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1987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docx

《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docx

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自评报告

 

自评单位: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自评日期:

2006年5月

 

建筑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自评报告

一、建筑类专业实训基地基本条件

建筑技术

设施情况

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3780

模拟现场的专用实训场所建筑面积(平方米)

66667

设备情况

专用实训场所数(个)

7

建筑类实验实训设备总值(万元)

952

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场所数(个)

12

师资情况

专业教师(含兼职教师和实习实验指导教师)数(名)

83

专业教师中具有本专业工程类职称教师数(名)

78

二、分项自评报告

(一)办学方向

1.1服务对象

我校建筑类专业主要面向应届高中毕业生学历教育及面向具有同等学历人员的学历教育,依托交通行业与施工企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同时面向企业在职职工的岗位培训,学校每年与省交通质量监督站、省公路管理局合作完成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检测工程师的多期培训任务。

年培训人次达到500多人次。

1.2人才需求

从我们走访调查的中建六局北方公司、沈阳双兴建设集团、沈阳顺天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沈阳辰宇建设集团、朝阳一建、铁法煤业集团等15家单位看,平均需求为6人左右,最多如铁法煤业集团达到12人,少的也达到2人。

据辽宁省统计局2005年统计,辽宁省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2777户,按每三家聘用2人计算,年用人即可达1800余名。

未来三年内辽宁地区对建设技能型人才需求总量将达到5000人左右。

而我校相关专业每年毕业人数仅为400人左右,远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1.3就业导向

建筑类各专业毕业生面向工程施工第一线,依托交通行业和施工企业。

由于课程设置、实践与实训环节、培养目标与人才市场需求相接轨,特色鲜明,毕业生深受施工单位的欢迎和好评,近年来,我校建筑类专业毕业生广泛就业于城建、测绘、公路、铁路、市政等行业一线,多数同学已经成为施工单位的骨干力量。

由于多届毕业生在施工单位创出了品牌,我校土建类毕业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在招生和就业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即报考率高、录取分数线高、就业率高的“三高”现象。

对三年来土建类专业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总就业率为100%,就业范围分布在城建、交通、市政、测绘等部门,学生毕业已达到了专业对口,工作满意的良好就业局面。

近两年生源与就业状况如下:

生源与就业状况一览表

学年

第一志愿录取率

一次就业率

2003-2004

90

95

2004-2005

95

97

1.4合作办学

我校土建类专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与长安大学、同济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学院等合办专升本函授教学,与辽宁工程科技大学合办专升本日校教学,每届人数均超过300人。

(二)学校基本情况

2.1建筑面积:

学校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完全能满足基地建设要求。

2.2校舍面积:

学校建筑面积16.575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9.9107

万平方米,学校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2.3在校生规模:

学校现有日校生6572人,成人教育在籍学员2071人。

(三)专业基本情况

3.1专业设置情况

建设类专业设置

开设时间

学生毕业人数

交通土建(本科)

2005

建筑工程技术

1999

300

给排水工程技术

2004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1951

3850

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

1989

1300

道路桥梁工程检测

2003

160

工程测量技术

1995

450

数字测绘技术

2004

3.2学历教育学生数及年培训人次

目前建筑技术类专业在校生人数为1693人。

同时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建筑类各专业每年都承担一定量的短期培训项目,现已经与瓦房店公路段培训部合作完成了该单位职工的专业知识培训任务,并承担了辽宁省交通质量监督站“检测工程师”培训的实验教学工作,每年总培训人数已达到600人次。

3.3师资结构与水平

建筑类各专业现拥有专业骨干教师57人,外聘兼职教师26人,占教师总数30%。

从学历结构上看,博士及在读7人,硕士及在读22人,双师比例达94%,高级职称达72%,具备中、高级工程师职称占96%。

其中入选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千层次1人;全国交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1人。

专任教师队伍主要状况比例如下:

土建类骨干专业教师及实验教师名单: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

职称

其他系列职称

学历

在读学位

1

王彤

1967

教授

教授级高工

博士

博士后

2

李立军

1964

副教授

高级工程师

本科

3

李波

1965

副教授

工程师

本科

硕士

4

孙兆辉

1968

副教授

工程师

研究生

博士

5

姚丽

1960

副教授

高级工程师

本科

6

赵凤婷

1964

副教授

工程师

本科

7

欧阳伟

1967

副教授

高级工程师

本科

博士

8

董丽艳

1970

副教授

工程师

本科

硕士

9

王力强

1970

副教授

工程师

本科

硕士

10

张丽

1961

副教授

工程师

本科

11

张辉

1960

副教授

高级工程师

本科

12

滕英元

1963

教授

博士

13

才西月

1970

讲师

工程师

本科

硕士

14

高宏新

1975

实验师

工程师

本科

硕士

15

于国锋

1973

讲师

工程师

本科

硕士

16

马亮

1978

讲师

助理工程师

研究生

博士

17

刘存柱

1960

教授

高级工程师

本科

18

郝晓彬

1966

副教授

高级工程师

本科

19

郑宝堂

1962

副教授

工程师

本科

20

李晶

1969

副教授

高级工程师

研究生

21

毛海涛

1969

中专讲师

工程师

本科

硕士

22

李云锋

1969

副教授

工程师

本科

23

朱芳芳

1973

讲师

工程师

本科

24

于忠涛

1970

副教授

工程师

本科

25

苏志忠

1958

教授

高级工程师

本科

26

郑晖

1970

实验师

工程师

本科

硕士

27

王颀

1963

副教授

工程师

本科

28

赵永生

1970

实验师

检测工程师

本科

29

孙维东

1968

实验师

检测工程师

专科

30

周烨

1971

实验师

检测工程师

本科

31

王秀杰

1970

高级实验师

检测工程师

本科

32

王力艳

1973

实验师

检测工程师

本科

硕士

33

刘洋

1977

实验师

检测工程师

本科

34

王加弟

1968

高级实验师

检测工程师

本科

硕士

35

李俊丹

1972

实验师

检测工程师

本科

36

岳惠新

1957

高级实验师

检测工程师

专科

37

滕爱

1968

实验师

检测工程师

专科

38

李振元

1950

高级技工

中专

39

王瑞涛

1972

实验师

检测工程师

本科

硕士

40

温生国

1968

实验师

检测工程师

本科

41

张颂娟

1963

副教授

高级工程师/考评员

硕士

42

张岩

1965

副教授

高级工程师

本科

43

刘丽

1969

副教授

工程师

本科

硕士

44

李宏军

1967

高级工程师

研究生

硕士

45

陈桂萍

1962

副教授

高级工程师

本科

理学硕士

46

王旭东

1969

副教授

工程师

本科

硕士

47

蒋洪涛

1970

讲师

考评员

本科

博士

48

温俊生

1975

讲师

本科

硕士

49

王万德

1966

副教授

本科

硕士

50

李海军

1977

助教

本科

硕士

51

刘闯

1980

助教

助理工程师

本科

52

查湘义

1981

见习

研究生

硕士

53

马真安

1966

副教授

高级工程师

本科

硕士

54

李勇

1968

讲师

高级工程师

本科

博士

55

刘宝全

1944

教授

工程师

本科

56

林玉祥

1961

教授

高级工程师

本科

57

吴文波

1954

副教授

高级工程师

本科

我校土建类外聘教师自然情况统计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现职称

学历

学位

授课科目

1

王广山

高工

本科

学士

施工实训

2

王永康

教授级高工

研究生

硕士

施工实训

3

石坚

教授级高工

研究生

硕士

施工实训

4

刘志明

教授级高工

研究生

硕士

施工实训

5

李伟

教授级高工

研究生

硕士

毕业设计

6

李吉人

教授级高工

本科

学士

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7

汤弘

高工

研究生

硕士

施工实训

8

周谦

教授级高工

研究生

硕士

施工实训

9

杨雨清

教授级高工

研究生

硕士

施工实训

10

杨芳国

高工

本科

学士

施工实训

11

郭向前

高工

研究生

硕士

施工实训

12

黄培元

教授级高工

本科

学士

施工实训

13

崔青川

高工

本科

学士

施工实训

14

辛秀艳

高工

本科

学士

公路工程招投标与监理实务

15

吴清伟

高工

本科

学士

施工实训

16

徐涛

高工

本科

学士

施工实训

17

刘和

高工

本科

学士

工程招投标与监理

18

肖永恒

高工

本科

学士

施工实训

19

孙守广

高工

本科

学士

施工实训

20

溪春雷

高工

本科

学士

隧道工程概论

21

刘海涛

高工

本科

学士

建筑工程招投标与监理

22

崔志强

教授级高工

本科

学士

工程测量实训

23

李恩宝

教授级高工

本科

学士

工程测量实训

24

徐宝儒

教授级高工

本科

硕士

工程测量实训

25

金时华

高工

本科

工程测量实训

26

刘同军

工程师

本科

学士

施工实训

(四)教学改革情况

4.1教学模式与课程改革

针对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和到用人单位的走访和调研,总结近几年教学经验,经过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的共同参与论证,确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满足施工一线对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合理分配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课程,以理论知识的够用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模块化重组课程体系,跟踪市场变化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如增加《工程档案管理》、《钢结构施工》等,使课程内容符合职业岗位要求,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努力保持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的统一。

在教学手段上以案例分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录像资料为主,强化教学效果,以能力培养为主,淡化较深的理论知识。

4.2教材建设

2003——2005共正式出版教材7部,校内自编教材14部。

近几年土建类自编教材统计表

序号

主编

名称

出版社

时间

1

张家宇

道路CAD技术

校内教材

2004

2

于国锋

道路检测与维护技术

校内教材

2004

3

高宏新

道路工程技术

校内教材

2004

4

董丽艳

郑宝堂

公路工程招投标与监理务实

校内教材

2004

5

李晶

岩土工程

校内教材

2003

6

王力强

建筑施工组织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7

王力强

考前30天冲刺—全国二级造价师考前辅导

电力出版社

2005

8

赵凤婷

工程力学

校内教材

2005

9

赵凤婷

结构力学(少学时)

校内教材

2004

10

王颀

工程力学(给排水专业)

校内教材

2005

11

王力强

王铁滨

公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

校内教材

2005

12

张辉

桥梁工程技术

校内教材

2005

13

毛海涛

桥梁检测与养护

校内教材

2005

14

王海兴

桥梁工程概论

校内教材

2005

15

姚丽

结构设计原理

校内教材

2005

16

马真安

测量学

校内教材

2004

17

林玉祥

GPS卫星定位技术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18

刘宝全

工程测量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2004

19

李云锋

路基路面检测技术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20

于忠涛

桥隧结构检测技术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21

马真安

工程测量实训指导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4.3教学制度改革

学校制定了《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籍管理办法》。

实行了弹性学制、“办法”规定:

实行三年加一年弹性学制,实行课程(“课程”——单独进行成绩考核的所有理论课、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下同。

)重修制。

第一年至第三年(第一至第六学期)为必修学年,三年内德、智、体合格,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任务,成绩合格,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否则,发结业证书。

第四年(第七至第八学期)专门为结业生设置。

结业生可以在第四学年内重修不及格课程。

是否重修,由结业生自主决定。

申请重修并全部重修合格者,换发下一年毕业证。

以后不再受理重修。

学校管理部门能够根据高职教育发展变化,及时制定、调整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工作规范。

管理目标明确;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高;教学信息的收集渠道科学、畅通,有学校教务处和督导室教学检查信息,学生测评信息,学生座谈会信息,学生信息联络员信息,各系部、教研室信息等。

学校注意各种各类的教学信息的收集,教务处每学期向全校各班级发放班级日志,并要求认真填报。

2004年,学校加大了投入,购入并部分运行了清华大学教务管理软件,更加快了我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

考务管理、日常运行管理已经实现了学生网上查询成绩,教师录入成绩电子化,而排课系统也将正式运行。

校园网的建立,为我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不仅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也极大地提高了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4.4职业资格鉴定

我校是沈阳市第40职业技能鉴定所,在2002年4月对土建类专业部分同学进行了试点工作,2003年开始在工程测量专业和建筑工程专业全面启动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两个专业95%的同学毕业时拿到了工程测量工及施工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2004年施工员职业技能培训也面向了少量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进行,2004年经过省劳动厅专家组的考察评估,我校工程测量专业又被省劳动厅确定为工程测量工“直通车”职业资格免试试点专业。

4.5国际合作与交流

近年来分批分次组织青年教师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考察(共8名教师),聘请美、奥等国专家到校进行技术讲座与学术交流,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提高自己的办学层次。

(五)校企合作、产教结合

5.1企业参与专业建设

“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建筑类各专业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建设方面,我们一直本着“企业参与教学,教学服务于企业”的原则,坚持校企联合、双向互动的办学体制,结合生产实际安排各种教学实习和实训,实习计划及教学内容的制定要仅紧紧围绕工程施工岗位群的技术要求进行设置,因此建筑类各专业均聘请了建筑、测绘、施工单位负责人作为兼职教师,与本校专业教师组成了专业指导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一次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研讨会,行业专家从企业、现场新技术的运用及现场用人的角度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最后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及人才培养目标,使目前的教学体制更加符合企业的需要。

土建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所属专业

实训项目

1

中建三局二公司财富项目部

建筑工程

施工实训

2

中建六局北方公司

建筑工程

施工实训

3

沈阳顺天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工程

施工实训

4

辽宁金帝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

施工实训

5

辽宁省交通勘测设计院

道桥工程

勘测实训

6

北京中交跨世纪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道桥工程

勘测实训

7

武汉中交二公院科学技术咨询服务部

道桥工程

勘测实训

8

沈阳市高等级公路建设总公司

道桥工程

施工实训

9

沈阳三鑫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道桥工程

施工实训

10

辽宁省公路管理局

高速公路管理与养护

施工实训

11

辽宁省交通勘测设计院

高速公路管理与养护

勘测实训

12

沈阳高等级公路建设总公司

高速公路管理与养护

施工实训

13

辽宁省路桥建设总公司

高速公路管理与养护

施工实训

14

沈阳中百科技有限公司

高速公路管理与养护

勘测实训

15

沈阳矿务局第三公程处

高速公路管理与养护

施工实训

16

辽宁省测绘二院

工程测量

岗前实训

17

辽宁省测绘三院

工程测量

岗前实训

5.2开展“订单”培养

我校土建类专业在第四学期通过施工实训基本上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协议意向,通过此方式可以在专业学习方面更有针对性。

实现了半“订单”培养。

5.3学校为企业服务

现有建筑实验实训检测中心多次承接省内外施工企业实验检测任务,具有省乙级资质,在2005年全省实验材料对比实验中获得第一名。

三鑫桥梁技术研究所为省内外桥梁设计、施工、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多次承担桥梁检测和加固任务。

与新城子公路处、沈阳市公路勘测设计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多次合作完成线路测量任务,同时承担了辽宁省交通质量监督站“检测工程师”培训的实验教学工作,并多次与瓦房店公路段培训部合作完成了该单位职工的专业知识培训任务。

(六)学校改革管理水平

6.1人事制度改革

1998年以来,通过调整精简机构、定岗定编、三轮全员聘任,变“人员管理”为“岗位管理”,形成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有效地改善了干部队伍结构,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调动了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拉开档次、向教学一线和管理骨干倾斜”的原则,1999年、2002年、2005年先后进行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实行档案工资与岗位工资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教职工收入大幅度增加。

全校教职工年档案工资从1998年的12108元增加到2004年的22684元,校内津贴和福利收入从1998年的3140元增加到2004年的14561元,提高了5倍,年总收入提高了1.4倍。

从2004年开始,学校累计投入300多万,引进30名硕士研究生,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选送28名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和4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2名教师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开展科研活动。

每年拿出校内津贴总投入的2%(约12万元)用于教学一线优秀教师的奖励,同时专业改革建设、精品课建设等也有各自的奖励激励政策。

总经费的1%用于支持启动教改研究,有利推动了教改深入。

6.2实验、实习管理水平

实验室建设根据专业体系及教育教学要求,采取分级建设的方式,目标是实验室装备现代化,实验室管理标准化,实验室功能多样化。

现在学校所有实训室都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学校有督导室不定期检查,所有的仪器设备使用均有详细的使用记录。

每个实训室都有安全负责人,所有的实验仪器都处于运行良好的状态,实验开出率已达到100%。

6.3实训基地管理

土建类实训基地由系里分工一名副主任专职管理,下设各实训室主任协助工作,对外服务创收部分由学校产业处按比例提成给实验人员补助。

(七)政府的重视和投入情况

7.1政策支持

2004—2005年,省交通厅厅长5次来校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

采用政策倾斜的方式扶持学校,如果产学研结合的项目适合,我校申报科研项目可以不经过招投标。

结合沈阳北部“黄金大道”建设,经交通厅与地方政府协调一致,为学校健康发展将学校南北校区将连成一体,为学校今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环境。

7.2经费支持

为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特别是实训条件,交通厅给予学校4400万元专项建设资金及700万元配套工程支持,进行南校区教学实验综合楼和体育馆建设。

同时,为保证教学经费,从2006年起每年正常经费拨款增加350万元。

(八)资源共享示范作用

8.1资源共享

建筑类实训地(中心)具有面向社会的乙级资质,成为我省交通建设行业的依托实验室之一和职业资格培训基地,承担了大量行业培训任务:

监理工程师培训、质量检验员培训、测量工培训、建筑施工员培训等。

该实训基地(中心)承担了多项市政、公路行业的科研项目合作研究,接受沈阳建筑大学多项试验项目合作。

形成以行业、社会、学校资源共享机制。

8.2示范作用

建筑类实训基地建设的本着现代化设备、标准化水平、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积极进行开发与建设;尤其是2003年以来,建筑类各专业以高职高专办学水平评估为契机,全面提高实训基地质量与数量,培养出了实践能力较强、具有交专特色的毕业生,同时承担省内部分高职院校及本科院校学生的实习实训任务及中职院校教师培训业务。

建筑类实训基地为省内其它同类院校基地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兄弟院校经常来我校实训基地参观考察、交流。

2000年道桥施工专业被辽宁省确定为省级试点专业,2001年工程测量专业被确定为省级试点专业,2005年道桥施工专业被辽宁省确定为省级示范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