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记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1539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2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记录.docx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记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记录.docx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记录

2012年6月11日星期一马歇尔制样

以泰普克基质沥青70#为例

试验步骤:

1.按照设计好的级配,天枰称重集料和矿粉,并一同放到160℃的烘箱里面加热

2.打开混合料搅拌机,并设定温度为160℃,搅拌时间为180s

3.沥青放到135℃的烘箱里面加热,放置时间:

使沥青能顺利倒出即可

4.把制样磨具(筒状柱体,几个样品就放几个;底座)放入到130℃的烘箱里面加热

5.取出三分之二锅沥青,在煤气上进行加热、搅拌,直至成水状,此时温度应小于160℃(温度过高,会有黑烟产生,此时沥青发生氧化)

6.取出已经达到160℃的集料和矿粉,放入混合料搅拌机中,加入已定质量的沥青,搅拌键常按,搅拌机容器上升,并开始搅拌混合过程

7.搅拌完成后,取1250g(首次取此质量的沥青混合料,后面再根据此质量下的样品体积情况进行质量调整)混合料,放入装置好的磨具中,用尖刀使其四周无大空隙(最好是边上没有大的颗粒,不然样品做洛杉矶磨耗试验时边上的大颗粒容易掉,影响结果判断),之后放入到马歇尔击实仪中双面各击75下(根据级配类型确定击实次数,AC级别击实75次)

8.对样品上下面厚度进行测量,与标准尺寸¢101.6mm×63.5mm进行比较,进而调整后一样品的混合料取料质量(标准击实法,一组试件的数量不少于4个)

9.重复以上步骤

10.把样品放在室温下冷却(空调房也可以),等样品温度降到室温时,在脱模机上进行脱模,并标上标签(标签标在密实一面,即制样时的底部,密实的原因是因为制样时小颗粒被作用到下部)

测试其空气质量和水中质量(计算空隙率用?

2012年6月初星期1~5

一、沥青三大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测试

以SK基质沥青为例

试验步骤:

1.沥青在烘箱中加热到130℃

2.取量约三分之一小锅子,煤气上加热搅拌均匀,使温度在160摄氏度左右

3.把沥青料倒入针入度容器、软化点半球和延度磨具中,后续放置和处理时间如下表所示

类别

处理时间

针入度样品

室温下1小时后,放入25°水中放置1小时

软化点样品

室温下30min后,切样,后放入5℃水中静置15分钟

延度样品

室温下30min后,放入5℃水中30min,后拿出切样,再次放入同温度水中1小时

动力粘度测试

样品加入后放入135±5.5℃的烘箱,10min后拿出(以使管中试样产生气泡逸出),室温2min,装橡皮管后恒定水温下30min

4.测试各个性能,并记录试验结果

二、动力粘度测试

以上面的SK基质沥青为例

试验步骤:

1.同上

2.同上

3.把沥青料通过金属漏斗加到粘度玻璃管中,加入量已不超过测试刻度为准

4.135℃烘箱里面15分钟后,室温下2分钟后,放入动力粘度仪中60℃恒温30min后,开始测试,并记录试验结果

2012年6月14日星期四—昨天试验方法总结

试验目的:

研究岩沥青作为改性剂掺入基质沥青中作用效果。

配方:

AC-20泰普克70#沥青+BMA岩沥青(25%)

样品组分表如下表所示:

序号

沥青含量

(%,占混合料质量百分数)

1

3.1

2

3.6

3

4.1

4

4.6

5

5.1

试验温度:

搅拌温度180℃

制样数量:

每个组分制备5个马歇尔试样

原料准备:

1、基质沥青

2、BMA沥青

3、集料和矿粉(夏头天下午称量好)

试验设备:

1、烘箱

2、混合料搅拌机

3、马歇尔击实仪

4、脱模机

5、电子天平(原料称量和质量测试)

6、其他(煤气、锅子、磨具、托盘)

试验步骤:

1、把基质沥青和称量配置好的集料(包括矿粉)放如烘箱,沥青烘箱温度为140℃,集料温度为180℃;

2、取出集料,翻层使温度在180℃左右(目的是满足搅拌温度180℃),翻层方法为从底向上,测量位置尽量不要再空隙处;

3、把达到规定温度的集料倒入搅拌机中,加入称量好的岩沥青,180℃下搅拌180s;

4、搅拌结束后,按比例加入基质沥青,再次拌合180s;

5、拌合结束后,取出一定质量的均匀的混合料,倒入马氏磨具中进行制模;

6、试样冷却至室温时,脱模;

7、测量厚度尺寸和空气中质量以及水中重和水干重?

(把水用毛巾吸干后,再次天枰上测量质量的结果,吸干手法要一样)

8、把试验放入60℃水中,进行稳定度测试

(2012年6月14日星期四下午进行)

2012年6月14日星期四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浸水)

试验目的:

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来检验沥青混合料受水损害时抵抗剥落的能力(通过测试其水稳定度检验配合比设计的可行性)。

试样:

把做完浸水质量后的试样

试验步骤:

1、放入60℃水浴锅中恒温35分钟

2、仪器电源接头两个,长方体仪器装到加热两分钟的磨具中

3、取出样品(直接从水中拿出即可)放入调试好的马歇尔稳定度测试仪的磨具中,依次按键“菜单”、“清零”和“启动”

4、记录数据

5、取出试样,继续下一个

注意事项:

1、测试时间不能超过30s,即从试样拿出刀测出最大荷载值的时间。

沥青混合料试验总结

时间:

2012年6月18日星期一

一、沥青混合料取样法

试验中,宜采用“两步走”的方法,第一步,搅拌机停止后,采用左右分别抄底(此底为料的底部)翻,后把搅拌机底料从上往下翻;第二步,取料的时候采用“左中右”三个部位各取一铲的方法。

二、飞散试验—全名:

沥青混合料肯塔堡飞散试验(洛杉矶磨耗试验机中进行)

目的:

用以评价由于沥青用量或粘结性不足,在交通荷载作用下,路面表面集料脱落而散失的程度。

作用1:

标准飞散试验可用于确定沥青路面表面层使用的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排水式大空袭沥青混合料、抗滑表层混合料、沥青碎石或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所需要的最少沥青用量(由曲线的拐点确定基本上很少散失的沥青用量,而且往往以此作为最佳沥青用量)。

作用2:

本方法的浸水飞散试验用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浸水飞散试验是在60℃水中浸水48h后进行试验的,目的是考察试件在热水中膨胀和沥青老化,对集料和沥青粘结力下降的影响。

对于积雪寒冷地区,也可以进行较低温度的飞散试验。

制样:

试件尺寸应符合直径101.6mm±0.2mm,高63.5±1.3mm。

一组试件数量≥4个。

试验温度:

标准飞散试验的试验温度为20℃±0.5℃

浸水飞散试验的试验温度为60℃±0.5℃

试验步骤:

(以实际操作为准)

1、将制好的试样进行直径和质量等物理测试后,放入恒温水浴锅中进行保温,一定时间后(快速性能测试的话,3h?

即可),拿出用力甩水后,放入洛杉矶磨耗试验机中以30~33r/min的速度旋转300转。

2、取出试件及碎块,称取最大一块试件的重量。

3、进行计算。

三、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

序号

密度测试方法

适用范围

测试温度

计算

1

水中重法

吸水率<0.5%的密实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表观相对密度或表观密度

25℃±0.5℃

表观相对密度

表观密度

2

表干法

吸水率≤2%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包括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SMA)和沥青稳定碎石等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和毛体积密度

25℃±0.5℃

试件的吸水率

毛体积相对密度

毛体积密度

试件的空隙率

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

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

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试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VMA和有效沥青的饱和度VFA

混合料的粉胶比

集料的比表面积

粗集料骨架间隙率

3

蜡封法

吸水率>2%的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碎石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或毛体积密度

25℃±0.5℃

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试件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及空隙率、沥青的体积百分率、矿料间隙率、粗集料骨架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体积指标

4

体积法

不能用以上方法测试的空隙率较大的沥青碎石混合料及大空隙透水性开级配沥青混合料(OGFC)等

试件毛体积

试件毛体积密度

毛体积相对密度

试件的理论密度、空隙率、沥青的体积百分率、矿料间隙率、粗集料骨架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各项体积指标

内容:

德国Herwazid-Ultra-2K料方板制样

时间:

2012年6月20日星期三

目的:

通过把原来制备成方板试样,通过相关实验来观察其路用性能

步骤:

1、按9kg:

126ml的比例分别加入混合料和固化剂,然后在一个中锅中进行拌合,拌合均匀后放入方板磨具中,制样,前后压轧7下?

2、把试样室温下放置一小时后观察其变化(一小时是德国方面的资料上给出的数据;主要是看其硬度变化);

3、针对方板的相关实验?

(因为明天培训,所以没有参加,后面补上)

(方板的稳定度试验在周五-节假日加班,进行了,具体试验见下)

补:

6月22日

试验内容: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试验目的:

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的高温稳定性检验使用,也可用于现场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检验。

试验条件:

非经注明,车辙试验的温度与轮压(试验轮与试件的接触压强)分别为60℃和0.7MPa(根据需要,在寒冷地区也可采用45℃,在高温条件下试验温度可采用70℃等,对重载交通的轮压可增加至1.4MPa,)。

补:

6月19日周二试验

内容:

德国Herwazid-ReaktivesMischgut(冷补料)马氏制样

时间:

2012年6月19日星期二

目的:

观察冷补料的马氏稳定度(不浸水马歇尔稳定度)

步骤:

1、常温下加一定水混合,按照制作马氏的方法进行制样;

2012年6月25日星期一

试验内容:

AC-25(岩沥青30%加入量)

泰普克70号沥青

测试内容:

厚度、质量(空中重、水中重和表干重)和流值、稳定度测试

目的:

通过试样体积指数和流值稳定度等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厚度测量方法及步骤:

1、十字交叉变换测试四个厚度数值,

质量测试方法及步骤:

1、测试前用带手套的手轻轻擦一遍,目的是擦掉快要掉落的颗粒;

2、空中重直接放在天枰上进行测试;

3、水中重在水中容器中测试;

4、表干重在浸泡2分钟后,按照固定手法(轻轻正向拿出,放在毛巾上,正反面各压力擦一次后,直接放在天枰上测试)测试;

流值、稳定度测试方法及步骤:

1、打开水浴锅,调制温度至60℃,等待大概四十分钟后,温度从室温升至60℃;

2、将样品放入60℃的水中(浸没)30min后,开始测试(磨具提前2分钟放入里面进行预热);

3、打开马歇尔稳定度电源和测试仪器电源,将样品放入磨具中(左右两边空出相等的边缘),按“归零”、“开始”键,测试开始,结束,读书,记录;

4、AC级配,稳定度>8KN,流值<4mm;

随堂笔记:

关于级配和沥青含量的关系

在聊到岩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通过测其空中重、水中重和表干重后算得的)的时候,想到为什么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会那么大,是因为沥青含量或者加入的改性剂的关系,还是有其它的原因。

李交师兄:

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与级配是有关系的,与沥青含量或者改性剂种类没有大的关联,后者在混合料中的作用为:

沥青含量或者改性剂种类是为了配合某种级配而设计的。

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考虑:

是先设计了级配,后确定沥青含量和改性剂的种类或含量(这个可以参考相关的文献,岩沥青资料里面有关于这个方面的例子)。

2012年6月27日星期三

试验内容:

A:

3.9%泰普克70沥青混合料马氏制样(30%岩沥青);

B:

在上述的沥青混合料中用温拌剂替代12%的基质沥青。

试验目的:

1、制备两组共12个马氏(昨天1组,今天下午一组),测试劈裂(8个)和稳定度(4个);

2、制备两组(掺入温拌剂的沥青混合料,占沥青含量的12%?

)共12个马氏(下午两组)

试验步骤:

A:

1.提前(早上赫工操作)把沥青基质放入大于130℃的烘箱中融化;

2.依次打开烘箱、天枰、煤气、混合料搅拌机和击实仪;

3.把称量好的集料放入烘箱中(180℃)烘30min左右,称量好岩沥青,和集料一块放入180℃搅拌机中搅拌180s;

4.加入沥青,后再搅拌180s;

5.称量1250g,装入磨具中,做马氏试样(此处要注意的是:

取样手法和扎样手法);

6.测量高度,与63.5mm±1.3mm比对,在调准下个试样装样质量;

注意:

测量到第三个后就不用测试高度了(因为,最好第二个就把调整好)

7.试样达到室温后(手可以拿的时候),脱模,然后测试高度、空中重、水中重和表干重;

8.12个样品,选8个做冻融劈裂(试验方法:

装保鲜袋,倒入三分之一高度的水?

试样三分之一重量吗,试验方法和目的要看书中描述),另外四个做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B:

1.方法同上,不同的地方在于,上面的是热拌热压(180℃拌合,160℃击实制样),这组用的是热拌温压(180℃拌合,130℃下击实制样);

2.方法为把拌合好的混合料放入到拌锅中拌合降温至130℃,后取样制样;

3.后面步骤与A项一样。

2012年6月28日星期四

一、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3.81%,在对混合料做完常规指标(体积质量)和冻融劈裂试验以及稳定度试验后,下面做方板,测试其抗车辙试验。

(具体本周五进行)

2012年7月3日星期二

试验内容:

掺入温拌剂的岩沥青混合料的方板试验

步骤简记:

●热拌温压:

180℃拌合,具体过程:

先把集料和岩沥青以及温拌剂(EDS和La)拌合,后将泰普克沥青加入再拌合;

●将拌合好的混合料放入拌锅中搅拌至130℃左右,称取后放入方板中(此处的制作方式和手法为:

先将四周平整,再将中间弄成弧形,大概就是先用铲子,后用四方锤),制样(第一个位置2个来回,旋转九十度后再进行20个来回,书上写的是12个往返);

●标记压实方向、至少12小时后脱模。

2012年7月4日星期三

今天任务安排:

1.洗沥青盛放桶

2.取料,橡胶沥青用(泰普克沥青和芳香烃,因为橡胶易吸收沥青中的芳香成分,固要加入额外的芳香成分)

3.岩沥青试验汇报

2012年7月5日星期四

试验内容:

RST评估(实验室内部评估方法)

方法步骤:

一、按照RST:

沥青=1:

10的比例进行

二、称量熔锅与搅拌棒的质量,加入50gRST,

三、先将50gRST与适量沥青在煤气火焰上混合,待RST完全熔化(没有明显颗粒,且混合物呈现亮漆色)

四、记录从RST与沥青混合均匀到RST熔化完成的时间,若十分钟内能完成这个过程,那么此RST的质量评估为合格

五、加入沥青(前后共加入500g),对RST改性沥青进行三大指标评估

六、后续?

试验内容:

三大指标+车辙试验(用RST改性的90号壳牌沥青,目的是测试RST-G的性能,RST与沥青混合比例1:

10)

制样—李交完成

三大指标之针入度(要点):

1.25℃

2.升高(左手扶着,右手朝?

),拿下针头,用松节油擦干净,转上,固定(左右抬起针头根部和上面的部分,右手同时按按钮),打开左手边后面的灯泡开关,移动待测样品至合适位置(测试的位置在一个同心圆上),旋转上下旋钮,降低针头至于沥青样品表面接触但不扎入,归零,开始按钮。

3.每测完一个数据,记载废纸上,比较几个数据,擦拭针头(松节油),重复步骤2。

4.测试结束后,再擦拭针头放入针头盒中,妥善保存,将样品锅和支架拿出,干布擦干,关掉电源和灯泡,用盖子盖上测试锅。

5.锅子清洗:

在煤气上加热,用坩埚钳夹住倒出,用““维斯”擦干净内部和外表面,

三大指标之软化点(要点):

1.温度:

5℃(软化点在80℃之下的,用蒸馏水或纯净水)和32℃(软化点在80℃之上的,用甘油)。

2.30min室温冷却后切膜,15min水浴恒温。

3.两个样品同时做,取其平均值(重复性误差为1和2℃,软化点在80℃之下的为1,之上的为2℃)。

4.32℃测试时,一般将温度升至27.2℃,然后按“复位“键,利用加热延后升至32℃(今天测试的时候,升至了34.4℃)开始测试按“确定“按钮,开始测试,测试结束后,一般机器会自动停止加热,如不能要手动按“复位”键,记录数据(2个数据)

5.清洗:

将甘油倒入左手边的大烧杯中保存,清洗试验玻璃杯和试验过程中置入甘油中的仪器(用松节油擦拭支架至没有沥青,擦拭试样环和钢球定位环(基本不需要擦拭,因为没有沾到沥青),若擦拭不干净用三氯乙烯泡后再擦拭)。

三大指标之延度(要点):

1.开机:

先开电源和其它,注意:

热循环先不要开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目的:

测试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的高温稳定性检验

要点:

1.开机:

两个电源开关和一个“空气加热”,开机后达到60℃后,恒温5个小时。

2.放样:

打开上层门,调制罗盘旋至内外圆对齐,升位移传感器至露出大约7-8mm,将方板放入并固定,注意碾压方向要与方板制样碾压方向一致。

3.调试数值:

调整位移传感器数值为7-8之间,调制中门的轮盘,对准。

4.60℃:

大概15分钟内,温度稳定到60℃后,按“开始”按钮,一小时后结束。

5.出样:

将罗盘旋至内外圆对齐,调高位移传感器,调高,取出样品,脱模。

问:

1.那种试样要贴锡纸?

答:

2012年8月8日星期三做的试样为RSBS沥青,贴锡纸。

2.方板的碾压方向?

答:

上面红色部分已解答。

2012年7月9日星期一

试验内容:

橡胶沥青三大指标+沥青旋转粘度试验

试验样品:

泰普克70号沥青:

橡胶粉=80%:

20%(质量比):

降粘剂=96%:

4%

 

橡胶沥青之针入度:

用料:

泰普克沥青70号,橡胶粉和降粘剂(EDS+La)

方法及步骤:

1.按比例在基质沥青(泰普克70号沥青)中加入20%(质量比)的橡胶粉,混合均匀后,浇模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旋转粘度(专门一小节讲解)模具;

2.按照针入度(浇模后室温下1小时后,再放入25℃水中1小时)、软化点(浇模后室温下30min后,切膜,再放入冷水温度5℃的反应容器中15min后开始测试)和延度(浇模后室温下30min,延度容器中再30min后,注意放入容器中时,切膜,再延度容器中1小时)模具浇模后的操作进行。

橡胶沥青之旋转粘度:

用料:

橡胶沥青+降粘剂(96%:

4%)

注意事项:

此次试验出现的错误操作:

1.延度磨具放入容器中,没有先在水龙头清洗下延度模具上的甘油+滑石粉

2.搅拌沥青后,把搅拌棒轻轻甩干后,伸入容器一头慢慢抬起后,移开,再擦干净

2012年7月13日星期五

胶粉沥青

所做试验回顾:

1.最早,4.8%沥青用量(胶粉和沥青基质比例为20%:

80%)下的混合料马氏试验,试验结果显示:

沥青含量太少,造成料干

2.6.3%沥青含量下的混合料马氏试验,试验结果显示:

沥青含量可以,马氏空隙率为1-2%,空隙率太小,原因为沥青用量高,根据此种情况进行级配调整(减少矿粉和0-3料的用量各2%、1%,减少的质量加到最大粒径10-15中去),后发现空隙率还是偏小,不能满足空隙率为4%左右的要求;

3.根据数据模拟,定6.1%的沥青含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此含量下的空隙率较为正常;

4.对6.1%下的沥青含量进行加温拌剂和不加温拌剂的对比(温拌剂加入比例为内掺3%,即(沥青+胶粉):

温拌剂=96%:

4%),此处的比较的目的是看加入温拌剂后能否在温拌温压的条件下实现和不加温拌剂条件下的热拌热压的同样的效果?

5.对6.1%沥青含量条件下,加油(芳香分),即:

胶粉:

沥青:

油分=20%:

77%:

3%

测试此种结合料的三大指标和针入度PI指数(这两个是7.13周五做)

2012年7月17日星期二

补:

周一昆山-裕众公司—GSOG路段

路面结构:

混凝土路面(白)–AC(用一部分AC代替GSOG,降低成本)–GSOG(6cm,本来是要12cm的,用部分AC代替了)–SMA

拌厂情况:

直投式:

把RST-G在混料仓工人直接投入(不用去袋子,塑料可以再高温下融化);

出料(装车):

用卡车装送至前场(施工现场),出料时候冒青烟是正常的现象;

抗剥落剂:

西安某家研究所生产,直接加载沥青罐中,目的:

例如在昆山的工程中加入抗剥落剂的作用是为了增加沥青和集料的粘合,稳固沥青膜。

又例如:

加入抗剥落剂可以增加冻融劈裂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的效果(?

)。

目前抗剥落剂以胺类物质为主;

2012年7月19日星期四

名词解释:

抗剥落剂

XX百科:

定义:

沥青抗剥落剂是与集料表面形成物理吸附或依靠其特殊的化学结构使其与集料进行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其中部分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部分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在他们之间形成强而有力的化学纽带。

作用:

增强沥青与集料(酸性集料?

)之间的粘附力,及抗水损害的强度,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举例:

由氨基胺衍生出来的液体抗剥落剂,在沥青混凝土的生产使用中添加,可以增强沥青混凝土的粘度,减少水分对沥青的损害机会,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具有低气味的特点,比其它同类产品,加热时产生更少的烟雾,属于环保产品。

典型用途:

A、适用于普通沥青及高分子改性沥青;

B、尤其是道路排水路面(如桥梁);

C、增强沥青路面(尤其使用回收沥青)的抗水性;

使用方法:

直接加入热沥青中,0.2%(沥青的质量比)

包装储存及注意事项:

储存于200升不可回收桶,净重190公斤。

在运输、储存及使用过程中,注意防止进入眼睛,接触到皮肤和衣服;远离热源、火花、火焰及其它易燃品。

下面是书本中对此内容的讲解:

书本章节: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面性能(沈金安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第六章: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

第一节:

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机理

沥青混合料的剥离(stripping,也成剥落)是沥青路面的几种常见的破坏现象之一。

剥离是指沥青从粘附的集料表面离开,剥落则进而从集料表面脱落,剥离的结果往往是剥落,都是沥青失去对集料的粘附性的破坏过程,所以这两个词经常混用。

造成剥离的最基本的条件是水和交通的存在,所以称剥离及由此造成的破坏叫水损害破坏。

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与抗车辙性能、抗裂性能、耐老化性能、抗疲劳性能、抗滑性等一样的重要。

沥青为什么成为结合料或胶黏剂?

这是因为,沥青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功用,首先是将各种粗细集料粘结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水的存在将使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成为问题,为什么?

因为:

水比沥青更容易浸润集料的表面,降低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甚至丧失粘结力,并有可能导致沥青混合料的水损害破坏。

沥青与集料在拌合过程中,集料处于干燥条件下,只要集料表面是洁净的,没有尘土,沥青就能裹覆在集料表面,并逐渐“浸润?

(定义)”集料,浸润的程度与沥青的粘度及集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粘度的沥青需要较长的浸润时间,如果温度太低,将使沥青得不到足够的浸润时间,而裹覆不好。

一旦裹覆良好,除非有水的侵蚀,沥青与集料抵抗粘结不可能破坏。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问题产生的根源是水分,也是第一个先决条件。

水分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集料内部干燥后残余的水分,另一个也是占大部分的水分来之于降雨。

混合料长时间处于水的包围中,水分就易浸润到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置换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导致水损害。

第二个先决条件是外力的存在,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使集料松散、掉粒、继而成为坑槽而造成路面破坏。

破坏开始阶段,沥青膜与集料之间的界面上造成剪切破坏,集料与集料之间也造成剪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