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学复习题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1545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整理.docx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动物学复习题整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整理.docx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LaboratoryAnimals)特指的是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动物三大特点:

人为遗传限定、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得到控制、应用于科学实验

5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包括哪些内容?

它有什么意义?

实验动物学的核心内容:

是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它包括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标准、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控制标准、设施环境控制标准、饲料营养控制标准。

意义:

在符合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及其环境条件下,所做的动物实验无论在时间的先后上,还是在世界的不同实验室里,其实验结果应该具有可重复性和可对比性。

7、生命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四个基本条件:

AEIR:

Animal(实验动物)、Equipment(仪器设备)、Information(信息)、Reagent(试剂)

8、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应得到人类的保护,其基本原则是要善待动物,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快乐。

9.针对动物保护主义,科技界的对策是:

1.为动物福利立法,号召“善待动物”。

2.坚持原则、坚持科学、坚持动物实验。

3.进行动物实验伦理审查

提倡动物实验的“3R”原则。

Replacement替代Reduction减少Refinement优化

10.国际上对动物实验伦理有哪些要求?

1.动物居住空间应符合标准,注意日常饲养管理,不使动物陷入饥饿、缺水和患病。

2.尽可能的采用替代法最少地使用和牺牲动物。

3.在必须使用犬、猫和猴时,在实验前应进行训练,尽可能地减少动物的恐惧和不安。

4.实验结束和动物不可能恢复时,应采取安乐死。

5.要爱护动物和对由于试验死亡的动物应持有怜悯和感激之情。

 

动物实验的“3R原则”:

1替代(Replacement)替代是指用其它实验方法替代用哺乳类动物进行实验研究。

2.减少(Reduction)减少是指某一研究必须要使用实验动物,而又没有可靠的替代方法时,应考虑把使用动物的数量减少到实验研究目的所必需的最少数量。

3优化(Refinement)优化是指通过改进和完善实验程序、利用先进仪器设备,减轻或避免给动物造成痛苦和不安,提高动物福利的同时,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遗传控制

1.请说出实验动物种、品种、品系的概念。

种(Species):

是生物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由自然选择形成。

品种(stock):

是种以下的非自然分类单位,由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出来的,具有某些生物学

特性,能稳定遗传。

品系(strain):

是实验动物分类学上专用名词,采用一定的交配方式繁殖且祖先明确的动物群。

2.按遗传学控制分类,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哪几类?

近交系、封闭群(远交系)、突变系、杂交群.不同类别动物其交配和保种方式不同。

8.动物近交可引起哪些变化?

•近交可以降低基因的杂合性,增加纯合性

•近交可以使突变的隐性杂合基因暴露

•近交可将群体分离为不同基因型的近交品系

近交可引起近交衰退

9.近交系动物有哪些特点?

1.基因的纯合性(近交系动物的每个个体)

2.遗传组成的同源性(一个近交系动物的所有个体)

3.遗传的稳定性(所有近交系)

4.遗传组成的独特性(不同近交系比较)

5.遗传特征的可辨别性(不同近交系比较)

6.表现型的一致性(同一近交系个体间)

7.背景资料的可查性

8.国际分布的广泛性

10.近交系动物的局限性和缺点是什么?

1.对某一实验刺激的反应缺乏普遍性

2.对环境适应能力差

11.3.生长发育慢,繁殖力差

11请叙述封闭群动物的概念。

封闭群(closedcolony)是指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的动物群体。

---从群体角度

远交系(Outbredstock):

同一种群内无血缘关系的个体之间随机交配所产生的后代称为远交系。

---从个体角度

12.近交系动物和封闭群动物在种群维持和生产时的交配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看书)

近交系:

品系内几乎所有等位基因处于纯合状态,其群体基因组成完全一致,占种群基因库的一小部分。

封闭群:

品系内大部分等位基因处于杂合状态,其群体基因组成占种群基因库的一部分。

同一近交系小鼠的不同个体间的等位基因都是纯合的

同一封闭群的不同个体间的等位基因大都处在杂合状态,但群体的基因频率保持相对稳定,接近种属的自然状态

13.突变系动物:

由自然突变,或经人工诱变,使动物正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表现出某种遗传缺陷、或某种特异遗传性状的动物被称为突变动物。

将突变动物按照科学研究的要求进行定向培育,保留其突变基因独特性状,并能稳定遗传下去成为一个品系,称为“突变系”动物。

如裸鼠、糖尿病大鼠等.

14.动物基因发生突变有哪两种形式?

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15.对动物进行诱发突变的方法有哪些,各具什么特点?

物理因素:

宇宙射线、X线或γ线

化学因素:

N-乙基-N-亚硝基脲(N-ethyl-N-nitrosourea,ENU)引起点突变.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CHL)引起多位点缺失

16.请叙述杂交群动物的概念和特征。

由两种不同的近交系杂交所繁殖的第一代杂交动物称为杂交群(Hybrid),又称为系统杂交动物,或“F1”代。

杂交群动物的双亲来自两个不相关的近交系,它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各个个体的基因型相同,是其父母基因型的组合。

2.表型一致,对试验反应均一。

3.具有杂交优势,生活力和抗病力比近交系强。

4.具备双亲的生物学特性。

5.由于基因互作,可产生不同于双亲的新性状,

第三章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的控制

一根据对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的控制,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哪几类?

各类动物的定义是什么?

应饲养在什么环境中?

无菌动物(GF)和悉生动物(GN)\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清洁动物(CL)\普通动物(CV)

1无菌动物指用现有的检测方法,未能发现在动物体表体内携带其它种生命体(包括一切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实验动物。

饲养条件:

无菌隔离器内

悉生动物又称已知菌动物,指动物体内带有明确的微生物种类的动物。

饲养条件:

无菌隔离器内

2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指不携带特定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但带有已知和未知的微生物群的动物。

饲养条件:

屏障系统内大规模生产/隔离器内保种

3清洁动物定义:

微生物控制级别介于SPF动物和普通动物之间的动物。

饲养条件:

屏障系统大规模生产。

4普通动物:

二、一般动物实验是否用无菌动物/悉生动物做实验,其结果一定比用SPF动物要好?

无菌动物(悉生动物)因其制作和维持成本昂贵,虽然没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但也没有存在于体表体内的正常菌群,因而是非生态的,一般仅限用于一些特定的研究。

采用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和清洁动物,则可基本排除病原微生物感染对实验的干扰,适用于绝大多数动物实验研究。

豚鼠、兔只有普通级,清洁级豚鼠、兔大规模生产正在研究中。

犬、猴只有普通级。

 

三.试述无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

1.生长、繁殖和寿命

GF动物生长曲线在育成期与普通动物(CV)相似,以后则逐渐减慢,最终GF动物的成年体重小于CV动物。

繁殖性能两者相似。

寿命GF动物比CV动物要长得多。

2.消化系统

⑴盲肠肥大,故GF动物的粪便比CV动物要稀,排尿量则少。

⑵肠壁变薄,绒毛短,肠蠕动缓慢,食物通过肠道时间延长。

⑶肠道中胆汁酸含量高。

初级结合的胆汁酸在低部肠道更容易吸收,随粪便的排出量大大减少。

(4)因没有肠道细菌分解,粪便无臭味。

3.血液循环系统

心脏相对变小、白血球少、且数量波动范围小,这一特点与无病原体入侵有关。

4.免疫系统

由于无菌动物几乎没有受过抗原刺激,其免疫机能基本上是处于原始状态。

⑴脾脏小。

⑵免疫球蛋白及其合成率明显降低

⑶当用低分子无抗原饲料喂无菌动物时,其血清中几乎不存在丙种球蛋白和特异性抗体。

5.抗辐射能力

GF动物有较强的抗辐射能力。

四.试述传染性疾病对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的危害。

A.引起动物死亡和质量下降(鼠痘、仙台病毒感染、兔瘟、犬出血性肠炎等)

B.人兽共患病(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感染、流行性出血热、B病毒感染等)

C.干扰实验结果,影响科研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隐性感染和潜伏感染2)组织学和生理功能的改变3)血液生化的改变4)对免疫系统的影响5)污染生物制品6)对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影响7)致癌作用和促进/抑制肿瘤生长8)协同作用9)剥夺动物营养(肠道寄生虫)10)致使动物烦躁不安,影响休息(外寄生虫)

五.列举出实验动物中的人畜共患性疾病。

病毒:

流行性出血热、淋巴细胞脉络丛性脑病、膜炎病毒、狂犬病毒、B病毒、Marbarg病毒、猴痘病毒、甲型肝炎病毒

细菌:

沙门氏菌、痢疾杆菌、鼠疫杆菌、布氏杆菌、结核杆菌、假结核杆菌

其他微生物: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Q热立克次体、钩端螺旋体、白癣菌

蠕虫:

大型绦虫、犬蛔虫、肠结节虫

七.试述实验动物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预防措施

•1)从有资质的实验动物供应商处采购动物

2)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和操作规程,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饲养管理和动物实验。

•3)定期进行微生物学监测

•4)彻底消灭饲养室内外的野鼠

•5)大动物接种疫苗

•2.控制措施

•1)重要传染病感染要及时捕杀、消毒、隔离

•2)大动物隔离治疗

•3)不明死亡原因要剖检明确诊断

第四章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

2.环境温度变化对实验动物有哪些影响?

环境温度偏离动物最适温度过大,或温度的突然升高或降低对动物的健康影响很大。

1.影响代谢

2.影响生长发育和繁殖

3.影响生理功能

4.影响健康和抗感染能力

5.影响实验结果:

脏器重量、血液生化指标、药物反应

4.隔离环境、屏障环境、普通环境各饲养什么级别实验动物?

开放(普通)环境:

适用于普通级犬、猴、兔、豚鼠

屏障环境:

专门为清洁级、SPF级动物饲养和动物实验设计的环境。

隔离环境:

用于无菌动物、悉生动物的饲养繁殖和SPF动物的保种和感染性、有毒有害物品的动物实验。

5.什么叫屏障环境?

屏障环境是通过控制什么,避免各种可能的传染因子传入屏障环境内?

•屏障环境是专门为清洁级、SPF级动物饲养和动物实验设计的环境。

6.在双走廊屏障系统中人、动物、物品的移动路向是怎样的?

1.动物走向:

外来实验动物传递窗清洁走廊饲养室/动物实验室实验处理后实验动物次清洁走廊外部区域

2.人员走向:

更衣室淋浴(风淋)清洁走廊饲养室/动物实验室次清洁走廊更衣室

3.物品移动走向

耐高压物品:

物品高压灭菌内准备室清洁走廊饲养室/动物饲养室次清洁走廊外部区域

不耐高压物品:

物品传递窗喷雾消毒内准备室清洁走廊饲养室/动物饲养室次清洁走廊外部区域

7.国家标准中对SPF动物实验室的环境控制指标有哪几项?

其正常范围是多少?

指标

单位

范围

其他

温度

摄氏(℃)

20-25

日温差≤3℃

湿度

相对湿度(%)

40-70

 

换气量

次/小时

10-20

 

气流速度

米/秒

0.1-0.2

 

梯度压差

帕斯卡(Pa)

20-50

清洁走廊>饲养室>次清洁走廊

空气洁净度

10000

美国宇航局标准

落下菌数

个/平皿

≤3

 

氨浓度

毫克/立方米(mg/m3)

≤14

 

噪声

分贝(dB)

≤60

 

工作照度

勒克斯(Lux)

150–300

12小时明12小时暗

第五章实验动物的营养和饲料质量控制

1、必需氨基酸:

2、需脂肪酸:

5.试述颗粒饲料的优点。

⑴颗粒饲料加工过程中营养素加热易于动物的消化吸收

•加热有烧煮作用,能将粉料湿润软化,并促使组织细胞破裂,纤维撕碎;

•能使生淀粉α化(淀粉糊化),容易被动物消化吸收;

•能引起蛋白质变性,降低蛋白质溶解性,增强蛋白食感优良性。

⑵颗粒饲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热还具有以下作用:

•杀菌作用,使颗粒饲料细菌数减少,烘干后提高了饲料质量和保存期,保证了动物健康生长;

•加热能去除对生理代谢有害的物质。

例如在未经煮烧过的豆类蛋白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对动物生长和生理代谢有影响;

•通过加热,可除去腥味而增加饲料的适口性。

⑶颗粒饲料方便运输储存。

能有效地保证其分布均匀。

⑷便于饲养管理。

因减少了饲料加工和饲喂工序,操作方便而减轻了劳动强度。

颗粒饲料饲喂方便,一般大小鼠每两三天喂一次,兔每天喂一次即可,而且饲喂量容易掌握。

饲喂过程中能避免动物扒食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第六章常用实验动物

1、阴拴:

雌雄小鼠交配后,在雌鼠阴道口形成白色的阴道拴,有防止精液流出,提高受孕率的作用。

意义:

阴拴是确认小鼠受孕的标志,有阴拴的小鼠记为妊娠0.5天。

2.什么叫生长曲线?

了解动物的生长曲线有什么意义?

生长曲线:

以小鼠出生后不同周龄(一般为3-15周)为横轴线,相应体重为纵轴线,得到不同品系小鼠的生长曲线。

在体成熟前,我们可以用体重表示动物的年龄,或用年龄估算动物的体重。

5.小鼠、大鼠、豚鼠和兔的性成熟和体成熟年龄、妊娠期和哺乳期天数

性成熟

体成熟年龄

妊娠期

哺乳期天数

小鼠

公45-60日龄

母35-45日龄

公70-80日龄

母65-75日龄

19—21天

20—22天

大鼠

公45-60日龄

母35-45日龄

公80-90日龄

母75-85日龄

19—23天

21---28天

豚鼠

2月龄

5月龄

65—70天

15—21天

3-44-55-6月龄

比性成熟时间晚1个月

30—35天

40—50天

第八章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

二、根据解剖和生理学特点选用实验动物

三、选用标准化合格的实验动物

四、动物年龄、体重的选择

五、动物性别的选择

六、动物品系的选择

不同品系代表实验动物的不同遗传基因型,因而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对同一刺激的反应差异很大,在选择时必须注意。

七、生理状态与健康情况

八、动物的易获得性及动物成本、饲养成本

九、动物的体型大小、从动物身上获取的实验材料要满足试验的要求。

2.一般药物筛选和毒性试验不选用近交系动物的理由是什么?

做药物筛选和毒性试验时,除了应考虑人类与实验动物群体在代谢类型上的差异外,通常以封闭群模拟自然群体基因型。

因为封闭群动物既保持其个体基因的杂和状态,又保持其群体基因频率的稳定性。

同一近交系动物由于其基因高度纯和,表型一致,因为对实验刺激也一致。

但是对于同一种试验刺激,不同近交系由于其遗传组成不同,因而对试验刺激的敏感性不同。

它不能反映人作为基因杂合状态下对实验刺激的反应,因而一般不用近交系。

3.为什么如无特殊要求,一般选用雌雄各半进行动物试验?

——避免由性别差异造成的误差。

4.长期毒性试验设定3个剂量组的目的是什么?

低剂量组目的是寻找动物安全剂量范围,为临床剂量设计作参考。

此剂量下应不出现毒性反应。

高剂量组目的是为寻找毒性靶器官、毒性反应症状及抢救措施提供依据,也为临床毒性及不良反应监测提供参考,应使动物产生明显的或严重的毒性反应,或个别动物死亡。

中剂量组应使动物产生轻微的或中度的毒性反应。

5.实验肿瘤学研究的动物模型可分为哪几类?

各有什么用途?

(一)自发性肿瘤模型:

可以选用具有不同的遗传性状特点的近交系动物进行肿瘤遗传学和肿瘤病因学研究。

(二) 诱发性肿瘤模型:

在使用化学剂致癌时,要注意各类化学致癌剂对动物致癌的特点

(三)移植肿瘤模型:

用于研究人体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

6.常用往裸小鼠身上移植人癌肿瘤的途径有哪些?

•皮下移植、腹腔移植、原位移植、肾囊膜下移植

7.什么叫模式动物?

在遗传学研究上公认的模式动物有哪些?

•在遗传学上用来研究阐明正常遗传及遗传性疾病机理的动物称为模式动物。

•目前在遗传学研究上公认的模式动物有果蝇、线虫、斑马鱼和小鼠等。

第九章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1.什么叫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使用疾病动物模型的意义是什么?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Animalmodelsofhumandiseases)是指为阐明人类疾病的发生机理及建立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而制作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实验动物

意义:

人类的替难者,避免了在人身上进行实验所带来的风险;缩短研究周期;可提供发病率较低的疾病材料;便于样品的收集;实验材料的可比性强;有助于更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

2.一个好的动物模型应该包括哪些特点?

1.动物疾病表现应与相应的人类疾病有类似之处,尽可能再现所要研究的人类疾病的病理变化;

2.动物模型的可利用性表现在是否具有可重复性,最好能在二种以上动物上得到证实;

3.所选的动物背景资料要完整,生命史能满足实验需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标准化的实验动物。

4.动物经济而来源充足,便于转运,易于关养。

5.动物体型不宜过大,易获得标本。

3.试比较不同方法制作的动物模型的优缺点。

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Induceddiseaseanimalmodels)

定义:

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又称实验性动物模型(Experimentalanimalmodels),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人为地诱发动物产生某些类似人类疾病的模型。

优点:

制作方法简便,短期内可复制大量疾病模型,实验条件比较简单,其他因素容易控制。

缺点:

由于疾病是通过人为限定的方式而产生的,所以多数情况下与临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况且很多人类疾病尚不能用人工诱发的方法复制,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

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Spontaneousdiseaseanimalmodels)

定义:

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是取自动物自然发生的疾病,或由于基因变突的异常表现通过定向培育而保留下来的疾病模型。

优点: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为的因素,因此更接近于自然发病的人类疾病。

缺点:

1自发突变自然发生率低,目前所有的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数量有限;

2发现和验证基因突变需要专业知识,培育费时,专业性强;

3有的疾病动物难以饲养繁殖。

4有的疾病没有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

诱发突变性疾病动物模型(Inducedmutantdiseaseanimalmodels)

定义:

诱发突变性疾病动物模型是用人工致突变技术(ENU或CHL),使动物的生殖细胞染色体基因发生突变,通过交配,使突变基因遗传给子代。

通过对子代动物外形和精神行为的观察、血液生化、器官脏器的病理检查等,筛选出有价值的疾病动物模型。

优点:

可以进行大规模制作筛选,从中发现有价值的突变系疾病模型。

缺点:

耗资巨大,工作量大,不能有目的的制作某种动物模型。

5.免疫缺陷动物模型的分类。

1.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动物:

裸小鼠、裸大鼠

2.B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动物:

CBA/N小鼠

3.NK细胞功能缺陷动物:

Beige小鼠

4.联合免疫缺陷动物:

Scid小鼠、人工培育的联合免疫缺陷动物

5.获得性免疫缺陷动物

要注意的问题:

2、简述动物实验设计的原则。

(一)对照性原则

(二)一致性原则

(三)重复性原则

重复性原则是指同一处理要设置多个样本数.重复的主要作用是估计实验误差、降低实验误差和增强代表性,提高实验结果的精确度,保证实验结果能在同一个体或不同个体中稳定的重复出来。

(四)随机性原则

(五)客观性原则

误差。

1在国际上被普遍认可的动物福利内容

1应提供给动物满足生长发育和繁衍后代的营养食物和清洁的饮水,使其免受饥渴。

---吃好喝好

2应提供给动物适当的栖息之地和饲养场所,使其能休息和睡眠。

---休息睡眠好

3应提供预防动物疾病和患病后及时诊疗的措施,使其免受疾病和伤害的痛苦。

---健康

4应提供给动物安静的饲养环境,无刺激动物发生应激和恐惧的场面和声音。

---无人为干扰

5应提供给动物同类一起自由玩耍、表达天性的空间和自由。

---表达天性

2从动物福利考虑,判断动物实验的伦理标准是:

1必须权衡动物实验所获得的知识与动物因此而受到的可能伤害。

如果该动物实验意义不大就没有必要进行。

2必须清楚而明确“没有任何替代方法可达到同样的试验目的”这个前提。

3动物的痛苦、压迫和不适必须减到最低。

由式中可知,A、B、C是与遗传有关的因素,D是人为控制的可变因素,与R呈正相关而起重要作用。

在实验动物的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如果将环境D变化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那么动物实验的总反应也就代表了动物自身对实验处理的反应。

如果环境条件控制的不好,实验结果就难以稳定一致,甚至导致错误结论。

小鼠

大鼠

染色体

染色体数2n=40

染色体数2n=42

习性和行为

1胆小怕惊2昼伏夜动3喜群居

4适应性差5喜啃咬

1昼伏夜动2喜群居3胆小怕惊4喜啃咬

5抗病力强6对环境噪声敏感7寿命2.5-3年

解剖学特点

1.外观和体型:

体型最小,出生时体重仅1.5g,体长2cm左右,6周龄达18-30g,成年小鼠最大时可达30-40g,体长11cm左右。

2.尾长约与体长相等。

3.盲肠不发达。

4.骨髓为红骨髓而无黄骨髓,终生造血。

5.雌性小鼠为双子宫型,呈“Y”形;卵巢有系膜包绕,不与腹腔相通,故无宫外孕。

6.小鼠皮肤无汗腺,散热靠尾巴。

1.外观与体型:

体型较大,体重约是小鼠的10倍。

新生仔鼠体重约5.5-10g,1.5-2月龄达到180-220g,其体长不小于18-20cm。

雄性大鼠最大体重达300-800g,雌性大鼠250-400g。

2.大鼠汗腺不发达,仅在爪垫上有汗腺。

尾巴是散热器官。

在高温下靠流出大量唾液调节体温。

3.大鼠无胆囊,胆管直接与十二指肠相连。

4.大鼠食管与胃交界处有皱褶,能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因此大鼠不会呕吐。

生理学特性

生长发育指标生长期短、成熟早、繁殖力强0日龄:

出生时1.5g,体长20mm,赤裸无毛,身体成半透明,眼紧闭,两耳贴皮肤,嗅觉、味觉敏感。

3日龄:

皮肤出现毛色4-6日龄:

双耳张开耸立7-8日龄:

开始爬动9-11日龄:

听觉发育,被毛长齐12-14日龄:

睁眼,开始采食饮水,四处活动

21日龄:

离乳

性成熟:

♂45-60日龄,♀35-45日龄

体成熟:

♂70-80日龄,♀65-75日龄

发情周期:

4-5天

妊娠期:

19-21天哺乳期:

20-22天

生育期:

1年寿命:

2-3年

生长发育指标生长期短、成熟早、繁殖力强

0日龄:

出生时5-7g,,赤裸无毛,眼紧闭,两耳贴皮肤,嗅觉、味觉敏感。

3日龄:

皮肤出现毛色4-6日龄:

双耳张开耸立,7-8日龄:

开始爬动9-11日龄:

听觉发育,被毛长齐12-14:

睁眼,开始采食饮水,四处活动

21日龄:

离乳

性成熟:

♂45-60日龄,♀35-45日龄

体成熟:

♂80-90日龄,♀75-85日龄

发情周期:

4-5天妊娠期:

19-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