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1864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练习题.docx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练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练习题.docx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练习题

绝密★启用前

2016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练习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件发生在西晋时期的是①赤壁之战 ②少数民族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几百万 ③淝水之战 ④第二代皇帝智力低下,无力治国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我国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在

A.东汉末年B.西晋初年C.西晋末年D.东晋初年

3.西晋的都城在

A.洛阳B.长安C.东京D.建康

4.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开始于

A.东汉末年B.西晋初年C.前秦时期D.南朝时期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成全国短暂统一的政权是

A.北魏B.西晋C.东晋D.前秦

6.西晋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B.江南经济的开发

C.地方割据势力的衰落D.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7.下列内容能反映西晋时期历史状况的有

①篡权建立的封建王朝②短期统一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④被农民起义推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D.②③

8.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其完成全国统一的标志是(  )

A.西晋灭蜀B.西晋灭吴C.西晋伐魏D.少数民族内迁

9.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A.魏蜀吴B.蜀魏吴C.吴蜀魏D.蜀吴魏

10.10.西晋衰落的原因是①统治集团迅速腐朽②匈奴族的内迁③皇族之间连年混战④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压迫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在4世纪后期建立了政权,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B.鲜卑C.氐D.羌

12.我国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曾写过这样两句诗“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

”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北方战乱频繁C.北方统治者残暴D.南方经济发达

13.下列王朝中,其统治与西晋最相似的是

A.夏朝B.西周C.秦朝D.西汉

14.下列各族中,曾经统一过北方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

A.匈奴B.氐族C.羯族D.羌族

15.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但是西晋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导致西晋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阶级政治上昏庸腐朽B.封王争权夺利,爆发“八王之乱”

C.统治者不重视发展生产,经济衰退D.匈奴起兵,攻灭西晋

16.使晋朝国力大大衰弱的事件是

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D.靖难之役

17.下列有关西晋灭亡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封诸王B.“八王之乱”的爆发C.统治阶级的腐朽昏庸D.少数民族势力强大

18.他266年称帝建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社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他结束了分裂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三国时代,成为又一位统一全国的皇帝。

他是()

A.司马懿B.司马炎C.司马昭D.司马睿

19.“八王之乱”爆发的主要目的是

A.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

B.为了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

C.为了提高皇帝的权威

D.为了巩固西晋王朝的统治

20.洛阳是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所给选项中曾经在此建都的是()

①秦朝 ②西汉 ③东汉 ④西晋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21.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花缎做出50里的步障。

这充分说明了( )

A.统治阶级的腐朽B.社会经济的繁荣

C.制糖技术的发达D.丝织技术的高超

22.东汉、魏、晋时期,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哪两个民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A.氐族和羌族

B.鲜卑族和匈奴族

C.匈奴族和羯族

D.羌族和鲜卑族

23.东汉末年以来,大量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这一现象导致的积极结果是

A.民族战争B.民族隔阂C.民族交融D.民族分裂

24.以下对重用人才事例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①周武王得到吕尚等人辅佐,日益强盛 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壮大实力 ③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④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使国家迅速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5.爷爷给马小虎讲三国故事时说:

“三国尽归司马懿。

”马小虎认为不对,因为最终使国家归于统一的是另一个人。

这“另一个人”是指

A.司马迁

B.司马昭

C.司马炎

D.司马睿

2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我国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其中至今还存在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B.羌族C.鲜卑族D.氐族

27.我国古代史上曾建立了一个政权,提示语有三个关键词:

司马炎、结束分裂、八王之乱。

据此判断,这个政权是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前秦

28.西晋时期内迁的“五胡”中,不包括()

A.匈奴B.鲜卑C.羯D.犬戎

29.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它迅速地走向败亡。

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  )

A.石崇王恺斗富B.官渡之战C.八王之乱D.七国之乱

30.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灭掉西晋的是()

A.回族B.匈奴

C.蒙古D.女真

31.下侧地图所示现象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丰富了发展了中华文明

C.完成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D.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32.2014年1月,在浙江省永康市发现一处东汉末年古墓群,墓室的形制与北方同期的汉墓相同。

出现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是

A.墓葬文化南北一致B.经济重心向南转移

C.南方商品经济繁荣D.北方人口向南迁移

33.下列哪些王朝因为大肆分封同姓王而导致战乱()

①秦朝 ②西汉 ③东汉 ④西晋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34.如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

图中?

处政权是(  )

A.北魏B.西晋C.东汉D.三国

35.下列选项中,不是西晋后期北方人民纷纷南迁原因的是:

(  )

A、东汉末期起,北方社会动荡不安,而南方比较安定

B、北方人民躲避战乱

C、匈奴等西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

D、北方人民志愿到南方参加南方的开发

36.36.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7.下图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这种人口大规模南迁的情况开始于()

A.西汉B.东汉末年C.三国D.西晋

38.西晋与秦的相似之处是①短命②结束分裂,实现统一③都因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④都是篡权夺位建立的朝代

A.①③B.③④C.①④D.①②

39.下列哪项不是西晋的主要特点()

A.是篡权建立的封建王朝B.是短期统一的朝代

C.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D.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40.自东汉到西晋,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融合的加强B.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

C.西晋短期统一的作用D.北方政权力量弱小,不能抵挡

41.内乱犹如洪水猛兽,往往会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毁灭。

“八王之乱”就是一场内乱,它加速了(  )

A.西周的灭亡B.东周的灭亡C.西晋的灭亡D.东晋的灭亡

42.魏晋以来,我国人口迁徙的基本特点是

①江南人民北迁②西北少数民族内迁③黄河流域人口南迁④黄河流域人口北迁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3.43.西晋内迁的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黑龙江流域

44.北方民族内迁最突出的历史作用是

A.促进了我国民族大融合

B.使我国古代人口分布更趋合理

C.促进迁入地的生产方式更新

D.帮助迁入地人民进行压迫斗争

45.公元4世纪后期,前秦政权的统治者是()

A.刘渊B.刘裕C.王敦D.苻坚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46.4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晋建国初期,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27个同姓王,以郡建国。

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

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

材料二 (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窃议曰:

“……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

——《晋书·刘元海载记》

(1)西晋初年为什么要恢复分封制,大封同姓为王?

这种做法造成了怎样的不利局面?

(2)材料二中的“司马氏骨肉相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评卷人

得分

三、简答题

47.47.阅读下列材料

大河网——大河报2009年10月22日报到:

昨日上午9时,世界客家播迁路活动启动仪式暨打造中原文化标志·采集太昊陵圣土活动新闻发布会在郑州中州宾馆隆重召开,拉开了“世界客家播迁路”活动的帷幕。

主办方将组团从河南出发,到海内外客家居住地开展文化交流。

从东汉末年开始到西晋末年的100多年间,我国历史上逐渐形成了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东汉末年开始,从北方、西方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

(2)在西晋末年的大迁徙中,原居住在今天河南等省的中原居民迁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发生在西晋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①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不符合题意;选项②少数民族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几百万,符合题意;选项③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383年,不符合题意;选项④第二代皇帝智力低下,无力治国,符合题意,因为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因此只有选项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2.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我国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导致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4.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碣、氐、羌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

因此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开始于东汉末年;所以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5.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后期,曹魏末年,司马氏执政,灭蜀后,国力迅速上升,公元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局面归于统一,中国出现了短暂的和平安定的局面;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6.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西晋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后期,曹魏实力增强,吴蜀日趋衰落;曹魏末年,司马氏执政,灭蜀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上升,公元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局面归于统一;因此西晋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7.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西晋时期历史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导致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316年西晋灭亡;选项①②③符合题意,而选项④被农民起义推翻,不符合史实;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8.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

因此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其完成全国统一的标志是西晋灭吴。

选项B符合题意;西晋伐魏、少数民族内迁与题干内容不符;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B

【解析】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魏(曹魏)、蜀(蜀汉)、吴(东吴)三个政权。

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曹魏重臣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了大权。

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征蜀汉,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发生拉锯战,钟会被挡于剑阁,邓艾避开姜维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黜曹魏皇帝曹奂而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仍定都洛阳。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大举伐吴,孙皓投降,东吴灭亡,三国时代结束。

10.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西晋衰落的原因是统治集团腐朽,皇族之间的连年战争,少数民族反抗西晋压迫。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11.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在4世纪后期建立了政权,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50年氐族人苻洪占据关中,称三秦王。

376年,灭前凉;同年,进兵灭代;建立前秦政权,4世纪后期统一了黄河流域。

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12.B

【解析】

公元311年,西晋永嘉五年时汉主刘聪又派呼延晏率大军进攻洛阳,晋兵大败,汉将刘曜、王弥,石勒皆助兵会合,永嘉五年(311)五月二十四日,怀帝出华林园门,欲西奔长安,被汉兵追获,北方陷入长期战乱。

13.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统治与西晋最相似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局面归于统一,中国出现了短暂的和平安定的局面;历史上的秦朝是灭六国完成全国统一;西晋和秦朝也同样二世而亡,政权十分短暂;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14.B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50年氐族人苻洪占据关中,称三秦王。

376年,灭前凉;同年,进兵灭代;建立前秦政权,4世纪后期统一了黄河流域,选项B符合题意。

而选项A匈奴在公元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流域,不符合题意;选项C北方游牧民族,在河北一带,不符合题意;选项D居住在我国西部地区,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15.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 导致西晋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集团迅速腐朽,社会上层生活腐败,A项符合题意;封王争权夺利,爆发“八王之乱”是导致西晋灭亡的直接原因;统治者不重视发展生产,经济衰退和匈奴起兵,攻灭西晋只是西晋灭亡的诱因。

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6.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导致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衰落,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发生在汉朝;选项C发生在唐朝;选项D发生在明朝,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17.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西晋统治腐朽,到晋惠帝时期,爆发“八王之乱”,西晋从此衰落;选项ABC是西晋灭亡的原因,而选项D不符合史实;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18.B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266年称帝”“结束了分裂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三国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66年司马炎,夺取了皇位,建立了晋朝,历史上称为西晋,280年西晋灭掉了吴国,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统一了全国。

因此“他”是司马炎,故B正确,司马懿是西晋建立者司马炎的爷爷;司马昭是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司马睿的东晋的建立者;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9.A

【解析】试题分析:

“八王之乱”是西晋时统治阶层历时16年之久的战乱。

它引起战乱,耗竭了西晋国力,使中央政权被削弱。

“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晋惠帝在位时,目的是为了争夺中央政权。

故选A。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

20.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秦朝的都城在咸阳;西汉的都城在长安;东汉和西晋的都城在洛阳。

故选D。

21.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

“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

王恺用麦芽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的大地主非常奢侈腐化、统治阶级的腐朽。

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22.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

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

故选C。

23.C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以来,由于北方大量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与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大大促进了民族交融。

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4.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晚期,周武王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日益强盛;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壮大了国力,统一六国;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相,王猛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将军,辅佐苻坚扫平群雄,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因此只有选项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

25.C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文帝曹丕死后,大臣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大权。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废魏称帝,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

280年,西晋军队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故“另一个人”是指司马炎。

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6.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边疆少数民族内迁是指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南迁中原,与中原民族融合。

后来只有羌族还保留。

别的民族已经融合为一体了。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27.B

【解析】

根据三个关键词:

“司马炎、结束分裂、八王之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66年,司马炎建立,280年西晋统一全国,结束三国时代的分裂局面。

司马炎死后西晋发生了八王之乱,故B符合题意;东汉的建立者是刘秀;东晋的建立者是司马睿;前秦的建立者是苻坚。

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

本题以“司马炎、结束分裂、八王之乱”为切入点,考查西晋的相关知识点,属于识记层面,难度不大。

西晋是司马炎建立的,280年统一中国,结束三国时代的分裂局面。

28.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时期,五胡内迁中的“五胡”指匈奴、羯、鲜卑、氐、羌;因此不包括选项D,故选D。

29.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不久,西晋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中央政府的控制权进行了历时十六年之久的战乱,史称八王之乱。

这次战乱使西晋王朝的统治力量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北方人口为躲避战乱开始南迁,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

故选C。

30.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316年内迁的匈奴人贵族刘渊灭亡西晋,北方陷入了“十六国”的混战时期。

故选B。

31.C

【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也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

完成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无关,故答案是C。

32.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和中原地区少数民族政权间的混战,大量人口迁移到南方,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墓葬文化南北一致说法错误;题干没有明确指出经济重心向南转移,南方商品经济繁荣与题意无关,由此分析ABC落后题意,故此题选D。

33.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王朝因为大肆分封同姓王而导致战乱”。

结合历史知识可知,汉高祖无力直接控制全国,同时,他在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时,开始分封同姓子弟为王。

西晋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大封皇族为王,藩王在各地掌有实权。

可是后来藩王反而又成为了内乱的祸根。

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34.B

【解析】

本题考查西晋的有关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废掉魏帝,自称皇帝,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南北。

AD的政权没有统一全国,东汉出现在三国之前。

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5.D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西晋后期北方人民南迁的相关史实。

学生注意是否定式的选择题,选择不属于的。

根据课本所学从东汉末起,北方社会战乱,动荡不安,北方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一带。

南方比较安定,从东汉开始匈奴等西方少数民族不断南迁向中原推进。

故ABC都是原因,不属于的选择答案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

36.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江南经济的开发原因的识记能力。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由于战乱,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不仅为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北方的生活方式,民族间的关系逐渐融合起来,北方人民的南迁,不仅使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同时也改变了南方人的社会生活。

因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应为: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

37.B

【解析】

试题分析:

东汉末年北方人南迁的主要问题是,北方军阀混战,南方相对安定,而且南方又有适合耕作的农田,适合人口居住,在加上南方政权(东吴,东晋,宋,齐,梁,陈)鼓励开垦荒地,招纳人员,这才是北方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

考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京南地区开发的时间和原因的识记与理解,掌握关于江南地区开发的历史知识。

38.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局面归于统一,中国出现了短暂的和平安定的局面,316年灭亡,王朝短命;历史上的秦朝是灭六国完成全国统一;西晋和秦朝也同样二世而亡,政权十分短暂,选项①②符合题意;而选项③符合秦朝;选项④符合西晋;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39.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因此西晋政权不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40.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边疆各族内迁,尤其是自东汉到西晋,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中原地区,汉民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向往;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