宝剑赠送给他,用以表达我平素对朋友的一片真心。

」丙、出自杜甫〈孤雁〉。

翻译:

「孤雁不吃不喝饮清水,只是哀鸣着想找同伴。

谁来可怜形孤影单,与雁群失散于云雾重重之中。

同伴身影,似现天边,孤雁于是更努力地哀鸣,希望同伴能听见。

偏偏林中的野鸦不知孤雁的心绪,犹自乱纷纷地鸣噪。

」丁、刘克庄〈和仲弟十绝〉。

翻译:

「春天的时候,屋檐间流下的水滴,在台阶上滴答作响,让苔藓的色泽更加青翠。

想起小时候常一起

对床听雨,如今年纪大了却无法同听雨声,真令人感伤。

雁鸟飞得不知去向,连梦中都不曾出现;但鹊鸟啾啾却又像是在诉说什么。

突然接到你从远方寄来的信,忍不住翻来覆去地看了许多遍,那怕眼晴看花了,灯油快用完了,还是起身来把灯拨亮继续看。

」戊、出自汪铃〈夜课〉。

翻译:

「灯火似乎也害怕寒冷而显得黯淡,忽然又听到一阵急雪敲打窗户。

即便夜深,也不敢抛却手上的剪刀与尺,只因为要陪伴小孩继续读书。

8、答案:

b

【试题解析】(甲)据说关羽喜读《春秋》,甚且到了『一目了然』的地步。

(乙)出自〈王文濡题江苏扬州华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