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1933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体育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体育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体育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中体育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中体育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体育论文.docx

《初中体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体育论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体育论文.docx

初中体育论文

初中体育论文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21世纪的今天,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竞争更加激励,公司与公司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竞争所依赖的是人才,而人才所依赖的是人的大脑——脑力资源。

1981年美国科学家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斯佩里对“脑裂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左右脑分工理论”。

斯佩里的研究证明:

右脑虽然是没有语言中枢的“哑脑”,支配左半身的神经和感觉,但是右脑是接受音乐的中枢,主要负责可视的、综合的、几何的、绘画的思考认识和行为。

换句话说,也就是右脑负责鉴赏绘画,观赏自然风光,欣赏音乐,凭直觉观察事物,纵观全局,把握整体。

因此,右脑具有图形认识、空间认识、绘画认识、形象认识等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形象思维或直觉思维。

左脑则支配右半身的神经和感觉,主要完成语言、逻辑、分析、代数的思考认识;左脑所进行的思维是条理化思维,也就是通常所称的逻辑思维。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

2-3岁时的小孩子,大脑左侧优势并未建立,大脑的功能是双侧型的;5岁以后由于儿童受到人为强制性右侧肢体活动的激发,大脑左侧优势开始逐渐得到强化;10-12岁时,随着右侧肢体的逐步强化,左脑优势逐渐建立。

此时如左侧大脑半球受损后,右侧大脑皮层尚有可能再建立起语言活动中枢,代替左侧大脑工作。

但在发育为成年人后,左侧大脑半球的优势则基本形成,左侧肢体的运动技能也相对成动力定型。

因此,正处在这一年龄阶段中的中、小学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全脑型"体育教育理念,开发学生的潜能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根据近代脑神经科学“大脑不对称性理论”,大脑在控制人体运动时,又是遵循着“交叉控制”的机制,也既左半球大脑皮质与小脑右侧和右侧肢体的骨骼肌相联系,同时也与身体右侧外周感受器相联系。

与此相反,大脑右半球皮质是与小脑左侧和左侧肢体肌肉及外周感受器相联系。

大脑就是通过左、右脑半球皮质控制着人体的整体运动,在完成前向控制过程的同时,也通过生物反馈控制过程更准确地控制着人体的运动过程。

大脑通过外周感受器,感知完成运动的信息后,传递到大脑进行分析,进而发出新的指令,调整自己的运动。

在这个前向和反馈双向调控过程中,使双侧大脑都参与了工作。

根据“用则进废则退”的原理,通过双侧肢体的强化练习,使双侧大脑因此都得到了锻炼,潜能得到更多的开发。

为此,如何通过强化双侧肢体的练习来开发学生的右脑潜能,受到了国内外许多专家的高度重视。

随着国内外有关“开发右脑”“右脑教育说”和“全脑革命说”的探讨,国内外一些学者也开始了有关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取得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徐本力主持的“九五”全国学校体育卫生重点立项课题-----“开发儿童运动和智力潜能的理论与实践”,以幼儿园、小学和初中2622名儿童少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5年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强化左侧肢体体育训练为主的实验班,在左、右和双侧肢体的运动技能、智力、左右脑功能的改善(采用ET技术进行的脑科学研究)和文化课学习成绩、以及运动技能的提高等,均比以传统右侧肢体体育训练为主的对照班明显要好。

表明均衡地发展双侧肢体的运动技能,能提高学校体育教育的效果和文化课学习的成绩。

使儿童少年的运动和智力潜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上海市中小学在1988年开始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改革工程,即“素质教育”的第一期改革工程;1999年又启动了“以深化素质教育”为主题的第二期改革工程,明确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并进一步指出:

“开发右脑,使左右大脑和身体各部分得到平衡与协调发展,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正常发展。

”为此,在学校教育中,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全脑型”的人,不仅仅是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当前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实践意义

长期以来,在人类的正常生活、学习、体育和各种社会活动中,都是有利于左脑发展(如习惯用右手操作、运动等),大脑左半球往往超负荷运转,传统的应试教育、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更是雪上加霜,左脑的负担越来越重,而右半球却被闲置或未被很好的开发。

李岚清副总理在1998年3月17日,教育部召开的“人脑功能开发与素质教育”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

“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材必须根据人脑功能的特点,促进左右脑的协作作用,充分挖掘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国加州大学的奥恩斯坦教授郑重指出:

如果一个人过多地使用左脑或右脑,那么他的大脑的另一半就会显得相对无能。

特别那些需要大脑的另一半协作才能很好完成的工作,这种相对无能就会更加明显。

他在研究中发现,如果我们对发展较弱的那一半脑给予恰当的刺激,激发它积极配合另一半脑进行工作,那么整个大脑的整体能力和效率就会提高5―10倍。

然而,在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存在许多不够合理的地方,如垒球、标枪的投掷教学,根据农村学校的现状调查发现,都只是强调了单侧肢体的练习(或左或右),这就造成了身体发展的不平衡。

在健身项目的开发上也存在不够合理的地方,如保龄球、乒乓球等项目,都要求参与者用单侧肢体进行练习,这就造成了身体发展的不平衡。

在学生的学法上,由于缺乏自我潜能开发的意识,在不合理的项目和教法的影响下,忽视了双侧肢体的练习,这就造成了左右脑发展的不平衡。

其次,教学的内容老套,缺乏新意,在健身活动中学生往往兴趣不高。

作为培养人的主阵地,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窗口的学校体育,作为第一线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如何根据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呢?

根据近代脑神经科学的“大脑不对称性理论”,开发一些既科学(强化双侧肢体),学生又感兴趣的健身项目,是目前学校体育教学的当务之急,但由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很少有人研究,针对农村学校学生的特点,并利用当地乡土的教育资源来开发新型的运动项目更少之又少。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想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再结合农村学校学生的特点,并充分利用农村的教育资源,开发双侧肢体的运动项目,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具有极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概念鉴定

双侧肢体运动:

根据运动解剖学知识,以矢状面为界限,将人体分成左右两半,左半即左侧肢体,右半即右侧肢体。

双侧肢体运动通俗的讲即是人体的左手、右手;左脚、右脚;左手、右脚;右手、左脚参与强化练习的运动。

例如:

双脚交换跳短绳项目,人体的左手、右手、左脚、右脚都参与了强化练习;又如前抛实心球项目,人体的左手、右手都参与了强化练习。

三、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实施从2002年2月至2005年9月,历时三年半。

以实践反思研究法为主,其中贯穿了文献资料研究、调查研究(问卷调查、小组座谈、个别访谈、课堂观察等)、经验总结、案例研究等。

(一)准备阶段(2002年2月至2002年7月)

主要完成以下几项具体工作:

1、前期文献研究

前期主要是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重要文献,弄清楚几个相关问题:

(1)了解目前有关通过体育手段开发人体潜能的现状如何?

方法手段有哪些?

有些什么特点?

相应的成效如何?

(2)找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点。

(3)确定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途径来进行研究。

2、现状调查研究

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和学生访谈等多种方法、手段,了解本校体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双侧肢体项目开发为切入点,制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另一方面是解决课题研究中项目开发与教师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问题,课题研究内容如何落实在教师课堂教学之中,即备课、上课、如何落实课题研究内容。

3、数理统计研究

主要把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调查资料加以汇总,并对各调查的结果,运用统计学的原理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

4、形成合作计划

根据制定的研究计划,细化相应的合作计划,即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以项目开发和实施为龙头,带动相关课题(即音乐的运用研究、安全性研究、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研究)的研究,探索更深层次的内涵。

(二)实施阶段(2002年9月~2005年6月)

本课题的研究紧紧围绕项目开发与应用来展开,并实施二个层面的探究。

1、实施第一个层面的探究:

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在内化新的教育理念的同时,从2002年2月开始,着手制定研究方案,并确定以子课题——项目开发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在不同年级的学生中分步、分段实施的策略。

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细致调研,对症施方

首先,在课题实施之前,为了能更好的完成制定的研究计划,为此我们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一次细致的调查研究,并根据统计的结果,制定了相对应的策略,由于我们的工作细致、到位,在实施的过程中进展得很顺利;当然,有时也出现一些小问题,如个别项目由于难度较高,激发不起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于是,我们对此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降低项目练习的难度,使练习的项目更贴近学生。

(2)强化理论知识传授,引领学生科学锻炼

在课题的前期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通过体育锻炼开发自身潜能的作用认识不够明确,观念比较落后,对体育的认识停留在以前的“健体”的层次上,没有充分认识“健脑”的作用;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人的观念制约着人的行为,要改变学生目前对体育的态度,观念的改变是先导。

因此,我们首先在每个年级每个班级中进行了大规模的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过增加理论课的课时,为学生发放学习资料包,社会调查,调查自己身边“左撇子”人的状况等一系列工作,并结合世界上大量众多“左撇子”的事例,例如达芬奇、爱因斯坦、马其顿皇帝亚历山大•马尼奥、美国总统克林顿、古巴总统卡斯特罗、贝多芬、鲍勃•迪伦、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毕加索、卓别林、罗伯特•德尼罗、梦露等这些世界级的著名人物,运用科学的原理,来分析说明有趣的“左撇子”现象,使学生明白积极参与双侧肢体项目的锻炼,不仅能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而且能促进和发展自己的智力潜能,从而首先从思想上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自我完善不断修正

针对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特点,首先对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了整合、归类,对项目开发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并开发总结整理了项目集,之后,因不知道这些项目对学生来说是否感兴趣,有没有实用价值,我们就通过课堂教学来加以验证,俗话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实践过程中,为了避免盲目性,我们首先选择了六年级1班加以试点,并在教学过程中反复修正,逐渐再推开至2班、3班,七年级、八年级……;并在实施贯彻过程中,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通过不断的反思,不断的自我完善、修正,使整理的项目集朝“简单、易练、有效、有趣”的方向发展。

(4)专题研讨,提升内涵

在三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共举行了9次区级专题研讨活动,着重探讨在体育教学中开发的项目如何与体育学科中基本的教学内容相结合的问题,在活动的过程中,听取了诸多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受到许多启示,例如对双手原地交叉拍球这一项目,专家认为可放到篮球教学内容当中,即可作为趣味性的球性练习的内容,也可作为高层次篮球技术内容来教,实践证明,这一想法是正确的,在2002年12月3日盛剑恩老师上的区级公开课中,得到很好的验证,提升了研究的内涵。

2、实施第二层面的探究

(1)音乐渗透,提高兴趣

在实践教学中,为了能够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在项目的练习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大量的音乐素材,如迪士科音乐、兔子舞音乐、健美操音乐等等(见音乐素材库),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对音乐运用于课堂教学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究;以前,课堂上音乐的运用只是为了渲染一下课堂气氛,而我们的研究不仅为了渲染课堂气氛,而且在此基础之上,根据人的气质类型进一步探索运用音乐提高运动能力的时间学问题。

使音乐的渗透不仅仅停留在原来的层面,而向更深层的内涵探索,然而,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由于水平有限,再加上学生人数众多较复杂,我们的研究很肤浅,但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相信为以后的研究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

(2)重视项目的安全性研究

学校的安全性教育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每学年在全市范围内总有学生在学校、在体育课上造成伤害,甚至死亡,因此,在我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安全性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在实验前,为了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我们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抽样调查(见伤害事故调查汇总表),针对以上产生伤害事故几方面的原因,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加强了这方面的调控,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①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学校伤害事故的防止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在体育课中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对我们体育教育工作是责无旁贷的,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一直把安全教育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与学生缺乏安全意识有很大的关系,在工作中,我们要求体育教师在平时的体育课上做到“课前讲,课中提,课后无伤才第一”,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无事故发生,防患于未然。

②加强课堂常规教育

我们发现,伤害事故的发生与学生的运动着装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我们对学生的课堂常规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运动服装做到大小适中,因为衣服太肥大,会加大阻力,衣服太小、太紧,不能自如地做伸展动作,不利于正常呼吸和血液循环,影响运动成绩;并严禁学生带着小刀、卡等尖锐的物品进行练习等等。

③对场地、器材等硬件设备进行严格检查和管理

场地、器材等硬件设备的安全性也是引起伤害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对硬件设备的使用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在课前必须对设备的放置、器材的安装进行严格检查;如场地是不是太小,地面有没有凹凸不平,有没有杂物;运动所用的器械摆放位置是不是牢固,有没有损坏等等。

努力做到“安全常在心中”。

④方法合理,并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安全因素

在平时项目推广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场地、器材、方法等方面的安全因素,在实施阶段我们不急于一下子就进行大面积的推广,而是先通过一个班级进行实践,并通过实验不断反思、不断修正,之后,再扩大实施的范围,因此,方法的安全性得到有力的保障。

⑤重视练习前的准备活动

据调查统计资料表明,部分学生对准备活动认识不足,轻视准备活动对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认为随便活动一下不可能损伤,甚至认为准备活动浪费时间、消耗体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一方面在理论课上加强相关知识的传授及学生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中安排趣味性、节奏性强的内容,迫使学生“动”起来,预防学生肌体伤害。

⑥课堂组织严密,指导有方,并充分利用班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

严密的课堂教学次序是减少伤害事故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不同情况、不同性质的项目采取不同的教法,并根据过去的学业水平和本课的任务,事先进行严密的组织,并在练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脸色是否过红或苍白(异常的);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失误率等情况及时指导,以免发生伤害事故的,并在实践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班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协助老师参与管理,并采用小干部“轮流制”的形式,调动学生练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3)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

体育是人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高生活质量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又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学校层面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体育发展的问题,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这是新世纪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本学课领域急需解决的一个新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是通过访谈的形式,对部分学生、家长进行调查,并对金路村、万宏村社区的主要领导及社区的场地器材、经费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农村地区受健身观念落后、组织管理网络不完善、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影响,在农村地区实施一体化到目前为止,条件还不够成熟,相信随着临港新城大开发的启动,实施一体化进程即将会实现。

(三)总结阶段(2005年2月~2005年9月)

各子课题组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案例研究等,对课题研究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初步概括研究结果,主要形成研究人员教学案例、教学手册、教案集、研讨记录、项目集等。

总课题组依据子课题组提供的各种材料,对我校双侧肢体运动项目开发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课题研究总报告。

课题组成员研讨。

主要是书面研讨与集中研讨相结合。

四、双侧肢体运动项目开发的途径与方法

在学校体育中,对于双侧肢体运动项目的开发,我们不仅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更要明确双侧肢体运动项目开发的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

因此,在实验前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将其加以分析、归类、总结。

明确了开发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理清了思路。

(一)开发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任何带有开发性的研究,都属于创新,双侧肢体运动项目的开发也属于一种创新研究,但是,创新性研究需要有根据地创新,也就是说需要科学的理论知识为依据,不是盲目的、主观随意的,如果开发的东西讲不出个所以来,说不定开发的东西是不科学的呢?

如果没有实际价值的话,谈什么创新?

因此,项目的开发必须要有科学性。

2、指导性原则

在实际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双侧肢体运动项目的开发,由于范围比较广,在现实生活和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

当今教育界提出“终身教育”,那么,如何使学生受到“终身教育”。

关键是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方法上的升华,这就要求我们所开发的项目具有指导意义,使学生学了一项项目,能够感悟到另一项目,能够做到触类旁通,这样的项目才更具有价值。

3、健身性原则

人作为大自然的杰作,是最珍贵的艺术品,从古至今,人类一直把健康幸福的生活作为一生追求的目标,特别是现代人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了健康对于幸福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在新的世纪中,对学校体育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此,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体育的运动生理规律,使所开发的项目能够满足现代人的健康需要。

4、趣味性原则

人类从古代起就没有停止过对自我愉快生活的追求,从原始的舞蹈、游戏运动到现代新兴起的休闲娱乐运动,都是人为了满足自己精神愉快的需要而采用的方式。

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人把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快乐的生活作为一生追求的目标。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只有“授之以趣”满足学生愉悦的需要,才能使学生“乐学”,才能使学生“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被动学”变为“主动学”,才会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5、实效性原则

项目的开发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经得起最后实践的检验,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并对学生的健康水平有显著提高的项目,才是我们开发人员孜孜以求的。

(二)开发的基本方法

1、上肢强化法

上肢强化法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强化上肢左手与右手的练习。

如双手拍球项目,参与者双手各拿一个球站于规定的区域内,听到信号后,左右手同时原地拍球,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次数多者为胜。

2、下肢强化法

下肢强化法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强化下肢左脚与右脚的练习。

如双脚夹球跳项目,参与者站于比赛起点线后,用左右脚夹住球,比赛开始,练习者在夹住球的情况下向前跳跃,在规定的距离中,先冲过终点线者为胜。

3、上下肢交叉强化法

上下肢交叉强化法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强化上肢的左手与下肢的右脚或者上肢的右手与下肢的左脚的练习。

如手脚交叉滚球比赛,参与者在起点单脚离地,并用异侧的手持一圈,比赛开始,练习者一面用单脚跳跃向前,同时用异侧的手持圈于地向前滚动,以先冲过终点线者为胜。

4、全身强化法

全身强化法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强化上肢的左手、右手,下肢的左脚、右脚的练习。

如跳圈项目,参与者在规定的区域内双手握圈立于圈中,比赛开始,双手用力使圈从体后经头上向前转动,圈转至双脚前时,双脚立即起跳,使圈在双脚下顺利通过至体后,为1次,如此反复,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次数多者为胜。

(三)开发的二条途径

1、利用学校已有的教育资源(场地,器材等)进行开发

根据教育部的政策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配备的体育设施,至少有一个标准的田径场,篮球场,有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器材。

但是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教育投入资金短缺,合格校舍建设与支付教师工资都占用了教育投入的主要部分,用于场地、器材建设的经费微乎其微,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场地、器材存在着客观的问题。

体育毕竟是通过运动来实现的,光有满腹的理论,而不去进行身体练习,怎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面对现实问题,我们不能一味的感叹,感叹解决不了问题,而要集思广益,因地制宜,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利用本校一切可用的教育资源,来挖掘,来开发一些新的运动项目,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健身渴望。

如我校有一些迪斯高健身车,练的时间一长,学生对其失去了兴趣,在一边无人问津,于是,在课上我组织学生打破常规,用双手进行迪斯高健身车的比赛,结果在练习的时候,学生特别的兴奋,课堂气氛很活跃,效果很好。

2、利用本土易得的教育资源进行开发

每一个地域都有其本土特有的教育资源,对体育健康的教育资源来说更容易利用。

如:

在农村竹子是比较普遍的,那么,如何来利用竹杆开发一些有趣的项目呢?

经过反复思索,我开发了几个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如跳杆比快项目,把一小段竹杆(30~50cm)置于地上,人站于竹杆的一侧,比赛开始,练习者双脚同时快速跳至另一侧为1次,再跳回原侧又算1次,这样反复练习,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次数多者为胜。

这种看似简单的练习,对学生来说,一方面易行有趣;另一方面对发展身体的协调能力、速度等素质特别有效。

五、利用学校已有的场地器材与本土易得的教育资源开发的项目

(一)项目分类

                    项  目  分  类  汇  总  表(具体见附表)

分类 编号 项目名称 开发的途径

 

 

 

球 1 双手原地交叉拍球 途径一

 2 双手运球往返赛 途径一

 3 双手交叉抛接球 途径一

 4 双手抛接球 途径一

 5 双手曲线滚球赛 途径一

 6 双脚夹球跳 途径一

 7 双手直线滚球赛 途径一

 8 双手曲线滚球往返接力赛 途径一

 9 双手直线滚球往返赛 途径一

 10 双手原地拍球 途径一

 11 双手运球比赛 途径一

 12 双手运球往返接力 途径一

 13 双手直线滚球往返接力赛 途径一

 14 双手曲线滚球往返赛 途径一

 15 双脚夹球跳比快 途径一

 16 双脚夹球跳接龙 途径一

 17 双腿交叉击球 途径一

 18 单足运球赛 途径一

 19 双脚往返夹球跳比赛 途径一

 

圈 20 双手滚圈 途径一途径二

 21 三角跳圈 途径一途径二

 22 跳圈 途径一途径二

 23 往返双手滚圈 途径一途径二

 24 跑圈 途径一途径二

 25 双手滚圈往返接力赛 途径一途径二

 26 钻圈 途径一途径二

健身车 27 健身车赛 途径一

 28 健身车接力赛 途径一

 29 手动车赛 途径一

 30 手动车接力赛 途径一

石块 31 老鼠偷食 途径二

竹竿 32 跳杆比快 途径二

空地 33 穿越封锁线 途径二

健身操 34 自编校园健身操 途径二

(二)项目的特点

1、项目的安全性

由于所开发的项目需要的器材比较简单,再加上项目比较易练,难度不高,并在开发的过程中,对项目的安全性问题考虑比较周全,因此,在实践的练习过程中,没出现过伤害事故,安全性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2、项目的简易性

对所开发的项目,由于对器材要求不高(如只需球、圈等),场地要求低(只要有2~3㎡的平坦空地就行),具体操作简单(如钻圈,只要把圈拿起人钻过后放回原置就行),因次,开发的项目具有简易性的特点。

3、项目的可推广性

由于项目具有安全性及简易性的特点,再加上项目比较科学、合理,能开发人的右脑潜能,对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通过练习,对其身体的全面发展极其有利,因此,其具有可推广性的特点。

4、项目的接受性

从项目的开发到实施的情况来看,学生练习的兴趣较浓,特别是一些集体性的项目,气氛更为热烈,如开发的穿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